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蘇軾詞中的飲酒情結_第1頁
論蘇軾詞中的飲酒情結_第2頁
論蘇軾詞中的飲酒情結_第3頁
論蘇軾詞中的飲酒情結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論蘇軾詞中的飲酒情結

酒是涉酒意象的外在表現“詩與酒”一直是文人最相互競爭的領域,而“詩與酒”則是一種“詩”。人們對“詩與酒”的看法甚少。而把酒著詞的詞人中最具韻味的當屬蘇軾了,薛瑞生在《東坡詞編年箋證》中,收錄蘇詞317首,莫考及殘句63首,其中“醉”字出現了60余次,“酒”字出現了80余次,還有和醉酒有關的字如:尊,飲,盞,杯,壺,斟,鐘等也多次出現。其中涉酒詞140余首(不涉醉﹑酒﹑杯等字面而有酒詞味的詞作不計),占蘇詞總數(除莫考及殘句外)的百分之四十四。而涉酒詞中,“醉”的出現占百分之四十二,“酒”的出現占百分之五十七??梢哉f醉﹑酒意象在蘇軾涉酒詞甚至全詞中占據重要位置。蘇軾一生并不平坦,大起大落。三次被貶,正如他在《自題金山畫像》中所說的:“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更有鋃鐺入獄,命系游絲的經歷。外在的壓力讓人茫然無措,自慚自憐,最后訴諸于酒,寄情與酒。才有了“酒醉夢回愁幾許,夜闌還獨語”“醉夢醺醺曉未蘇”(《浣溪沙》)“醉酒尊前”(《減字木蘭花》)等將人生寄托于酒醉之后的夢中的悲戚;才有了“殷勤且更盡離觴,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xiāng)”(《臨江仙》)無耐感慨;才有了“人縱健,頭應白。何辭更一醉,此歡難覓”(《滿江紅》)的愁苦離緒。在醉酒中找尋出路,在酒酣時尋求擺脫,在醉酒體驗中達到情緒的巔峰狀態(tài)。并在其中剝離外物的限制而對外在超然感悟,這是蘇軾醉酒詞最給人感悟的地方,如《十拍子》(春秋):“身似徜來都似夢,醉生無何即是鄉(xiāng),東坡日月長”又如《采桑子》“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和“醉臉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紅”。是一種超化羽外的曠達開朗,在巔峰情緒下實現寵辱不驚,得失若一,執(zhí)著物內而又超然物外的醉酒體驗。拋卻外在身份的束縛,剝離壓制著的情感的限制,借助于醉酒狀態(tài)而癲狂,并在癲狂的醉酒狀態(tài)下自由的宣泄情感。在痛苦和狂喜的交織下自吟自悟,在瞬間頓悟的過程中感悟人生。也在瞬間頓悟的過程中實現自我人生價值和個人情感的無限升華,達到前所未有的開闊。絕對自由的燃放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酒,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醉,卒也,卒其度量,不至于亂也。一曰潰也”。“酒”與“醉”都具有人的主觀情感在其中,在醉態(tài)的狀態(tài)下最大限度地宣泄自身深處的主觀感情。正如尼采用日常生活中的“醉”態(tài)來體認“酒神精神”,認為其特征是“隨著酒神激情的高漲,主觀逐漸化入渾然忘我之境”(1)又認為醉酒狀態(tài)下癲狂“整個情緒系統(tǒng)激動亢奮”﹑“情緒的總爆發(fā)和總釋放”(2)。這種無所介尤的情緒宣泄的瞬間就是癲狂的體認。個人的情感在醉酒的瞬間達到情緒的巔峰而拋卻外在的限制到達情緒的癲狂式的披露。在這種癲狂式的體認中宣泄壓抑著的情感,使平時不敢或不能透出的情感達到無所介尤的絕對自由宣泄。癲狂首先來源于非理性或者是對理性的無意識排斥,在這種情況下,作者經常打破傳統(tǒng)以及日常生活的準則規(guī)范,擺脫了現實狀態(tài)下的種種觀照,而絕對自由的宣泄感情。蘇軾醉酒詞中涉及大量不同形式的醉酒體驗,有“醉夢”如“醉夢醺醺曉未蘇”(《浣溪沙》);有“醉臥”如“曲肱醉臥少休”(《西江月》);有“醉眠”如“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西江月》);有“醉歸”如“醉歸江路野梅新”(《浣溪沙》)。醉酒狀態(tài)下,將詞人心中的深沉壓抑通過對日常慣性的解除,打破現實參照而只剩下一顆絕對自由的心,從而進入了癲狂,完成情感絕對自由的宣泄。蘇軾的仕途坎坷,人生曲折,種種經歷給作者心中沉淀了太多的情感,這些情感包裹在心靈深處,他們與日常的理性規(guī)則,世俗規(guī)范相結合而產生巨大互斥力,當在酒的刺激下,聚集在作者心中的情感急速凝聚,達到情緒的巔峰,迸然打破理性束縛爆發(fā)出來,在醉酒的狀態(tài)下,進入物我不分,意不由己,情不自禁以致于非自覺的癲狂狀態(tài)而完成情緒的自由宣泄。在非自覺的癲狂中拋卻理性束縛而達到非理性的個人情感的絕對自由的真誠宣泄和情緒的凝聚發(fā)泄。正如上文的“醉夢尊前”“曲肱醉臥”“醉眠芳草”“醉歸江路”。詞人在酒的刺激下,放下優(yōu)雅書生,文人雅士的外在束縛,或夢,或臥,或眠,或歸。解除理性枷鎖而注重于情緒的自由抒發(fā),進入了癲狂,進而物己不分,情景雙會。如“人有淚,花無意,明日酒醒應滿地”(《天仙子》)﹑“正酒酣時,人語笑,白云間”(《行香子》)又如“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念奴嬌》)。這時的蘇軾情緒極度自由,高度關注自我情感的宣泄,所表現出來的叛逆,狂放又或曠達都是處在這種絕對自由的精神狀態(tài)下的情感體驗之中。而這種情感體驗下的絕對自由宣泄就是癲狂。詞人這時在醉酒的狀態(tài)下達到非現實的情緒飽滿,完全只注重自我的個體認同而不顧忌其他,此時的詞人感情極度真實狂熱?!爸挥性谝环N感情極度狂熱或激動的特殊精神狀態(tài)下,才會有成功的作品……這種情緒上的﹑昂揚自得的特殊精神或狀態(tài)本身就是一種癲狂”(3)酒神狀態(tài)的痛苦與人性的重建在感情極度狂熱下的感情宣泄,不可避免地充斥著痛苦和狂喜。尼采認為“醉”是日常生活中的酒神狀態(tài),而根據尼采的酒神精神,可以知道:醉酒象征著情緒的放縱。在放縱中打破禁忌﹑常理﹑規(guī)則,而追求個體化束縛的解體,從而達到更成熟的復歸自然,向復歸無限趨近?!皞€體化的解體是最高的痛苦,然而由這痛苦卻解除了一切痛苦的根源,獲得了與世界本體融合的最高快樂?!?4)而基于醉酒狀態(tài)下的這種痛苦和狂喜的交織就是癲狂的體現,“酒神狀態(tài)是一種痛苦和狂喜交織的癲狂狀態(tài)”(5)“醉”是酒神精神的日常狀態(tài),而蘇軾的醉酒詞通過醉酒而進入癲狂,在癲狂中感受痛苦,并通過個體化的解體而達到向自然復歸的至高狂喜。蘇軾滿腹經世濟民之志,但以“烏臺詩案”為標志,他的仕途基本上都是在被貶之中度過,當理想被現實徹底打破,就會讓人進入極端痛苦狀態(tài),而在醉酒的狀態(tài)下這種極端痛苦被無限放大,有著:“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fā),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赤壁賦》)的壯志難酬;有著“夜飲東坡醒復醉”“長恨此身非我有”(《臨江仙》)的無限悲涼;又有著“醉客各西東,應思陳孟公”(《菩薩蠻》)的分離別緒的深沉?!白怼焙汀熬啤北旧聿⒉簧婕扒榫w的感官思維,而當詞人借由醉酒而進入了癲狂的酒神狀態(tài),這種痛苦便無限放大。而這種痛苦的情緒“并非一般情緒,而是一種具有形而上深度的悲劇性情緒”。(6)人的離別聚首﹑榮辱得失在自然宇宙面前何等渺小。正如蘇軾有著“人生如夢”“人易老”的痛苦,又有“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今古”(《漁夫》)的渺小自嘆,在絕對的自然面前,人的一切包括治國報復,得失榮辱都不值一提。因而詞人在醉酒的癲狂中放棄理智,任由無意識的非理性充斥激發(fā):“芳時偷得醉工夫”(《南鄉(xiāng)子》)“綠鬢蒼顏同一醉”(《定風波》)。而“認識到萬物根本上渾然一體,個體化是災禍的原因,藝術是可喜的希望,由個體化魅惑的破除而預感到統(tǒng)一將得以重建”(7)正如《滿庭芳》“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強又誰弱。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又如《十拍子》(暮秋)“白酒新開九醞,黃花已過重陽。身外徜來都似夢,醉里無何即是鄉(xiāng)。東坡日月長”。嘆息功名利益,微不足道。滿腹牢騷,滿心痛苦充斥于心,所以作者通過個體化的解體來實現人生的規(guī)避,追求個體化的束縛破除而復歸原始自然。諸如上文的“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醉里無何即是鄉(xiāng)”。通過醉態(tài)的酒神狀態(tài)實現個體解體而破除一切痛苦,卻不知“個體的解體是最高的痛苦”?醉酒狀態(tài)下的詞人經歷這種個體解體的痛苦,然而這種痛苦卻是“有這痛苦解除一切痛苦的根源,獲得了與世界本體融合的最高歡樂”由痛苦的個體解體而最終解除痛苦,實現狂喜的洞察和體認。如《行香子》(秋與)“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詞人在對個體解體的痛苦中了解“光陰似箭”的感傷,并在痛苦中破除個體束縛,而將世間萬物以醉態(tài)的力量推入歡樂。生命通過自我解體而得到肯定,“都將萬事,付與千鐘”。在癲狂的痛苦中離異于朝生暮死的塵世之上,超脫塵世的有限生命限制而以旁觀者的視角觀照和游戲這些苦難。發(fā)現有限生命之后的堅定和毀滅之后的萬物又不斷重塑,從而得到解脫的狂喜,實現與世界本體的融合。癲狂中的醉酒體驗是情緒的自由宣泄,在宣泄中,痛苦不可避免,而痛苦的釋放又為實現復歸世界本體的狂喜奠定了基礎?!巴纯嗍且庵镜挠篮銊?chuàng)造和永恒快樂的必要條件,因而本身就是應該予以肯定的”(8),痛苦與狂喜都存在與情緒自由宣泄的癲狂之中。酒精神質性的體現在醉酒的癲狂中極度自由的情感宣泄也為作者感悟世界本真,個體本性奠定了基礎,在感悟本真本性的過程中的瞬間照見和平常心的隨順,即是頓悟。頓悟是本心的剎那照見。正如王振復《中國美學范疇史》中評價慧能頓悟說中說“他將本心﹑本性與真理等同起來,本心本性并不是一種可以認知的客體,而是世界本身”(9)人與世界本體的瞬間融合時的本心的照見就是頓悟。在融合的瞬間明心見性,回歸自然,心中一片空明,達到心的自由與超脫。蘇軾醉酒詞中的本心體現十分突出,有如“酒闌不必看茱萸,俯仰人間千古”(《西湖》)的風清淡然;也有如“料峭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厥紫騺硎捝?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的透徹明悟;又如“尊酒相逢,樂事回頭一笑空”(《采桑子》)的灑脫明性。在醉酒的刺激下的作者在痛苦與狂喜的癲狂中瞬間洞悟世界人生至真之理,心中無恨無怨,無塵無埃,一片寧靜,超然物外而達到心的絕對自由和本心的自由釋放。在這種自由下與世界本體融合而“頓時成空,了然成佛”拋卻外物,在醉酒中找到本心的片刻寧靜,這種醉酒刺激下的本心剎那間的照見,即為頓悟。頓悟是對平常心的隨順。醉酒狀態(tài)下達到對外在束縛陳規(guī)的瞬間超越而復歸自然本心時,對平常心的隨順也就隨之而來。正如《景德傳燈錄》曰:“欲道直,會其道,平常心是道”隨順平常心而感悟的本真世界也就是當下的世界。當作者在當下的本真世界感悟到平常心的隨順,這便是頓悟。在蘇軾的醉酒詞中每每看到平常心的隨順,有如“尊酒不空田百畝,歸來分得閑中趣”(《蝶戀花》)的平常生活的安然處之;有如“幾時歸去,做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行香子》)的平常心的外放;也有如“歸來風物故依然,相逢一醉是前緣”(《浣溪沙》)的淡然灑脫。平常心是道,而對平常心的隨順更是洞察感悟之至,心無外物而又心系萬物,萬物平常,心亦平常。在這種返歸道之最本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