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26課 好的故事 課堂實錄_第1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26課 好的故事 課堂實錄_第2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26課 好的故事 課堂實錄_第3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26課 好的故事 課堂實錄_第4頁
部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語文 第26課 好的故事 課堂實錄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好的故事導入。師:(出示投影,一組照片)今天我給大家?guī)硪粋€好的故事,我的故事從一條老街開始。老街上有一家歷史悠久的小酒店,有一間名叫跨湖的書院,有一座總有游客端著相機去拍照的老房子。老街的旁邊是一條寬闊的河,對岸也都是老房子。老街的出口是一座橋,站在橋上眺望,可以望見遠處的亭子,傳說站在這個亭子上可以望見遠處的大海。出了老街向右轉,寬闊的河道一直陪伴在馬路邊,河上有橋,河邊有塔,還有廣袤的田野,河上有金色的倒影。最后我到了這里。請問,有誰知道我的行走路線?生1:蘭亭。

師:沒錯,終點是蘭亭。那前面呢?

生2:前面我感覺是鑒湖。

師:沒錯,紹興的每一條河流都是鑒湖,可惜還是沒有具體路線。

(學生都面露迷惘的神色)

師:太遺憾了。我們身處象牙塔,卻忽略了很多身邊的美景。這條老街就是我們一中前面的偏門老街。(學生作恍然大悟狀)出了老街往右拐的馬路叫“山陰路”,沿著“山陰路”一直往前走,經(jīng)過婁宮鎮(zhèn),最后到達蘭亭。這就是我的“好的故事”,這也是魯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在先生的日記里,我找到了這樣一條記載:

(投影:1913年6月26日“同三弟至大路浙東旅館偕伍仲文乘舟游蘭亭,又游禹陵,歸路經(jīng)東郭門登陸,步歸”。――《魯迅日記》)

師:我們剛才領略的就是當年先生的行船路線。今天,讓我們一起感知先生的《好的故事》。請大家翻開課本。

二、初品課文。

師:請大家在預習的基礎上,再次細細品讀課文,注意其中的字詞。

(默讀3分鐘左右)

師:我們先來解決一下課文的字詞問題。

(請一組學生逐一朗讀,糾正錯誤)

師:我們常常說,看人有第一印象,其實看文也是一樣的。請大家說說,你對《好的故事》的第一印象是怎樣的?

生3: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寫的景物很美。他寫到的烏桕啊、野花啊,都寫得很美麗,同時也很細膩。

師:又美麗又細膩,這是你對“好的故事”的第一印象。

生4:我的第一感覺這是一篇很悠閑的小品文。

生5:我的第一印象是這篇文章很有一種畫面感,在讀的時候腦子里會印出這個畫面。但同時,我也看不懂他為什么要這么寫。

師:那可以問問前面兩位同學為什么這么寫,他們都說了,這文章很美,很悠閑之類的。

(生3、生4搖頭)

師:原來你們也不是很懂。我想告訴大家,其實這篇貌似又美又悠閑的文章,看不懂是正常的,你要一下子能看懂,那反而是不正常的。因為它選自魯迅先生的《野草》散文集。我們都知道《野草》是非常難讀的。但總的來說,《好的故事》可以給我們留下一個比較亮、比較美的感性的印象。

三、細品課文。

師: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魯迅先生寫“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幾節(jié)?

生6:從第三節(jié)到第八節(jié),“現(xiàn)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師: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出來,所謂的“好的故事”不過是魯迅先生的一個夢。(“夢”字由學生與教師共同說出)先生從“昏沉的夜”開始,做了一個夢,最后又回到了“昏沉的夜”。這就是整篇《好的故事》的結構,這樣的圓形結構,讓我想到了我們曾經(jīng)學過的另一篇課文。

生(眾):《荷塘月色》。

師:這個《好的故事》是魯迅先生的“好的故事”,你覺得它與一般的“好的故事”有沒有不一樣的地方?

生7:我覺得魯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好像并沒有具體的情節(jié)。他只是把他所經(jīng)過的地方繪成一幅圖畫,而這個“好的故事”就在這幅圖畫里面。

師:畫面感很強,但是沒有具體的情節(jié)。還有其他特殊的地方嗎?比如,這個畫面都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呈現(xiàn)?如果你去寫山陰道邊的景物你會怎么寫?現(xiàn)在先生是怎么寫?

生8:我可能會用一些比較長的句子,會用一些修辭,比如比喻什么的。而先生好像就用一些詞語,感覺就像是把一些意象拼起來,像詩一樣。

師:意象的拼接。這個說法好。除了意象的拼接之外,我們可以看看,這些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枯樹、茅屋、塔和伽藍等等,都以一種怎樣的形式呈現(xiàn)?

生(眾):倒影。

師:這一點非常特殊。如果我去寫山陰道上的景物,可能我也沒有具體的情節(jié),可能我也只是一些意象的拼接,可是我會不會把所有山陰道上的景物都放到倒影中去寫?也許,這是屬于魯迅非常獨特的地方。所以,我覺得,這個“倒影”倒是一個非常值得討論的東西。

我們不妨來看看,這個“倒影”究竟有哪些獨特之處。魯迅先生寫景的段落主要集中在第五節(jié)和第七節(jié),我們就把第五節(jié)到第七節(jié)這三段來讀一遍。大家慢慢讀。

(學生朗讀“我仿佛記得曾坐小船經(jīng)過山陰道……”)

四、深入文本,共析“倒影”,通過“倒影”來進一步了解“好的故事”的豐富內涵與象征意義。

1.初步感知“倒影”特點。

師:大家看看,這些倒影都有些怎樣的特點?讀讀這些句子,“搖動,擴大,互相融和;剛一融和,卻又退縮,復近于原形”等等,全部都在講倒影。

生9:我覺得他寫的倒影就像人的記憶的碎片一樣,都在不停地動著。

師:好,我把你說的這個“動”字寫下來。

(板書:動)

生9:像村里比較和睦、比較安詳?shù)那榫?有許多雜的東西在那里。

師:我注意到了你的這句話“有許多雜的東西”。

生10:他所描繪的故事仿佛時刻處于動態(tài)。而且先生所描寫的都是那些很普通很常見的景色。很多很雜。

師:又普通,又雜,東西特別的多。

(板書:雜)

兩位同學都提到了“動”,它從來都沒有平穩(wěn)下來過,這個“動”會給你怎樣的感覺?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一樣東西始終處在“動”的狀態(tài),它沒有安靜,沒有安寧,不穩(wěn)定,它會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生11:感覺美好的東西會忽然消失,有擔心與不安。

師:你有過這樣的體驗嗎?

生11:在夢境中。

師:有點擔心、不安、猶豫與害怕。

生12:比較斑駁。

師:這個詞語用得好,我也把這個寫下來。

(板書:斑駁)

生13:感覺像在放連環(huán)畫般的絢爛。

師:你可以結合前面兩個男生的回答,東西很雜,又雜又斑駁。

生13:非常豐富,充斥的東西比較多。

師:具體充斥的都是哪些東西?

生13:烏桕、新禾、野花、雞、狗、叢樹和枯樹、茅屋、塔、伽藍、農(nóng)夫和村婦、村女、曬著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又樸素又常見。

師: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又樸素又常見的景物組合在一起,卻有著很不尋常的意味在里面。我們來咀嚼一下。烏桕是蒼老的,新禾卻是稚嫩的;叢樹是郁郁蔥蔥的,枯樹卻是老態(tài)頹現(xiàn)的;塔和伽藍是佛教中的東西,茅屋卻是民間生活中的東西;村婦、村女和農(nóng)夫是俗人,而和尚卻是僧人。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很有趣的現(xiàn)象?

生(眾):好像是對立的,兩個對立的概念放在一起。

師:這也是魯迅先生一個很常見的寫作習慣。比如先生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為了忘卻的記念》,還有一句很著名的詩,叫“于無聲處聽驚雷”。我們常常說,人除了有意識之外,還有潛意識,我們能不能這樣理解,這也是先生的一種潛意識的表現(xiàn)呢?他不自覺地就把兩個矛盾的東西放到了一塊兒。我們也可以借此窺探一下先生的內心。

前面同學們也提到,整篇《好的故事》顏色非常的斑駁與絢爛,那么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第二段景色描寫中,顏色開始變得單一起來了。它以怎樣的顏色呈現(xiàn)給我們?

生(眾):紅色。

師:先生在第二段景色描寫中,出現(xiàn)了一個中心意象,大紅花和斑紅花,并且所有的意象都被夾雜了紅色。

(板書:紅)

2.點明“象征”。

師:我前面講到,《好的故事》選自先生的《野草》,而對于《野草》,先生自己是這樣形容的:“我所有的哲學都包括在《野草》里面”,自然,也包括在他的《好的故事》里面。這種借非常具體的事物,來表達一種非常抽象的思想與情感的手法,叫做象征。舉個例子說明一下,比如我們紹興的市花是蘭花,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喜歡在自己家里放上一盆蘭花,這其實也是一種象征。因為文人墨客給人的感覺往往是幽靜而優(yōu)雅的,而蘭花給人的感覺也是幽靜而優(yōu)雅的。有的時候,文人墨客希望借這盆蘭花告訴來拜訪他的人,我就是一個如蘭花般的人,富貴于我如浮云。這其實就是象征。借具體的事物,來表達抽象的思想與感情。所以,我們在討論《好的故事》的種種時,必然離不開對這種手法的審視。

3.深入探討“倒影”特點,體味先生情感,以文字形式呈現(xiàn)。

師:先生的文章,就好比是一粒茴香豆,它不好嚼,因為太硬,但用勁嚼了,便會發(fā)現(xiàn)真是回味無窮。我們不妨試著來嚼嚼看。

(投影:請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句和“倒影”的某個特點來嘗試詮釋“倒影”的背后藏著先生怎樣的思想感情。)

師:“倒影”的特點前面大家都已經(jīng)講到,我也已經(jīng)寫在了黑板上,大家在這些特點中選擇一個,我們嘗試著結合具體的語句來體味一下先生藏于背后的情感。大家可以寫在課文上。(板書:倒影――動雜斑駁紅)

(學生獨立寫作約10分鐘)

生14:畫面畢竟是水中的倒影,亦真亦幻,交融擴散。一滴水珠落下,這畫面便像水暈一樣層層地蕩開,起起伏伏,穿梭于現(xiàn)實與夢境中?;蛟S先生當時生活的年代很動蕩,他怕失去這些安寧的生活,這些美好,就像水中的倒影一樣,可以看出先生當時起起伏伏的心境,怕失去這個美麗的夢。

師:最后一句是點睛句。

生15:這個夢給我的感覺是內心被溫暖明媚的水包圍著,讓我不免去猜想,先生當時的心中充滿著怎樣溫柔明媚的風景,但他的內心卻又像這倒影一樣是動搖的,擔心著好的東西會離開他。那些斑駁的事物可以象征著他生活中遇到過的許許多多美好的事情,這些東西融在水里,就像交織在他的心間一樣,讓他總記得,支撐著他在黑暗中不斷地前行。

師:你的文字很漂亮,你的理解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我注意到你這一句話“內心被溫暖明媚的水包圍著”,同時,這水又是動蕩的,又是讓人害怕失去的。

生16:這個好的故事不過是先生的夢。夢中的新禾、烏桕等等景物的描寫,也體現(xiàn)出夢中景物的雜,同時也體現(xiàn)出先生對故鄉(xiāng)種種細小事物的懷念與喜愛,對于美好夢境的追求。

師:你談到了他對故鄉(xiāng)的懷念,這種情感肯定有,因為當時先生離開家鄉(xiāng)很多年了。

生17:我想說的是昏沉的夜。它給我的感覺是作者想要描寫的是現(xiàn)實的黑暗,后來寫到很多美麗的東西,這其實是黑暗現(xiàn)實之下對美好生活與和平的向往。他的描寫之所以如此細膩與紛雜,其中也有他對故鄉(xiāng)的懷念和深深的眷戀。

師:你結合了前面所有同學的回答,還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昏沉的夜”。能這樣比較起來閱讀很有想法。

(教師板書:昏沉的夜)

五、體味“昏沉的夜”。

師:既然這位同學提到了昏沉的夜,我們不妨來看看,昏沉的夜是個怎樣的夜。

(板書:昏沉的夜――是個怎樣的夜?)

前面同學們都提到,“好的故事”雖然虛幻,但可能象征著先生心中的希望、美好。(板書:好的故事――美好虛幻希望)

那么“昏沉的夜”又象征著什么?前面有同學提到,它可能象征著社會的黑暗。我們可以先來看看,這個“昏沉的夜”除了黑之外,還有著一些怎樣的特征。

要真正理解這個“昏沉的夜”的精髓,離不開一個標點,請大家注意第一節(jié)倒數(shù)第二個標點,是一個冒號。冒號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前面那兩句話絕對是解釋冒號后面的“昏沉的夜”的關鍵的句子。我們來看看這個句子:“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是昏沉的夜?!斌w味一下,這是個怎樣的夜。

生18:孤單的?!氨薇姆表懺谒慕痹偌由衔恼伦詈蟮臅r間是2月24日,提示我們,這應該是個過年的時候。

師:你這個點找得真準。

生18:鞭炮在響,而他卻獨自一個人抽著煙拿著書聽著鞭炮的聲響享受著夜的黑暗,我覺得他非常孤獨。

師:我覺得你很感性。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過年的時候鞭炮的響聲并不是連著響的,而是響一聲,停一下,再響一聲,再停一下,而在響聲與響聲的中間,在那空白里,卻比較容易讓人傷感孤獨。所以說,喧囂之后的孤獨更容易讓人心生涼意。你還提到了煙草,那我們不如把這個煙草留給后面那位同學講吧,她已經(jīng)很想講了。

生19:我想的跟她也差不多?!盎璩恋囊埂笔莻€很寂寞的夜。另外,一個人會抽煙,往往是因為他比較煩或者比較憂愁,并且這種情緒難以排遣,所以選擇抽煙來遮掩或逃避。這里,魯迅先生也是一樣,在過年的時候,別人在喧囂,他卻很寂寥,用抽煙來排遣自己的情緒,他是孤獨而寂寞的。

師:你提到的,一個人在很寂寞很孤獨的時候會抽煙。讓我想到了曾經(jīng)讀到過的一個句子,叫“寂寞是一支煙”。大家可以想想,煙霧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可以包圍著你。如果我走近你,我對你說一句話,對你打一個手勢,這個時候你身邊還會有煙霧嗎?煙霧也好,鞭炮也好,都是很虛幻的東西,當我走近你的時候,你的身邊便只有我,而沒有煙霧了。先生為什么會被煙霧包圍,因為他身邊沒有人,只有他自己孤獨地坐著。所以,這個昏沉的夜,不僅僅黑暗,也是個寂寞而孤獨的夜晚。

(板書:昏沉的夜――黑寂寞)

六、深入探討“昏沉的夜”,探究背景,體味魯迅的寂寞心情。

師:那么,先生為什么會如此的寂寞?

讀文章有一點非常重要,知人論世,還要了解文章寫就之前的背景以及作者的心情,只有了解了這些,才有可能真正地讀懂一篇文章。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當時,先生的寂寞,緣何而來。

(投影:后來《新青年》的團體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隱,有的前進,我又經(jīng)驗了一回同一戰(zhàn)陣中的伙伴還是會這么變化,并且落得一“作家”的頭銜,依然在沙漠中走來走去,不過已經(jīng)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叫做隨便談談。有了小感觸,就寫些短文,夸大點說,就是散文詩,以后印成一本,謂之《野草》。

――魯迅)

師:在沙漠中走來走去的魯迅,失掉了同伴的魯迅,顯然是十分寂寞的。如果說“好的故事”是明媚而美好的,它象征著魯迅的希望;那么“昏沉的夜”便是黑暗的,孤獨的,與希望相對,它是――

生(眾):絕望的。

(板書:昏沉的夜――黑寂寞絕望)

七、繼續(xù)深入文本探究先生面對絕望的人生態(tài)度。

師:我們再次來回顧一下課文的結構,它從一個昏沉的夜開始,做了一個關于“好的故事”的夢,然后又回到了昏沉的夜。也就是說,先生從絕望開始,進入虛幻而美好的希望,最后又回到了絕望,你可以想象,先生心中的絕望有多么重。但是如果只有絕望,那么他便不是偉大的魯迅了。所以,先生在文章的結尾,還有一句話:“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絕望是無法避免的,但“我”的心里卻總是記著這個“好的故事”,這又是怎樣的一種人生態(tài)度呢?

生20:這是魯迅的一種積極而樂觀的精神。即便現(xiàn)實再怎樣的絕望,可是他對這美好卻有著積極的向往。他對美好的東西積極地追求著。

師:他有著對美好的向往。整個故事的結構從絕望開始,經(jīng)由希望,再入絕望,你覺得先生對待絕望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這個絕望在先生心中的分量是怎樣的?

生20:應該還是比較重的。在現(xiàn)實與夢境之間,先生存著一種矛盾的心情。

師:我們在前面講倒影的時候說,先生會自然而然地把兩個互相矛盾的東西放在一起。能不能說,其實先生自己本身的思想也是很掙扎、很矛盾的,對吧?

生21:我覺得他在絕望中還是存在著一絲的希望。他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可以去影響現(xiàn)實。

師:一絲希望。說到這里,我想給大家推薦先生的一篇文章,《〈吶喊〉自序》,從文章里,我們可以很好地理解先生對待希望與絕望的態(tài)度。那么,在這里,我們就用先生自己的話來為先生的態(tài)度做一個解釋。先生是這么說的――

(投影:“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為我常覺得‘惟黑暗與虛無’乃是‘實有’,卻偏要向這些作絕望的抗戰(zhàn)?!?

師:直面絕望,是先生的人生態(tài)度。先生對這樣的態(tài)度下了個定義,先生說――

(投影:“雖然明知前路是墳而偏要走,就是反抗絕望,因為我以為絕望而反抗者,比因希望而戰(zhàn)斗者更勇猛,更悲壯?!?

八、總結。

師:這就是先生的精神,反抗絕望。如果只有絕望,或者心中充滿希望,那就不是魯迅了。正是這樣一個在矛盾中掙扎的,在絕望中追求希望的人,才是我們中國的,咱們紹興的魯迅。這也是先生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家可以想一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在自己的人生中遭遇絕望的境地,在那樣的時刻,希望大家可以想到,在某一天的某一個時刻我們曾經(jīng)學過先生的《好的故事》,想一想先生在人生的大哀痛和大悲戚中依然可以保有生命的大熱情,那么,我們的生命中還有什么可以讓我們妥協(xié)呢?而我想,真正能夠繼承先生精神的人,可以直面人生中的絕望的人,想必也能看到先生的微笑。

(投影: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魯迅)

師:我們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愿大家心中都能擁有一個好的故事。

(投影:愿大家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真正的好的故事!)

精品文檔精心整理精品文檔可編輯的精品文檔《好的故事》說課稿一、說教材《好的故事》是魯迅先生的一篇富有散文詩性質的短文,作者通過這簡短的文字,展現(xiàn)給讀者一種美麗而深邃的意境,表現(xiàn)了魯迅先生關于人生的現(xiàn)實的與哲學的深沉思考。這些深邃的人生哲學和現(xiàn)實感慨,經(jīng)過魯迅先生在非常寧靜的深夜里的深沉藝術思索,以精美的文字,新穎的聯(lián)想和獨特的構思呈現(xiàn)出來。作者是在一種開頭和結尾互相銜接與呼應的"圓形結構"中展開構思的。散文開頭寫"我"自身的現(xiàn)實處境,繼而切入昏昏欲睡的夢境:"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在夢境的想象中,錯綜的交織在一起,最后又由夢中醒來,回到現(xiàn)實中,書寫了一種對于美麗的夢的失落和追念。這其中,"昏沉的夜"即使做夢所處的大的環(huán)境,也是魯迅所生存的黑暗現(xiàn)實的象征;而"美的人和美的事"則是魯迅先生對黑暗現(xiàn)實絕望反抗心境之下,內心深處對理想、美好、和平境界的向往與抒寫。說教法因課文的創(chuàng)作年代比較久遠,學生對當時的社會情況和作者當時的境遇不了解,所以學習起來有難度。教師要積極引領,適時指導,補充課外資料,學生的探究活動必須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三、說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掌握課文中“雅、綜、錦、萍”等12個生字和新出現(xiàn)的詞語。2.理解課文超現(xiàn)實想象和情感的層次性變化。3.品悟文本明快、美麗的感情基調和美學意境。4.學習作者美好的人生信仰和執(zhí)著的人生追求。四、說教學重點理清課文結構,整體感知“好的故事”。五、說教學難點通過文本體味文中描述的意境,感悟作者的情感。說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教學時間2課時八、說教學過程(一)話題導入由魯迅先生寫故鄉(xiāng)情景的話題導入,引領學生走近他心中那好的故事……(板書:好的故事)作者介紹介紹魯迅先生筆名由來和他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三)介紹《好的故事》寫作背景,為學生理解課文創(chuàng)造條件。(四)初步感知讀課文,學習掌握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