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七篇_第1頁
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七篇_第2頁
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七篇_第3頁
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七篇_第4頁
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七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有關小學一年級的教案七篇

學校一班級的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結合詳細情境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意義。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探究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培育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技能。

3、培育同學獨立思索的技能,進展同學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技能。

4、提高同學環(huán)境愛護意識。

教學重點:

掌控兩位數減一位數、整十數〔不退位〕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求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意義。

教具學具預備:

多媒體課件、小棒、正方體。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上一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學校護綠,通過學習我們知道從小要愛惜身邊的一草一木,綠色環(huán)保,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我們還學會了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方法。

二、復習舊知識:

口算以下各題,看誰算得快、算得準。

20+5=62+6=66+3=50+40=

5+65=48+7=4+64=43+50=

三、學習新知識

師:同學們,你們在校學習生活已經一學期多了,在這一學期多的時間里,有誰在校內或校外主動撿拾過垃圾?

生:〔舉手〕

師:實時表揚,并引導同學仔細觀測情景圖,看圖中的小伙伴正在干什么,并鼓舞同學大膽提出問題。

師:剛才通過看圖我們知道,小伙伴們正在撿拾廢棄物,愛護環(huán)境。通過看圖,同學們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呢?

生:一班和二班一共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二班和三班一共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好,同學們看一看,你們提的這些問題都是加法算式,那么同學們能不能提一個減法算式嗎?

生:二班比一班多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三班撿的易拉罐比礦泉水瓶少多少個?

三班比一班少見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三班比二班多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真好,你們真棒。

師:哪位小伙伴能列出算式呢?二班比一班多撿了多少個易拉罐?

同學說老師列在黑板上:15-10=□〔個〕

并表揚列出算式的同學。

師:哪位小伙伴能計算出結果呢?

老師引導通過擺一擺、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等,鼓舞同學用自己喜愛的方法解決,只要合理就加以表揚。

然后,老師板書:15-10=5〔個〕

解決第二個問題:三班撿的易拉罐比礦泉水瓶少多少個?

小組合作、溝通,

最末同學回答:28-6=22〔個〕

給回答正確地同學予以表揚。

解決第三個問題:三班比一班少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小組爭論,溝通最終得出結論:45-20=25〔個〕

同學們看一看這道題和前兩個題有什么區(qū)分?

生:前兩個題都是兩位數減一位數,這道題是兩位數減整十數。

讓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最終得出,40-20=20,20+5=25

實時達標:

65-3=54-2=32-2=45-4=

56-3=76-4=85-4=98-7=

當堂達標:

49-40=63-60=65-40=76-30=

59-20=85-40=57-20=54-20=

課堂:

今日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yè)布置:

必做題:45頁自主練習1、2、3、4

選做題:51頁第7題。

板書設計

100以內數的減法〔不退位〕

三班撿的易拉罐比礦泉水瓶少多少個?二班比一班少撿了多少個礦泉水瓶?

28-6=22〔個〕45-20=25〔個〕

教學反思

學校一班級的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通過課文的學習,了解一年四季大自然的改變及人們生活的改變,感受自然的美妙,生活的美妙。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暢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整體閱讀

1、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老師:請同學們聽聽贊美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感受春、夏、秋、冬的漂亮。(老師范讀課文,或聽配樂朗讀錄音)。

2、同學自由讀全文,思索:你最喜愛哪個季節(jié)?

3、指名朗讀:讀你最喜愛的`哪一節(jié)。(隨機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圖)同學邊讀邊看圖。

4、老師小結:剛才同學們讀得都很仔細,知道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都有漂亮的景色?,F在,我們再讀一讀四季的歌,細細地去體會四季的美。

二、細讀詩歌

2、學習第二節(jié)

師:春天也靜靜地來了,又靜靜地走了,夏天又靜靜地來了,請同學們自己小聲讀讀第二節(jié)想想,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禮物?

同學爭論: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引導同學朗讀:“金蟬唱起了歌”“綠樹成行”“園里瓜果香”,你喜愛夏天嗎?為什么?(引導同學依據自己的閱歷,了解夏季的改變)。

老師評述:夏天也是美妙,金蟬在唱歌,綠樹多茂密,瓜果香噴噴,小伙伴們快樂地游泳、玩耍。

齊讀第二節(jié)。

3、學習第三節(jié)

齊讀第三節(jié)。

師:秋天靜靜地來了,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指導同學朗讀,爭論中體會課文第三節(jié))。

你喜愛秋天給我們帶來的禮物嗎?為什么?(指導同學朗讀:稻谷金黃、糧食堆滿倉,體會豐收給人們帶來的喜悅。)

老師:秋天多美呀!看到田野里一片金黃,看到豐收的糧食堆滿倉,我們多么快樂。

4、學習第四節(jié)

自由朗讀第四節(jié)。

說說你最喜愛冬天的什么?老師依據同學爭論引導:冬天北風呼啦,呼啦一次吹,下雪了。你能說說下雪時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雪花飄舞,處處一片銀白,小伙伴們堆雪人,打雪仗。)

齊讀第四節(jié)

三、熟讀背誦

師:學習了春、夏、秋、冬四季的歌,我們都感受到了四季的漂亮,你們情愿把四季的歌記在心嗎?

1、四名同學分春、夏、秋、冬朗讀。

2、按春、夏、秋、冬順次分組朗讀。

3、引導同學背誦第一節(jié),二、三、四節(jié)可按以上方法,讓同學自己背誦。

4、分春、夏、秋、冬指名背誦。

5、全文背誦。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去掉拼音認讀生字卡片。

2、同位相互爭論記住這些生字的方法。

3、溝通記住生字的方法。

4、指導書寫:重點指導“瓜”、“北”的寫法。

5、老師范寫、同學練習描紅。

學校一班級的教案篇3

教學內容:

認識半點〔第95頁的教學內容〕

教學要求:

1、建立時間觀念,培育同學珍惜時間的立場和合理安排時間的好習慣。

2、初步認識鐘表,會看鐘表上的半點時刻。

3、培育同學的觀測技能和語言表達技能。

教學重點:

掌控認識半點的方法,并會認半點時刻

教學難點:

引導同學發(fā)覺認識半時的規(guī)律。

教學預備:

自備小鬧鐘一個,電腦課件一套,小動物的頭飾多個。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電腦出示一組整點時刻,讓同學認,并說一說,你

是怎么認的〔先同桌互說,然后指名說〕

2、師:請仔細觀測這些鐘面,你發(fā)覺了什么?

〔當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二、認識半點

電腦出示鐘面:7時半、8時半

1、師:請小伙伴拿出自己的鐘,撥一撥這二個鐘面上

所表示的時刻,你能發(fā)覺這兩個鐘面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嗎?

2、同學自由回答

老師小結,得出規(guī)律:鐘面上半時時,分針指著數字6,

而時針總是指向兩個數字的中間。

電腦再出示二個鐘面上的表示的時刻,師:你說一說

這兩個鐘面的'時刻是多少請說給你的同桌聽,并說一說

你是怎么知道的?然后再指名說一說

3、認一認

電腦出示圖片〔即書中第93面的做一做〕

師:請你說一說圖中的小伙伴,幾時在干什么?

4、電腦出示7時、7時半

師:請你們仔細觀測,說一說這兩個鐘面上表示的時

刻,看一看兩根指針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老師小結〕

三、練習反饋,激活思維

1、請你在你的鐘上面撥一個你最喜愛的半點時刻,并說

一說你為什么最喜愛這個時刻?

2、預備幾把椅子,在椅子上掛出畫有整時半時的鐘面圖

片,請幾位同學戴上標有相應時刻的頭飾,玩就各位的

游戲。

3、小明、小軍小強商定星期天上午9時半到健身房參與

熬煉,請你說說誰提前到、誰準時到、誰遲到?

出示圖片

圖1:小明9時半

圖2:小軍8時半

圖3:小強9時

4、歡樂的周末

第95面的第4題

學校一班級的教案篇4

設計說明

多一些和多得多,少一些和少得多,究竟該怎樣界定,對于一班級的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簡單理解的事。基于上述狀況,本節(jié)教學設計具有如下特色:

1.在操作中體驗。

為了讓同學能直觀地感受到哪個量多,哪個量少,兩個量之間的差距是大還是小,在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的形式一起擺方塊,一邊擺一邊通過提問引導同學感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加深同學對知識的理解。

2.在表達中內化。

當同學認識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之后,讓同學結合詳細情境,恰當選擇其中的一個詞對比較的結果進行描述,不僅提高了同學的語言表達技能,而且加深了同學對知識的理解。

課前預備

老師預備PPT課件杯子小方塊

同學預備小方塊圓片

教學過程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喜愛玩蹺蹺板嗎?有一天,小熊看見兔子兄弟倆在玩蹺蹺板,玩得快樂極了,小熊也想玩,正好小猴子路過這里,小熊就請小猴子跟它一起玩??墒撬麄儌z怎么也玩不起來,你知道這是什么緣由嗎?

(由于小熊太重,小猴子太輕,它們倆的體重差得太多了)

差得多還可以怎樣描述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方面的內容。

⊙學習新課

1.在操作中認識“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1)出示小方塊和三個杯子,指兩名同學一起參加活動:老師拿出幾個小方塊放進一個杯子里,一名同學拿出比老師拿的多一些的小方塊放進另一個杯子里,另一名同學拿出比老師拿的多得多的小方塊放進第三個杯子里。

(2)請同學們觀測這三個杯子,將兩名同學拿的小方塊與老師拿的小方塊的個數比一比,將比較的結果說出來。

(同學進行觀測、比較,然后說出比較的結果)

(3)提問:這兩名同學拿的小方塊都比老師拿的`多,多的程度一樣嗎?

(同學爭論、匯報)

師小結:多的程度不同,我們在描述的時候,用的詞也不同,一名同學比老師拿的多一些,另一名同學比老師拿的多得多。(板書:多一些、多得多)

(4)指導同學用小方塊進行操作。

先拿出60個小方塊放在一起,再拿出比60個小方塊少一些的,最末拿出比60個小方塊少得多的,分別放在一起。

(同學明確要求后動手操作)

提問:你們擺的另外兩堆小方塊的數量都比60個少,少的程度一樣嗎?

(同學匯報)

師小結:少的程度不同,我們在描述的時候,用的詞也不同。(板書:少一些、少得多)

設計意圖:讓同學通過詳細的操作體會“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形象詳細,印象深刻,為下面表達比較的結果打好了基礎。

2.在詳細情境中,運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比較的結果。

(1)課件出示教材43頁例6情境圖(不涌現瓶子下面的文字)。

提問:黃球有10個,你能估量一下紅球和藍球各有多少個嗎?說說你是怎么想的。

(同學回答后,老師呈現瓶子下面的文字)

(2)運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紅球與藍球比較的結果。

(師依據同學匯報的狀況加以適當地指導,援助同學精確描述)

(3)任意選擇兩個瓶子中的球比一比,并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比較的結果。

(同學自由選擇比較,先跟同桌說一說,再全班匯報)

設計意圖:老師指導同學先選擇兩個瓶子中的球進行比較,并描述比較的結果,起到一個示范作用,為后面其他同學描述其他瓶子的比較結果提供了標準,使接下來的表達更規(guī)范,提高了同學的學習效率。

學校一班級的教案篇5

教學目標:

棉鞋里的陽光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13個,會寫“奶、媽、午、合、放、收”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使同學懂得關懷長輩、體諒長輩、援助長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重點、難點:

認識生字,留意讀正音:前、后鼻音;平、翹舌音。

課前預備:

1、生字卡片,語文插圖和全家福照片一張。

2、用小黑板寫好課文中人物的語言以及難讀的長句。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棉、照、曬、被、蓋、午、收、脫、躺、合、眼、睛、擺”。

2、能夠借助拼音正確、完整地朗讀課文。

3、通過朗讀課文讓同學有關懷長輩的愿望。

二、教學過程

〔一〕看圖說話,導入新課

1、出示一幅全家福照片,師問:小伙伴,說說平常在家里誰最疼自己?

生:爸爸、奶奶或媽媽等不同的人物。

師:他〔她〕都是怎樣疼愛自己的?

生:買好吃的、好玩的或買美麗的新衣服等。

師:今日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中有位小伙伴就特別愛自己的奶奶,你們想不想知道他是怎樣愛他的奶奶的呢?他會援助奶奶做寫什么事呢?

生:想。

2、出示課文插圖

A、認真看圖,依據圖中的'內容想一想,說一說。

B、自己自由練說后,指名說故事。

C、我們能不能給這個故事取一個名字?

3、揭示課題板書:棉鞋里的陽光隨機認讀課題中的生字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同學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難讀的字詞。

2、小組同學互讀互聽,并想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各小組選擇一名同學按自然段接讀課文。

4、其他同學邊聽邊畫:課文中有哪幾個人物?哪些字音讀時要提示大家留意?

〔三〕相互溝通,認讀生字

1、小組溝通:哪些字音讀時要提示大家留意?

2、指名同學指出讀音要留意的字詞,讓他領讀,其他同學跟讀,如:曬〔shi〕,簡單讀成曬〔sh〕等。

3、老師在卡片中相應出示同學所指出的字詞。

4、老師范讀,領讀,小老師范讀,領讀,多形式認讀。

inzhshibigi5

學校一班級的教案篇6

教學內容:

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使同學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掌控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次,能正確的進行10以內的加減混合計算。

2、培育同學觀測、比較和抽象概括技能,以及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技能。

3、在學習活動中,激發(fā)同學的學習愛好,使同學體會到生活中到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掌控加減混合運算的順次,能正確計算加減混合題。

教學難點:

理解加減混合運算的含義。

教具預備:

算式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安徒生有一篇聞名的童話叫《丑小鴨》,大家聽說過嗎?這只受盡苦難的丑小鴨最終怎么樣了呢?

師:小伙伴們,老師今日帶來了一些丑小鴨,只要小伙伴們把這些題做對了,這些丑小鴨就會變成漂亮的白天鵝。同學們情愿援助他們嗎?

9-3-4=

8-2-3=

9+0+1=

4+3+2=

5+4+1=

5-3-1=

2+4+0=

10-7-2=

10-1-6=

它們的運算順次是怎樣的?

二、探究新知

1、學習先加后減

師:屏幕上出示動態(tài)的畫面:湖里有4只天鵝。

師:你看到了什么?〔同學:湖里有4只天鵝,又飛來了3只天鵝〕

屏幕上涌現2只天鵝向湖里飛走的畫面。問:湖里的這些天鵝發(fā)生了什么改變呢?〔同學:又飛走了2只天鵝〕

師:要求湖里現在有幾只天鵝?該怎樣列算式呢?

同學同桌相互說說并列出算式,指名匯報師板書算式:4+3-2。

引導同學讀一讀算式,再對比畫面說一說算式4+3-2所表示的意義,最末通過對比連加、連減的算式的不同引出課題:加減混合

讓同學試著計算4+3-2的得數,計算后讓同學說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協作同學的回答板書計算小步驟,以突出計算的順次和第二步計算減法時的被減數。

2、學習先減后加

課件出示主題圖:請留意觀測,看到了什么?〔湖里有4只天鵝〕

在留意觀測;湖里的'天鵝發(fā)生了什么改變呢?〔湖里有4只天鵝,飛走了2只,又飛來了3只?!?/p>

師:要求現在湖里有幾只天鵝?該怎樣列式呢?

生獨立列式,指名匯報并板書:4-2+3

師:誰來說說這道算式所表示的含義,〔指名說說〕

師:這道算式誰會計算呢?〔指名說說得數和計算順次師板書得數和小步驟〕

3、引導同學總結加減混合計算的運算順次。

師:請大家回憶一下上面兩道題的計算過程,誰能說一說我們計算的順次?

生:我們都是根據從左到右的順次算的。

4、學兒歌

加減混合并不難,從左向右依次算。

加法在前先算加,加法在后先算減。

三、鞏固練習

〔1〕算式大比拼

〔2〕判斷

〔3〕看圖列式計算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的我們有哪些收獲?

五、課后作業(yè)

1、依據算式7+2-5編個故事。

2、指導叢書第35頁。

學校一班級的教案篇7

設計說明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引導同學聯系自己身邊詳細有趣的事物,通過觀測、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初步建立數感,讓同學感受到生活與數學的親密聯系。

1.著重認數與生活相聯系。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應用于生活。本節(jié)課教學中進行了“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的嘗試,從農家小院中抽象出1~5各數,通過培育同學建立概念,使同學感受到數就在自己的身邊,運用數可以簡約明白地表示很多現象。

2.著重引導同學動手操作、自主實踐和合作溝通。

通過“找一找”“擺一擺”“撥一撥”“寫一寫”等活動,使同學把數物體的個數與認數聯系起來,初步建立數感,同時培育了同學仔細寫數的習慣,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親密聯系。

課前預備

老師預備PPT課件1~5的數字卡片點子圖課堂活動卡

同學預備1~5的數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秋天是一個漂亮的季節(jié),更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雙休日,小明來到了鄉(xiāng)下的奶奶家,看,奶奶家的小院多喧鬧?。?課件出示教材14~15頁的主題圖)

觀測圖畫,你能把圖畫內容編成一個小故事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