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1.gif)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2.gif)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3.gif)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4.gif)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2e9a2dcb0633c139149064f04dd0e8b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v.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練習一〔一〕填空題1、學校產生于_____社會初期。2、學校在國家出現(xiàn)之后產生,首先是適應統(tǒng)治階級___的需要?!捕掣腻e題1、學校產生于原始社會初期。〔三〕選擇題1、外國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學校是____的宮廷學校。A.古代埃及B.兩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臘2、古代埃及的寺廟學校著重_____。A.文雅教育B.職官教育C.書吏教育D.科學教育3、古代埃及學校的教育方法十分____。A.生動活潑B.直觀有趣C.嚴肅認真D.簡單粗暴4、古代埃及的學校教育除了宮廷學校、職官學校之外,還有__等。A.寺廟學校B.教區(qū)學校C.文法學校D.修辭學?!菜摹辰忉尭拍铑}1、古代埃及的“職官學校〞2、古代埃及的“書吏學校〞3、古代埃及的“寺廟學校〞〔五〕簡答題1、古代埃及“宮廷學校〞的產生?!擦痴撌鲱}1、試說明學校產生的條件和原因。〔一〕填空題1.奴隸2.穩(wěn)固政權〔二〕改錯題1.將“原始〞改為“奴隸〞〔三〕選擇題1.A2.D3.D4.A〔四〕解釋概念題1.〔1〕到中王國時期,各政府機關紛紛以辦公處所為校址;〔2〕招收貴族和官員的子弟;〔3〕讓他們在現(xiàn)職官吏的教導下,既受一定的根底訓練,又受充分的業(yè)務訓練;〔4〕從而造就所需要的職官,是為職官學校。2.〔1〕為了滿足當時奴隸制國家各方面事務對各種書吏的需求,不少書吏便以教育為專業(yè),廣設書吏學校;〔2〕教授閱讀、書寫、計算和法律知識;〔3〕也有的講授數學、天文學和醫(yī)學等較高深的學問;〔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長的書吏學校,經濟拮據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學校。3.〔1〕由于當時僧侶們壟斷科學知識;〔2〕規(guī)模宏大的寺廟往往就是當時傳授高深學問的學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現(xiàn)了寺廟學校;〔3〕它與培養(yǎng)政治才干為主的職官學校不同,著重科學教育;〔4〕寺廟就有需要也有條件進展培養(yǎng)專業(yè)人員的工作?!参濉澈喆痤}1、古代埃及政治強盛,經濟繁榮,法老為了使奴隸主子弟具備一定的知識才能以繼承國家的管理事業(yè),便在宮廷中設立學校,邀集文人學者,教育皇家子弟和朝廷重臣的后代,使之學成以后充任官吏。這種宮廷學校直到中王國時期仍然存在?!擦痴撌鲱}1、大約在原始社會瓦解的時期,才有了專門的教育機構的萌芽,而學校那么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它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第一個存在階級、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的社會——奴隸社會之中。學校的產生,是跟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生產知識的積累和文字的出現(xiàn)嚴密聯(lián)系著的。然而,學校決不僅僅是文化開展的產物。學校產生以后固然有著促進文化的作用,但奴隸主階級不會先從文化開展,后從穩(wěn)固政權的角度考慮設校問題。學校在國家出現(xiàn)之后產生,首先是適應統(tǒng)治階級穩(wěn)固政權的需要。統(tǒng)治者為穩(wěn)固政權,必須把一系列統(tǒng)治者需要的知識和經歷傳授給他們的后代練習二〔一〕填空題1、“三藝〞是辯證法、文法、_____。2、古代希臘體育的五項競技工程是賽跑、跳躍、擲鐵餅、____、角力。3、古代雅典教育的根本特點是__________。4、古代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都是為____階級的統(tǒng)治效勞的。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隨____兒童到學校受教育的仆人。6、“三藝〞為_____所創(chuàng)。〔二〕選擇題1、“三藝〞為_____所創(chuàng)設。A.柏拉圖B.智者派C.亞里士多德2、古代希臘體育的五個競技工程是賽跑、跳躍、擲鐵餅、___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標槍D.擊劍3、雅典的初等學校全由____辦理。A.私人B.企業(yè)C.國家D.私人和國家共同4、斯巴達教育的根本特點是強調____。A.智育B.美育C.勞動教育D.軍事體育〔三〕改錯題1、斯巴達教育的根本特點是要求身心和諧開展。2、斯巴達的學校都由私人辦理。3、古代雅典教育的根本特點是軍事體育性質。4、古代斯巴達教育體系最根本的特點是文雅教育性質。5、“三藝〞是算術、文法、修辭學。6、雅典的初等學校全由國家辦理。7、“三藝〞為柏拉圖所創(chuàng)設。8、在古代雅典,女孩七歲以后不再在家中讀書、習字?!菜摹辰忉尭拍铑}1、古代雅典的“教仆〞2、古代希臘教育中的“三藝〞〔五〕簡答題1、試述斯巴達教育體系。2、試述雅典教育體系。3、試概括斯巴達教育體系的根本特點及其主要表現(xiàn)。5、試概括雅典教育體系的根本特點及其主要表現(xiàn)。〔六〕論述題1、試比擬建立在不同的奴隸制經濟、政治以及文化條件下的斯巴達和雅典教育的異同?!惨弧程羁疹}1.修辭學2.投標槍3.要求身心和諧開展4.奴隸主5.奴隸主6.“智者派〞〔二〕選擇題1.B2.C3.A4.D〔三〕改錯題1.將“斯巴達〞改為雅典或將“要求身心和諧開展〞改為“軍事體育性質〞2.將“私人〞改為“國家〞3.將“軍事體育性質〞改為“要求身要求身心和諧開展〞或將“雅典〞改為“斯巴達〞4.將“文雅教育〞改為“軍事體育〞5.將“算術〞改為“辯證法〞6.將“國家辦理〞改為“私人辦理〞7.將“柏拉圖〞改為“智者派〞或將“三藝〞改為“四藝〞8.將“不再〞改為“仍〞〔四〕解釋概念題1、“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隨奴隸主兒童到學校受教育的的仆人。在孩子上學、放學途中他為孩子拿寫字板、寫字棍及豎琴等文具,并監(jiān)視兒童的行為?!敖唐通暥酁槔夏昱`。2、“三藝〞是辯證法、文法和修辭學,為“智者派〞所創(chuàng)。〔五〕簡答題
1、在斯巴達,兒童屬于國家的,檢驗合格、體質強健的嬰兒在國家監(jiān)視下由父母教養(yǎng)到手歲,不合格的即被拋棄。男孩7歲起就被送入國家公有機關,過半軍營式的生活,一直到18歲。在這里,兒童從小過著集體生活,以年齡分隊,由20—23歲的青年擔任小隊教導員。其上,設有總監(jiān),另有一批助手,稱為“鞭打者〞。為了養(yǎng)成艱辛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們給予兒童的飲食起居條件極端簡陋、苛刻,使之習于忍耐饑寒,還用殘酷的鞭打和野獸的撲咬作為訓練的手段;這培養(yǎng)機敏性和仇恨兒童的心理,他們要求兒童到附近希洛人居住的村落偷盜食物和柴米,甚至在夜間舉行捕殺奴隸的“實習〞;為了對兒童進展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他們通過教官或來訪的社會上層人士,采用講述或談話的方式使兒童了解斯巴達人的風俗習慣、傳統(tǒng)、儀式和奴隸制社會的政治、法律、行為標準。在這里,智育不受重視,文化知識極端落后,教學的主要容是軍事體育活動,除五項競技運動〔賽跑、跳躍、擲鐵餅、投標槍、角力〕外,還有騎馬、肉搏、游泳、射箭等軍事游戲。兒童也承受音樂與舞蹈教育,不過是與軍事體育結合進展的,含有軍事和的意義。兒童唱贊美歌兒戰(zhàn)歌以鼓勵尚武和愛國的情感,跳舞那么是軍事體育動作的模擬和敬神的表示。斯巴達青年滿18歲,就被送到埃弗比〔Ephebia,士官團,高一級的教育機構〕承受正規(guī)的軍事訓練,到20歲止。入團前,青年必須承受當眾鞭打的考驗,能忍受者為合格,哀號求免者那么被剝奪入團資格。埃弗比團由精干的軍事家領導,學習地形和進攻、防御的戰(zhàn)略。軍事訓練還包括經常對奴隸進展空襲和捕殺。斯巴達還重視女子教育。女孩在體力方面和道德方面也受到同樣的教育,以便適應斯巴達的社會生活,成為體格強健的母親,在男子出征時還可負起保衛(wèi)的職責。
2、雅典兒童7歲前在家庭中承受學前教育,主要是在戶外進展各種體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如投骰子、玩小馬、雕刻等等,成人還給他們講故事、童話和神話,注意培養(yǎng)他們各種禮貌行為。這些工作往往由“教仆〞承擔。女孩7歲以后,仍在家中讀書寫字,學做家務,這是因為雅典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甚至不能參加雅典的生活,所以不受學校教育。男孩7歲起由教仆陪送到文法學校和弦琴學校承受初等教育。這些學校都是私立的、收費的,沒有官定的章程與課程,這一點也與斯巴達不同。兒童在文法學校學習讀、寫、算的初步知識。在弦琴學校學習音樂、吟誦荷馬史詩、演奏七弦琴。所有教學容都含有、道德教育性質。此外,兒童還經常參加奔跑、騎馬、投槍等體育活動。學校教師地位很低,有些還是獲得自由的奴隸,加之當時受客觀條件限制,教與學都很困難,教師經常使用體罰,教學方法簡單粗暴。男孩到了13、14歲,可以進入私立的體操學校,重點進展體育訓練,如五項競技活動、體操和游泳,但也輔以文化知識的學習,并經常請官吏與有名望的長老到校對學生進展政治性和道德性的談話。在這里,體育還與美育相結合,非常重視開展兒童的體型美和動作美,并不像斯巴達那樣單純開展膂力。三兩年的體操學校生活完畢之后,一般平民的子弟大多就業(yè)謀生,顯貴者的子弟繼續(xù)入國立體育館。在這里,年在16歲左右的青年除進一步承受體操、騎馬、射箭、和音樂的訓練外,還學習政治、法律和三藝〔辯證法、文法、修辭學〕以便為將來參加國家行政工作做準備。國家除委托專職人員負責體育館工作外,還常派上層人士到這里和青年談話。由于體育館也是成年人進展文娛活動的場所,所以青年在與成年人的接觸中受到政治和社會的教育。此外,青年還參加公民集會,上戲院或到法院旁聽,以熟悉奴隸制的生活。年滿18歲的國立體育館畢業(yè)生可升入埃弗比團。這種軍事政治性質的學校在當時可算是高等教育了。青年以一年時間深入學習軍事技術、軍事知識和戰(zhàn)爭藝術,同時還要學習政治和參加社會活動。一年滿,國家授予給他們以矛、盾兩種武器,要求他們誓死保衛(wèi)雅典的奴隸主制,并送他們到邊防地區(qū)的軍隊中去見習一年。雅典青年20歲以后始成為享有完全政治權利的正式公民,可任國家的軍事職務和官吏。
3、斯巴達教育體系最根本的特點是軍事體育性質。表現(xiàn)在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身體驃悍,忍耐苦勞,遵紀守法,勇猛善戰(zhàn)的武士;在教育容方面,無視智育、美育,主要是軍事和體育教育,五項競技是最根本的體育工程,還有軍事游戲和軍事訓練;教育方法采取鍛練主義,十分嚴酷。
4、雅典教育的根本特點是要求身心和諧開展。表達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養(yǎng)具有安康的體格,高尚的情操,廣泛的文化素養(yǎng),能言善辯的社會活動家和商人;在教育容方面不僅重視軍事體育,而且重視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雖也注重訓練,但比擬溫和?!擦痴撌鲱}
1、斯巴達教育體系最根本的特點是軍事體育性質。表現(xiàn)在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身體驃悍,忍耐苦勞,遵紀守法,勇猛善戰(zhàn)的武士;在教育容方面,無視智育、美育,主要是軍事和體育教育,五項競技是最根本的體育工程,還有軍事游戲和軍事訓練;教育方法采取鍛練主義,十分嚴酷。雅典教育的根本特點是要求身心和諧開展。表達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養(yǎng)具有安康的體格,高尚的情操,廣泛的文化素養(yǎng),能言善辯的社會活動家和商人;在教育容方面不僅重視軍事體育,而且重視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雖也注重訓練,但比擬溫和。建立在不同的奴隸制制經濟、政治以及文化條件下的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除了上述在教育目的、容和方法方面的差異外,還有下面幾個不同點:斯巴達的學校只有軍事體育一種類型,而雅典除進展軍事體育的體操學校和軍事學校外,還有文法學校和弦琴學校;斯巴達的學校都由國家辦理,實行免費教育,而雅典的初等學校全由私人設立,收取學費;斯巴達重視女子教育,雅典那么相反。由于斯巴達和雅典都是奴隸制國家,它們的教育的階級實質是一致的,都是為奴隸主階級統(tǒng)治效勞的。練習三〔一〕填空題
1、柏拉圖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
2、古代西方第一個完整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系是____提出的。
3、亞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
4、格拉底以其“_________術〞而著稱于世界教育史。
5、________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論述了身心和諧開展教育問題。
〔二〕改錯題
1、亞里士多德是古代羅馬的教育家。
2、亞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年建立了阿卡德米學園。
3、亞里士多德于公元前635年建立呂克昂學園。
4、格拉底認為美德的本質就是天性。
5、柏拉圖把培養(yǎng)軍人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
6、格拉底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學?。
〔三〕選擇題
1、“知識助產術〞是________提出來的。
A.智者B.昆體良C.格拉底
2、格拉底法也稱為_____。
A.相互教學法B.發(fā)現(xiàn)法C.知識助產術D.雄辯術
3、柏拉圖在公元前387年建立_____。
A.阿卡德米學園B.呂克昂學園C.雅典大學D.亞歷山大大學
4、亞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
A.?理想國?B.?政治學?C.?烏托邦?D.?巨人傳?
〔四〕解釋概念題
1、“格拉底法〞
2、古代希臘教育中的“四藝〞〔五〕簡答題
1、格拉底的“知識助產術〞述評。
2、柏拉圖為什么把培養(yǎng)執(zhí)政者〔哲學家〕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
3、怎樣對待柏拉圖關于“學習就是回憶〞的觀點.
4、述評亞里士多德關于七至十四歲兒童的教育的主要觀點。〔六〕論述題
1、柏拉圖學前教育思想述評。
2、試評柏拉圖的學校教育制度。
3、試述亞里士多德的和諧開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學根底。(一)填空題
1.?理想國?2.柏拉圖3.?政治學?4.知識助產5.亞里士多德
(二)改錯題
1.將“羅馬〞改為“希臘〞或將“亞里士多德〞改為“昆體良〞
2.將“阿卡德米〞改為“呂克昂〞
3.將“635”改為“335”
4.將“天性〞改為“知識〞
5.將“軍人〞改為“哲學家〞
6.將“格拉底〞改為“亞里士多德〞
(三)選擇題
1.C2.C3.A4.B
(四)解釋概念題
1、格拉底的“知識的助產術〞,實際上是通過啟發(fā)式談話使學生獲得一般性概念的歸納法。
2、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四種自由藝術〞,簡稱“四藝〞。(五)簡答題
1、格拉底的“知識的助產術〞,實際上是通過啟發(fā)式談話使學生獲得一般性概念的歸納法。格拉底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予直接答復,而是采取反詰法,逐步揭露對方思維中的矛盾,激發(fā)其積極思考、修正錯誤、尋求正確的答案,得到一般性的概念。
這種方法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努力探索,通過自我判斷去獲得知識。但由于格拉底視知識為人類頭腦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啟發(fā)法帶有思辯性。
2、在教育目的方面,柏位圖把培養(yǎng)執(zhí)政者作為最高目標,衛(wèi)國者次之,勞動者更次之。柏拉圖之所以特別重視培養(yǎng)執(zhí)政者,因為在他看來,國家的興衰好壞取決于執(zhí)政者,如果執(zhí)政者理性興旺,道德淳美,就能使國家興旺興旺,達于理想的境地,成為理想的國家。
3、柏拉圖從其唯心主義理念論出發(fā),認為認識的對象不是變幻不定、不完全真實的現(xiàn)實世界,而是永恒不易,絕對真實的理念世界,因此,學習不是對現(xiàn)實世界和知覺,而是對理念世界的回憶。即把靈魂中早已存在的而出世時暫時忘記了的理念知識回憶起來。在回憶先驗知識的過程中,感覺只是一種誘因而不是認識的最初階段。柏拉圖把超感覺的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當作認識的對象,并割裂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這不僅是唯心的,也是形而上學的。
4、亞里士多德認為兒童滿7歲應入國立學校,但只限男孩,高深的教育對于女子是不適宜的。這種觀點,顯然落后于柏拉圖了。按照亞理士多德的說法,七至十四歲是品格教育的階段,要“凈化〞非理性靈魂中的不良沖動和欲望。
他認為,道德教育有三個要素——自然(天性)、習慣與理智,其中習慣至為重要,如果兒童習慣于運用理智控制欲望,那么他就能防止從惡、養(yǎng)成善行。至于如何培養(yǎng)這種心智判斷的良好習慣,亞里士多德認為主要應通過音樂教育。音樂,根據希臘傳統(tǒng),包括詩歌與文學,亞里士多德在這上面添列了繪畫,這一主在學校教育的歷史上具有很大意義。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除了供人娛樂和文化消遣之外,更重要的是“確有冶性情的功能〞,心智假設與美好的音樂到達和諧,就能喜愛崇高的東西,痛恨低賤的東西,因此“我們就一定用它〔音樂〕來培育青年一代〞。亞里士多德之所以特重音樂,與他的“文雅教育〞思想有關,課程被據以分成兩類:有用的與文雅的。前者不高尚、不文雅,效勞于事功與實用;后者高尚、文雅、符合人性,效勞于閑暇。音樂既是娛樂,又能冶性情,供理智享受,自然就是一種應受重視的“自由和高貴〞的文雅學科。
為了“凈化〞非理性靈魂,體育也很重要。亞里士多德贊成的是雅典式訓練健美的和諧開展的體育,他認為體育固然要培養(yǎng)勇敢,但勇氣必須伴隨有“諧調〞而“柔和〞的“性情〞,不應變得“兇殘〞和“流于粗俗〞。關于體育與音樂的理論,亞里士多德根本上承襲柏拉圖。也反映了當時有文化的雅典人的主,只是在許多方面作了更加細致的發(fā)揮。
此外,兒童還要學習讀、寫、算,但這些不是這一階段教育的主要容,只是為了將來的實際效用,例如,為了謀生、處理家事、參與政治生活等等,作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的工具來掌握。
總之,根據亞里士多德的論述,這一階段的教育是以美育〔音樂〕為重點,智、體各育和諧開展,以完成德育任務。在這里,亞里士多德特別強調通過實際活動和反復練習,形成習慣,逐步養(yǎng)成“中庸〞、“適度〞、“勇敢〞等等美德。(六)論述題
1、柏拉圖重視學前教育。他說:“一切事都是開頭最重要,尤其是對于幼年的……因為在幼年的時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響〞〔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文藝聯(lián)合1954年版,第54頁〕。柏拉圖強調教育應從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問題。依據他的規(guī)劃,國家應厲行優(yōu)生優(yōu)育政策。執(zhí)政者為人民選擇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證所生的后代屬于優(yōu)秀的種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
嬰兒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們不知道的地方,而優(yōu)秀的種子那么送至國家教養(yǎng)機關,施以公共教育。3歲以前在育兒所,3~6歲的幼兒那么集中到附設于神廟的公共游戲場中承受教育。游戲場以游戲為主,因為游戲是兒童天性所需要的。但游戲的容、方法必須慎重選擇,不應輕易變化,以免形成兒童“厭舊喜新〞的心理。游戲場還進展音樂、唱歌、聽故事等活動。柏拉圖重視歌曲對兒童的教育影響,強調兒童的曲調應是歡快、發(fā)奮、高昂的,以便培養(yǎng)兒童堅毅、快樂、勇敢的性格。對兒童講述的故事應慎重選擇。柏拉圖要求政府對創(chuàng)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進展嚴格審查。審查的標準“以不慢神為第一義〞,凡描寫天神之間勾心斗角、相互傾軋、妒忌、說謊等等的故事,一律刪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那么應列在目錄上,勸導母親和保姆們講給孩子們聽,以之冶他們的心靈,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他說:“我們應該盡量使孩子們開場聽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響的最好一課〞,因為“在那個年齡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見,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滅和不容易改變的〞。
2、柏拉圖為了實現(xiàn)其教育目的,提出了一個從學齡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的完整的金字塔式的學校制度體系。少數理性健全、天資聰穎的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之頂端;為數較多的理性不全但意志堅強者,承受不完備的教育,處于塔之中部;而缺乏理性,情欲強烈的廣闊勞動群眾,那么在塔的底層,承受最不充分的初等教育。這個學校制度明顯地表現(xiàn)了柏拉圖教育思想的貴族性。它是古代西方第一個完整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系。
3、亞里士多德總結了雅典教育的經歷,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論述了身心和諧開展教育問題。亞里士多德的身心和諧開展教育思想是以其心理學為依據的。他認為,人是由身體和靈魂兩個局部所構成,而靈魂分為三種:一是表現(xiàn)在身體的生理方面的植物靈魂,如營養(yǎng)、繁殖,這是靈魂的低級局部;二是動物靈魂,又稱意志靈魂,是心靈的非理性局部,表現(xiàn)為感覺與欲望,是靈魂的中級局部,可指導植物靈魂;三是理性靈魂,是心靈的理智局部,表現(xiàn)為睿智與沉思,是靈魂的高級局部,可指導前兩種靈魂。這三種靈魂是自然賦予人類的活動能力的萌芽,具有開展的傾向,但它們的實現(xiàn)全賴教育。亞里士多德提出三種教育與之相適應,即開展植物靈魂的體育,開展動物靈魂的德育和開展理性靈魂的智育,各育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協(xié)調一致的。練習四〔一〕填空題
1、古代羅馬帝國時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官吏和______。
2、昆體良的教育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
3、古代羅馬晚期的小學是____子女進的學校。
4、古代羅馬早期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_________。
〔二〕改錯題
1、古代羅馬修辭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文學家。
2、古代羅馬晚期的文法學校屬于小學性質。
3、古代羅馬晚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哲學家。
4、帝國時期的羅馬教育旨在訓練演說家。
〔三〕選擇題
1、?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是_________的教育著作。
A.伊拉斯謨B.斯圖謨C.昆體良
2、古代羅馬帝國時期學校的教學容日益_____。
A.聯(lián)系實際B.脫離實際C.豐富多彩D.適應經濟開展
3、古代西方第一部專以教育為題材的系統(tǒng)著作是_____。
A.?理想國?B.?法律篇?C.?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D.?政治學?
〔四〕解釋概念題
1、古代羅馬的“文法學校〞
2、古代羅馬的“修辭學校〞
〔五〕簡答題
1、試述古代羅馬早期的教育。
2、簡述古代羅馬晚期的學校教育制度。
3、古代羅馬帝國時期的教育有哪些特點.
〔一〕論述題
1、述評昆體良關于雄辯家的培養(yǎng)的論述。
2、關于教師,昆體良有何論述.(一)填空題
1.訓練順民2.?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3.平民4.農民兼軍人
(二)改錯題
1、將“文學家〞改為“演說家〞
2、將“小〞改為“中〞
3、將“哲學家〞改為“演說家〞或“雄辯家〞
4、將“演說家〞改為“順民和官吏〞(三)選擇題
1.C2.B3.C(四)解釋概念題
1、古代羅馬的“文法學校〞——文法學校屬于中學性質,招收12歲至16歲的貴族子弟。羅馬的文法學校本來是一種外國語學校,即希臘語學校。到了末期,由于羅馬(拉丁)文化的開展,又出現(xiàn)了拉丁文法學校,它不但一直存在于羅馬整個時代,而且后來在英國也占重要地位,再從英國傳至美國,成為美國中學的前身。
2、古代羅馬的“修辭學校〞——相當于現(xiàn)代的高等??茖W校,是按希臘的格拉底的修辭學校的模式辦起來的。修業(yè)年限、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根本上與之一致。修辭學校招收16歲以上的富貴人家子弟,以培養(yǎng)善于辭令,精于文學,能言善辯的演說家為目的。
(五)簡答題
1、古代羅馬早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既能從事農業(yè)生產勞動,又會打仗的農民兼軍人。
這個時期的羅馬還沒出現(xiàn)學校,少年兒童的教育在家中由父母負責。7歲前的男女兒童由父母撫育,7歲以后的女孩,仍由母親負責,教以紡織和操持家務,期其日后嫁人成為賢妻良母。男孩的教育那么交由父親進展。在羅馬,7~16歲的男孩是父親親密的伙伴,形影不離,他們既是父子,又是師徒,所以教育的形式是父子——師徒制度。關于農業(yè)生產的知識技能,是兒童跟隨父親在田間通過觀察和實習獲得的。而軍事的教育,如騎馬、角力、游泳、使用各種武器以及戰(zhàn)爭的知識技能,也都由父親來傳授。
羅馬特別重視道德教育,注重培養(yǎng)兒童虔信神明,孝敬父母,忠于國家,遵守法律及堅強、勇敢、莊嚴、謙遜等品質。文化知識教育在全部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父親教兒子以讀書、寫字、算術(包括幾何)的初步知識,以適應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算術受重視,因為可以直接運用于日常生活和生產勞動中,如計算帳目,丈量土地等。
法律在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450年,十二銅表法公布后,法典即成為必學的容,要求兒童熟記法律條文,了解其意義,養(yǎng)成守法的觀念。此外,還讓孩子誦讀英雄傳記,聽祖先史績,熟悉民族的歷史。
在教育方法方面,特別重視實際。凡選給兒童的故事,英雄人物的業(yè)績,必須真實、具體,可為仿效的典范。各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過具體觀察和實際鍛煉來進展,年長的子弟往往由家長帶著到田間、軍營、機關、議會以及種種公共場所,觀察各種活動的實況,傾聽各種人物的言論,多聞多見,增長見識和本領。
男孩到16歲就成為正式公民,開場服兵役,保家衛(wèi)國。
2、羅馬晚期,由于奴隸制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開展,早期的家庭教育已不能滿足新情況的需要,在希臘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建立起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學校制度,即小學、文法學校、修辭學校和大學。小學是平民子女進的學校,設備簡陋,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文法學校以上的學校皆為貴族子弟而設,教育容廣泛,師資水平較高,其目的是培養(yǎng)國家的公職人員和政府高級官吏。
3、公元前30年,羅馬已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大帝國,適應帝國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對教育進展了一系列的改造,形成了一些特點:〔1〕建立國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強國家對教育的控制;〔2〕改變教育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訓練順民和培養(yǎng)官吏;〔3〕教學容日益脫離實際,教學方法日趨形式主義。
(六)論述題
1、昆體良把培養(yǎng)雄辯家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他看來,雄辯家高于哲學家,因為哲學家所知道的,雄辯家定要知道,而雄辯家所能的哲學家卻未必也能。昆體良認為,作為一個雄辯家,必須道德高尚,知識廣博,智慧敏捷,儀態(tài)大方,通曉人情世故,巧于言語辭令,發(fā)表講演能吸引人的注意,博取人的同情,感動人的心靈,并使人能聽其言而信其行。
昆體良認為,自然賦予人們以敏銳的推理能力,但其開展那么靠教育。他強調雄辯家的教育應從早抓起,自搖籃里開場。因為兒童早期教育是后來教育的根底。幼兒的教育可在家庭中進展,既要注意兒童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也要重視語言能力的訓練。在家庭中與兒童接觸最多、影響最大的是保姆,因而必須慎重選擇。她應該“言談合理〞,說話清晰,以便培養(yǎng)孩子純潔的語言和優(yōu)異的品質。
昆體良主兒童到達一定年齡就應入公立學校學習。他具體論證了學校教育的優(yōu)越性。昆體良認為,第一,兒童入學校,“在公共生活的普照之下〞,“從小就習慣于團體生活〞容易培養(yǎng)共同感情,不會產生孤獨、寂寞、沉悶的感覺;第二,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比擬,能夠正確評價個人的能力,不易過高估計自己,自我吹噓;第三,可以相互學習,多受教育。昆體良說:孩子“在家里他只能學習教他自己的東西;在學校,他卻學到教別人的東西。每天他會聽到許多贊美和改正錯誤,從責難和糾正他同伴之放縱和懶惰上,他也可以收到相等的益處〞;第四,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中講話,受到鍛煉,會使他儀態(tài)自然,舉止大方。此外,教師也會因自己有眾多的學生感到而自豪,從而積極工作??傊瑢W校是培養(yǎng)雄辯家最好的場所。他說:“我們未來的演說家,必須生活在廣闊群眾之中〞,必須在學校中培養(yǎng)。
昆體良認為,培養(yǎng)雄辯家應當經過從初等學校到文法學校,再到修辭學校三個階段的學校教育,各級學校的課程設置都要圍繞著培養(yǎng)雄辯家來實施。
初級學校是根底教育,主要學習讀、寫初步文化知識。文法學校主要設置文法、閱讀、作文、幾何、音樂等課程,為培養(yǎng)雄辯家打下根底。修辭學校是培養(yǎng)雄辯家最后的階段,主要學習辯證法(邏輯)、倫理學(道德)、物理學(自然哲學)。邏輯是爭辯藝術的理論,對下定義,進展推理,解釋疑難都有用處。倫理學對培養(yǎng)道德品質極為重要,自然哲學那么為在辯論中引證材料所必需。昆體良重視物理學的學習,認為沒有物理學就不會有任何真正的雄辯??傊?,作為一個雄辯家,“其學識必須廣泛,不囿于一門,且又精通于其本行所需的一切成就〞
2、昆體良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著重要作用,因而對教師進展了多方面論述:,教師應品格純粹,德才兼?zhèn)?,用高尚的道德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才智去教導他們。
教師應以父母般的感情對待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高度熱情。教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根據每個學生不同的能力和性向進展教育。
教師多稱贊、鼓勵學生,少指責、懲罰他們。昆體良特別反對體罰認為那是一種人格侮辱,不能收到教育效果。因此,他說:“如果這位教師,是一位精通訓練的人,他絕對不需要此種的懲罰〞。
進展教學時要有弛有,只有經過休息恢復精力,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教學方法必須適合兒童年齡特點,不同的年齡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等等。練習五〔一〕填空題
1、西歐中世紀后期產生的城市學校是一種_____性學校。
2、在中世紀的僧院學校和大主教學校里,__是全部學科的“王冠〞。
3、早期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___。
4、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具有明顯的___性和等級性。
5、中世紀大學的產生從組織上和思想上打破了___對教育的壟斷局面。
〔二〕改錯題
1、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普通人民的教育。
2、西歐第一所中世紀大學是威尼斯大學。
3、早期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主日學校和教區(qū)學校。
4、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教俗封建主的教育。
5、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的根本特點是封建性和性。
6、西歐中世紀后期出現(xiàn)的城市學校是一種性學校。
〔三〕選擇題
1、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具有明顯的____。
A.科學性B.性C.平等性D.性
2、西歐中世紀后期產生的城市學校是一種____學校。
A.等級性B.貴族性C.世俗性D.民族性
3、西歐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__學校。
A.中學B.小學C.教區(qū)學校D.耶穌會學校
4、在西歐中世紀早期的學校教育中,___是全部學科的“王冠〞。
A.科學B.神學C.哲學D.數學
5、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___的教育。
A.世俗封建主B.教會封建主C.資產階級D.城市平民
6、西歐中世紀學校教育中的“七藝〞是文法、修辭學、辯證法、算術、___、天文、音樂等。
A.物理B.幾何C.化學D.生物
〔四〕解釋概念題
1、西歐中世紀學校教育中的“七藝〞
2、西歐中世紀的“教會學校〞
3、西歐中世紀的“騎士教育〞
4、西歐中世紀盛行的“經院哲學〞〔五〕簡答題
1、中世紀大學的形成有哪些途徑.
2、試論西歐中世紀后期城市學校的產生及其意義?!擦痴撌鲱}
1、試述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的根本特點及其產生的原因。
2、試論中世紀大學產生的原因及其意義。(一)填空題
1.世俗2.神學3.教區(qū)學校4.5.教會
(二)改錯題
1.將“普通人民〞改為“世俗封建主〞
2.將“威尼斯〞改為“波倫亞〞
3.將“主日〞改為“大主教〞
4.將“教俗〞改為“世俗〞
5.將“封建性〞改為“等級性〞
6.將“性〞改為“世俗性〞
(三)選擇題
1.D2.C3.C4.B5.A6.B
(四)解釋概念題
1、中世紀學??颇康摹捌叻N自由藝術〞是文法、修辭學、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
2、在中世紀早期,文化教育幾乎全部為教會所壟斷,羅馬帝國時期的拉丁學校全被取締,教會學校是唯一的教育機關,早期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教區(qū)學校。
3、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莊園經濟和封建等級政治的產物。封建制的自給自足的莊園經濟,必然造成封建割據、各領主間相互掠奪的局勢,而封建主與附庸的臣屬關系,按習慣的規(guī)定,附庸必須為封主服兵役、當騎士,保護封建主的經濟利益。
它的過程大概分為三個時期:
(1)家庭教育時期。(2)侍童教育時期。(3)騎士侍從時期。這是訓練的最后階段。年滿21歲,舉行授與騎士的隆重儀式,儀式完畢即成為正式騎士。
4、經院哲學就是在教會的經院里講習的基督教哲學,大致是在8—10世紀開場形成,11世紀廣泛開展,12世紀是最盛的時期。經院哲學前身是教父學。11世紀以后,由于城市的興起和開展以及“異端〞思想的出現(xiàn),經院哲學部產生不同的派別——唯實論和唯名論,并且一直進展著劇烈的斗爭。
(五)簡答題
1、中世紀大學的形成,根本上經由兩條途徑:一條是由主教學校脫胎而成,這些學校往往有素負盛名的學者任教師,各地青年慕名而來,逐步開展為大學。
另一種途徑是以學生團體為中心,吸引名流學者前來講學,也逐步開展為大學。
2、在西歐封建社會的最初幾個世紀里,閉塞的自然經濟占著絕對統(tǒng)治地位。到了十到十一世紀,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農業(yè)有了更多的剩余產品,手工業(yè)專業(yè)化,商業(yè)活動逐步展開,于是,在工商業(yè)者聚居的地方,開場出現(xiàn)以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為中心的城市。十一世紀以后,西歐城市普遍興起并迅速開展。城市的興起,標志著西歐封建社會進入了它的開展時期。
中世紀城市興起之后,使整個封建社會的階級關系更加復雜。在農民反對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的斗爭之外,又出現(xiàn)了下層市民與上層市民之間的斗爭,以及市民反封建領主和教會的斗爭。
城市學校是由代表新興市民利益的城市行政機關辦理的世俗性學校。城市當局決定學費的金額,選聘教師并支付教師的薪金,確定兒童的入學資格。
城市學校有幾種類型:一種是由城市當局管理的拉丁文法學校,招生對象主要是上層市民的子弟,學習管理工商業(yè)的知識和行會部的事務。
另外還有一種專為下層市民子弟設立的城市初等學校。學習一般的讀、寫、算的根本知識,用本族語言進展教學。如尼德蘭的一些城市就曾開設用本族語教學的讀寫學校。這些學校成為后來初等教育的根底。
從14世紀初開場,有些私人教師也自設學校,招收手工業(yè)者和商人的子弟,收取學費,教授讀、寫、算的初步知識。
城市學校的出現(xiàn),是教育上的進步現(xiàn)象,它打破了教會對教育事業(yè)的壟斷,削弱了思想對人類精神的束縛,因而,它遭到教會的打擊、刁難。同時,城市未設學校之前,地方牧師能讀會寫,他們常為本地區(qū)居民代寫契約、私人信件、遺囑等,收取酬金。從城市當局自設學校后,識字人數日多,牧師的收入大減,因而也遭到牧師的拼死反對。所以,有的城市學校師生被打,校舍被毀,或者學校被封,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城市與教會達成妥協(xié),有的城市當局同意給教會人員經濟補貼,有的城市同意除本族語用世俗教員外,其他教師由神職人員擔任,也有的城市規(guī)定學費收入由城市當局與教會分享。
總之,城市學校是適應社會開展的客觀需要而產生的,教會不可能阻止它的開展。到15世紀時,幾乎西歐的所有大城市都辦起了這種學校。(六)論述題
1、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有兩個根本特點:一是等級性,二是性。前者表現(xiàn)在無論是教會學校還是騎士教育都是等級森嚴。如僧院學校和大主教學校是僧俗貴族子弟的獨享品,而平民兒女只能進教區(qū)學校。在騎士教育方面,世俗封建主的男孩,七、八歲后只能按照自己出身的等級依次到高一級封建主的官邸中去承受教育,不能躐等。后者表現(xiàn)為無論騎士教育或教會學校都特別重視教育,尤其是教會學校,是整個教育的核心,一切學科的王冠。
產生上述特點的原因:西歐的封建統(tǒng)治是在分封土地根底上形成的嚴格等級制度。封建等級制的特征是封主與附庸的臣屬關系。國王在形式上是國家的首腦,也是全體封建主的最高“封主〞。公爵和伯爵是國王的附庸,同時又是男爵和子爵的封主;男爵和子爵是公爵和子爵的附庸,同時又是騎士的封主。騎士有待從,以后待從也逐漸變成低級騎士。公元八至十一世紀期間,教會也仿照世俗封建主的等級制度,在教會建立教階構造,形成一個以教皇為最高首領,下面有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長和神甫、修士〔修女〕的嚴格封建等級。這樣,所有這些封建主階層形成了整個特權等級,而封建等級全部的沉重負擔都壓到勞動人民,特別是農民身上。西歐封建社會的這種等級森嚴的特點,使它的教育也具有明顯的等級性。
在西歐封建社會里,經濟上、政治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教會,在思想領域也占居統(tǒng)治地位,文化教育滲透著神學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說,中世紀“它從沒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來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殘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結果正如一切原始開展階段中的情形一樣,僧侶們獲得了知識教育壟斷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滲透了神學的性質。〞
2、中世紀大學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工商業(yè)興旺,城市興起,市民階級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學知識,同時,拜占廷和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影響,也有一定關系。它的產生是一種進步現(xiàn)象。中世紀大學特別是早期的大學享有較多的自治權利,這不僅表現(xiàn)在學校的部事務都由教授和學生管理,不受任何上級干預,還表現(xiàn)在各大學都爭取了程度不同的特殊權利。自由講學、游學的權利。審理裁判權。賦稅、關稅、兵役的豁免權。頒發(fā)講演特許證、罷教和遷移權。中世紀大學爭得的上述各種權利,可以說明它是城市市民對抗封建教會的產物。然而,中世紀大學并沒有擺脫的束縛,教會勢力很快就滲進了大學。如巴黎大學到13世紀中葉,已完全為教會所操縱,大學的教學容主要是經院哲學,講座大多由僧侶把持,有自由思想的教師被排擠出校。14世紀以后,很多大學實際上是教會開辦的了。
盡管如此,大學終究不是教會學校,學生來源廣泛了,教授也不全是僧侶,雖然神學科的地位最高,但還有醫(yī)科、法科和文科,總之,它是新的社會因素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反映。
中世紀大學雖然還不是近代學制中的高等教育階段,但是,由于它重視傳授文化知識,注重研究學問,促進了普通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恩格斯說:“因為有了大學,所以一般的教育,即使還很壞,卻普及得多了〞。
中世紀大學利用教會與世俗政權之間的矛盾,爭得了一些特權,有一定和自由,有利于科學研究和學術的繁榮,培育了一代新的科學家和思想家練習六〔一〕填空題
1、________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
2、文藝復興運動實質上是一次_____的文化革命。
3、托馬斯·莫爾是_____世紀英國的人文主義者。
4、在教學方法上,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反對___主義的強迫注入。
5、維多里諾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______教育家。
6、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維多里諾創(chuàng)辦了一所宮廷學校,稱_______。
7、_____是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
〔二〕改錯題
1、莫爾主實施等級性的教育。
2、文藝復興實質上是一次封建階級的文化革命。
3、人文主義教育在教學方法上主壓制兒童的學習興趣。
4、文藝復興實質上是一次無產階級的文化革命。
5、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提倡經院主義的教學方法。
〔三〕選擇題
1、文藝復興運動實質上是一次_____的文化革命。
A.奴隸主階級B.封建階級C.資產階級D.無產階級
2、____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
A.蒙旦B.莫爾C.埃拉斯謨D.斯圖謨
3、由于創(chuàng)辦“快樂之家〞而被譽為“第一個新式學校的教師〞的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是____。
A.蒙旦B.拉伯雷C.莫爾D.維多里諾
4、在文藝復興時期眾多人文主義者中,倡導“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____。
A.拉伯雷B.蒙旦C.莫爾D.維多里謨
5、埃拉斯謨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____人文主義教育家。
A.英國B.法國C.尼德蘭D.意大利
〔四〕解釋概念題
1、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
2、文藝復興時期的“快樂之家〞
〔五〕簡答題
1、講述維多里諾的教育實踐。
2、略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的意義。
3、簡述莫爾的教育思想。
〔六〕論述題
1、試總結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的根本特點及其產生的原因。
2、試比擬埃拉斯謨與拉伯雷、蒙旦的教育思想。
(一)填空題
1.蒙旦和拉伯雷
2.資產階級
3.16
4.經院
5.人文主義
6.“快樂之家〞
7.埃拉斯謨
(二)改錯題
1.將“等級性〞改為“平等〞或將“莫爾〞改為“柏拉圖〞
2.將“封建〞改為“資產〞
3.將“主〞改為“反對〞,將“壓制〞改為“開展〞
4.將“無〞改為“資〞
5.將“提倡〞改為“反對〞(三)選擇題
1.C2.A3.D4.C5.C(四)解釋概念題
1、新興資產階級的先進思想家們,以古代文化為借鑒和思想資料,提出了戰(zhàn)斗的思想武器——“人〞。他們用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或稱“人文主義〞)跟天主教會的以“神〞為中心的“神道主義〞相對抗。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是這個時期的資產階級經濟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資產階級教育的開端。它在反對封建主義、經院主義教育的斗爭中,提出了新的培養(yǎng)目標,擴大了教育容,探索了新的方法,擴大了教育實踐活動,從這個意義說,它是一次教育上的革命。
2、“快樂之家〞設于孟都亞郊外湖濱宮,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校舍整潔舒適,學生可以在這良好的環(huán)境里過著愉快的學習生活?!翱鞓分舀暤膶W生多為貴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數家庭貧苦但頗具天才的兒童。學生們六七歲入學,20歲畢業(yè),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程度約15年左右。學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擾。維多里諾辦學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官吏、教會領袖和興辦工商業(yè)的企業(yè)家。
(五)簡答題
1、維多里諾是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他的教育實踐表達了他的人文主義教育思想。1423年,維多里諾應孟都亞公爵岡查加之聘,創(chuàng)辦一所宮廷學校,稱“快樂之家〞。他在這里執(zhí)教22年,直到1446年逝世。
“快樂之家〞設于孟都亞郊外湖濱宮,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校舍整潔舒適,學生可以在這良好的環(huán)境里過著愉快的學習生活?!翱鞓分舀暤膶W生多為貴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數家庭貧苦但頗具天才的兒童。學生們六七歲入學,20歲畢業(yè),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程度約15年左右。學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擾。維多里諾辦學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官吏、教會領袖和興辦工商業(yè)的企業(yè)家。他認為上述各種人才,必須在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得到開展,成為身心和諧開展的人。
維多里諾是最早把人文主義教育理想付諸實踐的人,所以被譽為“第一個新式學校的教師〞。他的實踐活動和教育思想對意大利影響很大,意大利各個小國幾乎都辦起了由人文主義者主持的宮廷學校。
2、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是這個時期的資產階級經濟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資產階級教育的開端,在教育開展史上具有巨大進步意義。它提出培養(yǎng)身心和諧開展的新人目標,擴大了知識圍,探索并運用了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封建主義和神學的束縛,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繼大學、城市學校之后,對封建教育和教育的又一次沖擊,是教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推動了改革時期的教育改革。
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人文主義教育不可防止的還存在缺乏之處,但人文主義教育家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上的成就,不僅是十七世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對后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3、托馬斯·莫爾是16世紀英國的人文主義者,早期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莫爾的教育思想有著明顯的社會主義性質,是當時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其主要容有以下三點:
〔1〕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
莫爾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居民,絕不能再像舊社會的人們那樣粗野無文,“愚昧頑鈍〞,而應是“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具有高尚精神的人。因而必須實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他說:“但凡兒童都要學習〞,由“教士教育兒童青年,注意他們的讀書求知,也同樣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此外,國家還要舉辦各種公共講演會,讓成年男女工余之暇承受文化科學知識和道德教育。
〔2〕實行多方面教育,培養(yǎng)全面開展的人
莫爾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教育應是多方面的,其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開展的人。在他看來,“沒有德行的學術榮譽只不過是昭著的惡德〞,因此,道德教育應居首位。智育的目的在于獲取廣博知識和增長才智,除學習讀、寫、算外,還要攻讀數學、幾何學、天文學、音樂、邏輯、哲學以及希臘文、拉丁文等等科目。體育是多方面教育不可缺少的局部,因為身體強健才能享受人生的快樂。莫爾重視勞動教育,他從烏托邦島國中人人平等勞動的制度出發(fā),要求青年一代必須承受有關農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莫爾認為,通過上述各方面教育把青年一代培養(yǎng)成為“殷勤和藹,聰明伶俐,具有能力,喜歡安靜的生活。在需要從事體力勞動時,他們充分習慣于體力勞動,在別的方面他們雖然不一定急迫猛進,但在智力探討上卻是不辭勞苦〞的人。這種人實際上就是具有高尚道德、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既能從事體力勞動,又能從事腦力勞動的全面開展的人。
〔3〕重視直觀教學,注重開展理性
莫爾反對經院主義教育那種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和喪失理性的盲目信仰,積極提倡直觀,要求開展理性。他高度贊賞烏托邦人在教授天文學時“機巧地創(chuàng)造各種儀器,十分準確地測出地球月球以及在他們的地平線上所見到的列列星辰的運行及部位〞的方法,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對事物有較為確切的了解。莫爾還堅信人有理智能力,它可使人區(qū)分是非,認識真理,應通過勤奮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使之開展。為了開展理性,他提倡自由討論,在討論過獨立思考得出科學結論。
莫爾的空想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反映了資本主義初興時期剛剛誕生的無產階級對教育的一種幼稚的夢想,它雖然不可能實現(xiàn),但在當時有巨大的進步意義,對后世也有較大影響。
(六)論述題
1、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是資產階級教育的開端,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
〔1〕從對人的崇拜出發(fā),要求熱愛兒童,相信兒童,把他們培育成為體魄安康,知識廣博,多才多藝,富于進取精神,善于處理公私事務的人。這實際上是積極從事經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業(yè)的活動家、開拓者。這個培養(yǎng)目標與造就僧侶,訓練騎士的封建教育相比,可謂發(fā)生了重大變革,反映了時代要求,具有巨大的進步意義。
〔2〕主恢復古代希臘的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培養(yǎng)和諧開展的人。
首先恢復體育。中世紀教會學校從“肉體是靈魂的監(jiān)獄〞的思想出發(fā),廢除了體育。人文主義者認為肉體是靈魂存在和獲得幸福生活的條件,非常重視開展人的身體力量,主通過各項體育活動,使人具有安康、協(xié)調、敏捷的身體。
在道德教育方面,改變了以思想為中心的狀況,要求用人道主義,自由、平等、享受、幸福的道德觀進展教育。這種新興資產階級現(xiàn)實主義、功利主義道德教育,較之中世紀的教育是進步的。
在智育方面,大大拓寬了課程圍。除拉丁語、希伯來語、希臘語、“七藝〞的神學外,增設了人文和自然知識方面的課程,到文藝復興后期已開展到近20個學科,計有文法、文學、歷史、修辭學、論理學、倫理學、算術、代數學、三角法、幾何學、地理學、植物學、動物學、物理學、機械學、化學、音樂等。人文主義者切望青年一代掌握這些科學知識開展的新成果,更深刻地去認識世界。
這個時期的智育不僅重視傳授知識,而且還注意到開展智力,要求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求知欲望和培養(yǎng)思考能力。
美育。文學、藝術的空前繁榮,促進了人文主義教育重視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學校中設置音樂、圖畫等科目,加強了美育的實施。
總之,適應資本主義經濟的開展和社會生活日益復雜的需要,人文主義者要求通過多方面的教育,開展人的身心的各種能力,使之成為身心協(xié)調開展的完人。
〔3〕在教學方法上,反對經院主義的強迫注入,呆讀死記和棍棒紀律,主啟發(fā)兒童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兒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注重觀察,強調直觀,提倡參觀、訪問;要求尊重兒童,反對體罰。還提出用本族語言進展教學。這些新的方法逐步在實踐中推廣,后來夸美紐斯對此進展了總結,形成了系統(tǒng)的教學原那么和方法。
產生上述特點的主要原因,是這個時期資本主義生產因素的產生和不斷開展,新興資產階級的出現(xiàn)和日益壯大,人文主義思想的廣泛傳播,以及科學、藝術的空前開展與繁榮。
2、埃拉斯莫、拉伯雷和蒙旦由于他們都是人文主義者,故其教育思想有一致的地方:〔1〕都主身心和諧開展,學習廣泛的學科;〔2〕都反對死記硬背,強調采用直觀,注重理解知識。但他們之間也有差異。埃拉斯謨特別重視古典主義學科,他把古典語文和古典著作視為啟發(fā)民智促進社會進步的主要力量,因此,古典主義學科應成為中等教育的中心,歷史、地理甚至自然科學都應是為了古典主義學科的的學習和研究。拉伯雷和蒙旦與埃拉斯謨不同,不主過多地重視古典科目,注重自然科學的學習,他們的教育思想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練習七〔一〕填空題
1.夸美紐斯是___世紀捷克的教育家。
2.?大教學論?是_____的教育代表作。
3.夸美紐斯的泛智思想就是______________。
4.17世紀世界教育史上起著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巨大作用的教育家是______。
5.?母育學校?是_____關于幼兒教育的一部名著。
〔二〕改錯題
1、夸美紐斯是十五世紀捷克著名的教育家。
2、夸美紐斯完全了解教育與自然的本質區(qū)別。
〔三〕選擇題
1、“泛智〞思想是___教育理論的核心。
A.托馬斯·阿奎那B.夸美紐斯C.奧古斯丁D.柏拉圖
2、夸美紐斯的教育思想為西方___教育理論的開展奠定了根底。
A.古代B.中古C.近代D.現(xiàn)代
3、夸美紐斯第一次賦予直觀教學以____的理論根底。
A.感覺論B.系統(tǒng)論C.信息論D.控制論
4、夸美紐斯是十七世紀___著名的教育家。
A.荷蘭B.捷克C.俄國D.美國
5、夸美紐斯的自然適應性原那么最主要的是指教育要遵循___的普遍規(guī)律。
A.自然人性B.自然界C.人類社會D.自然與人類社會
6、夸美紐斯關于“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教育理念被稱為___思想。
A.“泛智〞B.和諧開展C.全面開展D.全民教育
〔四〕解釋概念題
1、?大教學論?
2、?母育學校?
〔五〕簡答題
1、試述夸美紐斯的“泛智〞思想的根本涵義及其主要表達。
2、夸美紐斯創(chuàng)立的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述評。
3、述評夸美紐斯的直觀性教學原那么。
〔六〕論述題
1、夸美紐斯的自然適應性原那么述評
2、夸美紐斯創(chuàng)立的教學原那么體系述評。(一)填空題
1.十七
2.夸美紐斯
3.“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類〞4.夸美紐斯
5.夸美紐斯(二)改錯題
1.將“十五〞改為“十七〞
2.將“完全〞改為“不〞(三)選擇題
1.B2.C3.A4.B5.B6.A(四)解釋概念題
1、?大教學論?——夸美紐斯的教育代表作。該書以嚴謹的構造系統(tǒng)地論述了關于改革經院主義教育,建立資產階級新教育的主,首次提出了一個比擬完整的教育體系,是近代第一部教育學著作,為近代教育理論的開展奠定了根底。
2、?母育學校?——夸美紐斯的教育著作之一,是近代第一本學前教育學論著,在它問世后的兩三百年間,成為父母和一切幼兒教育者的工作指南。(五)簡答題
1、“泛智〞思想是夸美紐斯教育理論的核心,也是他從事教育實踐和研究教育理論的出發(fā)點和。所謂“泛智〞,用夸美紐斯的話來說,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它包含著兩個方面容:一是教育容泛智化,他認為人們所受的教育應當是周全的,要“學會一切現(xiàn)世與來生所必需的事項〞。為此,夸美紐斯為各級學校擬訂了一個包括自然、人文、社會、等各方面知識的“百科全書〞式的課程體系;二是教育對象普及化,即使一切男女青年不管富貴貧賤都應進學校承受教育。為此,夸美紐斯制定了從學前教育到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前后銜接的統(tǒng)一完整的學校制度體系。
夸美紐斯的“泛智〞思想,反映當時新興資產階級反對蒙昧主義,提倡認識世界和開展科學的時代精神,以及反對封建等級教育,實現(xiàn)教育平等的要求。
2、夸美紐斯對中世紀學校工作的缺乏方案性和個別教學極為不滿,要求所有公立學校在一年之中只招一次學生,秋季始業(yè),同時開學,同時放假。學生入學之后,必須堅持完成學業(yè)。學校工作應按年、按月、按日、按時安排妥切。學年終了時,通過考試同時升級。
在教學組織形式方面,夸美紐斯要求用班級授課來代替?zhèn)€別教學,即把不同年齡、不同知識水平的兒童,分成不同年級,通過班組進展教學??涿兰~斯認為一位教師可向全班幾百個學生同時授課。夸美紐斯還要行“十人長〞制,以輔助教師的工作。他認為班級授課制不僅可以擴大教育對象,提高教師工作熱情,而且還能激發(fā)學生相互學習。優(yōu)點很多,應積極推行。
夸美紐斯創(chuàng)立的學年制和班級授課制,是學校教學工作制度上的重大改革,大大提高了學校工作效率,符合近代學校教育開展的需要,因而為后世所廣泛采用。
3、夸美紐斯依據其“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的感知開場的〞唯物主義感覺論,反對當時學校單純的文字教學,要求教學應從觀察事物開場,采用直觀方法??涿兰~斯認定直觀應是一切教學工作的根底。因為它提供的知識更具有真實性與準確性,更能增強記憶,更能激發(fā)學生的獨立思考。
在直觀教學方面,夸美紐斯認為,除觀察事物外,還可運用圖片或模型,參觀或實驗等方法。教室應布滿圖畫,教科書應配有插圖。
夸美紐斯第一次賦予直觀教學以感覺論的理論根底,確認它是教師在教學課程中必須遵循的“金科玉律〞。在當時具有巨大的革新意義,對教學理論的開展有著深遠影響。
由于夸美紐斯認識論的局限及其世界觀中思想的影響,他割裂了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聯(lián)系,過分夸大了直觀性教學原那么的意義;同時又成認“神啟〞在認識中的作用,為唯心主義留下了空隙。(六)論述題
1、夸美紐斯的自然適應性原那么,最主要的是指教育必須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涿兰~斯認為,自然界有一種普遍規(guī)律,人是自然的一局部,因而人類的教育活動必須與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相適應。他要求新學校應把自然的“秩序〞作為“把一切事物教給一切人類的主導原那么〞。
自然適應性原那么還包括教育必須適應兒童本身的“自然〞,即兒童身心開展的特點。
夸美紐斯為使自己改革封建主義、經院主義教育的斗爭立于不敗之地,以自然界的普遍規(guī)律作為自己教育思想的理論依據,并注意到兒童的年齡特征,這在當時是進步的。但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夸美紐斯不了解教育與自然的本質區(qū)別,因而在論述中有牽強附會,機械類比之處。對兒童心理的認識也是淺薄的,粗糙的。
2、夸美紐斯認為,周全的教育必須對舊的教學方法進展改革。他指責當時學校教導青年的方法非常殘酷,使學校變成兒童恐懼的場所,變成兒童才智的屠宰場;教學既費時間又耗精力,而且極不徹底,不僅教員感到煩憂,學生也覺得厭惡??涿兰~斯認為,應當追隨自然規(guī)律,把教學提高到科學水平,他根據自然“秩序〞,對新學校的教學提出五條原那么,即延長生命的原那么;精簡科目,使知識能夠更快地獲得的原那么;抓住時機,使知識準可以獲得的原那么;開發(fā)心智,使知識容易獲得的原那么;把判斷力弄敏銳,使知識能夠徹底地獲得的原那么??涿兰~斯對這些原那么進展了詳盡地論述,雖容過于龐雜、煩瑣,但確有大量的真知灼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學規(guī)律。他的教學原那么歸納起來,大概有以下幾個:〔1〕直觀性原那么;〔2〕自覺性和主動性原那么;〔3〕循序漸進和系統(tǒng)性原那么;〔4〕穩(wěn)固性原那么。
夸美紐斯依據自然適應性原那么,詳細地論述了教學過程中應遵循的規(guī)那么,第一個提出較為完整的教學原那么體系,為改革教學作出了重大奉獻,在世界教育史上建立了功績??涿兰~斯的教學原那么實際上是前人特別是人文主義教育家以及他本人教育實踐經歷的總結,其中有不少合理的因素,因而為后人所承受,并不斷充實、開展和完善,成為一份珍貴的教育遺產練習八〔一〕填空題
1、國家統(tǒng)一領導與地方分權同時并存的教育領導體制,是__國教育行政制度的一個特征。
2、英國最著名的古典大學是牛津大學和_____。
3、英國教育史上著名的“初等教育法〞公布于_____年。
4、在英國,“公學〞實際上是專為上層社會子弟效勞的一種__學校。
5、____制也稱相互教學制度。
〔二〕改錯題
1、“導生制〞也稱道爾頓制。
2、英國教育史上著名的“初等教育法〞公布于1901年。
3、英國歷史上著名的“巴爾福法案〞公布于1602年。
4、“公學〞是美國中等教育的一種形式。
5、在英國,公學實際上也是一種實科中學。
6、在19世紀,英國的學校教育制度屬于單軌制。
〔三〕選擇題
1、____國實行由國家統(tǒng)一領導與地方分權同時并存的教育領導體制。
A.法B.英C.美D.俄
〔四〕解釋概念題
1、英國的“公學〞
2、“導生制〞
3、1870年英國政府公布的?初等教育法?
〔五〕簡答題
1、試述英國初等教育的開展。
2、為什么說英國教育長期具有雙軌的性質.
〔六〕論述題
1、試總結出第二次世紀大戰(zhàn)前英國教育的特點。(一)填空題
1.英2.劍橋大學3.18704.文法5.導生
(二)改錯題
1.將“道爾頓制〞改為“蘭卡斯特-貝爾制〞或“相互教學制度〞
2.將“1901”改為“1870”
3.將“1602”改為“1902”
4.將“美〞改為“英〞
5、將“實科中學〞改為“文法學校〞
6、將“單〞改為“雙〞
(三)選擇題
1.B
(四)解釋概念題
1、公學實際上也是一種文法學校,但它是專為上層社會子弟,尤其是貴族后代效勞,培養(yǎng)統(tǒng)治階層的中堅人物的私立寄宿學校。最初是國王設立的,后來由私人或公眾團體集資興辦,并受到教會的支持,學校辦學條件優(yōu)越,但學費極為昂貴。公學也主要進展古典文科教學,教學中重視課程和集體的儀式活動。英國九所著名公學的名稱及成立年份分別如下:文徹斯特公學、伊頓公學、圣保羅公學、希魯斯堡公學、威士敏斯特公學、泰勒公學、拉格伯公學、赫洛公學和卡特浩斯公學等。
2、導生制也稱相互教學制度(MonitoialSystem),是由教師選擇一些年級較高或年齡較大、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充任“導生〞,作為助手,先讓他們承受教學[WT]容,再讓他們轉教其他學生的一種教學制度。1798年英國教師蘭卡斯特(J.Lancaster)首先采用此法在倫敦附近辦學。英國牧師貝爾(A.Bell)差不多與蘭卡斯特同時也在英國宣傳這種教學方法,故稱蘭卡斯特——貝爾制。它在英國盛行近三十年,對后來英國初等教育制度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對歐、美其他國家也有影響。
3、1870年英國政府公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國家對教育的補助和監(jiān)視,在各學區(qū)設立國民學校(小學),成認教會學校為國家教育機關之一種,但要求學校中的世俗科目與別離。
(五)簡答題
1、在英國漫長的封建社會里,受教育乃是貴族、高級僧侶及其上層社會家庭的子弟的特權。16世紀改革之前,窮苦兒童主要是在天主教堂附設的讀經班或唱詩班里附帶學到一些初步的閱讀與唱歌的知識。改革期間,天主教與新教各派為了爭取群眾,都對初等教育給予了較多的重視。改革之后,新教成為英國國教,天主教的僧院學校均告停閉,由國教各教區(qū)負責的簡陋的教區(qū)學校逐漸開展起來。這種學校接納窮人子弟入學,教學多用英語,仍以?圣經?為主要學習容,是英國初等教育學校的最初形式。
述及英國初等教育的開展時,應該提到英國國教成立于1700年前后的兩個團體——“基督教知識促進會〞和“國外福音宣傳會〞,它們基于宣傳的需要分別開辦了許多招收貧兒的慈善性質的學校,此后各地的慈善家們紛紛仿效,辦起了“乞兒學校〞、“勞動學校〞、“貧民日校〞等許多慈善學校。1781年,傳教士R·雷克斯(RobertRaikes,1735—1811)首創(chuàng)一種讓貧兒在星期日學習教義和簡易讀寫知識的班級,到1795年全英已有1012所星期日學校。這一時期最有代表性的私立初等學校是“普通私立學校〞和一種由老年婦女在家中開辦的“婦女學校〞。所有這些由教會、民間慈善團體或私人開辦的初等學校,辦學條件和師資水平都很差,貧苦兒童離校后大多不能進入中等學校繼續(xù)學習。
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英國初等教育,仍然主要是一種慈善事業(yè)。導生制學校和幼兒學校就是此時在英國出現(xiàn)的兩種屬于慈善事業(yè)的初等學校。在社會的強大壓力下,英國政府不得不于1834年通過了第一個“工廠法〞,其中要求凡在工廠勞動的童工每天應在工作時間受三小時的教育,學習讀、寫、算和基督教原理。1870年英國政府公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國家對教育的補助和監(jiān)視,在各學區(qū)設立國民學校(小學),成認教會學校為國家教育機關之一種,但要求學校中的世俗科目與別離。1880年英國政府規(guī)定初等教育為強迫教育。到1891年,開場實現(xiàn)初等教育免費的規(guī)定。至此,英國初等教育制度根本形成并為國家所控制。一般初等教育為6年,也有8年和9年。6年的畢業(yè)可進高??;8年的畢業(yè)可進職業(yè)學校、師學校,這是勞動人民子女受的那一軌教育。
1870年“初等教育法〞公布后,英國政府對它不斷進展修正,使實施初等教育和強迫教育成為國家的專責,推動了英國初等教育的開展,除了允許私立初學校繼續(xù)存在外,各地教育局開辦了大量的“公立學校〞。1918年,英國國會公布了費舍法案(FishenAct),免除小學學費,制止12歲前的童工,為2~5歲的兒童開辦幼兒學校,把義務教育年限延長到14歲,從而使初等教育進一步普及。該法案還提倡在初等學校中貫徹“進步教育〞的主。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前,英國教育一直具有明顯的雙軌性質。初等教育歷來屬于、慈善事業(yè)。1870年“初等教育法〞公布后,政府才廣設公立學校,逐漸普及初等義務教育,一般勞動者的子弟從中受到的教育和粗淺的文化教育,是缺乏以升學的。作為另一軌道,中等教育為升大學作準備,它有自己的預備學校,是達官貴人和富裕家庭的子弟求學的軌道,以文法學校、公學和牛津、劍橋等古典大學為主體。19世紀以后其他形式的中學、大學以及師教育才適應社會的開展需要而陸續(xù)開展起來。然而,直至二十世紀初,就讀于現(xiàn)代中學和一般職業(yè)技術學校的英國平民子弟子弟還是難以升學的,而富裕家庭出身的青年依舊經過家庭教育或預備學校升入公學和文法學校,為將來升入大學作準備。顯然,英國教育長期存在著雙軌學制。(六)論述題
1、1902年英國國會公布巴爾福法案(BalfourAct)。根據這一法案,各郡、市設立地方教育局,并通過資助進一步控制私立學校和教會學校。至此,英國形成了國會、教育委員會(BoardofEducation)和地方教育局這樣一個從中央到地方的教育管理系統(tǒng)(其中地方教育局是掌握實權的),“國家教育〞根本形成,同時也確定了由國家統(tǒng)一領導與地方分權同時并存的教育領導體制,這是英國教育行政制度的一個特征。直到1944年教育法案公布時,英國國家教育領導機構才又有新的變化。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由于戰(zhàn)爭的消耗和戰(zhàn)后世界性經濟危機的不斷打擊,英國的經濟、軍事實力和國際地位不斷下降。在這段時間里,為了與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繼續(xù)競爭,同時也是迫于人民群眾爭取教育權的斗爭,就必須繼續(xù)不斷地提高本國教育水平。這段時間英國的教育開展總的說來是:教育進一步國家化,初等教育普及,中等教育大大擴展。高等教育和師教育也有所前進,但是高等教育和師教育的大開展那么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的事情。不過,盡管勞動人民子女受教育的時機以及各級教育中的實科容有所增加,雙軌制與教育容的性,仍是英國教育的突出特點。另外,英國的考試制度也是很嚴格的。練習九〔一〕填空題
1、基佐法案是法國____時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2、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提出著名的教育方案有康多塞教育方案、雷佩爾提教育方案、_________等。
3、法國直到20世紀初仍存在著__軌學制。
4、教育行政管理上,法國實行______制。
5、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提出的各種教育方案的一個共同點是反對____壟斷教育。
6、1919年法國政府通過的?阿斯蒂埃法?突出了____的問題。
〔二〕改錯題
1、法國的法盧教育法案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科學教育。
2、法國七月王朝時期最著名的教育法案是初等教育法。
3、法國十八世紀大革命前的中學以自然科學為主要教學容。
4、法國大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提出的教育方案都要求國家舉辦貴族性的學校。
5、在法國工業(yè)革命時期,資產階級提出的著名教育改革方案有康多塞教育方案等。
6、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前,法國實行地方分權的教育管理體制。
〔三〕選擇題
1、基佐法案是法國_____時期著名的教育法案。
A.大革命B.七月王朝C.第二D.第二帝國
〔四〕解釋概念題
1、?基佐法案?
2、“帝國大學〞
〔五〕簡答題
1、法國中央集權的教育管理體制是怎樣形成的.
2、概述十九世紀末的法國教育。
〔六〕論述題
1、試總結出第二次世紀大戰(zhàn)前法國教育的特點。(一)填空題
1.七月王朝
2.拉瓦錫教育方案
3.雙
4.中央集權
5.教會
6.職業(yè)教育
(二)改錯題
1.將“科學〞改為“〞
2.將“初等教育法〞改為“基佐法案〞
3.將“自然科學〞改為“拉丁語及七藝〞
4.將“貴族〞改為“世俗〞
5.將“工業(yè)〞改為“大〞或“資產階級〞
6.將“法〞改為“美〞或將“地方分權〞改為“中央集權〞
(三)選擇題
1.B
(四)解釋概念題
1、基佐法案(1833年公布,歷史學家基佐當時是教育部長,1840—1848年為七月王朝政府首相)是這一時期著名的教育法案。根據這一法案,這一時期的小學和師學校數目大增,從1836年起還設立了女子小學。
2、拿破侖于1802年、1806年、1808年公布了一系列法令,確立了國家教育體制,由帝國大學作為領導機關掌管全國教育行政,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包括私立學校都在它的監(jiān)視之下。帝國大學的各級長官和教師都是國家的官吏,這種中央集權的教育管理體制,在法國沿用很久,成為法國教育制度的重要特點。按照帝國大學的規(guī)定,法國是以大學區(qū)為單位設立大學的,全國分為27個大學區(qū),根本上每個大學區(qū)有一所大學,國家任命的大學區(qū)總長同時就是該區(qū)大學的校長。
(五)簡答題
1、法國大革命前,教育教育主要控制在教會手里。法國大革命后,資產階級竭力倡導教育世俗化,要求國家管理教育,使教育符合社會開展的需要,但雅各賓專政曾把反政策推向極端,引起沖突。為了解決各方面的矛盾,拿破侖執(zhí)政后一方面物簽訂了政教協(xié)議,在教會服從政府的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初級銀行管理-銀行專業(yè)初級《銀行管理》點睛提分卷5
- 探索供求匹配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 2024-2025學年北京市通州區(qū)高三(上)期末地理試卷
- 2024-2025學年山西省太原市常青藤中學校、李林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聯(lián)考物理試題(解析版)
- 純收益投資協(xié)議合同(2篇)
- 山東省濰坊市四縣市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監(jiān)測物理試題(解析版)
- 法院生活費申請書
- 現(xiàn)代企業(yè)管理培訓體系的構建與優(yōu)化
- 智能插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級《數學》上冊月考試卷與參考答案
- 煤礦技術員必須會的知識
- (高清版)JTGT 3650-01-2022 公路橋梁施工監(jiān)控技術規(guī)程
- 2024年山東藥品食品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含答案
- 《行政倫理學教程(第四版)》課件 張康之 第8-13章 行政組織倫理-技術時代的行政倫理
- 進出潔凈室培訓
- 2024年高考語文標點符號的基本用法大全(新標準)
- 2024ABB IRB IRB6700Inv IRB6700I產品手冊指南
- 認識職業(yè):醫(yī)生
- 外貿進出口基礎知識培訓課件
- 2023年四川省資陽中考英語真題(含答案)
-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與治療指南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