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技術規(guī)范(自然保護地)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1.gif)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技術規(guī)范(自然保護地)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2.gif)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技術規(guī)范(自然保護地)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3.gif)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技術規(guī)范(自然保護地)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4.gif)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技術規(guī)范(自然保護地)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0e13c9a507db91abf0375dc5dac8b72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自然資源確權登記技術規(guī)范(自然保護地)范圍本文件規(guī)定了自然保護地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資料收集及處理、預劃登記單元、通告、地籍調查、劃定登記單元范圍、調查成果編制、登記審核、公告、登簿發(fā)證等階段的技術要求。本文件適用于XX省自然保護地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的首次登記。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guī)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48印刷、書寫和繪圖紙幅面尺寸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自然保護地naturereserve由各級政府依法劃定或確認,對重要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遺跡、自然景觀及其所承載的自然資源、生態(tài)功能和文化價值實施長期保護的陸域或海域。包括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qū)、自然公園。3.2國家公園nationalpark由國家批準設立并主導管理,邊界清晰,以保護具有國家代表性的大面積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為主要目的,實現自然資源科學保護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陸地或海洋區(qū)域。3.3自然保護區(qū)naturepreservationzone保護典型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的天然集中分布區(qū)、有特殊意義的自然遺跡的區(qū)域。3.4自然公園naturepark保護重要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自然遺跡和自然景觀,具有生態(tài)、觀賞、文化和科學價值,可持續(xù)利用的區(qū)域。3.5自然資源登記單元naturalresourceregistrationunit自然資源統(tǒng)一確權登記的基本單位。由登記機構XX水利、林草、生態(tài)環(huán)境等部門在自然資源所有權范圍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不同自然資源種類和在生態(tài)、經濟、國防等方面的重要程度以及相對完整的生態(tài)功能、集中連片等因素劃定的相對封閉的空間范圍。3.6自然生態(tài)空間naturalecologicalspace具有自然屬性、以提供生態(tài)產品或生態(tài)服務為主導功能的國土空間,涵蓋需要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森林、草原、濕地、河流、湖泊、灘涂、岸線、海洋、荒地、荒漠、戈壁、冰川、高山凍原、無居民海島等。3.7自然資源確權登記unifiedregistrationofnaturalresources對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無居民海島以及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和所有自然生態(tài)空間統(tǒng)一進行確權登記。數學基礎采用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CGCS2000),1985國家高程基準,高斯—克呂格投影,標準的3度分帶。比例尺不低于1:5000。登記程序自然資源首次登記程序為通告、地籍調查、審核、公告、登簿。工作開展時,可細化為以下工作環(huán)節(jié):資料收集及處理;預劃登記單元;通告;權屬信息提?。魂P聯信息提?。恍畔葮I(yè)核實;外業(yè)補充調查;調查成果確認;劃定登記單元;自然狀況信息提??;調查成果編制;登記審核;公告;登記成果編制;登簿。資料收集及處理資料收集收集要求資料類型包括數字化成果、文本、圖件成果。應優(yōu)先收集數字化成果、現勢性強的成果,一并收集文本、圖件等資料。資料應來源于各級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或人民法院等司法機關。資料種類資料種類應包括基礎資料、自然保護地審批資料、資源調查成果、確權登記成果等(見附錄A)。各類資料包括內容如下:基礎資料:包括正射影像圖、數字線劃圖等基礎測繪成果;審批資料:包括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qū)、自然公園等自然保護地的審批資料;資源調查成果:包括國土調查、濕地資源調查、草原資源調查、森林資源調查、水資源調查、礦產資源儲量等調查成果;確權登記成果:包括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林權、國有土地使用權等各類不動產確權登記成果;權屬爭議處理資料:包括人民政府及職能部門出具的權屬爭議調解書、行政裁決,或人民法院的司法判決。其他資料:包括登記單元內不動產權利信息、取水排污許可,國土空間規(guī)劃明確的用途管制、生態(tài)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范圍、城鎮(zhèn)開發(fā)邊界、特殊保護等關聯信息。資料處理資料檢查分析應對收集的資料進行檢查分析,包括齊全性、一致性、完整性、時效性、可利用性等檢查。自然保護地資料審批應包括下列內容:自然保護地批復文件、矢量數據、圖件成果、規(guī)劃文本等是否齊全;自然保護地矢量數據范圍面積與批復文件、總體規(guī)劃等文本記錄面積是否一致等。確權登記成果及權屬資料爭議處理應包括下列內容: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數據庫中有關指界、宗地圖、界址線等確權掃描資料是否齊全,界址線、界址協議書或雙方權利人簽字是否存在缺失;國有土地使用權、林權證等權屬資料的完整性;不動產坐落、權利人、面積、發(fā)證信息等是否齊全;權屬材料是否合法有效;檢查權屬爭議區(qū)的范圍是否明確;同一宗爭議地在不同時期是否有多個處理結果;圖文薄冊表記錄的是否一致等。各類資源成果調查應包括下列內容:國土調查、濕地資源調查、草原資源調查、森林資源調查、水資源、礦產資源儲量等調查成果的數據庫、文本、圖件是否齊全;數據內容與名稱是否一致,圖庫表記錄內容是否一致;分析登記簿需填寫的相關數量、質量信息是否齊全,能否直接利用等。關聯信息檢查應包括下列內容:登記單元內不動產權利信息、取水排污許可、國土空間規(guī)劃明確的用途等公共管制信息的資料是否齊全;數據內容與名稱是否一致,圖文庫表記錄的是否一致;關聯信息是否齊全,能否直接利用等。資料標準化處理資料標準化處理的要求應包括如下內容:有紙質圖件的,將紙質圖件掃描后進行校正、配準、矢量化;無紙質或電子圖形、但有文字描述其主要拐點位置的,先將拐點落到圖上,再以拐點連線的方式生成矢量化成果。如現有拐點信息,不足以精確描述其空間范圍的,XX資料提供方進一步細化;自然保護地管理范圍無空間坐標、但有審批成果文字描述的,XX資料提供方進行落圖;將不同格式的數據轉換成統(tǒng)一的數據格式;所有坐標系統(tǒng)一轉換成CGCS2000。預劃登記單元編制預劃底圖形成預劃工作底圖應疊加以下空間數據:自然保護地審批范圍界線;高分辨率遙感影像;國土調查成果中的行政區(qū)劃與境界、地類圖斑、道路、水系、注記等;儲量數據庫導出的礦區(qū)范圍。預劃方法獨立不相連的自然保護地,以審批的自然保護地管理范圍線作為登記單元界線。國家公園,以審批的國家公園管理范圍線作為登記單元界線。多個自然保護地完全重疊的,直接以其審批范圍界線作為登記單元界線;多個自然保護地交叉重疊的,按以下方法處理:登記管轄不一致時:按照登記管轄分別劃分登記單元,交叉重疊部分劃入高級別登記管轄的登記單元;登記管轄一致時,按下列方法處理:自然保護區(qū)與自然公園交叉重疊時,若兩者主體部分在空間上重合,以兩者審批管理范圍的并集預劃登記單元;若兩者主體部分在空間上不重合,優(yōu)先以自然保護區(qū)的審批范圍劃分登記單元,重疊部分保留到自然保護區(qū)登記單元范圍內,自然公園的剩余范圍單獨預劃登記單元;多個自然公園之間交叉重疊的,若兩者主體部分在空間上重合,以兩者審批管理范圍的并集預劃登記單元;若兩者主體部分在空間上不重合,優(yōu)先以高級別自然公園的審批范圍劃分登記單元,交叉重疊部分劃入高級別自然公園登記單元范圍內,其他自然公園的剩余部分單獨預劃登記單元。自然保護地與水流交叉重疊的,按以下方法處理:國家公園與水流相交,優(yōu)先保證國家公園登記單元的完整性。國家公園以外的自然保護地與X江、資水、XX、澧水“四水”干流相交時,優(yōu)先保證“四水”干流登記單元的完整性;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與河流交叉重疊的,以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和河流的并集范圍劃分水流登記單元,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不再單獨劃分登記單元;濕地公園與水流交叉重疊的,按以下方法處理:以湖泊、水庫等為主體設立的濕地公園與“四水”干流交叉重疊的,濕地公園和湖泊、水庫整體劃入水流登記單元;濕地公園與“四水”干流以外的河流相交的,當登記管轄不一致時,優(yōu)先保證高級別登記管轄登記單元的生態(tài)功能完整性;當登記管轄一致時,濕地公園整體劃入水流登記單元。國家公園、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qū)、濕地公園以外的自然保護地與“四水”干流以外的河流相交時,當登記管轄不一致時,優(yōu)先保證高級別登記管轄登記單元的完整性。自然保護地與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交叉重疊的,按以下方法處理: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內的國有自然資源,與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不一致時,分別劃定登記單元,對在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范圍內的礦業(yè)權信息進行關聯;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內的國有自然資源,與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所有權代理行使主體一致時,礦產資源的儲量范圍全部包含于自然保護地審批管理范圍內的,礦產資源劃入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礦產資源的儲量范圍部分包含于自然保護地審批管理范圍內的,礦產資源另行劃分登記單元。自然保護地與其他國有自然資源集中連片的,按以下方法處理:登記管轄一致時,將兩者合并劃分登記單元;登記管轄不一致時,重疊部分劃入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保證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的完整性,國有自然資源的剩余部分單獨劃分登記單元。自然保護地由低級別升為高級別,尚處于建設期,其中低級別自然保護地的審批管理范圍已取得批復,高級別自然保護地只是取得建設資格,尚未正式授牌,應以已審批的范圍線作為登記單元界線。自然保護地審批范圍線與行政界線交叉或存在空隙的,按以下方法處理: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界線不應超出省界;自然保護地審批范圍線與省界交叉或存在空隙的,以自然保護地規(guī)劃、審批等文本對自然保護地邊界走向的文字描述為依據,劃分登記單元界線。自然保護地審批范圍線與市縣級行政界線交叉的,以審批的范圍界線作為登記單元界線。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ōu)化已完成且獲正式批復的,應不再依據整合優(yōu)化前的范圍界線,以獲批后的審批界線作為登記單元界線。通告通告應由登記機構制作并蓋章,在登記機構網站發(fā)布。登記單元所在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在市縣人民政府網站發(fā)布,在自然資源所在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行政村(社區(qū))的群眾活動相對集中地點張貼,并對每一張貼處拍攝遠、近景照片各一張,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為單位整理提交登記機構。通告紙質規(guī)格統(tǒng)一采用GB/T148規(guī)定的A1尺寸,具體內容見附錄B。地籍調查權屬信息提取提取方法疊加以下數據,提取登記單元范圍內各類自然資源的所有權界線、權利主體等信息,形成基礎權屬狀況圖層: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國有土地使用權等不動產確權登記成果;林權證等各類權屬資料;人民政府出具的權屬爭議處理決定書、人民法院生效的有關權屬判決書等權屬證明資料;征用地批準資料;其他因農民集體合并或撤銷、行政區(qū)劃調整、農民集體互換、土地調整等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發(fā)生變化的證明資料。形成對照圖表提取登記單元內各類自然資源所有權權屬有缺失、不清晰、不一致、明顯錯誤、存在爭議、其他疑問等情況時,應編制自然資源所有權權屬狀況對照圖件和表冊,具體包括以下方面:不同權屬來源資料確認的同一宗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人不同的情況;不同權屬來源資料確認的所有權人相同,但權屬邊界不一致的情況;已知權屬爭議的情況;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中指界、權利雙方簽字等地籍調查手續(xù)不完善的情況;由于不同時期的影像或不同比例尺數據疊加套合等原因,出現權屬界線偏移、不套合等情況,且無文字描述權屬界線走向的情況;其他各類自然資源的所有權人及權利信息。關聯信息提取不動產權利信息提取在不動產登記數據庫中,應提取登記單元范圍內的以下信息:不動產的位置信息:空間位置以點狀表示;不動產權利信息:不動產單元號、不動產權利類型、不動產權利人、登記時間、登記機構等。許可信息提取應提取登記單元范圍內的取水、排污、礦業(yè)權等許可信息:位置信息:許可信息有具體的坐標點等矢量位置信息,以坐標點上圖,并實際核實;沒有矢量及坐標信息,實際采點上圖。取水許可信息:主要包括取水許可證號、取水權人、取水地點、取水量、有效期限、審批機關;排污許可信息:主要包括排污許可證號、單位名稱、污染物種類、排放濃度限值、有效期限、發(fā)證機關;礦業(yè)權許可信息:主要包括勘查/采礦許可證號、探礦/采礦權人地址、開采礦種、勘查/礦區(qū)面積、有效期限、發(fā)證機關。公共管制信息提取應提取登記單元內的用途管制、生態(tài)保護紅線、特殊保護規(guī)定等管理管制信息,包括區(qū)塊編號、面積、用途管制和特殊保護要求等內容、劃定/設定時間、設置單位等。形成關聯信息對照表形成登記單元內各類關聯信息對照表,包括下列情況: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門:形成排污許可、飲用水源保護區(qū)等許可及其他特殊管制信息對照表;水利部門:形成取水許可及其他特殊管制信息對照表;自然資源部門:形成不動產關聯點、勘查和采礦許可信息關聯、國土空間規(guī)劃明確的用途管制信息、永久基本農田等關聯信息對照表;生態(tài)環(huán)境、自然資源部門:形成生態(tài)保護紅線管制信息對照表;其他特殊保護規(guī)定對照表。信息內業(yè)核實制作核實工作圖核實工作圖分下列三類:預劃工作底圖(疊加預劃的登記單元界線);權屬狀況核實圖。可從單元全貌和局部兩個層面分比例尺制作;關聯信息核實圖。權屬狀況核實圖權屬狀況核實應包括以下基礎內容:遙感影像,必要時可疊加地形圖;行政區(qū)劃與境界、道路、水系、注記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國有土地使用權、林權等確權登記成果;各級人民政府權屬爭議處理決定書、人民法院生效的有關權屬判決書等權屬來源資料;征用地批準資料;其他因農民集體合并或撤銷、行政區(qū)劃調整、農民集體互換、土地調整等導致集體土地所有權發(fā)生變化的信息;分別制作登記單元權屬狀況全貌圖,和需重點核實的所有權權屬有缺失、不清晰、不一致、明顯錯誤、存在爭議、其他疑問等情形的局部宗地圖。關聯信息核實圖關聯信息核實應包括以下基礎內容:遙感影像;預劃的登記單元界線;行政區(qū)劃與境界、道路、水系、注記等;各類關聯信息的矢量范圍線、位置點等矢量成果,以及關聯信息的審批機關、審批時間、證件號等注記信息;分部門制作圖件,具體如下:生態(tài)部門:制作排污許可、飲用水源保護區(qū)、生態(tài)保護紅線等許可及其他特殊管制信息的核實圖。水利部門:制作取水許可及其他特殊管制信息核實圖;自然資源部門:制作不動產關聯點、勘查和采礦許可信息關聯、國土空間規(guī)劃明確的用途管制信息、永久基本農田等關聯信息核實圖;其他特殊保護規(guī)定核實圖。登記單元界線核實核實主體核實主體應采取下列方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ōu)化尚無正式批復成果,多個自然保護地但又分屬于不同的管理機構的,由當前各類自然保護地的管理機構分別對自然保護地審批管理范圍線進行核實,分別在成果核實表簽章;多個自然保護地同屬一個管理機構的,由該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統(tǒng)一核實簽章。自然保護地與水流、其他國有自然資源等相交后劃分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的,由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對劃分登記單元所依據的自然保護地管理范圍界線等原始資料進行核實簽章;河湖(水庫)管理范圍界線審批機構對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劃分所依據的河湖(水庫)管理范圍界線進行核實簽章;其他國有自然資源的管理機構對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劃分所依據的國有自然資源管理范圍進行核實簽章。自然保護地整合優(yōu)化已正式獲批的,由整合優(yōu)化后的自然保護地管理機構對自然保護地審批管理范圍線進行核實。核實內容核實內容應包含以下方面:登記單元劃分所依據自然保護地的審批范圍界線是否準確;自然保護地審批范圍界線是否超出省界、是否與省界存在空隙,處理是否準確等;自然保護地審批成果中的矢量范圍線與圖件范圍線是否一致;對同一自然保護地存在已批復級別與建設期級別不同的情況,核實登記單元劃分所依據的審批范圍線是否準確;與水流、其他國有自然資源相交時,劃分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界線所依據的原始資料是否準確、處理是否正確等;其他相關問題。處理方法處理方法應包含以下方面:經核實與實際情況不一致的,通過查閱自然保護地界線等原始資料,根據自然保護地的審批、規(guī)劃、確權等資料中對自然保護地的邊界范圍、重要拐點等描述情況,結合影像和實地情況,予以標注并提出糾正建議。核實無誤的,以現有成果為準。登記單元內權屬狀況核實核實主體由縣級人民政府組織自然資源、林業(yè)、自然保護地管理部門、所轄鄉(xiāng)(鎮(zhèn)、街道)人民政府、相關權利主體進行核實。核實內容對權屬狀況有缺失、不清晰、不一致、明顯錯誤、存在爭議、其他疑問等情形核實確認,包括以下方面: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未確權的;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后,由于各級人民政府權屬爭議處理決定書、人民法院生效的有關權屬判決書等形式確認,由于土地開發(fā)、國家征收、集體興辦企事業(yè)或自然災害等原因進行過土地調整,由于農田基本建設和行政區(qū)劃變動等原因重新劃定土地所有權界線等導致所有權發(fā)生變化的;雙方有爭議,并分別能提供權屬證明材料的;同一宗地,集體土地所有權成果、國有土地使用權、林權等其他合法權屬來源資料所顯示的權利主體、權屬邊界不一致的;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發(fā)現有明顯錯誤的;已有權屬信息資料,存在不完整,有缺失的;核實已上圖的權屬信息與權利人持有的權屬資料不一致的;內業(yè)處理過程中發(fā)現的其他疑問。處理方法以自然資源登記單元為單位,采用內外業(yè)相結合的方法對調查成果中的權屬界線進行核實。具體包括以下方面: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時未確權的,由核實主體組織權利主體按照地籍調查技術要求開展補充調查確定;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后,權屬有變化的,由核實主體依據相關資料調整所有權主體、界線等信息;雙方有爭議,并分別能提供權屬證明材料的,由核實主體組織權利雙方采取內業(yè)判圖指界、外業(yè)實地核實等方式協商確定權屬范圍界線。若確調解不成的,劃定爭議區(qū),填寫爭議原由書;核實發(fā)現不同權屬來源資料確認的權利主體或范圍不一致的,由核實主體組織權利雙方采取內業(yè)判圖指界、外業(yè)實地核實等方式予以協商解決;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發(fā)現有明顯錯誤的,由核實主體依據權屬證明材料予以糾正;各級人民政府權屬爭議處理決定書、人民法院生效的有關權屬判決書等形式予以確認權屬的,但與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數據庫不一致的,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當事人未依法申請復議或者提起訴訟,直接以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和人民法院的權屬判決書為有效確權依據,進行上圖入庫;森林、林木所有權主體與林地所有權主體不一致。根據《林權證》所載明的森林、林木所有權主體與林地所有權主體分層進行標注;權屬重新確認的,屬地登記機構同步開展不動產變更、更正或注銷登記。關聯信息核實核實主體和內容由關聯信息的主管部門分別核實是否與所提供的原始資料一致,提取的信息是否準確完整,位置是否準確,是否有漏提或錯提的情況等。具體如下:生態(tài)部門核實排污許可、飲用水源保護區(qū)等許可及管制信息;水利部門核實取水許可等許可信息;自然資源部門核實登記單元內的不動產關聯情況、勘查和采礦許可、國土空間規(guī)劃的用途管制狀況、永久基本農田及其他特殊保護規(guī)定;自然資源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部門核實生態(tài)保護紅線信息;其他特殊保護規(guī)定由設立該規(guī)定的管理機構核實。處理方法發(fā)現初步調查成果中的圖上位置與實際位置存在偏移的,有錯提或漏提的,應予以糾正并標注。外業(yè)補充調查外業(yè)補充調查方法如下:對調查核實成果經進一步核實仍有缺失、不清晰、不一致或者存在爭議的,采取解析和圖解相結合的方式,開展實地補充調查,存在權屬爭議的,按現行權屬爭議調處政策規(guī)定進行調處,經調處,權屬爭議仍無法解決的,劃分權屬爭議區(qū)。對進一步核實仍有不清晰的關聯信息,實地進行采點提取位置信息。調查成果確認對登記單元界線、登記單元內的權屬狀況、關聯信息核實完成后,由縣(市、區(qū))人民政府組織核實主體在調查成果核實表上簽章,最終縣(市、區(qū))人民政府蓋章確認,見附錄C。劃定登記單元根據自然保護地登記單元界線的核實情況,最終劃定登記單元范圍界線。自然資源狀況信息提取以最終確定的登記單元范圍為單位,疊加國土資源調查和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數據,提取登記單元范圍內水流、森林、草原、濕地、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的類型、空間分布和數量、質量等信息,及園地、耕地、建設用地等其他資源的空間分布,見附錄D。自然資源類型、空間分布信息提取依據第三次國土調查,獲取各類自然資源的類型、空間分布及面積(見附錄E)。同一區(qū)域,當專項調查成果顯示的資源類型與“三調”成果顯示的土地利用類型出現明顯矛盾時,以“三調”成果為準。自然狀況數量、質量信息提取疊加自然資源的空間分布數據、自然資源專項調查成果數據,獲取各類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信息(見附錄F)。當自然資源空間分布范圍內無專項調查數據支持的,暫不填寫數量、質量信息,待最新調查監(jiān)測成果發(fā)布后再開展變更登記。調查成果編制調查成果編制包括地籍調查終表填寫,地籍圖、登記單元圖、專題圖等圖件編制,地籍調查數據庫的建設,技術報告等文字材料的編寫,統(tǒng)計表的制作等。具體要求按主管部門要求執(zhí)行。登記審核審核主體登記機構是審核主體。審核內容地理信息審核擬公告的內容中屬于重要地理信息數據的,應當履行相應重要地理信息審核程序。如有依照國家地圖管理法律法規(guī)應當送審的地圖內容,應履行地圖審核程序。程序性審核審核是否按照登記程序開展確權登記,地籍調查是否按照《自然資源地籍調查技術要求》開展,程序是否合法、是否符合相關技術規(guī)范、調查范圍是否準確等。資料齊全性審核審核各類登記材料是否齊全,是否有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各類原始材料是否來源于相應的資源管理部門;權屬材料是否合法有效,指界、簽字、界址點、界址線測量成果等資料是否齊全;相關資料是否經過縣級人民政府或其授權機構的核實。提交的地籍調查成果是否齊全,是否符合匯交要求。登記單元范圍審核審核登記單元的劃分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按照劃分的登記單元開展調查,登記單元界線是否明確,登記單元界線與相鄰要素(圖斑線、權屬界、行政界、管理界等)的處理方式是否正確,是否符合登記單元劃分要求。權屬審核權屬審核包括下列內容:審核權屬來源資料是否合法有效,對登記單元內存在權屬有缺失、不清晰、不一致、明顯錯誤、存在爭議、有疑問的是否進行了實地補充調查,權屬調查是否符合相關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是否劃清了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之間的邊界、劃清了不同集體所有者的邊界,界線范圍是否清晰;存在權屬爭議的,是否已調處;暫時無法調處的爭議,是否合理劃分爭議區(qū),權屬爭議區(qū)的范圍是否明確。相關的爭議調處材料或權屬爭議材料是否齊全并符合要求。自然狀況審核審核登記單元內各類自然資源的數量、質量的技術處理方法是否正確,統(tǒng)計結果是否準確,是否有大面積遺漏或錯誤。關聯性審核關聯性審核包括下列內容:審核相關許可、公共管制和不動產權利等關聯信息是否落圖到位,位置是否準確;審核相關信息是否關聯到位;是否存在漏提、錯提。地籍調查數據庫審核地籍調查數據庫審核包括下列內容:數據完整性檢查。檢查數據的有效性,能否正常打開;檢查數據的完整性,檢查空間數據和屬性表等是否有遺漏和多余的情況;檢查元數據是否符合技術要求;數據正確性檢查。檢查數據的數據基礎是否正確;是否存在拓撲錯誤;數據一致性檢查。檢查數據的結構、代碼是否符合數據庫標準要求;標識碼、單元號、斑塊號等編號是否唯一;圖表庫的各類數據的邏輯性是否一致;數據庫與原始資料的數據是否一致;數據有效性檢查。檢查地籍調查表、界址表、調查記事表、調查成果核實表、成果審核表等圖表與數據庫的數據、界線、位置等是否相符。公告公告要求公告應由登記機構制作并蓋章,在登記機構網站發(fā)布。登記單元所在的市縣人民政府配合在政府網站發(fā)布,在自然資源所在鄉(xiāng)鎮(zhèn)(街道)、行政村(社區(qū))的群眾活動相對集中地點張貼,公告的自然資源登記單元附圖為涉及該縣級行政區(qū)域的登記單元示意圖,在公告上以二維碼的形式體現完整的登記單元附圖。并對每一張貼處拍攝遠、近景照片各一張,以鄉(xiāng)鎮(zhèn)(街道)為單位整理提交登記機構。公告紙質規(guī)格統(tǒng)一采用GB/T148規(guī)定的A1尺寸,具體內容見附錄G。異議處理公告期間,異議方應以書面方式對自然資源的權屬狀況向登記機構提出異議,且提供了相關證明材料的,登記機構應當予以核實,經核實異議成立的,對異議內容及時開展調查。登記機構將異議處理的結果書面告知異議方。公告期異議成立的,應對異議內容重新開展地籍調查,并重新公告。登記成果編制應以登記單元為單位,形成以下登記成果:地籍調查成果;符合國家標準的登記數據庫;登記單元圖;登記單元專題圖件;工作總結、技術總結等文字材料;其它成果。登簿發(fā)證公告期滿無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登記機構將登記事項記載于自然資源登記簿,頒發(fā)自然資源所有權證書。中央委托相關部門或地方政府代理行使所有權的,自然資源所有權證書頒發(fā)給受委托的相關部門或地方人民政府。(資料性)原始資料清單原始資料清單見表A.1。原始資料清單序號資料來源資料名稱資料用途備注1自然資源正射影像圖、數字線劃圖為登記單元制作提供參考基準和底圖2第三次國土調查成果提取登記單元內自然資源圖斑,工作底圖包括數據庫、文本等相關資料3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成果確認登記單元內權屬信息包括數據庫、紙質協議書等掃描附件4不動產登記數據提取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登記數據。對不動產信息進行關聯5礦產資源儲量數據庫、礦業(yè)權信息提取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范圍,探礦和采礦權信息6國土空間規(guī)劃成果提取登記單元內用途管制等相關信息包括永久基本農田、生態(tài)保護紅線、城市開發(fā)邊界等各類管制和保護信息。7林業(yè)/農業(yè)農村自然保護地的審批成果做為登記單元的劃定依據自然保護地設立批復/自然保護地范圍矢量文件/功能分區(qū)、總體規(guī)劃成果8林業(yè)森林、草原、濕地專項調查成果提取森林、濕地、草原資源的數量和質量信息。包括審批文件、圖件成果、數據庫成果、數據字典等。9生態(tài)環(huán)境飲用水水源保護區(qū)資料提取公共管制信息保護區(qū)劃分圖等10排污許可資料提取公共管制信息排污許可審批、矢量和文本圖件等資料11水質監(jiān)測成果提取登記單元內水質信息12水利河湖劃界成果為登記單元劃分提供參考包括堤防、水域岸線和管理范圍等。13水利普查、水資源調查評價等成果資料提供水質信息和相關保護信息14取水許可資料做為登記單元內取水權關聯信息15水利工程劃界成果為登記單元劃分提供參考16人民政府、人民法院自然資源權屬爭議的處理決定、及判決文書等資料做為自然資源權屬依據17各類自然資源所有權人或使用權人各類權屬證書、權屬證明材料做為確定權屬的資料依據(規(guī)范性)通告格式與要求標題第一行為登記機構名稱,采用XX小標宋簡體,102號。第二行內容為“關于開展xx自然資源首次登記的”,采用XX小標宋簡體,75號。第三行內容為“通告”,兩個字之間空4個空格,采用XX小標宋簡體,140號。正文正文一級標題采用黑體,42號。正文內容采用宋體,42號。示例通告具體示例如表B.1.通告示例表xxxx(登記機構名稱XX小標宋簡體,102號)關于開展xx自然資源首次登記的(XX小標宋簡體,75號)通告(XX小標宋簡體,140號)根據《自然資源統(tǒng)一確權登記暫行辦法》(自然資發(fā)〔2019〕116號)、《XX省自然資源統(tǒng)一確權登記總體工作方案》(X政發(fā)〔2020〕8號)的要求,從本通告發(fā)布之日起,以不動產登記為基礎,按照資源公有、物權法定和統(tǒng)一確權登記的原則,對xx自然資源開展首次登記?,F將有關事項通告如下:(宋體,42號)一、自然資源登記單元的預劃分(一級標題,黑體,42號)本次登記共預劃分X個登記單元,分別是:1.XX自然保護區(qū)登記單元。(以自然保護區(qū)界線為基礎預劃分登記單元范圍。)2.略。以上登記單元涉及XX個縣市區(qū),具體見附件。二、略附件:登記單元涉及的市縣(區(qū))名單XXXX(登記機構,宋體42號)20XX年XX月XX日附件:登記單元涉及的市縣(區(qū))名單序號登記單元名稱所在市州所在縣市區(qū)1**自然保護區(qū)登記單元**市**縣**市**區(qū)……2**登記單元**市**縣……(規(guī)范性)調查成果核實表調查成果核實表見表C.1。調查成果核實表縣(市、區(qū))調查成果核實表登記單元號登記單元名稱登記單元界線核實情況核實人:核實時間:登記單元內權屬狀況核實情況核實人:核實時間:是否存在關聯信息和管制信息錯(漏)提情況核實人:核實時間:
(規(guī)范性)
自然資源自然狀況指標一覽表自然資源自然狀況指標一覽表見表D.1。自然資源自然狀況指標一覽表序號自然資源類型主要自然狀況指標1水流水流類型、名稱、河流起訖點、河流長度、水面面積、河道等級、多年平均徑流量、水質類別、年初蓄水量(湖泊、水庫)。2濕地濕地類型、面積、植被類型、植被面積、主要優(yōu)勢植物種、國家重點保護的主要濕地鳥類、水質類別、水源補給狀況。3森林森林類型、面積、主導功能、主要樹種、林種、總蓄積量。4草原草地類型、面積、草原類型、草原質量等級。5荒地荒地類型、面積6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資源類型、區(qū)塊編號、礦區(qū)地址、儲量估算基準日、礦區(qū)總面積、儲量估算范圍面積、礦產組合、固體礦產(推斷資源量、控制資源量、探明資源量)、主要組分平均品位。
(資料性)
自然資源類型與第三次國土調查地類對應關系表自然資源類型與第三次國土調查地類對應關系表見表E.1。自然資源類型與第三次國土調查地類對應關系表自然資源類型(編碼)第三次國土調查的分類及含義二級類編碼二級類名稱含義水流資源(01)1101河流水面指天然形成或人工開挖河流常水位岸線之間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壩攔截后形成的水庫區(qū)段水面。1102湖泊水面指天然形成的積水區(qū)常水位岸線所圍成的水面。1103水庫水面指人工攔截匯集而成的總設計庫容≥10萬立方米的水庫正常蓄水位岸線所圍成的水面。濕地資源(02)0304森林沼澤以喬木森林植物為優(yōu)勢群落的淡水沼澤。0306灌叢沼澤以灌叢植物為優(yōu)勢群落的淡水沼澤。0402沼澤草地指以天然草本植物為主的沼澤化的低地草甸、高寒草甸。1106內陸灘涂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間的灘地;時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灘地;水庫、坑塘的正常蓄水位與洪水位間的灘地。包括海島的內陸灘地。不包括已利用的灘地。1108沼澤地指經常積水或漬水,一般生長濕生植物的土地。包括草本沼澤、苔蘚沼澤、內陸鹽沼等。不包括森林沼澤、灌叢沼澤和沼澤草地。森林資源(03)0301喬木林地指喬木郁閉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澤。0301K可調整喬木林地指由耕地改為喬木林地,但耕作層未被破壞的土地。0302竹林地指生長竹類植物,郁閉度≥0.2的林地。0302K可調整竹林地指由耕地改為竹林地,但耕作層未被破壞的土地。0305灌木林地指灌木覆蓋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叢沼澤。0307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樹木郁閉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跡地、苗圃等林地。0307K可調整其他林地指由耕地改為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但耕作層未被破壞的土地。表E.1自然資源類型與第三次國土調查地類對應關系表(續(xù))自然資源類型(編碼)第三次國土調查的分類及含義二級類編碼二級類名稱含義草原資源(04)0401天然牧草地指以天然草本植物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包括實施禁牧措施的草地,不包括沼澤草地。0403人工牧草地指人工種植牧草的草地。0403K可調整人工牧草地指由耕地改為人工牧草地,但耕作層未被破壞的土地。0404其他草地指樹木郁閉度<0.1,表層為土質,不用于放牧的草地?;牡刭Y源(05)1205沙地指表層為沙覆蓋、基本無植被的土地。不包括灘涂中的沙地。1206裸土地指表層為土質,基本無植被覆蓋的土地。1207裸巖石礫地指表層為巖石或石礫,其覆蓋面積≥70%的土地。
(規(guī)范性)
自然狀況信息提取方法兩類數據進行疊加融合后具體處理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昆明2025年云南昆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局所屬事業(yè)單位引進高層次人才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中國雙人翻轉座椅骨架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廣西2025年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中心招聘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至2031年中國鋁合金絲編織管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精密交流脈沖焊接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玻璃衛(wèi)浴產品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汽車前大燈鏡片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惠州2025年廣東惠州龍門縣市容環(huán)境衛(wèi)生事務中心招聘編外環(huán)衛(wèi)工人1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平移大門驅動系統(tǒng)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合金鋼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上海市2024年中考英語試題及答案
- 2025中國移動安徽分公司春季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砂光機培訓課件
- 七年級英語下學期開學考試(深圳專用)-2022-2023學年七年級英語下冊單元重難點易錯題精練(牛津深圳版)
- 2025江蘇省全日制勞動合同書范本
- 北京版(一起)英語二年級下冊單詞默寫表
- 中建抹灰工程專項施工方案
- 地方融資平臺債務和政府中長期支出事項監(jiān)測平臺操作手冊-單位
- 放射科護理常規(guī)
- 洗刷書包(課件)三年級上冊勞動
- 儒釋道文化秒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