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朱熹文道合一文道思想研究
朱夫子是理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來自周敦毅、程毅、程浩,他展示了這個系統(tǒng),最終發(fā)展。此后朱熹思想成為宋末以降的官方哲學,影響至今未絕。無論臧否與否,朱熹作為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在中國歷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這一點已為學界廣泛認同,茲不贅述。但同時,朱熹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學家,他的詩文創(chuàng)作和詩文理論獨樹一幟,堪稱大家。洪亮吉《北江詩話》卷三云:“南宋之文,朱元晦大家也;南宋之詩,陸務觀大家也?!蓖鯌搿额}蘭皋集后》亦云:“晦翁言詩,以三百五篇為根本。翁詩為中興冠冕……本深而末茂,實大而華榮?!瘪T沅君說:“在中國古代哲學家中,只有三個人是真能懂得文學的,一是孔子,一是朱熹,一是王夫之?!敝祆湟簧粝铝舜罅康脑娢淖髌?僅詩詞就有1200余首,此外他還有大量論文談詩的言論,這些作品和言論主要集中在《文集》和《語類》中。已經有一些學者對朱熹的著述進行了系統(tǒng)的整理,如四川大學古籍所郭齊、尹波標注的《朱熹集》(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華東師范大學古籍所朱杰人、嚴佐之主編的《朱熹全書》(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即出);還有一些學者寫出了專著,對朱熹的文學思想和創(chuàng)作進行了初步的研究,如吳長庚的《朱熹文學思想論》(黃山書社1994年版)、莫礪鋒的《朱熹文學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等。作為文學家的朱熹正逐步向我們走來,朱熹的文學成就正逐步得到學界的認識和認同。本文擬就朱熹的文道觀,對朱熹的文學思想作一膚淺分析,以求教于方家。(一)理氣為體,理為“神”在朱熹之前,理學家就已提出過他們的文道觀,周敦頤提出“文以載道”說,程頤提出了“作文害道”說。朱熹的文道觀與周、程等人一脈相承,但他有所發(fā)揮,更有所修正。準確的說,他的文道觀是“文道合一”說。這一文道觀雖源于周、張,但究其根底,是源于他的理氣觀。對朱熹的理氣觀有所了解,將有助于我們深入認識朱熹的文道觀。朱熹所謂的“理”,是指先于物質世界而存在,卻又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的一種精神實體。他說:“未有天地之先,畢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無此理便無天地,無人無物都無該載了。有理便有氣,流行發(fā)育萬物?!庇终f:“至于天下之物,則必各有其所以然之故與所當然之則,所謂理也?!薄八匀恢省?即事物的規(guī)律、必然性;“所當然之則”,即人們的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偲饋碚f,“理”在外,在事物之中,即為事物存在、發(fā)展的規(guī)律;“理”在內,在人自身之中,即為性,亦即“仁、義、理、智”之性。朱熹說:“嘗竊謂自天之生此民,而莫不賦之以仁、義、理、智之性,敘之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之倫,則天下之理,固已無不具于一人之身矣?!笨梢?朱熹所謂的“理”就是指封建政治倫理道德,只是他給予這個“理”以本體論上的論證。朱熹所謂的“氣”,是物質性的生物之具。朱熹說:“且如天地間人物草木禽獸,其生也,莫不有種,定不會無種子白地生出一個物事,這個都是氣?!瓪鈩t能醞釀凝聚生物也。但有此氣,則理便在其中?!薄袄怼迸c“氣”相結合,“流行發(fā)育萬物”,產生了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因而“理”與“氣”是不可分割的。朱熹說:“理非別為一物,即存乎是氣中;無是氣,則是理亦無掛搭處。氣則為金木水火,理則為仁義禮智?!崩砼c氣不可分,但這并不意味著理與氣是一回事,理與氣的作用是相等的。朱熹說:“天地之間,有理有氣。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生,必稟此理,然后有性。必稟此氣,然后有形。其性其形,雖不外乎一身,然其道器之間,分際甚明,不可亂也?!边@是講理氣性質的分別,理是形而上的道,氣是形而下的器,二者在形成世界的過程中作用不同,不能把二者混淆起來。不僅如此,理氣就其先后和重要性來說,也是有區(qū)別的,理在氣先,氣依傍于理行。朱熹說:“然以意度之,則疑此氣是依傍這理行”;“要之,也先有理。只不可說是今日有理,明日卻有是氣,也須有先后。且如萬一山河都陷了,畢竟理卻只在這里。”“天道流行,發(fā)育萬物,有理而后有氣。雖是一時都有,畢竟以理為主,人得之以有生。”可見,在理與氣的對比中,朱熹更為強調理的作用。在他看來,理是主導,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氣是輔助,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用朱熹的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有是理,便有是氣,但理是本。”(二)從“夫學者之求道”到“文與道經營道”同理與氣不可分一樣,朱熹認為文與道也是不可分的,是統(tǒng)一于一體的。用他的話說,就是“文從道中流出”。在《讀唐志》中,他說:“歐陽子知政事禮樂之不可不出于一,而未知道德文章之尤不可使出于二也。古之圣賢,初豈有意學為如是之文哉。有是實于中,則必有是文于外。如天有是氣,則必有日月星辰之光耀。地有是形,則必有山川草木之行列。圣賢之心,既有是精明純粹之實,以旁薄充塞乎內,則其著見于外者,亦必自然條理分明,光耀發(fā)越,而不可掩。蓋不必托于言語,著于簡冊,而后謂之文?!敝祆湔J為道德與文章“不可出于二”,文與道是統(tǒng)一不可分割的,“有是實于中,則必有是文于外”,“文”是“道”的自然流露。如果有“精明純粹之實(即道)”,那么發(fā)而為文,也一定是“自然條理分明,光耀發(fā)越,而不可掩”的好文章。在《與汪尚書》中論及蘇軾文章時,他批評了把文與道分離的觀點。他說:“夫學者之求道,固不于蘇氏之文矣。然既取其文,則文之所述,有邪有正,有是有非,是亦皆有道焉,固求道者之所不可不講也。若問惟其文之取,而不復議其理之是非,則是道自道,文自文也。道外有物,固不足以為道。且文而無理,又安足以為文乎?即文以講道,則文與道兩得而以一貫之。否則亦將兩失之?!痹谥祆淇磥?學者求道,不必從蘇軾的文章中去找。但即使是蘇軾的文章,也是有道存在于其中的,只不過這種“道”是有邪正、是非之別的。不能把文與道割裂開來,“道自道,文自文”,因為文中皆有道,道寓于文中,如果文中沒有道(理),也不能稱其為文了。朱熹認為,如果分文與道為二,則“將兩失之”。據此,他還批評蘇軾“文與道俱”說。“文與道俱”本是歐陽修首先提出來的,為蘇軾所繼承和發(fā)揮,朱熹認為這種說法也有毛病。他說:“今東坡之言曰:‘吾所謂文,必與道俱?!瘎t是文自文而道自道,待作文時,旋去討個道來入放里面,此是它大病處。只是它每常文字華妙,包籠將去,到此不覺漏逗。說出他本根病痛所以然處,緣他都是因作文卻漸漸說上道理來,不是先理會得道理了方作文,所以大本都差。歐公之文,則稍近于道,不為空言。如《唐·禮樂志》云:‘三代而上,治出于一;三代而下,治出于二?!说茸h論極好,蓋猶知得只是一本。如東坡之說,則是二本,非一本矣?!敝祆湔J為“文與道俱”說也沒有正確概括文與道的關系,雖然它也講文與道的密切關系,但它是把文與道看作是兩個獨立的東西,從根本上來說,還是把文與道分割開來了,因此朱熹批評蘇軾“大本都差”。朱熹認為文道合一,互相滲透,須臾不可分離,這一觀點還見于他對“文以載道”說的繼承和批判?!拔囊暂d道”是周敦頤提出來的,不過,朱熹通過詮釋的方法,對周敦頤的觀點進行了完善和修正。周敦頤說:“文所以載道也,輪轅飾而人弗用,徒飾也,況虛車乎?”周敦頤并不完全反對文飾,只是反對不載道的“徒飾”,但他還是沒有明確文與道的辨證關系,他把文看作為宣傳“道”的一種工具,這就不僅降低了文的地位,而且把文與道二者割裂開來。朱熹在《通書》中解釋“載道”時說:“文所以載道猶車所以載物,故為車者必飾其輪轅,為文者必善其詞說,皆欲人之愛而用之。然我飾之而人不用則猶為虛飾,而無益于實。況不載物之車,不載道之文,雖美其飾,亦何為乎?”在朱熹看來,文好比車,形式要美,才能悅人,才能傳諸久遠;道好比車中之物,沒有道,文也沒什么用,文與道是結合在一起的。在這里,朱熹不僅強調了“道”的重要性,而且也提出了“為文者必善其詞說”的觀點,從而給予“文”以一定的地位,比之于此前理學家的文道觀,這一觀點顯得更為通達和精致。(三)重新理解和解決文道合一,從“兩學一做”到“詩有三變”在朱熹的文道觀中,文和道雖然是統(tǒng)一而不可分割的,但文與道的重要性是不一樣的。朱熹說:“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葉。惟其根本乎道,所以發(fā)之于文皆道也。三代圣賢文章,皆從此心寫出,文便是道?!备竞椭θ~雖然都是樹木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根本卻是樹木生長發(fā)育的源泉,是更為重要的部分,二者的主次關系不可顛倒,文和道的關系也是如此。由此,他批評了“文以貫道”說。《語類》卷一百三十有這樣一段話:才卿問:“韓文李汗序頭一句甚好?!痹?“公道好,某看來有病?!标愒?“‘文者,貫道之器’,且如《六經》是文,其中所道皆是這道理,如何有病?”曰:“不然。這文皆是從道中流出,豈有文反能貫道之理?文是文,道是道,文只如吃飯時下飯耳。若以文貫道,卻是把本為末,以本為末,可乎?”朱熹認為“文以貫道”的說法正好顛倒了文與道的主次關系,是把本為末,是不足為訓的。除了使用“本末”以外,在其他場合,朱熹還把文道關系表述為“文實”、“體用”、“道器”、“理事”、“內外”等等。朱熹這樣重視道的作用,根據道的標準,他對此前文章有一個評價?!墩Z類》卷一三九,朱熹說:“林艾軒嘗云:班固揚雄以下,皆是做文字。已前如司馬遷司馬相如等,只是恁地說出。今看來是如此。漢末以后,只是屬對文字。直至后來只管弱。如蘇颋著力要變,變不得。直至韓文公出來,盡掃去了,方做成古文。然亦只做得未屬對合偶以前體格。然當時亦無人信他,故其文亦變不盡。才有一二大儒略相效。以下并只依舊。到得陸宣公奏議,只是雙關做去。又如子厚,亦自有雙關之文。向來道是他初年文字,后將年譜看,乃是晚年文字,蓋是他效世間模樣做則劇耳,文氣衰弱,直至五代,竟不能變。到尹師魯歐公幾人出來,一向變了。其舊亦有欲變而不能者,然大概都要變,所以做古文自是古文,四六自是四六,卻不滾雜?!敝祆湔J為班、揚以前的文章都是說出來的,都是從道中流出來的;班、揚以下,都是做文字,只講究屬對文字、片面追求形式;韓愈的成就在于復古,文與道結合起來,但他的影響并不大,而且他自己也沒有徹底貫徹文道合一,因而此后文氣衰弱。直到尹洙、歐陽修等人出來,文與道才再次實現(xiàn)了統(tǒng)一,古文與駢文分道揚鑣。這真是一部簡明的古文運動史了。推動這個運動發(fā)展的關鍵是文道關系。在朱熹看來,文道合一,從道中流出來的,直接“說出來”的文才是最好的;而駢文只是追求“屬對”、“雙關”,是“做出來”的,這是朱熹所反對的,因為它顛倒了文道關系。道的決定作用不僅體現(xiàn)在古文的發(fā)展中,也體現(xiàn)在詩歌發(fā)展史上。在詩歌方面,朱熹提出了“詩有三變”說。在《文集》卷六四《與鞏仲至》中,他說:“亦嘗間考詩之原委,因知古今之詩凡有三變。蓋自書傳所記,虞夏以來,下及魏晉,自為一等。自晉宋間顏謝以后下及唐初,自為一等。自沈宋以后,定著律詩,下及今日,又為一等。唐初以前,其為詩者固有高下,而法猶未變。至律詩出而后詩之與法始皆大變。以至今日,益巧益密,而無復古人之風矣?!卑凑罩祆涞目捶?詩有三變,詩也因而分為三等,越變越糟糕了,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了。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越往下越是注意追求形式、追求“文”的一面,而忽視或拋棄了詩的內容、忽視或拋棄了“道”的一面。朱熹是反對律詩的,他認為“律詩出而后詩之與法皆大變”,以至于詩人們一味追求“巧”和“密”,把“道”都丟棄了。這是朱熹所不能容忍的。(四)從文道到文學對比朱熹的文道觀與理氣觀,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二者在表述上極為相似:理是本,氣是末,氣是理運行的形式;道是根本,文是枝葉,文是道借以表現(xiàn)的形式。這決不只是一種偶然的巧合,而是有著內在的本質的聯(lián)系。朱熹所謂的“理”,主要是指仁義禮智信等一套封建政治倫理道德,朱熹所講的“道”也即是“義理”,他說:“凡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所以為是器之理者則道也?!边@是以理釋道。朱熹曾說:“欲說道中條理具,又將理字別其名。”可見,“道”和“理”是一回事。正因為如此,朱熹認為要寫出好的文章,就在于“窮經觀史以求義理”;只要明理,則文章自然就好。他說:“主乎學問以明理,則自然發(fā)為好文章,詩亦然。”又說:“貫穿百氏及經史,乃所以辨驗是非,明此義理,豈特欲使文詞不陋而已。義理既明,又能力行不倦,則其存諸中者,必也光明四達,何施不為?”可見,關鍵還是“義理”,所謂“文從道中流出”,即是“文從理中流出”。他的理氣觀是本體論、宇宙觀,他的文道觀則是理氣觀在文學上的延伸和演繹。所以,朱熹的文道觀說到底是一種理學家的文道觀,它的出發(fā)點與古文家迥異,這是無庸諱言的。朱熹的文道觀,其可貴之處在于它辨證地論述了文與道的關系,修正了此前理學家把文道分離開來,過分貶低文的作用的偏激觀點。朱熹給予文學以一定的地位,他說:“作詩間以數句適懷,亦不妨,但不用多作,蓋便是陷溺耳?!劣谡嬖姲l(fā)溢,卻又與尋常好吟者不同?!钡矁H是“適懷”和“發(fā)溢”而已,至于有意于文,那卻是朱熹所反對的,他說:“近世諸公作詩費工夫,要何用?元佑時有無限事合理會,諸公卻盡日唱和而已。今言詩不必作,且道恐分了為學工夫。然到極處,當自知作詩果無益。”又說:“今人作文,皆不足為文。大抵專務節(jié)字,更易新好生面辭語,再說義理處,又不肯分曉。觀前輩歐、蘇諸公作文,何嘗如此?”這樣的話,在朱熹的文章和談話中還可以找到許多。朱熹反對作詩寫文章,反對脫離社會現(xiàn)實的淺吟低唱,從當時的現(xiàn)實來看,的確起到了振聾發(fā)聵的作用;他反對拋棄文章的內容和思想,片面追求聲律、辭藻的形式美,也符合文學發(fā)展的規(guī)律,有著糾正時弊的積極意義。但是他給予文學的地位和空間畢竟是很有限的,枝葉終究只是枝葉,文是從屬于道,是從道中派生出來的,因而道是第一位的,是處于主導地位的,甚至有時“道”的主導作用往往變成了決定性的作用。例如他提出“詩無工拙論”,認為“古之君子德足以求其志,必出于高明純一之地,其于詩固不學而能之”,這就走入了極端,倫理道德完全取代了文學的藝術形式,這就在事實上否定了文學形式的相對獨立性。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朱熹所謂的“道”是一種相當狹隘的封建倫理道德,他試圖用這種“道”,為社會重建價值尺度和精神信仰,以達到“重振綱紀”、“致君堯舜上”的目的?!暗馈背闪巳藗儽仨氉袷氐臏蕜t,成為一切文學藝術形式必須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祛斑合同范例
- 收購公司中介合同范例
- 洋房裝修合同范例
- 借款抵押黃金合同范例
- 家政員培訓合同范例
- 文化類公司合同范例
- 展會延期合同范例
- 國內糧食采購合同范例
- 盲人按摩收徒合同范例
- 合作司機合同范例
- TSG-R0005-2022《移動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2022版)
- 旅游學概論最新復習題庫與答案
- Q∕SY 03026-2019 石腦油-行業(yè)標準
- 定向井及水平井基礎知識介紹
- 現(xiàn)行最新2014版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說明及計算規(guī)則
- 精神病??漆t(yī)院可行性研究報告.docx
- 仁愛英語九年級上冊詞匯全冊練習題(共17頁)
- 六年級上冊綜合實踐(食品安全)
- 膠合板生產工藝
- UML校園卡管理系統(tǒng)(共18頁)
- 干、濕球溫度與濕度對照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