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6-T 1471-2021 公路鋼-混凝土組合梁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_第1頁
DB36-T 1471-2021 公路鋼-混凝土組合梁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_第2頁
DB36-T 1471-2021 公路鋼-混凝土組合梁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_第3頁
DB36-T 1471-2021 公路鋼-混凝土組合梁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_第4頁
DB36-T 1471-2021 公路鋼-混凝土組合梁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93.080.01P

66

DB36江 西省 地 方 標 準DB

36/T

公路鋼-混凝土組合梁橋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Design

and

for

general

steel-concrete

highway 江西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 發(fā)

布DB36/T

1471—2021 前言

................................................................................

II1

范圍

..............................................................................

1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

....................................................................

13

術語和定義

........................................................................

24

總則

..............................................................................

45

材料

..............................................................................

46

組合梁計算

........................................................................

87

總體設計

.........................................................................

148

鋼結(jié)構(gòu)設計

.......................................................................

189

橋面板設計

.......................................................................

2410

連接件設計

......................................................................

2711

組合梁施工

......................................................................

30條文說明

............................................................................

35IDB36/T

1471—2021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jié)構(gòu)和起草規(guī)則》的規(guī)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nèi)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fā)布機構(gòu)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西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西省交通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交通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俞文生、蘇慶田、曾明輝、邱文東、吳沖、王運金、劉軍、尹夏明、馮小毛、彭愛紅、魏建華、吳飛、萬鵬、周昌、王健、陳峰、危志全、夏天、葉華、顏靈勝、譚志成、夏起華、劉強、杜麗英、陳菁、吳江鵬。IIDB36/T

1471—20211 范圍連接件設計和組合梁施工等內(nèi)容,與相關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配合使用。行。2 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

GB/T

熔化焊用鋼絲GB/T

1228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GB/T

1229 公路鋼結(jié)構(gòu)橋梁設計規(guī)范GB/T

1230 GB/T

1231 低合金高強度結(jié)構(gòu)鋼GB/T

1591 GB/T

3632鋼結(jié)構(gòu)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大六角螺母、墊圈技術條件GB/T

5117 鋼結(jié)構(gòu)用扭剪型高強度螺栓連接GB/T

5118

GB/T

5293 GB/T

5313 GB/T

5780 電弧螺柱焊用圓柱頭焊釘GB/T

5782 非合金鋼及細晶粒鋼焊條GB/T

8110 氣體保護電弧焊用碳鋼、低合金鋼焊絲GB/T

12470 厚度方向性能鋼板GB/T

14957 鋼結(jié)構(gòu)用高強度大六角頭螺栓GB/T

17493 鋼結(jié)構(gòu)用高強度墊圈JTG

JTG

埋弧焊用碳鋼焊絲和焊劑JTG

D3662JTG/T

2231-01 埋弧焊用低合金鋼焊絲和焊劑JTG/T

3650 鋼結(jié)構(gòu)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JTG/T

D64-01 公路鋼混組合橋梁設計與施工規(guī)范JTT

公路橋梁鋼結(jié)構(gòu)防腐涂裝技術條件1DB36/T

1471—20213 術語和定義3.1組合構(gòu)件

composite

在同一截面內(nèi),由鋼和混凝土兩種材料通過連接件有效結(jié)合并共同受力的構(gòu)件。3.2鋼梁

steel

girder采用鋼板焊接而成或采用型鋼能夠承受彎矩的構(gòu)件。3.3橋面板

bridge

slab采用鋼構(gòu)件、混凝土構(gòu)件或鋼-混凝土組合構(gòu)件能夠承受橋面荷載作用的體系。3.4組合梁

composite

由鋼梁和橋面板通過連接件連成整體并且在橫截面內(nèi)能夠共同受力的梁。3.5鋼板組合梁(工形組合梁)

composite

I-shaped

steel

由工形截面鋼梁和橋面板連成整體共同受力的組合梁。3.6鋼箱組合梁

with

box

steel

由開口鋼箱梁和橋面板連成整體共同受力的組合梁。3.7鋼桁組合梁

with

steel

truss

girder由鋼桁梁和橋面板連成整體共同受力的組合梁。3.8波形腹板組合梁

girder

with

steel

采用波形鋼板代替?zhèn)鹘y(tǒng)混凝土箱梁中腹板的組合梁。3.9預應力組合梁

composite

girder組合梁整體或部分構(gòu)件中施加縱向預應力的組合梁。3.102DB36/T

1471—2021后結(jié)合組合梁post-composite

girder混凝土橋面板施加縱向預應力之后,采用連接件將鋼梁和混凝土橋面板連成整體的預應力組合梁。3.11疊合混凝土板

slab

combined

with

slabs

concrete

cast

在預制混凝土板上加澆一層現(xiàn)澆混凝土,當現(xiàn)澆混凝土硬化后兩者形成整體共同工作的橋面板。3.12鋼與混凝土組合橋面板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lab由鋼板和混凝土板連成整體共同受力的橋面板。3.13連接件

connector將鋼與混凝土兩種材料連接組合在一起共同受力的構(gòu)件。3.14焊釘連接件

stud

的構(gòu)件。3.15開孔板連接件

rib

connector面剪力和界面分離的構(gòu)件。3.16群釘

group

stud混凝土橋面板中間隔適當距離設置預留孔,在預留孔中集中布置焊釘連接件。3.17加勁肋

stiffener為提高母板的穩(wěn)定性能焊接于母板上的縱向或橫向板件。3.18有效截面

effective

area在進行截面強度和穩(wěn)定計算時,假定截面有效的那一部分面積。3.193DB36/T

1471—2021有效寬度

effective

在進行截面強度和穩(wěn)定計算時,假定板件有效的那一部分寬度。3.20 3.20有效寬度系數(shù)

width

factor板件有效寬度與板件實際寬度的比值。3.21恒載組合梁

dead

composite

按照施工順序,形成的組合截面能夠承受一期恒載以后所有荷載的組合梁。3.22活載組合梁

live

composite

按照施工順序,形成的組合截面能夠承受二期恒載以后所有荷載的組合梁。4 總則4.1 本規(guī)范采用以概率理論為基礎的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疲勞設計除外),按分項系數(shù)的設計表達式進行設計。4.2 組合結(jié)構(gòu)梁橋設計應遵循安全、耐久、適用、環(huán)保、經(jīng)濟、美觀的原則。4.3 特大橋、大橋、中橋主體結(jié)構(gòu)應按不小于

100

年設計使用年限進行設計,高速公路及一、二級公路上的小橋主體結(jié)構(gòu)宜按不小于

100

年設計使用年限進行設計。4.4 公路鋼結(jié)構(gòu)梁橋應進行耐久性設計,鋼結(jié)構(gòu)防腐設計不得低于

JTT

722

的要求。4.5 組合結(jié)構(gòu)梁橋設計應與架設方案統(tǒng)籌考慮,選擇合理的結(jié)構(gòu)形式;構(gòu)造措施應便于加工、安裝、維護和檢查。結(jié)構(gòu)單元和構(gòu)件應優(yōu)先考慮標準化和通用化,以減少制作、安裝的工作量。4.6 組合結(jié)構(gòu)梁橋的設計、加工、運輸和架設應分階段實行嚴格的質(zhì)量管理和控制。結(jié)構(gòu)在使用過程中應視環(huán)境條件和交通情況建立養(yǎng)護制度,以維持結(jié)構(gòu)強度、剛度、穩(wěn)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4.7 按本文件設計時,采用的作用及其組合系數(shù)應符合

JTG

的規(guī)定;結(jié)構(gòu)抗震設計應符合

JTG/T2231-01

的規(guī)定。鋼結(jié)構(gòu)制造、驗收、安裝和混凝土橋面板的澆注和驗收應符合

JTG/T

的規(guī)定。5 材料5.1 混凝土5.1.1 組合結(jié)構(gòu)梁橋中一般鋼筋混凝土構(gòu)件采用強度等級不應低于

普通混凝土,對于有特殊需求的構(gòu)件,可以考慮采用高性能混凝土等。5.1.2 混凝土強度取值應符合

D3662

的規(guī)定。5.1.3 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指標應符合

D3662

的規(guī)定。5.2 鋼筋5.2.1 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構(gòu)件的鋼筋,應按下列規(guī)定選用:4kdQ235

162351902801622518010540100215170100Q355

1634527516035516335270155403252601506331525014580100305245140Q390

16390310180370163702951704035028016063100330265150Q420

16420335195390164003201854038030517563100360290165注:表中厚度系指計算點的鋼材厚度,對軸心受拉和軸心受壓構(gòu)件系指截面中較厚板件的厚度。DB36/T

1471—20211) 普通鋼筋宜選用熱軋

鋼筋,預應力混凝土構(gòu)件中的箍筋宜選用其中的帶肋鋼筋;按構(gòu)造要求配置的鋼筋網(wǎng)可采用冷軋帶肋鋼筋。2) 預應力混凝土構(gòu)件中的預應力鋼筋應選用鋼絞線、鋼絲。5.2.2 5.2.2

鋼筋和預應力鋼筋強度取值應符合

JTG

的規(guī)定。5.3 鋼材5.3.1 鋼材宜選用

Q235

鋼、Q390

鋼和

Q420

GB/T

1591

℃的焊接結(jié)構(gòu);也不宜用于需要驗算疲勞且工作溫度等于或低于-20℃的非焊接結(jié)構(gòu)。鋼材強度標準值和設計值應按采用表

1。表1 鋼材強度標準值和設計值(MPa)5.3.2 有關牌號鋼材沖擊韌性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 對于需要驗算疲勞的焊接構(gòu)件,當梁橋的工作溫度

t

處于

0℃≥t>-20℃時,Q235

和表1 鋼材強度標準值和設計值(MPa)5.3.2 有關牌號鋼材沖擊韌性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

C

Q420

性應滿足質(zhì)量等級

D

t

的沖擊韌性應滿足錯誤!未找到引用源。中質(zhì)量等級

D

Q420

的沖擊韌性應滿足質(zhì)量等級

E的要求。5Abbbbbba4.64.8145120——————————5.6——————185165————8.8——————350280————Q235————————————125Q355————————————160Q235Q355Q390Q420DDDD0-200-20-40-20-40-20-40J272734343434343434sMPaGsMPa3

2.06×1050.790×10512×10-60.317850M20M22M24M27M308.8S12515017523028010.9S155190225290355表5 表5 普通螺栓和錨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MPa)6DB36/T

1471—2021b)

t

Q355

沖擊韌性應

C

Q390

Q420

的沖擊韌性應滿足質(zhì)量等級D

的要求。表2 鋼材沖擊韌性5.3.3 當焊接結(jié)構(gòu)采用

Z

5.3.3 當焊接結(jié)構(gòu)采用

Z

GB/T

的規(guī)定。表3 鋼材和鑄鋼的物理性能指標5.3.5 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的技術條件應符合

GB/T

1229、GB/T表3 鋼材和鑄鋼的物理性能指標5.3.5 高強度螺栓、螺母、墊圈的技術條件應符合

GB/T

1229、GB/T

表4 高強度螺栓的預拉力設計值表4 高強度螺栓的預拉力設計值P d(kN)5.3.6普通螺栓應符合

GB/T

5782

的規(guī)定。普通螺栓和錨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應按錯誤!

fdQ235

16190190160140164018018015510540100170170145100Q355

16275275235160175164027027023015540632602602201506380250250215145AbbbbbbaQ235————265————350——Q355————340————450——Q390————355————470——Q420————380————500——注:

50205的要求。DB36/T

1471—2021表

5普通螺栓和錨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MPa)(續(xù))5.3.7 錨栓的材料可采用材質(zhì)符合

GB/T

5普通螺栓和錨栓連接的強度設計值(MPa)(續(xù))5.3.7 錨栓的材料可采用材質(zhì)符合

GB/T

規(guī)定的

45

GB/T

和GB/T5.3.8 圓柱頭焊釘、焊接瓷環(huán)材料的質(zhì)量及檢驗應符合

10433

的規(guī)定。5.3.9 焊接材料應與主體鋼材相匹配,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 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條應符合

5117、GB/T

5118

的規(guī)定。對需要驗算疲勞的構(gòu)件宜采用低氫型堿性焊條。b) 自動焊和半自動焊采用的焊絲和焊劑應符合

GB/T

17493、GB/T

的規(guī)定。焊縫的強度設計值應按錯誤!未找到引用源。的規(guī)定采用。表6表6焊縫的強度設計值(MPa)

fdQ390

163103102651802001640295295250170406328028024016063100265265225150Q420

163353352851952001640320320270185406330530526017563100290290245165

注:

合GB50205的規(guī)定。其中厚度小于8mm鋼材的對接焊縫,不應采用超聲波探傷確定焊縫質(zhì)量等級。

fd80100245245210140DB36/T

1471—2021表

6 表

6 焊縫的強度設計值(MPa)(續(xù))6.1 一般規(guī)定6.1.1

組合結(jié)構(gòu)梁橋應按以下兩類極限狀態(tài)進行設計a)

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包括構(gòu)件和連接的強度破壞、疲勞破壞和失穩(wěn);b)

6.1.2

組合結(jié)構(gòu)梁橋應考慮以下四種設計狀況及其相應的極限狀況設計a)

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8DB36/T

1471—2021b) 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必要時進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c) 偶然狀況:梁橋在使用過程中偶然出現(xiàn)的狀況。該狀況只需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設計;d) 地震狀況:地震作用效應的計算應符合

JTG/T

B02-01

的規(guī)定6.1.3 組合梁應按以下規(guī)定進行結(jié)構(gòu)整體分析a)輛荷載超載等因素的影響;b) 未開裂截面剛度EIun

和開裂截面剛度

。c)組合梁的溫度效應按

JTG

D60

的相關規(guī)定計算;d) 混凝土收縮應變和徐變系數(shù)按

D3662

的相關規(guī)定計算。6.1.4 組合梁進行整體分析時混凝土板翼緣有效寬度按

的相關規(guī)定計算。6.1.5組合梁中的鋼梁在進行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計算時須采用有效截面,有效截面中要充分考慮剪力滯和局部穩(wěn)定影響。6.1.6 采用鋼箱組合梁的鋼梁底板有效截面面積應按

JTG

D64

的相關規(guī)定計算。6.2 受彎構(gòu)件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強度計算6.2.1 抗彎計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 工階段作用組合應符合

D60

的規(guī)定。b) 組合梁抗彎承載力應采用線彈性方法計算,并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0

d

........................................

(1) =I

d,

......................................

(2)式中:i——變量,表示不同的應力計算階段。其中,

表示未形成組合梁截面(鋼梁)的應力計算階段;

表示形成組合梁截面之后的應力計算階段。

——對應不同應力計算階段,作用于鋼梁或組合梁截面的彎矩設計值;

——d——鋼筋、鋼梁或混凝土的強度設計值。a) 板翼緣有效寬度內(nèi)縱向鋼筋的作用。b)

D3662

論厚度對收縮應變系數(shù)進行相應折減。c)方法時,混凝土徐變系數(shù)的取值可按照

D3662

規(guī)定計算。9DB36/T

1471—2021d) 預應力筋應力松弛損失可按照

D3662

e) 混凝土有效彈性模量?!炷劣行椥阅A縀c=——鋼與混凝土的有效彈性模量比

Ec1

,

0

...................................

(3)nL=

EsEc

=n0

1

,

0

..............................

式中:——長期荷載作用下鋼與混凝土的有效彈性模量比;——短期荷載作用下鋼與混凝土的彈性模量比,

;——鋼材彈性模量;

——

——

1.1

0.55預應力作用取

;

t,t——加載齡期為,計算考慮齡期為的混凝土徐變系數(shù),根據(jù)

JTG

D3662

相關規(guī)定取值。6.2.2 抗剪計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組合梁截面的剪力應全部由鋼梁腹板承擔,不考慮混凝土板的抗剪作用。b) 組合梁截面抗剪驗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0Vd

Vu

........................................

(5)Vu

Aw

......................................

(6)式中:——組合梁截面的剪力設計值;

——組合梁截面的抗剪承載力;——鋼材的抗剪強度設計值;10Q23513.020.016.0Q35510.516.513.0Q39010.015.512.5Q4209.515.012.0t1t2hDB36/T

1471—t1t2h

——c)

1.1

抗拉強度設計值。6.3整體穩(wěn)定性計算6.3.1 成橋和使用階段,混凝土橋面板與鋼梁牢固相連、能阻止梁受壓翼緣的側(cè)向位移時,并且梁橋的寬跨比不小于

時,可不計算組合梁整體穩(wěn)定性。6.3.2施工階段符合下列情況之一時,可不計算梁的整體穩(wěn)定性a) 工字形截面簡支梁受壓翼緣的自由長度

L1與其寬度

B1之比不超過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所規(guī)L1設置橫梁,跨間有側(cè)向支承點的梁,L1為受壓翼緣側(cè)向支承點間的距離。表7 工字形截面簡支梁不需計算整體穩(wěn)定性的最大表7 工字形截面簡支梁不需計算整體穩(wěn)定性的最大L 1/B 1值b) 箱形截面簡支梁,其截面尺寸(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滿足h

/b

0≤6,且L 1/b

0≤65(345/fy) 圖1箱形截面簡支梁截面尺寸6.3.3 不滿足

6.3.1

規(guī)定時,應按

TG

D60

的規(guī)定計算整體穩(wěn)定性。6.4 疲勞計算11DB36/T

1471—20216.4.1 承受汽車荷載的鋼梁鋼構(gòu)件應進行疲勞驗算。6.4.2 疲勞荷載應按

規(guī)定取。6.4.3 驗算伸縮縫附近構(gòu)件時,疲勞荷載應乘以額外的放大系數(shù),放大系數(shù)應按(7)取值。

.................................

(7)式中:D——m)。

——放大系數(shù)6.4.4 采用疲勞荷載計算模型

I

時應按以下公式驗算:p

C

/

..................................

(8)p

C

/

...................................

(9)

p

(1)(

pmax

pmin)

.............................

(10)

p

(1)(

pmax

pmin)

..............................

(11)式中:

——疲勞抗力分項系數(shù),對重要構(gòu)件取

1.35,對次要構(gòu)件取

1.15;s——

JTG

D64

相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未說明時,取s=1.0;

p、

p

——按疲勞荷載計算模型

I

計算得到的正應力幅與剪應力幅();

——放大系數(shù),按

6.4.3

條的規(guī)定取值;

、

——疲勞細節(jié)類別(

2

次常幅疲勞循環(huán)的疲勞應力強度;根據(jù)

JTG

D64

取用;

、

——將疲勞荷載計算模型

I

按最不利情況加載于影響線得出的最大和最小正應力(MPa);

pmax、

pmin——將疲勞荷載計算模型

I

按最不利情況加載于影響線得出的最大和最小剪應力(MPa)。6.4.5 采用疲勞荷載計算模型

時應按以下公式驗算:

E2

s

C

/

.................................

(12)

E2

C

/

..................................

(13)E2

(1)(

pmaxpmin)

............................

(14)12DB36/T

1471—2021E2

(1)(

pmax

pmin)

.............................

(15)式中:

C

、

C

——

2

據(jù)

JTG

D64

取用;

、

——按疲勞荷載計算模型

II

計算并考慮損傷等效系數(shù)得到的應力幅(MPa);

——

1

2

3

4

ax

,,3,,max按

JTG

D64相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6.4.6 采用疲勞荷載計算模型

時應按以下公式驗算:

E2

s

C

/

.................................

(16)

E2

C

/

.................................

(17) E2 E2 / E2

1.0

..........................

(18)

C /

s C

3

5

E2

(1)(

pmaxpmin)

............................

(19)E2

(1)(

pmax

pmin)

.............................

(20)6.4.7 疲勞強度和疲勞細分類節(jié)按

JTG

D64

規(guī)定選用。6.4.8 對非焊接構(gòu)件以及消除殘余應力后的焊接構(gòu)件,當疲勞荷載為拉-壓循環(huán)時,p

應按

倍折減,P

應按下式計算:

p

pmax

0.6

pmin...............................

(21)6.5 傾覆穩(wěn)定計算規(guī)定驗算橫橋向抗傾覆性能a)在作用基本組合下,單向受壓支座始終保持受壓狀態(tài)。b) 當梁橋整聯(lián)單向受壓支座的支承反力符合下式要求時,可以省略傾覆穩(wěn)定計算

2.5.................................

(22)式中:R——第

i

個永久作用效應的支座反力標準值;

——汽車荷載效應(含沖擊力、離心力)的支座負反力標準值;13500ll1注

1:

表中l(wèi)為計算跨徑,l

1注

2:

當荷載作用于一個跨徑內(nèi)有可能引起該跨正負撓度時,計算撓度應為正負撓度絕對值之和。注3:撓度按毛截面計算。

——除汽車荷載外的其它可變作用效應的支座負反力標準值;DB36/T

——除汽車荷載外的其它可變作用效應的支座負反力標準值;c) 當整聯(lián)單向受壓支座支承反力不滿足本條第

2

款的要求時,應按下式要求進行傾覆穩(wěn)定計算

bk,isk,i

qf

.....................................

(23)式中:Kqf

——橫向抗傾覆穩(wěn)定性系數(shù),??;

——使上部結(jié)構(gòu)穩(wěn)定的作用基本組合(分項系數(shù)均為

1.0)的效應設計值;

——使上部結(jié)構(gòu)不穩(wěn)定的作用基本組合(分項系數(shù)均為

d) 載情況。6.6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計算6.6.1 組合梁計算豎向撓度值不應超過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規(guī)定的限值。表8豎向撓度限值6.6.2組合梁的變形計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表8豎向撓度限值6.6.2組合梁的變形計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b) 計算組合梁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下的撓度時,連續(xù)組合梁應考慮混凝土開裂影響,中支點兩側(cè)范圍以外區(qū)段的組合梁截面按未開裂截面剛度計算,中支座兩側(cè)

范圍以內(nèi)區(qū)段的組合梁截面按開裂截面剛度。6.6.3混凝土板的最大裂縫寬度應按

D3662

的相關規(guī)定進行計算,并應滿足相應的限值要求。7總體設計7.1結(jié)構(gòu)形式14DB36/T

1471—20217.1.1 組合梁橋的結(jié)構(gòu)形式應按安全、耐久、適用、環(huán)保、經(jīng)濟、美觀以及便于施工和養(yǎng)護的設計原景觀效果、養(yǎng)護與維修成本等因素,合理確定結(jié)構(gòu)形式、跨徑布置、截面構(gòu)造和施工方法。7.1.2組合梁橋可采用簡支梁橋和連續(xù)梁橋結(jié)構(gòu)形式??鐝捷^小組合梁橋可采鋼梁不連續(xù)混凝土橋面使用和排水的要求。7.1.3組合梁橋可采用鋼板組合梁、鋼箱組合梁、鋼桁組合梁和波形腹板組合梁。其中鋼板組合梁可a

bcd)多箱單室直腹板鋼箱組合梁ef)多箱斜腹板鋼箱組合梁圖2組合梁橋截面形式7.1.4 組合梁橋的鋼梁與橋面板根據(jù)施工方法可以采用恒載組合梁和活載組合梁兩種形式。其中恒載是現(xiàn)澆橋面板,也可以是預制橋面板。7.2 結(jié)構(gòu)布置7.2.1橫斷面布置主梁根數(shù)與間距的布置應綜合考慮主梁結(jié)構(gòu)體系和橋面結(jié)構(gòu)受力的情況,便于施工和養(yǎng)護。a)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的工形截面鋼板組合梁的主梁間距以

宜大于

2.0m。b)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的鋼箱梁組合梁橋箱頂部寬度以

1.6m~4.2m

輸不受寬度限制時,鋼箱梁的寬度由結(jié)構(gòu)受力合理性和運輸?shù)跹b條件確定。7.2.2聯(lián)結(jié)系布置15DB36/T

1471—2021力合理。a) 主梁支點處應布置剛度較大的橫梁,并在橫梁上設置更換支座等的支座頂升加勁結(jié)構(gòu)。b) 工形鋼梁組合梁跨間設置橫梁不宜少于

3

根,橫梁間距以

4m~10m

為宜,且不應大于受壓翼緣寬度的

30

倍。c) 到。d)

誤!未找到引用源。

b))。桁架式結(jié)構(gòu)的弦桿與斜腹桿的夾角不宜小于

度或大于

度。a

b)桁架式橫向聯(lián)結(jié)系圖3 鋼板組合梁橫向聯(lián)結(jié)系e) 采用桁架式、框架式和實腹式橫隔板,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a

b)實腹式橫隔板

c)框架式橫隔板圖4 鋼箱組合梁橫隔板f) 工形鋼梁組合梁外側(cè)鋼梁間和支點處應設置縱向聯(lián)結(jié)系結(jié)構(gòu),上平聯(lián)設置于上翼緣附近的腹聯(lián)。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均滿足整體穩(wěn)定受力要求時,上平聯(lián)和下平聯(lián)均可省略。g) 的夾角不宜小于

60°。a

b)交叉桁架圖5

縱向聯(lián)結(jié)系

c)菱形桁架16DB36/T

1471—20217.3 連續(xù)組合梁橋負彎矩區(qū)混凝土防裂措施7.3.1

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連續(xù)組合梁橋負彎矩區(qū)混凝土橋面板裂縫寬度或防止混凝土開裂。7.3.2

以下措施可單獨或組合使用:a)

采用預應力組合梁或后結(jié)合組合梁,在支點處附近的混凝土板上施加預應力。b)

在中支點負彎矩范圍內(nèi)的鋼梁底板處增設混凝土板,使得混凝土與鋼梁底板形成組合板。c)

可通過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順序降低負彎矩區(qū)混凝土拉應力,即先澆筑跨中正彎矩區(qū)的混凝土,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所示。1:澆筑負彎矩區(qū)底板混凝土234圖6典型混凝土的澆筑施工順序d)工順序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所示。117DB36/T

1471—2021234:中間支座回落到設計位置圖7 典型頂升支點法施工順序7.3.3在橋面板上部應采取有效防水措施,阻止水滲入橋面板混凝土內(nèi)。8鋼結(jié)構(gòu)設計8.1 主梁8.1.1 主梁梁高簡支組合梁橋的合理梁高h為L/15~LLh為L/20~L/30。對于變截面的連續(xù)組合梁橋支點處的主梁高度可取為L/15~L

,跨中則可取為L/30~L/48。8.1.2 工形鋼主梁翼緣板應滿足以下要求a) 當翼緣不與混凝土板相連時,受壓翼緣的自由伸出肢寬厚比不大于

;受拉翼緣的自由伸出肢寬厚比不大于16

345

;b) 當翼緣與混凝土相連時,受壓翼緣外伸部分寬厚比不大于

,但須保證在與翼緣相連之前的應力水平不超過材料抗壓強度的

0.55

倍。c) 最小板厚不小于

8.1.3 鋼箱組合梁底板應滿足以下要求:a) 受拉底板寬度大于厚度的

80

倍時應設置加勁肋,加勁肋宜等間距布置,間距不應大于底板厚度的

倍。18DB36/T

1471—2021b) 受壓底板寬度大于厚度的

40

倍時應設置加勁肋,加勁肋宜等間距布置,間距不宜大于底板厚度的

倍。c) 最小板厚不小于

d) 受壓底板的加勁肋幾何尺寸(見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應滿足以下要求:a

bL

cT

d

e圖8

加勁肋尺寸符號——板肋的寬厚比應滿足下式要求ss

.....................................

(24)——L

形、T

形鋼加勁肋的尺寸比例應滿足下式要求s0s0ss

....................................

(25).....................................

(26)——符合

GB/T

9945

的球扁鋼加勁尺寸比例應滿足下式要求 ——閉口加勁肋的尺寸比例應滿足下式要求

.....................................

(27).....................................

(28)ss

.....................................

(29)

.....................................

(30)——板肋的寬厚比應滿足下式要求——L

形、T

形鋼加勁肋的尺寸比例應滿足下式要求19DB36/T

1471—2021

.....................................

(31)

.....................................

(32)f)

D64

相關規(guī)定計算。圖9 勁肋示意圖g)

余橫向加勁肋間距

a

不應大于腹板高度的

1.5

倍,并應滿足下式要求a

......................................

(33)式中:a——

計;t——腹板的厚度,以

計;

——作用基本組合下驗算截面處的腹板平均剪應力,以

計。h) 腹板橫向加勁肋慣性矩應滿足下式要求3It

3

h

t

.....................................

(34)3式中:I——單側(cè)設置橫向加勁肋時,加勁肋對于與腹板連接線的慣性矩;雙側(cè)對稱設置橫向加勁肋時,加勁肋對于腹板中心線的慣性矩。i) 腹板縱向加勁肋慣性矩應滿足以下要求3l

l

.....................................

(35)320 l

l

max

1.5a

2.50.45

a

DB36/T

1471—2021........................

(36)式中:I——單側(cè)設置縱向加勁肋時,加勁肋對腹板與加勁肋連接線的慣性矩;雙側(cè)對稱設置縱向加勁肋時,加勁肋對腹板中心線的慣性矩;8.1.4 支承加勁肋應滿足以下要求:a) 端承面的局部承壓0

s

s

...................................

(37)b) 支承結(jié)構(gòu)的整體受力

V

...................................

(38)(b

(b

24

...........................

(40)

24n

)——————腹板厚度;Beb——腹板局部承壓有效計算寬度;

..................................

(39)式中:B——支座寬度;t——下翼板厚度;t——支座墊板厚度;——(40)設置一對支承加勁肋并且加勁肋距梁端距離不小于

12

24

倍腹板厚計算;板有效計算寬度不應大于加勁肋間距。

(n

b

(b

24)式中:n——支承加勁肋對數(shù);b——支承加勁肋間距。21DB36/T

1471—2021圖10 支承加勁肋的腹板有效計算寬度8.1.5 主梁的截面變化a)小于

2mm。b) 不同截面梁段控制截面的應力之差不宜大于鋼材設計強度的

但是最小板件長度不宜小于

3m。8.1.6主梁連接a) 主梁頂板、底板以及腹板的工廠拼接應采用

I

級熔透焊焊接,工地連接可采用高強螺栓或

I級熔透焊。b) 主梁頂、底板與腹板焊縫可采用角焊縫、部分熔透焊或質(zhì)量不低于

II

級的熔透焊焊接。c) 支點處加勁肋與底板應采用

I

級熔透焊焊接;其余加勁肋與頂?shù)装寤蚋拱宓倪B接可采用角焊縫、部分熔透焊或質(zhì)量不低于

級的熔透焊。d) 高強螺栓與焊接的混合連接,應先焊接然后進行高強螺栓的終擰。8.2 橫向聯(lián)結(jié)系與縱向聯(lián)結(jié)系8.2.1 橫向聯(lián)結(jié)系應滿足以下要求:a) 系與主梁不同高時,應對梁端混凝土橋面板進行加強。b) 小連接處應力集中,避免連接處出現(xiàn)疲勞控制設計。c) 應避免采用橫梁與主梁腹板直接焊接的工地連接形式。d) 工形鋼板梁腹板兩側(cè)的橫梁頂?shù)装鍛獙R;鋼箱的橫梁頂?shù)装鍛c橫隔板的加勁肋對齊。e) 橫梁頂、底板與主梁焊接時,應采用

I

部分熔透焊或質(zhì)量不低于

II

級的熔透焊。8.2.2 縱向聯(lián)結(jié)系應滿足以下要求:22-130-150200注:長細比按JTG

D64附錄A計算。DB36/T

1471—2021a)的能力。b)

T

形鋼縱向聯(lián)結(jié)的一起,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a)所示。角鋼或

T

形鋼的突出肢位于不同側(cè)時,在桿件相互交叉處設置填板,采用螺栓連接在一起,桿間連續(xù)通過,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b)所示。a)同一平面

b

圖11縱向聯(lián)結(jié)系桿件相互交叉連接示意圖8.2.3 聯(lián)結(jié)系構(gòu)件長細比應小于等于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規(guī)定值。表9 構(gòu)件容許最大長細比8.3表9 構(gòu)件容許最大長細比8.3.1 橫隔板設置a)

條受壓板件加勁肋的寬厚比要求和

條的支承加勁肋的受力要求。b) 跨間中間橫隔板間距

LD,可采用下列經(jīng)驗公式計算:

0.14

1且

20

(

50)

6

(50)

...........................

(41)式中:梁橋支點間計算跨徑(m)。c) 橫隔板應設置人孔,人孔寬度不宜小于

設置在支座范圍以外的部分。8.3.2 橫隔板連接23DB36/T

1471—2021a) 支點處橫隔板與底板焊接應采用

I

部分熔透焊或質(zhì)量不低于

II

級的熔透焊。b) 非支點處橫隔板與頂、底板或腹板的連接可采用的角焊縫、部分熔透焊或質(zhì)量不低于

熔透焊。c) 加勁肋與橫隔板可采用的角焊縫、部分熔透焊或質(zhì)量不低于

級的熔透焊。9 橋面板設計9.1 結(jié)構(gòu)形式9.1.1 組合梁橋橋面板的可采用混凝土橋面板(含普通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和預應力混凝土橋面板)和組合橋面板等形式。a) 橋面板從截面形狀可采用等厚、帶承托、曲線形和

II

形等多種截面形狀,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所示,從方便施工的角度出發(fā),通常采用等厚或帶加腋的橋面板;a

b)帶承托的橋面板c dII圖12 混凝土橋面板的典型截面形狀b)橋面板根據(jù)支承跨度受力要求可以采用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和預應力混凝土橋面板;c)所示。a

b)疊合板混凝土橋面板2465L+13050L+1300280L+160240L+1300.25m80L+210注:LDB36/T

1471—2021c

d)橫向整體預制混凝土橋面板e-混凝土組合橋面板 f-混凝土組合橋面板圖13 組合梁橋的橋面板形式9.1.2疊合混凝土橋面板或預制混凝土橋面板應采取有效措施保證新老混凝土有效結(jié)合。預制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安裝時的混凝土齡期不應小于

3

個月。9.1.3 橋面板的跨度小于

2.0m

時,宜采用鋼筋混凝土橋面板結(jié)構(gòu),橋面板的跨度大于

6m,宜采用預應力混凝土橋面板。9.2 構(gòu)造要求9.2.1 橋面板的構(gòu)造要求應符合

JTG

D3662

的相關規(guī)定9.2.2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的最小厚度應滿足錯誤!未找到引用源。的要求,并且車行道部分的橋面板厚度不應小于

表10 表10 車行道部分鋼筋混凝土橋面板的最小厚度(單位:mm)DB36/T

1471—2021a) 簡支板和連續(xù)板的計算跨徑

L

徑與跨中斷面的板厚之和(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a));b) 懸臂板的計算跨徑

L

為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b)所示,計算恒載彎矩時

L

取翼緣懸臂部分的

1/2

懸臂部分的

1/2

處到距離緣石邊緣

處的距離;計算橋面板的跨徑與行車方向平行情況下的活載彎矩時,L

1/2

處到距離板端

處的距離。a)橫橋方向

b)順橋方向圖14 橋面板計算跨徑

L(尺寸:mm)9.2.3 當主梁間距較大時,橋面板可根據(jù)實際需要設置承托。橋面板設置承托時,其外形尺寸及構(gòu)造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a) 當承托高度在

80mm

以上時,應在承托底側(cè)布置橫向加強鋼筋;b) 承托邊至連接件外側(cè)的距離不應小于

40mm,承托外形輪廓應在由最外側(cè)連接件根部起的

45°角線的界限以外;c) 承托中橫向鋼筋下部水平段距鋼梁上翼緣應不大于

50mm,剪力連接件抗掀起端底面高出橫向鋼筋的距離

he0

不應小于

30mm,橫向鋼筋間距不應大于

0且不應大于

圖15 承托構(gòu)造圖(單位:mm)9.2.4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懸臂部分的截面宜采用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a)所示的直線變化形式,并且在板底設置阻水凹槽。當橋面板的懸臂部分較大時,宜在主梁外側(cè)設置如錯誤!未找到引用源。b)所示的懸臂梁。并且在懸臂梁的梁端設置邊縱梁,邊縱梁必須設置在阻水凹槽的內(nèi)側(cè)。26DB36/T

1471—2021圖16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懸臂部分構(gòu)造9.2.5

主梁端部橋面板應采用以下方法之一或不同方法的組合進行加強:a)

b)

端橫梁至梁端的距離大于

1.8

c)

梁端采用鋼混組合橋面板。圖17 梁端橋面板厚加與端托架9.3 配筋要求9.3.1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應配主要受力方向的主筋、與主筋垂直或斜交的分布筋、梗肋加強筋和梁端橋面板加強筋等。9.3.2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基本組合作用下的最大鋼筋應力不應大于

180MPa。9.3.3 鋼筋混凝土橋面板配筋應滿足以下要求a) 鋼筋凈保護層厚應大于

b) 應采用螺紋鋼筋,主筋和分布鋼筋直徑不應小于

c) 主筋和分布鋼筋中心間距不宜小于

100mm,且不大于

200mm;d)截面內(nèi)受壓側(cè)鋼筋的面積不應少于受拉主筋的

1/2;e) 橋面板承托高度大于

80mm

16mm

橋面板下緣鋼筋間距的

2

倍;f)

1/2

同等跨徑連續(xù)板或簡支板所需主筋用量的

2

倍。g) 所需鋼筋用量的

2

10 連接件設計27DB36/T

1471—202110.1 結(jié)構(gòu)形式10.1.1 結(jié)合預應力組合梁的焊釘可采用群釘方法間隔適當?shù)木嚯x集中布置。10.1.2 接件混合使用。a)焊釘連接件b)開孔板連接件圖18 常用連接件形式10.2材料性能與構(gòu)造要求10.2.1

焊釘連接件的構(gòu)造應符合下列要求a)

焊釘連接件的材料、機械性能以及焊接要求應滿足

GB/T

的規(guī)定。b)

焊釘直徑不應大于焊接處鋼板厚度的

1.5

倍,焊釘長度不宜小于其直徑的

倍。c)

焊釘連接件的最大中心間距不宜大于

3

300mm。d)

焊釘連接件剪力作用方向上的間距不應小于焊釘直徑的

5

直方向的間距不應小于焊釘直徑的

倍,且不應小于

e) 焊釘連接件的外側(cè)邊緣與鋼板邊緣的距離不應小于

25mm。f) 受壓鋼板邊緣與相鄰最近的焊釘連接件邊緣距離不應大于7t

;圓柱頭焊釘連接件橫向間距不應大于t

,tf為焊接位置處的鋼板厚度。10.2.2 孔板連接件的構(gòu)造應符合

JTG/T

D64-01

的規(guī)定。10.2.3 應采取措施防止鋼梁和混凝土連接處積水。10.3 計算10.3.1 及鋼與混凝土的溫度差等作用,應按照不同的剪力方向分別進行作用效應組合。10.3.2 在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連接件應按下式進行抗剪驗算

.......................................

(42)式中:28

......................................

(43)

......................................

(43)——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下單個連接件承擔的剪力設計值;——單個連接件的抗剪承載力。10.3.3縱橋向水平剪力計算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a) 鋼與混凝土結(jié)合面上縱橋向水平剪力應按未開裂分析方法進行計算。b) 恒載與活載產(chǎn)生的鋼與混凝土結(jié)合面上單位長度縱橋向水平剪力應按下式計算

un式中:——形成組合截面之后作用于組合梁截面的剪力設計值(N);

——混凝土板對組合梁截面中和軸的面積矩(m);I——組合梁的未開裂截面慣性矩(m)。c) 剪力,應按下式進行計算:在梁跨中間V

V

.....................................

(44)在梁端部

.....................................

(45)式中:s——預應力集中錨固力、混凝土收縮徐變或溫差的初始效應在鋼和混凝土結(jié)合面上產(chǎn)生的縱橋向水平剪力;lcs

——預應力集中錨固力、混凝土收縮徐變或溫差引起的縱橋向集中剪力在結(jié)合面上的水平傳遞長度,取主梁相鄰腹板間距和主梁長度的

1/10

兩者中的較小值。圖19 預應力、干燥收縮和溫差產(chǎn)生的組合梁連接處剪力的傳遞范圍29DB36/T

1471—202110.3.4 連接件的抗剪承載力應按

JTG/T

D64-01

的規(guī)定進行計算。10.3.5 不同形式的連接件在同一剪切界面混合使用時,應考慮連接件不同抗剪剛度對承載性能的影響。11 組合梁施工11.1 一般規(guī)定11.1.1 組合梁的施工須結(jié)合設計文件和規(guī)范,實現(xiàn)設計意圖,滿足工程質(zhì)量與安全。11.1.2 織設計、專項施工技術方案、檢測檢驗規(guī)程,防止鋼梁失穩(wěn)和橋面板開裂。11.1.3 應按相關規(guī)范的規(guī)定進行抽樣復驗,復驗合格后方可使用,使用過程中加強對材料的保管。11.1.4 焊接人員和無損檢測人員應持證上崗,實際操作應與崗位資格相符。11.1.5 節(jié)段的制造、拼裝和安裝,混凝土橋面板澆筑或預制板的安裝,預制組合梁的安裝等。11.1.6組合梁的鋼結(jié)構(gòu)加工制作時,鋼結(jié)構(gòu)廠家應對鋼結(jié)構(gòu)構(gòu)件細化拆零件圖。11.1.7 組合梁施工以及使用的材料應滿足現(xiàn)行

JTG/T3650

的相關規(guī)定。11.1.811.1.9 鋼梁和混凝土連接處應做好防、排水。11.2 鋼梁加工與運輸11.2.1

鋼梁加工應滿足下列要求a)

鋼梁加工前應制訂詳細的制造工藝;b)

鋼材進場經(jīng)材料復驗合格后,對鋼板進行等預處理;c)

制造前應進行焊接工藝評定,并根據(jù)評定報告制定焊接工藝規(guī)程;d)

鋼梁制作過程中應進行加工工序的檢驗;e)

應進行鋼梁成品驗收檢驗,驗收應該滿足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f)

鋼梁出廠前完成構(gòu)件信息文件編制。11.2.2

鋼梁運輸應滿足下列要求a)

鋼梁及鋼梁構(gòu)件運輸過程中,應加強支撐、固定牢固,防止變形或傾覆;b)

運輸過程中,應做好鋼梁防護,保護涂裝和焊釘,避免焊釘受到觸碰導致脫落;c)

鋼梁運抵現(xiàn)場應對構(gòu)件的成品質(zhì)量進行檢驗,檢驗應該滿足國家標準和行業(yè)標準。11.3 鋼梁安裝11.3.1

鋼梁安裝可采用支架上分段安裝、整孔安裝、分段頂推、拖拉及桿件懸臂拼裝等。11.3.2

鋼梁在吊裝、對位、拼接各環(huán)節(jié)應采取下列措施a)

吊具的剛度應滿足吊裝需要,吊點應均勻布置,避免鋼梁發(fā)生扭轉(zhuǎn)、翹曲和側(cè)傾;b)

強度、剛度及穩(wěn)定性進行驗算。c) 應對焊釘、連接板等連接件進行防護。11.3.3 支架上分段安裝鋼梁應滿足下列要求a) 支架應具備鋼梁就位后平面糾偏、高程及傾斜度調(diào)整等功能;30DB36/T

1471—2021b) 支架縱橫向線形應與設計要求的梁底線形相吻合,同時兼顧支架變形產(chǎn)生的影響;c) 應嚴格控制其平面精度和高程,鋼梁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超過

5mm;d)拼裝過程中應減少相鄰梁段接縫偏差在縱、橫向及高度方向的拼接錯口宜不大于

2mm。11.3.4 整孔安裝鋼梁應滿足下列要求a) 梁體吊裝前應做好專項吊裝方案,選擇合適的吊裝設備,并進行吊裝工況下結(jié)構(gòu)應力驗算;b)吊點應設置在支承或橫隔板的位置處,梁上吊點以

4

個為宜;c) 鋼梁預制前應在梁體內(nèi)設置吊點連接設施,并能保證較大集中荷載的傳遞;d) 可設置吊具減小吊裝荷載產(chǎn)生的水平力。e) 應嚴格控制其平面精度和高程,鋼梁與理論位置的允許偏差應為±5mm。11.3.5 鋼梁懸臂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a) 鋼梁懸拼過程中,應嚴格控制預拱度及軸線偏差,軸線允許偏差應為±10mm;b)

c) 鋼梁懸臂拼裝過程中,應及時施工混凝土橋面板,澆筑濕接縫形成整體。11.3.6 鋼梁頂推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a) 整體穩(wěn)定性、局部穩(wěn)定性等;a)

0.4

倍~0.75倍,并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b)鋼梁的支點和頂推施工點處應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防止在頂推過程產(chǎn)生過大變形和失穩(wěn);c) 應符合設計要求。11.3.7 鋼梁拖拉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a) 的施工方式,并制定專項方案b) 采用有軌道拖拉施工應滿足下列要求——軌道應有足夠的剛度,防止鋼梁拖拉施工工程中的過大變形?!摿褐С悬c應采取必要的加強措施,防止支承點處在拖拉施工工程中的過大變形。自身的滑移。應符合設計要求。c) 采用無軌道拖拉施工應滿足下列要求

0.4

倍~0.75倍,并具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摿焊拱搴偷装鍛扇”匾募庸檀胧乐乖陧斖七^程產(chǎn)生變形和失穩(wěn)。自身的滑移。應符合設計要求。11.3.8梁橋現(xiàn)場鋼梁節(jié)段之間的連接可以采用螺栓連接、焊接連接及混合連接等方式。11.3.9 梁橋現(xiàn)場鋼梁節(jié)段之間采用焊接連接時應滿足下列要求31DB36/T

1471—2021d) 驗,確定焊接方法和施焊參數(shù)。e) 工地焊接環(huán)境溫度宜在+5℃以上,相對濕度

5

級,設置防風棚,雨天不應露天施焊。f) 焊縫兩側(cè)經(jīng)除銹后,應

小時內(nèi)進行焊接,否則應重新除銹,方可施焊;g) 對焊接周圍的熱影響區(qū)需要徹底清除干凈,按照涂裝配套要求補涂涂料。11.3.10 梁橋現(xiàn)場鋼梁節(jié)段之間采用螺栓連接時應滿足下列要求a)

1/3

孔眼較少的部位,沖釘和粗制螺栓總數(shù)應不少于

6

個或?qū)⑷靠籽鄄迦霙_釘或粗制螺栓;b)

0.2-0.3mm

拼裝用精制螺栓的直徑應較孔眼設計直徑小

0.4mm

,拼裝板束用的粗制螺栓直徑應較孔眼直徑小

35

號碳素結(jié)構(gòu)鋼制造;c)度螺栓連接副組裝時,螺栓頭下墊圈有倒角的一側(cè)應朝向螺栓頭;d)

1.2

應將四周螺栓全部擰緊,嚴禁氣割擴孔;e) 安裝高強度螺栓時,構(gòu)件的摩擦面應保持干燥,不得在雨中作業(yè);f) 高強度螺栓擰緊時,只準在螺母上施加扭矩。只有在空間有限制時允許擰螺栓;g)

處的螺栓應按一定順序施擰,一般應由螺栓群中央順序向外擰緊。高強度螺栓的初擰、復擰、終擰應在同一天完成。不可在第二天以后才完成終凝。11.4 組合梁節(jié)段制作與安裝11.4.1 節(jié)段制作存放應滿足下列要求:a) 下,臺座頂面沉降不應大于

2mm;b)臺座應設置鋼梁起吊安裝、微調(diào)的設備和裝置;c)端頭模板;d) 少于

14d;e) 節(jié)段脫模后應及時檢查驗收。其軸線充許偏差應為士

5mm,節(jié)段長度允許偏差應為±2mm;f) 部位的鋼梁進行局部防護。g) 節(jié)段的存放時間不宜少于

28d。11.4.2 節(jié)段懸臂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a)節(jié)段吊點的布置應綜合考慮截面重心、鋼梁位置等確定;b) 節(jié)段懸拼設備應安全可靠,應具備節(jié)段平面位置、高程、傾角的調(diào)整功能;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