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文檔就在這里各類專業(yè)好文檔,值得你下載,教育,管理,論文,制度,方案手冊,應有盡有精品文檔江西財經大學06-07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試卷代碼:09402B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06級本科生試卷命題人試卷審核人一、名詞解釋(寫清題號與題目,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海國圖志》2.中體西用3.舊三民主義4.土地革命總路線二、辨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每小題6分,共18分)1.《資政新篇》是一個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方案。2.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3.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三、簡答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6分,共18分)1.洋務運動為什么最后以失敗而告終?2.土地革命前期中共黨內屢次出現(xiàn)“左”傾錯誤的原因何在?3.簡述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基本經驗。四、材料分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共14分)材料一:國民黨方面承認:“現(xiàn)匪軍之所謂戰(zhàn)斗員,蘇區(qū)農民,幾占十分之七八,彼等皆被偽政府所欺騙利誘,即每人或分有田地,或惑于所謂‘紅軍眷屬優(yōu)待條例’,故在匪軍中較為堅決可靠”。——《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第三路軍五次進剿戰(zhàn)史》(1937年)材料二:蔣介石判斷,“匪區(qū)數(shù)年以來,農村受長期之擾亂,人民無喘息之余地,實已十室九空,倘再予以嚴密封鎖,使其交通物質,兩相斷絕,則內無生產,外無接濟,既不得活動,又不能鼠竄,困守一隅,束手待斃”?!短幚斫朔耸》菡喂ぷ鲌蟾妗?1934年)材料三:粟裕在回憶第五次反“圍剿”時說,“十九師是紅七軍團的主力,戰(zhàn)斗力強,擅長打野戰(zhàn),但沒有見到過裝甲車……部隊一見到兩個鐵家伙打著機槍沖過來,就手足無措,一個師的陣地硬是被兩輛裝甲車沖垮”?!端谠?zhàn)爭回憶錄》(1988年)材料四:上杭縣才溪鄉(xiāng),共有二千余人口,在一次一次的擴軍突擊后,鄉(xiāng)里只剩下壯丁七人,還要進行突擊(擴大紅軍),這當然不現(xiàn)實?!独钪久窕貞涗洝?1993年)材料五:糧食問題已經非常嚴重的擺在我們面前,谷價到處高漲,有些地方如會昌、瑞金、博生、于都等處已漲到七八元一擔。應該收集的土地稅和公債谷子還差著很巨大的數(shù)目?!吨醒爰Z食會議紀要》(1934年)回答:1.根據(jù)材料一,試歸納農民在國共戰(zhàn)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其成因。(4分)2.根據(jù)材料二、三、四、五,概括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中所面臨的內外局勢。(6分)3.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指導方針和客觀形勢兩方面分析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主要原因。(4分)[注意]回答本題時,不得照抄原文。五、論述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卮饐栴}要史論結合,言之有據(jù),不得空發(fā)感慨和議論。每小題15分,共30分)1.試論辛亥革命失敗的主觀原因和經驗教訓。2.從19世紀中葉到20世紀初,中國社會各個階層都在積極探索救亡圖存的道路,但多以失敗告終,其原因何在?請結合史實談談你的看法。江西財經大學07—08第一學期期末考試參考答案與評分標準 試卷代碼:09402B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07級本科生一、名詞解釋(每小題5分,共20分)1.子口稅:1858年的《天津條約》規(guī)定,外國商船可以自由在各通商口岸轉口,而不需要重新課稅。(1分)洋貨只需在海關交納2.5%的子口稅,就可以在中國內地通行無阻,不必像中國商品那樣“逢關抽稅,過卡抽厘”。(2分)外國廉價商品依仗特權和低稅,在中國市場上大量傾銷,排擠了中國工業(yè)品和手工業(yè)產品,而子口稅便成為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對華經濟掠奪的一種手段。(2分)2.天京事變:在太平軍取得重大勝利的同時,太平天國內部潛在的矛盾和弱點也日益明顯地暴露出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的思想在蛻化,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樂,在政治上爭權奪利,終于在1856年9月發(fā)生了天京事變。(2分)在天京事變中,楊秀清、韋昌輝先后被殺,石達開出走敗亡。(1分)天京事變嚴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國的領導和軍事力量,成為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分水嶺。(2分)3.新三民主義: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1分):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在民生主義中則提出了“平均地權”和“節(jié)制資本”兩大原則。(3分)新三民主義的提出標志著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革命政策的確立。(1分)4.“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這是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的開端。(1分)1937年7月7日夜,在盧溝橋以北舉行軍事演習的日軍一個中隊,詭稱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拒絕后便炮轟宛平城,挑起事變。(2分)事變爆發(fā),中國守軍奮起抵抗日軍的進攻,自此中國抗日戰(zhàn)爭進入全國性抗戰(zhàn)的新時期。(2分)二、辨析題(每小題7分,共21分)1.洋務運動并未實現(xiàn)中國向現(xiàn)代社會的轉型,因此對其評價不宜過高。洋務運動的主流,并不是要使中國朝著獨立的資本主義方向發(fā)展,這是因為:首先,洋務運動具有封建性。其次,洋務運動對西方列強具有依賴性。再次,洋務運動具有腐朽性。(2分)但是,洋務運動利用國家權力集中力量優(yōu)先發(fā)展軍事工業(yè),同時也發(fā)展若干民用工業(yè),在客觀上對中國的早期工業(yè)和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起了某些促進作用。(3分)盡管洋務運動不可能將中國引向獨立的資本主義道路,但仍然應肯定其在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中的貢獻和地位。(2分)2.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2分)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這個政權中占有領導和主體的地位。(1分)南京臨時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愿望和利益,在相當程度上也符合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2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2分)3.中國抗日戰(zhàn)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地位并不顯著。中國抗日戰(zhàn)爭作為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戰(zhàn)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2分)中國軍隊抗擊和牽制了大部分日軍,粉碎日軍“北進”蘇聯(lián)計劃,使蘇聯(lián)避免了東西兩線作戰(zhàn)。(2分)中國軍隊抗擊和牽制了大部分日軍,延緩了日軍“南進”時間,減輕了太平洋戰(zhàn)場上日軍對英、美軍隊的壓力。(2分)中國遠征軍出師緬甸,對于遠東盟軍對日作戰(zhàn)起了直接配合的作用。(1分)三、簡答題(每小題7分,共21分)1.簡述近代中國領土淪喪的概況。英國:1842年通過《南京條約》割香港島;1860年又通過中英《北京條約》割去九龍司。(2分)葡萄牙:1849年武力強占澳門半島;1887年通過《中葡會議草約》“永駐管理澳門”。(1分)沙俄:通過1858年的《璦琿條約》割去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領土;1860年通過中俄《北京條約》割去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土地;1864年通過《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去中國西北44萬平方公里領土。(3分)日本:1895年通過《馬關條約》割去中國臺灣和澎湖列島。(1分)2.簡述晚清“新政”中的制度變革。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辦政務處,宣布實行“新政”,此后陸續(xù)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2分)設立商部、學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機構;(1分)裁撤綠營,建立新軍;(1分)頒布商法商律,獎勵工商;(1分)頒布新的學制,下令從1906年起正式廢除科舉考試。(2分)3.簡述土地革命戰(zhàn)爭前期中共土地政策的演變。1928年12月制定《井岡山土地法》,規(guī)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買賣,這并不適合中國農村的實際。(2分)1929年4月制定《興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2分)1931年2月中央2號通告,明確規(guī)定已經分得的田歸農民個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買賣,自由買賣,別人不得侵犯。這就確立了廢除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實現(xiàn)農民的土地私有制的目標和任務。(3分)四、材料分析題(共18分)1.根據(jù)材料一,指出乾隆皇帝在對外貿易問題上持什么看法?這一時期,清政府在對外貿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產生了什么后果?(6分)中國物產豐富,不需要進行對外貿易,中國進行對外貿易是對外國的恩賜。(3分)閉關政策。阻礙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拉大了與西方國家的差距。(3分)2.材料二中的主張是在什么歷史背景下提出的?這種主張是否應當肯定,為什么?(6分)甲午中日戰(zhàn)爭后,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2分)這種觀點應當辨證地看待:按照革命敘事框架,這是典型的出賣國家主權的表現(xiàn),應當徹底否定。(2分)但按照現(xiàn)代化敘事框架再結合晚清新政的實踐,這又不失為挽救危局的有效途徑之一。(2分)3.材料三:臨時政府對于友邦各國益敦睦誼:(一)所有中國前此與各國締結之條約,皆繼續(xù)有效。(二)償款外債照舊擔任,……如數(shù)攤還。——南京臨時政府:《宣告友邦書》對外國列強的妥協(xié)與退讓。(3分)幻想以此換取帝國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承認和支持。(3分)五、論述題(共20分)從革命與現(xiàn)代化兩條主線出發(fā),概況19世紀40年代至20世紀30年代中國歷史的基本線索,并試總結革命與現(xiàn)代化之間的關系。革命線索: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大革命高潮”——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四場戰(zhàn)爭——國民革命戰(zhàn)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土地革命戰(zhàn)爭(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第三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7分)現(xiàn)代化線索:洋務運動開啟了近代中國對現(xiàn)代化的嘗試之門;戊戌變法及晚清新政——兩次政治上的現(xiàn)代化嘗試;辛亥革命建立了共和體制,從形式上完成了政治現(xiàn)代化的模式轉變;國民黨在城市的仿效德國保守型的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共產黨領導下部分蘇區(qū)的仿效蘇俄的以社會主義為目標的新民主主義現(xiàn)代化。(7分)革命實行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現(xiàn)代化開辟了道路。從現(xiàn)代世界的總體發(fā)展趨勢來看,以工業(yè)化為中心,以中華民族復興為目標的中國現(xiàn)代化,是近代中國發(fā)展的最高要求,也是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致力于改革與革命的目的所在。探求解決中國民族解放和國家富強兩大時代主題,應當包括革命和現(xiàn)代化兩種基本手段。(6分)江西財經大學07-08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試卷代碼:09402A卷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各年級本科生試卷命題人試卷審核人一、名詞解釋(寫清題號與題目,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天朝田畝制度》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后,頒布了《天朝田畝制度》這一最能體現(xiàn)太平天國社會理想和這次農民起義特色的的綱領性文件。(1分)它確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以農村基層組織的兩來管理農、副業(yè)產品的生產和分配,并實行圣庫制度。希望用它來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理想社會。(3分)它從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會的基礎即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但也具有不切實際的空想性質。(1分)2.《天演論》1896年,嚴復翻譯了《天演論》(1898年正式出版)。(1分)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思想,為甲午戰(zhàn)爭后中國人的危機意識和民族意識提供了理論根據(jù)。他在該書按語中指出,世界上一切民族都在為生存而競爭,中國如果不能自強,就會亡國滅種,失去生存的權利。(3分)《天演論》對中國人民無異是一副藥力猛烈的清醒劑,也是一個振聾發(fā)聵的警世鐘。(1分)3.《民報》發(fā)刊詞1905年同盟會成立,發(fā)行機關報《民報》,孫中山在其發(fā)刊詞中,將同盟會的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后被稱為三民主義。(1分)民族主義就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民權主義就是創(chuàng)立民國,民生主義就是平均地權。(3分)這是一個比較完整明確的民主革命綱領,對推動革命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而積極的影響。(1分)4.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在孫中山主持下在廣州召開了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分)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民生主義節(jié)制資本和實現(xiàn)耕者有其田兩大原則。(3分)這次會議的成功召開,標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形成。(1分)二、辨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每小題8分,共24分)1.新文化運動是主張全盤西化的思想文化運動。在新文化運動的先進分子中,有的人在宣傳西方式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時,就已經開始對它有所懷疑和保留了。(1分)這是因為:第一,在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已經比較充分地暴露出來。第二,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極端的形式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第三,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的事實,更使他們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了極大的疑問。(6分)這些左翼人士的懷疑,推動著他們去探索挽救2的新的途徑,為他們以后接受馬克思主義準備了適宜的土壤。(1分)2.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始終執(zhí)行了正確的土地政策。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的土地法,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同時又規(guī)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買賣等,這是不適合中國農村實際的。(2分)1929年4月,毛澤東在贛南發(fā)布的第二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2分)1931年2月,毛澤東要求各地各級工農民主政府發(fā)布公告,明確規(guī)定已經分得的土地歸農民個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買賣,別人不得侵犯。(2分)毛澤東還和鄧子恢等一起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土地分配方法:以鄉(xiāng)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礎上,抽多補少,抽肥補瘦。(2分)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日本帝國主義并不是中國人民打敗的。中國抗日戰(zhàn)爭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要戰(zhàn)場,在正確的總體戰(zhàn)略的指引下,粉碎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企圖,單獨對日作戰(zhàn)四年之久,并在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成為對日作戰(zhàn)的主要力量,抗擊和牽制了大部分日軍,殲滅日軍150余萬。(4分)中國戰(zhàn)區(qū)的鏖戰(zhàn)延緩了日軍“南進”的時間,減輕了太平洋戰(zhàn)場上日軍對英美軍隊的壓力。中國遠征軍出師緬甸,對于遠東盟軍對日作戰(zhàn)起了直接配合的作用。(2分)因此,中國是打敗日本帝國主義的主要國家,接受日本投降當之無愧。(1分)當然,中國抗日戰(zhàn)爭也得了到盟國的支持。(1分)三、簡答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1小題10分,2、3小題各6分,共22分)1.簡述列強向中國勒索戰(zhàn)爭賠款和掠奪中國領土的基本情況。1842年,英國強迫清政府割讓香港島。1860年又割去九龍半島和昂船洲。(1分)葡萄牙武力強占澳門半島,脅迫清政府允許葡萄牙“永遠管理澳門”。(1分)沙俄于1858年通過《璦琿條約》,割占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1分)1860年,沙俄割占烏蘇里江以東40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1分)1864年,沙俄通過《勘分西北界約記》,割占中國西北領土44萬平方公里。1881年起,沙俄通過《伊犁條約》等5個條約,又強占中國西北領土7萬平方公里。(1分)1895年,日本強迫清政府簽定《馬關條約》割占中國臺灣省及澎湖列島。(1分)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時期,英國侵略者掠奪廣州贖城費600萬元?!赌暇l約》賠款2100萬元。(1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英國、法國各掠得賠款800萬兩白銀。(1分)日本通過甲午戰(zhàn)爭、《馬關條約》贖遼費等,共掠奪中國人民血汗財富達23150萬兩白銀。(1分)八國聯(lián)軍戰(zhàn)爭時簽訂的《辛丑條約》,規(guī)定中國須向列強賠款高達4億5千萬兩白銀,分39年還清,本息合計約10億兩白銀。(1分)2.簡述1860至1890年代清政府舉辦的主要洋務事業(yè)一是興辦近代企業(yè)。軍用工業(yè)如上海的江南制造總局、南京的金陵機器局、福州的福州船政局、天津的天津機器局以及湖北的湖北漢陽兵工廠。民用企業(yè)如輪船招商局、開平礦務局、天津電報局和上海機器織布局等。(2分)二是建立新式海陸軍。19世紀60年代開始,湘軍淮軍開始裝備洋槍洋炮,以西式方法操練軍隊。19世紀70至90年代,分別建立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和北洋水師,共有艦船六七十艘。(2分)三是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新式學堂主要有京師同文館、北洋水師學堂、福州船政學堂等;先后派遣幼童赴美及官費赴歐留學生200多人。(2分)3.簡述戊戌維新前改革派宣傳維新主張的主要行動。(一)向皇帝上書。如康有為先后7次向光緒皇帝上書,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在1895年的“公車上書”。(1分)(二)著書立說。如康有為寫了《新學偽經考》、《孔子改制考》,梁啟超寫了《變法通議》,譚嗣同寫了《仁學》,嚴復翻譯了《天演論》等。(1分)(三)介紹外國變法的經驗教訓。如康有為向光緒皇帝進呈了《日本變政考》、《俄彼得變政記》、《波蘭分滅記》等書。(1分)(四)辦學會。著名的有強學會、南學會、保國會等。(1分)(五)設立學堂。重要的有康有為主持的廣州萬木草堂、梁啟超主持的長沙時務學堂等。(1分)(六)辦報紙。影響最大的有梁啟超任主筆的上海《時務報》、嚴復主辦的天津《國聞報》以及湖南的《湘報》等。(1分)四、材料分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共14分)[注意]回答本題時,不得照抄原文材料一:英國極不愿意法國進據(jù)云南,日本占領福建。日本方面對于德國之占據(jù)山東,則認為危險萬分。各國方面對于英人之壟斷長江,認為勢難坐視。吾人對于中國群眾,不能視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行之人,彼等在實際上,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至于中國所有好戰(zhàn)精神,尚未完全喪失,可于此次拳民運動中見之。材料二:儒教不革命,儒學不轉輪,吾國遂無新思想、新學說,何以造新國民?悠悠萬事,惟此為大矣!非孔學之小,實國學范圍之大也。孔子于其生存之時代,確足為其社會之中樞,確足為其時代之圣哲,其說亦確足代表其社會其時代之道德??讓W優(yōu)點,仆未嘗不服膺。材料三:忽然聽到十月革命喊出的“顛覆世界的資本主義”“顛覆世界的帝國主義”呼聲,這種聲音在我們的耳鼓里,格外沉痛,格外嚴重,格外有意義。(李大釗)中國“皆與俄國相近”,“須有同類的精神,即使用革命的社會主義”?!拔铱炊韲降母锩巧礁F水盡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種變計”,“只此方法較之別的方法所含可能的性質為多”。(毛澤東)1、根據(jù)材料一,回答:列強瓜分中國圖謀未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5分)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是一個重要原因。不過,他們之間的矛盾和分歧,并非瓜分中國圖謀破產的根本原因。(2分)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侵略斗爭。(1分)在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時期,中國人民以其不畏強暴、敢于和敵人血戰(zhàn)到底的英雄氣概,打擊和教訓了帝國主義者,使他們不敢為所欲為地瓜分中國。(2分)2、根據(jù)材料二,回答:新文化運動對于傳統(tǒng)儒學的基本態(tài)度是什么?(5分)由于孔子所提倡的,是“封建時代之道德、禮教、生活、政治”,與“建設西洋式之新國家”的目標不相適應,所以,啟蒙思想家認定,為了提倡民主和科學,給發(fā)展資本主義掃清思想障礙,必須對孔學進行批判。(2分)孔學并不是傳統(tǒng)思想文化的全部。(1分)并不否認孔學的歷史作用。(1分)也沒有把孔學說得一無是處。(1分)3、根據(jù)材料三,回答:十月革命對于中國有什么意義?(4分)第一,經濟文化落后的國家也可以用社會主義思想指示自己走向解放之路。(2分)十月革命誕生的蘇維埃新俄國號召反對帝國主義,并以平等的態(tài)度對待中國,有力地推動了社會主義思想在中國的傳播。(2分)。五、論述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卮饐栴}要史論結合,言之有據(jù),不得空發(fā)感慨和議論。本題20分)1.能否將傳統(tǒng)中國的君主專制制度變?yōu)楝F(xiàn)代的政治制度,攸關中國救亡圖存與現(xiàn)代化運動的最終成敗。試就本學期所學及平時所認知,論述19世紀以來中國社會各階層在這領域所作的探索及其成就與局限?;卮鸨绢},須先回顧19世紀以來之探索:(一)19世紀60——90年代,外交體制的初步探索和海關制度的創(chuàng)立。(2分)(二)19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的探索,舉出戊戌維新、清末新政及辛亥革命后南京臨時政府的主要制度建設成就。(6分)(三)20世紀20年代至20世紀中葉,南京國民政府黨國體制的變遷(從《訓政綱領》到制憲、行憲國大)。(4分)中國共產黨蘇維埃體制的探索(從蘇維埃政權建設到人民民主專政)。(4分)在從專制制度與現(xiàn)代化制度的分野的角度論述上述歷史回顧對于建立我們民族的當下所具有的意義。(4分) 07-08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試卷代碼:09402B卷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各年級本科生試卷命題人試卷審核人一、名詞解釋(寫清題號與題目,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南京條約》1842年8月,中英兩國簽訂《南京條約》,(1分)規(guī)定中國割讓香港給英國,并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口通商,賠償2100萬銀圓給英國;英國人在華貿易關稅須由中英兩國“秉公議定”。(2分)《南京條約》是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嚴重損害了中國主權,標志中國社會開始向半封建半殖民地轉化。(2分)2.八七會議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了緊急會議。(1分)會議批評了大革命后期中央領導機關的右傾錯誤,確定了進行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2分)選舉了以瞿秋白等為常委的中共臨時中央政治局。毛澤東在會上發(fā)表了“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重要講話。標志黨開始了從大革命的失敗到土地戰(zhàn)爭的星期的偉大轉折。(2分)3.新三民主義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對三民主義作出了新的解釋(1分):在民族主義中突出了反帝的內容,強調對外實行中華民族的獨立;在民權主義中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在民生主義中則提出了“實現(xiàn)耕者有其田”和“節(jié)制資本”兩大原則。(2分)新三民主義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共同政治基礎,標志著聯(lián)俄、聯(lián)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的確立。(2分)4.七七事變亦稱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夜,在盧溝橋舉行軍事演習的日本軍隊詭稱一名士兵失蹤,竟無理要求進入中國駐軍重地宛平縣城武裝搜查,在遭到拒絕后便炮轟宛平城,中國守軍第29軍奮起抵抗日軍的進攻,七七事變終于爆發(fā)。(3分)從此日本公然發(fā)動了全面侵華戰(zhàn)爭,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也由局部抗戰(zhàn)進入了全面抗戰(zhàn)的新時期。(2分)二、辨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每小題8分,共24分)1.《資政新篇》是中國第一個從政治、經濟到社會生活等方面學習西方的改革方案。1859年,洪仁干所提出的《資政新邊篇》,(2分)其主要內容是:在政治方面,主張加強中央集權,并學習西方,制訂法律、制度。在經濟方面,主張發(fā)展近代工礦、交通、郵政、銀行等事業(yè),獎勵科技發(fā)明和機器制造,提倡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制度。在思想文化方面,設立新聞官、新聞館,破除陳規(guī)陋習,提倡興辦學校、醫(yī)院和社會福利事業(yè)。在外交方面,主張同外國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但嚴禁鴉片進口,強調外國人不得干涉天朝內政。(4分)限于當時的歷史條件,《資政新篇》未能實施。盡管如此,但仍然不能否認它的重大歷史意義。因為它是近代中國第一個從政治、經濟、文化以至社會生活等方面全面向西方學習的綱領性文獻,在近代中國先進人物向西方尋找救國救民真理的歷程中,是一個里程碑。(2分)2.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南京臨時政府是辛亥革命的產物,(2分)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這個政權中占有領導和主體地位,(2分)它所制訂的政策措施集中地反映和代表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和愿望,也在相當程度上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要求。(2分)它所頒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2分)3.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的土地政策始終是符合中國國情的。1928年12月毛澤東主持制定的《井岡山土地法》,第一次以立法的形式,肯定了廣大農民以革命的手段獲得土地的權利,但它規(guī)定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買賣,這并不適合中國農村的實際。(2分)1929年4月制定的《興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這是一個原則性的改正,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2分)1931年2月中央2號通告,明確規(guī)定已經分得的田歸農民個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買賣,自由買賣,別人不得侵犯。這就確立了廢除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實現(xiàn)農民的土地私有制的目標和任務,符合農民小私有者的心理。(2分)以鄉(xiāng)為單位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及在原耕的基礎上抽多補少抽肥補瘦簡便易行,王明左傾教條主義盛行時期的“地主不分田,富農分壞田”則是錯誤的。(2分)三、簡答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8分,共24分)1.為什么說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開始?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由洋務派曾國藩、左宗堂、李鴻章、張之洞等所主持的自救運動。(2分)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包括興辦近代企業(yè)、建立新式海陸軍、創(chuàng)辦新式學堂、派人出國留學以及翻譯出版西方科技書籍等。(2分)洋務運動雖然由于種種原因失敗了,但其客觀歷史作用卻不必否認。正是通過洋務運動,使中國有了第一支新式海陸軍、中國有了自己主辦的最早的新式機器企業(yè)及其生產方式,培養(yǎng)了中國第一批外語、科技專業(yè)人才。(2分)以上新事物的出現(xiàn),有利于形成新的價值觀念和社會風氣,標志著中國現(xiàn)代化運動的正式開始。(2分)2.為什么辛亥革命既勝利了又失敗了?用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和歷史觀來認識、評價辛亥革命,必然得出辛亥革命既成功了,又失敗了的科學結論。(2分)首先,辛亥革命勝利的方面是:它推翻了在中國數(shù)千年之久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臨時約法》,使中國實現(xiàn)了20世紀的第一次歷史性巨變,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分)但辛亥革命又失敗了。因為北洋軍閥篡奪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在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下,中國依然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中國人民并沒有獲得解放,資產階級共和國的理想目標并沒有實現(xiàn)。(3分)3.簡述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基本經驗。第一,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使戰(zhàn)勝一切困難,實現(xiàn)奮斗目標的力量源泉,沒有這個團結,就沒有抗戰(zhàn)的勝利。(2分)第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團結奮進的精神動力,是抗戰(zhàn)得以堅持和勝利的重要思想保證。(2分)第三,提高綜合國力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證。一個國家只有首先自強,才能在世界上自立。(2分)第四,中國人民熱愛和平,反對侵略戰(zhàn)爭,但決不懼怕戰(zhàn)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敢于戰(zhàn)勝一切侵略者。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不僅捍衛(wèi)了本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權利,也為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2分)四、材料分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共12分)材料一:1920年1月,有人在報刊上發(fā)表《勞動團體與政黨》一文,呼吁“勞動團體應自己起來做一個大政黨?!辈牧隙翰毯蜕诮o毛澤東的信中指出:“我以為先要組織黨——共產黨。因為他是革命運動的發(fā)動者、宣傳者、先鋒隊、作戰(zhàn)部?!秉h必須“注重‘無產階級專政’與‘國際色彩’兩點”;必須堅持“以唯物史觀為人生哲學社會哲學的出發(fā)點”;必須嚴密黨的組織和紀律,“嚴格的物色確實黨員”等。材料三:1921年夏,利群書社的成員在湖北黃岡開會,表示“贊成組織新式的黨——布爾什維克式,并提議把組織的團體叫做波社(波爾什維克)”。當?shù)弥袊伯a黨成立的消息后,惲代英立即號召其成員加入中國共產黨,并結束利群書社的活動。1922年夏,吳玉章、楊闇公等20余人在四川秘密成立了中國青年共產黨,并發(fā)行《赤心評論》。其后,中國青年共產黨宣布自動取消,并令其成員個別地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卮穑?、通過上述材料,你可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4分)可以得出中國共產黨必然產生的結論。(2分)進一步說明中國共產黨產生的歷史必然性(2分)2、材料二,反映了當時中國先進分子的什么思想?(4分)反映了當時中國先進分子的建黨思想。(2分)代表了當時中國人在建黨問題上的最高認識水平(2分)3、材料三,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什么優(yōu)點?(4分)說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統(tǒng)一的唯一的政黨。(2分)有利于中國共產黨對工人階級和全國人民的集中統(tǒng)一領導。(2分)[注意]回答本題時,不得照抄原文。五、論述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回答問題要史論結合,言之有據(jù),不得空發(fā)感慨和議論。本題20分)1.近代中國人在向西方學習的過程中是如何從器物層面到制度層面到思想文化層面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洋務運動雖然是中國的現(xiàn)代化運動的正式開始,但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指導思想表明,當國人開始向西方學習的時候,首先是從“堅船利炮”和先進的生產、運輸工具等器物層面起步的。那時洋務派還只是承認在器物層面中國要師夷人,而中國在政治倫理、政治體制方面是用不著向西方學習的。(5分)維新派從洋務運動的種種弊端及失敗中,進一步認識到,僅僅從“堅船利炮”的器物層面學習西方是不夠的,還必須在國家政治生活及運行的體制上向西方學習,這就要變法維新。為此,他們引進了進化論,并借用孔子的權威,且以日俄通過變法實現(xiàn)富國強兵的事實,大造變法維新的輿論。他們所領導的“百日維新”,其目的是希望借助皇帝的權威,自上而下實現(xiàn)制度層面的變革。(分)西太后的倒行逆施,使資產階級革命認識到清政府的腐朽本質,他們認定無論是英國式或日本式君主立憲制在中國性不通,中國只能實行美國或法國式的民主共和國。所以,他們以極大的勇氣和毅力,領導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把中國的現(xiàn)代化運動向前大大推進了一步。(5分)曾經參加過辛亥革命的革命民主主義者陳獨秀等,他們從辛亥革命失敗的教訓中認識到,新制度并不是萬能的,關鍵在于要有新人才,才能真正實現(xiàn)新政治,維持新國家。所以,他們把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為求得青年一代的思想解放,造就一代新人,發(fā)起了新文化運動。(5分)江西財經大學08-09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試卷代碼:09402B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06級本科生試卷命題人試卷審核人一、名詞解釋(寫清題號與題目,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戊戌政變維新派的改革遭到了舊勢力的激烈反對,他們以慈禧太后為中心,經過密謀策劃,于1989年9月21日發(fā)動政變(2分)。慈禧太后以“訓政”的名義重新“垂簾聽政”,并下令搜捕維新人士,康有為、梁啟超被迫逃亡國外,譚嗣同等六君子遇害(2分)。這場以慈禧太后為首的保守勢力扼殺維新變法的政治事件被稱作“戊戌政變”。(1分)2.清末“新政”為了擺脫《辛丑條約》簽訂后的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辦政務處,宣布實行“新政”(1分)。此后還陸續(xù)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包括:設立商部、學部、巡警部等中央行政機構;裁撤綠營,建立新軍;頒布商法商律,獎勵工商;頒布新的學制,廢除科舉考試(2分);新政的力度和成效超過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對于推動中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發(fā)揮了積極作用,但由于清政府積弊過深且缺乏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的誠意,未能挽救其滅亡的命運(2分)。3.遵義會議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舉行擴大會議(1分)。會議結束了王明“左”傾教條主義在黨中央的統(tǒng)治,確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正確路線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2分)。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獨立自主地運用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解決自己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會議,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標志中國共產黨在政治上達到了成熟(2分)。4.西安事變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張學良、楊虎城為了實現(xiàn)停止內戰(zhàn)聯(lián)共抗日的目標,在對蔣介石“哭諫”無效的情況下實行“兵諫”,扣留了蔣介石。這就是西安事變(2分)。事變發(fā)生后,中國共產黨派周恩來等到西安,參加張、楊同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齡、宋子文的和平談判。終于迫使蔣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聯(lián)合紅軍抗日等六項承諾(1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成為時局轉換的樞紐,十年內戰(zhàn)的局面結束,國內和平基本實現(xiàn)(2分)。二、辨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每小題6分,共18分)1.西方資本主義勢力來到中國,是為了使中國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錯誤(1分)。殖民主義是適應西方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要求而產生的,它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演進而發(fā)展,是為資產階級剝削國內外人民、建立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服務的(2分)。西方殖民主義勢力來到中國,不是為了使中國成為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而是為了把中國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體系,成為其殖民地、半殖民地(3分)。2.洋務派主張改變封建科舉制度,以培養(yǎng)洋務人才。錯誤(1分)。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只主張學習和引進西方的近代軍事和工業(yè)等方面的科技,不主張變革中國的封建政治上層建筑,(3分)。因而洋務派雖然主張培養(yǎng)洋務人才,但不愿意改變封建科舉制度。(2分)。3.中國不但是首先進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國家,而且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主戰(zhàn)場。判斷正確(1分)。中國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于1931年9月18日。它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序幕(2分)。中國人民的抗日戰(zhàn)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戰(zhàn)場開辟最早,結束最晚,是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的東方主戰(zhàn)場。中國軍民堅持抗戰(zhàn)時間最長,長達14年之久,犧牲最大,軍民傷亡達3500萬人,打死打傷日軍人數(shù)最多,約200萬人,對于打敗日本法西斯起了決定性的作用(3分)。三、簡答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第一小題10分,第二、三小題各8分,三小題共26分)1.簡述從鴉片戰(zhàn)爭到辛亥革命前中國民族民族意識覺醒的標志性成果。1)、林則徐: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編成《四洲志》,介紹西方歷史地理。(2分)。2)、魏源:開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之風氣,編《海國圖志》,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2分)。3)、王韜、薛福成、鄭觀應等早期維新思想家: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同時也要求吸納西方的政治、經濟學說(2分)。4)、嚴復翻譯:《天演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論思想,為救亡圖存的民族意識提供了理論依據(jù)(2分)。5)、孫中山:1894年創(chuàng)立興中會,喊出“振興中華”的時代最強音(2分)。2.簡述南京臨時政府的政權性質。南京臨時政府是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性質的革命政權(2分)。1)、資產階級革命派在這個政權中占據(jù)領導和主體地位(2分)。2)、南京臨時政府制定的各項政策措施,集中代表和反映了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的愿望和利益,在相當程度上也符合廣大中國人民的利益(2分)。3)、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法典(2分)。3.簡述中國早期信仰馬克思主義者的類型及代表人物。1)、五四以前的新文化運動的精神領袖:李大釗、陳獨秀(3分)。2)、五四愛國運動的左翼骨干:毛澤東、周恩來(3分)。3)、部分原同盟會會員、辛亥革命時期的活動家:董必武、林伯渠、吳玉章(2分)。四、材料分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共16分)下面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有關黨的土地政策的一組材料材料一:1、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分配農民個別耕種。2、一切土地,經蘇維埃政府分配后,禁止買賣。3、分配土地后,除老幼疾病沒有耕種能力及服務與公眾勤務以外,其余的人必須強制勞動。4、以人口為標準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5、以鄉(xiāng)為單位分配土地。——摘自1928年12月《井岡山土地法》材料二:1、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歸興國工農兵政府所有,分配給無田地及少田地農民耕種使用。2、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經工農兵政府沒收后,禁止買賣。3、以人口為標準分配土地,男女老幼平均分配4、以鄉(xiāng)為單位分配土地?!?929年4月《興國土地法》材料三:省蘇(即省蘇維埃政府)應該通令各地各級政府,要求各地政府發(fā)出布告,推促農民耕種,在令上要說明過去分好了田即算分定,得田的人,即由他管所分得的田,這田由他私有,別人不得侵犯。以后一家的田,一家定業(yè),生的不補,死的不退,租借買賣,由他自主。田中出產,除交土地稅于政府外,均歸農民所有。吃不完的,任憑自由出賣,得了錢來供給零用,用不完的由他儲蓄起來,或經營商業(yè),政府不得借詞罰款,民眾團體也不得勒捐。農民一家缺少勞動力耕田不完,或全無勞力一點不能自耕的,準許出租。租金多少,以兩不吃虧為原則,由各處議定。——摘自1931年2月毛澤東《關于加強春耕工作的意見》請回答:1.材料一,《井岡山土地法》的頒布有何意義?條文中尚有哪些不適合當時中國農村實際的政策規(guī)定?(6分)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農民分配土地的神圣權利(3分)。不適合實際的規(guī)定是:沒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沒收地主土地(2分),土地所有權屬于政府而不是農民,禁止土地買賣(1分)。2.比較材料二與材料一,土地政策有什么原則的修正?為什么做這樣的修正?(4分)把“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3分)。沒收一切土地往往造成對中農利益的損害,不利于土地勞動的開展(1分)。3.比較材料三與材料一,土地政策又有哪些原則的修正?為什么做這樣的修正?(4分)將土地所有權屬于政府改為屬于農民,將禁止土地買賣改為允許農民自主租借買賣土地(3分)。土地革命屬于民主革命范疇,民主革命不是一般地消滅私有制,應該承認農民對土地的私有權(1分)。4、從上述土地政策的調整中可以獲得什么教益?(2分)土地政策的制定應從實際出發(fā),有利于調動農民的積極性,有利于團結革命力量,有利于發(fā)展農村生產力(2分)。[注意]回答本題時,不得照抄原文。五、論述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卮饐栴}要史論結合,言之有據(jù),不得空發(fā)感慨和議論。本題20分)1.試以革命和現(xiàn)代化作為基本線索回顧先進的中國人對國家出路的探索,并在此基礎上談談革命與現(xiàn)代化的關系。(一)以革命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線索(8分)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三大革命高潮——太平天國、義和團、辛亥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四場戰(zhàn)爭——國民革命戰(zhàn)爭、土地革命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二)以現(xiàn)代化作為中國近現(xiàn)代史基本線索(8分)洋務運動:經濟上開啟近代中國現(xiàn)代化的嘗試;戊戌變法:經濟和政治上的現(xiàn)代化的嘗試;清末新政:經濟和政治上的現(xiàn)代化的嘗試;辛亥革命:建立共和體制,形式上完成了政治現(xiàn)代化的模式轉變;國民黨:在城市仿效德國保守型的資本主義現(xiàn)代化;共產黨:仿效蘇俄的以社會主義為目標的新民主主義現(xiàn)代化,新中國建立后進行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三)革命與現(xiàn)代化的關系(4分)近代中國面臨兩大歷史任務,即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完成這兩大歷史任務包括革命和現(xiàn)代化兩種基本手段。革命是要從根本上推翻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統(tǒng)治秩序,解決生產關系的問題,改變民族受壓迫、人民受剝削的地位和狀況;現(xiàn)代化是要通過發(fā)展社會生產力,改變中國經濟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狀況,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富裕。革命與現(xiàn)代化互相區(qū)別又互相聯(lián)系:革命為現(xiàn)代化掃清障礙,創(chuàng)造必要的前提,現(xiàn)代化是革命的延續(xù)和追求的目標,二者共同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主題。江西財經大學08-09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試卷代碼:09402A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06級本科生試卷命題人試卷審核人一、名詞解釋(寫清題號與題目,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天演論》2.保路風潮3.東北易幟4.盧溝橋事變二、辨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每小題8分,共24分)1.義和團運動存在許多迷信、落后傾向,在反對外來侵略的斗爭中所起的作用并不大。2.辛亥革命是人民群眾無法照舊生活下去以及清政府無法照舊統(tǒng)治下去的必然結果。3.抗戰(zhàn)一開始,中共領導的游擊戰(zhàn)爭就占據(jù)主要地位。三、簡答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8分,共24分)1.簡述百日維新的主要內容?2.簡述五四前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口號及其內涵?3.列舉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中共黨內出現(xiàn)的三次“左傾”錯誤?四、材料分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共12分)材料一:“凡田分九等:其田一畝,早晚二季可出一千二百斤者為上上田,可出一千一百斤者為上中田,可出一千斤者為上下田,可出九百斤者為中上田,可出八百斤者為中中田,可出七百斤者為中下田,可出六百斤者為下上田,可出五百斤者為下中田,可出四百斤者為下下田。上上田一畝當上中田一畝一分,當上下田一畝二分,當中上田一畝三分五厘,當中中田一畝五分,當中下田一畝七分五厘,當下上田二畝,當下中田二畝四分,當下下田三畝。凡分田,照人口,不論男婦,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則多分,人寡則寡分,雜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壞田,好壞各一半。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處不足,則遷彼處,彼處不足,則遷此處?!辈牧隙骸百Y本主義必倒而社會主義必興”,但“真的勞農革命決不會發(fā)生”(甲方言論)“中國人民在世界經濟上的地位,已立在勞工運動日盛一日的風潮中,想行保護資本家的制度,無論理所不可,抑且勢所不能?!薄爸袊鴦趧诱呗?lián)合起來,組織革命團體”是完全必要的和可能的。(乙方言論)問題:根據(jù)材料一,回答: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哪一場運動所制定的土地分配方案?(2分)這一土地方案是如何對土地進行分配的?(4分)根據(jù)材料二,回答:在這次論爭中,甲方和乙方各自代表哪個派別?(2分)兩派分別具有什么樣的觀點?(4分)[注意]回答本題時,不得照抄原文。五、論述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卮饐栴}要史論結合,言之有據(jù),不得空發(fā)感慨和議論。本題20分)1.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面臨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富裕這兩大歷史任務。請結合本學期所學知識,試述近代中國歷史上不同階級和階層的先進分子為實現(xiàn)這兩大歷史任務而進行了哪些探索,并進行客觀的評價?江西財經大學08-09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試卷代碼:09402B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06級本科生試卷命題人試卷審核人一、名詞解釋(寫清題號與題目,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資政新篇》:1859年,太平天國干王洪仁玕提出了一個統(tǒng)籌全局的改革方案——《資政新篇》(1分)。他的主要內容有:學習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發(fā)展近代工礦、交通、郵政、金融等事業(yè),獎勵科技發(fā)明和機器制造;開始提倡資本主義的雇傭勞動制了等(3分)。《資政新篇》是一個具有鮮明資本主義色彩的方案,但缺乏實現(xiàn)的物質基礎和階級基礎。(1分)。2.辛酉政變:在外國公使駐京前后,中國發(fā)生了一場宮廷政變,即北京政變(又稱辛酉政變)(1分)。對外國侵略者持強硬態(tài)度的肅順等大臣被清除,恭親王奕?和慈禧太后掌握政權。奕?等人由于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期間與列強進行交涉并簽訂賣國條約而得到外國人的賞識(3分)。從此,清政府在更大程度上成為外國侵略者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1分)。3.《四洲志》:1841年,林則徐組織翻譯了英國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編成《四洲志》一書。書中敘述了世界五大洲30多個國家的地理、歷史(3分)。林則徐后來把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四洲志》書稿交給好友魏源,魏源于1843年編成《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2分)。4.“百日維新”: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發(fā)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開始變法(1分)。在此后的103天中,光緒皇帝發(fā)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稱“百日維新”,內容包括了政治方面的改革行政機構,經濟方面的設立農工商總局與鐵路礦務總局,軍事方面的裁撤綠營建立新軍等領域的變革(3分)。以西太后為首的守舊勢力于1898年9月21日發(fā)動政變,“百日維新”遂告失?。?分)。二、辨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每小題8分,共24分)1.新文化運動“打倒孔家店”的主張完全否定了孔學的價值,因而是錯誤的。由于孔子所提倡的,是“封建時代之道德、禮教、生活、政治”,與“建設西洋之新國家”的目標不相適應,所以,啟蒙思想家認定,為了提倡民主科學,給發(fā)展資本主義掃清思想障礙,必須對孔學進行批判(5分)。但是,他們也指出,孔學也不等于全部國學(1分),他們也沒有否定孔學的歷史作用(1分),也沒有把孔學說得一無是處(1分)。2.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實行了切合中國實際的土地政策。1928年12月,毛澤東在井岡山主持制定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土地法,以法律的形式否定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但其中沒收一切土地(包括農民的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禁止土地買賣等規(guī)定,并不符合中國農村的實際(2分)。1929年4月,毛澤東等在江西興國制定的第二個土地法即《興國土地法》將“沒收一切土地”改為“沒收一切公共土地及地主階級的土地”,保護了中農的利益使之不受侵犯(2分)。1931年2月,毛澤東要求各級蘇維埃政府明確公告,已經分得的土地歸農民個人私有,可以自主租借買賣,這就確立了廢除地主的土地私有制、實現(xiàn)了農民土地私有制的目標和任務(2分)。毛澤東還和鄧子恢等一切制定了土地革命中的階級路線和土地分配辦法:以鄉(xiāng)為單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的基礎上,實行抽多補少,抽肥補瘦。至此,中國共產黨就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制定了可以付諸實施的比較完整的土地革命綱領和路線(2分)。3.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軍隊消極抗日、積極反共。在戰(zhàn)略防御階段,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zhàn)場,擔負了抗擊日軍戰(zhàn)略進攻的主要任務,組織了淞滬、太原、徐州、武漢會戰(zhàn)等一系列大戰(zhàn)役。國民黨軍隊的愛國將士,表現(xiàn)了空前的民族義憤和抗戰(zhàn)熱情(4分)。在戰(zhàn)略相持階段,國民黨軍也進行過幾次較大的戰(zhàn)役,大體上保住了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區(qū)。在棗宜會戰(zhàn)中,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張自忠將軍在激戰(zhàn)中殉國。但是,這個時期國民黨對抗戰(zhàn)在全局上逐漸趨向消極,基本上實行保守的收縮戰(zhàn)略,以便保存實力;同時又抽出相當多的兵力用來限制、打擊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制造了多次反共“摩擦”事件(4分)。三、簡答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7分,共21分)1.簡述晚清1901年開始的“新政”的主要內容。為了擺脫困境,清政府于1901年4月成立督辦政務處,宣布實行“新政”。(1分)。此后,陸續(xù)推行了一些方面的改革,包括:設立商部、學部、巡警部等中央機構(1分);裁撤綠營,建立新軍(1分);頒布商法商律,獎勵工商(1分);頒布新學制,下令從1906年起正式廢除科舉考試(1分)。1906年還宣布“預備仿行憲政”,并于1908年頒布了《欽定憲法大綱》,制定了一個學習日本實現(xiàn)君主立憲的方案,但又規(guī)定了9年的預備立憲期限(1分)。預備立憲并沒有能夠挽救清王朝,反而激化了社會矛盾,加重了危機(1分)。2.國民黨政府是如何實行一黨專政的獨裁統(tǒng)治的?通過《訓政綱領》,將一黨專政的軍事獨裁統(tǒng)治合法化(3分,含內容2分);建立軍隊(1分);建立特務組織(1分);推行保甲制度(1分);剝奪人民的言論和出版自由,厲行文化專制注意(1分)。3.土地革命時期農村根據(jù)地的蘇維埃體制是如何確立的?在國民黨建立一黨專政的軍事獨裁的黨國體制的同時,共產黨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jù)地,開始了蘇維埃體制的試驗(1分)。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瑞金縣葉坪村舉行(1分)。大會通過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以及土地法令、勞動法等法律文件(1分);選舉產生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成立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執(zhí)行委員會主席(1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實行各級工農兵代表制度(1分)。各級蘇維埃政府廣泛吸收工農兵代表參加政權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1分)。這種制度,體現(xiàn)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有了真正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1分)。四、材料分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材料回答問題。共2題,第一題8分,第二題7分,共15分)1、材料一:代議政治雖今猶在試驗之中,其良其否,難以確知,其存其易,亦未可測(李大釗)材料二:西方思想亦未必盡是,幾多之部分,亦應與東方思想同時改造。(毛澤東)材料三:自競爭人權之說興,機械資本之用廣,其害逐演而日深。政治之不平等,一變而為社會之不平等;君主貴族之專制,一變而為資本家之壓制,此近世文明之缺點,無庸諱言也。問題:分析以上三則材料,說明五四新文化運動后期中國知識分子對于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態(tài)度與前期是否相同。(2分)原因是什么?(6分)五四新文化運動后期中國知識分子對于現(xiàn)代西方文明的態(tài)度與前期是不同的,上述材料表明他們對于現(xiàn)代西方資本主義的社會政策、代議制和啟蒙學說都已經有所懷疑(2分)。其原因是:在帝國主義時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內在矛盾已經比較充分地暴露出來(2分)。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極端的形式進一步暴露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不可克服的矛盾(2分)。中國人學習西方的努力屢遭失敗的事實,更使他們對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在中國的可行性產生了極大的疑問(2分)。材料一:爭取中國士大夫中有勢力的集團,啟開皇帝和政治家們的思想。(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材料二:泰西各國素以愛民為治國之本,不得不藉兵力以定商情。然閉關開釁之端則在中國,故每有邊警,償銀割地,天實為之。(同上)問題:分析以上材料,說明西方來華傳教士在華文化活動的主觀用意和客觀效應。(7分)以上材料,說明西方來華傳教士在華文化活動的主觀用意是:宣揚西方殖民主義奴化思想,改變統(tǒng)治集團對于西方的態(tài)度,美化帝國主義侵略,為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制造輿論(4分)。其客觀效應是:介紹西方史地、政治文化,促進了西學在中國的傳播,對于中國的維新運動、革命運動和文化運動起了一定的積極影響(3分)五、論述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回答問題要史論結合,言之有據(jù),不得空發(fā)感慨和議論。本題共20分)1.有人說:近兩百年的中國歷史,是中國人不斷的用外來的“夷狄之法”來改變固有的“祖宗之法”的過程。試就本學期所學及平時所認知,結合近現(xiàn)代以來中國歷史演進的大脈絡,加以評述?!耙牡抑ā边@里主要指的是西方自16世紀以來逐步演變出來的現(xiàn)代資本主義體系以及19世紀中葉以來逐步演變出的反現(xiàn)代資本主義體系的體系互相競爭的的階段(2分)。仿行現(xiàn)代體系經歷了三大運動:洋務運動的器物模擬(2分);戊戌維新、新政和辛亥革命的改制運動(3分);新文化運動(2分)。1919年以后改變中國的四種探索:共產主義及其實踐(2分);三民主義及其實踐(2分);自由主義及其實踐(所謂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2分);傳統(tǒng)主義的思路(1分)。建議:此答案僅供參考。教師給分,宜粗不宜細。江西財經大學08-09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卷 試卷代碼:09402授課課時:32課程名稱: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適用對象:06級本科生試卷命題人試卷審核人一、名詞解釋(寫清題號與題目,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5分,共20分)1.新三民主義2.《新青年》3.工農武裝割據(jù)4.國民參政會二、辨析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要求對所給命題或觀點進行辨別、分析,觀點正確,言之成理。每小題7分,共21分)1.甲午戰(zhàn)爭是對以“字強”“求富”為目標的洋務運動的檢驗。2.清末新政是晚清統(tǒng)治者的垂死掙扎。3.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是抗日戰(zhàn)爭的中流砥柱。三、簡答題(寫清題號,按順序答題,將答案寫在答題紙相應位置上。每小題9分,共18分)1.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制度變革的主要措施。2簡述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專利使用許可合同范本
- 外賣承運合同范本
- ppp總包合同范本
- 買賣鮑魚合同范本
- 出售工程潔具合同范本
- 人才引進股權激勵合同范本
- 分期合同與框架合同范本
- ppp合同范本 政府
- 鄉(xiāng)鎮(zhèn)建設用地合同范本
- 出軌賠償合同范本
- Q∕GDW 12067-2020 高壓電纜及通道防火技術規(guī)范
- 汽車系統(tǒng)動力學-輪胎動力學
- 《經濟研究方法論》課程教學大綱
- 10T每天生活污水處理設計方案
- 中國民航國內航空匯編航路314系列航線
- 山西特色文化簡介(課堂PPT)
- 電飯煲的智能控制系統(tǒng)設計
- 一元二次方程100道計算題練習(附答案)
- 儲罐玻璃鋼內防腐
- 2013-2015北京地鐵部分線路年客流量
- 機械設計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