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造型經驗_第1頁
盆景造型經驗_第2頁
盆景造型經驗_第3頁
盆景造型經驗_第4頁
盆景造型經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盆景造型第一先說下根,樹樁的根是盆景的基礎,也非常重要,樁子下山之后,要先截根,再截桿,截根就是要在保證成活的情況下,把粗根盡可能的截短,這樣才有利于多發(fā)根和多發(fā)芽,也有利于上盆。切口一定要平整光滑。我個人非常喜歡提根,朋友們可以提也可以不提,不管怎么樣,都要保證在盆面可以看到根。第二說下桿,盆景的桿堅決杜絕S桿,不管好看與否,都不要做,一定記住,樹樁下山把根截好之后,要把桿短截到50厘米左右,如果是雙桿,就把長的短截50厘米,短的30厘米左右。如果想做矮霸,就短截10厘米左右,看情況而定,靈活運用。樹桿要下粗上細,等粗等細的也可以。下細上粗的堅決扔掉。樹桿上需要截掉的枝條要緊貼樹皮削掉。第三說下枝,樹的枝條培養(yǎng)很重要,大家記好,樹的一級枝要距離根部18厘米左右,看情況定,樹樁上發(fā)的枝條都是一級枝,等枝條木質化后保留可以用于造型的枝條,剪掉無用的枝條,注意,貼樹皮剪掉。枝條木枝化后,給枝條定一個大概的走向,但不要短截盡量用牽拉的方法,少用鋁絲纏繞這樣有利于枝條漲粗,至少養(yǎng)一年再截這期間不管它長的有多長都不要管它,如果樁子生長弱那得兩年,不能再少了,一年后如果是普通玩家,就可以短截一級枝養(yǎng)二級枝,當然如果是職業(yè)玩家可以無視,畢竟我寫這個主要是針對大部分的非職業(yè)玩家。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盆景也是非常漂亮的,讓一個普通人花10年以上培養(yǎng)一盆盆景也不現(xiàn)實。一級枝短截的長度靈活掌握以美為準,我下面會講到。不要去看百度,或者書籍,那是養(yǎng)盆景的標準程序,非職業(yè)不要學習。一級枝成型后,二級,三級自由修剪,記住這幾個原則,一定要等到木質化后再剪,個人不贊成剪饅頭頂,饅頭片,剪成簇就好,末段要收尖向下。當然如果喜歡可以隨便。枝條要剪掉重疊枝交叉枝,片里面的對稱枝可保留,不要太濃密,要稀疏一點。二級三級枝修剪時都是留兩個芽點其余剪掉。第四說下葉子,小葉是盆景植物的首選,但大葉子的也有很多精品,所以不要一味追求小葉,我發(fā)現(xiàn)冬青樹做盆景那是相當給力,朋友們可以試試。第五說的可是重點了,整體造型,盆友們給我發(fā)了很多自己的樁子要我造型,其實造型很簡單,就是三角形和力學。三角形就是,一個盆景的枝桿要組成一個三角行,為什么呢,因為三角行穩(wěn)定性原理,可以給人穩(wěn)重美感,但注意,像似就可以了,有點意思就行,不要死搬硬套,什么三角形都可以,等邊的不等邊的…………總之是意境,不要做的太死板。力學就是力量美,一盆好的盆景要做到,左低右高前低后高,攀扎的時候要從下向上從左到右依次進行,力學在盆景中的體現(xiàn)是左張右收,這個不容易說明白,時間長慢慢就懂了。盆景造型就象簡筆畫一樣,用最簡單的枝條,做成最美的自然美,很多朋友的盆景讓我看時,臃腫,別扭。關鍵就在一個疏字。經過我的指點疏剪后,就非常美了。所以說不要太濃密茂盛,簡單就好。要下得去手,不破不立,不要糾結,從容果斷。我不主張,事先畫圖設計,我主張邊養(yǎng)邊造型,因勢利導,我不愿看到大家一味的模仿,要做出自己的東西,這才是盆景精髓和魅力。第六說下用土,用土加珍珠巖,或者土加煤渣都可以,有條件的可以加點別的,沒有就這就行了。第七澆水,很多盆景都是被水淹死的,書上的見干見濕,不干不澆,澆則澆透,令許多人暈了頭。我告訴你們,土發(fā)白了表土干了,你就澆水,一直到下面出水為止,反之打死都不澆一點水。第八施肥,用芝麻餅,豆餅…泡水發(fā)酵,兌清水澆花,那是萬金油,效果相當?shù)暮?,芝麻餅去油坊就可買到。樹樁要練根夏天伏天驕陽下,盆內土少含水量有限,在劇烈的葉面蒸騰作用下,根部為了滿足葉面的蒸發(fā),必須盡力吸收水分。根所吸收的水分不夠供應葉面蒸騰時,便會加劇生長,已達到根葉平衡,頑強的生存發(fā)展下去。而強烈的陽光,積累了大量的能量,葉通過光合作用,制造大量光合產物供應根部及其他生理機構的生長發(fā)育。根葉互相支持,互惠互利,共存共榮,才本固枝榮,有正常的樹干枝條花果的產生。成活后的樹樁,夏季如果長期放于陰地或冷室且水分供應充足,受不到驕陽烈日的鍛煉而養(yǎng)尊處優(yōu),必然會不求發(fā)展,根的發(fā)育和增粗不充分。盡管經過多年的栽培,枝葉旺盛了也不能達到根的蒼老蟠結,虬曲懸立。煉根是水,肥,光,氣交替發(fā)生劇烈作用促進生長的過程。煉根必須與水肥結合起來,干濕交替,使其有一段時間的干旱饑渴狀態(tài),迫使其根尋找水分,而不是等待水分。水分供應平衡充足的樹樁,通常根系不好,包括小葉榕這樣的樹種。正常的根葉比也打不到,枝葉蔥蘢了根卻相比之下極少,細,做根的處理都不行。夏季煉根,必須與水肥結合起來,干濕交替的進行。煉根期間盆面土已干白后,要保持一天的干燥時間,使其處于饑渴狀態(tài)。春秋季干燥時間還可更長,達1到3天。煉根期間要注意定期施肥,熟薄肥,隨水而行,每周一次。在水,肥,陽光,空氣的交互作用下,經過煉根的樹樁根部比長期偏濕的樹樁發(fā)達,不單有利于樹樁的生長和蟠扎的培育,也有利于露根蟠根,出懸根露爪和盤根錯節(jié)的觀根作品。盆栽花卉盆景為什么黃葉、爛根、落果一、缺鐵性黃葉?。夯ɑ苤仓昴廴~變黃屬一般性缺鐵??捎靡叶匪囊宜岫c0.14克,硫酸亞鐵(化學純)0.1克,混合溶入500毫升自來水中,進行葉面噴施(反面要噴到)。君子蘭、米蘭、桅子、茉莉、茶花等喜酸性花卉,均可用此法。三天噴施一次,持續(xù)數(shù)次,療效明顯。二、缺氮性黃葉?。夯ɑ苋钡紫确磻诶先~變黃,可用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施,三天一次,持續(xù)數(shù)次即見效。勿將此液澆入根部。三、葉色基本正常,但無花:在正常條件下,到期不開花,往往是土壤缺磷或缺乏其它營養(yǎng)元素。未按時更換盆土也是常見原因。如果,年初已換新土并上基肥,但屆時仍不開花,一般是土壤缺磷,可用磷酸二氫鉀溶液(500毫升自來水中含0.75克)噴施葉面,可爭取下期開花。四、爛根:盆土不通氣,澆水過多,根系缺氧,造成大量落葉。即使是大部分根系爛掉,也可轉入無土栽培搶救,成功率可達百分之九十以上。方法是先清洗根系,前掉爛根,并將根系浸人高錳酸鉀溶液(淡紅色)消毒十分鐘,再將根系置入用珍珠巖、蛭石等透氣性強的石頭栽培基質中,采用無土栽培營養(yǎng)液進行葉面噴施,即可促使發(fā)新根。工具與材料樹樁盆景的栽培和管理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主要有下列幾種:1、工具:剪刀、鉗子、鋸子、刀子、小鏟鍬、竹扦、鑿子、錘子;2、器皿、用具:水壺、篩子、噴霧器、施肥用具;3、材料、藥物:攀扎材料(棕絲、銅絲、鐵絲和麻皮等)、各種藥品。家庭制作盆景不一定要求上述工具樣樣具備,也可用其它的代用工具。樹坯的培育1、繁殖的方法樹樁盆景的主要材料——樹木,有兩個來源:一是繁殖苗木,進行較長時間的培養(yǎng);二是向山野掘取樹樁,再作一定的培養(yǎng)加工。當然,也可向花農購買樹坯進行加工;在野外掘取樹樁應該遵守林業(yè)部門的有關法規(guī),而且盡可能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樹木的繁殖基本上分兩大類:一是有性繁殖,即用種子形成新個體,這種繁殖所育成的苗木叫做實生苗;另一類是無性繁殖,即利用植物的莖、葉或根來培育成新的個體。有扦插、嫁接、壓條和分株等方法,這種繁殖是母本階段發(fā)育的延續(xù),能保持住母樹的特性。盆景中樹木繁殖大多采用無性繁殖。每一種繁殖方法其優(yōu)缺點:如用種子播種形成幼苗,要培育成老態(tài)龍鐘的樹樁盆景則很長的時間,甚至經過二、三代人的培育才能完成;但如果用于微型盆景,則可較好地塑造一株微小的“老樹”,用播種的形式較容易獲得大量的樹木材料。用無性繁殖的方式是盆景成型時間短,而且能保持母本的持性(如花色、花香等)。采用扦插的形式也可以獲得大量的樹木材料,廣州常見的福建茶、六月雪都是很容易扦插生根的植物。嫁接可以改造“樹形”,如在樹干適當?shù)奈恢眉藿又l,可以使樹形大大改善。采取哪種繁殖方式主要與植物本身的生物特性有關,有的植物種子很容易萌發(fā),有的植物枝條很容易扦插生根,有的植物嫁接很容易成活,所以繁殖方式要具體視何種植物而定。2、山野掘取山野掘取是指從山野里掘取老樹樁,經過培養(yǎng)加工作為盆景的素材。用這種方法,可以大大縮短盆景的培養(yǎng)時間,并常常能選到形態(tài)自然而又古拙的老樹樁。在林木茂盛的山區(qū),往往很難找到合適的樹樁,反而在荒山瘠地比容易尋找。這些地區(qū)的樹木,由于經過多年人工砍伐,留下古老的樹樁,就是很好的采掘對象。特別是懸崖峭壁的石縫中,由地樹木的發(fā)育受到阻礙,生長得很慢,年歲愈久則愈顯蒼老。另外,生長在高山風口的樹樁,由于風濤的自然加工,軀干多遒勁曲折,樹葉多平整并列,姿態(tài)比較古怪,不同于凡品,并容易成活。其它生長在田邊,河邊和屋角的樹木,只要經??撤?,積年累月,也會形成老樁。一般生長在向陽坡處的樹樁,較之陰坡處的生長旺盛健壯,采掘后培育,生長力強。一般采掘的時間多在二、三月間進行。在采掘時,把不必要的根枝剪去,并用濕苔包好,或就地用土混水拌成厚泥漿,將根部放在泥漿中浸泡數(shù)分鐘,俗稱“打漿”,以保護細根不致失水而枯萎,放在陰暗處或就地假植,以便保存。樹樁要保留副根和須根,這是成活的重要關鍵。主根一般可以截斷,但松柏類和直根樹種,則必須保留主根,否則不易成活。運輸過程要注意防止碰傷根枝。采掘來的樹樁,應選擇一塊陽光充足、土壤疏松肥沃和排水便利的地方進行栽種。另一種方法是將挖回來的樹樁栽入泥盆,放在溫室進行催芽發(fā)青。注意澆水、噴水,防止失水枯死,但不能過澇以免爛根。3、養(yǎng)坯無論用哪一種繁殖方法育出的樹木,或是經過山野掘取獲得的老樹樁,都必須先進行地植,培養(yǎng)一定的時期,叫做“養(yǎng)坯”。在養(yǎng)坯的同時還要進行樹木的造型加工,直至樹木的干、枝和根等基本符合盆景的造型要求時,才可栽進盆中。這是培養(yǎng)盆景的多、快、好、省的方法。如果不經過養(yǎng)坯,就直接上盆,那么很難成型。此外,樹木上盆后一般不易長大,因此培養(yǎng)大的樹樁也有困難。養(yǎng)坯必須根據(jù)植物的生理特性、生長特點,選擇適宜的地方和土壤。養(yǎng)坯的主要工作是澆水和施肥。根據(jù)樹樁的不同季節(jié)進行澆水,既不能少又不能澇。為使樹木生長良好和盡快成型,施肥很重要,但要控制施肥的時間、濃度、次數(shù)。還要做好修剪、摘芽、松土、除草和防治病蟲害等工作。養(yǎng)坯的時間有2、3年,也有10年以上的,要根據(jù)樹坯的基礎情況、樹木的種類以及造型要求等而定。如要將一棵樹苗培養(yǎng)成大型的樹樁盆景,一般至少需要15年以上,松柏類時間更長;而制作小盆景的樹木,以及山取的老樹樁,一般只需3-5年即可成型。(1)樹樁處理根部處理:要考慮到成活的需要,又便于以后上盆加工。主根要適當短截,根的底部最好修成水平狀,還要根據(jù)自然根系結構,從而根過渡到側根、須根。短截主根應盡量多留側根和須根,以保證樹樁的成活生長。根部短截切不可一步到位,可等成活后發(fā)出新根,再逐漸修剪短截,以適于上盆時在盆缽中能容納為宜,且使根端與盆缽壁部有一定空隙,以利生長。根部處理枝干處理:自然生長的枝干,往往雜亂無章,必須進行一次初步重修剪。根據(jù)樹坯材料的特點,決定表現(xiàn)什么樣的題材和如何造型,也就是“因材處理”。將樹坯樹干的骨架按盆景藝術的規(guī)律來安排,使之成為具有勻稱協(xié)調、線條優(yōu)美的盆景作品。截干處理:把多余的枝條剪去,留下造型需要的枝干。倒置處理:巧妙利用樹樁的自然形狀,把斜向處理處理生長的樹樁旋轉90度,塑造成懸崖式樹樁盆景。截口處理:在樹型確定后,要截去多余的枝干,其鋸口處理,因樹種習性不同,處理方法也不同。有些植物(雀梅),鋸口貼近主干,很容易炸皮,影響美觀。故鋸截時可稍留一節(jié)枝干,愈合后再截除。對一般傷口易愈合的樹種(如三角楓、黃楊等),則可貼近主干鋸截。截口應盡量避開正面,要平整光滑,使截口與主干自然愈合,不致有礙觀賞。截口最好及時涂上防腐劑或蠟質,以防傷口感染病蟲害。樹樁盆景澆水要五看樹樁盆景不施肥可以存活很多天,但是如果幾天不澆水,就會很快死亡。所以樹樁盆景在養(yǎng)護過程中澆水最為重要,澆水技術看來簡單,但要完全掌握,澆的合理,并非易事,需要在樁景的養(yǎng)護過程中細細探索,掌握規(guī)律,才能運用自如。一看栽植用盆不同的花盆采用不一樣的澆水方法。泥盆透氣性好,盆土易干燥,澆水次數(shù)易多。紫砂盆只有細微的透氣性,澆水次數(shù)比泥盆要少。釉盆、瓷盆透氣性最差,澆水過多會爛根,所以澆水次數(shù)及數(shù)量最少。盆小、盆淺澆水次數(shù)要勤,水量要充足。二看培養(yǎng)土培養(yǎng)土疏松或含沙較多,排水性能較好,保水性能差,應多澆水,即使水分較多了也能很快排出,不必擔心會爛根。土質粘重,排水性能差的培養(yǎng)土澆水次數(shù)不能過多,澆水量不能過大,否則會爛根,嚴重的會使樁景死亡。苔蘚泥炭培養(yǎng)土既能排水又能保水,澆水多少對樁景影響較小。三看植株葉片不同的樁景葉片的形狀和結構不一樣,應采用不同的澆水方式。樁景的葉片大而柔軟,從葉片蒸騰的水分較多,澆水的次數(shù)和澆水量要大,如果盆土過干就會引起卷葉或落葉。葉片小而堅硬,膠質層或蠟質層厚,粗糙多毛的葉面散失水分較少,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可以適當減少。四看生長季節(jié)生長季節(jié)不同,樁景的澆水次數(shù)和澆水量也有所不同。生長季節(jié),水分蒸發(fā)快,樁景的光合效率高,澆水量要多。而在休眠季節(jié),水分蒸發(fā)緩慢或生長處于停滯狀態(tài),澆水要少。五看氣候春秋季節(jié)氣溫20度左右,每日澆水一次,夏季氣溫25度以上時每天早晚各澆水一次(時間為上午8點以前,下午4點以后),上午澆水一定要充足,下午可視盆土情況而定,冬季澆水可數(shù)日一次,澆水時間應在中午前后。大風或空氣濕度較小,澆水也要增加。怎么養(yǎng)活新樹樁的幾招具體方法對新樁頭,應立即對傷根飽蘸泥漿保持水分并以塑料布包裹,抓緊帶回家;如果是從市場買來,就要認真審視樁體樹皮含水量的鮮嫩程度,必要時須給樁頭浸水。為了促使樁頭成活,可以考慮用吲哚丁酸與萘乙酸,單用或混用稀釋蘸根再栽。栽植的方法和管理步驟如下:1.盆內分層囤沙法如圖1所示,盆內裝半盆沙,修畢樹樁按未來正式上盆的姿勢栽進盆內,制方框或圓框(材料:木板、油氈或塑料布等),據(jù)樁干形式按下大上小分層疊起,直到所填沙子埋沒樁頭為止。最上層框填沙至離上口1寸,以備澆水之用。澆透水保持沙內潮濕。一般雜木樁頭在春季已暖時節(jié)半個月至一個月可望生芽。如除去上部框子檢查樁頭有芽,即不恢復框子。如未見有芽則應恢復框子繼續(xù)養(yǎng)芽。此法宜于大枝少且短的樁頭求活。2.地上分層囤沙法大體同上述方法,只是不用盆,而是在地面或適度下挖。填沙、栽樁、澆水、檢查,都與在盆中相同,不必贅述。如果樹樁較直,盆內和地上框子可以僅設一層筒子,不必分層。3.半埋樁半包樁法取得新采樁頭后,以水浸至少2小時,將它下半截地埋,上半部分以塑料布包裹保濕。包裹須嚴不露風,以防失水。這樣養(yǎng)護,容易檢查是否樁頭須補澆水或是否已經出芽。缺水則速補澆;有了芽即可解開部分塑料布適度透風。此法適用于保留一些大枝的樁頭求活。4.地上地下全埋法如圖2所示,新樁下半截在地面下,上半截在地面上以浮沙土全埋保濕養(yǎng)護,也可適當除去覆沙,檢查濕度和是否出芽。此法管理粗放,適于巨大樁頭緩慢求活。5.土下全埋養(yǎng)活法新樁全身入土,埋畢只待成活出芽再起出。此法適宜特別巨大的樁頭求活。新樁養(yǎng)護過程中,有時會出現(xiàn)溫濕偏高迅即出芽伸葉問題,這不一定是成活,很可能是內力迸發(fā)造成的假活,一旦有大風和炎陽時,會忽然萎縮干枯死亡。這時應略扣水,適度降溫,避風吹,延緩長勢,耐心侍候,爭取成活。有時相反,樁頭長時不見萌動,一般這是樁頭休眠過深,短期難于蘇醒,必要時可澆些適量生根素的溶液促一促,或許能加速出芽,達到真活的結果。神枝與舍利干的制作自然界的老木,經過電擊、風霜雪雨、落石和病害的摧殘,樹冠的部分或一部分的分枝枯萎,其樹皮剝落,木質部呈白骨化,這種山野中自然形成,樹蕊或枝先端樹皮剝落的,稱為自然「神」。干身部分木質部白骨化稱「舍利」。因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受到大家重視,山?逐漸被禁止,具有自然神枝或舍利干的素材逐漸減少,而盆栽的發(fā)展,也由自然盆栽進入到創(chuàng)作盆栽的階段。因此,盆栽界的人士,通常將針葉樹松柏類木質部堅硬不易腐化的樹種,多余的枝或枯枝,加以人工處理方式,把皮剝掉創(chuàng)作成人工「神」,把干部分剝皮,使吸水線迂?扭轉,以便維持生命,形成人工「舍利」。但闊葉樹木質部構造較為松軟,做成人工神和舍利較無法長期保存,將來崩壞后會形成無法彌補的缺點。由于「神」、「舍利」與葉和水線、樹皮的顏色,形成鮮?漂亮的對比,點綴其間,能造成更多的空間,增加深度感、古氣感;也能改變干或枝線條變化,帶有幾分高深莫測、離奇古怪的神秘性,亦有化廢物為奇品的功效。用這種鬼斧神工的殘缺之美,表現(xiàn)強烈的求生意志,與觀賞者心靈產生共鳴,能大幅提高觀賞價值,因此在創(chuàng)作盆栽的過程中,成為常被愛好者使用的技術。而且,利用神或舍利來強調古木的表現(xiàn),具有很大的效果。決定樹的正面盆栽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正面的決定是非常重要的,無論剪定、纏線整姿、搬盆換土或神、舍利的創(chuàng)作上,都需先確認樹的正面,再開始作業(yè),否則不論往后的作業(yè)多完善,也無法完美調和連貫。確認正面的三原則:(1)根盤、干左右寬面優(yōu)先的原則,(2)干彎曲變化最明顯內側的原則,(3)樹頂前傾的原則,綜合以上三項原則,修正找出理想的正面。正面一定要能看到吸水線,蜿蜒纏繞伴著白色舍利扭轉變化。如果正面全部只見舍創(chuàng),會有缺乏求生躍動的感覺。反覆思索神枝、舍利干的構圖作神或舍利時,需把樹枝剝除,若發(fā)生錯誤將無法?生,所以對創(chuàng)作者是一種嚴峻的桃戰(zhàn)。由于枝干的軟硬、韌脆、彈性都因樹種、細有不同的差異,因此在下手之前應仔細反覆思索,何枝作神,干的那個部分作舍利,要構思好整體調和的形態(tài)及長短,從容不迫、按圖索驥地工作,并留下樹木本來的木紋,盡量模?自然;切忌輕率下手,造成無法彌補的缺陷。構圖時,可用粉筆在干上劃線,考慮吸水線的方向在何處扭轉,以何種角度扭轉,因為吸水線的位置,嚴重影響到樹姿將來的發(fā)展。不要只留一條吸水線,否則長久以后吸水線長圓變粗會與舍利干脫離,所以吸水線最好能留二條以上。吸水線二條時,位置是在干正面的左右略向前的部位,將來干正面才會繼續(xù)長粗;三條時,一條在后面,成為斜三角形。最后決定舍利吸水線時,用利刃把吸水線劃清楚,刀口要平整,傷口較易?合隆起,初作時吸水線可留稍寬,隆起后再修小,更能顯出層次感。要作神的枝梢,葉需先行剪掉,耐心地用鉗鋏剝削至木質部,把枝梢削尖,徹底去除樹皮,再加以雕刻,形成美麗自然的神及舍利模樣。制作時注意事項(1)剛搬盆換土的盆樹切勿施工,因根的機能尚未完全恢?,以免枯死。(2)幼齡木及地植樹,木質部不夠堅硬,容易腐壞,最好能盆養(yǎng)三、五年之后再施工?;钪兤で?,最好先調枝;剝皮后,可立即用金屬線調整線條。神枝的長短、粗細、角度、形狀都要有變化,才有格調。(3)作神的枝,盡量選用分叉較多的枝,制成后形態(tài)才漂亮。(4)吸水線切忌作橫向?轉,非但違反自然,有礙觀瞻,也影響發(fā)育。(5)剝皮創(chuàng)作水線,要選樹勢強的樹。大概選在三月~五月間進行。因為此時樹液流通活潑,切口較易?合隆起。雕刻作業(yè)最好在冬季樹液流動緩慢時施工,避免在炎熱的夏季制作,以免影響樹勢。施工后,多噴葉水并置于陰涼處。(6)在木質部未完全干燥時,勿涂上石灰硫磺水(最少要在一個月之后),尤其是活水線邊未?的傷口暫不涂抹,以免滲透發(fā)生藥傷而枯死。神枝、舍利干的雕刻作業(yè)神、舍利的雕刻作業(yè),通常分成粗雕、完成雕和細磨三階段。雕刻時,線條要按照木質纖維流動,盡量留住堅硬的褐色木質,削去白色松軟的部分。粗雕——用鋸、鑿、錐,先行挖洞剪裁或粗溝作業(yè)。完成雕——利用電動?轉工具加以修飾,挖小洞做細溝線。細磨——用砂紙把雕刻后的木質表面刀痕略磨平,消除人工痕跡,盡量保有自然木美態(tài)。神枝、舍利干的保養(yǎng)神和舍利的豪壯和曼妙,所表現(xiàn)的年代感和求生力,引人無限的遐想。天然神和舍利較堅硬,而人工神、舍利則要撰擇木質堅硬,不易腐朽的樹種創(chuàng)作之,才能保存更長久。盆栽因置于室外,風雨侵襲加上每天澆水,難免潮?而導至腐敗,因此在管理上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清潔:神和舍利因為沒有樹皮保護,裸露在空氣中,徽菌的發(fā)生及污染是腐朽最大的原因。所以在每年春、秋二季,要把神、舍利清洗干凈。臺灣氣候潮?,雨水較多,雨后尤應加強清潔工作。干燥:徽菌發(fā)生的主因是潮?。澆水或雨季會使神、舍利淋?,因此置場的光照、通風和接近舍利的表土潮?狀態(tài)要特別注意,因舍利的腐敗,通常是由表土附近開始的。保養(yǎng):洗凈干燥后,再涂抹藥劑是防止神、舍利腐敗最有效的方法。在保養(yǎng)時先用快干膠涂抹神、舍利,可增加其堅硬度,并防止水分滲透,再涂上pcp劑、石灰硫磺合劑或水性水泥漆,尤其在春雨、梅雨季前施行,雨后再施行一次,效果更佳。盆花在什么季節(jié)修剪好一、盆花的修剪方法有:1、摘心:盆花摘心是在花卉生長期中,適時地用手或剪刀除去嫩梢的生長點,促進多生側枝,控制盆花徒長,使枝株矮化,達到株冠豐滿美觀的目的。如四季海棠,象牙紅等都是用摘心來整形。摘心還可用來控制花期。2、抹芽:盆花的抹芽是在花卉生長期中,用手將花卉基部或干上生長出的多余的不定芽,在嫩芽尚未長成木質化之前及時用手把它抹掉。盆花抹芽一方面可以避免多余的芽消耗養(yǎng)分,另一方面如不及時抹掉多余的不定芽,它常常萌發(fā)過多的枝條,擾亂樹勢,影響株形,需要及時抹芽的盆花種類較多,如月季、杜鵑、扶桑等。3、修根:盆花修根是盆花在每年春季換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