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練習題_第1頁
文言文練習題_第2頁
文言文練習題_第3頁
文言文練習題_第4頁
文言文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列子學射列子①學射,中矣,請于關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因此中者乎?”對曰:“弗知也?!标P尹子曰:“未可?!蓖硕曋?,又以報關尹子。尹子問:“子知子之因此中乎?”列子曰:“知之矣?!标P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非獨射也,為國與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因此然?!雹倭凶?名御寇,戰(zhàn)國時鄭國人;子:寫在姓氏后,對人的尊稱。②守而勿失:記住他,不要忘掉。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1)請于關尹子()(2)又以報關尹子()2.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原文:子知子之因此中者乎?3.這個故事闡明了什么道理?(二)王戎識李王戎①七歲,嘗與諸②小兒游③??吹肋吚顦涠嘧英埽壑Β?,諸兒競走取之,惟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⑥。①〔王戎〕晉朝人。②〔諸〕眾。③〔游〕玩。④〔子〕果實。⑤〔折枝〕壓彎了樹枝。⑥〔信然〕真是這樣。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4分)(1)嘗與諸小兒游()(2)諸兒競走取之()(3)惟戎不動()(4)人問之()2、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1)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2)取之,信然。3、讀了本文你有什感受?(三)曾子殺彘曾子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為女殺彘。”妻適市反,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曰:“特與嬰兒戲耳?!痹釉唬骸皨雰悍桥c戲也。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因此成教也?!彼炫脲橐?。1、解釋加點字的意思。(1)曾子之妻之市。()(2)妻止之曰()2、翻譯句子: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3.從曾子殺彘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曾子怎樣的教育思想?(四)對牛彈琴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為牛虻之聲,孤犢之鳴,即掉尾奮耳,蹀躞而聽。(譯文)有一種叫公明儀的人給牛彈奏古雅的清角調琴曲,牛仍然像先前同樣埋頭吃草。不是牛不要聽,是曲調不悅它的耳。于是公明儀用琴模仿蚊蟲和小牛犢的叫聲。牛就擺動尾巴豎起耳朵,小步走并聽著音樂。1.解釋下列詞語意思。①為:②如故:③鳴:④奮:2.翻譯: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3.這個寓言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五)蜀鄙之僧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人之為學有難易乎?學之,則難者亦易矣;不學,則易者亦難矣。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貧者語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缽足矣。”富者曰:“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貧者自南海還,以告富者,富者有慚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人之立志,顧不如蜀鄙之僧哉?1、解釋句中帶點的字。(1)蜀之鄙有二僧()(2)貧者語于富者曰()(3)子何恃而往()(4)西蜀之去南海()2、選擇“之”字的對的解釋。A的B去C代詞D無意義(1)蜀之鄙有二僧()(2)吾欲之南海()(3)西蜀之去南海()(4)人之立志()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文并劃分朗誦節(jié)奏。吾數(shù)年來欲買舟而下,猶未能也,子何恃而往!4、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種什么道理?(六)薛譚學謳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行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譯文:薛譚向秦青學習唱歌,還沒有學完秦青的技藝,自己就認為學完了,于是便告辭離開。秦青沒有勸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給他送行,秦青打著節(jié)拍,高唱悲歌。那歌聲使樹木振動了,使空中的飛云停住了。薛譚(聽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祈求能回來(繼續(xù)學習唱歌),(從此)一輩子不敢再說回去的事了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在文中的意思。(1)未窮青之技()(2)秦青弗止。()(3)響遏行云。()(4)薛譚乃射求()2.翻譯:薛譚乃射求反,終身不敢言歸。3.薛譚身上有無可取之處?假如有,是什么?(七)程門立雪《宋史》【原文】楊時見程頤于洛。時蓋年四十矣。一日見頤,頤偶瞑坐,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則門外雪深一尺矣。1.

解釋句中加點的詞。時與游酢侍立不去()頤既覺()2.你從文中得到什么啟發(fā)?(八)鑿壁借光《西京雜記》【原文】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邑人大姓文不識,家富多書,衡乃與其傭作而不求償。主人怪問衡,衡曰:“愿得主人書遍讀之?!敝魅烁锌?,資給以書,遂成大學。1、文中寫了匡衡的哪兩件事?2、匡衡身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訴精神?(九)愚人食鹽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羹,便自念言:“因此羹者,緣有鹽故。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鹽已口爽,返為其患。(十二)多言何益子禽問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蝦蟆、蛙、蠅,日夜恒鳴,口干舌檘,然而不聽。今觀晨雞,時夜而鳴,天下振動。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時也。"(十三)歧路亡羊楊子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豎:童仆)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痹唬骸稗赏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因此反也?!?.解釋下面加點的“之”字(2分)(1)楊子之鄰人亡羊之:()(2)又請楊子之豎追之之:()2.翻譯(2分)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因此反也。譯文:_______3.本文告訴了我們一種什么道理?(2分)_______________(十四)東施效顰西施①病心②而顰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顰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顰美⑦,而不知顰之因此美。

1、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章中的意思。(1)見而美之()(2)挈妻子()(3)去之走()()2、東施為何也捂著心口在村中走?(用自己的話概括)答:。3、從本文中你收獲了什么道理?(十五)楚人學舟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認為盡操舟之術,遽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在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然則已今日之危者,豈非前日之幸乎?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其始折旋疾徐()(2)乃四顧膽落()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1)遂認為盡操舟之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椎鼓徑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十六)楊氏之子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字敢允緝涸?“此是君家果。文言文楊氏之子翻譯_楊氏之子閱讀答案?!眱簯暣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解釋下面句子中帶點的字。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詣:________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兒曰。示:________曰:_______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未:________聞: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