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認知的發(fā)展_第1頁
兒童認知的發(fā)展_第2頁
兒童認知的發(fā)展_第3頁
兒童認知的發(fā)展_第4頁
兒童認知的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兒童認知的發(fā)展

認知發(fā)展的基本概念“認知”亦稱認識,涉及一系列復雜的心理活動。廣義而言:指人的認識活動,包括注意、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等。狹義:就是思維和記憶?!鞍l(fā)展”指隨時間的延續(xù)有機體在結構和功能上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和現(xiàn)象心理結構:主要指哪些在理論上假設存在的關于各種信息和認識能力的組織,是一種關于認識能力的功能性結構,既包括知識結構,也包括能力結構。功能:是指那些由結構派生出來的活動和表現(xiàn)。認知發(fā)展:指主體獲得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隨時間的推移而發(fā)生變化的過程和現(xiàn)象。認知是人類個體內在心理活動的產(chǎn)物,雖然我們不能直接看到主體內在的認知過程,但可以通過觀察,分析主體,認知活動的外在行為來推斷在其大腦內部進行的認知活動本質。認知發(fā)展心理學家所關心的問題就是:兒童進行認知活動的內在過程(兒童的認知功能如何隨年齡變化而生長)以及導致兒童認知發(fā)展的內在機制。感知能力的發(fā)展嬰兒感知覺的研究

嬰兒知覺研究的最大障礙在于,他們既不能用言語報告自己的知覺活動,也不能以熟練的行為做出反應。因此,研究者能否機智地利用嬰兒的非言語反應,作為推斷他們感知覺活動的指標,就成為嬰兒知覺研究成功與否的關鍵。1、偏好方法(preferencemethod)

在嬰兒研究中,最有效的行為度量是他們的注視行為。范茨1958年發(fā)明“偏好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兒童視覺能力的發(fā)展.基本假設:如果在嬰兒面前同時呈現(xiàn)兩個可供選擇的刺激,在不考慮兩個刺激空間位置的情況下,如果嬰兒對某一對象的注視時間長于對另一對象的注視,則說明嬰兒對第一個對象表現(xiàn)出了“偏好”。亦即表明嬰兒能夠對兩個刺激進行區(qū)分,或知道兩個刺激不同.

1、偏好方法嬰兒從出生起似乎便有了某種對視覺刺激的主動需求。原因一,可能是視覺皮層的正常發(fā)展必須要有相應的視覺刺激輸入。嬰兒運用視覺能力的先天傾向具有高度的適應性。原因二,可能在于嬰兒所傾向于注意的環(huán)境信息,正是那些對他們的發(fā)展而言最重要的刺激,如母親的面孔等。

1、偏好方法優(yōu)點對被試做出反應的要求很簡單,便于實施,可以廣泛運用;對于研究嬰兒分辨刺激的知覺能力發(fā)展來說,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缺點用這種方法獲得的結果,原因是什么,研究者無法知道。如果發(fā)現(xiàn)嬰兒沒有偏愛行為,結果也不好解釋。2、習慣化與去習慣化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給嬰兒呈現(xiàn)一個刺激,監(jiān)視嬰兒對刺激的注意情況。一般來說,把嬰兒放在一個同質的環(huán)境中,如果將刺激不斷重復呈現(xiàn)給嬰兒,嬰兒對刺激的注意力就會下降。注意力的下降表明嬰兒已經(jīng)對其習慣化了。在嬰兒對一個刺激習慣化后,再呈現(xiàn)一個新的刺激,一般的情況下,就會重新激發(fā)嬰兒對新刺激的注意,并能將注意力恢復到先前的水平。2、習慣化與去習慣化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習慣化-去習慣化有兩種形成:實驗者可以根據(jù)嬰兒對一個刺激物注視的時間,來看他是否對該刺激物感興趣。等他們失去興趣后,再呈現(xiàn)一個新的刺激物,以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實驗者給嬰兒呈現(xiàn)兩個刺激物,其中一個保持不變,變化另一個刺激物。嬰兒一般偏愛看新的刺激物,即那個變化的刺激物。他們很少偏愛保持不變的刺激物。

2、習慣化與去習慣化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例:維尼格(Venger)曾給3-4個月的嬰兒呈現(xiàn)兩個三維物體:一個是矩形棱鏡,一個是球體。讓嬰兒看這兩個物體同樣長的時間。然后,把其中一個拿走,把另一個繼續(xù)掛在嬰兒的小床上。過一段時間后,把兩個物體都放在嬰兒前面時,嬰兒只對沒有繼續(xù)掛在其床前的“新”刺激物進行注視。2、習慣化與去習慣化

(habituation-dishabituation)

測量指標吸吮速度心率變化視線聚焦嬰兒的吸吮行為首先給嬰兒一個橡皮奶頭供其吸吮,記下其吸吮頻率的基線。當一個新異的刺激(如聲音)出現(xiàn)時,嬰兒將產(chǎn)生定向反射,可能表現(xiàn)為吸吮行為的中斷或頻率降低。同樣的刺激如果反復呈現(xiàn),嬰兒的定向反射將逐漸減少直至完全消失,吸吮行為不再受刺激呈現(xiàn)的影響。(習慣化)如果這時又出現(xiàn)另一個新刺激,嬰兒可能又產(chǎn)生新的反射行為,吸吮行為再次發(fā)生變化。(去習慣化)例:語音的范疇知覺(categoricalperception)范疇知覺實驗:先聽一個人工合成的b音一段時間后,嬰兒對此厭倦,吸吮速率下降用兩種方式改變VOT(voiceonsettime)1、改變VOT,使b變成p音2、改變VOT,但仍和b屬于同一范疇研究表明,1個月大的嬰兒就能在吸吮速率的變化上表現(xiàn)出對b和p兩個屬于不同音位范疇輔音的辨別能力(范疇間的辨別而非范疇內的辨別)2、習慣化與去習慣化該研究方法能夠提供三方面的信息:(1)嬰兒的知覺辨別能力;(2)嬰兒的知覺偏好;(3)嬰兒的再認記憶的能力。缺點:操作的時間持續(xù)較長,對于年齡小的嬰兒來說,實驗可能還沒有進行完,他們就睡著了;刺激的變化量不易控制。聽覺的產(chǎn)生嬰兒在出生前已開始有聽覺。最清晰地傳遞到胎兒的聲音是母親的言語聲

用塑料玩具狗發(fā)出的“唧唧”聲為刺激,對42名出生24小時內的新生兒測試:一次刺激引起反應19名(45.2%)兩次刺激引起反應16名(38.1%)三次刺激引起反應5名(11.9%)聽覺偏愛對出生3天嬰兒的研究:嬰兒各自的母親朗讀孩子故事并錄音,作為測驗的聲音材料嬰兒用一定的頻率吸吮奶頭,就聽到自己母親朗讀的聲音,反之則變?yōu)樗说穆曇艚Y果:85%嬰兒會按產(chǎn)生母親聲音的頻率吸吮—表現(xiàn)出對母親聲音的偏愛。聽覺偏愛嬰兒對說話聲音敏感嬰兒在聽成人講話時,能使身體運動與講話的聲音模式同步深度知覺

早期的嬰兒是否具有三維知覺能力?吉布森和沃克(Gibson&Walk)發(fā)明了一種叫“視崖”(visualcliff)的裝置,用于探索兒童這種知覺的發(fā)展。

“視崖”實驗“視崖”實驗當嬰兒到能爬行時(一般為7個月左右),表現(xiàn)出逃避深側的傾向(36人中27人爬過淺灘,只有3人爬過懸崖)。

將2個月的嬰兒置于視崖深側時,他們的心率比處于淺側時的心率為低,說明他們能夠從知覺上區(qū)分這種差異。他們只是注意到懸崖,而不是害怕。

方位知覺上下(3歲),前后(4歲),左右(5歲)從具體方位知覺上升到方位概念需經(jīng)歷較長的時間跨通道知覺

將來自不同通道的信息相互聯(lián)系起來,而不是將景象、聲音和觸摸感覺彼此獨立地體驗跨通道知覺不少研究者(包括皮亞杰)認為,嬰兒出生時各主要感覺通道是完全不協(xié)調的,只有通過幾個月的感知運動經(jīng)驗,才逐漸學會把來自不同感覺通道的信息聯(lián)系起來。另一些研究者則認為,嬰兒出生時已擁有跨感覺通道知覺能力,至少他們擁有某種能迅速通過經(jīng)驗獲得這種能力的先天傾向?,F(xiàn)有證據(jù)似乎更傾向于后一種觀點,這些證據(jù)主要涉及三方面:即視覺-聽覺、視覺-觸覺和視覺-身體運動模仿的跨通道整合。

跨通道知覺例:5-8月嬰兒面對以下情境:母親用自己的聲音說話母親用陌生人的聲音說話陌生人用陌生人的聲音說話陌生人用母親的聲音說話結果:當聲音與面孔不協(xié)調時,嬰兒有不安、煩惱的表現(xiàn)應用:統(tǒng)覺失調初入小學,會二位數(shù)加法,但不會跳繩原因:爬得少、抱得多早期教育強調計數(shù)、識字應用:學習失能問題一是視覺--空間知覺障礙。兒童的視力檢查正常,但辨別形狀卻有困難。例如,難以在一定的背景條件下識別圖形和漢字,分不清字的反轉或倒轉,典型表現(xiàn)為上與下、6與9、d與b等分辨不清;有時單獨一個字能認識,放在句子中就難以辨認。兒童的空間定位能力也較差,不易分清左與右。由于這種視覺--空間知覺障礙,明顯影響了兒童的識字和閱讀能力。應用:學習失能問題二是聽覺功能障礙。兒童的聽力屬正常,但辨別聽覺刺激的能力很差,如分不清d、t、n、m等類似音素,對較長的詞句難以重復,不能按照大人的指示做事情等。這些也都影響兒童的理解與閱讀。應用:學習失能問題

三是精細動作障礙。大動作技能:包括走、跑、跳、單腿平衡等;精細動作技能:包括眼睛和手的復雜動作,以及視知覺--視動作的協(xié)調,例如穿針、刺秀等動作就屬此類。閱讀、繪畫、寫字等學習活動更多地依賴于精細動作的參與和協(x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