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年研究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押題卷及答案_第1頁
2023-2024年研究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押題卷及答案_第2頁
2023-2024年研究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押題卷及答案_第3頁
2023-2024年研究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押題卷及答案_第4頁
2023-2024年研究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押題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2024年研究生考試《311教育學專業(yè)基礎綜合》押題卷及答案學校:________班級: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號:________

一、單選題(35題)1.王老師在道德與法治學的課中將學生分組,組織各組圍繞課本里描述的同伴沖突事件編寫同伴調解的劇本。最后,各組登臺演出相互評議,形成了一個最優(yōu)質的方案。這堂課使用的學習方法有()

A.角色扮演法、實踐鍛煉法、情境模擬法

B.角色扮演法、討論法、情境模擬法

C.實踐鍛煉法、討論法、角色扮演法

D.實踐鍛煉法、討論法、情境模擬法

2.泰勒原理有兩條密切相關的基本原理俎成,一條是課程編制原理,另一條是()

A.課程實施原理B.課程設計原理C.課程評價原理D.課程組織原理

3.古羅馬帝國后期,創(chuàng)立了基督教哲學體系,并為中世紀基督教教育奠定了理論基礎的是()

A.昆體良B.西塞羅C.奧古斯丁D.托馬斯阿奎那

4.某班一組學生在一次數(shù)學測試中的成績是:72、80、56、87、80、94、76、92,這組數(shù)據(jù)的眾數(shù)是()

A.76B.78C.80D.82

5.被稱作是我國近代設立陸軍軍官學校之始的是()

A.天津武備學堂(1885李鴻章)

B.福建船政學堂(1866左宗棠)

C.江南陸師學堂(1896張之洞)

D.湖北武備學堂(1896張之洞)

6.二戰(zhàn)后,日本提出的教育改革應重視個性化原則、國際化原則、信息化原則和終身教育的原則,提出這一報告的機構是()

A.臨教審B.教育改革推進本部C.文部省D.東京大學

7.夸美紐斯建立全國統(tǒng)一學制的設想的理論基礎是()

A.班級授課制B.教育適應自然C.泛智教育論D.直觀教學原則

8.持能力增長觀的個體,其認知與行為的特點有()

A.認為能力是穩(wěn)定的,不可改變的特征

B.認為別人比自己聰明,那是天生的結果。

C.傾向于建立表現(xiàn)目標

D.傾向于使用深層學習策略

9.中國古代早起教會學校中開設儒學的經(jīng)典課程是為了()

A.滿足在校士人夫子弟的要求

B.執(zhí)行中國政府的相關文教政策

C.提高學生對儒家學說的批判能力

D.為了在中國文化壞境中立足

10.某單位想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不同年齡層次職工的學習需求,其中50歲以上22人,40-49歲30人,30-39歲48人,30歲以下29人,分別從50歲以上,40-49歲,30-39歲,30歲以下四個年齡段的職工中采取隨機取樣抽取子樣本,該取樣方法稱為()

A.簡單隨機取樣B.系統(tǒng)隨機取樣C.分層隨機取樣D.整群隨機取樣

11.被譽為18實際的《世界圖解》,教育史上第二本圖文并茂的教科書是()

A.《初級讀本》B.《教育方法手冊》C.《魯濱孫漂流記》D.《泛愛教育雜志》

12.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實踐中,以“騎士七技”為主要學習內容的階段是()

A.家庭教育B.禮文教育C.侍從教育D.社會教苻

13.強調古典自由教育,注重經(jīng)典名著的學習,對美國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產(chǎn)生了廣泛影響的教育思潮是()

A.永恒主義教育思潮B.新托馬斯主義教育思潮C.要素主義教育思潮D.現(xiàn)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潮

14.下面屬于“負強化”的反例的是()

A.孩子為了避免父母的訓斥而認真寫作業(yè)

B.丈夫擔心妻子的嘮叨每天準時回家

C.媽媽安撫孩子,孩子不再哭鬧

D.學生上課遲到,被罰抄作業(yè)三遍

15.反映測量所得結果的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程度的指標是()

A.信度B.效度C.區(qū)分度D.難度

16.在現(xiàn)代教育學發(fā)展史上,出現(xiàn)了眾多的教育學流派,其中文化教育學的代表人物是()

A.梅伊曼B.拉伊C.狄爾泰D.克伯屈

17.戰(zhàn)國時期,齊國稷下學宮最突出的特點是()

A.學術自由B.待遇優(yōu)厚C.不治而議論D.政教合一

18.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的關系是()

A.研究問題與研究假設沒有直接關系

B.研究假設的敘述是直接從研究問題的敘述中產(chǎn)生的

C.研究問題的敘述比研究假設的敘述更具有操作性

D.研究問題就是研究假設

19.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人文主義教育與新教教育的主要區(qū)別為

A.具有精英性與平民性B.現(xiàn)代性與古典性C.實踐性與理論性D.職業(yè)性與學術性

20.稱老百姓和兒童為“最偉大的老師”是()

A.晏陽初B.梁淑溟C.陶行知D.陳鶴琴

21.杜威所謂教育的內在目的是指()

A.教育過程中的目的B.學校系統(tǒng)中的目的C.教育以人格發(fā)展為目的D.教育以知識掌握為目的

22.朱熹的朱子讀書法中的“居敬持志”,其中“居敬”的確切含義是()

A.敬畏之心B.保持讀書場所安靜、肅穆的氣氛C.全神貫注D.恭敬態(tài)度

23.奧蘇伯爾認為,學生課堂學習的主要類型是()

A.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B.有意義的接受學習C.機械的發(fā)現(xiàn)學習D.機械的接受學習

24.19世紀上半期,英國新大學運動開始,標志是

A.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改革B.倫敦大學的成立C.曼徹斯特學院的創(chuàng)設D.伯明翰學院的開辦

25.“提出大學設立醫(yī)學系、財經(jīng)系而沒有教育系,這只能證明,人們對身體的健康和錢財?shù)陌踩葘竦慕】悼吹闹?,人們對后代的物質財富的關心,超過人們對優(yōu)良教育的關心”的人物是()

A.烏申斯基B.裴斯泰洛奇C.第斯多惠D.福澤渝吉

26.有學者稱,“教育這個改造社會的有力工具,如果只用于保守固有文化,阻礙社會的進步,如果不顧當前事實的需要,應用這個工具灌輸不能實現(xiàn)的幻想,也足以增加社會的混亂”,這種觀點表明教育對社會發(fā)展具有()

A.顯性功能B.隱性功能C.正向功能D.負向功能

27.強調德育的目的不是傳授給人們某種道德觀,而是教會人們如何選擇一種道德觀的德育理論流派是()

A.道德認知發(fā)展模式B.體諒模式C.價值澄清模式D.社會學習模式

28.教育工作需要循序漸進,主要依據(jù)的是兒童身心發(fā)展的是()

A.差異性和階段性B.差異性和順序性C.不均衡性和差異性D.階段性和順序性

29.認知教學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魯納,以下不屬于布魯納理論基本主張的是()

A.理智發(fā)展的教育目標B.動機-結構-序列-強化原則C.學科知識結構D.程序教學方法

30.古德萊德提出五類課程說,其中一類課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應該開設的課程,這類課程屬于()

A.理想課程B.正式課程C.實行課程D.經(jīng)驗課程

31.加涅根據(jù)學習情境由簡單到復雜、學習水平由低級到高級的順序,將學習進行層級分類,兒童學習”紅燈停,綠燈行”屬于下列選項中的()。

A.信號學習B.刺激反應學習C.連鎖學習D.辨別學習

32.第一次按實際需要將同一學校分為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實行分科教學,從而使實用學科取得了與儒學同等的地位,這一教學管理制度是()

A.蘇湖教法B.三舍法C.六等黜陟法D.積分法

33.形式訓練說強調的遷移類型是:()

A.水平遷移B.垂直遷移C.特殊遷移D.一般遷移

34.夸美紐斯1632年發(fā)表的《人教學論》,但有人認為此書尚不足以標志教育學作為一門學科的誕生,因為是此書()

A.宣揚教符為現(xiàn)時生活做準備

B.只談教育實務,不談教育理論

C.并非教育理論著作,而是教學理論著作

D.這本書的研究方法是自然思辨

35.某高中二年級3班一組學生在英語測試中的成績分別是:94、80、67、87、85、98、76、92,這組數(shù)據(jù)的中位數(shù)是()

A.76B.86C.80D.94

二、判斷題(5題)36.中世紀大學是宗教性質的大學。

A.正確B.錯誤

37.科學技術無論多么發(fā)達,都難以替代教師職業(yè)。

A.正確B.錯誤。

38.心智技能的獲得,只要通過反復練習達到“熟能生巧”即可。

A.正確B.錯誤

39.英國公學即英國公立學校。

A.正確B.錯誤

40.理想的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中心。

A.正確B.錯誤

參考答案

1.A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jù)教材中的要求扮演相應角色,通過角色扮演活動加強對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的教學方法為“角色扮演法”。教師根據(jù)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情境,并讓學生扮演情境角色,模擬情境過程,讓學生在高度仿真的情境中獲取知識和提高能力的教學方法為“情景模擬法”。學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參與各種實際活動,在活動中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方法為“實際鍛煉法”。這三個方法在題干表述中都有體現(xiàn)。而“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而進行探討、辨明是非真?zhèn)我垣@取知識的方法,在題干中并沒有體現(xiàn)。

2.C“泰勒原理”的基本內容是:學校應該試圖達到哪些教育目標(確定教育目標),提供什么樣的教育經(jīng)驗最有可能達到這些目標(選擇學習經(jīng)驗),怎樣有效組織這些教育經(jīng)驗(組織教育經(jīng)驗),我們如何確定這些目標正在得以實現(xiàn)(評價教育計劃)。通過學習泰勒原理,他最大的兩個主題就是編制原理和評價原理,且都以教育目標為中心,參與編制和評價之中。

3.C

4.C

5.A

6.A

7.C

8.D

9.D這道題任何班型都講過,早期教會學校開設儒學課程僅僅是為了滿足中國人學習儒學的需要,適應中國的國情,并有助于他們立足于中國。

10.C

11.A

12.C《311應試寶典》原文:騎士的訓練和養(yǎng)成分為三個階段:①從出生到7?8歲為家庭教育階段.兒童在家接受母親教育,內容有宗教知識、道德及身體的養(yǎng)護:②7?8歲以后為禮文教育階段,低一級的貴族將兒子送到高級貴族的家庭中充當侍童。③14-21歲為侍從教育階段,重點是學習“騎士七技”馬、游泳、投槍、擊劍、打豬、弈棋和吟詩.同時還要侍奉領主和貴婦。年滿21歲時,通過授職典禮,正式獲得騎士稱號。

13.A

14.D

15.A

16.D梅伊曼和拉伊是實驗教育學的代表人物,而克伯屈是實用主義教育學的代表人物,狄爾泰、斯普朗格和利特是文化教育學的代表人物。

17.C稷下學宮是一所集講學、著述、育才活動為一體并兼具咨議作用的高等學府。所以除講學與著述外,稷下學宮還是一個資政議政機構,“齊稷下先生喜議政事”,這是學宮的一大特色。議政干世是幾乎所有私家學派的特點,但是稷下學宮最大不同之處就是為學者提供一個固定的議政論壇,主張不治而議論。

18.B

19.A人文主義教育具有貴族性,其貴族性是由人文主義運動的性質所決定的;新教教育則具有較強的群眾性和普及性。

20.C陶行知主張“小先生制”,認為在所有的老師中,有“兩位最偉大的老師”,一是老百姓,二是孩子們。所以本題選C。

21.A這道題是各個班型必講的重點和難點,教育內在目的也叫作教育無目的理論,杜威不是說教育沒有目的,而是教育沒有外在目的,教育只有教育過程中的內在目的,促進人發(fā)展的內在目的。

22.C本題有難度,一則學生有可能忽視這樣的細節(jié),二則學生會認為是恭敬之意,實際上居敬的敬雖有恭敬的含義,但是“居敬”實際說明因為對學習恭敬,所以有專心致志,全神賈注,不要分心。

23.B奧蘇伯爾認為,學校中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和有意義的發(fā)現(xiàn)學習,但最重要的應該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24.B1828年,為了與貴族、教會控制的古典大學相抗衡,并滿足富裕的中產(chǎn)階級的需要,成立了倫敦大學學院,標志著新大學運動的開始。1829年,國教派成立了“國王學院”,1836年,兩所學院合并為倫敦大學。

25.A

26.D教育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可分為正向教育功能和負向教育功能,所謂負向教育功能是指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消極影響的作用。

27.C價值澄清模式的代表人物是拉斯、哈明、西蒙和凱欽鮑姆,主要觀點是:價值觀:價值觀是個人的,也是相對的,在當今社會上,不存在一套公認的道德原則或價值觀念體系;德育的目的:道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要幫助人們獲得價值觀,并使他們將自身與不斷發(fā)展變化的社會聯(lián)系起來,該派理論不太關注人們相信什么,而是關注人們怎樣相信;價值澄清中的評價過程:拉斯等人認為價值澄清即是“利用各種問題和活動教授評價過程并幫助人們熟練地應用這一評價過程”,拉斯最初提出了三個過程七個步驟:第一、選擇,包括三個步驟:自由地選擇;從各種可能的選擇中選擇;對每一種選擇的結果審慎地思考后進行選擇。第二、珍視,包括兩個步驟:珍視自己的選擇并為這一選擇感到愉快;非常樂意向別人公開自己的選擇。第三、行動,包括兩個步驟:根據(jù)選擇采取行動;重復這種行動并形成某種生活方式;價值澄清方法包括:澄清應答法和價值表填寫法。

28.D本題關鍵點是哪些特點體現(xiàn)循序漸進,只有順序性和階段性,這二者都說明教育發(fā)展有個內在的順序,不可以逾越這個順序。而差異性主要說明不同個體之間教學要因材施教,不平衡性主要指關鍵期,也只個體內不同方面發(fā)展的不同。

29.D認知教學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魯納,布魯納理論的基本主張的是:理智發(fā)展的教育目標、動機-結構-序列-強化原則、學科知識結構和發(fā)現(xiàn)教學法。

30.A古德萊德提出五類課程,有理想課程、正式課程、領悟課程、實行課程和經(jīng)驗課程,其中理想課程是指由一些研究機構、學術團體和課程專家提出應該開設的課程。

31.D

32.A

33.D形式訓練說強調通過訓練,個體的官能得到發(fā)展,官能得到發(fā)展就如同獲得了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個體也就能順利解決各種問題了。一般遷移指的是將一種學習中習得的一般方法、原理、策略、態(tài)度遷移到另外的學習情境中去,遷移的范圍比較廣。形式訓練說強調的遷移類型是一般遷移。

34.D這道題出題很棒,往常我們做題的角度是《大教學論》被認為是獨立形態(tài)教育學的標志,這道題的題干是有人認為這本書不該被當做一個學科的標志,那么也就是說明這本書的缺點,且這個缺點使得這本書有很大的缺陷,不能當做一個學科的標志性著作。依據(jù)選項,只有D論述的這本書的研究方法有缺陷,導致這本書不夠科學,所以選擇D。

35.B

36.B中世紀大學是隨著歐洲封建制度的確立與生產(chǎn)力的發(fā)展,到中世紀中后期出現(xiàn)的一種新的學校,產(chǎn)生之初,由師生自行創(chuàng)立,以培養(yǎng)社會所需要的專業(yè)人才為目標,課程內容以實際需要為主,教學方法比較靈活,具有鮮明的世俗性質。盡管后來由于受教會控制,宗教氣氛濃厚,繁瑣哲學盛行,由世俗性轉向了宗教性,但它促進了市民階層對知識教育的重視,推動了國內外的文化交流,打破了封建閉塞愚昧的狀態(tài)。在一定意義上說,它體現(xiàn)了新興資產(chǎn)階級同封建統(tǒng)治者的斗爭,為文藝復興運動準備了條件。所以,題目的說法是不完全正確的

37.A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進步,教育與科技的融合也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比如在課程上,在線教育的發(fā)展與傳統(tǒng)課堂教學之間的“較量”、在教師上,出現(xiàn)了人工智能教師與教師角色的“沖突”,但是無論怎么發(fā)展教師都無法被科技所取代。因為教師的作用不僅僅是教學,教師肩負著教育、培養(yǎng)一代新人的重任,在學生發(fā)展中起著引導作用,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起著承上啟下、延續(xù)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教師勞動還具有創(chuàng)造性的特點,需要運用權變思維根據(jù)學生、環(huán)境等的變化,靈活地運用教育機智。同時還要能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教學原則、教學方法等。這種“人本”的特質是科學技術、沒有感情的機器所無法比擬的。

3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