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講座上海市中醫(yī)院修改稿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養(yǎng)生講座上海市中醫(yī)院修改稿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養(yǎng)生講座上海市中醫(yī)院修改稿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養(yǎng)生講座上海市中醫(yī)院修改稿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養(yǎng)生講座上海市中醫(yī)院修改稿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養(yǎng)生講座上海市中醫(yī)院修改稿詳解演示文稿2023/5/15目前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優(yōu)選)養(yǎng)生講座上海市中醫(yī)院修改稿2023/5/15目前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概述起源——人類本能的自我保護定義——推拿就是用手或肢體其他部位,或借助一定的器具在人體皮膚、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種手法,達到保健、治病的目的。既可由他人操作,亦可由自行操作目的——提高生活質量,改善亞健康狀況2023/5/15目前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常用自我保健推拿方法耳穴療法足底療法體針療法常用保健穴位常見病癥應對措施2023/5/15目前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耳穴療法(一)概念耳穴就是分布于耳廓上的腧穴。也叫反應點、刺激點。當人體內臟或軀體有病是,往往會在耳廓的一定部位出現(xiàn)局部反應,如壓痛、結節(jié)、變色、導電性能等。利用這一現(xiàn)象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參考,或刺激這些反應點(耳穴)來防治疾病2023/5/15目前五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2023/5/15目前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耳穴療法(二)耳與臟腑經絡的關系各臟腑組織在耳廓均有相應的反應區(qū)(耳穴)。人體某一部分有病時,就會反應在耳廓的一定部位上,這些部位就是耳針治療的刺激點,統(tǒng)稱為耳穴2023/5/15目前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耳穴療法(三)作用刺激耳穴,對相應的臟腑有一定的調治作用。方法針刺、埋針、放血、耳穴貼壓、磁療、按揉等2023/5/15目前八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耳穴療法(四)操作

敷貼法:一般用中藥王不留行子敷貼,也可用白芥子、急性子、綠豆等。也有用磁珠(磁鐵粉制成的圓珠等用手指輕壓耳穴1~2分鐘。一般留壓3天,每天上、下午由患者自行輕壓敷貼部位各一次,每次1分鐘左右。左右耳交叉貼敷2023/5/15目前九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足底療法(一)反射區(qū)整體縮影——組織器官——對應的解剖部位足反射按摩法手指、工具——反射區(qū)——按、壓、刮——調節(jié)人體各臟腑器官的生理功能,從而達到診斷疾病、治療疾病、自我保健的目的2023/5/15目前十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足底療法(二)2023/5/15目前十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常用保健穴位(操作注意事項)體位操作著力面介質用力大?。ǘ取帷⒚?、麻、…)時間(恒—治療與自我、定時與隨意)2023/5/15目前十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1)——太陽位置——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后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作用——解除疲勞、對頭痛、頭暈、偏頭痛、眼睛疲勞、眼花也有很好的防治作用操作——按揉次數(shù)。順時針轉揉10到20次,逆時針再轉相同的次數(shù)2023/5/15目前十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約3.5寸凹陷中作用——疏通脈絡、強壯腰脊、理氣和血,補虛益損

,對慢性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椎間盤突出癥、坐骨神經痛等腰部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操作——按揉時身體坐正,兩手握拳自然背向身后面,用食指隆起的拳眼緊按腰眼穴并做旋轉用力按揉,以酸脹為宜。每次可以揉5分鐘,長期堅持有很好的強腰健腎作用(2)——腰眼2023/5/15目前十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友情提醒背部穴位不易自我按摩可通過按摩椅或按摩靠墊機械模擬揉捏、搖擺、指壓等專業(yè)治療師的手法,對整個背部進行按揉,通過機械手臂的上下左右運動有效調整脊椎前后左右位置,活動每個脊椎和韌帶,讓您在舒適的背部按揉中得到放松,刺激交感神經、活化細胞、促進血液循環(huán)等,增強人體免疫力,消除疲勞和健身背部按揉時也不用特別地找準位置,只要知道大概的位置就行了,每天能把腰部一大片位置,連同上面的腎俞穴一塊按揉發(fā)熱,效果就好。有助于睡眠不足,皮膚病,手腳發(fā)冷,四肢無力等癥狀的改善2023/5/15目前十五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3)養(yǎng)顏抗衰穴組:血海、陰陵泉、三陰交

脾是后天之本——脾有運化水谷的功能。脾消化飲食,把飲食的精華運輸全身。脾又能統(tǒng)攝周身血液、調節(jié)血液循環(huán),使之正常運行。脾氣主升。能把飲食中的精氣、津液上輸于肺,然后再輸布于其它臟腑以化生血氣脾的運化功能正常,四肢活動有力,肌肉豐滿壯實。而且皮膚彈力好,臉色紅潤。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能健運,則氣血充足,口唇紅潤光澤。如果脾的功能不好,你吃的營養(yǎng)再好,也是沒有什么作用的。所以,要想做好養(yǎng)顏、抗衰老,脾的功能好壞非常重要2023/5/15目前十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屈膝取穴簡便取穴——用掌心蓋住膝蓋骨(右掌按左膝,左掌按右膝),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張開,大拇指端下面便是此穴作用——生血、活血、化淤,對皮膚干燥、月經不調、痛經、閉經等有一定的療效(4)——血海2023/5/15目前十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在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髁后下方凹陷處作用——促進脾、腎、膀胱運化輸布水液之功,對皮膚干燥、水腫有一定的作用(5)——陰陵泉2023/5/15目前十八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三條陰經中氣血物質在本穴交會。是女性美容養(yǎng)顏、抗衰老最為重要的穴位之一)位置——在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后緣作用——運化氣機、補益氣血、健脾利濕、舒肝補腎之功效,對面色無華、肌膚痿黃、皮膚粗糙掉屑、延緩皮膚衰老、更年期綜合征等有較好的改善作用,對血壓也有一定的調節(jié)作用(6)——三陰交2023/5/15目前十九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三陰交穴對女性的重要作用女性美容養(yǎng)顏、抗衰老最為重要的穴位之一調節(jié)血壓每天午時20分鐘刺激方法——點按、推揉、按揉、刮痧或拔罐等效果——酸、麻、脹、痛2023/5/15目前二十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作用——督脈經陽氣隆盛之處,有寬心作用,對心律不齊、胸悶有一定的作用配合按揉內關穴,寧心安神,理氣止痛效果更好(7)——至陽2023/5/15目前二十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位于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撓則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作用——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對心悸、胸悶癥狀的改善及調節(jié)血壓有一定的療效(8)——內關2023/5/15目前二十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9)氣虛乏力補氣的要穴組:氣海、膻中、足三里表現(xiàn)——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

取穴——氣海、膻中、足三里

按揉氣海能補元氣按揉膻中能調全身之氣按揉足三里能補脾胃之氣,納水谷之氣以補全身之氣以及先天元氣強身健體、祛病延年2023/5/15目前二十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直線連結肚臍與恥骨上方,將其分為十等分,從肚臍3/10的位置,即為此穴作用——可培元固本、防病保健、強壯機能。對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食欲不振,虛熱,自汗,脫肛,子宮下垂,舌淡而胖,舌邊有齒痕,脈弱等氣虛表現(xiàn)有一定作用(10)——氣海2023/5/15目前二十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氣海是人體元氣的海洋,具有補益元氣的功能,氣海能夠治療臟氣虛弱、真氣不足等一切因氣虛導致的疾病經常按揉氣海穴就能補氣和養(yǎng)氣,還可用艾葉作灸療2023/5/15目前二十五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作用——可寬胸理氣、調益肺氣、使全身氣機順暢,對肺臟有較好的保健功效。可治胸、腹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咳嗽、呃逆、乳腺炎、缺乳癥、咳喘病等(11)——膻中

2023/5/15目前二十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位置——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作用——補氣,增強人體免疫力。為強壯保健的要穴(12)——足三里2023/5/15目前二十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足三里穴是胃經上的穴位,胃是水谷之海,先天元氣需要水谷之氣來煦養(yǎng),所以補氣用足三里穴是必不可少的簡便取穴——足三里穴在髕骨下,站著的時候,把同側的手掌張開,虎口圍住髕骨(膝蓋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所指的地方就是足三里2023/5/15目前二十八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13)——合谷位置——合谷經穴名屬于手陽明大腸經。位于手背虎口處,于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簡便取穴作用——主治齒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發(fā)熱等癥孕婦慎用2023/5/15目前二十九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14)——后溪位置——后溪穴位于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jié)后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作用——主治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耳聾,目赤;癲狂癇;瘧疾2023/5/15目前三十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15)——勞宮位置——在手掌心,當?shù)?、3掌骨之間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一說在握拳屈指時無名指尖處作用——主治昏迷,暈厥,中暑,嘔吐,心痛,癲狂,癇癥,口舌生瘡,口臭,鵝掌風等年老體弱者及孕婦慎用2023/5/15目前三十一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16)——脾俞位置——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腹瀉,疳積,食欲不振,嘔吐,四肢乏力等2023/5/15目前三十二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17)——胃俞位置——第1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作用——主治胸脅痛,胃脘痛,嘔吐,腹脹,腸鳴

2023/5/15目前三十三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18)——涌泉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腎經的首穴。《黃帝內經》曰“腎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币馑际钦f: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來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在人體養(yǎng)生、防病、治病、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

2023/5/15目前三十四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常見病癥的應對措施(1)【胸悶】取穴——內關、至陽操作方法(手法、時間等)2023/5/15目前三十五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夏季脾虛腹瀉】取穴——脾經操作方法—循經拍打每次循經拍打3—5分鐘,休息10分鐘左右后再拍打一次,每天拍可打2—3次。用力以個體適宜為度作用——恢復脾的健運功能,可改善脾虛腹瀉、胃納欠佳等癥狀常見病癥的應對措施(2)2023/5/15目前三十六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常見病癥的應對措施(3)【便秘】取穴——臍、天樞、大橫、小腹、背部脊柱兩側操作方法——

仰臥位:揉臍、摩腹、拿臍兩側俯臥位:擦背部脊柱兩側拿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陰交、涌泉等穴2023/5/15目前三十七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胃納欠佳】取穴——腹、足三里、脾俞、胃俞、捏脊、(脾土、大腸)等操作方法(摩腹3分鐘,以溫熱感為度,按揉三里和脾胃俞30次左右、推脾土和大腸200次左右、捏脊、擦脊柱兩側3次等)注:成人、小兒常見病癥的應對措施(4)成人小兒2023/5/15目前三十八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友情提醒這種手法能健脾胃,增進食欲,對所有人群都適用,對兒童更有效。早晚各做一次,對兒童時手法要輕柔,防止損傷皮膚。2023/5/15目前三十九頁\總數(shù)四十頁\編于十二點【高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