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縫 建筑工程_第1頁
施工縫 建筑工程_第2頁
施工縫 建筑工程_第3頁
施工縫 建筑工程_第4頁
施工縫 建筑工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施工縫建筑工程施工縫指的是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因設計要求或施工需要分段澆筑,而在先、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所形成的接縫。施工縫并不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縫",它只是因先澆筑混凝土超過初凝時間,而與后澆筑的混凝土之間存在一個結合面,該結合面就稱之為施工縫。留設方法施工縫的位置應設置在結構受剪力較小和便于施工的部位,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柱、墻應留水平縫,梁、板的混凝土應一次澆筑,不留施工縫。⑴施工縫應留置在基礎的頂面、梁或吊車梁牛腿的下面、吊車梁的上面、無梁樓板柱帽的下面。⑵和樓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施工縫應留置在板底面以下20mm~30mm處。當板下有梁托時,留置在梁托下部。⑶對于單向板,施工縫應留置在平行于板的短邊的任何位置。⑷有主次梁的樓板,宜順著次梁方向澆筑,施工縫應留置在次梁跨度中間1/3的范圍內。⑸墻上的施工縫應留置在門洞口過梁跨中1/3范圍內,也可留在縱橫墻的交接處。⑹樓梯上的施工縫宜留在樓梯板跨度端部的1/3處。樓梯的混凝土宜連續(xù)澆注。若為多層樓梯,且上一層為現(xiàn)澆樓板而又未澆注時,可留置施工縫;應留置在樓梯段中間的1/3部位,但要注意接縫面應斜向垂直于樓梯軸線方向。(施工中存在爭執(zhí)原因是舊規(guī)范規(guī)定了樓梯施工縫必須留置在中間1/3區(qū)段,傳統(tǒng)施工留置在向上、下3步處,留置在梯段中間時,理論上是剪力較小,但施工時施工縫質量不好控制,二次支模時容易產生已澆筑部位形成短時"懸挑",反而不利于構件的質量控制。)⑺水池池壁的施工縫宜留在高出底板表面200mm~500mm的豎壁上。⑻雙向受力樓板、大體積混凝土、拱、殼、倉、設備基礎、多層剛架及其他復雜結構,施工縫位置應按設計要求留設。處理要求施工縫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于素混凝土結構,應在施工縫處埋設直徑不小于16mm的連接鋼筋。連接鋼筋埋入深度和露出長度均不應小于鋼筋直徑的30d,間距不大于20cm,使用光圓鋼筋時兩端應設半圓形標準彎鉤,使用帶肋鋼筋時可不設彎鉤?;炷潦┕たp的處理還應符合下列要求:1、當舊混凝土面和外露鋼筋(預埋件)暴露在冷空氣中時,應對距離新、舊混凝土施工縫1.5m范圍內的舊混凝土和長度在1.0m范圍內的外露鋼筋(預埋件)進行防寒保溫。2、當混凝土不需加熱養(yǎng)護、且在規(guī)定的養(yǎng)護期內不致凍結時,對于非凍脹性地基或舊混凝土面,可直接澆筑混凝土。3、當混凝土需加熱養(yǎng)護時,新澆筑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巖土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于15°C;與混凝土接觸的地基面的溫度不得低于2°C?;炷灵_始養(yǎng)護時的溫度應按施工方案通過熱工計算確定,但不得低于5°C,細薄截面結構不宜低于10°C。4、應鑿除已澆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鑿毛后露出的新鮮混凝土面積不低于75%。鑿毛時,混凝土強度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用人工鑿毛時,不低于2.5MPa。2)用風動機等機械鑿毛時,不低于10MPa。5、經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存有積水。在澆筑新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刷一層水泥凈漿,對水平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鋪一層厚10mm~20mm、比混凝土水膠比略小的膠砂比為1:2的水泥砂漿,或鋪一層厚約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澆筑混凝土減少10%。6、施工縫為斜面時,舊混凝土應澆筑成或鑿成臺階狀。常見問題施工縫處混凝土骨料集中,混凝土酥松,新舊混凝土接茬明顯,沿縫隙處滲漏水等。問題處理1、立縫表面鑿毛法砼終凝后,擋板拆除,用斬斧或鋼桿將表面鑿毛,清理松動石子,此時砼強度很低,鑿深20~30MM較容易,待二次澆筑砼時,提前用壓力水將縫面沖洗干凈,邊澆邊刷素水泥漿一道,以增強咬合力。2、增加粗骨料法梁、板體積較大造成留置縫厚大,表面的浮漿層、泌水層也相應厚,施工縫的處理難度較大;如采取刮除表面的浮漿或二次振搗效果不佳,可采用添加粗骨料的方法,將級配干凈的碎石撒入浮漿內,重新振搗防止石子集中。這樣會使縫處澆筑砼在體積較大處時粗細骨料均勻,水泥漿不會流失且強度不會降低,亦能提高新舊界面的粘結力和咬合力。3、清除浮漿法當砼體量較小,簡單的方法是鐵抹子將表面的浮漿刮去一層,深度<25MM,并挖壓出條紋狀,可以提高水平施工縫的粘結質量,對新舊砼結合有利。4、二次開發(fā)振搗法掌握好時間,在砼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重振,這樣會對沉下的石子和上浮漿水重新攪拌組合一次,使之更均勻密實,縫的重新振搗實踐表明是有效措施之一。5、在施工縫處繼續(xù)澆筑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⑴已澆筑的混凝土,其抗壓強度不應小于1.2MPa。⑵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應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并加以充分濕潤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即要做到:去掉乳皮,微露粗砂,表面粗糙。⑶澆筑前,水平施工縫宜先鋪上10mm~15mm厚的水泥砂漿一層,其配合比與混凝土內的砂漿成分相同。⑷混凝土應細致振搗密實,以保證新舊混凝土的緊密結合。⑸防水混凝土結構設計,其鋼筋的布置和墻體厚度均應考慮方便施工,易于保證施工質量。⑹防水混凝土應連續(xù)澆筑,宜少留置施工縫。當需留置施工縫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第一,底板、頂板不宜留施工縫,底拱、頂拱不宜留縱向施工縫。第二,墻體不應留垂直施工縫。水平施工縫不應留在剪力與彎矩最大處或底板與側墻交接處,應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墻體上。當墻體有孔洞時,施工縫距孔洞邊緣不應小于300mm。拱墻結合的水平施工縫,宜留在拱(板)墻接縫線以下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