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專題復習高考27題研究分析明清社會轉型52【省一等獎】_第1頁
高考歷史專題復習高考27題研究分析明清社會轉型52【省一等獎】_第2頁
高考歷史專題復習高考27題研究分析明清社會轉型52【省一等獎】_第3頁
高考歷史專題復習高考27題研究分析明清社會轉型52【省一等獎】_第4頁
高考歷史專題復習高考27題研究分析明清社會轉型52【省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明清:高考27題題型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輝煌與衰落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三、古代史微專題構建(2019全國Ⅰ卷·27)(2019·全國Ⅰ)明中后期,大運河流經的東昌府是山東最重要的棉花產區(qū),所產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攬,沿運河運至江南,而后返銷棉布。這一現象產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變革B.土地制度的調整C.貨幣制度的改變D.地區(qū)經濟的差異(2019·全國Ⅱ卷·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資本一般為白銀數十萬兩,多者上百萬兩。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資本一般在一百萬兩以上,甚至多達千萬兩。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發(fā)生根本性改變B.重農抑商政策明顯松弛C.商業(yè)活動的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D.白銀開始成為流通貨幣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答案D答案C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9全國Ⅲ卷·27)乾隆時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異縣,地畝山場皆委之佃戶”。蘇州甚至出現“土著安業(yè)者田不滿百畝,余皆佃農也。上田半歸于郡城之富戶”。由此可知,當時江南()A.土地所有權變更極為頻繁B.農業(yè)生產利潤微不足道C.個體農耕為主要生產形式D.農業(yè)中商品化生產普遍(2018·全國Ⅰ卷·27)圖中的動物是鄭和下西洋時外國使臣隨船向明政府貢獻的奇珍異獸。明朝君臣認為,這就是中國傳說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賜外國使臣。這表明當時()A.對外交流促使中國傳統繪畫出現新的類型B.朝廷用中國文化對朝貢貿易貢品加以解讀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進了對外文化交流D.外來物品的傳入推動了傳統觀念更新答案C答案B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8全國Ⅱ卷·27)昆曲在明朝萬歷年間被視為“官腔”,到清代被譽為“雅樂”“盛世元音”,宮廷重要活動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區(qū)“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戲必請昆班,以示府城中廟會之高雅”。這些史實表明,昆曲在明清時期的流行是因為()A.陸王心學廣泛傳播B.吸收了京劇的戲曲元素C.社會等級觀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2018·全國Ⅲ卷·27)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區(qū),雕印出版?zhèn)€人著作之風盛行,有人謔稱:“老童(生)、低秀(才),胸無墨、眼無丁者,無不刻一文稿以為交游酒食之資。”士大夫間也流行將書籍作為禮物。這種現象可以說明當時()A.學術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士人的地位顯著提高C.經世致用思想影響廣泛D.崇尚文化的氛圍濃厚答案D答案D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7·全國Ⅰ卷·27)明前中期,朝廷在飲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嚴格規(guī)定,例如官員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連低級官員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這一變化反映了A.君主專制統治逐漸加強 B.經濟發(fā)展沖擊等級秩序C.市民興起瓦解傳統倫理 D.低級官員易染奢靡風氣(2017·全國Ⅱ卷·27)明初朱元璋嚴禁宦官讀書識字,但中后期宦官讀書識字逐漸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針對性地編纂適合宦官學習的讀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樞決策過程發(fā)生異變 B.皇帝權力日趨衰落C.內閣議政功能已經喪失 D.宦官掌握決策權力答案A答案B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6·全國Ⅰ卷·27)明初廢行省,地方分設三司,分別掌管一地民政與財政、司法、軍事,直屬六部。明中葉以后,皇帝臨時派遣的巡撫逐漸演變?yōu)槿局系牡胤阶罡咝姓L官。這一變化有助于A.擴大地方行政權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權限 D.緩解中央與地方的對立答案B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6·全國Ⅱ卷·27)福建各地族譜中有大量關于入臺族裔回鄉(xiāng)請祖先牌位赴臺的記載,此類現象在清乾隆年間驟然增多。這說明乾隆年間A.族譜編修順應了移民的需求B.大陸移民已在臺灣安居繁衍C.內地宗族開始整體遷移臺灣D.兩岸居民正常往來受到阻礙(2016·全國Ⅲ卷·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農村的變化時說,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順而主令尊”,如今“驕惰成風,非酒食不能勸”“夏必加下點心,冬必與早粥”。這一變化反映了

A.市鎮(zhèn)經濟與手工業(yè)的發(fā)展 B.政府積極推行重農政策C.社會矛盾日益尖銳 D.農業(yè)中人身依附關系強化答案B答案A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5·全國Ⅰ卷·27)表1河南、江蘇兩地科舉考試狀元人數表

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蘇781749表1呈現的變化反映了A.理學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B.經濟發(fā)展促進文化興盛C.中原地區(qū)經濟急劇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趨勢明顯(2015·全國Ⅱ卷·27)明成祖朱棣認為,北京“山川形勝,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將都城從南京遷至北京,這一舉措客觀上A.推動了國家政治統一進程

B.促進了跨區(qū)域貿易的繁榮C.抑制了區(qū)域性商幫的形成D.改變了南北經濟文化格局答案B答案B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4·全國Ⅰ卷·27)據記載,清初實施海禁前,“市井貿易,咸有外國貨物,民間行使多以外國銀錢,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這一記載表明當時

A.中國在對外貿易中處于優(yōu)勢地位B.外來貨幣干擾了中國資本市場C.自然經濟受到進口貨物的沖擊D.民間貿易發(fā)展沖擊清廷的統治(2014·全國Ⅱ卷·27)明初廢丞相、設顧問性質的內閣大學士,嚴防權臣亂政。明中后期嚴嵩、張居正等內閣首輔操縱朝政,權傾一時。這表明A.皇權漸趨衰弱 B.君主集權加強C.內閣取代六部 D.首輔權力失控答案A答案B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4·大綱全國卷·14)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后來內閣首輔“儼然漢唐宰輔”。明代內閣與唐代宰相的相同之處是A.均能獨立處理政務B.均輔助皇帝處理政務C.都擁有官吏任免權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務(2014·大綱全國卷·15)蕪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漿染業(yè)中心,當時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蕪湖漿染,故有“織造尚松江,漿染尚蕪湖”之說。這一歷史現象反映出

A.商品生產呈現區(qū)域化分工B.區(qū)域間有著不同的市場需求C.手工業(yè)技術水平日趨平衡D.抑商政策阻礙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答案B答案A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2013·課標版全國Ⅱ卷·27)清代有學者說:“古有儒、釋、道三教,自明以來,又多一教,曰小說……士大夫、農、工、商賈,無不習聞之,以至兒童、婦女不識字者,亦皆聞而如見之,是其教較之儒、釋、道而更廣也?!边@表明A.小說成為一種新的宗教傳播載體B.小說的興起沖擊了封建等級觀念C.市民階層擴大推動世俗文化發(fā)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會的價值觀念(2013·大綱全國卷·16)明初的戶役制度,將戶籍分為若干類別,其中主要是民戶,還有軍戶、匠戶、灶戶(煮鹽戶)等幾十類,并嚴格禁止更換戶別。這一措施有利于A.緩和土地兼并B.促成社會分化C.強化社會控制D.發(fā)展商品經濟答案C答案C(2013·大綱全國卷·17)乾隆三十七年,臺灣海防同知朱景英稱:“臺地多用宋錢,如太平、元祜、天禧、至道等年號錢,錢質小薄,千錢貫之?!睋丝芍狝.宋代商品經濟比清代更為繁榮B.當時兩岸經濟交往尚不密切C.海峽兩岸有著不同的貨幣體系D.宋代以后臺灣經濟發(fā)展遲緩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答案B項目全國Ⅰ卷全國Ⅱ卷全國Ⅲ卷命題角度2019明代南北經濟的差異【明代經濟區(qū)域特點】(歷史解釋)明代商業(yè)資本發(fā)達【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唯物史觀)租佃經濟【小農經濟經營方式】(唯物史觀)考情分析:近五年的27題主要集中在明清時段的考查;近年主要集中在文化和經濟的考查上;考點分布:明清政治圍繞君主專制與中央集權展開,考查皇權與相權、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明清的經濟主要考查明清經濟的新變化,分析經濟發(fā)展對社會秩序產生的影響??疾榉绞剑簩ξㄎ锸酚^與歷史解釋的考查比較多考查趨勢:經濟史的考查仍將是重點,涉及經濟引起的社會變革;臺海關系和國家統一是這一時段的長效熱點。2018鄭和下西洋【傳統文化的影響】(唯物史觀)昆曲流行【知識分子的文化觀念】(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書籍盛行【崇尚文化的氛圍】(歷史解釋)2017明代使用玉器的變化【明代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歷史解釋)宦官讀書識字的變化【明朝君主專制的加強】(唯物史觀)非選擇題考查【荷蘭入侵臺灣與鄭成功收復】2016巡撫逐漸演變?yōu)榈胤介L官【明朝中央集權的加強】(唯物史觀)臺人返回大陸請祖先牌位【人口流動、臺海關系】(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明末江南農村的變化【明代市鎮(zhèn)發(fā)展】(歷史解釋)2015科考狀元數目的變化【經濟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唯物史觀)

明成祖遷都北京【長途販運的發(fā)展】(史料實證)一、近五年高考題分析研究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階段特征】明清時期(1368~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

突出特點:一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日趨鞏固;二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政治方面:統一多民族國家日趨鞏固;君主專制得到空前的加強。

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清朝設立軍機處,封建制度日趨衰落。

經濟方面:封建經濟繼續(xù)發(fā)展,商品經濟空前繁榮。農業(yè)上:賦稅制度變化,人身依附關系減弱;人口增長,人地矛盾激化;高產作物引進,緩解人地矛盾。手工業(yè):專業(yè)化發(fā)展,江南市鎮(zhèn)興起;民營手工業(yè)占主導;資本主義萌芽。商業(yè):長途販運貿易,商幫出現。白銀成為普遍流通的貨幣

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階段特征】明清時期(1368~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

突出特點:一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日趨鞏固;二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思想文化:明清文化具有承古萌新的時代特征。

八股取士和文字獄體現君主專制的色彩;儒家思想活躍,明清民主思想萌芽;市民階層壯大,市民文學發(fā)展。傳統科技逐漸落后與近代自然科學。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階段特征】明清時期(1368~1840年鴉片戰(zhàn)爭前)

突出特點:一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日趨鞏固;二是封建制度漸趨衰落。對外關系:明清輝煌與社會停滯。

對外政策由開放到閉關自守,中西差距拉大;西學東漸帶來沖擊;受到西方的殖民勢力的沖擊(臺灣)。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中央官制 ——廢宰相,設內閣】(1)明太祖:廢丞相,權分六部。(2)明成祖:設立內閣。①職能: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②特點:A、始終不是法定中央一級正式的行政機構;B、職權不明,不能統率六部;C、閣臣的升降由皇帝決定;D、票擬權最終取決于皇帝的批紅。(3)發(fā)展:初為助理機構,后參與決策,地位逐漸提高,宣宗時取得票擬權,一度獨攬大權。(4)破壞:以司禮監(jiān)的太監(jiān)牽制,宦官參政,甚至控制內閣?!竞诵母拍睢髑濉慷?、明清核心概念突破【中央官制 ——軍機處】(1)概況:雍正時期設立軍機處,由皇帝挑選親信的滿漢官員充任軍機大臣。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負責傳達政令。(2)職能:輔助皇帝處理政務。(3)特點:皇帝欽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辦事(受皇帝召見,跪受筆錄);機構簡單,人員精干,有官無吏;辦事效率較高;政治決策封閉性特征明顯。(4)影響:標志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頂峰?!竞诵母拍睢髑濉慷?、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地方行政制度】1.明朝:廢“行中書省”制度,改成“三司分設”管理。(1)職能:①承宣布政使司負責行政;②提刑按察使司負責司法監(jiān)察;③都指揮使司負責軍事。(2)特點:“三司”分權,分別只聽命于中央號令,互不統轄。(3)評價: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聯系進一步加強,對強化中央集權,穩(wěn)定地方社會秩序起到了一定作用。(4)發(fā)展:至明代中后期,朝廷派出總督、巡撫到到地方節(jié)制三司。后來,成為地方政府實際首腦。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地方行政制度】2.清朝:(1)地方行政制度:沿襲明制,大致分省、府、縣三級,總督、巡撫為掌握行政、軍事、監(jiān)察大權的高級地方官員。(2)邊疆政策:①設理藩院。主管邊疆民族事務的機構,管理蒙古、新疆、西藏的行政、賦稅、兵刑、戶口、宗教事務。②改土歸流。明清兩代在少數民族地區(qū)廢除土司,實行中央委派流官統治的政治措施。加強中央集權,促進邊疆開發(fā),融合民族關系。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監(jiān)察制度】1.明朝:都察院、錦衣衛(wèi)、東廠、西廠。2.清朝:都察院。【選官制度】

明清八股取士:束縛了讀書人的思想,阻礙了科學及文化的發(fā)展。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明清政治考查視角】1.明朝國家體制的獨特性:明朝皇帝集國家元首與政府首腦于一身;2.軍機處的運行機制:

清代內閣與軍機處的職責及關系;清朝政治中的決策和行政體制;軍機處如何強化君主專制。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土地制度】【核心概念——明清】

明清之際大地主土地所有制進一步發(fā)展,租佃制普及全國,成為農村經濟中的主要形式。佃農對地主的人身依附關系減弱【賦役制度】1.明朝:一條鞭法(1)內容:將原來的田賦、徭役、雜稅“并為一條”,折成銀兩;把從前按戶、丁征收的役銀,分攤在田畝上,按人丁和田畝的多寡來分擔。(2)影響:①納銀代役,封建國家人身依附關系的松弛;②賦役征銀,適應了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③標志著賦稅由實物為主向貨幣為主。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賦役制度】2.清朝:更名田到攤丁入畝(1)概況:①固定丁數。1712年,清政府規(guī)定以康熙五十年(1711年)的人丁數,作為征收丁稅的固定丁數,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賦”;②攤丁入畝。雍正時期,把丁稅平均攤入田賦中征收統一的地丁銀。廢除人頭稅。(2)意義:進一步放松了農民對封建國家的人身依附關系,促進了人口滋長,增加了大量勞動力,有利于經濟的發(fā)展。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明清江南市鎮(zhèn)興盛】

(1)發(fā)展概況:江南地區(qū)市鎮(zhèn)的發(fā)展,始自宋元的村市、草市,到了明清,全國各地市鎮(zhèn)普遍興起,從臨時的、定期的集市發(fā)展為較大規(guī)模的工商業(yè)市鎮(zhèn)。(2)興盛的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商品經濟發(fā)達;②江南地區(qū)手工業(yè)發(fā)達促進了市鎮(zhèn)的普遍發(fā)展;③資本主義的萌芽。(3)特點:①數量多且分布密集,輻射范圍廣;②以工商業(yè)活動為主要功能;③與周邊的農村聯系密切,促進了農產品的商品化。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明清江南市鎮(zhèn)興盛】

(4)江南市鎮(zhèn)與“早期工業(yè)化”:

彭慕蘭在《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代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認為:“在18世紀以前,中國的江南地區(qū)并不比歐洲落后。”

江南市鎮(zhèn)在絲織業(yè)、棉織業(yè)所達到的水平領先于工業(yè)革命前的歐洲。

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白銀貨幣化】

明代白銀貨幣化的原因分析:

1.商品經濟發(fā)展的需要。

傳統的賤金屬貨幣不能夠滿足長途販運貿易的需要。

2.白銀供給大幅度增加。①國內開采。②海外白銀內流。

A.中國的手工業(yè)品技藝精湛,品質優(yōu)良。

B.明代的商品占有價格優(yōu)勢。中國貿易處于順差地位。

C.金銀比價低于國外市場。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海禁和“閉關鎖國”】

(1)含義:

海禁:中國明代政府禁阻私人出洋從事海外貿易的政策。始于明初,直至明末,未曾撤銷。清朝延續(xù)了這一政策?!伴]關鎖國”:指清王朝嚴格限制和禁止對外交往和貿易的政策。

(2)原因:①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實行閉關鎖國政策的根源(閉關鎖國政策實際上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對外政策上的反映)。②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的反抗是主要原因。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海禁和“閉關鎖國”】(3)表現:①明朝:海禁政策。建立和維護“朝貢體制”;明太祖下令海禁,人民不得擅自出海與外國互市,對外貿易只能在官方下進行。②清朝:順治“海禁令”;乾隆年間,設立“廣州十三行”。(4)評價:①積極:有利于維護國家的主權,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殖民勢力對中國的侵略,暫時維護了國家安全和封建統治②消極:明清時期,阻礙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助長了統治階級妄自尊大的心理;阻礙了中外交流,導致中國近代落后于世界,使得中國社會在19世紀以極端保守和封閉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明清經濟考查視角】1.社會史觀——明朝經濟發(fā)展對社會生活的影響2.明代江南市鎮(zhèn)的興起與農村的變化3.明清政治中心與經濟重心的分離(長途販運貿易興起)4.明清清代對外貿易的發(fā)展5.封建社會后期商品經濟的發(fā)展趨勢6.從居民身份構成分析明代社會結構的變化7.明清時期農業(yè)經濟結構的變化8.明代手工業(yè)生產關系的變化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

1.代表人物及主張: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

2.明清進步思想的特點:

①反傳統、反教條;

李贄指出儒家經典并非“萬世之至論”

②反對君主專制制度,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黃宗羲提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結論;顧炎武提倡“眾治”,反對“獨治”

③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

黃宗羲反對重農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張。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3、明清進步思想的評價(1)進步性①批判繼承傳統儒學,豐富了傳統儒家思想體系,促使傳統文化重新煥發(fā)生機;②批判君主專制的同時還提出了種種限制君權的理論和設想,帶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一定意義上反映了資本主義萌芽時代的要求;③經世致用的的學風和實踐,有利于后世學術的發(fā)展。(2)局限性①由于早期資本主義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質基礎。②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本質上仍屬于傳統儒學的范疇,不是資本主義性質的思想。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核心概念——明清】【明清之際的進步思想】4、明末清初進步思想家對孔孟儒學的繼承與發(fā)展

繼承發(fā)展政治批天理——理性存人欲——民本批判君主和三綱——平等限制君主專制——民主人欲天然合理——個性解放經濟文化經世致用——務實否定權威,獨立思想二、明清核心概念突破【明清思想文化考查視角】1.明清市民文化的發(fā)展——小說的出現及影響2.清代出現反傳統思想3.明清時期的中學西傳4.明清之際對傳統思想的繼承5.明代戲劇藝術體現的時代特征三、微專題構建專題一:明清社會變動一、明清社會概況:舊傳統新因素

政治專制制度空前加強,封建制度漸趨衰落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鞏固發(fā)展,奠定近現代中國的政治版圖

經濟重農抑商、海禁與閉關鎖國、小農經濟仍占主導農耕經濟高度發(fā)展;私營手工業(yè)崛起主導,市場化、專業(yè)化程度加深;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并緩慢發(fā)展;文化理學主導束縛人性;文化專制空前強化;傳統科技大成;西學東漸開始;產生早期啟蒙思想;文藝大眾化、世俗化;承古萌新三、微專題構建專題一:明清社會變動二、明清社會影響因素:有利因素:①經濟:商品經濟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fā)展;②思想文化:出現早期反封建民主思想;③階級關系:市民階層壯大;傳統的四民等級秩序受到沖擊;④社會觀念:原有規(guī)制、思想觀念、社會習俗受到商業(yè)發(fā)展的挑戰(zhàn)明清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由盛而衰,出現了向近代社會轉型的因素。不利因素:①以農為本的立國理念;②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③理學居于統治地位,“四書”更受重視;三、微專題構建專題二:中國古代的土地和賦役制度演變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一)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演變過程:1.西周——貢賦2.春秋后期——按畝納稅

(一律按田畝征稅,承認土地私有,標志著井田制瓦解)

3.秦朝——按人丁收稅、征發(fā)徭役、兵役

賦:指對土地的課稅,即田賦,有時還包括人頭稅和資產稅。役:亦稱徭役,平民從事的無償勞動,包括力役、雜役和軍役。三、微專題構建專題二:中國古代的土地和賦役制度演變一、中國古代的賦役制度(一)中國古代賦役制度的演變過程:4.漢朝:編戶齊民制度編戶農民依據資產多少對封建國家承擔田租、賦稅(更賦、算賦、口賦)和徭役、兵役四項負擔。

5.北魏——租調制

配合均田制,受田農民,每年必須交納一定數量的租粟、調帛或麻,還必須服徭役和兵役。這里的“調”指戶稅,征收帛或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