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博物館地球奧秘展廳解說詞_第1頁
地大博物館地球奧秘展廳解說詞_第2頁
地大博物館地球奧秘展廳解說詞_第3頁
地大博物館地球奧秘展廳解說詞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博物館大廳及地球奧秘展廳解說詞各位觀眾,大家好!歡迎你們來中國地質大學逸夫博物館參觀。本館是一座由邵逸夫先生捐資加學校自籌資金建成的全新博物館,自2005年5月開館以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之所以引起大家的濃厚興趣,是因為這個館有幾個顯著的特色:一是有一批好標本,其中部分標本在全國和全世界占有重要位置,當然,在講解得時候,我也會時不時地指著某一塊標本說,這塊標本在目前世界上或全國排名第一;二是廣泛采用了聲光電技術;三是普遍采用了模擬技術,包括實地場景模擬和虛擬仿真;四是采用了信息化展示技術;五是采用了互動技術,也就是有些項目觀眾可以參與。后面這幾個技術體現了現代化博物館的特點。首先讓我們先來看一看這面墻壁,這可不是普通的墻壁,而是一片化石,是2億多年前的動物留下的痕跡形成的化石。大家先看那條規(guī)矩的曲線,可不是我畫出來的,而是當時的魚游泳的痕跡,也就是魚游動的時候,魚尾巴和魚鰭掃出來的痕跡;這邊的一道一道得線條,也不是我畫的,是當年的無脊椎動物也就是蟲子在水底爬行或者尋找食物的時候留下的痕跡;再看那邊,有大量的爪子印,那是當時的小型兩棲動物和爬行動物留下的腳印。這片化石墻壁產在陜西北部,面積100平方米,在當今世界排在第一位,號稱“世界第一墻”。現在請大家跟隨我上樓參觀第一個展廳——地球奧秘展廳。我們現在來到了地球奧秘展廳。這個展廳將通過一系列珍貴的標本和景觀模型給大家展示地球的來龍去脈?,F在請大家先往上看,這個展廳的頂部是弧形,我們就把這個巨大的旋渦星系的照片貼上去了,造成一種星空的感覺,進到這個展廳就好比是站在地球上看宇宙。我們從這邊開始。這是用動態(tài)手段展示的太陽系,左邊這個巨大的火球就是太陽,從左到右依次排開九大行星??吹降谌w行星,我們感到特別親切,因為這是我們的家園——地球,有水、有空氣、有生命,在太陽系中她是最獨特的。大家請看右下角,我們?yōu)樘栂翟O計制作了一個虛幻景觀,九大行星正在圍繞太陽旋轉。大家請往后看,這是我們的一個獨特的構思。這里有一個大膽的假設,就是假設把大地表面完全拉平,不留下任何坑坑洼洼,就象這塊玻璃一樣平,那么整個大地將被大海淹沒,深度將達到3700多米。如果是這樣,這些景物都將無一例外地要被淹沒。這個場景說明的是地球上海洋面積大,因為海洋占了地球表面積的70.78%。在遙遠的古代,交通很不方便,我們的祖先們看到的幾乎都是陸地,就叫我們這個星球為地球,如果古人們早就知道我們這個星球竟然有這么大面積是海洋,就該叫水球或者海球了我們館有一部分觀眾可以參與的裝置,這就是其中之一。觀眾通過操作這排按鈕,就能知道地球的內部結構。一看就很明顯,地球內部呈現明顯的圈層結構,一圈一圈一層一層的。他的基本結構和一個雞蛋差不多,雞蛋有蛋殼、蛋白和蛋黃,地球有地殼、地幔和地核。只不過這個巨大的雞蛋可不容易吃,非常復雜,研究的難度很大。看來上天比入地要難多了。我們博物館有很多珍貴的標本,這就是其中之一。這塊標本看起來似乎其貌不揚,但它在全世界也就沒幾塊,因為它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年齡最古老的巖石之一,它的年齡距今43億年,而我們的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這塊巖石就有43億年,如果對它進行研究,我們就能知道地球的幼年時期發(fā)生了哪些事情?,F在我們看到的這些珍貴的標本就是礦物標本,它們的形態(tài)和造型是純天然的。這是螢石,化學成分是氟化鈣。這塊孔雀石無論是顏色還是造型都屬于國家級的寶貝。這是水晶的天然的晶體,它是一種寶石,可以制造戒指、項鏈等等,也可以制造眼鏡片。如果你戴一付水晶眼鏡的話,就可以降壓、清火,還能避邪。剛才我們看到的礦物晶體標本絕大部分產生地下深處的一個洞里邊,這種洞我們叫它礦物晶洞,就是裝滿了礦物晶體的洞。這種洞平常人很難發(fā)現,誰可以發(fā)現呢?在地下采礦的人,開挖隧道的人,沒準能偶然發(fā)現這么一個洞,一旦發(fā)現這樣一個洞,那就發(fā)了大財。當然,如果你發(fā)現了這樣的洞,而又搞不清楚的話,可以及時和我們取得聯系。我們腳下的大地一直在動,從來也沒有安穩(wěn)過,只不過有的極其緩慢,有的很劇烈。我們在這里專門設計制作了一個地震平臺,它和旁邊的侯風地動儀模型是連動裝置,開啟按鈕之后,侯風地動儀的龍嘴里邊吐出一個珠子,這個平臺馬上就開始震動,模擬的地震震級為七到八級,能讓我們真實地感受到地震發(fā)生的時候大地是如何在顫動的。感受了地震以后,我們現在來了解地下火海。這個模型一目了然,展示了地下深處巖漿的分布。我們的腳下實際是一片火海。這片火海離我們這雙腳的平均深度是22公里。大致在任何一個地方,你挖一個洞下去,都會碰到它們,只不過非常燙手,因為巖漿的溫度非常高。大家知道,地下深處壓力大,地表壓力小,一旦有一個通道連上來,這些巖漿馬上就會上來,形成極為壯觀的火山爆發(fā),當然也是一場可怕的災難發(fā)生了,大家一定要跑快一點。這是巖石的風化地貌。什么是風化呢?水、空氣等因素時刻與地表的巖石發(fā)生作用,使巖石破壞分配。這個過程往往形成奇特的風化地貌。這是地面流水的侵蝕地貌,河流就是典型的地面流水,對地表的侵蝕,改造非常強烈。這里模擬的是黃土高原,那里地面流水的改造極為顯著,水土流失嚴重。黃土高原給黃河輸送了大量泥沙,據測算,黃河每年能將12億噸左右的泥沙送入大海,如果將這12億噸泥沙壘成一個橫截面積是1平方米的長條的話,這個長條可以繞地球赤道30圈。黃河含泥沙量大,看來保衛(wèi)黃河任重而道遠。這里是冰川地貌。冰川出現在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qū),那里終年積雪,氣候寒冷,雪不能融化,便硬化成冰,隨著冰層的加厚,在重力的驅使下,冰層便向下滑動,形成了冰川。冰川對地表的改造也很強烈,各種冰川地貌常令人流連忘返。這就是溶洞景觀,是石灰?guī)r區(qū)的地下水對地下巖石長期侵蝕、改造的結果。如我國廣西桂林地區(qū),溶洞廣布,巧奪天工。這是人造的,但這里掛了一塊真正的鐘乳石標本,敲擊的聲音不一樣。大家已經看到這里有棵樹,這也是我們的獨特構思。我們把它比喻成是人和地球的關系。目前這棵樹還枝繁葉茂,但一部分樹葉已掉到地上了,大家注意看,那些都是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照片。如果人類沒處理好和地球的關系,那么掉到地上的樹葉會越來越多,最終這棵樹就光了,這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未來。保護地球,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在這個展廳的最后,讓我們來領略一下一個最顯著的標志——磁懸浮地球。這是高科技產品,是利用磁懸浮技術使地球模型處于凌空懸浮和旋轉狀態(tài),上下都是懸空的。目前世界上所生產的磁懸浮地球絕大部分是繞垂直的軸旋轉,研制難度較小,而我們這個磁懸浮地球是繞斜軸旋轉,傾斜的角度是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