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課件_第1頁
第9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課件_第2頁
第9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課件_第3頁
第9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課件_第4頁
第9講-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文化史第9講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文化一、文藝復興運動二、意大利的作用與藝術的復興三、文藝復興在歐洲其他地區(qū)的傳播四、地理大發(fā)現(xiàn)15世紀至17世紀,是歐洲社會的轉型時期,是中世紀向近現(xiàn)代過渡的時期,是歐洲社會經歷的迄今為止變革最為重大的歷史時期。在這以后歐洲可以說便步入了近現(xiàn)代。這一變革發(fā)生在所有領域。一、文藝復興運動1、在政治領域,封建割據為中央集權所取代,現(xiàn)代概念的國家終呈雛形;2、在經濟領域,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逐漸確立,商業(yè)貿易和工業(yè)得到快速發(fā)展,中世紀的封建生產方式遭到淘汰;3、在宗教領域,羅馬教廷的大一統(tǒng)被徹底打破,宗教的無上權威不再,教士喪失了對人們思想的控制和教育的壟斷,就連信奉天主教的國家,世俗王權也被放在了教廷教會之上;4、在思想領域,神學讓位于科學,現(xiàn)世主義取代對來世天國的憧憬,經院哲學受到人文主義的挑戰(zhàn);5、在社會領域,新興市民階層和資產階級成為社會的上升力量,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再是一成不變,而是更多地取決于個人的奮斗和成功;6、在文化藝術領域,人文學科成為教育的主要內容,對人、人性和人的生活的描寫和頌揚,成為文學的主旋律,民族語言成為文學用語,藝術則更多是對古典藝術的贊賞和模仿,成為對美(特別是人體美)的追求和個人時尚的表現(xiàn)形式。文藝復興運動成就了這所有的變革,也就成了這一時期的象征。

“文藝復興”一詞最早由意大利藝術史家瓦薩里在1550年首先使用。詞的原意指的是“藝術再生”(suarinascita)。后來的人們使用該詞時,更多的是指“古典文化學術再生”,即包括精神、思想、文學、藝術在內的所有文化領域。隨著運動的發(fā)展,文藝復興的范圍和任務也在逐步擴大,終于成為歐洲歷史上涉及幾乎所有領域的一場運動。在更廣的意義上,“文藝復興”一詞還同時指代一個時期,代表歐洲社會由中世紀向近現(xiàn)代過渡的整個時期。作為文化和思想運動,復興有一個產生、發(fā)展和繁榮的過程。而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個范圍逐漸擴大的運動。通用觀點,認為它發(fā)軔于14世紀的意大利北部的城市國家,在15世紀后期和16世紀逐步向北歐地區(qū)傳播,16世紀中期到17世紀初開始在西班牙和英國等國家盛行,特別是在莎士比亞的戲劇中達到它的頂峰。而1642年英國清教革命通過議會封閉了倫敦劇場,標志文藝復興運動在西歐的結束。1、運動的興起古典學派是一群對古代希臘—羅馬文化著迷的文人學士。在崇尚古典思想的影響下,他們孜孜不倦地開展對拉丁文獻的搜尋和研究(后擴展到古希臘和希伯來文獻)。文藝復興對古典文化的興趣以及有意要使古典文化得到“復興”的決心與古希臘羅馬文化的特質有關。古希臘羅馬文化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以人為本的博大融和文化:它的哲學(和科學)表達了人的理智;它的文學、藝術(包括建筑藝術)表現(xiàn)了人的創(chuàng)造力;它的法律肯定了人的財產私有性質;它的生活反映了人對幸福和快樂的追求。古希臘羅馬文化實際上幾乎成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思想庫。文藝復興強調對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學習更多的是為了汲取靈感,“古為今用”,是借用古希臘羅馬時代“現(xiàn)成”的、閃耀著人性氣息的理性思想表達他們的政治見解和抱負,擺脫封建主義的桎梏和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思想的束縛,“從而建立起適應社會發(fā)展的新的思想文化體系”。(世界文化史》(近代卷),第31頁。)文藝復興的出現(xiàn)還與歐洲科學的發(fā)展和地理大發(fā)現(xiàn)聯(lián)系在一起。中世紀末,歐洲近代科學開始起步,對自然現(xiàn)象進行直接觀察是這一時期科學活動的特點,無論是天文學,還是解剖學上取得的成就都是如此。通過觀察,權威原則逐步被個人經驗所取代,這實際上預示著現(xiàn)代實驗科學時代的到來。地理大發(fā)現(xiàn)則極大地改變了人對世界的傳統(tǒng)觀念,人們的視野擴大,思想已經無法囿于中世紀的束縛,尋找思想領域的“新世界”成為文藝復興人們的一個生活目標。人文主義個人主義世俗主義2、人文精神的發(fā)揚高揚人和人性的時代文藝復興最初作為在復活古典文化旗幟下開展的一場文化運動,人文主義(Humanism)是其指導思想。人文主義包含的是一種以人為本的理性思想,關注的主要是人和人性,包括人的尊嚴、人的價值、人的才能的展示,而不是神和信仰,正好與處在上升時期市民階層和新興資產階級的追求和要求不謀而合,因此,人文主義思想的提出和形成也就自然成為文藝復興運動出現(xiàn)的主要標志。人文主義人文主義首先是在反對中世紀神的權威和對人以及人性的重新定義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有“人文主義奠基者”之稱的意大利人文主義者彼特拉克是第一個對人作出高度贊揚的作家。在他看來,人是世界上最寶貴的生命體,應該受到頭等重視。人的偉大和卓越在莎士比亞的筆下更是得到了最崇高的頌揚:“人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作品!理智是多么高貴!力量是多么無窮!行動多么像天使!洞察多么像天神!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哈姆雷特》)

人文主義對人和人性的強調自然而然提出了對人的美德和知識培養(yǎng)的問題。因此,人文主義在教育層面上與“人文學”(人文科學,包括文學、語言、歷史、哲學、政治等社會學科)聯(lián)系了起來。文藝復興之后,人文學便成為西方社會教育體系中的最主要內容,直到今天人文學科仍然是西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文藝復興時期產生的一個概念,是人文主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基本內容。對個體的重視自然成為人文主義關心的一個焦點和核心“人本位”。人文主義者在文藝復興時期提出個人主義的觀念首先是出于推翻中世紀確立的“神本位”思想的實際需要,他們希望通過“人本位”思想的提出與“神本位”思想對抗,以喚起人們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認識。個人主義作為一種政治和社會哲學,強調的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私自利,而是高度重視個人自由和個人意志,廣泛強調自我支配和不受外來約束的個人。這樣,個人主義實際上創(chuàng)立了一個能夠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相適應的道德觀念。個人主義文藝復興的發(fā)展表明,對個人主義思想的強調和弘揚增強了人的內在信心和進取精神,難怪文藝復興時期的人看上去比任何其他時期的人都顯得更有信心和進取精神。嚴格說,文藝復興所說的人主要指文化人,即市民中的精英和成功的有產者,普通民眾在當時尚未成為社會關注的群體,特別是就思想而言。個人主義還為人人平等的思想進一步地提出奠定了基礎。它要求個人為社會服務,為社會作貢獻,過一種積極、誠實的社會生活。文藝復興以后,以為個人提供一個能充分展示其才干和實現(xiàn)其抱負的環(huán)境,確保個性的發(fā)展和個人的權利為核心的個人主義逐漸發(fā)展成西方文明價值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成為我們今天理解西方文明的一把鑰匙。亨廷頓在論說西方文明要素時把個人主義視為四大要素之一,認為它在本質上決定了西方社會的特征,是西方社會視為“最重要的價值”(亨廷頓:《文明的沖突》,第360,62—63頁)。人文主義的另一個顯著特點是與現(xiàn)實生活的緊密結合,提出了比較系統(tǒng)的世俗主義(secularism)(亦可稱之為現(xiàn)世主義)主張,通過對現(xiàn)世生活,而不是死后生活的強調,賦予人世間的生活以一種積極的意義。而世俗主義反對把人生看成是痛苦的歷程,認為人應該首先享受現(xiàn)世生活,然后再考慮身后的事,并把追求人間的幸福視為人之天性。在世俗主義思想的影響下,中世紀流行的禁欲主義遭到抨擊和遺棄。強調現(xiàn)世生活的充裕、美好是世俗主義的追求。世俗主義的出現(xiàn)還使得人們重新評估財富的價值。世俗主義在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中的地位尤為突出,可以說是該運動的中心思想之一。受世俗主義的影響,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中世紀文化相比具有更多的世俗取向。

世俗主義“為了上帝,為了利潤。”——意大利商人達蒂尼“金錢是國家的力量所在,賺錢應視為國家的基礎和根本?!?/p>

——人文主義者布拉喬利尼文藝復興最初在歐洲最南端的意大利發(fā)軔有著深刻而獨特的歷史背景。意大利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也是造成文藝復興首先在意大利興起的一個重要因素。文藝復興運動在意大利一般分為三個階段:早期(約1350—1494)、盛期(約1495—1520)和后期(1520—1600)。文藝復興在意大利的興起二、意大利的作用與藝術的復興人文主義作為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是意大利文藝復興出現(xiàn)的主要標志。人文主義對人生目的的重新解釋,對人的尊嚴的頌揚,成為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寶貴遺產。布魯尼(LeonardoBruni,1370—1444)是一位重新確立以人的活動為歷史主體的人文主義史學家。代表作:《佛羅倫薩城市頌》、《佛羅倫薩人民史》。他開創(chuàng)了近代史學之風。阿爾伯蒂(LeonB.Alberti,1404—1472)認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學習和積極行動的天賦,能夠與命運抗爭并戰(zhàn)勝命運。人文主義思想家瓦拉(LorenzoValla,1407—1457)是文藝復興時期一位影響深遠的思想家和人文主義語言學家。他以自己豐富厚實的語言功底發(fā)現(xiàn)歷史上流傳的“君士坦丁贈禮”實際上是一份偽造的文件。皮科(GiovanniPicoDellaMirandola,1463—1494)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哲學家,以淵博的學識和獨特的思想獨樹一幟。他的著名論作《關于人的尊嚴的講演》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對人的尊嚴和人具有的無止境創(chuàng)造力思想的最完美和最有力的論述。馬基雅維利(NiccoloMachiavelli,1469—1527)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政治理論家,近代政治科學的先驅人物。他的《君主論》對政治和權力的實質做了客觀實際描述。他是第一位把政治與宗教和道德問題分開的思想家。文學領域是最早拉開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帷幕的地方。屬于中世紀的但丁被視為人文主義文學的先驅,彼特拉克和薄伽丘更被認為是早期人文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文學家彼特拉克被理所當然地視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思想家的“第一人”。他和其他文學家用文學的方式表達人文主義思想,推動了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展。雖然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在思想和文學方面取得了偉大的成就,但其最直觀、最形象、最持久的成就無疑是在藝術領域(包括建筑、雕塑、繪畫)。首先表現(xiàn)出與中世紀決裂的是建筑藝術。在古典主義影響下,古代羅馬建筑藝術風格開始重新受到人們的喜愛,哥特式的建筑風格由于與中世紀神學觀念聯(lián)系在一起而遭受冷落和拋棄。羅馬建筑以線條優(yōu)美和簡樸而著稱,并與堅固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筑幾乎無一不由直線條構成,半圓形的拱門,高聳的穹隆頂,厚實的墻壁,體現(xiàn)了世俗主義思想。文藝復興式帕齊禮拜堂內部建筑藝術的復興代表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藝術在大教堂建造中被體現(xiàn)出來,以耳堂和中殿組成平面十字形狀,強調和諧與對稱。佛羅倫薩大教堂是這一風格的杰出代表,其穹隆頂是對羅馬萬神殿的絕妙繼承。魯內萊斯基(FilippoBrunelleschi,約1377—1447)是這一時期開創(chuàng)文藝復興建筑風格的最偉大的建筑師,佛羅倫薩大教堂的穹隆頂就是由他完成的。他所設計建造的帕齊禮拜堂是他建筑理念的完美體現(xiàn),在平面和立面設計上采用數學模數和幾何公式,但在空間處理上更為復雜精致。他開創(chuàng)的清晰、寧靜、優(yōu)雅、和諧的建筑風格在該建筑上得到充分展現(xiàn),成為代表文藝復興初期建筑風格的經典之作。佛羅倫薩大教堂帕齊禮拜堂人文主義思想家阿爾伯蒂同時也是這一時期享有盛名的建筑大師。他的《論建筑》,是當時第一部完整的建筑理論著作。阿爾伯蒂仿古建筑設計手法嚴謹純正,他提出應該根據歐幾里德幾何,在圓形、方形等基本集合體制上進行合乎比例的重新組合,以找到建筑中“美的黃金分割”。他在建設PalazzoRucellai的過程中使用了各種柱式,而這些柱子都擁有經過精心推敲的比例。而宮殿的頂部也是獨創(chuàng)的深出檐,甚至遮住了屋頂,使得建筑的外觀保持完整的方形。代表作有佛羅倫薩的魯奇蘭府邸、圣安德烈大教堂等。圣安德烈大教堂

魯奇蘭府邸

進入文藝復興時期后,雕塑重新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在人文主義思想的影響下,雕塑更多的是為世俗生活服務,表現(xiàn)人體美成為文藝復興雕塑藝術的一個重要追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涌現(xiàn)出的第一位雕塑大師是多那太羅(Donatello,原名DonatodiNiccoloBardi,約1386—1466)。在他的雕塑中,人們可以看到宗教和世俗精神的統(tǒng)一,嚴格地說,主要是用宗教上的人物表達世俗理想。雕塑多那太羅完成的《加塔梅拉塔像》是自古羅馬以來西方雕塑方面的第一尊不朽的騎馬者塑像,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最富有朝氣的一件藝術品。在他雕刻的青銅雕塑《大衛(wèi)》中,人們可以看出那是一尊極具個性特征的作品。雕塑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實主義是前所未有的。在該雕塑中,身材纖細的大衛(wèi)給人的印象與其說是英雄氣概,不如說是美和愉悅,表明了雕塑家的審美趣味,而這正是文藝復興藝術的發(fā)展方向。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最偉大的雕塑家是米開朗基羅(BuonarrotiMichelangelo,1475—1564)。米開朗基羅雕塑作品的典范是《大衛(wèi)》和《摩西》。雕塑的題材均來自《圣經》。《大衛(wèi)》是他的早期作品,一尊高5.5米、具有希臘風格的裸體大理石雕像,與多那太羅的《大衛(wèi)》一樣,但與多那太羅不同的是,米開朗基羅意在表現(xiàn)大衛(wèi)的英勇和意志。米開朗基羅是借用《圣經》故事中的人物,以完美的青年男性人體表達了當時佛羅倫薩公民保衛(wèi)共和政體,保衛(wèi)自由,反抗貴族專權和外來侵略的意志和決心?!赌ξ鳌肥敲组_朗基羅的晚年雕塑作品,被認為是“近代雕塑的最高成就”。作品表現(xiàn)的是坐在椅中的摩西得知民眾中有人踐踏《十誡》、崇拜異教偶像一事時的憤怒神態(tài)。米開朗基羅為了使靜止的雕像給觀賞者一種動感,從不同的距離和角度觀看都能理解作品的主題,在雕刻過程中十分重視人體動勢的變化轉折,并有意引導觀賞者對雕塑作180度半圓巡視,從人物的動作變化逐漸發(fā)現(xiàn)形象本身飽含著的極為豐富的內在情感??梢哉f,米開朗基羅那無與倫比的藝術手法和表現(xiàn)力在《摩西》上得到了最完美的體現(xiàn),完全可以與古希臘雕塑《拉奧孔》媲美。在各種藝術中,繪畫是意大利文藝復興藝術成就最為輝煌的領域。意大利的重要城市共和國佛羅倫薩、羅馬和威尼斯都有自成一體的畫派。不過,最負盛名的是佛羅倫薩畫派,在人文主義影響下,佛羅倫薩畫派的藝術家開創(chuàng)了近代歐洲的繪畫藝術。早在1300年,歐洲繪畫由于喬托的出現(xiàn)已經發(fā)生了實質性的變化,中世紀宗教繪畫藝術的傳統(tǒng)已開始遭到擯棄。盡管繪畫的題材仍然是宗教的,但已經注入了人的情感,藝術家用從現(xiàn)實生活中汲取生動的人物形象來取代宗教繪畫中的概念化形象。繪畫馬薩喬(Masaccio,原名TommasoGuidi,1401—1428)是第一位通過繪畫表達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想的藝術家。他在繪畫中運用了“效法自然”的方法。在他的《三位一體》中,耶穌的形象如同雕塑一般突出于帶有建筑的壯觀的背景之上。人物與衣著的和諧表明畫家使用了人體模特。在《逐出伊甸園》中,他成功地畫出了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時所具有的羞辱和負罪感,賦予畫中人以豐富的人的情感。《逐出伊甸園》《三位一體》波提切利(SandroBotticelli,1444—1510)。波提切利柔美秀逸的風格使他成為佛羅倫薩畫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洞骸肥遣ㄌ崆欣拇碜髦?,畫中一系列優(yōu)美的女性形象仿佛為文藝復興運動送來了一陣春風。波提切利的另一重要代表作《維納斯的誕生》是一部取材古典神話而非宗教故事的作品,描繪了美神維納斯誕生時的情景。這在當時不能不說是一種突破。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涌現(xiàn)出的最偉大藝術家是達·芬奇(LeonardodaVinci,1452—1519)。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巨人”,不僅是偉大的畫家,同時也是偉大的科學家、發(fā)明家、雕塑家、建筑師、工程師。達·芬奇基于人文主義思想,認為在自然的創(chuàng)造物中,人是最完美的創(chuàng)造物。達·芬奇對人和人性的研究和理解在《最后的晚餐》中得到充分的表現(xiàn)。《最后的晚餐》(意大利)達·芬奇畫壁畫484×880厘米1495—1497年米蘭圣瑪利亞·格拉契修道院藏該畫是為米蘭圣瑪利亞教堂畫的一幅壁畫,該畫被認為是對人類心理反應的研究之作。達·芬奇卓越的構圖藝術也得到最完美的展示。在達·芬奇的所有繪畫作品中,最為人們稱道的是《蒙娜麗莎》。在這幅作品中,他把刻畫人物的性格和表現(xiàn)人物的內心世界放在突出位置,成功地創(chuàng)造出一幅向人們展示出少婦的神秘內心世界,令人產生無窮遐想的繪畫作品。一種空間流暢而輕快的風格在這里開創(chuàng)。達·芬奇的高尚人格和人文主義思想在該畫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達。達·芬奇在繪畫理論上確立了藝術和現(xiàn)實的關系,為文藝復興時期造型藝術的現(xiàn)實主義奠定了基礎。達·芬奇的出現(xiàn)標志著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到來。作為雕塑大師的米開朗基羅同樣也是一位繪畫大師。他的繪畫代表作是繪在梵蒂岡西斯廷教堂拱頂上的組畫《創(chuàng)世記》?!秳?chuàng)世記》組畫氣勢磅礴,由40余幅畫組成,全長40米,寬14米。其中《亞當的創(chuàng)造》表現(xiàn)的是“人的覺醒”和對獲得力量的渴望,成為組畫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幅。人文主義思想在這里得到最好的體現(xiàn)和表達。畫家拉斐爾(RaphaelSanzio,1483—1520)是與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一道被稱為文藝復興盛期藝術“三杰”中的一位。他的大型壁畫《雅典學派》是一幅反映文藝復興人文主義者仰慕古典文化大師的鴻篇巨制。拉斐爾以高超的藝術手法把眾多的人物和諧地組合在一起,使人物與背景成為一體,畫面的透視運用造成空間感和分明的多層次感,觀賞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他的名作《西斯廷圣母》代表畫家的人文精神、藝術構思、文化修養(yǎng)和完美的技巧。作品具有極高的感染力和持久的美感。拉斐爾的風格代表了文藝復興時期人們最高尚的審美情趣。威尼斯畫派是意大利繪畫藝術領域的又一重要派別,被人們視為藝術上最有特色的畫派,以色彩均勻和光線效果佳為人們所稱頌。威尼斯畫派的藝術反映了人文主義思想對藝術家的影響。畫家傾向于表現(xiàn)人的歡樂、激情和對美的追求。如果說人文主義在佛羅倫薩和羅馬畫派中體現(xiàn)在爭取人的尊嚴和解放上,在威尼斯畫派中則體現(xiàn)在追求現(xiàn)世的幸福和歡樂上。意大利在繪畫上的成就影響深遠,近現(xiàn)代藝術家無一不受到其熏陶和影響。提香的《烏爾賓諾的維納斯》提香(Titian,1477—1576)是該畫派的最偉大代表。他的畫表現(xiàn)出人文主義思想對他的影響,個人主義、自由主義和享樂主義在他的作品中均有反映。他對人體的偏愛,使得他畫出的女性裸體畫成為人們最為欣賞的主題。1500年以后,由于歐洲社會自身發(fā)展的加快,思想文化交流增多,人們對發(fā)生在意大利的一切深感興趣,文藝復興思想的傳播和影響越來越廣泛,終于在隨后的100年中成為意大利以外歐洲國家的主要運動。由于歐洲其他地區(qū)的社會、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均有別于意大利,因此,當文藝復興在這些地區(qū)和國家出現(xiàn)時,運動的形式、內容、方式均有所不同。在總體上,北方國家的人文主義者不同于意大利的人文主義者主要從希臘—羅馬古典主義中尋找開展運動的思想武器,而是主要從原始基督教中尋找開展運動的思想武器,這樣具有強烈世俗特征的文藝復興運動在北方更多地表現(xiàn)在對宗教的思考和基督教人文主義上面。三、文藝復興在歐洲其他地區(qū)的傳播法國是繼意大利之后文藝復興得到開展的地區(qū)。1530年,在弗朗索瓦一世的倡導下,法蘭西學院建立。這標志著法國文藝復興運動的開始。傅丹(JeanBodin,1530—1596)是法國文藝復興運動出現(xiàn)的人文主義著名法學家。他關于國家主權、專制君主的理論不僅指出了國家主權的原則,而且指出了統(tǒng)治者權限的內容。拉伯雷(FrancoisRabelais,約1494—1553)是法國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文學家和人文主義者。他的長篇小說《巨人傳》是其人文主義思想的集中表現(xiàn)。拉伯雷的現(xiàn)實主義諷刺藝術對后來歐洲的文學家有不同程度的積極影響。拉伯雷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由中世紀經院教育培養(yǎng)出的“巨人”形象,希望以此啟發(fā)人們擺脫中世紀經院教育的束縛,從窒息的中世紀精神枷鎖中解放出來,成為新時代“全知全能的人”。拉伯雷因此成為資產階級的代言人。在法國

蒙田(MichelMontaigne,1533—1592)是法國文藝復興后期的重要思想家和散文家。他的《隨筆集》是其人文主義思想的代表。蒙田認為人天性就熱愛生活,追求幸福和快樂是愛生活的具體表現(xiàn),值得贊揚。他所提出的“只有懷疑才能判斷和論定”是對當時社會流行的盲目信仰的有力抨擊,可以說是笛卡爾“懷疑一切”思想的先聲。受意大利文藝復興思想的影響,德國的文藝復興運動自15世紀末逐步開展。德國的文藝復興運動首先是在研究古代語言學領域開始,人文主義者關心的主要是流傳到他們手中的基督教教義是否有詐,教義經典忠實原文,對語言和譯文的研究成為重點。在德國《伊拉斯摩斯》德國人文主義者的先驅是伊拉斯摩斯(DesideriusErasmus,1466—1536)。伊拉斯摩斯所作的《愚人頌》是一部著名的反宗教蒙昧主義的諷刺作品。羅伊希林(JohannReuchlin,1455—1522)是德國另一位人文主義者。馮·胡登(UlrichvonHutten,1488—1523)是德國具有人文主義思想的政治家。丟勒(AlbrechtDurer,1471—1528)是德國文藝復興時期涌現(xiàn)的最著名藝術家。他的著名組合版畫《啟示錄》充分顯示了他的創(chuàng)作技巧、想象力以及基督教人文主義思想。荷爾拜因(HansHolbein,1497—1543)是德國另一位有影響的人文主義藝術家?!兑晾鼓λ埂烦蔀闅W洲藝術史上最著名的肖像畫之一。老勃魯蓋爾的《婚禮舞會》尼德蘭地區(qū)在16世紀產生的最偉大的畫家是老勃魯蓋爾(PieterBruegeltheElder,1525—1569)。他以擅長表現(xiàn)鄉(xiāng)村景色和生活著稱,故有“農民勃魯蓋爾”之雅號。他的畫風粗獷樸素,有意識的夸張變形,已具有現(xiàn)代藝術的某些特征。由于宗教勢力的強大,特別是宗教裁判所的存在,文藝復興運動發(fā)展緩慢,直到16世紀后半葉文藝復興才得到較為廣泛的傳播。西班牙文藝復興時期涌現(xiàn)出的最偉大文學家是塞萬提斯(MigueldeCervantes

Saavedra,1547—1616)?!短眉X德》是他的代表作,屬于流浪漢小說范疇。在西班牙《堂吉訶德》是歐洲出現(xiàn)較早的一部長篇小說,不論在反映現(xiàn)實的深度和廣度上,還是在人物塑造方面,它都比以前的小說向前邁進了一大步?!堆蛉濉肥蔷S加的代表作。維加的戲劇自成一體,被視為西班牙民族戲劇的代表,對后來歐洲的戲劇,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英國的戲劇產生了積極影響。西班牙的戲劇也在這一時期得到較大的發(fā)展,在涌現(xiàn)出的眾多劇作家中,維加(LopeFelixdeVegaCarpio,1562—1634年)最為著名。在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下,人文主義成為維加戲劇要傳達的主要思想。在文藝復興運動的影響下,人文主義成為維加戲劇要傳達的主要思想。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想于14世紀就開始在英國初顯,其標志之一是杰弗雷·喬叟在文壇上的出現(xiàn)。喬叟在他生活的最后十五年進行了《坎特伯雷故事集》(1387-1400)的創(chuàng)作。這是他最杰出的作品。喬叟視野開闊,觀察深刻,寫作手法豐富多樣,真實地反映了不同社會階層的生活,開創(chuàng)了英國文學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對莎士比亞和狄更斯產生影響。在英國托馬斯·莫爾(ThomasMore,1478—1535)是繼喬叟之后英國出現(xiàn)的一位有影響的人文主義者。他所創(chuàng)作的對話體小說《烏托邦》是其人文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xiàn)。他的作品對后來出現(xiàn)的描寫理想社會的文學具有很大影響。隨著伊麗莎白女王時代的到來,英國社會政治更是相對穩(wěn)定,經濟發(fā)展迅速,文化繁榮,尤其是戲劇藝術得到很大發(fā)展。在文藝復興思想的影響下,16世紀的英國舞臺徹底拋棄了中世紀的觀念,戲劇作為娛樂和啟迪心智的功能得以恢復。戲劇的流行使得戲劇成為聯(lián)系廣大民眾、傳播人文主義思想的重要媒介。伊麗莎白一世莎士比亞(WilliamShakespeare,1564—1616)是英國文藝復興的巨匠,也是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中涌現(xiàn)出的一位最偉大的巨人。作為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少數幾個最杰出的文學家,他從人文主義觀點出發(fā),對處于封建和資本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