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特質理論_第1頁
人格特質理論_第2頁
人格特質理論_第3頁
人格特質理論_第4頁
人格特質理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格特質理論(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完整版資料,歡迎下載)

人格特質理論人格特質理論(常用版)(可以直接使用,可編輯完整版資料,歡迎下載)如果我現在問同學們:“你是怎樣一個人?”,你們會作什么樣的回答,相信絕大多數同學會用一些形容詞來描述自己。像勤奮、勇敢、友好、爭強好勝、粗心大意、熱情、慷慨大方、積極樂觀等等。不管是對一個非常了解的人還是剛認識的人,不管是對一個我們在多種場合都見過的人還是只在一種情況遇見過的人,我們都可用這些詞來做概括性描述。這些對人格特點的描述可以稱之為“特質”。人格特質理論家認為特質是組成人格的基本單位,用特質的不同來說明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人格類型論與人格的特質理論有一定的聯系。早期的類型理論之一是由公元前5世紀創(chuàng)建了內科學的古希臘醫(yī)生希波克拉特(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77)提出來的,他認為人體有四種基本的體液:粘液、黃膽汁、黑膽汁、血液,每種體液與一個特定的氣質類型(一種情緒和行為的模式)相對應,個體的人格是由體內何種體液占主導地位決定的,依次為:多血質、粘液質、抑郁質和膽汁質。1942年,威廉·賽爾頓(WilliamSheldon)提出了一種類型理論,將體型和氣質聯系在一起。他根據體型將人分為三種類型:內胚層型(胖,柔軟,圓潤),中胚層型(肌肉發(fā)達,矩形身材,強壯),外胚層形(瘦長,虛弱)。近幾年,弗蘭克·沙洛威(FrankSulloway,1996)提出了基于出生順序的現代類型理論。類型理論認為可以把人分為不同的類型,這些類型是獨立的、不連續(xù)的,類型理論在通常情況下不能說明人格更加細微的方面。與類型理論不同,特質論研究者一般不把人格分為非此即彼的類型,而認為存在一些連續(xù)的維度,每個人在這些連續(xù)性維度上的表現不同,每個人都處于該特質維度連續(xù)體上的一個特定位置。特質維度連續(xù)體的表現如圖:每一點上的人數每一點上的人數平均極低極高特質曲線幾乎任何你能得到的人格特征都可以用這個圖中的特征曲線來表示,如考試焦慮、自尊和成就動機。特質流派的許多重要特征都可在這個簡單的圖中得到說明。首先,特質心理學家劃定了一個能夠展現于這個連續(xù)體上的廣泛的行為范圍。例如,成就動機可以從高驅動的堅持性向毫無興趣排列。特質心理學家還認為,任何人都處在該連續(xù)體上的某一位置。比如我們都或多或少帶有些攻攻擊性,也或多或少有些友好等等。最后,如果我們想測量一個大的群體,并把他們的分數置于這一連續(xù)體的適當位置上,我們也許會發(fā)現,這些分數是呈正態(tài)分布的。這就意味著只有相當少的人的分數是極高或極低的,大多數人都聚集在這一分布的中間部位。一種特質就是一個人格維度,它是依據人們在某一特征上所表現出的程度而分類的。這種關于人格的特質流派建立于兩個重要的假設之上。首先,特質心理學家假定,人格特征在時間上是相對穩(wěn)定的。盡管特質流派承認我們都會有情緒波動的時候,但一個在長時間內保持相對穩(wěn)定的自尊水平仍然是可以被確定并用于預測行為的;另一個假定是這些特征具有跨情境的穩(wěn)定性。例如,攻擊性強的人在家庭糾紛和在足球場上表現出的攻擊性都會高于平均水平。特質流派認為,即使在許多不同的情境中,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攻擊性的平均水平還是能夠確定的。盡管心理學家對怎樣界定和測定一個特質一直持不同意見,但在兩方面已取得了共識:(1)特質指人的行為上的規(guī)律性或廣泛的行為上的一致性。特質代表了機能上的個體差異的基本類別。(2)作為描述在功能上有如此廣泛差異的描述詞,特質作為人格的基本單元是很有用處的?;诖耍烁裥睦韺W家任務就是要發(fā)現人格的基本特質,設計出測定它們的方法,探索特質的形成過程,確定特質概念是否能對多種多樣的情境下出現的個體差異給予令人滿意的解釋。特質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奧爾波特(GordonWAllport,1897--1967)、卡特爾(RaymondBCattell,1905--)、艾森克(HansJurgenEysenck,1916--)。下面我們分別了解一個他們的理論,然后再看一下大三、大五和大七人格理論。一高爾頓·奧爾波特的人格特質論(一)高爾頓·奧爾波特其人與特質理論的產生心理學者公認的第一部關于特質的著作是在1921年問世的,在這一年,高爾頓·奧爾波特和他的哥哥弗勞德·奧爾波特(FloydAllport)共同出版了《人格特質:分類與測量》。高爾頓·奧爾波特于1897年11月誕生于美國印第安那州的蒙特祖瑪(Montezuma)。父親是內科醫(yī)生,母親是一位教師。高爾頓·奧爾波特1915年中學畢業(yè)后考入哈佛大學。1919年(之前因一戰(zhàn)而中斷學業(yè))高爾頓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畢業(yè)后到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羅伯特學院講授英語和社會學。1920年接受邀請回到哈佛擔任研究生心理教學工作,1921年獲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并在這一年和他的哥哥弗勞德·奧爾波特出版了被心理學學者所公認的第一部關于特質的著作《人格特質:分類與測量》。1922年24歲時以題目為《人格特質的實驗研究》獲得哲學(心理學)博士學位。1922年到1924年他得到獎學金的資助到德國和英國進行研究。1924年返回哈佛,在美國最早開設課名為“人格:它的心理和社會實踐”的人格課程。除了在1926年到1930年在達特茂斯(Dartmouth)任職4年外,整個學術生涯都是在哈佛度過的,曾擔任該校心理學系主任多年。1937年出版《人格:一種心理學的解釋》一書,概述了其人格特質理論,受到了許多心理學家的肯定。193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4年獲得了美國心理學會頒發(fā)的象征著極高榮譽的科學成就獎。1967年10月9日逝世,享年70歲。(二)人格及其結構1、人格Allport在《人格:一種心理學的解釋》一書中,回顧了神學家、哲學家、法學家、詩人、社會學家和心理學家對人格的48中解釋后,提出了自己的人格定義:“人格是內在心理物理系統(tǒng)中的動力組織,它決定一個人對環(huán)境獨特的適應”(1937)。后來,又把“對環(huán)境獨特的適應”改為“獨特的行為和思想”(1961)。Allport對這個定義做了如下解釋:(1)動力組織(dynamicorganization)這是指人格是不斷變化的組織結構,Allport認為人格不是已經形成的某種東西,而是正在生成的東西。雖然人從一種經驗到另一種經驗的變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保持其同一性(identity),但在某一個特殊經驗面前,他從來不是完全同一個人。就像赫拉克里特說的:“一切皆流,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人格也是如此,它雖然在個體內部都具有組織性和延續(xù)性,但它又是不斷變化的,經常變化為某些不相同的東西,因而是動力性的。(2)心理物理系統(tǒng)(psychophisicalsystems)即心理生理系統(tǒng),表示人格不是完全心理的,也不是完全生理的,它是“心”“身”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體。(3)決定傾向(determine)人格不是一種抽象或一種隨便的虛構,它確確實實的存在著。它不同于行為或活動,它是隱藏于行為或活動之后的東西,是隱藏于個體內部的東西。個體決非僅僅環(huán)境的消極反應者,個體行為的產生全在于其人格結構本身。人格由大量的決定傾向構成,一旦給予適當的刺激就會喚起適應行為和體態(tài)表現,由此便可以了解一個人的人格。(4)特征性(或獨特)的行為和思想(characteristicbehaviorandthought)這一點是Allport對1937年著作中的“對環(huán)境獨特的適應”的修改,改動的原因是由于過去的定義太強調生物需要的滿足。這一改動概括了全部的行為和思想,而不僅僅是與適應環(huán)境有關的問題。前后兩種提法都強調人格的獨特性。Allport強調研究個別的人,而不強調研究制約全人類的規(guī)律,這是Allport人格理論的核心,他多次強調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Allport的名言:“同樣的火候使黃油融化,使雞蛋變硬”。每個人的特質不同,因此要了解一個特定人的方法就是對這個特定的人進行研究。特質(trait)(1)特質概念什么是特質?Allport認為完備的人格必須具有能夠代表“生活的綜合”(livingsynthesis)的測量單位。這種測量單位即特質。他把特質定義為:一種概括化的和聚焦的神經生理系統(tǒng),它具有使許多刺激在機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發(fā)和引導適應性和表現性行為一致的(等同的)形式(Allport,1937)。奧爾波特將特質看作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人格的框架和個性的根源。他認為一個特質就是以某種特別方式做出的一種反應傾向,特質使行為具為一致性,這是因為它們將一個人對于各種刺激的反應聯系并統(tǒng)一起來。特質可能作為一個中介變量,使一系列刺激和反應產生聯系,而這些刺激和反應最初看起來彼此間幾乎沒有聯系。在奧爾波特將看來,特質是一種神經生理結構,雖然我們看不見它,但可以通過觀察個人行為的一貫表現而推斷其存在。特質除了反應刺激而產生行為外,還主動激發(fā)和引導行為使一個人的行動具有指向性。通過特質使許多刺激在機能上等值起來,且反應也具有了一致性。在刺激和反應的機能變化上,特質是動力,是行為的原因。如圖表示的特質的一般操作方式。機能等值性特質不同的刺激機能等值性特質不同的刺激缺乏朋友缺乏朋友同輩們同輩們回避社會聚會團體羞怯回避社會聚會團體羞怯喜歡單獨活動嗜好喜歡單獨活動嗜好不愿參加討論講習會不愿參加討論講習會圖:羞怯特質對不同刺激所產生的機能等值反應(采自Ryckman,1989)圖:羞怯特質對不同刺激所產生的機能等值反應(采自Ryckman,1989)一個人的害羞特質,可以從他缺乏同輩的友誼,回避社會聚會,喜愛如讀書、集郵等單獨活動,厭惡參加討論會等行為反應中推斷出來??傊?,個體以特質來迎接外部世界,以特質來組織經驗。特質也就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內在的一般行為傾向。Allport認為,特質并不是只與少數的特殊刺激或反應相聯系。由于特質聯絡多數刺激于多數反應,因此特質在行為上會產生很廣泛的一致性,這樣行為就具有持久性和跨情境性的特點。但同時,特質也有聚焦。如,支配特質是在某些特殊場合和人群(如同事、同學、家庭、孩子)中出現,在其他場合則出現其他特質。因此,不能將人格看成是固定不變的東西。Allport還強調,特質不是處于睡眠狀態(tài)的,不用等待外界刺激來激活它們、喚醒它們。人們都是活躍的,都是對情境的主動的積極的反應者。他強調特質與情境的相互作用產生行為,后者決定于兩個組成部分的機能關系。(2)特質種類奧爾波特曾提出過特質的多種不同的分類。一種分類是有關特質是用于描述普遍的人還是只描述單個的人。這被稱為共同規(guī)律——個人記敘問題。他把特質區(qū)分為個人特質和共同特質。個人特質(individualtrait)是某個個體所具有的那些特質,因而又稱為獨有特質(uniquetrait)。共同特質(commontrait)是許多個體共有的那些特質。這兩種特質的區(qū)別主要取決于被說明的對象。任何群體都能用它的特質加以描述,例如,可以把一個群體描述為守舊的、懶惰的或勤勞的群體。同樣,任何個體也可被描述為守舊的、懶惰的或勤勞的個體。當特質被用來描述一個群體時,就被稱為共同特質;當被用來描述個人時,就被稱為個人特質。雖然,Allport承認這兩種特質都存在,但他極力主張人格心理學家應集中研究個人特質,而不是探討共同特質。人格心理學家應采用特殊規(guī)律研究法對特定的個人進行深入的研究,而應避免用共同規(guī)律方法來研究人格。Allport認為,共性僅是一種抽象,不能對任何個體進行真正精確的描述;而世界上就根本不存在兩個具有完全相同特質結構的人。第二種分類是根據個人特質對人格起作用的程度。奧爾波特認為,并非所有的個人特質都對人格起同樣的作用。因而他又將個人特質區(qū)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次要特質。在其后期的著作中,個人特質也稱為個人傾向(personaldisposition)。首要特質(或樞紐特質cardinaltrait)是指個人生活中具有滲透性占優(yōu)勢的特質。他極具彌漫性、滲透性,如果一個人具有某種首要特質,它幾乎會影響這個人全部活動的所有方面。例如,如果一個人具有壓倒一切的權力欲望,這種權力欲望就會滲透到他的生活的各個方面,他不僅奮力去獲得社會中的權力地位,就是在其他的活動中也會盡力爭勝。再如,一想到葛朗臺就會在頭腦中出現其極其“吝嗇”的形象;想到唐璜就知道其是一個“風流浪子”;“權力欲望”、“吝嗇”、“風流”顯然就是他們的首要特質。首要特質就是主要動機、優(yōu)勢傾向、顯著特質。首要特質只有在少數人身上才可以觀察到。中心特質(或核心特質centraltrait)指滲透性稍差一些,但仍具有相當概括性、一般意義的重要特征。如果有人請你寫封信真實的介紹你所熟悉的人,你在信中扼要地列出你所熟悉的人的某些特征,如聰明、負責任、整潔、有創(chuàng)造性等。你所列出的這些特征就是中心特質。Allport發(fā)現每個人的中心特質是很少的。他讓93名學生對自己熟悉的同性別者,以詞、短語、句子描寫其代表性特征,結果發(fā)現,90%的學生列出5~10個特征,平均7.2個(1961)。次要特質(secondarytrait)是指不甚明顯的、一致性和概括性都較差的那些人格特質。與首要特質和中心特質相比,次要特質對刺激的適應范圍都窄。次要特質接近于習慣或態(tài)度,但比這兩者都更具有概括性。次要特質包括個人的獨特偏好(如偏好某種食品、衣服)、一些偏向看法以及其他由情境制約的特性。Allport認為,人格是一種網狀的、相互牽連的、重疊的特質結構。一種特質對另一種特質僅是相對獨立的,它們之間的區(qū)分沒有固定的界限。(3)特質特點人格有自己的特質。Allport認為,特質有八種特點:=1\*GB3①特質不是有名無實的。它們不是虛無飄渺的,人存在的真實和重要的部分。每個人都有其內在的“一般的行為傾向”——心理學家的任務是尋找和研究這些傾向是什么。因此,不是僅從理論上要人相信特質而已。=2\*GB3②特質不是習慣,它比習慣更具有一般性。如,一個人有刷牙、勤換衣服、梳頭、洗手、剪指甲等習慣。他具有這些習慣是因為具有清潔這一特質。也就是說,一種特質概括了許多特殊的習慣。如圖:特殊習慣特質梳頭刷牙洗手清潔勤換衣服剪指甲=3\*GB3③特質是動力的。特質支撐行為,是行為的基礎,行為的原因。特質是動力的,不需要外界刺激來發(fā)動它們。特質驅動人去尋求刺激情境。因此,特質引導行為,它使一個人的行動有指向,而不是一個人的行動指向特質。在這一點上,可以說,特質是“動機的衍生物”。=4\*GB3④特質的存在可以從實際中得到證明。特質不能直接觀察到(如你怎能看見“社會性”呢),但Allport認為可以對它們進行科學的驗證。尤其是,可以從觀察一個人不斷重復的行動證實特質的存在。=5\*GB3⑤一種特質對另一些特質僅是相對獨立的。有一句名言,“特質不是孤島”。它們是彼此重疊的。一種特質與另一種特質的區(qū)分沒有死板的界線。人格是一種網狀的、相互牽連的、重疊的特質結構,這些特質僅僅是相對的獨立。=6\*GB3⑥特質與道德或社會判斷不是同義的。雖然不少特質與傳統(tǒng)的社會意義相聯系,但它們還是表現出了真正的人格特質。Allport認為應首先找出這些特質的存在,然后用中性詞來確認它們。他還認為,人格心理學家研究人格,不研究性格。當然這一點很難做到。=7\*GB3⑦特質可以是某個個體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體所具有的,任何特質都是獨特性與群體性的統(tǒng)一。=8\*GB3⑧行動或甚至習慣與特質不一致時,并不證明特質的不存在。按照Allport的理論可能有三種解釋:A.一種特質在每個人身上不是都具有相同程度的整合。B.同一個人也可能具有相反的特質。C.在某些情況下,人的行動只是短暫的不符合特質,因為刺激情境或一時的態(tài)度左右了他。(三)人格動力Allport用機能自主這個概念來表達他對人的動機的看法。所謂機能自主(或功能獨立)(functionalautonomy)是指那些成為獨立的動機,即這些動機與它原先賴以產生的需要已沒有依賴關系。就是說過去的已經過去了,過去的動機與現在的動機在機能上沒有聯系,人有主動作用,能自己掌握,自己管理,即機能自主。如:一個人起先為謀生而當水手,后來產生了對航海的熱愛,即使他富有了,沒有繼續(xù)航海的物質需要了,但仍喜愛航海活動。兒童開始是被迫練鋼琴的,后來卻為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練琴。再如,我們選某一門專業(yè),開始可能是父母的意思,但隨著學習過程的進行,我們可能就會對這門專業(yè)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終生從事它。在這些例子中,手段成為活動的動機;而這種動機的作用是與原來服務的目的和需要相獨立的,因而稱為機能自主。Allport認為,一個好的動機理論應該回答下列問題:1.動機必須是現實的。Allport不贊成精神分析學派所斷言的人格是由早期經驗決定的,兒童時代的動機決定他后來的行為。相反,他主張過去的動機只有現在還存在才能解釋行為。動機作為行為的動力必須是現實的。2.幾種動機可以同時并存。Allport認為,把人的動機都歸結為一個因素,如驅力降低或追求優(yōu)越,都是愚蠢的。他反對其它學派把所有動機歸為一種類型的做法,認為“動機的種類是如此的廣泛以致難以發(fā)現普遍的公共特性”(Allport,1961)。要了解人的動機必須采取多種動機并存的觀念。3.必須承認認知的重要性。如果不知道一個人的計劃、價值觀和意圖,就不能真正了解他或她的動機。要了解一個人的人格,不能問“你五年前到現在想做什么來著”,最好的辦法是問“你打算在五年內干什么?”,也就是要知道他現時的愿望才能探討他的人格。人并不為過去而追求什么。在Allport以前,從未有學者像他那樣注重個人認知過程的重要性。4.必須承認每一個人具有獨特的動機形式。正像沒有兩個人有相同的特質一樣,兩個人也不會有相同的動機結構。Allport不像其它學者那樣強調人類共同的動機形式,他強調的是個人獨特的動機形式。Allport認為,他提出的機能自主的動機理論符合上述的四項要求。他認為成人的動機是變化的,是機能自主的,他們現在的行為動機不同于先前的行為動機。他們有能力靠自我生成規(guī)則(self-generatedrule)來判斷自己的行動。針對行為主義的觀點,Allport強調健康成人的動機是自行其是的自我維持系統(tǒng),而不是依靠外部的鼓勵和獎賞的。把健康人對目標追求的原因說成是受到獎勵或強化是十分可笑的。他拿巴斯德(法國化學家、細菌學家、近代微生物的奠基人)全神貫注于工作的例子說明歷史上有許多天才人物把自己畢生貢獻于自己的事業(yè)而極少或根本沒有獎勵。Allport關于機能自主的概念已被當代心理學家所接受。當代的動機理論認為,人的動機不一定與生理需要相聯系,在個體發(fā)展的任何一個階段都存在著像好奇、探索、操縱、控制、感覺尋求、自我實現等動機。(四)人格發(fā)展奧爾波特認為人格是一種動力組織,它由生物結構和心理結構(如,個人傾向等)所組成。人格的各個方面都是連續(xù)的并正在組織建構之中的。這就意味著存在一個人格組織機構把人格特質或各部分統(tǒng)一和整合為一個整體。在古代,這個組織結構被稱為靈魂,后來被稱為自身(self)或自我(ego)。Allport認為這些用語都太晦澀,因而他把人格的組織機構重新命名為統(tǒng)我。統(tǒng)我(proprium)包括使個人具有獨特性的所有事實,“包括人格中導向內心統(tǒng)一的所有方面”(Allport,1955)。統(tǒng)我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發(fā)展成的。他認為統(tǒng)我的發(fā)展經歷了八個階段。1.軀體我的感覺階段(senseofbodilyme)(1歲)指嬰兒學習到他們軀體的存在。當我們饑餓、困倦和碰撞到物體時,我們認識到自己身體的局限性。人格的發(fā)展開始于身體的自我感覺,如機體內部活動——臟腑、肌肉、關節(jié)和其它活動等,這是自我最基礎的東西。人對屬于自己本身的就有熟悉感,對本身以外的就陌生或厭惡(如,未吐出的和已吐出的唾液)。軀體我的感覺為我們的自我覺知提供了一個固著點(anchoringpoint)。這種軀體我的感覺是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生理基礎。2.自我同一感階段(senseofself-identity)(2歲)指兒童在2歲時認識到雖然他們的身體在長大,經驗在變化,但自己仍然是同一個人,即認識到自我在時間上的延續(xù)性。自我同一感的發(fā)展與語言的發(fā)展密切相關。特別是當孩子學會自己的名字時,名字就成了他的自我同一感的支撐點。Allport說,“今天我記得我昨天的一些思想,明天我會記得我昨天和今天的一些想法;我敢肯定他們都是同一個人——我自己的想法”(Allport,1961)。3.自尊感階段(senseofself-esteem)(3歲)指3歲時,兒童知道獨立地做一些事情,在完成任務中體驗到自豪感,進一步產生自尊、自愛。Allport認為這一階段具有典型的否定性,兒童往往尋求全面的獨立,并擺脫父母和其他成人的監(jiān)護。4.自我擴展感階段(senseofself-esteem)(4歲)指4歲時,兒童的自我意識被擴展到外部事物上。這個階段兒童知道了“mine”(我的)這個詞的意義。這時兒童不僅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屬于他自己的,而且玩具、寵物、房間、父母、兄弟姊妹也同樣屬于他自己的。自我擴展的最早發(fā)展階段是自私的,在以后的階段不一定是自私的。5.自我意象感階段(senseofself-image)(4-6歲)指4—6歲時,兒童出現的按頭腦中自我意象行事的認識。Allport認為,自我意象有兩種成分,要求兒童扮演習得角色的期待和尋求獲得對未來的某種期望(Allport,1955)。在此階段兒童形成了“好的自我”和“壞的自我”道德感的參照系。這時兒童能把自己所做的同他人的期望相比較。學習去做大人期望他們做的事,并避免遭致反對的行為。開始對自己的未來提出愿望,開始計劃未來,對未來有所打算。6.自我理智調適感階段(senseofselfasrationalcoper)(6-12歲)指在六至十二歲時,兒童認識到“思維”是解決生活中各種問題的方法。這時,兒童遇到事情開始“想一想”,但還是會武斷地相信自己的學校、家庭、同伴是對的、好的等。7.統(tǒng)我追求顯露階段(propriatestriving)(12歲至青春期)指經由生活目標的選擇以追求自我提升的傾向。從12歲起,兒童形成了未來目標,開始以未來目標組織自己的生活,即顯露出統(tǒng)我追求。他成為一個全部考慮未來的人。他創(chuàng)造、籌劃、形成長遠的目標作為自己生活的目的和自我的結構。統(tǒng)我的追求使整個人格特征化,使人格獲得統(tǒng)一。Allport說:“長遠目標的擁有,被視為一個人存在的中心,它使人類和動物相區(qū)別,成人和兒童相區(qū)別,健康者和病人相區(qū)別”(Allport,1955)。這一階段兒童從“必須”的意識向“應該”的意識過度,這一階段過度不好的,年齡上已是成人但行動卻如兒童,按照父母和權威者的指令行事,沒有學會依據自己的判斷并調整自己的行動去獲得競爭目標(Allport,1955)。8.知者自我的顯露階段(emergenceoftheselfasknower)這是成年時代,是人格發(fā)展的最后階段。當自我認識到已統(tǒng)一并超越了自我的前述7個方面時,便出現了知者自我。知者自我綜合了所有的統(tǒng)我機能。統(tǒng)我就是自我這八個方面的綜合。統(tǒng)我的形成可概括如下:發(fā)展階段統(tǒng)我的發(fā)展1.第一年嬰幼兒通過體驗到的許多感知而知道了他們自己的存在。2.第二年雖環(huán)境變化了,但兒童知道他們的同一性沒有變。3.第三年個人的成就產生了自豪感。4.第四年兒童通過認識到某些物體屬于他而擴展了他的自我意象。5.第四年至第六年形成良知或超我,此時兒童能運用正確和錯誤這類概念。6.第六年至第十二年兒童運用推理和邏輯思維來解決復雜的問題。7.第十二年至青春期兒童形成了未來目標,開始以未來目標組織自己的生活。8.成年期作為綜合前面各發(fā)展階段的個體生成了。表統(tǒng)我發(fā)展的八個階段和相應的功能(五)健康成熟的人格Allport認為,成熟的人格有一個發(fā)展過程,它僅在成年期才能實現。健康的或成熟的人在性質上不同于病態(tài)的或不成熟者。因此,他強烈主張健康成熟的人格原則上是不能由動物、兒童或神經病的研究中引申出來的。Allport為判斷一個人的人格是否健康成熟提出了六項標準(1961)。1.自我擴展的能力(capacityforself-estension)健康成人參與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們有許多朋友,有各種愛好,在政治上或宗教上傾向于積極的態(tài)度。2.與他人熱情交往的能力Allport把熱情分為愛和同情。他認為健康成熟的人能夠與他人保持親密的關系,而不懷有占有欲和嫉妒感。這種人富有同情心,能夠寬容自己與他人在價值觀和信仰上的巨大差異。3.自我接納能力和安全感健康成熟的人能接受自己,有安全感,有高的挫折容忍力。所謂挫折容忍力(frustrationtolerance)指個人受到挫折時行為免于失常的能力。他們有積極的自我意象,經得起一切不幸的遭遇。4.實際的現實知覺(realisticperceptionofreality)是指健康成熟的人能真實地看待各種事物,而不歪曲事物。他們能有效地運用生活上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忘我地工作。這種人是以問題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5.自我客觀化(self-objectification)指健康成熟的人能夠客觀地了解自己,能洞察自己的能力與不足。他們能理解真實自我與理想自我間的差異,也知道自我評價與他人對自我的評價之間的差異。他們具有積極的幽默感,能看出生活中的荒唐但不為其嚇倒;能以自己的過錯來取樂而不以偽裝來欺騙。6.統(tǒng)一的人生哲學Allport認為,健康成熟的人生是“遵照和沿著某個或幾個經過選擇的目標前進。每個人都有一些為之而生活的很特殊的東西,都有一種主要的意向”(1961)。他們有一套相當清晰的自我意象和一套指導其行動的標準。意識形態(tài)、哲學信條、宗教信仰、生活的預感、直覺等都能對人的一切行動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推動力。(六)Allport的研究方法——特殊規(guī)律研究法或個人記述研究法(idiographicapproach)Allport認為人格是一個動力的相互聯系的整體,只注意人格的一兩個剖面是沒有什么意義的。人格的復雜性,使他相信必須用“合理的方法”來研究它。所謂合理的方法就是在客觀系統(tǒng)地觀察研究對象的基礎上,運用信度和效度高的評鑒程序。奧爾波特認為可以用多種方法和途徑收集資料來研究人格。這此方法中有些是集中于研究典型個案,有些則集中研究一般人。但Allport關心的中心是人格的獨特性,因而他主張人格心理學家應集中研究個人特質,而不是探討群體特質。他堅決反對當時美國心理學中普遍流行的觀點——人格科學應尋求建立人類機能的一般規(guī)律的主張,強調人格心理學家必須進行特殊規(guī)律研究(或說個案研究法)。他認為平均值和一般情況只是一種概括,它不能對個人進行精確的描述。他對珍妮信件和表現性行為的研究,就是特殊規(guī)律研究的樣板。1、珍妮的信件Allport認為,要了解現實的、特定的個人,唯一的辦法是研究這個人本身。如何才能確定某個特定個人的人格呢?他認為行之有效的辦法就是利用個人的忠實記載,如日記、自傳、信件、采訪報道等。為此,他收集了珍妮?????????格諾維?瑪斯特桑在58歲到70歲期間寫給她兒子羅斯的兩位朋友的301封信。這些信件為他提供了洞察珍妮的人格以及她與羅斯劇烈的奇特關系的材料。1965年這些書信以《珍妮的信》為名成書出版。珍妮的故事:《人格心理學》黃希庭p238信的內容:《人格心理學導論》、赫根漢、p208;黃希庭p240奧爾波特請了36位鑒定者來閱讀珍妮的信件。他們與奧爾波特一起用了198個特質名稱來描述珍妮人格特征。但把相同的特質歸并之后,發(fā)現只有八個主要特質。后來有人從統(tǒng)計學的角度分析了奧爾波特的資料,進一步證實了這八個主要特質。雖然奧爾波特花了許多精力從事鑒定研究,但他認識到,鑒定研究并沒有揭示出人格的人部秘密。然而他認為這些研究將使我們與該門學科所提供的材料更接近了。2、表現性行為Allport把行為分為兩種成分,一種是適應功能(adaptationalfunction)即由行為所產生的影響;另一種是表現性行為(expressivebehaviors),代表行為特征的風格。Allport對表現性行為特別感興趣,他認為如果我們分析一個人的行為特征風格,就有可能發(fā)現這個人的人格潛在結構。雖然一個人做某件事的原因可能僅僅反映了當時的短暫要求,但是執(zhí)行行為的方式卻是由他的傾向性所導向的。他與弗農(Allport&Vernon,1933)做過一項著名的研究,即對25名被試在三種不同場合進行測試,所有測試都被大約四周的時間間隔分開。測試的項目包括對重量的估計、走路的速度、握力、言語的風格以及筆跡等。結果發(fā)現各種行為在不同情境下具有相對的一致性和跨時間的穩(wěn)定性。兩人認為,表現性行為與個人的態(tài)度、特質、價值觀以及人格“內部的”其它傾向性是一致的。二卡特爾的特質因素理論(一)卡特爾的生平卡特爾1905年生于英國斯塔???,他的全部教育都是在英國完成的,16歲考入倫敦大學,主修化學,但對社會問題極感興趣;到了研究生階段改學心理學,跟隨“因素分析之父”斯皮爾曼研究因素分析法;于1929年獲得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卡特爾1928年到1937年曾擔任大學教授和心理中心主任。由于他在人格方面的研究貢獻,1937年被倫敦大學授予科學博士學位,同年他接受桑代克的邀請到哥倫比亞大學作桑代克的研究助理一年。從1938年到1944年卡特爾擔任克拉克大學心理教授和哈佛大學講師,1945年轉往伊利諾伊大學擔任心理學研究教授兼人格與團體分析實驗室主任,1973年退休。1998年2月2日去世,享年93歲。(二)卡特爾的特質因素分析論體系卡特爾從事研究的核心目的是要發(fā)現究竟有多少不同的人格特質。心理學家們提出,測量和研究了數百種人格特質。然而,這其中的許多特質都是相關的。例如,雖然我們可以確定善交際與外傾有些細微的差異,但他們二者并非完全不同??ㄌ貭柾茢啵喝绻严嚓P的特質歸類,分離出那些獨立的特質,我們就能夠確定人格的基本結構。為了揭示這一結構,卡特爾使用了因素分析技術。舉個例子可以說明因素分析是如何確定基本人格特質的數量的。假如你用一些測驗測量下列十個特質:抱負(aspiration)、同情(compassion)、合作(cooperativeness)、決斷(determination)、忍耐(endurance)、友好(friendliness)、仁慈(kindness)、堅持(persistence)、創(chuàng)造性(productivity)、和關懷(tenderness)。用這些測驗對一組人進行施測,每個人都會得出十個分數。你可以用相關系數來檢驗其中一個測驗分數與其他九個測驗分數相比較的情況。比如,你可能會發(fā)現,友好與關懷具有高相關:如果一個人在一個測驗上得分高,你就可以比較有把握地預測他也會在另一個測驗一得高分。從這些相關系數的情況來看,你會發(fā)現,這些測驗趨向于聚為兩組一組中的五個測驗之間有高度相關,但與第二組的五個測驗沒有相關。第二組的五個測驗之間也有相關,但與第一組沒有相關。這兩個組區(qū)分如下:A組B組抱負同情決斷合作忍耐友好堅持仁慈創(chuàng)造性關懷雖然你最初是測量了十個特質,但合理的結論是:你實際上測量的是兩個大的人格維度:一個與成就有關,另一個與人際親合有關。這是對卡特爾的基本方法的一個簡單說明、通過對各種不同來源的進行因素分析,他試圖確定這些基本要素有多少個。他確信構成人類人格的就是這些“根源特質”(sourcetraits)然而遺憾的是,因素分析的運用的并不像這個例子所表示的那么單純與清晰。其主要的局限之一是該方法受所收集的資料類型的制約。比方說,假如你使用幾個上一例子中沒有包含的測驗,加入一些新的內容,如獨立性(independence)、心不在焉(absentmindedness)和正直(honesty)等,這極有可能會改變類別(也叫因素)的數量以及與這些類別相關聯的特質的數量(用因素分析的術語來說,叫“負荷”)。為了回答這個問題,卡特爾考察了大量來自不同方面的關于人格的信息。他檢驗了像成績報告單和雇主評價這類的記錄資料、關于人們如何在逼真情境中行動的資料,還有人格問卷資料??ㄌ貭枏娜N基本的來源中獲得人格測量的資料:生活記錄資料、問卷資料和客觀測驗資料,卡特爾最終確定了16種基本特質,并于1949年發(fā)表了第一個得到廣泛應用的人格測量版本:16項人格因素調查表(簡稱16PF)。下面簡要介紹下他的研究他的早期研究除了采用許多奧爾波特曾使用過的特質詞外,還增加使用因素分析法來確定歸類在一起的詞匯。在一項研究中,他讓被試的親屬和一組評定者對被試作評定,然后用因素分析法來確定哪些特質組呈高相關,由此提出了15個他認為能解釋多數人格的因素。由于對日常語言中所用的特質詞的分析感到不滿意,卡特爾開始考察同組特質詞(因素)是否可用問卷來獲得。這一研究既可驗證前期的研究,同時還可作為測量人格基本元素上的個體差異的問卷設計的基礎。他編制了數千個問卷項目,對大量被試進行了施測,并使用因素分析來確定哪些問卷項目可歸在一起。通過對這些數據的分析,卡特爾確定了16個因素或16組項目,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16人格因素(16P.F.)問卷”(SixteenPersonalityFactorQuestionnaire,簡稱16P.F.),用以測量相關特質維度上的個體差異。這些因素與早期研究中用日常語言中的特質詞來評定所獲得的因素是否一致呢?卡特爾發(fā)現其中12個因素有相當的一致性,有4個似乎是問卷獨有的。沿著這種研究思路,他接著考察了相同的因素是否可以用客觀測驗數據來獲得。在這次實驗型的測驗中,他又用了大量被試以確定哪些行為可歸在一起以形成特質因素。對行為測驗數據的因素分析,發(fā)現了21個特質因素。這些因素與用等級評定和問卷所獲得的因素到底有多大程度的對應呢?雖然對應程度很大,但并沒有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二)人格結構卡特爾是相當重視人格結構的。他認為人格的基本結構元素是特質。所謂特質是指人在不同時間和情境中都保持的某種行為方式和一致性。這種人格結構可由個體表現在外的行為而推知。人格特質的種類很多,可區(qū)分如下:1.獨有特質(uniquetrait)和共同特質(commontrait)與Allport的觀點一致,卡特爾認為,人類存在著所有社會成員所共同具有的特質以及個人所獨具的特質,前者稱為共同特質(commontraits),后者為個別特質,又叫獨有特質(uniquetraits)。卡特爾認為雖然社會成員都具有某些共同特質,但共同特質在每個人身上的強度是不同的。事實上,卡特爾等發(fā)現即使在同一個人身上的特質強度在不同的時間也不相同??ㄌ貭栍肦方法評定許多人所具有的共同特質,用P方法來評定個人獨特特質結構。關于R方法和P方法在后面介紹。2.表面特質、根源特質1936年,奧爾波特和他的同事H。S。奧波特通過對字典的檢索,發(fā)現在英語中有超過18000個形容詞被用來描述個體的差異。自那以后,研究者一直試圖在浩如煙海的特質詞匯中確定基本的維度。他們希望弄清有多少維度存在,哪些維度有助于心理學家給出一個對于所有個體都可用的、普遍的特征??ㄌ貭柺褂脢W爾波特和奧波特的形容詞作為他的研究起點,想要揭示出一些數量適宜的、基本的特質維度。通過研究,他提出了人類人格的16種因素??ㄌ貭枌⑦@16種因素稱為根源特質,因為他相信這16因素是表面行為的潛在根源,而這一根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人格??ㄌ貭柕?6因素包含了重要的行為范疇,如保守的和開放的,信賴的和懷疑的,以及放松的和緊張的。表面特質(surfacetraits)指一群看上去是關聯的特征或行為,或者說從外部行為能直接觀察到的特質??ㄌ貭?950年認為,表面特質“……只是特質原來的集合……,這種集合只是表現了許多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境下或多或少的聚集在一起而已?!北砻嫣刭|不是一種解釋的概念,而是一種觀察。如,一個人在街上跟人打招呼、微笑、向對方致意,看上去是一種友善的特質。同屬于一種表面特質的特征或行為,其間的關系很復雜。這些特質或行為雖彼此有關聯,但不一定會一起變化,也非源于共同原因。根源特質(sourcetraits)指行為特征間相互關聯的內在傾向性。它是單一的、獨立的人格維度,它是人格的內在因素,是人格結構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個人行為的最終根源。根源特質控制著表面特質聚集的變量,控制著一個人所有的慣常行為。表面特質是根源特質的表現,根源特質是表面特質的原因;每一種表面特質都來源于一種或多種根源特質,而一種根源特質可以影響多種表面特質。每個人具有的根源特質是相同的,但它們在各人身上所具有的程度是不同的。例如,任何人都有智力(一種根源特質),但每個人的智力水平是不同的。也就是說智力的強度或量是不同的,智力的不同強度或量影響著這個人的行為表現,如讀什么書,交什么朋友,怎樣認識和解決問題等。而智力這一根源特質的外在表現就是表面特質??ㄌ貭柤捌渫略趲资甑臅r間里通過對不同年齡、職業(yè)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測量、研究、,最終確定了人的16種根源特質。如下表:表根源特質(16種人格因素所測量)服從性對支配性9。平靜對憂慮保守性對試驗性10。注重實行對富于想象情緒性對穩(wěn)定性11。松弛對緊張權宜性對真心實意12。緘默對開朗直率對機靈13。膽小對冒險團體志向對自負14。清醒對聽天由命謙恭對武斷15。堅強對柔弱低智力對高智力16。信任對多疑(采自Peterson,1988,p。314)3.體質性特質和環(huán)境養(yǎng)成特質有些根源特質是由內部的生理狀態(tài)或先天遺傳因素決定的,稱之為體質性根源特質(constitutionalsourcetraits);而有些根源特質是由后天經驗、環(huán)境影響而形成的,稱之為環(huán)境養(yǎng)成特質(environmental-moldtraits)??ㄌ貭栒J為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構成社會文化模式的社會制度和物質狀況等(1950年)。16種根源特質中一些屬于體質性特質,另一些屬于環(huán)境養(yǎng)成特質。4.能力特質、氣質特質、動力特質有些特質是決定一個人處理問題或事情的成效的,稱為能力特質(abilitytraits)。最重要的一種能力特質是智力特質??ㄌ貭柊阎橇^(qū)分為兩種:晶態(tài)智力和液態(tài)智力。他把液態(tài)智力(或流動智力fluidintelligence)定義為:“主要是先天的,能適應不同的材料并與先前經驗無關的一般智力形式”(Cattell,1965)。而晶態(tài)智力(或固定智力crystallizedintelligence)則是“一種一般的因素,大部分屬于從學校中學到的那種能力,代表了過去對液態(tài)智力應用的結果以及學校教育的數量和深度;它一般是在諸如詞匯和計算能力測量的那些測驗中呈現出來”(Cattell,1965)??ㄌ貭栒J為人們一般所說的智力都是指晶態(tài)智力,傳統(tǒng)的智力測驗所測的也是晶態(tài)智力,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卡特爾發(fā)展了一種《文化平等智力測驗》(CultureFairIntelligenceTest),專門用來測量液態(tài)智力??ㄌ貭柤捌渫卵芯空J為,一個人智力的80%是由遺傳決定的液態(tài)智力,20%是由經驗教育決定的晶態(tài)智力。而一般的標準IQ測驗測得的主要是晶態(tài)智力。氣質特質(temperamentaltraits)是由遺傳決定的,它表現為一個人的風格,如情緒性、速度、沖動性、支配性、敏感性和自信心等特征。氣質特質屬于體質性根源特質,通常不受特定情境因素的影響。動力特質(dynamictraits)是一種啟動人格的特質,也是人格的動機因素。它推動個體朝著目標前進。關于這個問題我們將在下面“人格動力”中詳細討論。5.團體特質正如每個人都具有某種人格一樣,團體特質(syntalitytraits)是指某一個團體中所具有的某種特質結構。家庭、學校、職業(yè)、宗教以及民族等團體都有某種特質群。團體特質的重要性在于它會直接影響團體成員的人格,特別是個人自己家庭中的團體特質很可能是塑造個人人格的最主要的影響因素。(三)人格動力動力特質是促使人朝著一定目標行動的傾向,是人格的動機因素。動機是單成分的還是多種成分的?人有多少種動機?人的動機是怎樣起作用的?下面是卡特爾對這些問題的看法。1、動機成分卡特爾對一種動機的多種測驗所得的分數進行因素分析的結果發(fā)現,任一動機均由許多不同的成分所構成,其中主要有五種成分。他接受了許多精神分析論的概念。這五種主要成分是:(1)意識的本我(consciousid):與精神分析論中的本我概念一樣,這一成分表示為統(tǒng)合的欲望。所表達的行為大多是“我想要做”或“我要得到”這類原始欲望的行為。(2)自我表達(egoexpression):與精神分析論中的自我概念一樣,這一成分表示一種成熟的成分,已與現實有聯系。(3)理想自我(idealself)或(superego):這一成分中含有“我應該感興趣”的性質。超我的形成,可能在表示早期父母專權下僵化的不合理教育。(4)生理需求表達(physiologicalneedexpression):這一成分表現在生理反應的測量和決定的速度上。(5)壓抑情結(repressedcomplexes):這一動機成分表現為生理反應強而記憶差,顯示出由于某種沖突的結果而被壓抑到潛意識中去了。這五種成分可區(qū)分為統(tǒng)合成分和未統(tǒng)合成分。統(tǒng)合成分主要反映自我和超我因素,而未統(tǒng)合成分主要反映本我、生理需求和壓抑情結因素。此外,卡特爾還發(fā)現,動機的統(tǒng)合成分大半是意識的,而未統(tǒng)合的成分大半是潛意識的。雖然每一種動機都包含上述的數種成分,但不同的動機中各種成分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2、動機的種類卡特爾把人格的動機歸為兩大類:能和外能。(1)能卡特爾所謂的能(ego)類似于原始內驅力、生理需求、本能的意思。他認為本能一詞的意義含混,已為心理學家所濫用。因而他從希臘文中另選一個術語來代替這一概念。能是一種體質性動力根源特質。他把能定義為“一種先天的心理—生理傾向,它使具備者對某類對象具有更強的反應能力(注意、識別等),是他體驗到與這些有關的特殊情緒,并使他發(fā)動了一種在某個特定的目標行動上比在其他任何一個目標行動上終止得更為徹底的行動過程”(1950)。能有四個方面的含義:=1\*GB3①它使個體產生選擇性感知,即引導個體注意某些事物而忽視另外的事物,例如饑餓者對于與食物有關的事物就更能引起注意。=2\*GB3②它能激起個體對某些事物的情緒反應,如饑餓者想到吃或看見食物就有愉快的情緒反應。=3\*GB3③它指引個體趨向有目的的行為,如饑餓者總是設法尋找食物。(4)能的結果是完成或達到這些反應,如找到食物進食。根據卡特爾的研究,人具有多種“能”的形態(tài),主要有下列十一種:好奇、性、合群、保護、自信、安全、饑餓、憤怒、厭惡、吸引力、自我屈服。(2)外能(metaerg)外能是一種動力根源特質,但來自外界環(huán)境因素,屬于環(huán)境塑造根源特質。能和外能都是預先引起指向一定目標的動機傾向。它們的區(qū)別只在于來源的不同。前者為先天的,后者為后天的。外能有分為情操和態(tài)度。情操(sentiment):卡特爾認為,情操是“引起具備者注意某些或某類目標和引起他們對這些目標以某種方式去感知和做出反應的主要的獲得性動力特質結構。”卡特爾認為情操是學習得來的動力根源特質。如,宗教情操、事業(yè)情操、自我情操等。情操使個體注意某種或某類事物,以固定的感受對待它們,并以一定的方式進行反應。如,一個人的家庭情操可以從他對待妻子、孩子的態(tài)度,對待婚姻的一般看法,對家庭內外的裝飾等方面看出來。情操是經過長時期學習而形成的,屬于環(huán)境塑造的特質??ㄌ貭栒J為情操主要集中在一個人對待自己的職業(yè)、家庭、配偶、所屬的團體、宗教信仰以及自己的事情上。其中對待自己的自我情操(self-sentiment)特別重要,是整個人格中所有的能和其他情操的基本統(tǒng)一結構。態(tài)度(attitude):態(tài)度比情操更具有特異性,由情操衍生而來。而情操則衍生于能。態(tài)度是在特定情境下,對特定事物,以特定方式進行反應的一種傾向。在卡特爾看來,態(tài)度即是具有某種強度的興趣?;蛘哒f它表現了對某一特殊動作過程所具有的興趣強度。例如,人們對家庭、影片、職業(yè)、政治、宗教等方面的興趣強度是不同的。態(tài)度和興趣是人格動力結構元素。一個人的態(tài)度也就表示了這個人在一定情境下將有某種行動。3、行為的原因卡特爾用動力格狀(dynamiclattice)的概念來揭示人類行為的原因。動力格狀是指人格的態(tài)度、情操和能的錯綜復雜的關聯。他認為情操是由能派生的,而態(tài)度則是由情操派生的。在一個動力格狀里,一個人可能表現出許多不同的態(tài)度,如對一部電影、對某個事物的看法等。這些態(tài)度可能和許多不同的情操有關,如審美、宗教、政治和事業(yè)情操。最后,情操又和各種能有關聯,如對妻子的情操可能和性、合群、保護、自信的能有關。從動力格狀的概念及圖示可看出,人類動機是非常復雜的。態(tài)度、情操、能在動力格狀中不斷地相互作用,它們不但反映當前的環(huán)境,還反映了個體未來長遠的目標。由于動機的復雜性,因此不僅一種行為可能同時滿足幾種能,同時也會產生沖突——滿足了某一種能而使另一種能受到挫折??ㄌ貭栒J為,在預測行為上幾種因素的作用可用“特征公式”來表示。人格使人的行為具有一致性,因而能預測一個人在某種界定的情景下會做什么?!疤卣鞴健保╯pecificationequation)就是表示一個人的各種人格因素在某一特定情境中的行為表現。特征公式如下:Pj=SjAA…+SjTT…+SjEE…+SjMM…+SjRR…+SjSSPj:在j情境中的表現A:能力特質T:氣質特質E:現實的“能”緊張M:外能(情操和態(tài)度)R:在該情境中的作用S:當時的心境和身體狀態(tài),如焦慮、疲勞或疾病。Sj:j情境中上述各特質和狀態(tài)重要性的加權因素。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人有哪些特質,這些特質在特定情境中的重要性,他當時的心境和身體狀態(tài),當時的情境要求他起什么作用,卡特爾認為只要測量可靠,人的行為無論多么復雜都是可以預測的。我們可以看出,卡特爾是依據人格和情境因素的交互影響來看行為的。(四)人格的發(fā)展卡特爾主張遺傳和環(huán)境均為人格的決定因素,另外他還探討了人格特質形成的年齡趨勢。1、遺傳和環(huán)境的作用卡特爾強調遺傳和學習在人格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他還創(chuàng)造了多重抽象變異數分析法(multipleabstractvarianceanalysismethod)來分析人格測量得到的數據,以確定遺傳和環(huán)境的影響在每一種特質中的確實比率。如,他發(fā)現遺傳對智力特質的影響約占80%至90%,對神經質的影響也相當大,但只有在智力特質中所發(fā)現的一半。而整個人格約有三分之二決定于環(huán)境,三分之一決定于遺傳。環(huán)境對人格形成的影響,卡特爾主要強調了學習的作用。他認為學習有三種類型:經典條件作用(或古典制約學習)(classicalconditioning)、操作條件作用(或操作制約學習)(operantconditioning)和整合學習(integrativelearning)。經典條件作用為:“一個新的刺激通過稍微發(fā)生在舊的刺激之前來與舊的反應相聯結”(1965)。操作條件作用,也稱為酬賞學習(rewardlearning),即一個反應(通常是新反應)的習得,是由于它給個體以酬賞。卡特爾認為,相對于整合學習,經典條件作用和操作條件作用對人格形成并不重要,因為這兩種傳統(tǒng)的學習一次只考慮一個刺激或一個反應,但整合學習“則是在學習一套有層次組織的反應或反應的組合,能給整個人格以最大的滿足,而不僅僅是滿足一種驅欲”(1965)。由于整合學習是影響整個人格結構的學習,因而也稱為人格學習(personalitylearning)或結構學習(structuredlearning)??ㄌ貭栒J為,人格的發(fā)展是遺傳和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果。一個人的先天特性會影響他人對他的反應,影響他本身的學習方式,也限制了環(huán)境力量對他的人格的可變性。卡特爾所謂的生物社會性均數的強制性原則(principleofcoerciontothebiosocialmean),即他發(fā)現遺傳造成的差異與環(huán)境造成的差異之間成負相關,表明社會對先天不同的人所施加壓力是使他們均趨向于社會上的大多數人的,如天生支配性強的人,社會鼓勵他不要那么支配人;而天生較服從的人,則鼓勵他表現的自我肯定一些。2、人格特質形成的年齡趨勢卡特爾認為,人格特質的形成有年齡趨勢。他認為自我和超我是在二至五歲發(fā)生的,并贊同弗洛伊德的觀點,認為這一時期有許多沖突,是人格發(fā)展的危機期,這一時期的經驗對人格的形成特別重要??ㄌ貭栒J為,人格的中心是自我,根源特質包圍著自我,表面特質則在最外面一層。如圖:在六至十三歲階段,兒童開始是無憂無慮的,繼續(xù)發(fā)展其自我,并把愛擴展到對父母和其他人。到了青春期身體結構發(fā)生了迅速變化,增加了情緒的不穩(wěn)定性,對社會難以把握和對性的興趣,也產生了利他主義和對社會作貢獻的念頭。從二十五歲至五十五歲時成熟階段,也是基本人格很少改變的時期。雖然這一時期生理機能(如視聽、新陳代謝等)有所下降,但由于經驗的積累,很可能創(chuàng)造力有所增加。男女在情緒穩(wěn)定性方面增加了。這一時期也是調節(jié)適應的時期??ㄌ貭栙澇涩F代精神醫(yī)學的觀點,他認為老年人有下列典型的特點:擔心經濟狀況和健康狀況;感到無所希求,寂寞孤獨;多疑;興趣狹窄;記憶力減退;思想僵化,保守;多話,特別喜歡談論過去;喜歡收藏(特別是瑣碎的東西);感到身體功能不足,導致不安全感和焦慮感;自罪感,易激怒;性活動減少,但對性興趣增加(特別是男性);不整潔;對條件改變不能適應;社會聯系和社交活動減少。雖說老年人多具有這一些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和變化,但老年人不是一定缺乏信心或感到無能為力的,也不一定被自罪感或焦慮所困擾。在生活中,許多老年人老而不老,老當益壯,對自己的處境是滿意的,并積極進行有意義的活動。我們要對老年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評價,既要讓老年人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樂,又要老有所用,使晚年生活充實、幸福。(五)心理疾病和治療卡特爾認為,心理疾?。╩entaldisease)是由于無法解決的沖突而造成的。治療心理疾病的技巧在于對人格因素的評鑒,評鑒越客觀精確,治療也就越有效。因為客觀精確的測量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幫助治療者做出更好的判斷,從而了解病人在治療前后行為改變量的不同??ㄌ貭栒J為,敏銳的臨床觀察也很重要,也很有價值,不過它應與測驗相結合。他鄙視那些“愛空想,先于測定、先于實驗就提出假想”的理論家。在治療方法上,卡特爾持折衷主義的立場,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ㄌ貭柕闹委熡^點是:精神病人的整個人格機能都有障礙,測量和治療方法都必須針對其整體的人格結構,而不能僅針對其某些具體的行為方面。治療必須以可靠、有效的測量為基礎。(六)卡特爾人格研究方法卡特爾認識到人類的行為具有不明確性和易變性,對人格的研究會遇到重重困難,必須排除空洞的哲學臆測,將理論操作和科學測量結合起來,主張采用歸納——假設——演繹法和多變量因素分析法。1、歸納——假設——演繹法卡特爾認為,從假設到發(fā)現,再到進一步假設的研究程序忽視了科學研究中的偶然發(fā)現,也忽視了假設形成前的探索作用。針對此,卡特爾提出了歸納——假設——演繹法(inductive-hypothetical-deductivemethod)。如圖:根據此方法,研究始于探索期,從中歸納出一些規(guī)律,逐步形成假設,這是整個研究過程最具創(chuàng)意的部分;所形成的假設通過實驗或觀察之后,對其中顯示出的結果進行演繹,而后又進行實驗或觀察,對其中的規(guī)律性作進一步的歸納,歸納出的假設又進一步進行實驗觀察。歸納-假設-演繹每循環(huán)一次對人格的認識便前進一步。因此,這種研究模式也稱為歸納-假設-演繹螺旋式法。2、因素分析法卡特爾認為人的行為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傳統(tǒng)的研究程序對行為原因的探討只涉及單個事件。他認為過分依賴二變量實驗(bivariateexperiment)對假設的檢驗導致對現實中事件作用方式解釋的過分簡單化,只有多變量實驗(multivariateexperiment)才能解釋人們的復雜行為。因素分析法(factoranalysis)就是從大量的相關變量中抽取出最基本的維度或因素并加以分析的統(tǒng)計方法?,F代因素分析法始于斯皮爾曼對智力的研究,后來卡特爾和艾森克等用因素分析來研究人格結構??ㄌ貭栔饕\用兩種方法:R方法和P方法。R方法(R技術)就是對許多被試的許多變量進行測量并探尋其相關的因素分析法。R方法通常是對許多被試進行多種人格變量測試,然后求出他們得分的相關系數。變量間的高度相關或群集暗示著某種隱含的因素使被試在這些高相關的測驗中做出的反應方式。這樣研究者就可以從大量的表面特質中尋求其變化的某些共同根源特質。高度相關的變量被認為在很大程度上是測量同一的本質或因素。相關確定后,進一步的因素分析就是分析出每個表面變量和因素的相關程度,即因素負荷(factorloading)。一般地,.30負荷以上被認為是顯著的。因素負荷低的變量一般就會被刪去。變量后的因素被分析出后,就給這些因素命名。如,將高相關的猶豫性、沉思性、抑郁性其后共同的本質或因素命名為犯罪傾向。當然,命名還會進一步的確定以使其更準確。R方法一般用來測量許多人所具有的共同本質。P方法是用來評定個人獨特特質結構的( Cattell,1965)。P方法(P技術)就是在不同場合下對同一個體的幾種特質維度進行追蹤研究的因素分析法。對一個人的表面特質的因素分析可以發(fā)現某獨特的基本特質,還可以用這種方法來評定一個人動機的變化過程。3、資料來源不論因素分析多么尖端復雜,但是如果資料來源是膚淺的、可疑的,最好的統(tǒng)計方法也是毫無意義的??ㄌ貭栒J為其資料來源主要有三種:生活記錄資料、問卷資料、客觀測驗資料。生活記錄資料(Liferecord-data簡稱L資料)是實際生活中獲得的,日常情景中的記錄和事件就是可貴的人格資料。如,學校的分數記錄、社會活動的情況、品德的評語、健康記錄等,又如,參加過幾個社團,發(fā)生過多少事故,外出旅游多少次等,所有這些都是重要的資料來源。問卷資料(Questionnaire-data簡稱Q材料)就是通過發(fā)放問卷來收集的資料,主要來源于被試本人對問卷等級評定以及被試本人自己行為、情感或思想的陳述。問卷資料依賴于被試者本人的內省報告。對問卷的回答可以有兩種不同的目的:可能代表被試者本人真實的情況,也可能通過某些問題來測定自我隱蔽和假裝的特點??陀^測驗資料(Objectivetest-data簡稱OT資料)就是被使者在進行心理實驗測驗時所表現出的行為反應,對這種結果也要進行因素分析。如,動作反應時、聯想實驗、注意的廣度實驗、對緊張刺激的生理反應等實驗。卡特爾認為在人格研究中客觀測驗資料最合用。客觀測驗資料代表事情的縮樣,被使的行為反應就是日常行為的微型,但被試本人不知道這些行為與正在測量的其人格特點間的關系。人格研究最先從生活記錄資料開始,目的是獲取人的行為各方面的資料。人格領域的大量資料,最大可能來源就是生活記錄資料,而不是問卷資料或客觀測驗資料。因此,先運用生活記錄資料探尋根源特質,然后再發(fā)展出測試和鑒定這些特質的問卷和客觀測驗。卡特爾從奧爾伯特和奧伯特(Alllport&Odbert,1936)用語言分析法所得出的人格特質形容詞,經過多年大量的分析和實驗,最后獲得生活記錄資料的15種因素。研究的第二步是探尋問卷資料是否也能找出相同的因素??ㄌ貭枏膯柧碣Y料中獲得16種人格因素,其中有12種與生活記錄資料很相似,有4種是問卷資料所獨有的。再次,卡特爾通過對OT資料的人格結構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用操作、作業(yè)、運動等多種測驗側得21種根源特質,它們與其他材料所獲得的特質有復雜的相互關系。三艾森克的人格維度理論(一)艾森克生平艾森克(HansJurgenEysenck,1916.3.4~1997.9.4)是英國心理學家。1916年生于德國柏林,其父母是演員,在其2歲時離婚,艾森克由其祖母撫養(yǎng)大,并在德國接受早期教育。由于受納粹上臺的影響,他作為一個猶太人的同情者和支持者,在當時的德國是十分危險的,因此,1934年18歲時遷居英國。1935年入倫敦大學學習心理學,1938年獲得學士學位,1940年獲得博士學位。在其生涯中,伯特(CyrilBurt,1883~1971)的智力遺傳觀、斯皮爾曼的統(tǒng)計學、榮格和克雷奇默爾的類型論以及赫爾的學習論都對他有深刻的影響。1947年發(fā)表了第一部著作《人格維度》,把人格問題置于實驗心理學的研究途徑,從而引起了心理學界的廣泛重視。1955年任倫敦大學心理學教授兼?zhèn)惗卮髮W精神病研究院心理學部主任。1983年退休,1997年逝世。1939年首次在雜志上發(fā)表文章到1997年9月4日逝世共寫了75部著作,700多篇文章。1983年退休后,也一直筆耕不輟,直到1997年逝世。艾森克主張人格心理學和實驗心理學應緊密結合,而不應各做各的。他認為,我們有許多“人格理論”,但沒有支持這些理論的具體事實,要克服這種可悲的現象,應首先辨明人格的主要維度,然后設計出測量,最后用實驗的定量程序把它們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建立一個完善的人格理論。艾森克的人格理論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二)人格結構1、人格定義及其層次模型艾森克認為,人格是一個人的性格、氣質、智力、體格穩(wěn)定的持久的組織,它決定一個人對環(huán)境的獨特適應方式。性格是穩(wěn)定持久的意動行為(意志)系統(tǒng);氣質是穩(wěn)定持久的情感行為(情緒)系統(tǒng);智力是穩(wěn)定持久的認知行為系統(tǒng);體格是穩(wěn)定持久的身體外貌和神經內分泌腺的稟賦系統(tǒng)(Eysenck,1970)。艾森克的定義強調特質持久穩(wěn)定的特點,這些特質群聚集在一起時便組成一些類型。他主張人格結構受少數類型支配,這些基本的人格維度對行為有巨大的影響力。他的人格理論主要屬于層次性的,它包括類型、特質、習慣反應和特殊反應四級水平,稱為人格層次模型。如圖:特殊反應(specificresponse簡稱SR)是個體對一次實驗中的反應或是日常生活經驗的反應,這種反應可能是個體的特征,也可能不是個體的特征。習慣反應(habitualresponse簡稱HR)是在相同環(huán)境中導致再次發(fā)生的特定反應,如圖中HR1,HR2等。特質是通過觀察一些不同習慣反應而有共同聯系的基礎上得出來的。類型則是通過觀察一些不同特質而有共同聯系的基礎上得出來的。類型最抽象,其次是特質,再其次是習慣。例如,外傾是一種類型,是基于對觀察到的社交性、活潑性、活動性、武斷性、感覺尋求等特質的內部聯系而抽象出來的。每一種特質又是從各種習慣反應中抽象出來的;而每一種習慣反應又是從各種特殊情境中所觀察到的特殊反應抽象出來的。2、人格維度(1)三個人格維度的行為表現艾森克認為,各種人格類型不是相互排斥,非此即彼的;相反,人格類型包括基本的人格維度,即外傾-內傾,神經質-穩(wěn)定性和精神質-超我機能。每個人在這些維度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現,而極少有單純類型的人。如,某人可能表現的非常外傾,又有些神經質和精神質;某人可能非常內傾,又有些神經質和精神質。大多數人格特征都在人格維度的平均值范圍內,處于16%至84%之間,很少有人落于兩個極端:0%或100%,因而單純的人格類型是很難找到的。外傾-內傾(extraversion-introversion):是人類性格的基本類型。外傾的人不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難以形成條件反射,具有情緒沖動和難以控制、愛交際、喜社交、渴求刺激、冒險、粗心大意和愛發(fā)脾氣等特點。內傾的人易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容易形成條件反射,情緒穩(wěn)定,好靜、不愛社交、冷淡、不喜歡刺激、深思熟慮,喜歡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極少發(fā)脾氣等特點。神經質—穩(wěn)定性(neuroticism-stability):這一維度表明從異常到正常的連續(xù)性特征。艾森克指出,情緒不穩(wěn)定的人表現出高焦慮。這種人喜怒無常,容易激動。情緒穩(wěn)定的人,情緒反應輕微而緩慢,且容易恢復平靜。這種人不易焦慮,穩(wěn)重溫和,容易自我克制。NN最初艾森克認為這兩個人格維度可以涵蓋所有的人格特質。各種人格特質都可以用人格維度圖來進行表示。如圖:精神質—超我機能(psychoticism-superegofunctioning):這一維度表明從異常到正常的連續(xù)性特征。高分精神質者具有倔強固執(zhí),兇殘強橫和鐵石心腸等特點,這種人有強烈愚弄和驚擾他人的需求。低分精神質者具有溫柔心腸的特點。艾森克認為所有精神質者的共性是思維和行為各方面都非常遲緩。人們在三個人格維度上的表現程度可以通過艾森克1975年制定的人格問卷(EPQ)來測定。當然人格維度遠非上述三個,個體的人格也要更復雜。艾森克及其同事曾多次提出過四、五個或更多的維度。(2)三個人格維度的生理基礎內外傾的生理基礎:A:大腦皮質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在早期,他從巴甫洛夫和捷普洛夫的著作中得到借鑒,提出外傾者的大腦皮質抑制過程強而興奮過程弱,其神經系統(tǒng)屬于強型,因而忍受刺激的能力強。而內傾者的興奮過程強抑制過程弱,其神經系統(tǒng)屬于弱型,因而忍受刺激的能力弱。由于外傾者的大腦皮質的抑制過程較強,其反應慢且弱,他們渴求刺激,渴求接觸外界環(huán)境,參加聚會,交友和冒險等方式以尋求刺激。而內傾者生來就有較高的興奮性,大腦皮質對刺激的反應既強又快,僅能忍受微弱的刺激。因此,他們總是避免從外界環(huán)境中獲得刺激,用很多時間冥思苦想,愿意從事一些諸如下棋、讀書、寫作等安靜的活動。有不少實驗證明了抑制理論。在一項痛覺忍受力的研究中,以同等程度的痛覺刺激(電擊)作用于內傾者和外傾者,要求他們能忍受多久就忍受多久,結果發(fā)現,外傾者更能忍受痛覺刺激,感到疼痛的被試少于內傾者。他的解釋是外傾者的神經系統(tǒng)更能抑制這些痛覺刺激(Eysenck,1965)。在感覺剝奪實驗中,把被試蒙住眼睛、堵塞耳朵、雙手戴上硬紙板手套一直戴到指尖,單獨置于一個小隔音室里,以限制其接受任何刺激。一些研究表明,外傾者比內傾者忍受這種環(huán)境的時間短。但另一些研究表明,外傾者比內傾者對這種情境的忍受時間更長,這是因為他們比內傾者過早地討厭這種環(huán)境,于是通過做白日夢或不停地躁動來提高覺醒水平,因此看起來忍受的持續(xù)時間更長。但不管時間長還是短,都表明了外傾者與內傾者不同的性格特點。B:反應抑制艾森克從霍爾的學習理論中引進了反應抑制的概念。所謂反應抑制(reactiveinhibition)是指個體對某刺激重復多次反應后,即使連續(xù)強化,其反應強度也因多次反應而趨于降低。艾森克認為外傾者比內傾者的反應抑制更敏感,因而更易于對給定的活動感到厭倦而轉向另一項活動。C:覺醒(arousal)是指個體身心隨時準備反應的驚覺狀態(tài),又稱為激醒狀態(tài)(或激發(fā)狀態(tài))(arousalstate)。一般認為覺醒狀態(tài)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上行網狀激活系統(tǒng)有關。艾森克認為內傾者大腦皮層的覺醒水平天生比外傾者的高。因此當同樣強度的客觀刺激作用于內傾者和外傾者時,內傾者所體驗到的強度就比外傾者要強。神經質的生理基礎A:自主神經系統(tǒng)(autonomicnervoussystem,簡稱ANS)艾森克開始時,把自主神經系統(tǒng)作為神經質的生理解剖基礎。因為自主神經系統(tǒng)是控制情緒的,包括恐懼和焦慮等。他預言,神經質維度上得分高者在心率、呼吸、皮膚電反應、肌肉張力、血壓、瞳孔放大,甚至在消化方面反應都更為強烈。但評論家們認為,這還缺乏相關證據,難以把自主神經系統(tǒng)的反應假設為一般的特質。B:邊緣神經系統(tǒng)(limibicsystem)艾森克后來提出邊緣系統(tǒng)是神經質的解剖結構。邊緣神經系統(tǒng)與自主神經系統(tǒng)協(xié)同活動,與內外傾的生理基礎——網狀系統(tǒng)相鄰,并與之聯系。高神經質者邊緣系統(tǒng)的激活閾值低,交感神經系統(tǒng)的反應性較強,因此他們對微弱的刺激做出典型的過度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