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功能檢查法_第1頁
耳功能檢查法_第2頁
耳功能檢查法_第3頁
耳功能檢查法_第4頁
耳功能檢查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E

N

T耳功能檢查法一、咽鼓管功能檢查目的:檢查咽鼓管的功能狀態(tài)內容:吞咽法捏鼻鼓氣法(Valsalva氏法)波氏球法(Politerization氏法)導管吹張法鼓室滴藥法咽鼓管造影(了解各法之優(yōu)缺點及適應癥,熟悉試驗前注意事項)吞咽法捏鼻鼓氣法(Valsalva氏法)3.波氏球法(Politerization氏法4.導管吹張法鼓室滴藥法咽鼓管造影7.鼓室壓力測定8.咽鼓管聲測法咽鼓管檢查應注意的事項急性鼻炎或急性鼻咽炎時禁吹張。鼻腔或鼻咽部有膿性分泌物時禁吹張。吹張時用力應徐緩,禁用暴力。導管吹張時,如患者訴頸部痛,應立即停止,以免發(fā)生氣腫或空氣栓塞。二、聽功能檢查法內容:包括主觀測聽與客觀測聽目的:檢查聽力障礙的程度和性質概念:1.氣傳導(AC)與骨傳導(BC)2.傳導性聾與感音神經性聾1.音叉試驗(tuning

fork

test)要求:掌握正確檢查技術,能運用三種基本音叉試驗方法,并根據(jù)試驗結果,作出正確結論。音叉的使用方法:持音叉之柄,敲叉臂的前1/3部位使之振動。測氣導時,把振動的音叉放在距外耳道口約1厘米處,音叉雙臂平面與外耳道縱軸垂直,測骨導時音叉柄緊貼在顱骨上。作用:主要用于檢查聽覺障礙之性質1)、骨氣導對比試驗(林納試驗Rinne

test

RT)概念:通過比較同側耳氣導和骨導的聽覺時間判斷耳聾的性質方法、結果與判斷:AC>BC(+)、AC=BC(±)、AC<BC(-)2)、骨導偏向試驗(韋伯試驗Weber’s

Test,WT)概念:比較受試者兩耳的骨導聽力方法、結果與判斷:音響居中(=)偏向(

)(音響偏患側、音響偏健側)3)、骨導對比試驗(施瓦爸赫試驗Schwabachs

Test,ST)概念:比較受試耳和正常人的骨傳導時間的長短方法、結果與判斷:兩者骨傳導相等(+);受試者骨傳導延長(+);受試者骨傳導縮短(-)音叉試驗結果在臨床上的意義試驗法骨氣導對比試驗(RT)傳導性聾(AC<BC)(-)感音性聾AC>BC(+)弱陽性骨導偏向試驗(WT)偏向患耳偏向健耳骨導對比試驗(ST)延長(+)縮短(-)音叉試驗檢查記錄及結論左右RT-+WTST+±結論左傳音性耳聾音叉試驗檢查記錄及結論左右RT+弱+WTST±-結論右感音性耳聾音叉試驗檢查記錄及結論左右RT+-WTST±-結論右混合性耳聾音叉試驗注意事項:環(huán)境需安靜;注意選擇音叉,以符合檢查之目的;敲音叉有一定方式,不可隨處亂敲;試驗時應將音叉柄放在正確部位;持音叉柄不可觸及叉部;叉部不可觸及頭發(fā)或其它處;用作對照之耳必須正常;對照者之年齡與被檢查者基本相當;防止聽覺疲勞現(xiàn)象;注意骨氣導對比試驗假陽性、弱陽性;骨導偏向試驗適用于一側性耳聾,及兩側同性質耳聾。2.耳語試驗耳語檢查法:受檢者閉目,立于距檢查者6米處,受檢耳對檢查者,另一耳用食指或濕棉球堵塞。檢查者發(fā)出耳語,令受檢者復誦,如不能聽見,檢者可逐漸走近受檢者直到聽清為止。記錄此距離。?/6耳語試驗方法的優(yōu)點:在六公尺之室內即可施行。非檢側耳用濕水手指堵塞即可隔絕耳語聲。耳語強度差別較微弱。3.表音試驗、檢查方法:受檢者閉目坐于靜室內,用手指堵塞非檢查耳,檢查者站在受檢者背后,一手握秒表于外耳道的延長線上1米處,并由遠處逐漸移近受檢者的外耳道口。反復測定其剛能聽見表音的距離,取得平均值,作為該耳的聽距。、注意事項表必須有一定的響度,正常聽距不小于一公尺。固定使用同一表,使測得的結果可以比較。一般適用于大量人數(shù)的體格檢查。3)、記錄法:受檢耳聽距/該表標準聽距,如該表的標準聽距為1米,受檢耳于距50厘米米處才聽見,記錄為50/100厘米;如表觸及耳廓才聽見,則記錄為:接觸/100厘米;如貼耳聞,記錄為:0/100厘米。應注意不要把記錄數(shù)字誤解為聽力損失的百分數(shù)。4.聽力計檢查聽力計能發(fā)出不同頻率和聲強的純音,可以較精確地了解耳聾的性質和程度。用聽力計作聽力檢查,亦稱電測聽法。常用的有純音測聽法、語言測聽法、阻抗測聽法等。純音測聽法:測試方法:包括氣導及骨導測聽,一般測試500,1000、2000、4000Hz四個頻率。在人的語言范圍的主要頻率,分別測出其氣導及骨導聽閾。聽力圖分析:從上檢查測聽到各頻率氣導、骨導聽閾,分別連成曲線,即為純音聽力圖。聽性腦干反應測聽(ABR)及小兒聽力檢查1~3個月,借用對聲音的各種反射動作進行檢查,如眨眼、瞳孔擴大、頭部及身體顫動等。

3~6個月能向聲音來源轉過頭來。1歲及1歲以上的小兒對聲音無反應者,就表示他有嚴重聽力障礙或發(fā)育不好。兩歲小兒對他的母親呼喚無反應者表示重度聽力障礙或全聾。學齡兒童,有下述情況者,不介意母親的吩咐,發(fā)音不準、和他談話常無反應等。應考慮到可能患有重聽。三、前庭功能檢查目的:了解前庭功能是否正常。前庭系統(tǒng)與小腦、脊髓、眼、神經等有廣泛的聯(lián)系前庭功能檢查法是通過前庭病變所引發(fā)的自發(fā)體征,或通過某些生理性或非生理性刺激誘發(fā)前庭反應進行觀察,以推斷前庭系病變的程度及部位。1.自發(fā)性眼球震顫試驗正常的迷路,兩側張力相等,設一患者由于病變而減退或消失,則兩側即失去平衡,隨之發(fā)生一系列癥狀,暈眩、惡心、嘔吐、眼球震顫及平衡障礙,稱“自發(fā)性前庭癥狀”。自發(fā)性前庭癥狀劇烈與否,視前庭機能發(fā)生障礙迅速與否而定,機能障礙發(fā)生迅速者,自發(fā)性癥狀劇烈,在進行緩慢的迷路病變,這些癥狀常潛伏著不表現(xiàn)出來。設兩側前庭功能突然喪失,則自發(fā)性癥狀輕微(身體搖擺不定,步履不穩(wěn)定),且消失迅速,在黑暗中或作昂白氏

(Rombergs)試驗,此等輕微癥狀即表現(xiàn)出來。自發(fā)性癥狀在臨床診斷上,用作客觀依據(jù),只有眼球震顫及平衡障礙,因為眩暈是患者的主觀感覺,難以作為客觀依據(jù)。至于惡心、嘔吐是前庭神經核興奮波及迷走神經所致,也可出現(xiàn)于腦病。眼球震顫:是眼球的一種不隨意節(jié)律性運動。由方向相反的快速(快相)和慢速(慢相)所組成,因為快相顯著而便于觀察,故以快相的方向作為眼球震顫之方向,事實上,慢相是前庭相(經前庭動眼徑),一般認為快相系發(fā)自大腦,目的在糾正眼球的錯誤運動。自發(fā)性眼球震顫試驗先令患者眼球注視距離一公尺遠的檢查者手指,然后移動手指牽引患者視線向左、右、上、下,手指每移至終點,須在該處停留數(shù)秒鐘,以觀察眼球震顫之情況,依眼球震顫之強弱分為三度:患者瞬間向快相的方向始發(fā)眼震者,為一度眼震。正視正前方時出現(xiàn)眼震,為第二度。瞬向慢相方向出現(xiàn)眼震者為第三度。自發(fā)性眼震試驗應注意事項在正常情況下,瞬向兩側時,間或可以出現(xiàn)眼震,但迅速消失(生理現(xiàn)象)。不要令患者側視過久,否則可發(fā)生疲勞性眼震。牽引患者兩側視之角度(注意之方向與中線所成的角度)應不超過45°~50°,過度側視,在健康者,亦可發(fā)生細小眼震。2.誘發(fā)性眼球震顫試驗溫度試驗:利用高于或低于體溫的水或空氣注入外耳道,以刺激半規(guī)管誘發(fā)前庭癥狀,從而評估半規(guī)管功能的方法冷水試驗的原理:“冷或熱”影響半規(guī)管內淋巴的密度。冷液下沉,熱液上升。形成流動,刺激壺腹嵴而產生前庭癥狀Ballenger法:正座、頭后仰60度、15oC水50ml結果:出現(xiàn)時間20~30秒、持續(xù)時間、方向。冷熱試驗的注意事項:檢查前須檢查鼓膜,穿孔者禁做無自發(fā)性眼震存在,外耳道耵聹應予清除盡可能空腹3.平衡功能試驗Romberg氏試驗等,方法見教材。

4.眼震電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