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yī)應用免疫學1-217_第1頁
獸醫(yī)應用免疫學1-217_第2頁
獸醫(yī)應用免疫學1-217_第3頁
獸醫(yī)應用免疫學1-217_第4頁
獸醫(yī)應用免疫學1-217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獸醫(yī)應用免疫學

——獸醫(yī)專業(yè)重要基礎課

黃青云唐滿華謝安新

編制

2002.81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jié)

免疫的概念免疫(immune)是指人和動物機體免疫系統(tǒng)特異識別、清除體內抗原(Antigen)的生理功能。有利方面:防止病原微生物感染防止腫瘤發(fā)生不利方面:一定條件下引起變態(tài)(超敏)反應自身免疫病免疫耐受2一.免疫學發(fā)展簡史(一)免疫學是人類在與傳染病的病原微生物作斗爭的過程中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免疫學與醫(yī)學微生物學、獸醫(yī)微生物學、傳染病學有不可分割的聯系。(二)免疫學于18世紀末開始,至今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3免疫實踐、免疫學形成階段(16世紀—18世紀末)16世紀(明朝)中國醫(yī)生首先實踐用人痘痂皮接種青少年預防天花17世紀推廣18世紀傳到亞洲、歐洲各國18世紀末,英國醫(yī)生Jenner首次發(fā)明牛痘預防天花。

免疫學誕生Vaccine(牛痘)定為“疫苗”Vaccination(種痘)定為“免疫接種”4免疫學實驗研究階段(19世紀末—20世紀中)實驗室發(fā)明人工培育疫苗Pasteur(法)微生物學、免疫學創(chuàng)始人1880年雞霍亂(巴氏桿菌)弱毒菌苗1882年狂犬病病毒弱毒疫苗疫苗免疫機理研究——細胞免疫學說與體液免疫學說的爭論5細胞免疫學說(1890)

Metchnikoff(俄1883)首次發(fā)現吞噬細胞的吞噬作用體液免疫學說(1897)Behring(德1890)、北里(日本)首次發(fā)現白喉抗毒素(血清抗體)1891年首次用抗毒素血清治好白喉病人抗體、抗原概念、血清學試驗形成Erlich(德1897)提出“體液免疫學說”

6兩種學說爭論了70年發(fā)現變態(tài)反應提出各種抗體產生理論(學說)發(fā)現免疫耐受現象1963年Wright,Deuglas發(fā)現調理素兩種學說得以統(tǒng)一認識7現代細胞、分子免疫學研究發(fā)展階段(20世紀中期以來)免疫概念從傳統(tǒng)概念發(fā)展為現代概念傳統(tǒng)概念——防御感染;有利現代概念——識別排除抗原;既有利也有不利現代免疫學完全從微生物學中獨立出來理論和技術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飛躍發(fā)展免疫學研究中有20多位學者的成果獲諾貝爾獎8(三)免疫學分支學科基礎免疫學免疫學免疫遺傳學細胞、分子免疫學分子免疫學免疫學原理免疫生物學免疫生理學免疫病理學免疫藥理學應用免疫學醫(yī)學免疫學臨床免疫學移植免疫學血液免疫學腫瘤免疫學繁殖免疫學獸醫(yī)(應用)免疫學家禽免疫學9(四)獸醫(yī)(應用)免疫學理論:免疫系統(tǒng)、抗原、免疫應答、抗感染免疫、變態(tài)反應、常用免疫學檢測技術、免疫學在獸醫(yī)學中的應用特點:較抽象、系統(tǒng)性強、循序漸進實驗:目前最常用的6項實驗(分4次做)目的:為動物傳染病的免疫預防、診斷治療打基礎,是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為深入學習、研究免疫學(研究生)打基礎10第二章

免疫系統(tǒng)

Immunesystem

機體內參與對抗原的免疫應答,執(zhí)行免疫功能的一系列器官、細胞和分子。1112第一節(jié)免疫器官豬免疫器官示意圖13雞免疫器官示意圖14一.中樞免疫器官

——免疫細胞產生與成熟場所

(一)

骨髓(bonemarrow)長骨髓 源生各種免疫細胞。哺乳動物B細胞成熟,直接進行免疫應答,產生大量抗體,約占40%。(二)

胸腺(thymus)誘導淋巴干細胞成熟T細胞

(三)

禽法氏囊(bursaoffabricius)誘導淋巴干細胞成熟為B細胞15免疫細胞誘生示意圖

16二.外周免疫器官

——免疫細胞分布及進行免疫應答的場所

(一)淋巴結(lymphnode)皮質區(qū):B細胞25%副皮質區(qū):T細胞75%髓質區(qū):巨噬細胞(Mφ)、樹突狀細胞(DC)(見下圖)

作用:對淋巴液來的抗原(注射的疫苗)進行免疫應答17

18(二)脾臟(spleen)

白髓淋巴鞘——T細胞25%脾小結——B細胞65%紅髓巨噬細胞(Mφ)、樹突狀細胞(DC)作用對來自血液的抗原進行免疫應答,主要產生抗體19(三)粘膜免疫系統(tǒng)(membraneimmunesystem,MIS)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腺體分泌管作用:接受粘膜表面侵入抗原的免疫應答大量產生分泌性抗體IgA,分布在粘膜表面起粘膜免疫保護粘膜下免疫細胞(T、B、Mφ、DC)20(四)禽哈德氏腺

(Hardergland)

分布T細胞、B細胞雞新城疫Ⅱ系苗滴眼免疫起重要作用21第二節(jié)免疫細胞一.淋巴細胞(lyphocyte)T、B、NK細胞:來源、分布、特征(重要表面標志)、亞類及功能。(一)T細胞

1.來源、分布:胸腺副皮質區(qū)、白髓、粘膜下,大量進行淋巴細胞再循環(huán)。

(請看下圖)

22

232.表面標志(1)T細胞抗原受體(Tcellrecepter,TCR)組成:α、β二條肽鏈多樣性:一個個體有1015克?。ㄖ辏㏕c作用:識別結合抗原,引起T細胞的免疫應答。

(下圖)24TCR結構、作用示意圖25基因水平上TCR多樣性產生的機制αβTCRαβ胚系基因片段組合V5057D2J7013VJ,VDJ連接多樣性50×70=3×10357

×2×13=1×103連接機動性++N區(qū)核苷酸插入V-JV-D,D-J總的多樣性~1015

多樣性機制26(2)紅細胞受體(Erythrocytereceptor,ER)結構:單鏈多肽(CD2)分布:成熟T細胞作用:與綿羊紅細胞結合E玫瑰花環(huán)試驗——區(qū)分T、B細胞,測細胞數量(見下圖)27

T細胞的E玫瑰花環(huán)試驗28(3)致有絲分裂原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受體作用:與PHA或ConA結合,小T細胞母細胞化、轉化為有活性的T細胞——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區(qū)分T、B細胞。檢測T細胞轉化功能。29

T細胞受PHA作用轉化后的形態(tài)示意圖30(4)T細胞表面抗原(標志)分化不同時期的T細胞,表達不同蛋白質分子,稱為分化抗原(Clusterofdifferentiation,CD)CD2單鏈多肽,成熟Tc上,ERCD35-6鏈多肽,成熟Tc上,與TCR/CD3傳遞抗原信息CD4單鏈多肽,TH上,輔助TH的TCR識別抗原,人愛滋病毒(HIV)受體CD8雙鏈多肽,Tc上,輔助Tc的TCR識別抗原(見下圖)31

32

3.T細胞亞群及其功能

亞群CD表型功能TCCD3+CD4-CD8+殺傷靶細胞,分泌IFN-γTSCD3+CD4-CD8+分泌TSF,抑制T、B細胞和mф的作用TDTH(TH1)CD3+CD4+CD8-分泌MIF,IFN-γ等致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

TH2CD3+CD4+CD8-分泌

IL-4、IL-5等,輔助B細胞產生抗體33(二)B細胞

1.來源、分布:骨髓(法氏囊)皮質區(qū),脾小結,粘膜下;少進行再循環(huán)

B細胞發(fā)育、分化過程示意圖342.重要受體(1)抗原受體(Surfacemembraneimmunoglobuling,SmIg)

未成熟B細胞SmIgM成熟B細胞SmIgM+SmIgD

每個動物體內約有107B細胞克?。ㄖ辏?,每個克隆B細胞SmIgM,SmIgD都不同,各識別結合一種抗原(每個B細胞105個SmIg)SmIg多樣性的基因水平機制與TCR相似作用:識別結合抗原,引起B(yǎng)細胞的免疫應答35

36(2)Fc受體B細胞膜上的糖蛋白能與抗體Fc段結合(3)C3b受體B細胞膜上的另一種蛋白能與補體C3b結合(見下圖)37BEEEEEEEA玫瑰花環(huán)示意圖BEEEEEEEAC玫瑰花環(huán)示意圖FcRFcC3bRC3b38

392.B細胞亞群及功能B1、B2亞群特性特性B1(CD5+)B2(CD5-)發(fā)育程度未成熟成熟SmIg類型SmIgMSmIgM、SmIgDIgGFc受體—+C3b受體—+針對的抗原TIAgTDAg產生的抗體IgMIgM、IgG、IgA、IgE、IgD再次抗體應答—+免疫耐受易形成難形成

40(三)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killcell,NKC)

骨髓體液

1.膜表面標志

Fc受體(CD16):與抗體Fc結合抑制性受體(KIR)激活性受體(KAR)2.作用:自然殺傷病毒感染細胞、腫瘤細胞,但不殺傷正常組織細胞。為什么?殺傷機理:使靶細胞凋亡

發(fā)揮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作用(ADCC)4142二、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單核吞噬細胞的發(fā)育與分布骨髓血液組織多能干細胞結蹄組織:組織細胞單巨肺:肺泡巨噬細胞髓樣干細胞核噬肝:Kupffer細胞細細脾:巨噬細胞前單核細胞胞胞神經組織:小膠質細胞骨:破骨細胞關節(jié):滑膜A型細胞胸腹腔:巨噬細胞43(一)單核吞噬細胞特征膜受體:Fc受體、C3b受體膜抗原:Ia_MφIa+Mφ

(二)單核吞噬細胞的功能

1.

分泌功能:分泌近百種活性物質2.吞噬消化功能——monocyteIaMφ(見下表和圖)44單核吞噬細胞分泌的活性物質舉例

產物分類分泌的活性物質酶類溶菌酶、蛋白質、肽酶、糖苷酶、磷酸酶、脂酶、血纖維蛋白溶酶原、膠原酶、彈性蛋白酶等血漿蛋白凝血因子、a2巨球蛋白、補體成分(C1C2C3C4C5P因子、D因子、I因子、H因子)等生物活性蛋白IL-1、IL-6、IL-8、TNF、集落刺激因子、間葉細胞增殖因子、血管生成因子等低分子物質前列腺素E、白三烯、胸腺嘧啶核甙等

45消耗大量O2呼吸爆發(fā)O2n-自由基H2O2、OH-、IO2殺死細菌463.

遞呈抗原功能——Ia+Mφ將侵入體內的抗原物質傳遞給Th細胞的TCR如何遞呈474.

殺瘤Mφ分泌蛋白水解酶、腫瘤壞死因子(TNF)——抑、殺瘤細胞助瘤:Mφ進入腫瘤組織,分泌腫瘤血管因子,促進瘤細胞生長、轉移。48三.抗原遞呈細胞捕捉(攝?。?、降解抗原,向T細胞遞呈抗原種類:-巨噬細胞(Mφ)-樹突狀細胞(DC)-郎罕氏細胞(Lc皮膚、未成熟DC)共同特征:表達大量MHC-Ⅱ類分子作用:捕捉、降解、遞呈抗原49四.粒細胞、肥大細胞、紅細胞1.粒細胞吞噬消化病原菌有IgGFc受體,發(fā)揮ADCC作用,消除抗原堿性粒細胞有IgEFc受體,參與過敏反應2.肥大細胞

有大量IgEFc受體,參與過敏反應3.紅細胞

有C3b受體

起消除血液中抗原-抗體復合物(免疫復合物)的作用

1982年,sigel(美)提出“紅細胞免疫系統(tǒng)”

50第二節(jié)免疫分子機體內參與調節(jié)免疫應答的各種蛋白分子一.免疫細胞膜上分子(4類)(一)TCR(二)BCR(SmIgMSmIgD)(三)白細胞分化抗原(CD)機體各種細胞,分化不同群,成熟不同階段,活化不同時期出現于膜上的蛋白質分子不同,以clusterofdiffertiation,CD命名、編號。例如成熟T細胞都有CD2、CD3,分化成TH則有CD4,Tc有CD8意義:以CD分子水平鑒定細胞CD分子在細胞發(fā)揮功能時起作用

51(四)MHC分子什么叫MHC?MHC分子?著絲點HLA復合體第六號染色體

DPDQDR補體基因BCA

D區(qū)HLA-ⅡHLA-ⅢHLA-Ⅰ1000~1200kb1000kb1600~2000kb3500~4000kb人類MHC即HLA基因結構及表達Ⅰ、Ⅱ、Ⅲ類分子示意圖

521.

MHC-Ⅰ類分子結構:α重鏈,β輕鏈分布:所有有核細胞作用:(1)組織相容性抗原(2)靶細胞的MHC-I與內源性抗原結合,限制Tc的TCR識別、殺傷靶細胞532.

MHC-Ⅱ類分子結構:α鏈,β鏈分布:抗原遞呈細胞作用:與外源性抗原肽結合,控制抗原遞呈細胞,將抗原遞呈給TH,又稱免疫相關抗原(immuno-assodiatedantigen,Ia)54

55

56

573.MHC-Ⅲ類分子:C2、C4、Bf、TNF等,分布于血清中,發(fā)揮作用(五)其它膜分子,各種受體

三.體液中的免疫分子免疫球蛋白、補體系統(tǒng)、細胞因子(一)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g,Ig)B細胞膜表面Ig(SmIgMSmIgD)B細胞受抗原作用后分泌在體液中的抗體(IgM、IgG、IgA、IgE、IgD)581.Ig的基本結構592.Ig的水解片段603.五類Ig的主要特性

61(二)補體系統(tǒng)(complementsystem)1.補體系統(tǒng)的組成20多種蛋白質,最基本的是C1(C1q、C1r、C1s)------C9共11種蛋白2.補體特性不穩(wěn)定:56OC—60OC30min可滅活平常無活性,經過系統(tǒng)激活才起作用協(xié)助抗體吞噬細胞等,起非特異的清除抗原防御感染等作用623.補體系統(tǒng)激活C1途徑(傳統(tǒng))C3途徑(替代)

63

C1激活途徑(傳統(tǒng)途徑)C3激活途徑(替代途徑)IgG1及IgM的免疫復合物細菌脂多糖、酵母多糖及IgG、IgA的免疫復合物Ca++Mg++C1—C1C3PA轉化酶(D因子)酶原Mg++C3C2+C4C4b2aC3激活劑(Bb)C3PA

C3b+C3a

C5C5b+C5a

C56789靶細胞溶解

圖8-17補體激活的兩條途徑64

65

66補體系統(tǒng)激活作用溶菌、病毒囊膜粘連清除免疫復合物C3a、C5a的過敏毒素作用、趨化作用67(一)細胞因子

機體細胞分泌的調節(jié)細胞發(fā)育和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質,種類很多,各有特性,也有共性1.共性產生細胞與作用細胞多樣性細胞受到刺激分泌快,自身作用或對鄰近細胞作用,降解快,刺激停止,細胞因子的產生也即停止分子量小,產量微,與作用細胞的受體親和力高,作用強

682.種類及功能(1)白細胞介素(interleukin,IL)

產生:單核—吞噬細胞、淋巴細胞IL-1~IL-23誘導造血干細胞生長、分化,淋巴細胞增分化(2)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G-CSF、M-CSF、EPOT細胞、上皮細胞、纖維母細胞產生誘導造血干細胞定向分化、發(fā)育6970

71(1)干擾素(interferon,IFN)

產生:IFN-α——白細胞產生IFN-β——成纖維細胞產生IFN-γ——T細胞產生作用:廣譜抗病毒抗腫瘤調節(jié)淋巴細胞作用72

73第三章抗原(Antigen)完全抗原免疫原性物質(細菌)機體免疫細胞免疫產物

(效應細胞、抗體)+物質特異反應

反應原性

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物質(激素)+蛋白載體機體免疫細胞免疫產物

(抗體)+物質特異反應

74第一節(jié)完全抗原(免疫原)的基本條件異物性,大分子,化學組成、結構復雜一.異物性親緣關系越遠的物質,免疫性越強自身物質可以形成“天然免疫耐受”自身物質結構、成分改變后成為“自身抗原”自身也有一些“隱蔽抗原”——眼球晶體、精子、甲狀腺等蛋白75二.大分子通常在10000dal以上三.化學組成、結構復雜明膠蛋白分子量10萬dal,但免疫原性差—因是直鏈AA組成胰島素只有5734dal,但免疫原性好—因組成、結構復雜凡含有苯環(huán)、雜環(huán)AA和糖的蛋白,結構都較復雜,免疫原性好76思考:下列各物質是否是好的免疫原?為什么?1.

化學藥物注入機體2.

鐵釘釘入皮膚3.

玻璃插入皮膚4.

自身蛋白質5.

牛奶給狗喝6.牛奶注入狗的皮下7.

細菌、病毒感染畜禽8.細菌死苗喂豬77第二節(jié)抗原決定簇(antigenicdeterminants,AD)B細胞ADT細胞AD位置:抗原表面(半抗原)抗原內部(載體內)成分:AA,糖,核苷酸肽大小:5—6個AA,單糖,核苷酸9—18個AA(肽)作用:直接與BCR(SmIg)特外源性抗原需APC吞噬異識別降解直接與抗體特異結合MHC-Ⅱ分子/抗原肽-TCR(Th)

內源性抗原MHC-Ⅰ/抗原肽-TCR(Tc)78

7980

第三節(jié)抗原分類不同角度有不同分類

分類依據抗原類型抗原舉例免疫原性-完全抗原各種病原微生物-不完全抗原(半)糖、藥物、激素抗原來源-異種抗原各種病原微生物-同種抗原同種異體血型抗原、組織相容性抗原-自身抗原變性自身組織,隱蔽抗原(釋放)-異嗜性抗原一些微生物、植物、動物、人體細胞組織共有的抗原(鏈球菌與人心肌,腎小球組織)對Th-TDAg所有病原微生物等天然抗原依賴性-TIAg少數細菌多糖

8182分類依據抗原類型抗原舉例免疫保護性-保護性抗原新城疫病毒F、HN蛋白,口(相應Ab有保護作用)蹄疫病毒VP1、VP4蛋白-非保護性抗原布氏桿菌一些抗原,雞白(相應Ab無保護作用,痢桿菌一些抗原但有免疫診斷作用)對T細胞的-普通抗原絕大多數抗原激活AD特異識別激活T細胞受MHC-Ⅱ分子限制-超抗原(superAg)少數抗原AD非特異激活T細胞(葡萄球菌、腸毒素、鏈(多克隆激活)球菌M蛋白等)不受限制83第四節(jié)獸醫(yī)學中重要的天然抗原一.微生物抗原各種微生物各有不同的抗原成分,各有抗原特異性同種微生物、不同株抗原成分也有差別,分為不同血清型

84(一)細菌抗原例腸道桿菌:大腸桿菌沙門氏菌菌體(O)Ag170多型60多型,50多群脂多糖,耐熱畜禽A—F群鞭毛(H)Ag60多型60多型,第Ⅰ特異相(a.b.c…)蛋白質,不耐熱第Ⅱ變異相(1.2.3…)表面Ag-莢膜炭疽桿菌 多糖多肽,耐熱-菌毛大腸桿菌(KAg)傷寒桿菌(ViAg)蛋白,不耐熱100多種,K88、K99等毒素Ag-外毒素(蛋白,免疫原性強,不耐熱,0.3-0.4%甲醛處理可脫毒制成類毒素)-內毒素(脂多糖,免疫原性弱,耐熱,不能制成類毒素)

85抗原結構式:鼠傷寒沙門氏菌(1.4.5.12:i.1.2)OAg1.4.5.12HAgⅠ相i,Ⅱ相1.2

86(二)病毒抗原無囊膜病毒抗原成分主要是殼粒蛋白有囊膜病毒抗原成分主要是囊膜粒(纖突)蛋白有的只有一個血清型(豬瘟病毒)有的有多種血清型(流感病毒)8788第五節(jié)佐劑(adjuvant)增強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質一.疫苗佐劑氫氧化鋁膠:吸附、濃縮、緩慢釋放抗原10號白油、水花生油:形成油包抗原水溶液,濃縮、緩慢釋放抗原蜂膠:含全面的營養(yǎng)物質,促進免疫細胞增生維生素A、E:促進免疫細胞增生脂質體(人工制備類脂質小球體):包裹抗原溶液,起載體+佐劑作用分子佐劑:IL-2、IL-12、IL-18等,正研究用于基因工程疫苗、DNA疫苗89二.制備高免血清的佐劑(一)弗氏不完全佐劑(Freund,sincompleteadjuvant,FIA)配制:Ag溶液+石蠟油+羊毛脂(吐溫80)攪拌乳化成油包Ag溶液劑型機理:濃縮緩釋Ag,刺激注射部位形成炎癥反應,肉芽腫(二)弗氏完全佐劑(Freund,scompleteadjuvant,FCA)配制:FIA+殺死的分枝桿菌機理:在FIA基礎上促進增強Mφ、T、B細胞增殖和功能90第四章免疫應答(immuneresponse)

正常免疫應答、變態(tài)反應、免疫耐受第一節(jié)正常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

識別階段反應階段效應階段

TDAg與TIAg有所不同91正常免疫應答的基本過程示意圖92免疫應答的基本特征自身識別高度特異免疫記憶(TDAg)93第二節(jié)細胞免疫(Tcellmediatedimmunity,TMI)

一.基本過程Agpro-Tc激活Tc殺傷靶細胞AgTh

AgTh1(TDTC)淋巴因子炎癥反應

94二.激活Tc的殺傷作用特點:直接、特異,重復殺傷靶細胞過程(機制)-在MHC-Ⅰ分子限制下,通過TCR特異識別結合靶細胞-釋放穿孔蛋白,溶解靶細胞-表達蛋白毒素,致靶細胞凋亡三.Th1的作用Th再受到同種Ag的作用,釋放50多種淋巴因子(細胞因子)炎癥反應、消除抗原(主要的淋巴因子見下圖)959697四.細胞免疫作用(一)有利方面抗細胞內感染免疫-胞內菌(結核桿菌、布氏桿菌、麻風桿菌等)-病毒,尤其慢性病毒-原蟲抗腫瘤(二)不利方面?zhèn)魅拘宰儜B(tài)反應——遲發(fā)型變態(tài)反應(組織炎癥、損傷)98第三節(jié)體液免疫(Bcellmediatedimmunity,BMI)

一.基本過程TDAgAPC降解ThTh2Bc漿細胞抗體(IgM、IgG)

記憶細胞漿細胞抗體(IgG)TDAg99TIAgBc漿細胞抗體(IgM)二.抗體(Antibody,Ab;Immunoglubulin,Ig)(一)抗體產生的一般規(guī)律1.初次應答(primaryresponse)過程:陰性期(3-7天;2-3周)對數期

穩(wěn)定期下降期

特點:陰性期長,主要是IgM,抗體水平低,維持時間短100B(漿)細胞合成(分泌)Ig示意圖1012.再次免疫應答過程:陰性期對數期(高)穩(wěn)定期(長)下降期陰性期短,或原有Ab暫時降低Ab水平迅速升高大量產生IgG維持時間長102103(二)抗體產生理論——克隆選擇學說(cloneselectiontheory)科學地解釋了免疫應答(Ab產生)3大特點哪3大特點?104105(三)抗體分類分類依據Ab類型CH結構IgM、IgG、IgA、IgE、

IgD及各亞類2.與Ag反應完全Ab—2價不完全Ab—單價3.Ag與免疫機體異種Ab—病原微生物Ab

的關系同種Ab—血型Ab

自身Ab

異嗜Ab—鏈球菌Ab1064.血清學試驗沉淀Ab(IgG)凝集Ab(IgG、IgM)補體結合Ab(IgG、IgM)中和Ab(IgG、IgM、IgA)溶血素(紅細胞Ab,IgG、IgM)調理素(IgG)溶菌素(細菌抗體,IgG、IgM)107

5.抗體均一性多克隆Ab—免疫血清Ab單克隆Ab(monocloneAb,McAb)McAb:一個B細胞受一種B細胞決定簇刺激增殖的漿細胞分泌的抗體——只有通過雜交瘤技術才能制備。108

雜交瘤技術制備McAb流程圖

109

第四節(jié)免疫應答影響因素機體、抗原兩大方面一.機體(一)遺傳——受MHC-Ⅰ、Ⅱ基因控制(二)年齡——與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成熟有關胚胎期——易形成免疫耐受幼齡期——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未成熟,易受母源抗體影響成年期——最好,但也受上次免疫Ab的影響老年期——差,易產生自身免疫病、腫瘤110(三)營養(yǎng)嚴重缺蛋白、VitA、VitC、Fe、Zn、Sn等,免疫器官發(fā)育不良或退化應激(冷、熱、噪音、驚嚇、遷群、長途運輸、饑渴)腎上腺素免疫功能健康:長期患病、病毒感染、使用免疫抑制劑免疫功能111二.抗原(一)性質親緣遠:滅活苗B細胞體液免疫親緣近:內源性AgT細胞細胞免疫(二)物理狀態(tài)可溶性Ag(血清蛋白、類毒素)Ab產生陰性期長(2-3周)顆粒性Ag陰性期短(3-5天)加佐劑Ag陰性期短,一次注射可產生多次再次應答112三.接種途徑皮下肌肉注射——淋巴結靜脈注射——脾、骨髓加弗氏佐劑——淋巴結、肉芽腫部位氣霧——呼吸道粘膜飲水——呼吸道、腸道滴眼、滴鼻——哈德氏腺113四.劑量適當范圍:好大高劑量:可能發(fā)生免疫耐受-接種間隔時間疫苗:原有Ab還很高時不宜接種——免疫監(jiān)測制備高免血清:通常隔2周每次接種Ab比前次增多114第五節(jié)免疫應答調節(jié)

正常機體自動調節(jié)對抗原的免疫應答到最適合的程度,機制十分復雜,涉及免疫細胞、免疫分子和神經-體液等方面的調節(jié)作用。115第五章抗感染免疫病原微生物侵襲力毒素(感染)寄生蟲

畜禽機體天然防御抗感染免疫應答(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116第一節(jié)天然防御機制

機械阻擋粘膜纖毛運動化學作用體表(皮膚、粘膜)脂肪酸溶菌酶粘多糖胃酸一、生理屏障蛋白酶生物學作用—正常菌群

淋巴結內部脾臟過濾血管壁(血腦屏障血胎屏障)117二、吞噬作用嗜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各種組織中的MΦ完全吞噬、不完全吞噬三、體液因素118四、細胞因子(一)單核因子扁桃體發(fā)炎、嚴重外傷感染,為什么會發(fā)熱?細菌感染單核吞噬細胞吞噬產生各種單核因子IL-1、IL-6、TNF-α(1)刺激下丘腦體溫中樞體溫升高、發(fā)熱(抑制細菌繁殖、增強免疫應答)(2)刺激肝細胞急性期蛋白C3途徑激活補體、溶解細菌119(3)TNF刺激小血管擴張、血管內皮細胞表達粘附分子,促使白細胞、血小板粘附、移出,血液中IgG、補體、淋巴細胞移出,IL-8招引中性粒細胞移行至感染局部。但全身感染,全身血管擴張、通透性增加、血漿喪失、休克、器官衰竭、死亡。(4)IL-12ThTh1NK細胞活化(二)干擾素120第二節(jié)抗各類病原體的感染免疫一、抗細菌的感染免疫(一)抗胞外菌的感染免疫1.天然防御吞噬細胞(莢膜、凝固酶抗吞噬)肽聚糖——C3激活補體(唾液酸抑制補體激活)LPS——血管內皮細胞、MΦ產生TNF-α、IL-1、IL-6、IL-12等1212.特異性免疫

胞外菌——體液免疫(Ab)為主

IgG——調理吞噬作用

調理素(IgG)調理吞噬作用示意圖122IgM、IgG——C1激活補體IgG——中和外毒素SIgA——免疫排除

分泌型抗體(SIgA)免疫排除作用示意圖抗毒素(IgG)中和毒素示意圖※免疫預防:弱毒菌苗、滅活菌苗均有效123(二)抗胞內菌感染免疫1.天然防御吞噬胞內菌的MΦ激活IFN

殺滅IL-12活化NK細胞2.特異性免疫: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結合細胞免疫——殺滅胞內細菌淋巴因子(IFN-γ)活化MΦTc的殺傷作用同時發(fā)生傳染性變態(tài)反應(見下圖)124傳染性變態(tài)反應(肺結核)示意圖

125體液免疫——消除胞外細菌IgG調理吞噬IgG、IgM,C1激活補體免疫預防:必須有弱毒菌苗+滅活苗126二.抗病毒感染免疫(一)天然防御病毒感染細胞產生IFN-α、β,干擾病毒復制NK細胞自然殺傷作用IFN-α、β促進NK細胞作用(二)特異性免疫:體液免疫與細胞免疫聯合作用——免疫預防不能只用滅活苗127-體液免疫產生特異抗體,作用細胞外的病毒中和作用(IgG)調理作用(IgG)激活補體(IgM、IgG)-細胞免疫——對細胞內的病毒作用Tc特異殺傷感染病毒的靶細胞穿孔素溶解靶細胞表達粘附蛋白(FasL)使靶細胞凋亡IFN-γ抑制病毒復制機體抗病毒的免疫應答也可造成Ⅲ型變態(tài)反應128三.抗真菌的感染免疫真菌感染主要見于狗、貓皮膚,家禽的肺及畜禽飼料中黃曲霉中毒。真菌在表皮或肺難于接觸淋巴細胞、黃曲霉毒素則是簡單的化合物,無免疫原性,所以,真菌和毒素引起機體的免疫很差,研究很少,沒疫苗可用。主要靠清潔、健康的皮膚及脂肪酸防御真菌感染皮膚。做好飼料保存,防止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129四.抗寄生蟲的感染免疫(一)因世代寄生,寄生蟲形成了各種逃避宿主免疫的機制:蟲體表面帶宿主成分,免疫原性弱生活史復雜,不同時期蟲體表面抗原不同有的蟲體表面抗原不斷脫落更換有的形成包囊寄生腸腔,蟲體大,相應抗體不能作用有的能抵抗相應抗體等作用有的可產生破壞抗體的酶故研究寄生蟲免疫預防的疫苗比較困難130(二)特異性免疫原蟲寄生于宿主細胞內——以細胞免疫為主蠕蟲——以體液免疫(IgE)——嗜酸性粒細胞脫出胞漿顆?!獕A性蛋白殺滅幼蟲131第六章變態(tài)反應(allergy)對某種Ag已進行免疫應答的機體,再接觸同種Ag時發(fā)生的、引起生理功能紊亂或組織損傷的再次免疫反應。變應原(allergen):引起機體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的抗原。完全變應原(異種血清、蛋白質、花粉、微生物、寄生蟲等)不完全變應原(藥物、青霉素等)132類型:Ⅰ、Ⅱ、Ⅲ、Ⅳ型過程:1.變應原初次進入機體(第一階段)初次免疫應答產生免疫物質(Ab或TDTH)機體處于敏感狀態(tài)2.變應原再次進入機體(第二階段)作用到Ab或TDTH發(fā)生癥狀

(如下圖所示)133134第一節(jié)Ⅰ型變態(tài)反應一.發(fā)生機制(以青霉素過敏為例)

135二.特點:1.

由IgE引起2.

與遺傳有關3.

癥狀發(fā)生快(幾秒或幾分鐘),消失快4.

只引起全身或局部功能紊亂三.常見過敏病例青霉素、免疫血清、花粉、食物等過敏四.診斷青霉素皮試檢出變應原飼料136五.預防1.避免致敏機體再次接觸變應原2.脫敏注射免疫血清——分小量,隔20—30min,多次注射六.治療1.注射腎上腺素、麻黃堿、色甘酸二鈉等——穩(wěn)定肥大細胞、堿性粒細胞膜2.服用撲爾敏、苯海拉明等,抑制組織胺3.注射葡萄糖酸鈣等降低血管通透性等137第二節(jié)

Ⅱ型變態(tài)反應(細胞溶解型)一.發(fā)生機制

138二.特點1.

IgM、IgG、補體、Mφ、NK細胞等參與2.

血細胞溶解三.常見病例1.

輸血反應A型紅細胞輸給B型紅細胞人A型紅細胞溶解為什么?如何預防?1392.新生幼畜溶血癥馬+驢第一胎Aa+Aa-駒Aa+

駒(第二胎)Aa-

幼駒(吃母驢初乳后溶血死亡)為什么?(Ⅱ型變態(tài)反應)如何預防?(選擇:不吃初乳,輸血)1401413.

藥物引起的溶血——驗血、停藥4.感染引起的溶血——用藥或用疫苗消除病原(馬傳染貧血病毒、邊蟲、錐蟲、焦蟲、沙門氏菌等)142第三節(jié)Ⅲ型變態(tài)反應(免疫復合物型)

一.發(fā)生機制第一步:可溶性抗原機體Ab(IgG、IgA、IgM)(病毒,免疫血清)第二步:Ag+Ab(Ag-Ab)n復合物Ab過量——大復合物易被吞噬細胞消除Ag過量——小復合物易從尿中排出143Ag稍超過Ab中等大小復合物易通過血管壁、沉積基底膜+補體、吞噬細胞作用血管炎(腎小球腎炎、關節(jié)炎、發(fā)熱、全身出血)144145二.特點1.由IgG、IgA、IgM與相應Ag(稍大量)形成中等大小復合物引起2.有補體、中性粒細胞等參加3.以血管炎和臨近組織損傷為特征146三.常見疾病1.

局部Ⅲ型變態(tài)反應(Authus反應)多次皮下注射血清——注射局部出現炎癥(水腫、出血、壞死)2.血清?。ㄈ硇寓笮妥儜B(tài)反應)一次注射大量免疫血清后10天左右,全身反應(皮膚紅斑、水腫、尋麻疹、淋巴結腫大、關節(jié)炎、發(fā)熱、蛋白尿、中性白細胞減少)幾天后自行消退注意與血清過敏癥區(qū)別3.多種傳染病表現的,皮疹、關節(jié)炎、眼炎、皮炎、腎小球腎炎,均因Ⅲ型變態(tài)反應引起治療:用抗菌藥等消滅病原(Ag)147148第四節(jié)Ⅳ型變態(tài)反應(遲發(fā)型)一.發(fā)生機理第一步:初次Ag機體細胞免疫應答Th1(TDTH)第二步:再次Ag機體Th1多種淋巴因子大量吞噬細胞集中于Ag存在部位,引起組織細胞變性、壞死二.特征1.再次進入Ag后出現癥狀慢(48-72h)(遲發(fā)型)2.出現局部炎癥(單核細胞浸潤、組織變性、壞死)149三.常見疾病1.

傳染性變態(tài)反應(胞內菌引起)結核分支桿菌感染——肺結核(圖)-結核菌素試驗——乳牛結核病檢疫結核菌素(核桿菌裂解提取物)0.lml注入乳牛頸側皮內——72h注射部位出現紅腫(陽性)或0.lml滴入乳牛眼結膜囊內——15-18h眼流膿性分泌物(陽性)1502.變態(tài)反應皮炎人、動物皮膚第一次接觸變應原(油漆、染料、農藥、塑料等)Th1再次接觸同種變應原Th24-96h皮炎(紅腫、奇癢、水皰)、抓傷、感染治療:(1)查出變應原,避免再次接觸(2)對癥治療:消腫、止癢、抗局部感染1513.同種異體組織移植排斥反應異體組織(MHC-Ⅰ)受體細胞免疫應答Th1淋巴因子炎癥反應控制排斥:(1)組織配型(2)用免疫抑制藥物抑制受體的免疫功能152第七章

免疫學實驗技術包括細胞免疫檢測技術 體液免疫檢測技術——血清學技術第一節(jié)

細胞免疫檢測技術-檢測機體血液中的T細胞數量E玫瑰花環(huán)試驗T細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測定-檢測機體血液中T細胞轉化功能淋巴細胞轉化試驗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T細胞活化試驗153一.E玫瑰花環(huán)試驗原理:人、豬、牛、羊等的T細胞膜上的CD2是綿羊紅細胞受體,馬、豬的T細胞膜上的CD2是豚鼠紅細胞的受體。154二.酸性α醋酸萘酯酶測定原理:酸性α醋酸萘酯酶

醋酸萘酯 α萘酚+醋酸離子+大偶氮副品紅

紅色反應物+甲基綠

紅黑色顆粒用途:1.鑒別T、B細胞;2.血液中T細胞計數155三.淋巴細胞轉化試驗(一)形態(tài)學試驗法原理:PHA+T細胞(有PHA受體)

轉化大的淋巴母細胞

顯微鏡觀察計算轉化率

轉化率=(過渡型細胞+母細胞)/200個淋巴細胞×100%特點:簡便,準確性較差156157(二)3H胸腺嘧啶核苷(3H-T)摻入法原理:試驗管對照管PHA+T細胞+3H-TdRPHA+T細胞

轉化

轉化

淋巴母細胞淋巴母細胞

(摻入3H-TdR)

(無3H-TdR摻入)

液體閃爍儀測摻入測CPM

3H-T的脈沖數CPM

計算轉化刺激指數SI=試驗管CPM/對照管CPM特點:準確,需昂貴的閃爍儀158四.巨噬細胞移動抑制試驗原理:試驗對照Ag+T細胞+MΦT細胞+MΦ

轉化

不轉化MΦ移動抑制因子無MΦ移動抑制因子

MΦ的移動面積變小MΦ的移動面積大

計算移動指數MIMI=試驗MΦ的移動面積/對照MΦ的移動面積×100%

159五.T細胞活化試驗(MTT檢測法)原理:PHA、ConA+T細胞(受體)

轉化分裂、增殖

脫氫酶

甲氮唑鹽(MTT)

甲簪(formazan)

酶標儀(595nm)測OD值特點:敏感、準確160第二節(jié)體液免疫檢測技術

——血清學試驗(抗原抗體試驗)種類:1.沉淀試驗2.凝集試驗3.補體參與的試驗傳統(tǒng)試驗4.中和試驗5.標記抗體試驗——新技術

161一.體外抗原抗體反應的一般規(guī)律1.高度特異性異嗜性抗原與免疫血清之間交叉性腸道桿菌與免疫血清之間解決辦法:將動物免疫血清中的多克隆抗體通過吸收試驗,制成單因子血清應用雜交瘤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1622.反應可逆性PH7.0T370CAg+血清(Ab)Ag-Ab復合物PH<3T>600C利用抗原抗體特異性結合反應的可逆性規(guī)律,建立親和層析技術,純化免疫純的抗原或抗體163親和層析技術提取免疫純抗體示意圖1643.反應二階段性第一階段反應——形成Ag-Ab復合物第二階段反應——出現可觀察的現象4.抗原抗體反應結果受多因素影響(1)免疫血清質量要好

注意:-空腹采血-防止細菌污染——用具滅菌,無菌操作-防止溶血——用具滅菌后干燥,防止酒精與血接觸-保存好血清——加適量防腐劑,2-80C保存165(2)電解質稀釋抗原、血清常用0.85%NaCl溶液(生理鹽水),但稀釋禽類血清用6%~8%鹽水更好。作用:降低抗原抗體的電勢,完成二步反應(3)溫度:40C~560C均可溫度低反應慢,溫度高反應快。最常用370C30min166(4)PH值稀釋抗原、血清的溶液PH6.0~8.0均可以,最常用PH7.0~7.2通??乖贵w蛋白的等電點都在PH6以下,若抗原或抗體溶液PH接近等電點,自身就會凝聚,出現非特異性的凝集或沉淀反應為了穩(wěn)定PH,故在抗原抗體反應中最好用PH7.0~7.2的磷酸緩沖液(PBS)作抗原抗體稀釋液※因為抗原抗體反應結果受多因素影響,為了證實試驗的準確性,故在試驗中一定要設立陽性、陰性和空白對照167二.各類抗原抗體反應簡介(一)沉淀試驗0.85%NaCl可溶性抗原+免疫血清出現沉淀現象(血清蛋白、病毒)(抗體)比例適合

沉淀原沉淀素

比例不適合

不出現沉淀現象容易過多前帶現象(稀釋)168

169比例不適合——不能完成第二步反應——帶現象1701.環(huán)狀沉淀試驗原理:小試管內,下層沉淀素與上層沉淀原在界面應,形成白色沉淀環(huán)。用途:檢測皮毛中的炭疽桿菌抗原(Ascoli試驗)1712.雙向瓊脂擴散(瓊擴)原理?操作步驟?結果判斷:特點:簡便、敏感性低、耗時用途:定性分析抗原成分1723.對流免疫電泳原理?操作步驟?結果判斷:AgAb特點:反應時間短,敏感性提高用途:定性,已不多用(水貂阿留申病,以病原Ag檢測病貂血清中的抗體)173(二)凝集試驗基本原理:生理鹽水顆粒性抗原+相應抗血清抗原顆粒凝集(細菌、紅細胞)

比例適合凝集原凝集素過多后帶現象(稀釋血清)1741.玻片凝集試驗2.試管凝集試驗原理?操作步驟?結果分析?特點:簡單、快速準確、耗時用途:定性,細菌鑒診斷布氏桿菌定、血型鑒定病,測定抗體的凝集價(定量)1753.間接凝集試驗基本原理:可溶性抗原+惰性載體(聚苯乙烯乳膠微粒、炭粒、綿羊紅細胞等)抗原致敏載體

電解質抗原致敏載體+相應免疫血清(抗體)被動載體凝集(間接乳膠凝集、間接炭素凝集、間接紅細胞凝集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