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種植技術意見_第1頁
小麥種植技術意見_第2頁
小麥種植技術意見_第3頁
小麥種植技術意見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麥種植技術意見小麥種植技術意見今年我縣小麥喜獲豐收, 全縣xx萬畝小麥,平均單產 xx公斤,創(chuàng)歷史最好水平。為不失時機地種足種好小麥,為明年夏糧豐收打好基礎,今年秋種的指導思想是:“以小麥良種補貼推廣項目為依托,以科技入戶示范工程實施為抓手,切實搞好各項秋種技術措施的落實,提高秋種質量,穩(wěn)定面積,主攻單產,增加總產”。在技術措施上,應重點抓好以下幾項:一、選用良種,區(qū)域種植良種是小麥增產的內因。因地制宜選用良種,實行良種良法配套,是實現小麥高產優(yōu)質的基礎和關鍵因素。實行區(qū)域化種植,可以有效解決品種“多、亂、雜”現象,提高品種純度和質量,增加小麥產量。因此,今年秋種,各鄉(xiāng)鎮(zhèn)要緊密結合良種補貼項目,做到區(qū)域連片種植。品種選用要做到因地制宜,要根據不同的生態(tài)區(qū)域、地力水平、播種時期、水澆條件等因素,優(yōu)化品種結構。在品種布局上:高肥水地塊應以良星99、煙農19號等品種為主;中肥水地塊應以煙農19號、煙農21號、邯6172、山農664等品種為主;旱地應以煙農19號、煙農21號等品種為主;晚茬麥可選用適于晚播早熟的魯麥20號等品種。二、增施有機肥,配方施用化肥肥料是小麥增產的物質基礎。近幾年,受糧價偏低和生產資料漲價影響,農民對麥田投入減少,特別是有機肥用量嚴重不足,重氮肥輕磷肥忽視鉀肥的現象比較普遍,施肥不科學,制約著我縣小麥產量的進一步提高。為保持小麥生產的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各鄉(xiāng)鎮(zhèn)要發(fā)動群眾廣辟肥源,增加有機肥的投入。特別要積極推行秸稈還田、秸稈過腹還田和催腐劑漚制秸稈還田等措施, 努力擴大秸稈還田面積, 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一般要求高產田畝施有機肥3000~4000公斤,還田鮮玉米秸800公斤左右;中低產田畝施有機肥2500~公斤,還田鮮玉米秸500~800公斤。3000在增施有機肥的基礎上,測土配方施肥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農民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現象的發(fā)生,降低農業(yè)生產成本。因此,各鄉(xiāng)鎮(zhèn)要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 重點調整好氮磷鉀配比, 以提高肥效?;实漠€施用量大致為:高產田一般全生育期畝施純氮 16公斤,磷(p2o5)8~10公斤,鉀(k2o)~9公斤,硫酸鋅1公斤;中產田一般畝施氮 12~14公斤,磷(p2o5)8公斤,鉀(k2o)5~公斤;低產田一般畝施氮 12~15公斤,磷(p2o5)8~10公斤。上述總施肥量中,中、低田應將全部有機肥、磷肥、鉀肥、鋅肥和 50%的氮肥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麥起身拔節(jié)期再施 50%氮肥。高產田應將有機肥全部、氮肥的40%~50%,全部的磷肥、鋅肥和50%鉀肥施作底肥,第二年春季小麥拔節(jié)期再施50%~60%氮肥和50%鉀肥。要大力推廣化肥深施技術,堅決杜絕地表撒施。三、深耕細耙,提高整地質量對土壤實行大犁深耕可疏松耕層,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改善通透性,促進好氣性微生物活動和養(yǎng)分釋放,還可以提高土壤滲水、蓄水、保肥和供肥能力。因此,對采用秸稈還田的高產田,要充分利用大中型農業(yè)機械,盡量增加耕翻深度,努力擴大機械深耕面積。土層深厚的高產田,耕深要達到 25厘米以上,中產田 23厘米以上。對于一般地塊,可以不必年年深耕,而應用“少免耕”技術,包括旋耕、淺耕、或耕而不翻等。秋耕宜早不宜遲,要在秋作物收獲后,抓緊進行機械耕翻,防止跑墑,并蓄積秋季降水。同時機耕要和機耙結合,切實做到邊耕翻邊耙耢,要耙透、耙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