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內蒙古科技大學畢業(yè)設計說明書(畢業(yè)論文)PAGEPAGEPAGEI王陽明“心學”對提高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意義摘要王陽明所創(chuàng)立的“心學”思想理論體系有其廣泛深遠的影響?!靶膶W”雖然是唯心主義哲學,但是作為實踐哲學,有許多積極的因素可以運用?!靶膶W”傳承儒家思想的精髓,強調道德對人的言行舉止的約束作用,這種約束作用對提高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有很重大的意義?!靶膶W”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仁德素質的提高;“心學”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道德素質的提高;“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心學”有利于增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等。關鍵詞:王陽明;“心學”;大學生;道德素質;修身論;人生論WangYangming"psychology"significancefor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AbstractWangfoundedby"psychology"theoreticalsystemhasitsfar-reachingimpact."Psychology"Althoughidealistphilosophy,butasapracticalphilosophy,therearemanypositivefactorsthatcanbeapplied."Mind,"theessenceofConfuciantradition,emphasizingmoralityofhumandemeanorrestraints,suchrestraintstoimprovethemoralquality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haveverygreatsignificance."Psychology"isconducivetoimprovingthequalityofcollegestudentsRende;"psychology"infavor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whoimprovethequalityofinterpersonalmorality;"psychology"isconducivetoenhancingthepersonalaccomplishment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psychology"isconducivetoenhancingthecontemporaryStudentsBlackiesenseofresponsibilityandsenseofjustice;"psychology"isconducivetoenhancingsocialmoralityof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andsoon.Keywords:WangYangming;"psychology";UniversityStudent;moralanomie;TheTheoryofaccomplishment;Belivesoflife目錄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引言 11.1選題的意義 11.2研究現(xiàn)狀 11.3主要思路和基本內容 31.4重點和難點 31.5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 41.6研究方法 4第二章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 52.1求仁和無我 52.2修孝和行孝 52.3去傲和改過 62.4為善最樂和不計毀譽 72.5超俗即俗和出處之道 72.6生死之道…………………….….8第三章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不高的表現(xiàn) 103.1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 103.2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的缺乏 103.3社會公德缺失 113.4大學生道德認識和行為的沖突 123.5情感缺失………………………12第四章“心學”對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意義 154.1“心學”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仁德”素質的提高 154.2“心學”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道德素質的提高 164.3“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 174.4“心學”有利于增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184.5“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 194.6“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正義感………..20結語 21參考文獻 22致謝 23PAGEPAGE22第一章引言1.1選題的意義王陽明的“心學”思想雖然屬于唯心主義,但是在加強個人修養(yǎng)方面確實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綜觀許多大學生出現(xiàn)的一些不良問題,歸根結底還是自身的修養(yǎng)不足,沒有明確的是非善惡觀念,不能很好的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系。大學是性格和人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有非常深遠的意義,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從改造人的內心出發(fā),塑造人堅強的心理品格,這對于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此外,王陽明“心學”也提供了很多改造人的內心的良方,并且這些方法都是在時間中總結出來的,很有現(xiàn)實意義。1.2研究現(xiàn)狀對王陽明“心學”的研究一直都是研究中國傳統(tǒng)哲學的主要內容,“心學”的研究成果浩如煙海,下面主要介紹將王陽明“心學”與道德聯(lián)系在一起相關的研究成果。首先是丁純的《論王陽明美育思想與當代大學生人格建構》丁純:《論王陽明美育思想與當代大學生人格建構》[J],船山學刊,2008(3):201—203。他認為陽明心學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都蘊含了一定的美育思想,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是“心學”的人格境界存在美育思想。他認為,傳統(tǒng)的美育與人格有著天然的聯(lián)系,成圣成賢是儒家追求的最高人生理想,人格之境就是要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這種境界是美的。其次是主題價值的體現(xiàn)。這是陽明心學美育思想的可貴之處。失去了主體性,就沒有美可言,美育本質上是人的教育,而主體性是完善人格必不可少的條件。再次是關懷意識和憐憫意識也是美育思想的重要條件,最后是,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方法,用在道德實踐上也頗為貼切。他最后總結到陽明美育思想提高了塑造人格的途徑和方法,對于大學生成長來說有很大的幫助。丁純發(fā)現(xiàn)“心學”的美育思想,并且希望將其運用到道德實踐中去建構當代大學生的人格,這些都具有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為大學生人格的建構提供了新的方法,同時也豐富了王陽明“丁純:《論王陽明美育思想與當代大學生人格建構》[J],船山學刊,2008(3):201—203。第二是韋勇的《陽明心學“三路向”對大學生道德培養(yǎng)的啟示》韋勇:《陽明心學“三路向”對大學生道德培養(yǎng)的啟示》[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8(2):27—30。,他指出陽明心學在道德上有三種路向:第一種是從負的方法(格心)開始,通過“格心”剔除惡的私念,為善去惡。其道德培養(yǎng)的路向是“格心—去惡—致知”;第二種是從正的方法(良知)開始,通過樹立“良知”,明心見性,知善知惡。其道德培養(yǎng)的路向是“良知—傳習—為善”;第三種是從合的方法(知行合一),通過“知行合一韋勇:《陽明心學“三路向”對大學生道德培養(yǎng)的啟示》[J],《中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28(2):27—30。首先是內外統(tǒng)一,防止知行分裂化。大學生道德培養(yǎng)既需要道德主體的個人修養(yǎng),又需要行為規(guī)范的制度約束;其次是實踐考察,防止知行虛妄化。道德的培養(yǎng)可通過體驗式教育、滲透式教育、感恩式教育,把道德教育融入到道德實踐中。最后是德福統(tǒng)一,防止知行脫節(jié)。同時,他還在指出心學的實踐危機。主要有三方面;第一、如何保證現(xiàn)實中實現(xiàn)“良知”?如果少數(shù)人“不存養(yǎng)”怎么辦?這樣的道德建設沒有保證機制;第二、它混淆了道德認識與道德規(guī)范的區(qū)別,心性一體,主客不分,使道德缺乏公度性和操作標準;第三、“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內心世界的道德建設,不具現(xiàn)實性。這是對王陽明“心學”比較全面中肯的評價,既發(fā)現(xiàn)了“心學”中的積極因素,又發(fā)現(xiàn)了其現(xiàn)實中的缺陷。第三是李海兵的《王陽明心學的道德凸顯》李海兵:《王陽明心學的道德凸顯》[J],《開封大學學報》,2004.,18(4):7李海兵:《王陽明心學的道德凸顯》[J],《開封大學學報》,2004.,18(4):7—9。第一、心即理的人性論。心是人的主宰,心最主要的是道德理性;心是人的力量所在,智慧所在;王陽明認為,作為道德行為根源的善,以萌芽狀態(tài)天賦于人心中。他把封建道德與人的思維結合,使封建道德的實行有了更切實可靠的基礎。第二、知行合一的認知論。知就是道德意識,行就是道德行為。王陽明認為道德活動必須是道德理性參與其中并發(fā)號施令的活動,必心知而后行。他提出以道德帶動知識,在實踐中完成人格修養(yǎng)。第三、致良知的道德本體論。良知指的是先天的道德意識。良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首先是人的道德性,這是以道德情感為基礎的主體道德意識結構,核心內容是在道德行為動機中對是非善惡的判斷;其次是人的本質存在。人的本質源于心,心是人的價值根源,也是以精神道德活動為根源的宇宙萬物之源;最后是心的虛靈明覺,也就是直覺能力。這是心的主要活動機能。致良知是王陽明在長期道德修養(yǎng)中探索出來的一種實踐道德的方法,也是王陽明全部思想的總結。這篇文章認識比較全面,有很深的理論價值,是理解王陽明思想不可多得的參資料。但是,他只是大體上說明了王陽明心學的對道德修養(yǎng)的意義,并沒有具體的運用到道德修養(yǎng)的實踐中去,而且還沒有說明王陽明心學道德修養(yǎng)的方法。1.3主要思路和基本內容主要思路是將王學當中修身、養(yǎng)性的哲學理論與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結合起來,如何利用這些沒有過時的思想來達到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的目的,以及結合這些思想要求大學生要怎么做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基本內容:首先是闡釋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包括人生論和修身論兩方面的主要內容;其次是對當代大學生存在的道德素質不高的問題,并簡要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思想根源;最后是對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不高的現(xiàn)象,利用“心學”中的理論來提升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1.4重點和難點重點是如何利用“心學”思想運用到當代大學生日常生活中塑造完整的心理品格和健全的人格品質。難點首先是對“心學”中相關理論的思想本質的認識和理解以及客觀地分析大學生道德素質不高的現(xiàn)象,從而發(fā)掘這些現(xiàn)象的思想本質;其次是怎樣將“心學”理論和提高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結合起來,尋找到完美的契合點,將相關的“心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從而達到提高大學生道德素質。1.5創(chuàng)新與不足之處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將王學的人生論和修身論與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結合起來,這是對傳統(tǒng)文化瑰寶閃光點的有力發(fā)掘。不足之處在于理論的深度和廣度不夠深入,對王學的人生論和修身論只是作了淺顯的理解。由于自身所學不足,難以不會再一些問題和看法上有失偏頗,懇請批評指正。1.6研究方法以王陽明“心學”的修身論和人生論為切入點,聯(lián)系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不高的現(xiàn)狀,并簡要分析其主要原因和影響,將“心學”運用到實踐中,提高當代大學生的道德素質。研究方法是主要通過查閱相關史料、典籍和著作,綜合專家的研究成果,并且結合自己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得出結論。第二章王陽明“心學”的主要內容明朝中后期的學術流弊相當嚴重,士大夫所講的仁義道德已經(jīng)淪為他們追求私欲的托辭,加之程朱理學已經(jīng)流于虛偽,使王陽明利用理學救世的幻想破滅,于是,“心學”便應運而生了?!靶膶W”就是心靈的學問,王陽明希望通過“破心中賊”進而達到造福蒼生的目的。修身論和人生論是“心學”的理論支柱。其中,修身論包含求仁、無我、修孝、去傲和改過等;人生論包含為善最樂、不計毀譽、超俗即俗、出處之道和生死之道等。2.1求仁和“無我”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仁”,王陽明認為,仁是人心,是仁之所以為人之所在,如果一個人沒有仁,那他就不能很好地看待禮,更談不上實現(xiàn)以禮救世的鴻圖。王陽明自身也以“仁”率先垂范。在將兵上主張不以多殺為功,只以平亂為主;在主政上希望統(tǒng)治者應該仁民愛物,體察民眾疾苦;在講學上主張有教無類,來者不拒。仁德的實質就是“無我”,這秉承了程朱理學的一貫思想主張。程朱都把“有我”視為“百病之源”,而把“無我”視為最高的道德境界,王陽明也認為圣學必以無我為本。圣人之所以是圣人,是因為他們有一顆無私無我的心,普通人無法成為圣人,是因為他們將自身的利益放在首位。王陽明認為,只要到達“無我”的精神境界,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圣人?!盁o我”的主要功夫就是克己,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并且修復心本體的“無我”。君子考慮事情應該從“無我”出發(fā),將自身的利益縮小到最小。需要指出的是,王陽明認為,追求正常的物質享受,生活過得好一點,于情于理都不為過。但不思進取、貪圖享樂、驕奢淫逸的行為就成了畸形的物欲。整日沉醉于紙醉金迷,忘情于燈紅酒綠,這樣的人只能淪為物欲的奴隸,我們更應該追求精神世界的豐富,而不是物質私欲的滿足。2.2修孝和行孝孝德是儒家提倡的根本道德,“孝悌”是仁的根本。孝德是天地的根本,也是民眾最高貴的德行。王陽明視孝為人的良知本性,圣人之道的根本,他認為孝是人最崇高的德行。仁始于孝,正如樹木一樣,孝是仁的根,仁是孝的干。忠是孝德擴大,忠和孝的關系,有如江河,孝是忠的源,忠是孝的流,必有其源,使見其流;必有其流,始見其源。另外,孝德還可以衍生出其他的美德。百善孝為先,行孝最起碼的要求就是不要讓父母傷心,每個人都承擔有家庭和社會的責任,輕易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是在逃避自己所擔負的家庭和社會責任,毫無意義,自己的親人會哀傷,這是不孝;在外面不務正業(yè),不施德行,讓父母蒙羞受辱,這也是不孝。行孝最重要的是養(yǎng)志之孝,樹立遠大的志向和培養(yǎng)高尚的節(jié)操,并且要努力地實現(xiàn)。賢父母不以養(yǎng)己身為孝,而以子女養(yǎng)己志為孝。侍奉雙親,陪伴左右固然是孝德基本要求,最重要的培養(yǎng)自己的志趣。父母希望的不是子女以后能夠給他們提供多奢華的物質享受,而是子女能在社會競爭中擁有一席之地,這是所有為父母者的心愿。2.3去傲和改過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127頁。一個人即使有周公一樣的才華和德行,如果他很驕傲,這也不能獲得人們的贊許?!奥斆魇ブ刂杂?,功被天下,守之以讓,勇力扶世,守之以怯,富以四海,守之以謙?!避鳑r著,章詩同譯:《荀子簡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317頁。人不能太露鋒芒,要謙虛謹慎。傲慢就會自高自大,不肯屈居人下。為子而傲,不能孝;為臣而傲,不能忠;為善而傲,不能謙;為友而傲,不能信;為兄而傲,不能悌;為君而傲,不能仁;為父而傲,不能慈。人只要有了傲慢心性就不會聽從別人的忠告,變得自高自大,更不會慎思獨行,有改過徙義之功。“傲”字看成是眾惡之魁和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127頁。荀況著,章詩同譯:《荀子簡注》,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第317頁。儒家思想倡導“克己復禮”,特別注重自身修養(yǎng)。子曰:“過而不改,是為過矣?!泵铀⒆g,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267頁。子貢曰:“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也,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泵铀⒆g,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321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泵铀⒆g,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4頁。每個人都有過錯,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錯,及時改掉,這樣就離圣人更進一步了。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267頁。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321頁。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4頁。知道自己的過錯是一件好事,我們要接受事實,并不能因此氣餒,更不應因為人家不相信自己而自甘沉淪,相反,應該勇敢的面對錯誤,鼓起改過的勇氣。努力改正自己的過錯,讓我們的心性向善。2.4為善最樂和不計毀譽追求快樂是人的天性,人生的真諦是追求善。圣人和常人都擁有快樂,圣人將追求善的精神境界看作是人生的快樂,常人深陷物欲的囹圄而不能自拔,物欲的愁苦代替了人生的快樂。人在做了善事之后,因其有利于社會,有益于群體,獲得精神上、道德上的快樂??鞓返淖罡呔辰缇褪强嘀星髽贰>硬还芴幱诤畏N境地,都能自快人心,不以富貴貧賤,憂戚患難動其本心。除了自身的原因造成我們不快樂,來自外界的毀謗和非笑也會讓我們不快樂。毀謗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我們在面對外界的詆毀和非笑的時候,應該泰然自若?!叭绻约簺]有過錯,就算所有的人都詆毀他,也不能傷害他;別人的詆毀和非笑如果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就算沒有一個人說他,他的惡行終究一天也會公諸于世。所以孟子說:‘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毀譽在外的,安能避得?只要自修如何爾!”(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三,《傳習錄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90頁。(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三,《傳習錄下》,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90頁。不計毀譽并不意味著無所作為,君子應當樹立自信,不為謗議所移。我們要用德行去消除別人的非笑詆毀,將外界的非笑詆毀看作是是砥礪自己的機會,抓住機會認識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并且努力改正。人的心性就像鐵一樣,只有經(jīng)過不斷地打磨才能成為鋼。2.5超俗即俗和出處之道俗是指一個時代的社會風氣,這種社會風氣往往容易趨于頹靡。王陽明說,追求功利這種社會風氣就像毒藥一樣已經(jīng)腐蝕了人們的心髓,他對當時的世俗進行了尖銳的批判,主張遠俗。但是他所主張的遠俗并不是離開世俗事物而是得古人之學,古人之政的高遠境界。離開世俗事物,不是遠俗,而只是失職廢學之病,特立獨行,高見卓識,并不與世俗事物相對立,他僅體現(xiàn)在處理世俗事物中,關鍵是心,心不俗則日之從事于俗物,猶能超拔流俗,如果心為凡鄙猥瑣則凡不事俗物,也無遠俗可言,而只是閑散疏放之托。故君子固不可以同于流俗,更不能以絕俗自我標榜?!昂V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泵铀⒆g,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128頁?!斑_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泵献又锞┳g注:《孟子》,吉林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2009,第173頁。這些都是儒家恪守的出世信條。王陽明認為“古之仕者,將以行其道,今之仕者,將以利其身,將以行其道,故能不以險夷得喪動其心,而惟道之行否為休戚,利其身,故懷土偷安,見利而趨,見難而懼?!保鳎┩跏厝首瑓窍?、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九,《送黃敬夫先生僉憲廣西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044頁。在王陽明看來,以出仕謀求聲利,鉆營富貴,與商人的行為沒有區(qū)別。這都是說君子出處要以行道為歸宿,而不應以利身為目的,政之好壞,行之善惡,全在于出仕的目的和從政的動機,君子出仕的目的應該是兼濟天下造福蒼生,從政的動機應該是為百姓謀福祉,敬民、愛民和利民。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128頁。孟子著,田京譯注:《孟子》,吉林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2009,第173頁。(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九,《送黃敬夫先生僉憲廣西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1044頁。2.6生死之道在傳統(tǒng)的中國哲學體系中,生死之道是重點討論的問題之一。生與死是辯證統(tǒng)一的,有死就有生,有生就有死,這是大自然的規(guī)律。王陽明認為生死是大自然固有的規(guī)律,不能打破。他傳承了儒家對生死的看法,是傳統(tǒng)的生死觀。王陽明比較看重生,人生在世,不應當自憂而死,一個人對家庭、對社會都承擔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固然不必怕死,但輕易去死,就是對家庭、社會的不負責,是在逃避自己的責任。人生最傷痛的事,是因為自己的死讓親人哀傷痛絕。在他看來,死并不是解脫,反而會給親人帶來痛楚,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作為有德的君子,應該知道自己承擔的家庭和社會的責任,愛護自己,不要讓親人擔憂。王陽明看重生的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他認為“道”的傳播需要身體作為媒介,身體是為“道”而存在的。他說:“身在而后道可弘,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同上,卷二十一,《與黃宗賢》,第829頁。他認為,身體和“道”同上,卷二十一,《與黃宗賢》,第829頁。生命彌足珍貴,但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這就是道義。儒家崇尚道義,將道義作為人生的最高義。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259頁。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泵献又锞┳g注:《孟子》,吉林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2009,第150頁。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259頁。孟子著,田京譯注:《孟子》,吉林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2009,第150頁。有德的君子是不懼怕死亡的,為了維護正義,可以獻出一切,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殺身成仁,舍生取義,這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大勇”之舉。為國死、為義死,死的其所;為己死,為私死,死無價值。王陽明將儒家的生死觀發(fā)揚光大,形成“心學”里面的生死之道,他認為透破得失榮辱易,透破生死難,如果能在生死上見得過,透得破,那就達到盡性知命了。第三章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不高的表現(xiàn)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開放多樣化,導致社會改革中存在金錢至上,功利為先的思想,面對良莠不齊的思想狀況,人們容易受到腐朽思想的影響。特別是一些思想觀念模糊的人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導致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過分地追求物質利益和金錢享受,將物質利益的多少作為幸福的評判標準。大學生性格和心理都還未完全成熟,內心始終處于迷茫和彷徨的境地,這就使很多大學生抵御不了不良思想,出現(xiàn)一些道德素質不高的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道德行為失落、知行出現(xiàn)脫節(jié)、自我約束不夠、以自我為中心、社會公德缺失等。3.1價值取向出現(xiàn)偏差在理論教育中,提倡集體主義精神,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fā)生沖突時,我們應該以集體利益為首要出發(fā)點,必要的時候應該犧牲個人利益去維護集體利益,這也成了我們許多大學生認可的價值規(guī)范,,但是在現(xiàn)實中,面對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發(fā)生沖突的時候,又與理論的教育理念形成巨大的落差,許多人首先著眼的是自身利益,甚至還有人為了達到個人利益不惜犧牲集體的利益。大學生正處于心靈的成長期,是心理品格塑造的關鍵時期,由于市場經(jīng)濟和社會開放的影響,社會節(jié)奏加快,人們的生活壓力倍增,西方資本主義的一些腐朽思想也隨著改革的大潮滲透過來,侵噬學生們的心靈。一些大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唯利是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有明顯的極端個人主義傾向,有一些人過分地追求物質,而忽視了精神上的滿足,價值觀出現(xiàn)偏差,精神空虛。3.2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的缺乏責任感作為一種道德情感,是一個人對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承擔的責任。大學生作為象牙塔里面的天之驕子,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綜觀當代大學生道德現(xiàn)狀,大多數(shù)大學生都擁有高尚的愛國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同時也在生活實踐過程中展現(xiàn)了大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采,但是,一些大學生處在養(yǎng)尊處優(yōu)的環(huán)境里,責任感意識明顯淡化。他們漠視自己的責任,缺乏理想信仰,集體主義精神弱化,意志品質脆弱,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思想上對社會責任感認識不夠客觀。一些大學生認為社會責任與自己毫無關系,對其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只是一味的埋怨環(huán)境,而在行動上無所作為,一旦觸及到具體問題,寄托于外界環(huán)境,并不從自身尋找原因,這也是缺乏責任感的表現(xiàn)。第二、實踐上重視權利享受,看輕義務的履行。一部分大學生由于受到資本主義腐朽思想的影響,過分地看重權利和物質享受,將權利的大小和物質的多少當做是幸福的標準,這對正在成長的大學生心理品格的塑造極其有害;只想到在社會中索取,卻不明白索取和回報是雙向的,以提到社會責任感總是苛求社會和他人,在自身義務方面卻避而不談。第三、許多大學生由于受到家庭、父母的寵愛,缺乏感恩意識。當代很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從小都是在父母及親人的關愛呵護之中長大,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這種環(huán)境也滋生了他們天生下來的優(yōu)越感,不會很少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理解他人的感受,所以在常人看來,他們格格不入。同時,過于優(yōu)越的成長環(huán)境沒有給他們以應有的歷練,導致他們在面對問題上束手無策。由于這些原因,他們又對社會有畸形的看法,產(chǎn)生厭世,惡世的情緒,這也就是他們不感恩社會,極端的個人主義傾向的苗頭。第四、大學階段沒有形成完善的是非標準,這導致了大學生對一些丑惡現(xiàn)象缺乏免疫力,甚至對一些錯誤行為在心里予以肯定和褒揚。面對著紛繁復雜的世界變化,很多大學生感到迷茫,他們追求所謂的個性,這也是近些年來高校犯罪率升高的原因。一些媒體的片面宣傳,以及從眾心理的影響,導致一些大學生崇尚暴力,喜歡用極端的手段解決問題,缺乏社會正義感。此外,許多大學生道德意識淡薄,情感冷淡,缺乏同情心。主要表現(xiàn)在一些大學生平時喜歡追潮流、穿名牌、逛名店,個人生活奢靡,但是卻對社會公益活動缺乏熱情,總是把自己力量太弱小作為借口,還有一些大學生對弱勢群體缺乏同情,歧視殘疾人從大學生對社會公益活動的漠視,折射出大學生情感的淡漠。3.3社會公德缺失許多大學生認為在公眾場合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維護自己的公眾形象,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卻截然相反。在公交車上主動讓座,這是很好的道德行為,但是由于一些人的從眾心理,特別是自己的行為得不到他人肯定甚至認為是作秀的時候,自己就會對這種行為產(chǎn)生懷疑,從而喪失了道德自覺性,另外,一些人認為大學生讓座就理所應當,缺乏基本的感恩心理,這也導致許多大學生心理的矛盾,當遇到類似情況的時候,他們會選擇隨波逐流。一些大學生在公共場合抽煙、吐痰、大聲喧嘩,絲毫不顧他人的感受,還有一些大學生肆意毀壞名勝古跡,亂刻亂畫,還有很多大學生在公共場合不雅的戀愛行為等等,很難將這些低劣的行為同大學生聯(lián)系起來,這與大學生是高素質,高文化水平的代表是格格不入的。3.4道德認識和行為的沖突許多大學生普遍認識到遵守社會秩序、紀律和社會公德的意義,但是實踐不多;許多學生普遍認為應該先人后己,反對極端的利己主義傾向,但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益和感受;許多大學生普遍認可重義輕利的價值觀,并想形成這種價值取向,但是在現(xiàn)實中過分地追求物質利益,以物質享受的多少作為幸福的標準;許多大學生普遍認識到社會公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大學生必備的人格,但是在現(xiàn)實中沒有形成獨立穩(wěn)定的是非觀和美丑善惡榮辱觀,缺乏自省和自我解剖的能力,具有強烈的從眾心理;許多大學生普遍向往純潔的愛情、美滿幸福的婚姻。崇尚愛情至上、感情為重的婚戀觀,但是在戀愛道德層面又對婚前性行為持肯定支持的態(tài)度;許多大學生認為應該注重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推崇開拓進取的人生價值觀,但是在現(xiàn)實中又表現(xiàn)出重實惠的傾向。3.5情感缺失許多大學生道德意識淡薄,情感冷漠,缺乏同情心?!暗赖率侨祟惿钪刑赜械?,有經(jīng)濟關系所決定的,依靠內心信念、傳統(tǒng)習慣和社會輿論所維系的,并以善惡進行評價的社會現(xiàn)象?!蓖鮽?、高玉蘭著:《道德王偉、高玉蘭著:《道德?公德?職業(yè)道德》,工人出版社,1986.,第5頁。道德情感在大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是大學生完整人格和健全的心理品格形成的關鍵因素。由于自身和外部的原因,當代很多大學生缺乏基本的道德情感,主要表象在一下幾個方面:首先,有的大學生不顧父母多年的養(yǎng)育之恩和對生命的珍愛選擇自殺,這些學生缺乏感恩的道德情感;其次,很多大學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父母的過分溺愛,導致他們漠視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應為父母的付出理所應當,身為子女有權利獲得一切,沒有從心里理解父母,為父母分擔愁苦的道德情感;再次,一些大學生因為相互攀比、自卑等心理因素,不顧家庭經(jīng)濟的艱苦和父母的辛勤勞動,沉溺于網(wǎng)吧、臺球社等娛樂消費場所,過分的追求物質上的享受和表面上的虛榮;再次,有德大學生沉溺于黃色、暴力文化,喪失戀愛道德和社會責任感,崇尚暴力,喜歡用暴力的方式解決問題,性格暴躁,很容易發(fā)脾氣;最后,有的學生遇事缺乏冷靜思考,容易走極端。造成大學生情感缺失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這些原因有以下幾點:第一、家庭原因。很多的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從小生活在眾星拱月的環(huán)境之中,父母視為掌上明珠,過分的寵愛、溺愛,導致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和利己主義傾向;第二、學校原因。面對學校應試教育的壓力,分數(shù)萬能的教育理念,導致學生過分的追求高分數(shù),而忽視自己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許多成績不是很理想的學生容易造成心理失衡,從而導致他們孤僻的性格;很多冷門專業(yè)的學生面對激烈的競爭環(huán)境和極不景氣的就業(yè)形勢,心理過分的壓抑而無從發(fā)泄,導致他們對社會過分的失望,極度的自卑,從而產(chǎn)生厭世、惡世的情緒。第三、社會的原因。首先是社會的開放性導致文化的良莠不齊,大學生沒有形成完整的是非觀念,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顯得茫然無措;其次是媒體的負面效應。很多媒體鼓吹讀書無用論,渲染暴力行為,這些都對大學生的心理性格有很大的毒害作用。第四、大學生自身的原因。大學生自身道德意識欠缺,意志薄弱,很難抵御外來的誘惑;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他們去接近新事物,由于沒有一定的行為標準,導致他們面對新事物時茫然無措;從眾心理的影響是大學生道德情感缺乏的重要原因。同齡群體中的成員的行為會對大學生有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們又強烈的自尊感和迫切得到他人稱許的贊同感,自己的行為會不自覺的像同齡群體的道德規(guī)范看齊。此外,當代大學生的道德情感缺失還表現(xiàn)在對社會缺乏感恩、缺乏團隊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對自己缺乏合理正確的定位、沒有形成完整的是非善惡標準。第四章“心學”對提高當代大學生道德素質的意義4.1“心學”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仁德”素質的提高“仁”是“心學”的思想精髓,孝悌是仁愛的根本,仁始于孝。我們要做到仁,首先要做到孝。孝就是孝順父母,關于這方面,王陽明還有其獨道的見解。孝不僅是贍養(yǎng)父母,而且更重要的是樹立自己遠大的志向和培養(yǎng)自己高尚的節(jié)操,即養(yǎng)志之孝。好吃懶做、貪圖安逸、放縱情欲使父母蒙羞受辱,整日無所事事,碌碌無為,這些都是不孝的表現(xiàn)。對父母的愛和尊敬的最高境界就是侍養(yǎng)父母和養(yǎng)志之孝。悌就是敬愛兄長,與兄長搞好親屬關系。兄長是自己最近的血緣親屬,正所謂“患難之時見真情”,兄弟姐妹是我們身處困境的時候,給我們以最大支持和幫助的人,王陽明認為,敬愛兄長也能體現(xiàn)自己的仁愛之心?!叭省闭邜廴耍@是一種泛愛眾的思想,這不是處于某種需要而進行的欺騙,沒有功利性質,也不是為了維持所謂的形象而所做的作秀,更不是一種籠絡人心的虛偽表白,而是一種發(fā)自肺腑的真情實感的自然流露,是一種由里而外表現(xiàn)出來的惻隱之心。仁愛作為一種積極的修身要素,作為一種高尚的道德情感,在日常的人際交往中表現(xiàn)出仁和不殘的人際行為和人生風范。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障礙和矛盾,在經(jīng)意或不經(jīng)意之間輕者可能會令人感到不便,重者可能會造成麻煩和傷痛。每逢遇到這種境況,不同的人會采取不同的處理方法,因而也會有不同的結局,有仁德的人能厚德載物,以德報怨。當代大學生由于處在青春期,充滿了活力與激情,單同時又伴隨著狂躁和沖動的情緒,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人際交往矛盾的時候,冷靜地分析問題,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將他人的出發(fā)點看作是是對自己好的目的,從內心里去接納他人,允許別人犯錯誤,接納他人的錯誤,這就給了別人改過自新的機會,同時也顯現(xiàn)了自己博大的胸懷和寬宏的氣量,這樣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更會應付自如,如魚得水。傳承傳統(tǒng)美德是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我們應該學會關心俸養(yǎng)父母,當自己的想法與父母產(chǎn)生分歧時,主動與父母溝通,尋求解決途徑,這樣能促進我們與父母之間互相的了解和包容。我們不僅要學會養(yǎng)身之孝也要學會養(yǎng)志之孝,樹立遠大、崇高的志向,努力學習扎實本領,擁有自己的一技之長,讓父母不為自己擔憂。4.2“心學”有利于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道德素質的提高所謂的人際交往道德就是在人際交往中應該恪守的道德規(guī)范,是人際交往有效維系的道德前提?!靶膶W”有利于人際交往道德素質的提高。第一、“心學”有利于以德報怨品格的培養(yǎng)??鬃诱J為以德報怨也是一種“仁”,這是一種寬恕別人的“仁”。洪應明曾經(jīng)說過這樣的話:“天運之寒暑易避,人心之炎涼難除;人心之炎涼易除,吾心之冰炭難去;去得此種之冰炭,則滿腔皆和氣,自隨地有春風矣?!保鳎┖閼髦?,李杰主編:《菜根譚》,哈爾濱出版社,2007,第160頁。(明)洪應明著,李杰主編:《菜根譚》,哈爾濱出版社,2007,第160頁。第二、“心學”有利于寬恕和包容品格的培養(yǎng)。人與人之間的關心、同情、愛護甚至是尊重,通過“仁”的方法途徑,也得到了體現(xiàn),儒家將“仁”看作是一種最高的行為準則,是人的品質的最高要求,也是一種最高的道德修養(yǎng)和理想人格。君子之所以稱為君子,最難能可貴的是以一顆包容寬恕的心去看待對自己的傷害,當別人身處困境時仍然不計前嫌,解盡全力去幫助別人,并用自己的善行感化別人,這與王陽明的不計毀譽的主張有異曲同工之妙。我們應該有虛懷若谷的心態(tài),包容他人所犯的過錯,凡事多為別人設身處地地想,不對犯了錯誤的人苛薄責備,這樣既能使對方知錯就改,又能對我們心存感激,予以回報。第三、“心學”有利于不計毀譽人際交往風范的培養(yǎng)。王陽明認為別人對自己譏笑非議有三種原因,首先是人們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對于這樣的毀譽,君子不必計較,清者自清,只要自己的言行沒有脫軌,就不怕別人譏笑非議;其次是人們認識事物需要一個過程,有些非笑詆毀不一定是惡意的,在了解和認識事物以后就會釋然醒悟,君子也不必放在心上;再次是自己的言行未有所至,學有未深而造成別人對自己的非笑詆毀也不必放在心上,自己加強內心與德行的修養(yǎng),那些毀譽自會煙消云散。當代大學生處于生機蓬勃的青春年華,精力旺盛,當然也會遇事缺乏冷靜思考,容易沖動,以至于釀成大錯。大學生涯是為以后的社會生活積累經(jīng)驗,所以人際交往也就顯得尤為重要。有時候因為各種原因難免會造成別人對自己的非議詆毀,我們要懷著一顆包容寬恕的心去對待,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寬恕別人就是給別人改過的機會,我們也能贏得別人的感激和尊重,此外,我們也應該將別人的非笑詆毀看作是砥礪自己,鍛煉自己的機會,不斷地反省自己,完善自己。4.3“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首先,“心學”有助于“無我”精神境界的形成。王陽明認為“無我”才是我們因該追求的道德人格理想。綜觀我們人際交往中出現(xiàn)的各種障礙和矛盾,很多是我們首先處于自己的利益需要出發(fā),忽視甚至是損害他人利益造成的如果我們以他人的利益為出發(fā)點,充分考慮他人的需要,這樣我們會減少很多交流障礙和矛盾。當然,追求正當物質利益是每個人生存的根本,我們要從內心深處端正自己的想法,用“真我”來駕馭“軀殼的我”。其次,“心學”有助于慎獨修身,及時改過。一個人有過錯這是很正常的現(xiàn)象,最難能可貴的是改掉自己的過錯,成為有德的君子。王陽明也認為:“夫過者,自大賢所不免,然不言其卒為為大賢者,為其能改也,人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保鳎┩跏厝首?,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十六,《教條示龍場諸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80頁。王陽明也贊成承認自己的過錯,并及時改正。王陽明認為改過也是復興心之本體重要的功夫。他說:“本心之明,皎如白日,無有有過而不自知者,但患不能改耳,一念改過,當時即得本心。人孰無過?改之為貴。”同上,卷四,《寄諸弟》,第172頁。(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十六,《教條示龍場諸生》,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第280頁。同上,卷四,《寄諸弟》,第172頁。再次,“心學”有助于寬厚處世態(tài)度的形成。寬厚是中華美德的重要內容,也是歷代名人教育子弟,處理人際關系的基本態(tài)度和處世要求。推己及人,理解他人,與人為善,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這會給我們人際交往消除很多障礙。南宋學者袁采說過:“處己接物,常懷慢心、偽心、妒心,皆自取輕辱與人,君子不為也?!保ㄋ危┰桑ㄇ澹┲煊眉兊茸?,余維生注:《增廣賢文·朱子家訓(宋)袁采(清)朱用純等撰,余維生注:《增廣賢文·朱子家訓·袁氏世范》,黃山書社,2007,第90頁。有聰明,恕己則昏,茍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圣賢地位也?!保ㄔ┩锌送凶骸端问贰肪砣僖皇?,《列傳第七十三(元)托克托撰:《宋史》卷三百一十四,《列傳第七十三·范純仁》,中華書局,1977,第10293頁。最后,“心學”有助于當代大學生謙恭處世的態(tài)度的形成。為人處世謙恭有禮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在謙恭有禮中蘊含許多內在的東西,體現(xiàn)出一個人的自身修養(yǎng)、處世態(tài)度、志趣抱負。以謙虛恭敬的態(tài)度待人接物,是處世立身中不可小視的重要品行,是一種不自以為是,肯于向他人學習的品德,這是建立在正確對待自己并尊重他人的基礎上,是基于善無止境的認識而采取的正確態(tài)度。人處在社會中,是社會的一份子,群體大于個人,群體智慧大于個人智慧,人應該尊重他人,謙恭地對待他人。謙虛是一種美德,它可以使人擁有特殊的人格魅力。一個謙虛的人總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愛戴,我們不要驕狂,否則就會被世人嘲笑,越是有涵養(yǎng),穩(wěn)重的成功人士,態(tài)度越是謙虛,只有那些淺薄的自以為是的人才會驕傲。謙虛也是一種心境,謙虛的人在身處困境的時候會承認自己的過錯,虛心向他人學習,借鑒他人的經(jīng)驗,從而很快地擺脫困境。謙虛恭敬是通往成功和贏得別人尊重的重要品質,謙虛恭敬的人能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贏得良好的人脈,當代大學生應該戒驕戒躁,以謙恭地態(tài)度與人相處,不斷地反省自我,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為自己以后的發(fā)展積累雄厚的人脈基礎。4.4“心學”有利于增強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人不能離開社會而單獨存在,作為社會的成員,我們都對社會承擔了一定的責任和義務,“心學”繼承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可以幫助我們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每個社會成員的社會責任感對社會的穩(wěn)定有重要的意義,這也與我們大學生息息相關,首先,我們應該有主人翁意識,正視自己的責任,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其次,我們要將自己的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緊密的結合起來,自覺的履行自己的社會義務,不要一味地抱怨環(huán)境,多從自身方面找原因。再次,應該以“無我”和“為善最樂”為理念,養(yǎng)成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助人為樂的心境。最后,我們應該明白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是建立在社會價值實現(xiàn)的基礎之上,只有社會價值得到實現(xiàn),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我們應該給自己一個合適的定位,消除自我膨脹和自卑的意識,對于未來的道路,應該全面的考慮,慎重的選擇。此外,我們還應該在實際中反省自己,檢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違道德,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錯并改正,光大、弘揚善行,改掉惡行,依據(jù)社會的道德標準確定行為的善惡屬性,作為揚善去惡的依據(jù)和自己努力的標尺。培養(yǎng)尚公貴義的精神,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正義的原則,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4.5“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社會公德是作為社會公共生活中應當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是維護公共秩序的重要手段。大學生應該自覺培養(yǎng)公德意識,養(yǎng)成遵守社會公德的良好習慣?!靶膶W”對大學生社會公德的意義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維持社會關系的需要。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作為社會的一員,和社會生活中的各方面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王陽明“心學”對我們的啟迪是,我們要在社會中更好的生活下去,就應該拋棄自我,提倡無我的精神。無我就是無私,在社會公德中尤其需要這樣的美德,我們每個人的利益出發(fā)點不是從自身出發(fā),而是首先考慮到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正所謂我為人人,才會有人人為我,如果每個人都是無私的,在社會生活中就不會有相互算計,相互利用的事情發(fā)生,整個社會將會呈現(xiàn)和諧、和睦的局面。其次,進行人機交往的需要。人際交往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友愛的基礎之上的,這就需要我們在人際交往中低調、冷靜、平易近人,這樣才會達成成功的交際目標。大學生年輕氣盛,帶有很強的驕傲狂躁的情緒,這對大學生的人際交往有很大的障礙,我們必須消除這種障礙,改掉自己驕傲狂躁的情緒,多像他人學習,廣泛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在交往過程中,善于發(fā)現(xiàn)和承認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且及時的改正,由于自己過錯給他人帶來麻煩和傷害,要盡力彌補,并且誠摯的道歉,請求別人的理解和原諒。只要我們以去傲和改過提醒自己,我們就能積累豐厚的人脈基礎,為自己的成功的大廈添磚加瓦。最后,追求“善”的需要。王陽明吸收了禪學“善”的思想,人生的快樂就至善。他說:“君子樂得其道,小人樂得其欲。然小人之得其欲也,吾亦但見其苦而已耳夫君子之為善,則仰不愧,俯不怍;明無人非,幽無鬼責;優(yōu)優(yōu)蕩蕩,心逸日休;宗族稱其孝,鄉(xiāng)黨稱其弟;言而人莫不信,行而人莫不悅。所謂無入而不自得也,亦何樂如之!”(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十四,《為善最樂文》,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25頁。至善就是最大的快樂,這也是我們所追求的快樂,這是一種在幫助別人或者是做了有利于社會的事情之后,獲得的精神上的快樂。幫助別人就是一種善,這是每個社會成員應有的社會公德,是有愛心的體現(xiàn),這對于大學生尤為重要,為善最樂,將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不僅如此,我們還能建立和諧、溫馨的人際交往氛圍,把人際交往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十四,《為善最樂文》,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25頁。4.6“心學”有利于提升當代大學生的正義感正義,作為道德的范疇,既指符合一定社會性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又主要指處理人際關系和利益分配的一種原則,既一視同仁又得所當?shù)谩Ux感就是指人類以實現(xiàn)正義為目的的一種最基本的道德情感,也就是人類辨別正義與非正義的能力。儒家思想主張的是“見義不為,無勇也?!泵铀⒆g,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29頁。,維護公平、匡扶正義一直都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思想的重要目的之一,擁有正義感就是善,付諸正義的行為就是行善。“心學”承襲了儒家的傳統(tǒng),將“義”作為人生最高的理想。王陽明看重生,認為人不應該輕易的結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當?shù)懒x受到了挑釁,就應該挺身而出,甚至是為了維護道義犧牲自己的生命,認為這是一種義薄云天的大義。他說:“人孰無死,豈必窮鄉(xiāng)絕城能死人乎?令人不出戶庭,或飲食過多,或逸欲過節(jié),醫(yī)治不痊,亦死矣。爾等之死,乃因驅馳國事,捍患御侮而死,蓋其死所矣,古人之固有愿以馬革裹尸之言矣,嗚呼壯士!爾死無憾矣!”(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十五,《祭永順寶靖士兵文》,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64頁。,為義而死,雖死猶存;為私利而生,雖生猶死,同于塵埃沙泥,微不足道。作為時代的弄潮兒,當代大學生應該以儒家倡導的義利觀為導向,正確的去分辨是非善惡,維護正義。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重慶出版社,2008,第29頁。(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卷二十五,《祭永順寶靖士兵文》,上海古籍出版社,第964頁。結語王陽明的“心學”是實踐性的生活哲學,陽明心學不是書齋哲學,不是單純的邏輯推衍的產(chǎn)物,也是他個人對社會人生痛苦體驗后有深切解悟的產(chǎn)物,王學是生活和實踐的哲學。王陽明的“心學”雖然是唯心主義理論,但是它仍然有積極的作用。心學”給在修身處世方面提供了很多良方,而且這些都是通過實踐檢驗是可行的,我們應該培養(yǎng)積極的入世精神,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作為大學生,肩負著重大的使命,是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慎獨修生,提升自己的德行,將“心學”理論運用到實踐中去,形成完整的社會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格,勇挑重任,敢為人先。只有不斷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才能不辱使命,有所建樹。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總要奮發(fā)向上,在精神上有所追求,總要多做些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事,正所謂善無止境,應該利用自己所長,盡力行善,這樣能得到既能得到別人的肯定,又能收獲到快樂,可謂兩全其美。參考文獻[1]毛子水注譯,王云五主編.論語今注今譯[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2]荀況著,章詩同譯.荀子簡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3](明)王守仁撰,吳先、董平、錢明、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孟軻著,田京譯注.孟子[M].長春:吉林出版社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9.[5]王偉、高玉蘭著.道德·公德·職業(yè)道德[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6.[6](明)洪應明著,李杰主編.菜根譚[M].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2007.[7](宋)袁采(清)朱用純等撰,余維生注.增廣賢文·朱子家訓·袁氏世范[M].合肥:黃山出版社,2007.[8](元)托克托撰.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9]張祥浩著,匡亞明主編.王守仁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10]閆學勝、郭冬梅.當代大學生道德缺失狀況分析[J].學理論,2009(15).[11]李婷.當代大學生道德責任意識缺失問題研究〔D〕.吉林:吉林農業(yè)大學,2012.致謝行文至此,大學生活即將落下帷幕,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即將起航,韶華易逝,此刻我不禁思緒萬千,一路走來,有太多需要感謝的話語。感謝所有為了我的成長付出汗水和心血的人!感謝所有給予我支持和幫助的人!千言萬語,道不盡我的感激之情,唯有默默祈禱。祝愿母校桃李滿園春,祝愿兄弟姐妹們前程似錦,花團錦簇!祝愿老師們萬事如意!目錄第一章總論11、項目名稱及承辦單位12、編制依據(jù)43、編制原則54、項目概況65、結論6第二章項目提出的背景及必要性81、項目提出的背景82、項目建設的必要性9第三章項目性質及建設規(guī)模131、項目性質132、建設規(guī)模13第四章項目建設地點及建設條件171、項目建設地點172、項目建設條件17第五章項目建設方案251、建設原則252、建設內容253、工程項目實施33第六章節(jié)水與節(jié)能措施371、節(jié)水措施372、節(jié)能措施38第七章環(huán)境影響評價391、項目所在地環(huán)境現(xiàn)狀392、項目建設和生產(chǎn)對環(huán)境的影響分析393、環(huán)境保護措施……404、環(huán)境影響評價結論……………..……………42第八章勞動安全保護與消防441、危害因素和危害程度442、安全措施方案443、消防設施…………...45第九章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461、組織機構462、組織機構圖46第十章項目實施進度481、建設工期482、項目實施進度安排483、項目實施進度表48第十一章投資估算及資金籌措491、投資估算依據(jù)492、建設投資估算49目錄TOC\o"1-2"\h\z\u第一章總論 41.1項目概況 41.2編制依據(jù) 51.3項目建設內容及規(guī)模 51.4項目投資概算及資金籌措 141.5產(chǎn)品方案 151.6原材料及動力 161.7主要技術經(jīng)濟指標 171.8項目實施進度 181.9研究結論 18第二章項目建設背景和必要性 192.1項目建設背景 192.2項目建設必要性 20第三章市場分析和預測 223.1市場現(xiàn)狀 223.2**縣市場 233.3全國市場 233.4雞肉市場分析 243.5雞蛋市場分析 243.6有機肥市場分析 243.7銷售預測 25第四章項目區(qū)概況 264.1項目區(qū)基本情況 264.2項目區(qū)畜牧業(yè)生產(chǎn)現(xiàn)狀 274.3水、電、路、通訊、技術等條件 27第五章項目建設方案 295.1項目建設原則 295.2項目設計依據(jù)的規(guī)范與規(guī)程 295.3項目設計方案 305.4工程設計標準 335.5技術標準 365.6設備選型 53第六章消防安全 576.1消防依據(jù) 576.2消防工作程序 576.3消防安全流程 59第七章節(jié)水與節(jié)能 607.1節(jié)水工程與科技措施 607.2養(yǎng)殖節(jié)能措施 617.3飼料加工節(jié)能措施 617.4電氣節(jié)能措施 627.5減排 62第八章環(huán)境影響和保護措施 638.1環(huán)境保護依據(jù) 638.2項目區(qū)環(huán)境現(xiàn)狀 638.3環(huán)境影響評價 64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煤炭加工裝備的節(jié)能與環(huán)保技術考核試卷
- 《高技術制造業(yè)企業(yè)的增值稅稅負及其對企業(yè)發(fā)展的影響研究》
- 2024年電子美容儀項目提案報告
- 《明清土家族傳統(tǒng)女性服飾文化研究》
- 《基于塊狀結構模型的人體運動估計方法研究》
- 2024-2030年中國電表面加熱器行業(yè)銷售渠道與投資盈利預測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電抗器行業(yè)運營模式及未來發(fā)展趨勢預測報告
- 2024-2030年中國電子排水管行業(yè)應用規(guī)模與投資盈利預測報告
- 《線粒體穩(wěn)態(tài)在運動延緩骨骼肌炎性反應中的作用機制研究》
- 2024-2030年中國環(huán)保木塑復合材料行業(yè)供需趨勢及投資規(guī)模分析報告
- 海明斯德謙產(chǎn)品說明
- 安裝空調竣工驗收單
- 小學生態(tài)文明教育教案學校生態(tài)文明教育方案.doc
- 用電信息采集運維方案及服務承諾
- 花木綠化養(yǎng)護考核評分表
- (完整版)拌合站、水泥罐、攪拌站地基計算
- 錫柴6110發(fā)動機圖冊
- 中小企業(yè)辦公無線網(wǎng)絡設計與實現(xiàn)畢業(yè)設計論文
- 可研勘察設計費計費標準
- 運動處方知識點
- 某企業(yè)員工違規(guī)處理登記表(doc 2頁)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