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病毒_第1頁
流行性感冒病毒_第2頁
流行性感冒病毒_第3頁
流行性感冒病毒_第4頁
流行性感冒病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流行性感冒病毒XX大學XX醫(yī)院主講:XXXX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三、微生物學檢查法

四、防治原則流行性感冒病毒呈球形或絲狀。有包膜。一、生物學特性1、形態(tài)與結構一、生物學特性核心:單負鏈RNA,分為8個節(jié)段。

含RNA多聚酶(PB2、PB1、PA)

衣殼:核蛋白(NP)一、生物學特性包膜:內層—基質蛋白(M)

外層—宿主細胞膜成分

刺突:血凝素(hemagglutinin,HA)

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NA)一、生物學特性HA的主要功能:

●介導病毒吸附和穿入宿主細胞

●刺激機體產生保護性中和抗體N-乙酰神經氨酸(唾液酸)一、生物學特性NA的主要功能:

●參與病毒的釋放和擴散

●誘生抗體,抑制病毒擴散水解N-乙酰神經氨酸一、生物學特性流感病毒電鏡圖(84600×)一、生物學特性2、分型與變異一、生物學特性

根據(jù)核蛋白(NP)和基質蛋白(M)抗原性的不同,可分為三型:

TypeA:humans,animalsandbirds.Anti-genicchangescontinuallyoccur.InfluenzaAepidemicsaremorewidespread,andtheillnessesaremoresevere.

TypeB:humans.Antigenschangetoalesserdegree.

TypeC:humans.stableantigens一、生物學特性

根據(jù)血凝素(HA)和神經氨酸酶(NA)抗原性的不同,可分為若干亞型:H1~H15,N1~N9。一、生物學特性

所有亞型均可引起禽類的感染。

●H5N1、H7N7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可使感染禽類100%死亡。

●H5N1亦可感染人類,但尚未發(fā)現(xiàn)人間禽流感病毒的傳播。一、生物學特性HA和NA的抗原性易于發(fā)生變異。

抗原漂移(antigenicdrift):點突變,幅度?。孔儯?、小型流行

抗原轉換(antigenicshift):基因重組,幅度大(質變)→世界性大流行

Antigenicdriftisduetotheaccumulationofpointmutationsinthegene,resultinginaminoacidchangesintheprotein.

Antigenicshiftreflectsdrasticchangesinthesequenceofaviralsurfaceprotein.Acelliscoinfectedbytwodifferentvirusesofagiventype,mixturesofparentalgenesegmentsmaybeassembledintoprogenyvirions.Thisphenomenoniscalledgeneticreassortment.一、生物學特性1918~1919“西班牙流感”(H1N1)

2000多萬人死亡

1957~1958“亞洲流感”(H2N2)

280萬人死亡1968~1969“香港流感”(H3N2)

103萬人有生命危險

1977~(H1N1、H3N2)

一、生物學特性一、生物學特性Recombinationtheory

InfluenzaAvirusisfoundinbirds,animals,andhumans;

Influenzavirusisknowntohaveahighrecombinationfrequency,probablybecauseofitshigh1ysegmentedgenome.●

在雞胚(羊膜腔、尿囊腔)中生長良好。

在原代猴腎細胞或狗腎傳代細胞中能生長。

3、培養(yǎng)特性一、生物學特性

較弱。

不耐熱,56℃30min即被滅活,室溫下很快喪失傳染性,0~4℃能存活數(shù)周。

對干燥、紫外線等敏感。4、抵抗力一、生物學特性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三、微生物學檢查法

四、防治原則流行性感冒病毒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傳染源:患者,隱性感染者,鳥類或家禽類

傳播途徑:空氣飛沫傳播、接觸傳播二、致病性與免疫性流感病毒吸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

侵入細胞內增殖

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和脫落,

粘膜充血水腫,腺體分泌增加

噴嚏、鼻塞、咳嗽等癥狀

病毒釋放內毒素樣物質入血

發(fā)熱、頭痛、全身酸痛、疲乏無力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中和抗體(抗HA抗體)對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力,但對不同亞型和新亞型無免疫保護作用。

●抗病毒血凝素抗體:阻止病毒侵入易感細胞●抗神經氨酸酶抗體:抑制病毒擴散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三、微生物學檢查法

四、防治原則流行性感冒病毒

在流感暴發(fā)流行時,根據(jù)典型癥狀即可作出臨床診斷。微生物學檢查用于鑒別診斷和分型,監(jiān)測新變異株的出現(xiàn)。

1、病毒的分離培養(yǎng)與鑒定:取鼻咽拭子或咽漱液→雞胚培養(yǎng)。

2、免疫學檢查:雙份血清,血凝抑制試驗。

3、病毒核酸檢測:PT-PCR三、微生物學檢查法一、生物學特性

二、致病性與免疫性

三、微生物學檢查法

四、防治原則流行性感冒病毒四、防治原則

隔離與治療流感患者是減少發(fā)病和傳播的有效措施。

流行期間應盡量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