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13兩次世界大戰(zhàn)與國際秩序的演變1.(2023·全國乙卷)20世紀30年代,美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法西斯組織。他們采用恐怖手段破壞工人集會,殺害共產黨員、工會活動分子、黑人和猶太人。到1938年底,美國類似的組織至少有800多個。這一現象反映出當時美國A.經濟困境沖擊社會秩序 B.開始推行自由放任主義C.國家干預經濟成效甚微 D.擴軍備戰(zhàn)引發(fā)統(tǒng)治危機【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根據材料“20世紀30年代,美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法西斯組織。他們采用恐怖手段破壞工人集會,殺害共產黨員、工會活動分子、黑人和猶太人。到1938年底,美國類似的組織至少有800多個。”并結合所學可知,1929年至1933年美國爆發(fā)席卷世界的大危機,大危機進一步加深資本主義的矛盾,使得社會局勢動蕩不安,助長了法西斯勢力以及各種破壞組織的出現,A項正確;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盛行的經濟思想為自由主義的經濟思想,主張自由競爭、自由貿易和自由發(fā)展,且胡佛執(zhí)政時期一直堅持自由放任主義,“開始”一詞不符合史實,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國家對經濟的干預措施,其胡佛執(zhí)政時期主要堅持自由放任主義,對經濟干預的力度較弱,排除C項;美國此時并未進行擴軍備戰(zhàn),排除D項。故選A項。2.(2023·湖北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殖民國家曾動用相當數量的軍力迫使非洲人支持宗主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殖民國家不再僅僅依賴武力,而是更傾向于運用電影、無線電和報紙來推廣戰(zhàn)時宣傳,鼓勵和邀請非洲人支持歐洲戰(zhàn)爭。這種轉變的主要原因是A.宗主國殖民控制放松 B.非洲人民的廣泛覺醒C.現代技術手段的發(fā)展 D.世界大戰(zhàn)性質的轉變【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一戰(zhàn)至二戰(zhàn)期間(世界)。結合所學內容可知,與一戰(zhàn)相比,二戰(zhàn)是反法西斯戰(zhàn)爭,戰(zhàn)爭的性質的變化使得殖民國家可以通過宣傳號召的方式來鼓動殖民地國家參與二戰(zhàn),D項正確;A項表述不嚴謹,宗主國殖民控制放松的原因是自身實力下降,排除A項;非洲人民在一戰(zhàn)后就已經在不斷覺醒,非洲人民的覺醒并不是他們參與世界大戰(zhàn)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C項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故選D項。3.(2023·浙江·6月統(tǒng)考)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觀察兩幅圖片,提取關聯信息,自擬一個題目,并結合20世紀相關史實,寫一篇歷史小論文。(要求: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表述成文)【答案】示例:反思戰(zhàn)爭,珍惜和平。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fā)動九一八事變,侵占了中國東北,從而在世界東方形成第一個戰(zhàn)爭策源地。1933年,希特勒出任德國總理,開始掌握國家政權,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歐洲戰(zhàn)爭策源地形成。1939年9月1日,德軍對波蘭發(fā)動了突然襲擊,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1942年1月1日,中國、蘇聯、美國、等26國在發(fā)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標志著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終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大大增強反法西斯國家的力量,鼓舞了全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的斗爭,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勝利的進程。1945年5月9日,德國正式簽署無條件投降書。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國投擲下兩顆原子彈轟炸日本廣島和長崎。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簽署無條件投降書。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這場戰(zhàn)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個國家和地區(qū)、20億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戰(zhàn)爭,戰(zhàn)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余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世界戰(zhàn)爭。和平來之不易,悲劇不能重演。世界各國要反思戰(zhàn)爭,珍惜和平,要加強友好合作,團結互助,遏制霸權主義,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促進世界經濟的共同發(fā)展,促進人類的共同發(fā)展?!驹斀狻勘绢}是論述題之歷史短文撰寫類,時空是20世紀的世界。首先,分析材料內容,第一幅圖片是德國的希特勒上臺,用法西斯思想澆灌橡子樹,第二幅圖片是廣島的蘑菇云,結合二戰(zhàn)史實,自擬一個題目,寫一篇歷史小論文。例如,結合兩幅圖片可得出戰(zhàn)爭與和平--反思戰(zhàn)爭,珍惜和平;其次,結合二戰(zhàn)的背景、法西斯主義思想、戰(zhàn)爭策源地形成的形成、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原子彈爆發(fā)等相關史實,進行闡述。要注意立論正確,史論結合,論從史出,敘述完整,邏輯嚴密,條理清晰,緊扣主題。最后,對所闡述的內容進行簡單的總結。答題思路及評分標準:(1)標題(2分):有題目1分,有價值判斷1分。價值錯誤的標題不得分主題:反法西斯/戰(zhàn)爭與和平/科技是把雙刃劍等(2)結構3分:總分(總分/分總/總分總)結構2分,總結有價值升華1分價值升華:唯物史觀/家國情懷/當代啟示(3)史實6分(正反、辯證的史實),史實表述必須準確,史實錯誤不得分(4)表述1分4.(2023·海南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Ⅰ.文學藝術作品創(chuàng)作者或作品人物Ⅱ.相關歷史事件A.詩歌《西里西亞紡織工人》B.歌曲《國際歌》C.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D.電影《我的1919》E.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F.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G.小說《永別了,武器》H.歌曲《黃河大合唱》海涅鮑狄埃、狄蓋特托爾斯泰顧維鈞斯托夫人洪常青、吳清華海明威光未然、冼星海①拿破侖入侵俄國②1848年歐洲革命③美國內戰(zhàn)④巴黎公社革命⑤抗日戰(zhàn)爭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⑦海南椰林寨戰(zhàn)斗⑧巴黎和會(1)從表的Ⅰ欄中選出四項信息與Ⅱ欄中的歷史事件進行正確配對。(參照示例如:A—②,示例不得作為答案)(2)從已配對的四組信息中提煉一個主題,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要求:主題明確,觀點正確,史論結合,符合邏輯,表達清晰)【答案】(1)B-④C-①D-⑧E-③F-⑦G-⑥H-⑤(2)示例:選擇這四組信息B-④D-⑧F-⑦H-⑤主題: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觀點: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闡述: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中國代表提出廢除外國在華一切特權,取消“二十一條”等,被英、美等國拒絕,成為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索。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證明了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根本行不通。隨之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誕生于1871年巴黎公社運動后的《國際歌》逐漸成為了黨代會閉幕上的歌曲,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為全人類解放不懈奮斗。由于1927年國民黨右派破壞合作,國民革命失敗。為了挽救革命,中共決定用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1927年8月1日周恩來等領導了南昌起義,同年,椰子寨戰(zhàn)斗成為全瓊武裝總暴動的第一槍。中共逐步地探索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中國大陸的最南端海南也建立了瓊崖革命根據地,中共領導農民進行土地革命,調動了人們群眾參與革命斗爭,婦女組建了工農紅軍,被稱為“紅色娘子軍”,新中國成立后紅色娘子軍英勇事跡被改編為電影、芭蕾舞劇等,為世人熟知。七七事變,日軍開始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國共兩黨開始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建立,抗日戰(zhàn)爭成為全民族戰(zhàn)爭。光未然、作曲家冼星海在艱苦條件下創(chuàng)作《黃河大合唱》從延安迅速傳遍全國,以黃河為背景歌頌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斗爭精神,控訴侵略者的殘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災難,向中國全世界發(fā)出民族解放的戰(zhàn)斗號,成為全民族奪取抗戰(zhàn)勝利的號角。【詳解】(1)本題是列舉類材料分析題。時空:近現代中西方。結合所學可知,B歌曲《國際歌》是巴黎公社后創(chuàng)作的,與④巴黎公社革命聯系;C托爾斯泰的小說《戰(zhàn)爭與和平》反映1805年拿破侖入侵俄國,與①相聯系;D電影《我的1919》作品人物顧維鈞反映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情節(jié),與⑧巴黎和會相聯系;E斯托夫人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反映南北戰(zhàn)爭期間的黑人奴隸問題,與③美國內戰(zhàn)相聯系;F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反映瓊崖女子工農紅軍的故事,與⑦海南椰林寨戰(zhàn)斗相聯系;G海明威的小說《永別了,武器》反映了一戰(zhàn)的內容,與⑥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相聯系;H光未然、冼星海創(chuàng)作的歌曲《黃河大合唱》反映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斗爭,與⑤抗日戰(zhàn)爭相聯系。(2)本題是論述題之探究結論論證題。時空:近現代中西方。首先,依據材料問題“已配對的四組信息中提煉一個主題”“主題明確,觀點正確”可知,選擇相互聯系的四組來確定一個主題和一個正確的觀點。例如:選擇這四組信息A-②B-④E-③F-⑦,主題是選擇這四組信息B-④D-⑧F-⑦H-⑤,主題是近代中國的民族獨立,觀點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然后闡述要結合史實,史論結合,邏輯清晰。1.(2023·河北·校聯考三模)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問他的將軍們:這場戰(zhàn)爭能不能僅限于東歐?回答:可以。英國《金融時報》指出:“不管我們可能對大不列顛政府有什么想法,我們至少可以相信它會置身于沖突地區(qū)之外?!边@說明歐洲一些國家(
)A.重視戰(zhàn)前的思想動員工作 B.認為戰(zhàn)爭爆發(fā)不具有必然性C.具有短期取勝的僥幸心理 D.對戰(zhàn)爭規(guī)模與進程預估不足【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一戰(zhàn)前夕(歐洲)。由材料信息可知,一戰(zhàn)前夕,很多人認為,如果歐洲爆發(fā)戰(zhàn)爭,會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不認為會爆發(fā)波及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的大戰(zhàn),可見對戰(zhàn)爭的規(guī)模與進程預估不足,D項正確;材料內容不是對軍隊和民眾進行思想動員,而是對戰(zhàn)爭規(guī)模的預想和推測,排除A項;20世紀初,歐洲形成“同盟國”、“協(xié)約國”兩大敵對的軍事集團,很多人都認識到戰(zhàn)爭爆發(fā)的可能性很大,材料中的觀點就是對戰(zhàn)爭爆發(fā)后如何進展的設想,排除B項;材料所述主要體現對戰(zhàn)爭規(guī)模而非戰(zhàn)爭時長和結局的看法,排除C項。故選D項。2.(2023·江蘇揚州·統(tǒng)考三模)有學者在對1918-1938年世界歷史的反思時認為,這是“二十年虛假而又短暫的和平”時期,“和平既不是建立在懲罰的基礎上,也不是建立在和解的基礎上,這是歷史上的重大失敗?!边@主要反映出一戰(zhàn)后的和平(
)A.孕育了新的危機 B.實現了沖突化解C.損害了大國利益 D.改變了世界格局【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18-1938年(世界)。根據材料“二十年虛假而又短暫的和平”“和平既不是建立在懲罰的基礎上,也不是建立在和解的基礎上,這是歷史上的重大失敗?!辈⒔Y合所學可知,1919年巴黎和會召開,英國和法國、美國主導了會議,與德國等戰(zhàn)敗國簽訂了一系列條約,構成了凡爾賽體系。1921年至1922年,召開了華盛頓會議,由美國主導,會上簽訂了《九國公約》等一系列條約,構成了華盛頓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并沒有完全消除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反而使一些矛盾加劇,為再次爆發(fā)戰(zhàn)爭埋下了隱患,故一戰(zhàn)后的和平孕育了新的危機,A項正確;一戰(zhàn)后的和平并未實現了沖突化解,排除B項;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維護的仍是大國的利益,排除C項;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東亞以及太平洋地區(qū)的統(tǒng)治秩序,是一戰(zhàn)后帝國主義國家重新瓜分世界,奴役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體系,并未改變世界格局,排除D項。故選A項。3.(2023·廣東揭陽·統(tǒng)考三模)1908年,當時一篇頗受歡迎的俄國評論寫道,"俄羅斯民族的命運維系于塞爾維亞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命運,如果塞爾維亞被征服了,被肢解了,那么俄羅斯的未來將會化為灰燼"。在此前后,德國權威報刊聲稱"斯拉夫的海浪無時無刻不在沖擊德意志人的堤壩,如果我們后退一點,那么我們就會失去一切"。材料反映出一戰(zhàn)前A.俄德矛盾成為世界主要矛盾 B.報刊輿論左右國際局勢C.塞爾威亞地區(qū)沖突日益升溫 D.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泛濫【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一戰(zhàn)前夕的歐洲。據材料“俄羅斯民族的命運維系于塞爾維亞等斯拉夫兄弟民族的命運”“斯拉夫的海浪無時無刻不在沖擊德意志人的堤壩”等信息可以看到,奉行本民族利益至上,排除歧視其他民族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泛濫,民族主義成為對外擴張的借口,D項正確;當時世界主要矛盾有很多,并且英德矛盾是當時“世界最主要矛盾”,A項不符合史實,排除A項;“左右”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塞爾威亞地區(qū)沖突是否“日益升溫”從材料無法得出,排除C項。故選D項。4.(2023·山東濟南·二模)1928年簽訂的《非戰(zhàn)公約》規(guī)定:各締約國譴責用戰(zhàn)爭來解決國際爭端,并在相互關系中放棄以戰(zhàn)爭作為執(zhí)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同時,美國宣稱,每個國家“有權決定情況是否需要訴諸戰(zhàn)爭以實行自衛(wèi)”。由此可見,這一公約A.明確制裁侵略維護和平的責任 B.有利于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C.客觀上縱容了綏靖政策的推行 D.體現了全體一致的決議原則【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28年(美國)。據本題材料“每個國家‘有權決定情況是否需要訴諸戰(zhàn)爭以實行自衛(wèi)’。”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主張放棄戰(zhàn)爭的保留條件,可以為發(fā)動戰(zhàn)爭尋找借口。這種做法會導致《非戰(zhàn)公約》的約束力大打折扣,客觀上縱容了綏靖政策的推行,C項正確;《非戰(zhàn)公約》并未明確制裁侵略維護和平的責任,排除A項;材料中《非戰(zhàn)公約》的規(guī)定不利于國際爭端的和平解決,排除B項;一戰(zhàn)后成立的國際聯盟體現了全體一致的決議原則,排除D項。故選C項。5.(2023·河北衡水·模擬預測)下圖是1919年5月13日的漫畫《和平與未來的炮灰》。畫面中,法國總理克里孟梭走在最前面,其身后的是美國總統(tǒng)威爾遜、英國首相勞合·喬治和意大利總理奧蘭多??死锩纤笳f:“奇怪!我好像聽到一個孩子在哭泣!"在立柱后面有一個赤身裸體的小男孩在哭泣,其身后的地上是一張等待簽署的和約。小男孩頭上有文字“1940class”。對該漫畫的合理解讀是A.諷刺了國聯的不公正性 B.隱喻國際關系的不穩(wěn)定性C.揭露了美國稱霸世界野心 D.旨在批判德國法西斯主義【答案】B【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1919年的世界。根據材料“1919年5月13日的漫畫《和平與未來的炮灰》”及所學可知,反映的是巴黎和會上戰(zhàn)勝國懲罰戰(zhàn)敗國德國的場景,結合所學可知,《凡爾賽和約》對戰(zhàn)敗國進行了嚴厲的制裁和限制,但卻沒有解決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作者通過漫畫意在表達對下次戰(zhàn)爭可能爆發(fā)的擔憂,認為巴黎和會并沒有解決歐洲戰(zhàn)后和平問題,B項正確;材料并不是強調國聯的不公正性,與題干主旨不符,排除A項;華盛頓會議揭露了美國稱霸世界野心,排除C項;此時德國還未形成法西斯主義,1934年希特勒建立起集權統(tǒng)治的法西斯體制,排除D項。故選B項。6.(2023·湖南長沙·二模)1914年12月24日,比利時前線的德軍在戰(zhàn)壕里擺上蠟燭,并唱起圣誕頌歌來慶祝。英國士兵唱英語的圣誕頌歌作為回禮,接著兩邊互相喊著圣誕節(jié)的祝賀話語。不久后,雙方在無人地帶互相交換起小禮物。多地士兵之間都出現了非官方的“圣誕節(jié)停戰(zhàn)”。這反映出士兵們A.放棄了愛國主義理想 B.開始萌生反戰(zhàn)主義思潮C.自發(fā)反思戰(zhàn)爭的意義 D.認識到一戰(zhàn)的非正義性【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時空是1914年的歐洲。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德、英的士兵受到本國政府的鼓動踏上戰(zhàn)場,但現代化的戰(zhàn)爭令他們陷入了長期的塹壕戰(zhàn)中,圣誕節(jié)之際他們卻無法回家團圓,雙方都為本國的帝國主義利用,大多數士兵并不想兵戈相向,圣誕節(jié)停戰(zhàn)就是士兵們反思戰(zhàn)爭意義的表現,C項正確;士兵們反思戰(zhàn)爭并非是放棄了愛國主義理想,排除A項;“開始萌生反戰(zhàn)主義思潮”表述不準確,一戰(zhàn)爆發(fā)之前就已經存在反戰(zhàn)主義思潮,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性質方面的論述,一戰(zhàn)中的士兵對戰(zhàn)爭感到迷茫,并不等同于意識到戰(zhàn)爭的非正義性,排除D項。故選C項。7.(2023·浙江寧波·模擬預測)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場浩劫。戰(zhàn)后,戰(zhàn)勝國建立了國際聯盟以維護集體安全,制止戰(zhàn)爭。但是由于在決策機制等方面存在巨大缺陷,國際聯盟在保衛(wèi)世界和平方面沒有作出應有的貢獻,反而客觀上助長了侵略。國際聯盟沒有能夠制止侵略的原因是A.美國和蘇聯沒有加入,缺乏權威性 B.形成決議實行“大國一致”的原則C.成員由主權國家構成 D.英法為維護自身利益操縱國際聯盟【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初的世界。根據所學可知,國聯的宗旨是維護和平、裁剪軍備、實施委任統(tǒng)治、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但由于英法操縱國聯,只為自身的利益考慮,在一些過節(jié)爭端和制止侵略上沒起到應有的作用,D項正確;蘇聯加入過國際聯盟,排除A項;國聯在討論重大問題時采用全體一致原則,不是“大國一致”排除B項;成員由主權國家構成與國際聯盟沒有能夠制止侵略的權力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8.(2023·浙江·校聯考模擬預測)某國際組織以保障國際和平與促進國際合作為宗旨。規(guī)定通過集體安全、裁軍、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等措施,以保障會員國的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并規(guī)定對違背者實行經濟制裁。每個國家都有一票表決權。大會的決議,除特別規(guī)定者外,均需全體一致通過。下列對該國際組織的評述正確的是A.締約國宣布廢棄以戰(zhàn)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B.確定“大國一致”原則,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C.成為英法控制國際事務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D.進一步確立民族自決原則與廢除殖民主義的正義性【答案】C【詳解】本題為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設問可知,這是推斷題。時空范圍為一戰(zhàn)后的世界。根據材料“某國際組織以保障國際和平與促進國際合作為宗旨”“大會的決議,除特別規(guī)定者外,均需全體一致通過”可知,這里描述的是國際聯盟,這一組織成為英法控制國際事務的工具,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C項正確;《非戰(zhàn)公約》締約國宣布廢棄以戰(zhàn)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排除A項;聯合國確定“大國一致”原則,進一步確立民族自決原則與廢除殖民主義的正義性,排除B、D項。故選C項。9.(2023·安徽安慶·三模)1942年,英國政府將關于戰(zhàn)后經濟安排的“國際清算同盟計劃”送交美國政府,美國對此表現出輕視和拖延。1943年春天,美國將“國際穩(wěn)定基金計劃”送交英、蘇、中等盟國政府,讓更多國家接受并支持該計劃,排擠英國的“國際清算同盟計劃”。這表明A.冷戰(zhàn)格局下交流與對抗并存 B.英美戰(zhàn)時同盟關系裂痕凸顯C.英美爭奪世界金融的主導權 D.二戰(zhàn)加劇了世界各國的矛盾【答案】C【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二戰(zhàn)時期的世界。根據材料“英國政府將關于戰(zhàn)后經濟安排的‘國際清算同盟計劃’送交美國政府,美國對此表現出輕視和拖延……排擠英國的‘國際清算同盟計劃’”可得出,材料主要反映出二戰(zhàn)期間,英美兩國在金融領域相互爭斗,爭奪世界金融控制權,C項正確;冷戰(zhàn)開始于1947年,排除A項;英美戰(zhàn)時同盟關系較為穩(wěn)固,排除B項;材料反映二戰(zhàn)期間反法西斯盟友英美兩國爭奪戰(zhàn)后世界金融控制權,并沒有涉及各國矛盾的加劇,排除D項。故選C項。10.(2023·湖南益陽·三模)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1942年7月開始,1943年2月結束,歷時200天,最后德軍慘敗,共損失150萬人、3500輛坦克、1.2萬門大炮、3000架飛機。蘇德戰(zhàn)爭進入蘇軍戰(zhàn)略反攻階段。這表明了A.蘇聯是世界反法西斯偉大力量 B.德國發(fā)動侵略必定失敗C.蘇聯軍事力量成長超越了敵國 D.斯大林模式的偉大勝利【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42年至1943年(蘇、德)。據材料可知,蘇聯最終取得斯大林格勒戰(zhàn)役的勝利,德軍慘敗,蘇德戰(zhàn)爭進入蘇軍戰(zhàn)略反攻階段,據所學可知,德國是二戰(zhàn)中最強大的法西斯國家,蘇德戰(zhàn)場德軍被擊敗,說明蘇聯是世界反法西斯偉大力量,A項正確;材料不能直接體現B項觀點,材料主要陳述蘇德戰(zhàn)場德軍被擊敗,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對比蘇德兩個國家的軍事實力,材料只是說明蘇德戰(zhàn)場德軍戰(zhàn)敗,不能據此得出德軍實力較蘇聯弱的認識,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對斯大林模式的認識,排除D項。故選A項。11.(2023·湖南株洲·校聯考模擬預測)1932年10月,美國紐約市衛(wèi)生局報告,該市公立學校中小學生有20%營養(yǎng)不良。在俄亥俄州、西弗吉尼亞州、伊利諾伊州、肯塔基州和賓夕法尼亞州的礦區(qū),營養(yǎng)不良的兒童有時達90%。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A.大量普通家庭失去收入來源 B.基礎教育經費多年嚴重不足C.國家健康保健系統(tǒng)急需完善 D.農業(yè)生產遭遇嚴重自然災害【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原因類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經濟危機時期美國。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經濟危機時期,美國多地中小學生營養(yǎng)不良,一些礦區(qū)尤為嚴重。其主要原因在于20世紀30年代初期,美國正陷入經濟大危機,企業(yè)破產,工廠倒閉,大量工人失業(yè),許多普通家庭失去收入來源,致使他們的子女營養(yǎng)不良,故A項符合題意?;A教育經費不足只會導致兒童受教育方面出現問題,不會導致身體營養(yǎng)不良,無直接關聯,排除B項;C項屬于措施,不符合設問要求,排除C項;20世紀30年代初期,美國農業(yè)生產并未遭遇嚴重自然災害,不符合史實,排除D項。故選A項。12.(2023·湖北省直轄縣級單位·統(tǒng)考模擬預測)1939年初,法國主張聯合蘇聯遏制德國,英國首相張伯倫說:“我還懷疑它(蘇聯)的動機。我認為這些動機與我們的自由概念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并且它只關心把別人弄得不和?!庇纱丝梢?,英國拒絕聯合蘇聯A.是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 B.出于冷戰(zhàn)對抗的現實C.體現了與法國爭霸的企圖 D.出于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39年初(法國、蘇聯、德國、英國)。根據材料“我還懷疑它(蘇聯)的動機。我認為這些動機與我們的自由概念沒有多少共同之處,并且它只關心把別人弄得不和”可知,當時西歐國家和美國屬于所謂的“自由”國家,這是相對于蘇聯的社會主義制度來說的,因此英國首相的話帶有強烈的意識形態(tài)色彩,D項正確;英國拒絕聯合蘇聯是出于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而不是為了反抗法西斯的侵略,排除A項;冷戰(zhàn)開始于1947年,排除B項;英國拒絕聯合蘇聯是出于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而不是與法國爭霸,排除C項。故選D項。13.(2023·山東日照·統(tǒng)考三模)法西斯主義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支持。法國小說家拉羅舍爾(1893—1945)對民族與文化的稱贊,認為法西斯主義是“靈魂的革命”;意大利哲學家秦梯利(1875—1944)夸耀法西斯主義殘暴是“恢復民族的健康”;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1889—1976)認為“德國人民肩負著命運賦予的實現文化重興的特殊使命”。據此可知,法西斯主義A.導致了思想領域的混亂 B.欺騙了眾多的精英階層C.與歐洲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 D.異化了近代的民族主義【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項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的時空是:19世紀后期到20世紀的世界。材料顯示法西斯主義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支持,其中法國、德國和意大利的文人鼓吹法西斯主義、宣揚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結合所學可知,法西斯主義是極端民族主義思想,宣揚民族優(yōu)劣論,主張對內獨裁、對外侵略擴張,法西斯主義異化了近代的民族主義,D項正確;材料顯示法西斯主義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支持,但未說明法西斯主義導致了思想領域的混亂,排除A項;材料顯示法西斯主義吸引了眾多知識分子的支持,但不等于眾多的精英階層,排除B項;法西斯主義與歐洲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在材料中無法找到依據,排除C項。故選D項。14.(2023·湖北·校聯考模擬預測)1995年,德國小說家施林克發(fā)表小說《朗讀者》,文中的漢娜渴望愛情、真誠善良,但當她前往奧斯維辛死亡營看管猶太女死囚時,卻拒絕打開教堂大門,冷漠地燒死了所有的囚犯。她在法庭上說:“我們就是不能讓她們給跑了!我們對她們有責任!”此文學作品A.旨在重新詮釋人性的價值 B.倡導人的解放和人格健全C.注重反映政治和社會現實 D.體現了對社會歷史的反思【答案】D【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和目的題。時空是1995年(德國)。據材料“但當她前往奧斯維辛死亡營看管猶太女死囚時,卻拒絕打開教堂大門,冷漠地燒死了所有的囚犯”,結合所學可知此文學作品重在對納粹暴政對人性扭曲的反思,D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二戰(zhàn)時期納粹對人性的扭曲,對社會的反思,并不是重新詮釋人性的價值,也不是倡導人的解放和人格健全,排除AB項;材料體現的是納粹對人性的摧殘,并不是單純反映政治和社會現實,排除C項。故選D項。15.(2023·河北·統(tǒng)考模擬預測)如表為法國1919—1937年的一些舉措。這可以用來說明法國
年代事件1919年開始對邊境工程設防問題研究1925年制定了構筑獨立筑壘地域配系的計劃1927年決定先在法國東北構筑梅斯﹑勞特爾和貝爾福3個獨立的筑壘地域,并于1928年開始施工1937年決定沿整個法國、比利時邊境直至北海邊,構筑防線A.致力于遏制法西斯進攻 B.試圖構建集體安全防御體系C.意欲重新劃分歐洲疆界 D.存在著消極被動的戰(zhàn)略思想【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設問可知,這是推斷類題目,時空是1919—1937年的法國。根據材料“1919年開始對邊境工程設防問題研究;1937年決定沿整個法國、比利時邊境直至北海邊,構筑防線”可知,1919年至1937年,法國在邊境地區(qū)采取了利用或改造地形構筑筑城工事,以增強軍隊防御能力的行動,這說明法國對外敵威脅采取的是消極被動的戰(zhàn)略,D項正確;材料無法得出法國致力于遏制法西斯進攻的信息,1933年,希特勒成為德國總理,建立法西斯專政,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法國與其他國家構建集體安全防御體系的信息,排除B項;“意欲重新劃分歐洲疆界”表述有誤,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C項。故選D項。16.(2023·河北滄州·??既#?951年,英國首相丘吉爾調整了對西非殖民地的政策:“第一,我們要幫助西非各殖民地在英聯邦的范圍內獲得自治;第二,我們要鼓勵西非殖民地的經濟和社會的發(fā)展,制定新的《殖民地發(fā)展和福利法案》?!鄙鲜稣哒{整A.表明資本主義殖民體系的崩潰 B.扼殺了西非民族意識C.反映出戰(zhàn)后殖民主義的隱蔽性 D.防止了英帝國的解體【答案】C【詳解】本題是多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次題干設問可知是推斷題、影響題,準確時空是:20時期中期以來的英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1951年,隨著民族解放運動的深入,英國政府被迫調整了西非殖民政策,給予西非更大的自治,鼓勵西非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以緩和西非對英國殖民統(tǒng)治的不滿,反映了這一時期殖民主義侵略的隱蔽性,但其目的仍然是希望維持英國在西非的影響力,C項正確;20世紀90年代,資本主義殖民體系徹底崩潰,排除A項;非洲民族獨立運動高漲,使西方殖民者被迫調整殖民政策,故“扼殺”說法錯誤,排除B項;D項表述不符合史實,大英帝國最終仍然瓦解了,排除D項。故選C項。二、材料分析題17.(2023·河南·校聯考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德國帝國主義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人們往往把1890—1918年的德國稱為“威廉時代”,因為這個時代貫徹一種“威廉主義”的方針政策。威廉二世執(zhí)掌國政后不久便開始執(zhí)行一條“新路線”,即“世界政策”。“世界政策”的主要點就是殖民主義和海軍主義政策。威廉二世得意地解釋他的“世界政策”就是向海外擴展殖民地,掌握制海權,爭霸世界:“德國的未來在海上”,“定叫海神手中的三叉戟(即制海權)掌握在我們手中”。德國從“大陸政策”轉變?yōu)椤笆澜缯摺钡谋尘?,是由于德國工業(yè)的起飛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場和殖民地。19世紀末20世紀初,德國帝國主義向外擴張的矛頭主要指向北非、亞洲(中國)、巴爾干和土耳其。——摘編自丁建弘《德國通史》(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德皇威廉二世積極推行“世界政策”的背景。(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德國推行“世界政策”的影響?!敬鸢浮浚?)背景:德意志統(tǒng)一完成;“威廉主義”政策出現;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德國迅猛發(fā)展;德國步入帝國主義階段;德國經濟實力超過英法;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龐大殖民帝國;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加劇。(2)影響:強化了德國軍國主義發(fā)展;推動了德國的對外擴張;與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矛盾加劇;引發(fā)國際局勢日益緊張?!驹斀狻浚?)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威廉二世時代的德國。背景:根據材料一“德國帝國主義在政治上的代表人物是德皇威廉二世。人們往往把1890—1918年的德國稱為‘威廉時代’,因為這個時代貫徹一種‘威廉主義’的方針政策”可推出德意志統(tǒng)一完成,同時這時期“威廉主義”政策出現;根據材料中的時間信息“1890—1918年”可推出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在德國迅猛發(fā)展;根據材料“‘世界政策’的主要點就是殖民主義和海軍主義政策”可推出德國步入帝國主義階段;根據材料“由于德國工業(yè)的起飛加劇了帝國主義國家間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場和殖民地”可推出德國經濟實力超過英法,英法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建立起龐大殖民帝國,帝國主義各國經濟政治發(fā)展的不平衡加劇。(2)本題是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威廉二世時代的德國。影響:結合所學可從德國自身的發(fā)展、德國和其他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關系以及世界局勢等角度進行分析。根據材料“‘世界政策’的主要點就是殖民主義和海軍主義政策”可知,“世界政策”的推行強化了德國軍國主義發(fā)展;殖民主義是“世界政策”的主要特點之一,該政策的推行推動了德國的對外擴張;根據材料“‘世界政策’的主要點就是殖民主義和海軍主義政策”“德國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市場和殖民地”等信息可知,德國在“世界政策”的推動下積極對外殖民擴張,這使得德國與老牌資本主義強國矛盾加劇,從而引發(fā)國際局勢日益緊張。18.(2023·山東淄博·統(tǒng)考三模)歷史漫畫可以敘史解史。它往往針對重大歷史事件、重要歷史人物等,使用夸張、比喻、寓意、突出細節(jié)等方式,集中反映特定的歷史內容和相關歷史背景,以及作者對歷史問題的認識、解釋與看待歷史的立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圖:為1919年出版的漫畫《吞下苦果》(1)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上述漫畫蘊含的歷史背景、歷史內容和符合史實的寓意。(2)圍繞二戰(zhàn)中的重大事件或歷史人物,按照歷史漫畫的呈現要求,構思一幅歷史漫畫并加以說明。(要求:自擬標題;寫出構思,無需作畫;史實準確;觀點正確。)【答案】(1)背景角度:一戰(zhàn)結束后,協(xié)約國取得勝利,德國戰(zhàn)敗,巴黎和會召開。內容角度:英、法、美等國控制了巴黎和會,締結《凡爾賽和約》,要求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zhàn)爭罪責:戰(zhàn)敗國向戰(zhàn)勝國割地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zhàn)勝國瓜分。寓意:圖中四個人物和旁白表明,四巨頭正合力讓德國吞下象征《凡爾賽和約》的藥丸,凳子上的數字代表了德國的巨額賠款。左方被緊握的男子代表德國,手指代表英、法、美、意、日五國戰(zhàn)勝國,緊握的大手和德國夸張的表情表明對戰(zhàn)敗國德國的嚴厲制裁。(2)示例:主題:雅爾塔會議:合作與未來構思:漫畫的中心是一張圓桌,三把座椅。座椅上分別搭放著一件帶有元帥領章的軍大衣、一件黑色斗篷和一件咔嘰色厚風衣。桌上是一張歐洲地圖。桌旁一扇高大的窗戶,落地窗簾上端分開,下端聚攏,正好形成一個巨大的“V”形。窗外的天空聚集起陰云。說明: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在望;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主要參加者有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會議協(xié)調了盟國的行動,加快了戰(zhàn)勝法西斯的步伐:對戰(zhàn)后世界特別是歐洲做出安排。用三件放在座椅上的衣物代表著“三巨頭”,并暗示討論激烈:“V”形表示著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在望,結局光明:窗外天空的陰云預示著“冷戰(zhàn)”的隱憂。雅爾塔會議既給人們帶來了勝利光明,也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驹斀狻浚?)本題是背景類、特點類、影響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19年(歐洲)。背景:根據材料“1919年出版的漫畫《吞下苦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zhàn)結束后,協(xié)約國取得勝利,德國戰(zhàn)敗,巴黎和會召開。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一戰(zhàn)結束后,德國戰(zhàn)敗,英、法、美等國控制了巴黎和會,締結《凡爾賽和約》,對德國進行制裁,要求德國及其盟國承擔戰(zhàn)爭罪責,包括戰(zhàn)敗國向戰(zhàn)勝國割地并承擔巨額的賠款,裁減軍備,德國的海外殖民地被戰(zhàn)勝國瓜分等。寓意:根據材料“1919年出版的漫畫《吞下苦果》”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四個人物和旁白表明,四巨頭正合力讓德國吞下象征《凡爾賽和約》的藥丸,凳子上的數字代表了德國的巨額賠款。左方被緊握的男子代表德國,手指代表英、法、美、意、日五國戰(zhàn)勝國,緊握的大手和德國夸張的表情表明對戰(zhàn)敗國德國的嚴厲制裁。(2)本題為論述題之歷史事物闡釋題,時空是:二戰(zhàn)時期(世界)。要求:論題明確,史實準確。首先,結合所學知識,確定二戰(zhàn)中的某一重大事件或歷史人物,可以是會議,也可以是某場戰(zhàn)役,或者是各國領導人形象,如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等。結合所學知識,選擇雅爾塔會議進行構思,雅爾塔會議的主題為:合作與未來,表示三巨頭合作進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同時也在規(guī)劃戰(zhàn)后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其次,圍繞主題“雅爾塔會議:合作與未來”進行構思漫畫,會議呈現的是三巨頭開會的場面,而會議是在二戰(zhàn)反法西斯的陰霾之下召開的,可以用天氣來表現此意境,此意境也同時預示著“冷戰(zhàn)”的隱憂;會議研究的是對德戰(zhàn)爭問題,歐洲的地圖不可少,同時三巨頭各自的特征要表現出來等等,具體構思,如:漫畫的中心是一張圓桌,三把座椅。座椅上分別搭放著一件帶有元帥領章的軍大衣、一件黑色斗篷和一件咔嘰色厚風衣。桌上是一張歐洲地圖。桌旁一扇高大的窗戶,落地窗簾上端分開,下端聚攏,正好形成一個巨大的“V”形。窗外的天空聚集起陰云。最后,對構思的漫畫進行解讀說明,需要結合所學二戰(zhàn)期間的歷史知識進行說明,如:1945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在望。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召開會議。會議主要參加者有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會議協(xié)調了盟國的行動,加快了戰(zhàn)勝法西斯的步伐,對戰(zhàn)后世界特別是歐洲做出安排。用三件放在座椅上的衣物代表著“三巨頭”,并暗示討論激烈;“V”形表示著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在望,結局光明;窗外天空的陰云預示著“冷戰(zhàn)”的隱憂。雅爾塔會議既給人們帶來了勝利光明,也帶有明顯的強權政治色彩。19.(2023·江西新余·統(tǒng)考二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改變了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對比,而且還直接沖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在遠東的戰(zhàn)略部署。在新中國成立后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美國歷屆政府對華政策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全面遏制,由此導致中美關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敵對與沖突。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fā)生了重大轉變:美蘇兩個超級大國軍事實力對比朝著有利于蘇聯的方向發(fā)展,美蘇全球爭霸的戰(zhàn)略態(tài)勢呈現蘇攻美守的局面,同時美國還深陷于越南戰(zhàn)爭的泥沼而難以自拔;另一方面,蘇聯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危險的敵人。來自中國北部的安全威脅愈益增強。這些重大因素,連同中美現實主義式的外交互動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幾栽1蟆x軍《20世紀70年代后中美關系發(fā)展模式研究》材料二十月革命后,帝國主義國家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政治包圍,直至發(fā)動聯合武裝干涉。但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下,西歐各國迫切需要蘇俄這一廣闊的市場。1921年3月,英國首先同蘇俄簽訂貿易協(xié)定。1921年4月,列寧提出,“要在資本主義包圍中利用資本家對利潤的貪欲和托拉斯之間的相互敵視,為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生存創(chuàng)造條件”。1922年4月,在意大利舉行的歐洲國家經濟會議上,蘇俄首次同資本主義國家外交代表接觸,但未達成任何協(xié)議。蘇俄代表在會外與德國簽訂了《拉巴洛條約》,兩國同意在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發(fā)展經濟貿易關系。條約打破了帝國主義建立反蘇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企圖。到1922年底,與蘇俄訂立貿易協(xié)定的已有十一個國家。——摘編自任眾主編《世界通史綱要》(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70年代初中美關系改善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蘇俄打破帝國主義對其封鎖包圍的原因以及特點。(3)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影響大國關系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原因:美國方面:美蘇全球爭霸的戰(zhàn)略態(tài)勢中,美國呈現守勢;深陷越戰(zhàn)泥潭;中國影響力增強。中國方面:蘇聯的威脅;考慮臺灣問題;美國的影響力;國際方面:多極化趨勢的出現。(任答六點即可)(2)原因: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西歐各國迫切需要蘇俄的廣闊市場;列寧主張順應世界經濟發(fā)展形勢,積極調整蘇俄對外政策;蘇俄充分利用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任答二點即可)特點:從貿易入手;利用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各個擊破。(任答二點即可)(3)因素:身份界定;國家利益;意識形態(tài)及制度;國家實力;國際格局;國際法;突發(fā)事件。(任答三點即可)【詳解】(1)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美國)。原因:根據材料“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直接沖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在遠東的戰(zhàn)略部署?!捞K兩個超級大國軍事實力對比朝著有利于蘇聯的方向發(fā)展,美蘇全球爭霸的戰(zhàn)略態(tài)勢呈現蘇攻美守的局面,同時美國還深陷于越南戰(zhàn)爭的泥沼而難以自拔”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美國方面,美蘇全球爭霸的戰(zhàn)略態(tài)勢中,美國呈現守勢,深陷越戰(zhàn)泥潭,同時中國影響力增強;根據材料“在新中國成立后約二十多年的時間里,美國歷屆政府對華政策的一個基本特征是全面遏制,由此導致中美關系不可避免地走向敵對與沖突。……蘇聯已取代美國成為中國最危險的敵人。來自中國北部的安全威脅愈益增強。這些重大因素,連同中美現實主義式的外交互動有力地促成了中美外交的革命式接近。”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國方面,蘇聯的威脅,考慮臺灣問題,美國的影響力;根據材料“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國際形勢發(fā)生了重大轉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國際方面,多極化趨勢的出現。(2)本題是背景類、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917——1922年(蘇俄)。原因:根據材料“十月革命后,帝國主義國家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政治包圍,直至發(fā)動聯合武裝干涉。但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下,西歐各國迫切需要蘇俄這一廣闊的市場。”可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西歐各國迫切需要蘇俄的廣闊市場;根據材料“要在資本主義包圍中利用資本家對利潤的貪欲和托拉斯之間的相互敵視,為社會主義共和國的生存創(chuàng)造條件”可知,列寧主張順應世界經濟發(fā)展形勢,積極調整蘇俄對外政策;根據材料“1922年4月,在意大利舉行的歐洲國家經濟會議上,蘇俄首次同資本主義國家外交代表接觸,但未達成任何協(xié)議。蘇俄代表在會外與德國簽訂了《拉巴洛條約》,兩國同意在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發(fā)展經濟貿易關系。條約打破了帝國主義建立反蘇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企圖。”可知,蘇俄充分利用帝國主義國家間的矛盾。特點:根據材料“。1921年3月,英國首先同蘇俄簽訂貿易協(xié)定?!K俄代表在會外與德國簽訂了《拉巴洛條約》,兩國同意在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發(fā)展經濟貿易關系?!?922年底,與蘇俄訂立貿易協(xié)定的已有十一個國家?!笨芍?,從貿易入手;根據材料“1922年4月,在意大利舉行的歐洲國家經濟會議上,蘇俄首次同資本主義國家外交代表接觸,但未達成任何協(xié)議。蘇俄代表在會外與德國簽訂了《拉巴洛條約》,兩國同意在互利原則的基礎上發(fā)展經濟貿易關系。條約打破了帝國主義建立反蘇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企圖?!笨芍?,利用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各個擊破。(3)本題是背景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20世紀70年代初(中國、美國)、1917——1922年(蘇俄)。因素:根據材料“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改變了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力量對比,而且還直接沖擊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以來美國在遠東的戰(zhàn)略部署。……十月革命后,帝國主義國家對蘇俄實行經濟封鎖,政治包圍,直至發(fā)動聯合武裝干涉。但在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打擊下,西歐各國迫切需要蘇俄這一廣闊的市場?!苯Y合所學知識,可以從身份界定、國家利益、意識形態(tài)及制度、國家實力、國際格局、國際法、突發(fā)事件等角度進行分析和說明。20.(2023·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11課《玩磁鐵》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科學一年級上冊青島版
- 2025年棉紗襪子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
- 昆明2025年云南昆明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招聘工作人員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1
- 無錫江蘇無錫江陰市教育系統(tǒng)面向普通高校2025屆畢業(yè)生招聘教師105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退火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亞麻針織衫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三節(jié)合金臺釣抄網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長余輝熒光粉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輸精管提取鉤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超聲波沖花、塑焊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JGJT 152-2019 混凝土中鋼筋檢測技術標準
- DB3212-T 1157-2024 病案庫房建設規(guī)范
- 欠款還款計劃范文
- QBT 2088-1995 硅藻土行業(yè)標準
- 數字電子技術(武漢科技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武漢科技大學
- 《冷作工》 課件 七、扣縫制作
- 室內設計采光分析報告
- 學習解讀2024年新制定的學位法課件
-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自考畢業(yè)生登記表001匯編
- 運河古街項目招商規(guī)劃方案
- 圍手術期血糖管理指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