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人教版中考語文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訓練試題整理及解析
一、中考語文詩歌鑒賞訓練
1.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入黃溪聞猿
(唐)柳宗元
溪路千里曲,哀猿何處鳴.
孤臣淚己盡,虛作斷腸聲。
(1)第一,二句,詩人從和兩個角度寫黃溪之景。
(2)《三峽》中寫道,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焙蜐O者哀歌相
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寫得更為深重,請結(jié)合詩句試作分析。
【答案】(1)視覺(所見):聽覺(所聞)
(2)三峽中寫的是古代漁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聞猿鳴而下淚,倍感其聲凄厲。詩人理當
"猿鳴三聲淚滂沱”才是。然而詩人卻說:"孤臣淚己盡,虛作斷腸聲。""言下之意:孤寂的
我早已被貶邊州,申訴無效,前途無望;淚已流干,愁腸寸斷;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
我已經(jīng)沒有淚可流,沒有腸可斷了。所謂欲哭無淚,更深沉地道出了詩人難以言狀的身世
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極度惆悵和痛苦。
【解析】【分析】(1)一,二句翻譯為:"黃溪的小路彎彎曲曲千里綿延,不知從哪兒傳
來了猿猴的哀鳴?"故"溪路千里曲”句是從視覺的角度描寫的?!鞍г澈翁庿Q。"是從聽覺粉
的角度描寫的。
(2)要求學生結(jié)合本詩的寫作背景和"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意思分析。
本詩柳宗元被貶為永州司馬,寫作此詩時,在永州貶所已七年之久。詩人隨永州刺史赴黃
溪黃龍祠祈雨,中途聽到猿猴哀鳴,遂有感而作?!肮鲁紲I己盡,虛作斷腸聲."意思是"孤
獨無助的臣下早己衫濕淚盡,枉然徒勞發(fā)出凄哀斷腸的悲聲。",寫出詩人難以言狀的身世
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極度惆悵和痛苦?!鞍蜄|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寫漁歌
也是一言"峽長",一言聲哀。從猿鳴之中,使人進一步體會到山高、嶺連、峽窄、水長,
同時山猿哀鳴,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也讓人從這句漁歌中體會到了,漁者們的辛苦和
生活的艱苦。二者相比柳宗元的哀愁抒寫得更為深重。
故答案為:⑴視覺(所見);聽覺(所聞);
⑵三峽中寫的是古代漁民舟子的痛苦生活,故聞猿鳴而下淚,倍感其聲凄厲。詩人理當
"猿鳴三聲淚滂沱”才是。然而詩人卻說:"孤臣淚己盡,虛作斷腸聲。""言下之意:孤寂的
我早己被貶邊州,申訴無效,前途無望;淚已流干,愁腸寸斷;這哀猿聲聲,徒自空嘯,
我已經(jīng)沒有淚可流,沒有腸可斷了。所謂欲哭無淚,更深沉地道出了詩人難以言狀的身世
之感和“哀莫大于心死”的極度惆悵和痛苦。
【點評】⑴本題考查辨析感官角度的能力。文章調(diào)動的感官有視覺、聽覺、嗅覺、味覺、
觸覺,以及心腦的思考能力,答題時要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
⑵本題考查分析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理解整首詩的大意從中找出理解
詩歌思想感情的關(guān)鍵句子,然后結(jié)合關(guān)鍵句子再仔細揣摩每個詞語、每個句子所蘊含的的
感情,最后再理解整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用準確、恰當?shù)脑~語表述出來。
2.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后面小題。
行路難(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1)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詩歌采用樂府古題“行路難",以敘事開篇,漸而過渡到抒情。
B.詩人面對美酒佳肴卻"停杯投著""拔劍四顧",透露出內(nèi)心的迷惘痛苦。
C."閑來"兩句連用兩個歷史典故。表現(xiàn)詩人對乘舟垂釣悠閑生活的渴望。
D.詩人反復感嘆"行路難",唱出了無窮憂慮、焦灼不安的心聲。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眱删浔憩F(xiàn)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1)C
(2)這兩句話充滿對現(xiàn)實理想的堅定信念;表現(xiàn)了詩人積極進取、執(zhí)著追求的豪邁情懷。
【解析】【分析】(1)C項理解不正確,詩人巧用典故"呂尚垂釣""伊尹乘舟日邊”表明自
己雖然有著決意和無奈,但并沒有就此消沉,想到政治上也曾經(jīng)坎坷的呂尚和伊尹,他們
的經(jīng)歷又增強了詩人的信心和信念。
(2)本題要結(jié)合字里行間和詩歌的主題來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時需要讀懂詩歌的內(nèi)
容,并且能夠根據(jù)重點語句理解詩人的思想情感。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積極進取、執(zhí)著追求的
豪邁情懷。
故答案為:⑴C;
⑵這兩句話充滿對現(xiàn)實理想的堅定信念;表現(xiàn)了詩人積極進取、執(zhí)著追求的豪邁情懷。
【點評】⑴此題考查了句意理解及作者的情感,作答時要結(jié)合全詩加以理解。
⑵本題考查體會詩歌感情的能力。了解全詩內(nèi)容,抓住關(guān)鍵詩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
云帆濟滄?!眮矸治鲈娙说那楦屑纯?;要能寫出表達了詩人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即可。
3.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甲】卜算子?詠梅
(宋)陸游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區(qū)有香如故。
【乙】卜算子,詠梅
毛澤東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
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值。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1)【甲】詞以清新的情調(diào)寫出了①的梅花,【乙】詞以浪漫的筆調(diào)寫出了
②的梅花.
(2)從【甲】【乙】兩詞劃線字中任選其中一個,賞析其在詞中的表達效果。
【答案】(1)傲然不屈(孤芳自賞):美麗(積極、堅貞)
(2)示例L只;一個"只”字,寫出了梅花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同時也寫出了作者一生
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堅守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
示例2:俏;一個"俏"字,寫出了梅花在嚴寒中依然一枝獨秀的形象,作者以隆冬里盛開
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yīng)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去
展示自己的俊俏。
【解析】【分析】(1)從"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可以體會出梅花的孤芳自賞,從"零
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可以體會從梅花的傲然不屈;從"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
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可以體會出梅花的美麗(積極、堅貞)。
(2)這句話的意思是:雖說梅花凋落了,被踐踏成泥土了,被碾成塵灰了,但它那"別有
韻”的香味,卻永遠如故,一絲一毫也改變不了。結(jié)合詩意及作者經(jīng)歷賞析,"只"寫出了梅
花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同時也寫出了作者一生對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堅守理想、堅
貞不渝的品格。"懸崖"表明環(huán)境是如此險峻,"百丈冰"顯示出寒威如此只酷烈,而梅花就
在這冰凝百丈、絕壁懸崖上俏麗地開放著,一個"俏"字,不僅描畫出梅花的艷麗形態(tài),更
?,F(xiàn)了梅花傲岸挺拔、花中豪杰的精神氣質(zhì)。意對即可。
故答案為:⑴傲然不屈(孤芳自賞);美麗(積極、堅貞)
⑵示例1:只;一個"只"字,寫出了梅花在困境中不屈的精神,同時也寫出了作者一生對
惡勢力不懈的抗爭精神和堅守理想、堅貞不渝的品格。
示例2:俏;一個"俏"字,寫出了梅花在嚴寒中依然一枝獨秀的形象,作者以隆冬里盛開
的梅花勉勵自己,勸慰他人,應(yīng)向梅花學習,在如此險峻的情況下,勇敢地迎接挑戰(zhàn),去
展示自己的俊俏。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詩歌事物形象的鑒賞能力。答這樣的題,首先要抓住詩中描寫這一
事物的語句,分析事物的外在特征(形態(tài)、色澤、特征)和環(huán)境特點,然后再挖掘物象的
內(nèi)在品格,抓物與志的契合點,最后再總結(jié)塑造此形象的意義。
⑵本題考查賞析古詩煉字的能力。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jié)合全
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答題步驟:①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②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
句中描述景象。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4.閱讀下面古詩,完成小題。
瑞鵬四①(宋)盧炳
客里驚嗟(客居他鄉(xiāng),貧困潦倒,如今不覺又是一年將除,如何不"驚嗟"?)又歲除。
蕭蕭寒雨滴茅廬。山深溪轉(zhuǎn)泉聲碎(甲),夜永風搖燭影孤。冷甚只多燒木葉,詩成無處
寫桃符②(乙)。強酬節(jié)物聊清酌,今歲屠蘇③自取疏。
【注釋】①瑞鵬鴿:詞牌名。②桃符:古代在大門上掛的兩塊畫著門神或題著門神名字
的桃木板,后來在上面貼春聯(lián),因此借指春聯(lián)。③屠蘇:酒名。古代風俗于農(nóng)歷正月初
一飲屠蘇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礎(chǔ)上,給(甲)(乙)兩處作賞析性批注。
【答案】示例:【甲】“泉聲碎"實乃心碎。除夕之夜,本是團圓之時,而詩人卻身處郊
野,客居他鄉(xiāng),形單影只,怎不心碎?
【乙】身處他鄉(xiāng),居無定所,縱然覓得佳句,湊成春聯(lián),亦無處可題,凄苦、無奈之情溢
于言表。
【解析】【分析】甲處"泉聲碎"泉聲是不會碎的,運用擬人修辭手法,泉碎實為人心碎,
試想過年本該舉家團圓,可自己漂泊在外,卻身處郊野,客居他鄉(xiāng),不能歸家,心碎至
極。乙處自己有感而發(fā),賦詩一首,湊成春聯(lián),卻不能題在自家的門上,表現(xiàn)詩人凄苦、
無奈之情。
故答案為:示例:【甲】“泉聲碎"實乃心碎。除夕之夜,本是團圓之時,而詩人卻身處郊
野,客居他鄉(xiāng),形單影只,怎不心碎?
【乙】身處他鄉(xiāng),居無定所,縱然覓得佳句,湊成春聯(lián),亦無處可題,凄苦、無奈之情溢
于言表。
【點評】本題考查古詩的賞析,注意通讀全詩,理解詩意,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作者的思想
感情,并結(jié)合詩句體會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
5.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小題。
西溪獨泛
(唐)皎然
道情何所寄,素舸①漫流間。
真性憐高鶴,無名羨野山。
經(jīng)寒叢竹秀,入靜片云閑。
泛泛誰為侶,唯應(yīng)②共月還。
【注】①素:不加裝飾的船。②唯應(yīng):只有。
(1)作者通過寫高鶴、野山、秀竹、閑云等景物。營造了的氛圍。
(2)本詩尾聯(lián)與王維《竹里館》"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在情感表達上相似,請加以賞
析。
【答案】(1)清幽恬靜
(2)尾聯(lián)寫詩人西溪泛舟而歸,只有月亮陪伴;王維《竹里館》寫詩人獨坐竹林,唯有明
月映照。兩處都通過寫月亮作伴,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安閑自得的情懷。
【解析】【分析】(1)"高鶴""閑云"是閑適、恬靜的意象,"野山""秀竹"是清凈,幽靜的
意象,對這幾個意象綜合分析,可知作者用這幾個意象營造了閑適、恬靜的意境。
(2)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理解詩人的感情,詩人非常喜歡欣賞大自然的景色,他獨自一人一邊
在西溪泛舟,一邊欣賞周圍的景色,水邊的悠閑的白鶴、兩邊秀麗清幽的山景、青翠的竹
林、天上閑適的白云,這一切都讓深深地吸引了詩人,他完全沉浸在這優(yōu)美的景色之中,
不知不覺月亮都出來了,詩人還舍不得離開,因此這首詩的尾聯(lián)寫詩人西溪泛舟而歸,只
有月亮陪伴,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安閑自得的情懷。而王維《竹里館》描繪了詩人月下
獨坐、彈琴長嘯的悠閑生活,傳達出詩人寧靜、淡泊的心情,表現(xiàn)了清幽寧靜、高雅絕俗
的境界。因此這兩首詩表達的感情非常相似。
故答案為:⑴清幽恬靜;
⑵尾聯(lián)寫詩人西溪泛舟而歸,只有月亮陪伴;王維《竹里館》寫詩人獨坐竹林,唯有明月
映照。兩處都通過寫月亮作伴,表達了詩人超然物外、安閑自得的情懷。
【點評】⑴本題考查把握詩歌意境的能力。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
綜合起來構(gòu)建的讓人產(chǎn)生想像的境界。分析詩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點,二要注意作
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與志的“契合點"。它包括景、境、情三個方面。
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⑵本題考查對詩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把握詩中詩人的思想感情,要結(jié)合詩歌的寫作背
景,作者所處的時代及詩歌的具體內(nèi)容來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同時,要聯(lián)系詩中
的景、物、意象來體會。
6.閱讀詩歌,回答問題。
送凌十一①歸長沙
曾國藩
昨日微雨送殘秋,落葉東西隨水流。
世間萬事皆前定,行止遲速非自由。
謀道謀事兩無補,只有足跡遍九州。
一杯勸君且歡喜,丈夫由來輕萬里。
【注】①凌十一:作者的朋友。
(1)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詩的最后兩句有何含意?
【答案】(1)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秋雨蕭蕭,落葉飄飛的殘秋圖。用蕭條的秋景渲染了凄涼
傷感的氣氛,烘托了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2)作者規(guī)勸友人好男兒志在四方,不必為今日的離別而傷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飲完
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隨遇而安,去干一番事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解析】【分析】(1)"微雨"寫天氣,"殘秋"寫季節(jié),"微雨送殘秋"是一幅秋雨蕭瑟的畫
面;"落葉"一詞讓人想到落葉在蕭瑟的秋風在飄飛的畫面,而“落葉東西隨水流”讓人想到
落葉飄落到水里,然后隨著水流漂向遠方的畫面。據(jù)此理解答題,意對即可。
(2)結(jié)合這首詩的內(nèi)容分析最后兩句話的含意,這是曾國藩贈給朋友凌十一的一首詩,
從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內(nèi)容分析,凌十一應(yīng)該是到京城中謀事,但由于種種原因沒能夠成功,因
此可以說凌十一當時是失敗而歸,這讓凌十一有一種強烈的挫敗感,當然心情非常的抑
郁,因此作為朋友的曾國藩就寫這首詩贈給他,規(guī)勸友人好男兒志在四方,不必為今日的
離別而傷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飲完這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隨遇而安,去干一
番事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意對即可。
故答案為:⑴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秋雨蕭蕭,落葉飄飛的殘秋圖。用蕭條的秋景渲染了凄涼傷
感的氣氛,烘托了詩人與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
⑵作者規(guī)勸友人好男兒志在四方,不必為今日的離別而傷感。作者希望友人痛快地飲完這
杯酒后振作精神奔赴目的地,隨遇而安,去干一番事業(yè),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
【點評】⑴此題考查學生理解意象、意境和詩歌散文化的能力。歸納:答題步驟:步驟
一、抓住每個意象。步驟二、展開聯(lián)想把該意象進行描述。具體做法,在此意象前加修飾
詞或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步驟三、點出所用意象營造了怎樣的意境。閱讀此題可
知:漫山遍野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漲滿的江水翻滾著白白的浪花,在煙雨迷蒙中傳來了杜
鵑陣陣的啼聲。真是一派鄉(xiāng)村四月生機盎然的景象。
⑵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寫作意圖的能力。分析詩歌的寫作意圖,要結(jié)合詩歌的寫作背景及詩
歌的具體內(nèi)容來理解,同時,要聯(lián)系詩中的景、物、意象來體會。
7.閱讀詩歌,完成小題。
滿江紅
小住京華,早又是中秋佳節(jié)。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
徒思浙??鄬z強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因人常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
路當磨折。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1)這首詞的作者是。
(2)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為籬下黃花開遍,秋容如拭"展現(xiàn)的畫面。
(3)簡要賞析"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答案】(1)秋瑾
(2)天高氣爽,籬笆下菊花盛開,一地金黃;秋風拂來,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顏像擦拭過
一般明凈。
(3)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典故。抒發(fā)了詞人走向革命前夕
的苦悶、知音難覓的悲傷、對自己前途的擔憂。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發(fā)了詞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悶、知音難覓的悲傷、對自己前途的擔
憂。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這首詞文學常識的積累可知作者是秋瑾。
(2)"籬",籬笆;"黃花",菊花,"黃花開遍"就是到處都是盛開的菊花;"秋容",秋天的
容顏;"如拭",像被擦拭過一樣,非常的明凈。明確描寫的景物后,就在頭腦當中想象出
一幅美麗的畫面并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天高氣爽,籬笆下菊花盛開,一地金黃;秋風
拂來,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顏像擦拭過一般明凈。意對即可。
(3)結(jié)合這句話的內(nèi)容及秋瑾的經(jīng)歷分析,"青衫濕:失意傷心。用白居易《琵琶行》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的詩意,這是秋瑾在1903年中秋節(jié)的述懷之作,值八
國聯(lián)軍入侵后不久,她決心獻身救國事業(yè),而其丈夫無心國事。中秋節(jié),秋瑾與丈夫王廷
均發(fā)生沖突,離家出走,寓居北京阜城門外泰順客棧。后雖由吳芝瑛出面調(diào)解,但秋瑾下
決心投身革命。東渡日本留學。詩人抒發(fā)了走向革命前夕的苦悶、知音難覓的悲傷、對自
己前途的擔憂。
故答案為:⑴秋瑾;
⑵天高氣爽,籬笆下菊花盛開,一地金黃;秋風拂來,暗香盈袖,秋天的容顏像擦拭過一
般明凈。
⑶示例一:引用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馬青衫濕”的典故。抒發(fā)了詞人走向革命前夕的
苦悶、知音難覓的悲傷、對自己前途的擔憂。
示例二:直抒胸臆。抒發(fā)了詞人走向革命前夕的苦悶、知音難覓的悲傷、對自己前途的擔
憂。
【點評】⑴此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識記。考查時一般會涉及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的基本知
識。解答這類題目,要求學生熟記學過的名家名篇及基本的介紹。
⑵此題考查學生理解意象、意境和詩歌散文化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抓住詩中的主要
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象加以再
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⑶本題考查對詩歌中作者情感和重點語句的分析能力。熟讀原詩,結(jié)合寫作背景,把握詩
歌主要內(nèi)容,揣摩作者情感。
8.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
煤的對話
你住在哪里?
我住在萬年的深山里
我住在萬年的巖石里
你的年紀
我的年紀比山的更大
比巖石的更大
你從什么時候沉默的?
從恐龍統(tǒng)治了森林的年代
從地殼第一次震動的年代
你已死在過深的怨憤里了么?
死?不,不,我還活著一一
請給我以火,給我以火!
九三七年春
(1)這首詩選自《》?
(2)下列語句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有些是押韻的,押韻使詩歌具有音韻美,詩句在形式上和諧呼應(yīng),抑揚頓挫,便于
誦讀和記憶,如艾青的《煤的對話》。
B.詩人總會選擇富有表現(xiàn)力的意象,傳達出獨特的情感。艾青的詩歌中有著豐富的意象,
有的已經(jīng)形成系列,帶上了詩人獨有的氣質(zhì),如"手推車""魚化石""礁石"等。
C.抒發(fā)情感是詩歌與其他文學樣式的主要區(qū)別。如艾青的《大堰河一我的保姆》,詩中的
情感至真至醇,酣暢淋漓。
D.詩歌在情感美的背后,往往蘊藏著理性美。如艾青的名句"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
嗎”,歌頌西風,表現(xiàn)出對社會變革的呼喚與期待。
(3)以本詩為例,談?wù)劄槭裁窗啾环Q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答案】(1)艾青詩選
(2)C
(3)這首詩借"煤"的意象,歌頌"煤"遇火就燃燒,會發(fā)光發(fā)熱的品格,表達了驅(qū)逐黑暗、
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因而艾青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文學常識的積累答題即可。
(2)A《艾青詩歌》不注重韻腳的限制和字數(shù)的整齊,《煤的對話》并不押韻。B艾青的
詩歌中有著豐富的意象,有的已經(jīng)形成系列,帶上了詩人獨有的氣質(zhì),如"太陽"、"土地"
但"手推車""魚化石""礁石"等出現(xiàn)的并不多。C表述正確。D"如果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
嗎”不是艾青的詩句,而是英國詩人雪萊的詩句。
(3)艾青的詩集《火把》(1941)、《向太陽》(1947)表達了對驅(qū)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
勝利的美好愿望。結(jié)合這首詩歌的意象和表達的感情分析,這首詩借"煤"的意象,歌頌
"煤"遇火就燃燒,會發(fā)光發(fā)熱的品格,表達了驅(qū)逐黑暗、堅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
望,因而艾青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故答案為:⑴艾青詩選;⑵C;
⑶這首詩借"煤"的意象,歌頌"煤"遇火就燃燒,會發(fā)光發(fā)熱的品格,表達了驅(qū)逐黑暗、堅
持斗爭、爭取勝利的美好愿望,因而艾青被稱為“太陽與火把"的歌手。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主要是考查考生對課文所涉及到的
重要作家作品以及作品內(nèi)容、作品人物的識記情況和相關(guān)文體知識、文化常識的了解情
況。平時要以課文為依托,作相應(yīng)的知識積累。同時還要與名著閱讀配合起來進行。因為
文學、文化、文體常識是與名著分不開的。
⑵本題考察對艾青詩歌的熟悉程度。答這樣的題,要認真閱讀名著《艾青詩選》里的每一
首詩,要對每一首詩都非常熟悉,并要對詩的內(nèi)容、主旨、及寫法等進行分析、整理、記
憶,只有這樣,才能提高答題的準確率。
(3)本題考查理解詩歌意象和思想感情的能力。答題時要在理解艾青詩歌特定的基礎(chǔ)上再結(jié)
合這首詩的意象和思想感情進行分析。
9.古詩文閱讀
送子由使契丹
蘇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yīng)夢武林春②。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釋】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
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
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1)本詩尾聯(lián)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聯(lián)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
(2)本詩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加以分析。
【答案】(1)C
(2)(寫出兩點就滿分)①忠于國家,赤誠豪邁。盡管此時他已被排擠出朝廷,但依然
關(guān)心朝政,他的愛國感情并不因此減少半分。②雖為遠別,依舊曠達。兄弟宦游四海,天
各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③胸懷博大,顧全大局。無論仕途生
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患難之中,勸勉有加,無少怨
尤。
【解析】【分析】(1)C.錯誤,化用此典,諄諄囑咐其切勿承認蘇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
因為中原人才濟濟,不一而足。故選C。
(2)首聯(lián)表現(xiàn)了蘇軾豁朗曠達灑脫、持重隱忍大度的性格特點。首句"云海相望寄此身"
追索原因,寫出兄弟二人宦游他鄉(xiāng),四海為家,天各一方,相思相望,已是常事的境況;
次句"那因遠適更沾巾"述說結(jié)果,化用王勃"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的詩句,表明此次
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的心態(tài)。弟弟這次出使北遼,詩人其實十分牽掛,但偏偏要說不
悲傷落淚,還要追索并說明因由。蘇轍此去,雖為遠別,依舊曠達。兄弟宦游四海,天各
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③胸懷博大,顧全大局。無論仕途生涯
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患難之中,勸勉有加,無少怨
尤。
故答案為:⑴C;
⑵(寫出兩點就滿分)①忠于國家,赤誠豪邁。盡管此時他已被排擠出朝廷,但依然關(guān)
心朝政,他的愛國感情并不因此減少半分。②雖為遠別,依舊曠達。兄弟宦游四海,天各
一方,已是常事,這次也不會因遠別而悲傷落淚。③胸懷博大,顧全大局。無論仕途生涯
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終以國家利益為重,顧全大局,患難之中,勸勉有加,無少怨
尤。
【點評】⑴本題考查考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文章,理解文
章的內(nèi)容,對選項逐項進行審讀,仔細的辨析,判斷正誤。
⑵本題考查考生對詩人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此題要求考生讀懂詩歌,理解詩歌的呢,注意
對詩句的理解和分析,同時要結(jié)合注解、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寫作背景等進行理解。
10.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小題。
(-)
它以難遮掩的光芒
使生命呼吸
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
當它來時,我聽見
冬蟄的蟲蛹轉(zhuǎn)動于地下
群眾在曠場上高聲說話
城市從遠方
用電力與鋼鐵召喚它
…-艾青
(-)
川六言(其五)
王維
山下孤煙遠村,
天邊獨樹高原。
一瓢顏回陋巷,
五柳先生對門。
(1)第一首詩中的"它"可能指(意象),第二首詩中""""這兩
個字讓人感受到了一份寂寥與落寞。
(2)兩首詩都關(guān)于“向往",請結(jié)合具體的詩句,談?wù)劙嗯c王維在詩歌中分別表達了何種
情感?
【答案】(1)太陽;孤:獨
(2)艾青的詩歌表達了對光明和未來的向往。王維的詩歌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
向往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清貧、悠然自適的寧靜生活。
【解析】【分析】(1)①結(jié)合"它以難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使河
流帶著狂歌奔向它去"可知"它"具有光芒,能夠給予生命延續(xù)的力量,并且結(jié)合艾青的詩歌
風格,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寫太陽、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現(xiàn)出艾青對舊社會
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對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與追求??膳袛?它"是太陽。②"孤
煙"指孤獨的煙,"獨樹"指孤獨的樹,因此"孤"和"獨"流露出一種寂寥、孤獨。
(2)①結(jié)合"它以難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樹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帶著狂歌奔向
它去"可知,這里面突出了太陽在生命中的重要作用,作者贊美太陽,借萬物對太陽的追
逐,表現(xiàn)自己對太陽,以及太陽所代表的的光明的追求、向往。②這首詩前兩句,抓住
"孤煙""遠村""獨樹""高原"等景物,描繪了一幅恬靜的畫面,后兩句提到兩個典故"顏
回""五柳先生",這兩個人都是淡泊名利、歸隱田園的人物,因此壬維追求的是恬靜的、安
貧樂道的田園生活。
故答案為:⑴太陽;孤;獨;
⑵艾青的詩歌表達了對光明和未來的向往。王維的詩歌向往恬靜安閑的田園生活,也向往
如顏回和陶淵明那樣安清貧、悠然自適的寧靜生活。
【點評】⑴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與掌握。作答此類題目,一定要認真閱讀詩
作,正確理解其意思,然后結(jié)合題目的要求作答:
⑵本題考查學生對作者感情的理解與掌握,此類題目的答題方法如下:先要通讀全詩,從
全詩中找到可以表現(xiàn)出作者感情的詞,如果沒有找到,就分析詩可詞中的畫面,看這畫面
中是否蘊含著作者的感情。
二、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題。
橄欖
時珍曰:橄欖名義未詳。此果雖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其有色黃者不堪,病物
也。王禎云:其味苦澀,久之方回甘味。王元之作詩,比之忠言逆耳,世亂乃思之,故人
名為諫果。
時珍曰:《名醫(yī)錄》云,吳江王順福家人,食蹶魚被棘,橫在胸中,不上不下,痛聲動
鄰里,半月余幾死。忽遇漁人張九,令取橄欖為食。時無此果,以核研米,急流水調(diào)服,
骨遂下而愈。今人煮河豚、團魚,皆用橄欖,乃知橄欖能治一切魚、鱉之毒也。
(節(jié)選自李時珍《本草綱目?果部》)
(1)用"/”為文中畫線句劃分朗讀節(jié)奏。(劃兩處)
故人名為諫果。
(2)用自己的話說說橄欖為什么又叫做"青果
(3)文中引用《名醫(yī)錄》里的事例,是為了說明什么?
【答案】(1)故/人/名為諫果。
(2)橄欖即使熟了,顏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橄欖能之一切魚、鱉之毒。
【解析】【分析】(1)根據(jù)句意劃分朗讀節(jié)奏。這句話的大意是:所以,人們給它命名
叫青果。故可知其停頓為:故/人/名為諫果。
(2)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從文中找出橄欖叫做"青果"原因的句子并翻譯成現(xiàn)代語言
即可。這句話是:此果雖熟,其色亦青,故俗呼青果。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就是:橄欖即使熟
了,顏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3)結(jié)合此段的關(guān)鍵句和引用的內(nèi)容分析,文中引用的是漁人張九用橄欖治愈鰥魚被棘
的事例,該事例說明了橄欖的作用:橄欖能治一切魚、鱉之毒。
故答案為:(1)故/人/名為諫果。
⑵橄欖即使熟了,顏色仍然是青色的,所以又叫青果。
⑶橄欖能之一切魚、鱉之毒。
【點評】⑴此題考查文言句子的停頓。在文言文中句子的停頓大概有句首發(fā)語詞、關(guān)聯(lián)詞
語后面要有停頓;根據(jù)語言順序來處理停頓,即主謂之間應(yīng)停頓,動賓之間應(yīng)停頓;利用
對文意的理解來確定停頓等幾種常用的技巧。
⑵此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在初步理解文意的基礎(chǔ)上從文中篩選出有關(guān)的句子并翻
譯成現(xiàn)代語言即可。
(3)本題考查分析引用材料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要理解引用的內(nèi)容,然后再結(jié)合
全文的說明對象和特征分析引用這一材料的作用。
12.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
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
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
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
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
深數(shù)尺,足膚皴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
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
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神人;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
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選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乙】
鈴①九齡,母授以《禮記》《周易》《毛詩》,皆成誦。暇更錄唐宋人詩,教之為吟哦
聲。母與鈴皆弱而多病,鈴每病,母即抱鈴行一室中,未嘗寢;少痊,輒指壁間詩歌,教
兒低吟之以為戲。先府君②茍有過,母必正色婉言規(guī)?;蚺宦?,則屏息,俟怒少解,復
力爭之,聽而后止。先府君在客邸,督錢學甚急,稍怠,即怒而棄之,數(shù)日不及一言;吾
母垂涕撲③之,令跪讀至熟乃已,未嘗倦也?鏗故不能荒于嬉,而母教由是益以嚴。
(選自蔣世鈴《忠雅堂集》)
【注】①鋒:作者蔣世柱的自稱。②先府君:指作者已去世的父親。③撲:打。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實詞的含義。
①以是人多以書假余假:
②援疑質(zhì)理質(zhì):
③同舍生皆被綺繡被:
④吾母垂潴撲之涕:
(2)選出下列劃線虛詞含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炸然若神人吳廣以為然(《陳涉世家》)
B.噠衾擁覆咨臣幺當世之事(《出師表》)
C.教之為吟哦聲吾妻之美我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D.令跪讀至熟乃已乃不知有漢(《桃花源記》)
(3)對文中畫線詞語的相關(guān)解說錯誤的一項是(只填序號)
①加冠,意思是到了成年。古時男子18歲行加冠禮,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進入成年。
②經(jīng),這里指經(jīng)書。我們常說的"五經(jīng)”指《詩》《書》《禮》《易》《春秋》。
(4)下列關(guān)于【甲】【乙】兩文的敘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文中"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運用細節(jié)描
寫,寫出了作者謹于求學、渴求知識的情狀。
B.【甲】文中作者通過自己求學的親身經(jīng)歷,勉勵馬生勤奮求學、謙虛求教。文章情感真
摯,循循善誘。
C.【乙】文通過作者的自述,再現(xiàn)了幼年讀書時父母督促自己學習的場景,在溫馨回憶的
同時,也包含有對父母過于苛責的不滿情緒。
D.兩篇選文都闡明“學業(yè)有成,必須勤奮”這一道理,但表述的側(cè)重點有所不同,【甲】文
側(cè)重于學習要注重積極求索的內(nèi)在動力,【乙】文側(cè)重于學習需要鞭策督導等外在因素。
(5)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①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
②先府君茍有過,母必正色婉言規(guī)。
【答案】(1)借;詢問;同"披",穿著:眼淚
(2)B
(3)①
(4)C
(5)①我卻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中有足
以快樂的事情。②父親如果出了錯,母親一定會認真地婉言規(guī)勸他。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文言詞語的積累以及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假""涕"屬于
古今異義詞,"被"屬于通假字。
(2)A.......的樣子;對。B.用。C.代詞,代指錢;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
性,不譯。D.才;竟然。
(3)①錯,古時男子20歲行加冠禮,戴上成人的帽子,表示進入成年。不是18歲。(2)
正確。
(4)ABD敘述正確。C.錯在“包含有對父母過于苛責的不滿情緒",此文中作者沒有表達這
種情緒,而是對父母嚴格教育的感激。
(5)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guān)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緇袍敝衣:這里是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略無:一點也沒
有。故此句可以翻譯為:我卻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但我毫無羨慕的
心,因為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情。①茍:如果。正色:認真地,嚴肅地。故此句可以翻譯
為:父親如果出了錯,母親一定會認真地婉言規(guī)勸他。
故答案為:⑴借;詢問;同"披",穿著;眼淚
(2)B;(3)①;(4)C;
⑸①我卻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和他們生活在一起,但我毫無羨慕的心,因為心中有足以
快樂的事情。②父親如果出了錯,母親一定會認真地婉言規(guī)勸他。
【點評】⑴此題考查解釋文言實詞的能力。文言實詞的解釋要求準確并符合語言環(huán)境,這
就要求學生在平時學習時要注意積累、背誦,尤其注意課下注釋中出現(xiàn)的詞語,必須重點
記憶,答題時可按記憶回答。課下注釋中沒有的詞語可以結(jié)合上下文來理解,還要注意通
假字、詞類活用等特殊現(xiàn)象。
⑵本題考查對文言虛詞的理解能力。文言虛詞的用法和意義相對來說較難,要求在平時學
習時一定要認真積累,答題時,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后再根據(jù)句意解釋詞語含
義。
(3)本題考查文學和文化常識的積累能力。文學常識包括各種常見文體、作家作品、史書體
例等。文化常識包括傳統(tǒng)文化中人物稱謂、作品命名、古代官職、文化典籍等相關(guān)知識。
這些常識知識量大,頭緒繁多,學生要按照一定的線索多看多記。解題時需細心對比,防
止張冠李戴,時代混淆等。
⑷此題考查對課文語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首先理解語句本身的意思及寫法特點,其次還
要從全篇著眼,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理解全篇的主旨感情,再判斷語句的意思及寫法即
可。
⑸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
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
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
美。
13.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
岳陽樓記
①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
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通:"俱")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
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
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
橘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
而悲者矣。("隱曜",一作:"隱耀";"淫雨",通:"靄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
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
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
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
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
①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此則岳陽樓之大雙也
③連月不開
④春和量明
(2)翻譯下列句子。
①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②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寥寥幾筆就描繪出洞庭湖壯闊浩渺的景象.
B."政通人和,百廢具興"是作者對滕子京雖遭貶謫卻政績顯著的充分肯定。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古仁人已無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
D.文中第③段所描繪的陰冷蕭然之景,與第④段所描繪的晴朗明麗之景形成鮮明對比。
(4)有人認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偉大的事,與我們普通人無關(guān)。對
此,你怎么看?
【答案】(1)同"囑",囑托;壯麗景象;天氣放晴;日光
(2)①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恐怕會有所不同吧?②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考慮,
被貶謫到邊遠地區(qū)做地方官就為國君憂慮。
(3)C
(4)我不同意這種觀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
的前途、命運擔憂,為人民流血流汗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解析】【分析】(1)根據(jù)平時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語境理解詞語意思,注意"屬",通假
字,通"囑",囑托;"大觀",壯麗景象;"景",日光。
(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guān)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覽:觀看,欣賞。之情:情感。得無:恐怕/是不是。異:差
別,不同。故這句話應(yīng)翻譯為: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恐怕會有所不同吧?②"居
廟堂之高”,在朝廷做官;"處江湖之遠”,被貶謫到邊遠地區(qū)做地方官。故這句話應(yīng)翻譯
為: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考慮,被貶謫到邊遠地區(qū)做地方官就為國君憂慮。
(3)ABD正確。C錯在"表明古仁人已無悲喜之情,心中唯有天下。""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這說的是一種從容的平常心境。古代的仁人,有堅定的意志,不為外界條件的變化
動搖。
(4)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意思是在天下人憂之前先
憂,在天下人樂之后才樂,這是作者的憂樂觀,由此可見作者心憂天下,心系國家,這是
一種博大的胸懷。我們普通人可能沒有范仲淹那樣博大的胸懷,但是對國家、對民族的愛
是很多人共同的感情,不是有句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嗎。答題時只要意對即可。
故答案為:⑴同"囑",囑托;壯麗景象;天氣放晴;日光
⑵①看了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恐怕會有所不同吧?②在朝廷做官就為百姓考慮,被
貶謫到邊遠地區(qū)做地方官就為國君憂慮。
⑶C;
(4)我不同意這種觀點,"國家興亡,匹夫有責。"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擺在首位,為祖國的
前途、命運擔憂,為人民流血流汗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責任。
【點評】⑴本題主要考查點是文言詞語的理解。解答詞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
句意后再解釋詞語,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
一些常見的文言詞語。
⑵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
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guān)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
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
美。
⑶此題考查對課文理解和分析能力。首先理解語句本身的意思及寫法特點,其次還要從全
篇著眼,句不離段,段不離篇。理解全篇的主旨感情,再判斷語句的意思及寫法即可。
⑷本題考查根據(jù)文章某一內(nèi)容談觀點的能力。要答好此題,首先要整篇閱讀文言文,掃清
文字障礙,疏通文意,充分把握內(nèi)容,然后再明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并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闡述理
由。
14.閱讀《桃花源記》一文,回答下列小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
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
行數(shù)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
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fā)垂髯,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
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數(shù)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
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
(1)下面句子中加下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落英繽紛繽紛:色彩鮮明B.阡陌交通阡陌:田間小路
C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妻子兒女D.尋向所志尋:動詞,尋找
(2)下面句子中加下劃線的詞,是通假字的一項是()
A.洵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究其林。B.初極狹,才;通人。
C.便要還家,設(shè)酒殺雞作食。D.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guī)往
(3)下面對選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芳草鮮美","鮮美"二字,造語奇特,描摹生動。"鮮"重點寫青草色,似乎帶著大地與
生俱來的蓬勃生機,叢叢芳草,碧透晶瑩,綠盡天涯,望之身心俱醉。
B.文中畫線句子中的"如此"包含漁夫自“緣溪行"直到"處處志之"。此處若再把這些內(nèi)容---
寫出來,就會導致文章前后內(nèi)容重復,拖沓冗長。
C.本文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實感人的寫實力量。這二者在文中相得益
彰,交融得天衣無縫。
D.本文完全是寫實,沒有任何虛構(gòu),真實描繪出一幅美好幸福的人間生活圖景,寫出了在
當時的條件下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會:沒有壓迫,沒有剝削,沒有紛擾;人人
各盡所能地參加勞動,人與人之間都極其融洽而友好。
【答案】(1)A
(2)C
(3)D
【解析】【分析】(1)A."落英繽紛"中的"繽紛”是“繁多而錯雜的樣子",不是"色彩鮮
明”,故答案為A。
(2)C."便要還家"中的"要"通"邀",邀請的意思。故答案為C。
(3)本文借武陵漁人發(fā)現(xiàn)桃花源的經(jīng)過,描繪了桃花源人生活美滿的情景,虛構(gòu)了人人
勞作,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社會安定,民風淳樸的理想社會,表達了作者對理想的桃花
源生活的向往和對現(xiàn)實動亂、對黑暗的現(xiàn)實生活的不滿。所以D項中的“本文完全是寫實,
沒有任何虛構(gòu)”是錯誤的。故答案為D。
故答案為:⑴A;⑵C;⑶D。
【點評】⑴解答本題要借助于平時的知識積累,因此平時要對文言詞語歸類記憶。如文言
實詞可從詞類活用、古字通假、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方面歸類。解答此類題目時,如遇
到課本中學過的,可運用聯(lián)想法,結(jié)合語境,分析比較,做出選擇;
⑵本題考查學生對通假字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類問題,主要依靠平時的積累。在理解句意
的基礎(chǔ)上,指出句中通假字以及所通的字,并進行解釋。
(3)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題,既要對文章進行整體的把握,又
要對文章的局部進行恰當?shù)姆治觥T诶斫饷恳粋€選項時,要仔細分析選項中賞析的每一個
重點,對文章的內(nèi)容、觀點等進行分析概括,注意結(jié)合語境。
【參考譯文】
東晉孝武帝太元年間,武陵郡有一個人以捕魚為職業(yè)。(有一天,他劃著小船外出打
魚,)沿著小河往前走,忘了走了多遠。忽然遇上一片桃花林,小溪兩岸幾百步以內(nèi)(全
是桃樹),中間沒有別的樹,綠草如茵,香氣襲人,(風一吹來)桃花紛紛落下。漁人
(對此感到)十分詫異。又往前劃,想找到那片林子的盡頭。
(他找到)林子的盡頭,(發(fā)現(xiàn)這里)有一座山,就是小河的源頭,山腳下有個小
洞,隱約好像有點光亮。(漁夫)于是離開小船,從洞口進去。起初山洞非常狹窄,僅容
一個人通過。又向前走了很多步,(黑暗狹窄的隧道)突然(變得)寬闊敞亮了。土地平坦
寬闊,房屋整齊,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之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
通,(村落里)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人們在田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男女女
穿的衣服,都和外面的人一樣,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逍遙快樂。
村中人見了漁夫,竟然非常驚訝,問他是從哪里來的,漁夫詳細地回答了他們。村中人于
是便邀請他到自己家里去,擺酒殺雞做飯來款待他。村里的其他人聽說有這樣一個人,都
來打聽消息。他們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朝時的戰(zhàn)亂,帶領(lǐng)妻子和兒女及鄰居來到
這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從這里出去,于是就與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他們問漁夫現(xiàn)在是
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朝,晉朝了。漁夫把知道的事情一一詳細地
告訴了他們,(聽的人)都感嘆惋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和食物
來招待他。停留了幾天,就告別離開了。桃花源里的人囑咐他說:“不要對外面的人說(這
里的情況)。”
漁夫離開了桃花源后,找到他的船,就沿著原路回去,沿路處處做上標記。到了武陵
郡城下,拜見了太守,述說了在桃花源的所見所聞。太守立即派人跟隨他前往,尋找先前
所做的標記,最終還是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陽劉子驥,是志向高潔的名士。他聽說了這件事,興致勃勃地計劃前往。結(jié)果(計
劃)還未實現(xiàn),不久他就得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了。
1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貓說
(明)薛硝
余家苦鼠暴,乞諸人,得一貓。形魁然大,爪牙鉆①且利。余私計鼠暴當不復慮矣。以
其未馴也,緊維②以伺,候其馴焉。
群鼠聞其聲,相與窺其形,類有能者:恐其噬已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既而以其馴
也,遂解其維紫。適睹出殼雞雛,鳴啾啾焉,遽③起而捕之。比④家人逐得,已下咽矣。
家人欲執(zhí)而擊之,余曰:"勿庸。物之有能者,必有病。噬雛,是其病也;獨無捕鼠之能
乎?”遂釋之。
己則花彷泯泯⑤,饑哺飽嘻⑥,一無所為。群鼠復潛視,以為彼將匿形致己⑦也,猶
屏伏不敢出。既而鼠窺之益熟,覺其無他異,遂歷穴相告曰:"彼無為也。"遵偕其類復
出,為暴如故。余方怪甚,然復有雞雛過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則嚙者過半矣。余
之家人執(zhí)之至前,數(shù)⑧之曰:“天之生材不齊,有能者必有病。舍其病,猶可用其能也。今
汝無捕鼠之能,而有噬雞之病,真天下之棄才也哉!"遂笞而放之。
【注】①鉆(xian):鋒利。②紫(zhi)維:系縛。③遽(ji):突然。④比:等,
待。⑤體(xin)心:恐懼。泯泯:茫然無知。⑥饑哺飽嘻:饑則吃食,飽則嬉鬧。⑦匿
形致已:意為故意躲藏以捕獲自己。⑧數(shù)(shfj):責備,斥責。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詞語。
①群鼠聞其聲,相與窺其形相與:
②適睹出殼雞雛,鳴啾啾焉適:
③食其病,猶可用其能也舍:
(2)下列句子中劃線的"而"與"今汝無捕鼠之能,而有噬雞之病"中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
的一項是()
A.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愚公移山》)
B.余強飲三大白面別(《湖心亭看雪》)
C.未有問面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東陽馬生序》)
D.然后知生于憂患面死于安樂也(《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3)下列六個句子分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貓"類有能"的一組是()
①形魁然大,爪牙鉆且利
②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③遽起而捕之
④己則似心泯泯,饑哺飽嘻
⑤遂偕其類復出,為暴如故
⑥又亟往捕之而走
A.①②③B.④⑤⑥C.①③⑤D.
②④⑥
(4)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余方怪甚,然復有雞雛過堂下者,又亟往捕之而走,追則嚙者過半矣。
(5)《貓說》這則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給了我們怎樣的啟示?
【答案】(1)共同、一起;適逢、恰好;舍棄(拋開)
(2)C
(3)A
(4)我正感到很是詫異,這時剛好又有小雞從屋外走過,它又非常迅捷地追了過去,等我
趕上,它已經(jīng)把小雞吃了大半了。
(5)這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有些人看似有優(yōu)點,其實一無是處!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
一個有缺點的人,能用他的長處為人謀事,我們應(yīng)該給他成長的機會;反之,那些表面看
似有優(yōu)點的人,卻把它的缺點發(fā)揮到了極致,這樣的人不光難堪大任,更可能禍患無窮。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相與",共同,
一起。
(2)"今汝無捕鼠之能,而有噬雞之病"中"而"的意思是"連詞,表轉(zhuǎn)折"。A表修飾。B表
承接。C表轉(zhuǎn)折。D表并列。
(3)"類有能",意思是像是有本事的家伙,在整體感知文意的基礎(chǔ)上分析這幾個句子,
①形魁然大,爪牙鉆且利,意思是這只貓身形魁梧高大,爪子和牙齒鋒利。從外形上看
確實像是有本事的家伙。②恐其噬己也,屏不敢出穴者月余日,意思是群鼠害怕它吃了自
己,一個多月(都)屏息不敢出洞有。這是群鼠從貓聲音和外形上來做出的判斷,好像貓是
有本事的家伙。③遽起而捕之,意思是(貓)突然躍起抓它,這是描寫貓捉小雞時的動作,
由此動作來看,確實像是有本事的。④已則似心泯泯,饑哺飽嘻,意思是后來它就是小
心謹慎悠悠然的樣子,餓了吃飽了玩。這句寫貓每天小心謹慎悠悠然的玩,這句話沒有表
現(xiàn)貓"類有能"。⑤遂偕其類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廣西金融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化工熱力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
- 青島農(nóng)業(yè)大學海都學院《商法》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鄭州電力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高等儀器分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凱里學院《木質(zhì)材料性能檢測》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黑龍江工程學院昆侖旅游學院《林業(yè)生物技術(shù)》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牡丹江師范學院《現(xiàn)代汽車基礎(chǔ)》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西藏大學《Photoshop(版式設(shè)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月度工作總結(jié)結(jié)尾范文(6篇)
- 員工勞動合同(30篇)
- 2025至2030年中國電子護眼臺燈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浙江省溫州樂清市融媒體中心招聘4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夏季廣東廣州期貨交易所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北京市豐臺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英語試題
- 2025上海市嘉定工業(yè)區(qū)農(nóng)村青年干部招聘22人歷年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獸醫(yī)基礎(chǔ)》練習題及參考答案
- 2025年煤礦探放水證考試題庫
- 農(nóng)業(yè)機械設(shè)備運輸及調(diào)試方案
- 污水處理設(shè)備的故障處理指南考核試卷
- ps 課件教學課件
- 神經(jīng)外科患者早期康復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