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與噶爾丹之交的事功不重_第1頁
清朝與噶爾丹之交的事功不重_第2頁
清朝與噶爾丹之交的事功不重_第3頁
清朝與噶爾丹之交的事功不重_第4頁
清朝與噶爾丹之交的事功不重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清朝與噶爾丹之交的事功不重

康熙二十五年(1696年),覺羅玄業(yè)(康熙皇帝)下令北上。他與蒙古準噶爾省的主要蒙古坎魯巴沙汗作戰(zhàn),摧毀了卡魯?shù)さ闹髁?。這次戰(zhàn)役,是玄燁在長達61年的軍事政治生涯中,親臨前敵的唯一的一次,顯示了玄燁宏大的抱負,堅韌的意志,杰出的軍事才能,而戰(zhàn)爭的意義也極為深遠,故撰本文予以述評。一、噶爾丹乘子的不公平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八月一日,清軍10萬余人,在今內(nèi)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南境的烏蘭通峰(漢語名大紅山)擊敗了噶爾丹的2萬余騎兵,噶爾丹偽裝求和,乘清軍懈怠之時,于八月四日深夜逃回漠北①1?!把赝攫圂鬯劳?得還科布多者僅數(shù)千人”②2。清朝乘戰(zhàn)勝余威,在多倫諾爾(今內(nèi)蒙古錫林格勒盟多倫縣)召集喀爾喀蒙古貴族,舉行了會盟,在喀爾喀施行了清朝的盟旗、封爵、法律制度,加強了行政管理。但是,噶爾丹對清朝雖然表示恭順,實際上并不甘心失敗,他重新制訂了自己的計劃,準備捲土重來,再與清朝抗衡。噶爾丹的親信丹巴哈什哈在投降清朝以后,揭露了噶爾丹的用心:噶爾丹向來有才,亦得人心。自悔其深入烏蘭布通之戰(zhàn),乃近居克魯倫、土刺等處,思以言語煽惑喀爾喀及內(nèi)地蒙古,使(清朝)首尾不相自顧,彼時可圖大事。滿洲聞之,必然出兵,師少則與之戰(zhàn),師眾則尾地而退。滿兵既旋,復躡襲其后,如此不數(shù)年,自然財賦耗絕,必致疲敝。噶爾丹還幻想滅亡清朝。丹巴哈什哈又說道:噶爾丹言:青海諸臺吉并俄羅斯國人與彼同攻中國,又潛通中國回子助彼,計得中國后立回子為中國主,彼則取其賦稅③3。為了使清朝“財賦耗竭,必致疲敝”,噶爾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一,派遣間諜,進行策反。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準噶爾使者厄爾德尼綽爾濟等挾帶噶爾丹書札,散布內(nèi)屬蒙古。又遣使者濟爾哈朗格隆托人捎信給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勸其反叛清廷。三十三年(1694年),清朝將噶爾丹新遣之奸細賽特、沙和卓、伊巴里木等6人在北京正法,以示懲戒④4。但噶爾丹仍不死心,于三十五年又致函沙津:“保證將派給他6萬名俄國生力軍。簡言之,若他們能打敗滿洲人,他們將直接進軍北京,若他們征服了皇朝,他們將伙分地盤?!雹?噶爾丹又派人誘惑喀爾喀車汗烏默客、賽音諾顏部扎薩克一等臺吉阿哩雅,賽音諾顏郡王善巴起兵反清。另派喇嘛至鄂爾多斯6旗煽亂,均被各旗貴族擒獲,獻給清廷⑥6。其二,劫殺清使。早在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冬天,噶爾丹與其政敵策妄阿拉布坦已反目成仇,互相攻擊。策妄阿拉布坦占有伊犁河流域后,為了自保,于三十年(1691年)派遣使者達爾漢囊蘇赴京奏報其與噶爾丹的“交惡始末”,以爭取清朝的經(jīng)濟和軍事援助。清朝為了對噶爾丹的部屬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上命厚加恩賜而遣之,并令郎中桑額護其行,其使人起行之先,令見噶爾丹來使,告以故。”玄燁為此再次勸噶爾丹歸降,因為“自此以后,汝之人無所劫奪,不能歸故土,雖悔莫及,汝當熟籌之”。噶爾丹乃派兵駐扎于哈密,占據(jù)了從中原通向中亞的咽喉地帶??滴跞荒?清朝派員外郎馬迪赴伊犁回報策妄阿拉布坦,護送官兵及向?qū)б恍泄?5人,行至哈密城郊,八月十一日,被噶爾丹所屬圖克齊哈什哈率領(lǐng)500余人,將馬迪等7人劫殺,其余被囚禁于哈密。噶爾丹還派人至西藏扎什倫布寺恫嚇班禪,不準他赴北京朝覲,否則在中途將其攔劫殺害。⑦7這些有礙于清朝統(tǒng)一進程的行為,進一步惡化了清朝與噶爾丹的關(guān)系。其三,勾結(jié)沙俄??滴跞?1691年)以后,噶爾丹多次派遣使節(jié)去沙俄活動。由于沙俄忙于對土耳其作戰(zhàn),無力顧及遠東,所以對其來使并不熱誠,只是授權(quán)西伯利亞當局就地處理蒙古問題。1692年11月,噶爾丹的使者阿欽哈什哈在戈洛文(中俄邊界談判的俄方首席代表)的疏通下到達莫斯科,向沙皇呈遞了噶爾丹的信件:“我等與陛下一向是具有同一事業(yè)的兄弟,友好親善,蒙古乃陛下和我等之敵人,為了貴我雙方事業(yè)的成功,敬請陛下就兵員、火藥、鉛彈和大炮等等一切作戰(zhàn)之所需,給予至善的諭旨?!辈贿^,這次談判并沒有結(jié)果,沙俄只是口頭上表示了對噶爾丹的關(guān)心。在這前后,俄國托博爾斯克行政長官曾派馬特維·尤金于1692年赴噶爾丹處活動,1692、1695、1696年,俄國又三次遣使會見噶爾丹,因此,噶爾丹繼續(xù)對沙俄抱有希望,增強了與清朝對抗的決心⑧8。針對噶爾丹的謀略和活動,玄燁一方面采取克制態(tài)度,對噶爾丹施行救濟,允其貿(mào)易,勸令歸降;同時本著有備無患、視其態(tài)度、待機殲敵的原則,全面進行了調(diào)動和布置,主要包括下列幾方面行動:(一)調(diào)查蒙古丁口,增強軍力??滴跞荒?玄燁令科爾沁貴族將所屬錫伯、達斡爾、卦爾察之男丁14456名有償“進獻”,其中可披甲當差者11850余名,分別安置于上三旗。清朝在齊齊哈爾、吉林烏喇各駐兵3000名(其中余丁各2000名),伯都訥(今吉林扶余縣)1000名。這些戰(zhàn)士,以后大都奉調(diào)隨玄燁北征。三十二年,玄燁清理內(nèi)蒙古的人丁,三十三年四月,共得226270余丁,其中有31596丁分別隸屬于各旗王公貴族,其他194670余丁,三丁抽一,共得披甲兵64891名。在外蒙古,編丁也在進行,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喀爾喀臺吉車凌扎布率600余丁自俄羅斯南投,三丁抽一,編為4佐領(lǐng);喀爾喀臺吉恭額薩木頻等獻巴爾虎240余丁,也編為4佐領(lǐng);根敦代青所屬共有千余弓箭手,共3000余口,玄燁令遷至伊魯安插,亦編為佐領(lǐng);阿爾薩闌代青等部人丁三丁抽一,得甲965名;50名編一佐領(lǐng),得19佐領(lǐng)。于是,清軍的駐防和從征的實力大增。三十二年,安北將軍費揚古奏準選調(diào)蒙古3065人編為30佐領(lǐng),駐于右衛(wèi),這些甲兵,就是來之于清理戶口后的蒙古人?、?。(二)訓練將士。烏蘭布通之戰(zhàn)中,清軍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主將怯戰(zhàn),士卒訓練不精,使噶爾丹逸脫。玄燁吸取了這次戰(zhàn)爭的教訓,在戰(zhàn)后展開了大規(guī)模的練兵活動,“每年秣馬厲兵,教營伍,練攻戰(zhàn),激勵將士,申明賞罰”。⑩10如三十一年九月,玄燁兩次在玉泉山檢閱八旗將士,三十二年、三十三年、三十四年等年的十月,又大閱于玉泉山。玄燁指出:“比年以來,檢閱官兵,歲幾兩舉”。清軍的士氣素質(zhì)、攻守技能有了明顯的提高,所以聽說要出征噶爾丹時,“我大兵皆踴躍應戰(zhàn)”。11(三)積極布防,建立包圍漠北的軍事體系。為防止噶爾丹竄入青海、西藏,玄燁于康熙三十一年十月,任命甘肅提督孫思克為振武將軍。十一月,在右衛(wèi)(今山西右玉縣)駐扎重兵,從京師駐防八旗內(nèi),每佐領(lǐng)調(diào)遣8名;將大同、殺虎口的步兵2244名均改為騎兵,以建威將軍希福駐大同;三十二年四月,在歸化城專設將軍一員,總管都統(tǒng)、副都統(tǒng)、訓練官兵等事務,任命名將費揚古為安北將軍12。三十四年七月,在寧夏設軍駐防,旋授右衛(wèi)左翼護軍統(tǒng)領(lǐng)覺羅舒恕為寧夏將軍。十月,以費揚古為右衛(wèi)將軍兼攝歸化城將軍事。玄燁指出:“歸化城有將軍伯費揚古駐扎,西路事柄,應全付與,右翼察哈爾兵、歸化城兵,及四子部落以西所有扎薩克兵,俱令酌量征調(diào)”。費揚古所在的歸化城,遂成為西路的防御中心。玄燁又令內(nèi)大臣明珠、索額圖,都統(tǒng)噶爾瑪、副都統(tǒng)碩岱赴內(nèi)蒙古中部,調(diào)動內(nèi)蒙古和喀爾喀騎兵,各駐要地偵察聲息。在東北,玄燁令盛京(沈陽)、吉林、黑龍江之兵遇事“可會于形勝之地,科爾沁兵亦令隨行。”黑龍江將軍薩布素擬以索岳爾濟山為三省會兵之地,相機進剿13。康熙三十四年八月,噶爾丹為搶掠喀爾喀的牲畜過冬,向克魯倫河以東推進。結(jié)果,納木扎爾拖音所屬被掠殆盡,逃往陰山之北,“釜甑皆無,食用不盡,鬻人度日?!?4玄燁遂設計誘敵。早在三十一年十一月,玄燁召見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赴北京,令其引誘噶爾丹進入邊塞附近。此時,玄燁在木蘭圍場的克勒溝行營,再次召見沙津,面諭密計,令其派人至噶爾丹處下書:“我科爾沁十旗俱已為爾矣,爾可前來,我等當從此地接應。”當噶爾丹深信不疑之時,玄燁準備“親統(tǒng)大軍,風馳電擊”,一舉將噶爾丹殲滅,否則:“我進彼退,我還彼來,再三如此,凡蒙古諸部,亦大遭其蹂躪矣?!?5當時,漢族大臣擔心他的安全,反對玄燁親臨漠北,深入絕域。玄燁乃反復指出:“夫烈焰弗戢,必將燎原,積寇一日不除,則疆圉一日不靖。”16“夫今不圖,噶爾丹來侵我四十九旗,則必調(diào)天下綠旗沿邊戍守,所擾不益多乎!”17“此寇一殄,則邊塵蕩滌,疆圉輯寧,內(nèi)安外攘,實在此舉?!?8二、營馬隊及兵種康熙三十四年十一月四日,玄燁接到了安北將軍費揚古的奏報和建議:“噶爾丹在巴顏烏蘭之地,宜分軍進剿。”玄燁遂決定分兵三路,大舉出征。中路軍由玄燁親自統(tǒng)率;西路軍由堅定支持玄燁北進的費揚古統(tǒng)率,安北將軍費揚古被任命為撫遠大將軍;東路由抗俄名將、黑龍江將軍薩布素統(tǒng)率。中路擔任主攻,西路負責堵截,東路相機攔擊。三路合圍,互相策應使噶爾丹難以逃脫。(一)中路軍:玄燁決定,中路軍于二月三十日起程。在塞外春寒料峭,青草未萌時出師,可以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中路軍合官兵廝役,原定32970名。包括:京師每佐領(lǐng)6名,漢軍火器營兵2000名及隨營炮兵,共8130名。甲士4人為1伍,1伍攜廝役4名,馬16匹、騾1頭;炮手綿甲軍818名,攜廝役409名;東北之盛京兵2000名,黑龍江兵2000名,寧古塔兵1000名,宣化府綠旗兵3000名(不久減去1000名)。后增內(nèi)務府佐領(lǐng)兵266名,察哈爾左翼四旗軍822名,喀喇沁兵500名,扎薩克王以下、附丁以上1992名,古北口綠營兵1500名,包括隨軍廝役,共約3.6萬名19。中路軍還有預備兵8392名,尾隨主力前進。玄燁令“獲罪人等,及情愿效力官員,俱著隨此進發(fā)”。加上廝役,共約1.7萬人20。中路軍每人自帶80日口糧,另發(fā)帑金6萬兩,造車4000輛,續(xù)又增造1500輛。每車載米6.6石及炊具營帳諸物,用騾馬4匹,10車用馭手11名,調(diào)直魯豫三省夫役充任。另拔喀喇沁兵1000名,翁牛特兵500名挽運。派天津總兵岳升龍、懷慶總兵劉國興及副將27員,領(lǐng)直魯豫三省馬兵500名督運護送,運糧隊的蒙漢伕役及官兵共約8600名20。(二)西路軍分為兩支:歸化城軍與寧夏軍。歸化城軍由費揚古親自帶領(lǐng),二月十八日自歸化城起程。包括右衛(wèi)兵、大同綠旗兵各5000名,京城增發(fā)兵3470名,合官兵廝役共24260名。20另有察哈爾右翼四旗軍822名,大同養(yǎng)馬護軍及鳥槍護軍280名,歸化城土默特官兵854名,內(nèi)蒙古烏蘭察布盟六旗共派兵600名,伊克昭盟鄂爾多斯6旗派兵1000名從征??柨愐糁Z顏部郡王善巴、滾布、鎮(zhèn)國公素泰伊勒登三旗也踴躍參戰(zhàn),善巴一旗即達1500名。估計歸化城軍總計在3萬人以上。配備了各類火炮100門,綿甲7000領(lǐng),火箭3000只20。歸化城軍每人自帶80日口糧。玄燁又令山西巡撫動用正項錢糧,督造了運輸車1500輛。命平陽總兵毛來鳳率馬兵200名及效力人員100名督運,運糧隊總計約3000人。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糧隊即已滿載湖灘河朔(今內(nèi)蒙古托克托縣東南河口鎮(zhèn))的倉米起運21。寧夏軍:這路軍原定22400人,出肅州(今甘肅酒泉)經(jīng)坤都倫河、額濟納河赴漠北。后定于二十二日由寧夏(今銀川市)經(jīng)平羅營出口。22此路有孫思克的甘州(今張掖)軍1800名,潘育龍的肅州軍1000名,董大成的涼州軍(今武威)1200名,殷化行的寧夏軍3000名,共有綠旗7000名。另有由西安將軍博濟率領(lǐng)的西安滿洲軍3000名。滿洲軍每人各帶仆從1名,綠營馬兵2人合帶余丁或子弟1人,以供樵汲牽驅(qū)之役,兵各備馬2匹,驢1頭,這支隊伍共約1.7萬人。孫思克及將弁捐造了子母炮共80門。陜甘軍人給五月行糧,共合米2.24萬石。其中以牛羊帶一日之糧,官兵少有所攜,其余1.72萬石皆以駝馬馱運,以步卒2000名牽挽,馬兵500名護送23。(三)東路軍:由盛京、吉林、黑龍江兵組成,共6000名,合廝役約1.2萬人。盛京、吉林兵于三月起行,黑龍江兵于四月初六起行,會師于索岳爾濟山,直趨克魯倫河。在這之前,清朝已調(diào)內(nèi)蒙古錫林格勒、昭烏達、哲里木三盟的騎兵駐烏爾會河,以便策應東路軍24。粗略估計,玄燁動員兵丁及挽運的規(guī)模在14萬人左右。為了加強各路大軍的聯(lián)系,清朝建立了多路驛站:殺虎口、獨石口外各置60驛,中西兩路之間在汛界外設15站,寧夏軍在郭多里一路設13站,歸化城軍在噶爾拜察罕庫騰一路設17站,每站皆有井10余處,在東北,從索岳爾濟山出發(fā),至盛京長1405里,置急程25站,緩程39站;至墨爾根(今黑龍江省嫩江)1177里,置急程20站,緩程31站;至吉林1650里,置急程29站,緩程48站,每站大抵設馬20匹。原來,中西兩路大軍預定于四月二十七日會師于克魯倫河巴顏烏蘭,因西路途程紆遠,沿線盡是荒漠沙磧,噶爾丹又放火燒荒,所以行程緩慢,歸化城軍剛到達翁金,寧夏軍大隊距翁金尚有10日程,形成了中路軍已于四月九日(5月10日)突進至科圖,東西兩路卻無法策應的局面。這時,沙津密遣誘敵的使者從噶爾丹處回報:“噶爾丹有兵二萬,又借俄羅斯兵六萬”。喀爾喀降者也告稱:“前者(噶爾丹)曾求援兵于俄羅斯國,前月俄羅斯使者二十余人來約,至青草出后,助鳥槍手一千,及車裝大炮發(fā)至東方克魯倫河界上。”25清軍統(tǒng)帥部的親貴、樞臣聽后心懷疑懼,他們謊稱:“噶爾丹去之已遠,皇上當徐還,使西路兵前進”。這個建議,將導致中路軍前功盡棄,西路軍偏師受敵的危險。于是玄燁面諭群臣,凜然宣布:繼續(xù)進軍,“務期剿滅噶爾丹而還”。他嚴正警告畏葸怯懦的大臣:“乃不奮勇前進,逡巡退后,朕必誅之。不知爾等視朕為何如人?……我?guī)熂戎链说?噶爾丹可擒可滅,而肯怯懦退縮乎?且大將軍伯費揚古兵與朕軍約期夾擊,今聯(lián)軍失約即還,則西路之兵不可問矣”。26全軍統(tǒng)一了意志,繼續(xù)北征。為等待西路軍,中路軍行程稍緩,五月五日才迫近克魯倫河。初六日黎明,噶爾丹之侄丹濟拉領(lǐng)千余人掠取馬群,碰上清朝使者,才知清軍已經(jīng)臨近。七日,玄燁親率前鋒兵突進,“諸軍鱗次翼張而進,兵威之盛,彌山遍野,不見涯際,整齊嚴密,肅然無聲”。27八日,噶爾丹登上孟納爾山遙望清軍行進規(guī)模,驚呼:“是兵從天而降耶?”被迫將器械、甲胄、帳房、臥病稚幼盡皆拋棄,連夜?jié)⑻?。玄燁先是率綠營馬兵追擊,初九日抵克魯倫河,見敵軍不敢扼河守險,知所謂“俄兵援助”全是謊言,乃連追三天(九——十一日),考慮全軍糧草不足,遂命馬思哈為平北將軍,帶20日糧,領(lǐng)精銳躡后窮追。噶爾丹曾擬在拖諾山阻擊,因部屬狂奔不止,后又謀在厄赫木布爾哈蘇臺柳林內(nèi)列駝城拒戰(zhàn),聞西路兵已從背后抄來,于是繼續(xù)西逃,并謀劫掠西路軍28。西路歸化城軍因途中牲口倒斃,糧餉不繼,途中曾進行精簡,留下戰(zhàn)兵1萬人。寧夏軍剛出平羅口,已有餓斃者,行1200里至郭多里時,馬匹大量凍餒而死,以致“一兵不足一馬,且僅存皮骨”。博濟、孫思克果斷地決定:汰弱留強,集中糧、馬,選銳北上,于是留下西安滿兵2000名,甘涼寧肅四鎮(zhèn)綠旗兵2300人?!捌溆啾M數(shù)擇將佐之素有威望者帶歸”。孫思克先率500名至翁金附近的察罕和朔與費揚古會師,其余加速跟進。五月四日,西路軍兩支已到達土刺河。五月十三日,西路軍與噶爾丹軍遭遇,雙方展開了一場決定噶爾丹命運的殊死搏斗29。三、噶爾丹讓人成長噶爾丹軍的人數(shù),諸書記載不一,多說是五六千人。30但在昭莫多之戰(zhàn)以后,除被消滅、俘虜、投降者外,仍有兵五六千人,所以其軍力以萬人較為符合實際。費揚古在戰(zhàn)后奏報:“噶爾丹率‘賊’萬許,向前逆戰(zhàn)”。蔣良騏《東華錄》也記載:“噶爾丹率‘賊’萬計逆戰(zhàn)”31。雙方?jīng)Q戰(zhàn)之處昭莫多(今烏蘭巴托以南之宗莫德),蒙語意為大樹林,位于富饒美麗的土刺河上游,“其北大山,千仞壁立,山下平川廣數(shù)里,樹木斷續(xù),有河流其間,曲折環(huán)繞,其南山差低于北,逶迤而下,有小山橫焉,戰(zhàn)地也”。西路軍在戈壁荒漠,牧草燒絕之地跋涉了77天(寧夏軍為73天),糧食已絕,饑疲交困,面有菜色,剛臨近昭莫多,藍翎侍衛(wèi)布達領(lǐng)前哨已與敵人在30里外的特勒爾濟口遭遇。費揚古聞訊后命緊急行軍,搶占昭莫多的有利地形,決定采取以逸待勞、餌敵來攻、后發(fā)制人方針。令喀爾喀郡王滾布、副都統(tǒng)阿南達、阿迪、署前鋒統(tǒng)領(lǐng)碩代且戰(zhàn)且退,引誘敵人進入特勒爾濟口。噶爾丹也是一名有經(jīng)驗的戰(zhàn)略家,他并不甘心自己的潰滅,為挽回士氣,重振雄風,他于退卻中也在尋找時機,企圖殲滅清朝的西路主力軍。他見清誘敵之前鋒軍剛一交手,即“潰不成軍”,乃率萬騎,向昭莫多潮涌而來。在這個關(guān)系到西路軍生死存亡的緊急時刻,費揚古、孫思克采納了寧夏總兵殷化行的建議:以甘、涼、寧、肅四鎮(zhèn)綠旗兵2300人搶占小山制高點,作為中堅,扼險俯擊,以京城、西安滿洲漢軍官兵、察哈爾右翼4旗、鄂爾多斯6旗、吳拉特3旗、毛明安旗、四子部落旗、喀爾喀右翼旗蒙古兵緊靠東方高地列陣,右衛(wèi)滿洲漢軍官兵、大同綠營兵、喀爾喀善巴、滾布、素泰伊勒登3旗兵就西方沿河布陣,清軍臨危不亂,迅速張開口袋,準備一舉殲滅噶爾丹軍。激戰(zhàn)首先是從爭奪小山制高點開始的,殷化行率兵剛登上小山頂,噶爾丹軍也幾乎同時到達,只是晚了幾步。殷化行令士卒皆下馬,發(fā)子母炮迎戰(zhàn)。噶爾丹與其妻阿奴等率眾舍騎仰攻,鳥槍、弓箭齊發(fā)。肅州總兵潘育龍右腮中彈,鮮血淋漓,仍殊死搏斗。雙方從太陽偏西殺至薄暮(未時至酉時,即下午三時四時至七八時),仍處于膠著狀態(tài)。殷化行望見敵人陣后森林中人馬叢集,久不出動,斷定是敵人的婦稚輜重,乃請費揚古命令左翼軍借柳林為掩護,猛沖噶爾丹軍的側(cè)翼;再派精兵一支從南面繞出,沿右側(cè)奇襲噶爾丹軍陣地后方。費揚古立即照辦,命兩翼軍上馬鳴角,猝然反攻。又遣精騎逕取噶爾丹后方。殷化行望見兩軍搏戰(zhàn),遂鼓兵擁拒馬木,執(zhí)圓盾控矢沖下,呼聲震天,矢射如雨。“‘賊’眾遂披靡,墜下山谷者滿坑谷,棄杖如麻”。32噶爾丹之妻阿奴中鳥槍死,宰桑代巴圖爾等4人被一炮炸飛,博羅和卓中箭死。噶爾丹見炮火猛烈,引數(shù)騎先逃,丹濟拉、丹津鄂木布亦遁,阿拉布坦拼死苦斗,被滿洲兵圍攻,最后沖出。清軍在月下追殺30余里,費揚古才傳令停止追擊。是役費揚古奏報殲敵2000余人,阿南達認為應是3000余人;另獲駝馬若干,牛2萬余頭,羊4萬只33。四、“馬群”與軍事組織清朝經(jīng)歷10年(1687—1697年)的斗爭,特別是由于昭莫多之戰(zhàn)的決定性勝利,終于殲滅了敵軍主力,為統(tǒng)一漠北掃除了障礙。清朝的勝利,具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玄燁能夠果斷決策,相機出塞,連續(xù)作戰(zhàn)。當時滿洲貴族入關(guān)已久,懼怕艱苦和犧牲,貪圖奢侈和享受,已形成為不良的社會風氣。如出征之前,玄燁“曾令三品以上諸臣集議,比時議當征討者,舉朝不過三四人”。34但是玄燁不茍且偷安,養(yǎng)癰遺患,毅然親征,途中并怒斥要求撤退的大臣,從而挽救和聲援了西路軍。昭莫多之戰(zhàn)后,玄燁不殫嚴寒,兩次西巡黃河北套、西套,招降敵軍潰散的部眾,展開軍事政治攻勢,才能最終戰(zhàn)勝敵人。這種不避艱險、竄寇必追的精神,應予肯定。其二,玄燁知人善任,選擇的將帥謀勇兼?zhèn)?皆得其人。在烏蘭布通之戰(zhàn)時,由于用人不當,結(jié)果讓敵人從包圍圈中輕易逃脫,留下了深刻的教訓。在昭莫多之戰(zhàn)中,玄燁總統(tǒng)三軍,并親率中路軍。西路則以費揚古為帥,因費揚古進取心強,謹慎持重,愛惜士卒,熟悉邊情,具有“智、信、仁、勇、嚴”的素質(zhì),在北伐前,“眾皆勸阻,惟伯費揚古言其當討”。所陳奏的謀略、方案、出兵時間均與玄燁暗合,促使玄燁下了出征的決心。在漫漫征途上,費揚古果斷地支持了孫思克選銳北征的建議。昭莫多之戰(zhàn)中,費揚古在戰(zhàn)術(shù)上實行了誘敵來攻,“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35的謀略。戰(zhàn)爭激烈時,他能采納殷化行奇襲敵人輜重的建議。大捷之后,他不矜功自持,能善待降俘。大軍班師之后,他仍在塞上披霜蹈雪,伺機尋敵。西路軍的振武將軍孫思克,年已七旬,右臂早已傷殘及骨,還身先士卒,奮發(fā)有為。西安將軍博濟深孚眾望,能與漢族將領(lǐng)和衷共濟。寧夏總兵殷化行多謀善斷,曉暢戎機。玄燁篩選出這些滿漢俊彥統(tǒng)帥西路軍,對奪取勝利有重大的意義。第三,關(guān)心官兵,振奮士氣。為了鼓舞和激發(fā)士兵的斗志,玄燁事事留意經(jīng)心。出征之前,玄燁令賞給綠旗兵安家費10兩白銀,東北之兵各給一年俸餉,中西兩路軍人各備馬4匹,由戶部發(fā)給馬價,官員、侍衛(wèi)預支的秋季俸銀免予扣還,歸化城土默特官兵每人賜銀5兩,官員賜緞1—2匹。三十五年正月十四日,玄燁令出征官兵坐于紫禁城金水橋內(nèi)外,午門內(nèi)外,玄燁親臨太和門賜宴和賞賚出征將士,并命內(nèi)監(jiān)戲班演戲勞軍,激發(fā)官兵的戰(zhàn)斗熱情。四月,在塞上的行軍途中,玄燁以御用袍帽賜給宣化綠營將佐,另賜每營士兵牛29頭、羊30只,又撤御用茶飯與官兵列坐共餐,皇帝“解衣推食”,使官兵感激涕零。行軍至滾諾爾時,雨雪交加,砭人肌骨,玄燁在營地露立于曠野,等士兵搭好氈房,舉火炊食,他才進御營晚餐。玄燁旋令侍衛(wèi)載御營備用的氈房、食品、柴炭,送給饑寒交煎的運米伕役,使他們能及時就餐和安寢。出口以后,為了節(jié)約糧食,珍惜馬匹,玄燁帶頭每日一餐;沙漠難行處,他本人親自率領(lǐng)大軍、將士下馬步行;途中安排行軍路線、打井、浚泉、分配牧地、行軍營地布置、前軍給后軍保護水源和牧地等問題,他都一一精心安排、檢查、督促,有時他還親自掘井。皇帝仿效古代名將吳起、李廣、馮異的作風,處處以身作則,愛護將士,溝通了君臣情誼,密切了官兵關(guān)系,從而能使部隊士氣高昂,上下一心。第四,糧餉充足,戰(zhàn)馬如云。戰(zhàn)爭的勝負不僅決定于雙方軍事力量的強弱,而且決定于雙方政治組織能力和經(jīng)濟實力的優(yōu)劣。清朝由于統(tǒng)治機器健全,號令通行萬里,所以能動員全國的財力物力為統(tǒng)一戰(zhàn)爭服務。以馬匹為例,“敵在險遠,千里趨利者,騎兵之利也;兩軍相當,沖堅陷陣者,騎兵之威也;敵人潰敗,追奔逐北者,騎兵之捷也”。十三四萬大軍所用之戰(zhàn)馬、馱馬、轅馬、驛馬、備用馬,粗略估計,在22萬匹上下。為籌措這如云鋪地的馬群,清朝傾注了巨大的力量。三十四年二月,玄燁命戶部撥出帑金,令八旗禁旅人置馬1匹,共得馬約6萬匹;七月,遣人分10路赴內(nèi)蒙古和喀爾喀車臣汗部購馬9410匹;九月,玄燁動員留守北京的王公、官員捐助馬駝,定例議敘;罪犯也可捐馬贖罪。當時馬價騰漲,匹馬值銀30兩,京師和直魯豫官員共捐了白銀21萬兩,可購馬7000匹。另外,京、晉、直、魯、豫、江南等地共捐馬17109匹。次年三月,從內(nèi)蒙古再購2000匹,從上駟院挑選了3743匹,以上共約10萬匹。東路軍、西路陜甘軍、隨征的內(nèi)蒙古、喀爾喀蒙古騎兵,分別在各自的駐地(或牧地)選購了必備的馬匹。清朝又以官茶易番馬,“洮岷諸處,額茶三十余萬篦,可中馬一萬匹,陳茶每年帶銷,又可中馬數(shù)萬匹”。清朝還調(diào)用了大批駝、騾、牛、驢幫助運輸,減輕了馬匹承受的壓力。由于玄燁高度重視軍備,所以其他的軍需物資供應也相當充足。以米面為例,中路軍和西路歸化城軍兵每人攜80日口糧,官員攜百日口糧,兩軍另備米車達7000輛,每車運6.6石,略去損耗之0.6石不計,共運米達4.2萬石。由于疾風勁發(fā),飛沙撲面,路途崎嶇,車隊平均每日僅行走10—15里,但是到四月二十九日,中路車隊頭運之米面和牛羊已送至察罕布拉克,距克魯倫河僅230里?!鞍似臁⒕G旗、內(nèi)府兵及職事人員酌量增給米糧,時營外堆積如山,觀者擁塞。內(nèi)喀爾喀諸人……莫不撟舌驚駭,將士志氣與京同”。根據(jù)《實錄》和《方略》統(tǒng)計,大軍在凱旋前后,一路上從車隊、驛隊領(lǐng)糧14次,領(lǐng)米約1.3萬石,面3.6萬斤。車隊在拖陵至察罕腦兒各驛還貯米7593石,滾諾爾至和爾博貯米17937石,面18200斤.在烏拉特卡倫貯米4100石,在翁金還有大批米糧,可見供應組織較好,基本上保證了戰(zhàn)爭的勝利進行39。第五,玄燁注意依靠蒙古人民的力量。長期以來,清朝大力救濟、撫綏內(nèi)蒙古各部。多倫會盟前后,對喀爾喀人又給予了周到的安置,所以玄燁北伐,得到了蒙古人民的全力支持。中、西兩路有蒙古精騎1萬余人參戰(zhàn)和挽運,烏爾會河集結(jié)了大批東蒙古騎兵,喀爾喀人擔任了向?qū)?內(nèi)蒙古為主提供了后勤。比如,中路軍的向?qū)в信_吉兵丁117人,歸化城軍的向?qū)в锌柨ね鯘L布的騎兵,寧夏軍的向?qū)в锌柨ね跎瓢秃桶⒗坪痛T特旗的騎兵。內(nèi)蒙古錫林格勒盟、昭烏達盟、烏蘭察布盟等29旗官兵還踴躍支前,擔任了押運糧草、監(jiān)牧、坐塘、掘井、修道的任務,其中僅錫盟阿巴噶二旗、阿巴哈納爾二旗、浩齊特二旗即有官員268名,兵丁附丁2208名。北征的勝利,有利于蒙古人民的休養(yǎng)生息,所以昭莫多大捷后蒙古各階層都歡天喜地:“每日汗、王、貝勒、臺吉來行宮外慶賀朝謁者甚眾,坐立之處,至不能容。……貢獻駝馬牛羊不可數(shù)計”?!案浇娫_克及牧場蒙古率妻子迎獻酒漿酥酪者沿途環(huán)擁”。36玄燁曾以詩紀其盛:昭莫多之戰(zhàn)的勝利,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是加速了噶爾丹內(nèi)部的分裂,促使了噶爾丹的滅亡。昭莫多之戰(zhàn)后,噶爾丹仍然拒不降清,當時他仍有殘兵約5000余人,牛羊、蒙古包極少,經(jīng)濟陷入絕境。由于他發(fā)動戰(zhàn)爭,倒行逆施,招致了部眾的怨恨,所以內(nèi)部迅速四分五裂。七月四日,其侄丹津鄂木布叛而西去,后率300戶投降了策妄阿拉布坦;稍后,其侄孫阿拉布坦也率眾遷往空奎扎巴喀居住。七月下旬,他遷至鄂羅會諾爾,九月六日,他派其侄丹濟拉到清軍的糧站翁金劫糧,被清軍副都統(tǒng)祖良璧擊敗,從此,不敢再與清軍接觸。九月中下旬,他流竄到庫倫伯勒齊爾,旋又向哈密遷去,此時,沙俄因受《尼布楚條約》的約束,不敢接納他投俄,占據(jù)伊犁河的策妄阿拉布坦與其岳父土爾扈特汗阿玉奇,已調(diào)兵屯于阿爾泰山,因此,他已無法返回故土。吐魯番回王阿卜都里什特原來曾被噶爾丹軟禁14年,昭莫多之戰(zhàn)中被清朝解救,優(yōu)禮遣回吐魯番,噶爾丹對南疆的統(tǒng)治,遂被吐魯番切斷。哈密回王額貝杜拉達爾漢伯克已于九月降清,并將噶爾丹之子色布騰巴爾珠爾擒獲,獻給清廷。噶爾丹唯一可以指望的聲援力量,是西藏以第巴桑結(jié)嘉措為首的神權(quán)勢力,但是清朝已派重兵屯于河西走廊的甘、涼、寧(西寧)、肅四鎮(zhèn),嚴密控制了漠北通向青藏的通道黨河、布隆吉爾河、額濟納河。原準噶爾所屬的甘州薩里維吾爾族(今裕固族)7400余口,也已投降清朝。時勢至此,噶爾丹昔日威震中亞、叱咤漠北的輝煌歲月已成為歷史的陳跡,剩下的只能是竄跡窮荒,走投無路。玄燁采取種種措施,將噶爾丹圍困于漠北科布多河一帶,同時發(fā)起強大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