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層學實習實測剖面方法整理_第1頁
地層學實習實測剖面方法整理_第2頁
地層學實習實測剖面方法整理_第3頁
地層學實習實測剖面方法整理_第4頁
地層學實習實測剖面方法整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層學》實習實習報告內(nèi)容及實測剖面數(shù)據(jù)的整理1當前第1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當前第2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3當前第3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A、平距(W)W=L·cosβ(L——斜距;β——坡度角;下同)(注:平距包括導線平距,分層位置平距,巖層產(chǎn)狀測量位置平距和采樣位置平距等)B、導線高差(H)H=L·sinβ(注:導線高差是指導線起點與導線終點之間的相對高差)C、地層走向與導線方向之間的夾角(r)r=導線方位角∧巖層走向方位角D、巖層真厚度(D)D=L(sinα·cosβ·sinr±sinβ·cosα)當巖層傾向與導線的地面坡向相反時取“十”號;當傾向與坡向相同時取“—”號,且一定取其絕對值。4當前第4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巖層厚度的野外測量h=Lsin(α±β)h為巖層厚度(真厚度);H為鉛直厚度α為巖層傾角,β為坡度角;

L為導線距或視厚度。

在此假設導線方向垂直于走向!ββααH5sin(A±B)=sinAcosB±cosAsinB當前第5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6當前第6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實測地質剖面圖的繪制實測剖面的成圖法,主要有投影法和展開法,投影法作圖步驟如下:A、確定投影基準線方位,在正式作圖之前,首先確定剖面投影基準方位(即剖面總方向)。確定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以垂直地層基本走向的方位作為基準方位,另一種是以實測剖面起止點的方位作為基準線方位。B、繪制路線地質圖:在圖紙的上部(也可在下部)以基準線方位為準,按照導線方位及水平距繪出導線平面圖,并把各種地質要素(如地質界線,分層位置,分層號,產(chǎn)狀,觀測點號,標本化石采集點號)標繪到導線的相應位置上構造路線地質圖。7當前第7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導線平面圖8當前第8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9當前第9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實測地質剖面圖的繪制C、構繪地形剖面:將各導線起止點從導線平面圖投影到基準線上,以投影基準線作為計算高差的相對“零點”,在圖紙的縱坐標上找出各導線的累計高差點,用平滑的曲線聯(lián)接各點,構成地形剖面。D、繪制地質要素:將導線平面圖上的地質要素投影到地形剖面線上,并按照產(chǎn)狀(當投影基準線方位與巖層走向之間夾角小于800時應進行視傾角換算)將地層分界線,分層線,斷層等繪出,然后按照圖例畫出巖性符號,并逐層標明分層號,產(chǎn)狀。標本化石采集點和地層代號等內(nèi)容。E、最后繪制圖名、圖例、比例尺、責任制表等。10當前第10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11當前第11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12當前第12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13當前第13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注意事項A、在繪制剖面圖地質要素時,應先繪出斷層線、巖脈,然后繪分層界線、地層產(chǎn)狀,最后填繪巖性花紋和其它標記。B、剖面圖上標注的地層產(chǎn)狀不要過多,過密,如數(shù)據(jù)較多時,可適當選取。但有明顯變化的產(chǎn)狀不能隨意去掉。當相鄰巖層傾角相差較大,又非斷層或角度不整合所致,在繪制巖層產(chǎn)狀時,要使之逐漸過渡,不能人為地畫成巖層相交。C、地層界線,分層界線和巖性花紋的長度要有區(qū)別,以示分界。一般巖性花紋長1cm,分層界線長1.5cm,地層界線長2cm并向下作垂線,在兩垂線之間標注地層代號。D、圖例排列順序一般為:地層年代代號(從老到新),沉積巖、巖漿巖、構造要素、巖層產(chǎn)狀、分層號、標本化石代號等。14當前第14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長度要有區(qū)別15當前第15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16當前第16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圖例17當前第17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18當前第18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責任制表19當前第19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實測地層剖面柱狀圖的編繪地層剖面柱狀圖是在繪制出地層剖面圖,確定了各地層的時代及層序,計算出各分層的真厚度、累計厚度并對野外描述記錄進行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編繪的該圖可繪在地層剖面圖的一側,也可單獨繪制,具體作法和要求如下:A、選定比例尺:柱狀圖的比例尺可與剖面圖相同,也可不同。以能清楚地反映各分層的基本特征為原則,同時也要考慮地層的總厚度,以免做出的柱狀圖過長或過短。B、按照地層剖面柱狀圖的標準格式和分層厚度,自下而上,由老到新畫出各分層的巖性花紋,并標出地層代號,分層號等。20當前第20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實測地層剖面柱狀圖的編繪C、巖性描述及化石一欄,應力求文字簡明,并與巖性柱狀相吻合,一般只描述各分層的巖石名稱,巖性組合,上下變化規(guī)律及所產(chǎn)化石等內(nèi)容,不作詳細的巖性描述。D、當某分層厚度較小,而文字描述較多時可做引線使描述欄加寬。E、圖名、文字描述盡量用等線體、仿宋體寫,字體大小一致,標點占字格,保證圖面整潔美觀。21當前第21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22當前第22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23當前第23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24當前第24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25當前第25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26當前第26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27當前第27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28當前第28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作圖要求圖紙地質1、3、4資勘1A1號米格紙841mm×594mm地質2資勘2A2號米格紙841mm×594mm圖名仲家莊村南白堊系萊陽群曲格莊組實測地層剖面比例尺剖面圖1:500柱狀圖1:500圖例按照指導書附錄1常用巖石花紋上墨所有圖件要求碳素筆清繪提交方式圖件作為報告附件

粘貼于報告最后一頁,折疊整齊提交時間9月29~30日(十一之前)29當前第29頁\共有30頁\編于星期二\20點目錄第一章前言實習時間:實習地點:目的任務:實習路線:第二章自然地理與交通第一節(jié)位置及交通第二節(jié)地形、氣候、水文第三章實習區(qū)地層及古生物特征第一節(jié)太古界第二節(jié)元古界第三節(jié)古生界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