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fā)展第7課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chuàng)新登科后昔日齷齪不足夸,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這是唐朝詩人孟郊考中進士后,欣喜之際寫的一首詩,描述了他登科后騎著馬在京城游玩時那種志得意滿的情景。孟郊為什么這么開心呢?“登科”對于一個讀書人來說意味著什么呢?它背后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或社會現(xiàn)象又是什么呢?目錄壹選官制度貳三省六部制叁賦稅制度1.歷代選官制度一、選官制度
商周時期戰(zhàn)國—秦朝漢代
魏晉南北朝隋唐—1905年血緣關系先秦時人們依靠牢固的血緣聯(lián)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保障,形成家國一體的統(tǒng)治模式政治格局軍功
在戰(zhàn)場立功便可授與爵位。軍功爵制度出現(xiàn)在春秋戰(zhàn)國時期,商鞅變法之后,大行其道,成為當時的重要選官制度。品行才能由地方長官在轄區(qū)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并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jīng)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荚嚹芰κ且环N將知識分子引入最高掌權者能夠控制的范圍之中的制度才能門第一種由中正官評定人才優(yōu)劣,然后授官的制度,分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2.九品中正制
曹魏吏部尚書陳群創(chuàng)制,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并重。后來門閥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于是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
積極:這種制度適應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拔人才的需要,既繼承了兩漢鄉(xiāng)里評議人物的傳統(tǒng),又將評議權收歸了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
消極:世家大族維護統(tǒng)治的工具,依靠門第即可步入仕途,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學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難在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隨著世家大族的沒落走向衰落。高門(上品)寒門(下品)“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薄吧砦措x襁褓,業(yè)已被冠帶?!?.科舉制
隋煬帝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shù),首創(chuàng)了武舉和殿試隋文帝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唐太宗增加了考試科目,以進士和明經(jīng)兩科為主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了科舉考試的地位科舉制的影響:
積極:打破了貴族壟斷官場的情形,把選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擴大了官吏的來源和社會的統(tǒng)治基礎,;使官員選拔變得更加公開和公平,促使選官制度逐漸成熟;④提高了官員的素質和行政效率;⑤有益于社會形成重學的風尚;⑥促進文學的繁榮(如唐以詩賦取士,促進唐詩繁榮)⑦對西方文官制度形成產生積極影響。消極:①嚴重禁錮了人們的思想。②忽視實用性學問,不利于科技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③阻礙了近代知識分子開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國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二、三省六部制
秦代:三公九卿漢武帝:中朝、外朝東漢:尚書臺魏晉南北朝:三省制隋唐:三省六部制皇帝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起草政令)(執(zhí)行政務)(封駁審議)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①三省相互牽制和監(jiān)督,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②三省之間相互補充,分工明確,提高了行政效率;③三省集思廣益,有利于減少決策的失誤。④三省六部制是中國官制史上的重大變革,此后歷朝基本沿襲這種制度.宰相會議召開的地方成為中書門下,也叫“政事堂”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現(xiàn)一體化的趨勢。三、賦稅制度
(1)春秋末期: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魯國開始實行“初稅畝”。規(guī)定不論公田和私田,一律按實際畝數(shù)征稅。這是我國征收土地稅的開始;(2)秦漢:編戶齊民政府把農民編入戶籍(稱為編戶),實行按編戶征收租賦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國家征收賦稅和征發(fā)徭役、兵役的依據(jù)。編戶齊民是國家賦稅的主要承擔者,農民的負擔有四項:田租(土地稅)、算賦和口賦(人頭稅)、徭役、兵役。1.發(fā)展歷史
(3)魏晉南北朝: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并征徭役、賦稅,丁男負責一定的徭役。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時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稅收法令。均田制內容:按照戶口登記的人數(shù)授給田地,分為露田(種谷物之田)和桑田:受田農民每年必須繳納一定數(shù)量租粟、調帛或麻,還必須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級授給公田。露田(口分田):男十五歲以上給四十畝,女二十畝,奴婢也可以有露田,死后把田地還給官府。桑田(永業(yè)田):給男人一人二十畝,作為自己的財產,不用還給官府,也可以買賣。1.發(fā)展歷史(4)唐代:租庸調制·租: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納定量的谷物);·調:人頭稅(交納定量的絹或布)·庸:納絹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內,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納絹或布代役)叫“以庸代役”“有田則有租,有家則有調,有身則有庸”政府男丁戶租(田租)庸(代役)調(人頭稅)口分田(80畝)永業(yè)田(20畝)授田百畝
唐代的租庸調簡圖意義:(1)以“人丁”為標準計稅,整齊劃一;(2)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勞動積極性也有所提高;(3)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恢復和發(fā)展;(4)政府的賦稅收入得到了一定的保障。租庸調制賦稅征收對象為21-59歲的成年男子稅收負擔不合理,只問丁身、不問資產國家對農民有較強的人身控制變遷:租庸調制→兩稅法材料四:安史之亂后,土地兼并劇烈,戶籍管理混亂,均田制逐步遭破壞瓦解,以丁和戶為征稅依據(jù)的賦稅制度失去基礎。而此時藩鎮(zhèn)割據(jù),賦稅征斂紊亂,地方不服從中央,橫征暴斂以養(yǎng)兵對抗朝廷,民怨沸騰,中央財政困難。大歷十四年唐德宗即位,宰相楊炎建議實行兩稅法,由征收鼓舞、布匹等實物為主的租庸調制,改為征收金錢為主,一年兩次征稅,是為兩稅法。——邱作文《唐朝中期兩稅法改革簡析》
2.兩稅法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稅額,分配到各地征收;以當時的居住地,編入戶籍;每戶按人丁和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以資產和土地的多少作為納稅標準(1)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2)確立了一個新的合理的征收標準:“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征稅標準開始從人丁轉移到土地、資產。(3)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內容:特點:評價:導致了更為嚴重的土地兼并,農民負擔沉重,階級矛盾更趨尖銳。租庸調制兩稅法背景目的標準影響均田制實施均田制無法推行鞏固統(tǒng)治,保證財政收入緩和階級矛盾,解決財政困難①對農民人身控制強②納庸代役保證農時③政府賦稅得到保障①減輕對農民的人身控制②簡化稅收名目③擴大收稅對象④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人丁財產賦稅制度的演變趨勢(1)征收標準從以人丁為主,演變?yōu)橐蕴锂€為主;(2)征收的物品由以實物地租為主演變?yōu)橐载泿诺刈鉃橹鳎唬?)征收的時間從不定時演變?yōu)榛径〞r;(4)農民由必須服徭役逐漸演變?yōu)榧{絹代役;(5)稅種也由繁雜演變?yōu)楹唵巍?.唐初中書省依據(jù)君主意見出令,門下省審查而封駁之,但門下官員大多阿旨順情。君主不滿門下官員的作為,遂將門下封駁權分散于中書與尚書二省,最終廢止。這反映出(
)A.三省分權提高了行政的科學性B.相權不斷削弱直至被取消C.專制體制制約了封駁權的行使D.君主高度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采礦權抵押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正規(guī)民間借款的合同范例
- 二零二五版店鋪門面租賃合同范例
- 電力管線保護專項方案
- 個人鋼材購貨合同樣本
- 買賣小區(qū)車位合同樣本
- 六年級上冊心理健康教學計劃
- 配電室日常運行管理制度和維護方案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7的乘法口訣》教學設計
- 東莞2008租賃合同樣本
- 第4章不銹鋼及耐熱鋼的焊接
- 深圳初中化學知識點總結(大全)
- 數(shù)據(jù)中心機房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用于立項備案
- 熱風爐耐材砌筑施工方案
- (完整版)高中狀語從句練習題帶答案
- 人教版六年級道德與法治下冊課件 第二單元 愛護地球 共同責任 4 地球——我們的家園
- GIS導論筆記整理
- (完整word版)宿舍建筑平面圖
- 《理工英語1》課程導學PPT課件
- 電梯臺賬表格(精編版)
- 禁止吸煙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