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芣苢》《插秧歌》詩歌的比較閱讀課件 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高中語文】《芣苢》《插秧歌》詩歌的比較閱讀課件 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高中語文】《芣苢》《插秧歌》詩歌的比較閱讀課件 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高中語文】《芣苢》《插秧歌》詩歌的比較閱讀課件 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高中語文】《芣苢》《插秧歌》詩歌的比較閱讀課件 2023-2024學年高一語文統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插秧歌教材中的考點:詩歌的比較閱讀統編版高中語文必修上冊《芣苢》《插秧歌》比較其異同教材典例《芣苢》《插秧歌》內容上的異同:相同點:內容上都是描寫勞動的古詩,從中可以讀到古人的日常生活與勞作的場景,感受到他們勞動時候的快樂與情趣,體會出古詩超越時空的魅力。不同點:《芣苢》側重描繪了勞動的過程,富于詩情和畫意。《插秧歌》刻畫了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全家上陣、冒雨搶插秧苗的場景,描摹細致,細節(jié)生動,描繪出了一幅雨中插秧的農耕風俗圖畫,表現了農民艱辛的勞動生活和苦澀的生存狀況。比較一:內容上:都體現出畫面美“田家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xù),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薄濉し接駶櫾凇对娊浽肌贰镀]苢》句式整齊,節(jié)奏明朗、輕快,自然流露出勞動的喜悅;“采”“有”“掇”等一系列動詞的變換,細膩地描繪出勞動的過程,富于詩情和畫意。從一開始的采摘,到最后的滿載而歸,表現出勞動者勞動成果由多變少,充滿了勞動的歡欣,洋溢著勞動的熱情。比較一:內容上:都體現出畫面美《插秧歌》描繪了

①拋秧接秧圖②拔秧插秧圖③雨中插秧圖④呼喚早餐圖⑤農夫應答圖五幅畫面,首聯連用四個動詞“拋”“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勾勒出一幅緊張繁忙的勞動場面:全家老少一齊出動,各盡所能,配合默契。農諺說“不誤農時”,插秧關系到來年收成的好壞。因此,每逢插秧季節(jié),不論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貪黑,投入到勞動中去。詩中正是根據這一特點,用了四個動詞“拋”、“接”、“拔”、“插”準確地刻畫出這家老小低頭插秧、全神貫注的神態(tài)。比較二:寫作背景1.《芣苢》

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經濟制度發(fā)生巨大變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促使社會在精神文明方面產生飛躍性的進步,作為文學代表的《詩經》的出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產物?!爸苣稀敝钢芡醭且阅系牡胤?,也就是西周王城鎬京及東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漢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該地的歌謠中正平和,歷來被認為是“正風”的典范,故作為《詩經》的首章?!镀]苢》是周代人們采集野生植物車前草時所唱的歌謠。比較二:寫作背景1.《芣苢》是《詩經·國風·周南》中的一首詩。是一首有著濃厚生活氣息的勞動之歌,展現了古代勞動婦女勞作忙碌而歡快的場景。

芣苢,車前草,春夏生長,遍布于荒野路邊,其嫩葉可食,全草又可入藥,可以說是一種易得又多用的植物。比較三:文體不同《芣苢》節(jié)選自《詩經》《詩經》是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它匯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也就是前1100年到前600年,約五百多年間的詩歌305篇。《詩經》在先秦叫做《詩》,或者取詩的數目整數叫《詩三百》,本來只是一本詩集。但是,從漢代起,儒家學者把《詩》當作經典,尊稱為《詩經》,列入“五經”之首?!对娊洝分械脑姰敵醵际桥錁返母柙~,按當初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主要內容: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zhàn)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2.《插秧歌》是宋代楊萬里的一首農事詩,是“誠齋體”。是一首七言律詩。誠齋體的風格特征是活潑自然,饒有諧趣。形成誠齋體的要素之一是詩人把自己的主觀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觀事物上;要素之二是楊萬里作詩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奧生僻的字句或夭矯奇崛的結構,卻用淺近明白的語言和流暢直致的章法,近于口語。比較三:文體不同比較四:表現手法《詩經》中運用的三種主要表現手法,是“賦比興”賦:平鋪直敘,鋪陳、排比。相當于如今的排比修辭方法。比:比喻。對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點更鮮明。(這里有兩種說法,分別是類比和比喻。而在“比興”中,“比”為“比喻”之意。)興:以其他事物為發(fā)端,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與詩歌內容有一定聯系。比興手法可增強詩歌的生動性和鮮明性,增加韻味和形象的感染力

這首《芣苢》,語言簡練生動,描寫形象傳神,章句復沓回環(huán),節(jié)奏鮮明有力。主要表現手法:①賦的手法。本詩直接描寫采摘芣苢的勞動,從勞動開始到結束,沒有交代勞動者、起因、地點、環(huán)境、結果,沒有刻意創(chuàng)作的意識,直接吟唱勞動的主題,就事唱事。②重章疊句。

重章疊句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本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變動,其余全是重疊,看似單調重疊復沓,實則別有韻味?!安刹伞笔且恢丿B詞,“采采芣苢”“薄言×之”反復詠唱,產生簡潔明快、回環(huán)往復的韻律感,有音樂之美。這種回環(huán)往復的節(jié)奏又與反復的勞動動作和勞動效果諧和一致,形成融合無間、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

《芣苢》以二二節(jié)拍為主,通篇短促的四字顯得節(jié)奏感鮮明,易于傳誦吟唱。作為古典詩歌源頭的《詩經》句式上以四言為主。重章疊句:

重章疊句是詩歌的一種常見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復詠唱的一種表情達意的方法。本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變動,其余全是重疊,看似單調重疊復沓,實則別有韻味?!安刹伞笔钳B詞,“采采芣苢”“薄言×之”反復詠唱,產生簡潔明快、回環(huán)往復的韻律感,有音樂之美。這種回環(huán)往復的節(jié)奏又與反復的勞動動作和勞動效果諧和一致,形成融合無間、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6《芣苢》課件—高一上學期語文統編版6《芣苢》課件—高一上學期語文統編版重章疊唱在語言和結構上的作用?《芣苢》運用重章疊唱,回環(huán)往復,本詩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變動,在詩歌表現力上: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音樂感,形成了一種回環(huán)往復的美,帶給人一種委婉而深長的韻味。在內容和主題上,深化了意境,渲染氣氛,強化感情,突出主題,與反復的勞動動作和勞動效果諧和一致,形成融合無間、情景交融的藝術意境。③豐富的想象空間。

這首詩只寫了采摘芣苢的過程,卻沒有交代采摘的背景、人物及行為動機等。主體的模糊性使這些空白留給讀者豐富的審美空間和解讀空間。于是,細節(jié)中的蛛絲馬跡就激發(fā)讀者進行揣摩并加以想象,然后創(chuàng)造出更具體形象的美。讀罷詩歌,人們眼前仿佛出現了三三兩兩、三五成群的女子,在平原曠野上你追我趕、群歌互答,同時又不忘采摘芣苢的歡快勞動場景。比較四:表現手法不同《插秧歌》手法①比喻。以“兜鍪”和“甲”分別比喻“笠”和“蓑”,充溢著一股火藥味兒,正暗示搶插稻苗無異一場緊張的戰(zhàn)斗。②白描?!坝陱念^上濕到胛”極寫雨勢之猛,插秧之艱辛。用樸素的語言表現出農家的勤勞和農事的緊張。③細節(jié)描寫。農婦呼喚丈夫休息片刻,且去用餐,而丈夫頭也沒抬,手里只顧繼續(xù)插秧,口里卻答非所問,說:“剛剛插好的秧苗根還沒有長牢,照管好家中飼養(yǎng)的鵝兒和雛鴨,提防它們來田里踏壞了秧苗。”稍有農村生活經歷的人,不得不驚嘆詩人對農村生活觀察的細致、體會的深刻??键c精講詩歌的比較閱讀

從大方面看,比較閱讀題一般從“求同”、“求異”兩個方面來設計問題從小方面看,可以從詩歌的體裁、題材、形象、語言、感情、思想內容、表達技巧等方面設題詩歌比較鑒賞題的設題角度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角度設置題目1、同一詩歌不同版本用語的比較;2、不同詩歌相同用詞的比較鑒賞;3、不同詩歌選取的同一意象的寓意比較;4、詩與畫的意境比較;5、不同詩人描寫同一情境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比較;6、不同詩歌描寫同一對象的表現手法比較;7、不同詩人對同一歷史事件的觀點比較;(一)不同詩歌同一意象比較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丹陽送韋參軍(嚴維)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暮春浐水送別(韓琮)綠暗紅稀出鳳城①,暮云樓閣古今情。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咀ⅰ竣嬴P城:京城。(1)兩首送別詩都寫到的“水”,各有什么寓意?請作簡要說明。(4分)【參考答案】:上一首用“水悠悠”象征離別的惆悵和友情的悠長。下一首借“宮前水”的不斷流淌來抒發(fā)對人生、歷史以及社會的感慨。解題要領:1、積累傳統意象的寓意(大雁南飛——思鄉(xiāng)、盼歸)2、仔細捕捉關鍵詞語(送、望,流盡年光)3、善于聯想類比(“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逝者如斯,不舍晝夜”)(二)同一詩人抒寫相似內容所表達思想感情的比較夜游宮記夢寄師伯渾①(陸

游)雪曉清笳亂起,夢游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里,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里,有誰知?鬢雖殘,心未死。

注釋:①師伯渾,陸游的友人對比問題:詞中“自許封侯在萬里,鬢雖殘,心未死”與陸游《書憤》中“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相比較,兩處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異同?(3分)渴望建功立業(yè)、抗金報國壯志未酬

參考答案:相同點:詞句和詩句都表現了詩人抗金報國、建功立業(yè)的愛國之志和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

不同點:a、詞句抒發(fā)了對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嘆,突出了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心境。

b、詩句著重表達了詩人壯志未酬卻已年老鬢衰的悲憤情懷。解題要領:1、要熟悉課本詩句,并能準確鑒賞。2、了解作者生平,熟悉作者思想,結合全詩的感情基調分析。3、恰當使用思想感情鑒賞術語。4、分層或分句分析,先找同再找異(三)不同詩歌描寫相同對象的表現手法和思想感情的比較

尋隱者不遇賈島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魏野尋真誤入蓬萊島,香風不動松花老。采芝何處未歸來?白云遍地無人掃。對比問題:這兩首詩都以《尋隱者不遇》為題,意境、主題也相似,都是寫尋隱者終未得遇。請從形式、內容、表現手法等方面分析二詩的不同之處。參考答案:形式:賈詩為五言絕句;魏詩為七言絕句。賈詩為問答體,以答為主;魏詩為自問自答。內容:賈詩有目標可見,特意尋訪,童子知其去向,“只在此山中”;魏詩中所尋者無具體行蹤,“采芝何處未歸來”。賈詩主要是對話,通過對話體現詩意;魏詩寫景抒情都有。表現手法:賈詩寓問于答,虛實相生,含蓄簡練;賈詩景略情在,情中見景。魏詩自問自答,透露出悵然若失的感情;描寫以白描為主,青松、白云構成鮮明的藝術形象。解題要領:1、立足詩歌本身,理解詩歌具體的內容。2、理解表達技巧的具體運用,并注意區(qū)分。3、熟悉常用感情基調用語,結合全詩,把握兩詩不同的感情基調。

4.對古詩中某一字詞的比較鑒賞蝶戀花蘇軾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綠水人家繞"中的"繞"字,有的版本寫作"曉"。你認為哪個字更恰當?為什么?請簡要賞析。示例解析①“繞”字好,圍繞。具體地描繪了綠水環(huán)抱人家,村民安靜生活的場景。此詞使之生動形象,具有動態(tài)美。②“曉”字好,拂曉。清晨,燕子自由自在飛翔,綠水緩緩流淌。它既點明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圍,能夠使讀者有更自由、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5.古詩中某一詩句的比較鑒賞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多病所需惟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問:此詩第四聯"多病所需惟藥物",有的版本作"但有故人供祿米",你覺得哪一句更好,為什么?答:“但有故人供祿米”更好。(表明態(tài)度)只是因為友人供給我錢糧。(析句意)此句表面上雖是喜幸之詞,而骨子里正包藏著不少悲苦之情。說“但有”,就不能保證必有;說“更何求”,正說明已有所求。詩人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眼前優(yōu)游閑適的生活,正是建筑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之上的,滿含寄人籬下的傷感,也包含著自已沒有得到賞識與重用的不滿。(析妙處)而詩中“多病所需惟藥物”則只有身體的多病與潦倒,沒有這些豐富感情的傾瀉。(比較句的劣勢)答題指導①正面回答,觀點要鮮明,至于孰優(yōu)孰劣,一般可自由選擇。②比較鑒賞時應有所偏重,可采用正反對比的方式進行鑒賞,得出一有一無的結論。答題步驟詞語比較題:()①析詞義。②描畫境。③點作用。()詩句比較題:()①析詞義。②明妙處。③點作用。()表態(tài)度表態(tài)度比較詞劣勢比較句劣勢答題思路

1、審題,找出比較點。

2、依照比較點,在單篇詩歌賞析的基礎上進行求同尋異,比較鑒賞。

6.對同一詩人同一題材的兩首詩的比較鑒賞【乙】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楊萬里)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炯住啃〕?楊萬里)

泉水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問:宋朝楊萬里的這兩首小詩,你更喜歡哪一首?試作簡要分析。

示例1:我更喜歡乙詩。因為它從“大”處著眼,顯得境界開闊。詩前兩句虛寫,直陳西湖六月的風光不與四時相同;后兩句實寫,再現西湖六月的特異風景:滿湖蓮葉、荷花,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在朝陽的輝映下,無邊無際的碧綠與艷紅真是好看極了。虛實結合寫法的運用,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2.我更喜歡甲詩。因為它從“小”處入手,寫得細致入微。此詩取景很特別,“流”是“細流”,荷是“小荷”,葉是“尖尖角”,且這“尖尖角”上還立著個小小的蜻蜓。不僅如此,本詩還表現出一種動態(tài)的美。詩人捕捉到新荷剛出水面,那小小蜻蜓已自立于其上的稍縱即逝的一瞬,讓蜻蜓和荷花相依相偎這一自然界的和諧情景在一瞬間留下永恒。這種寫法是乙詩所不具備的。7.對不同詩人同一題材的兩首詩的比較鑒賞題烏江亭(杜牧)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烏江亭(王安石)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戰(zhàn)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

問:兩首詩都是針對同一歷史事件所寫的詠史之作,其議論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你認為哪一首更好,為什么?示例解析

①杜詩好。杜詩指出勝敗乃兵家常事,好男兒應包羞忍辱,永不言敗。憑著胸懷壯志的江東子弟,是完全可以東山再起的。全詩格調昂揚樂觀,積極向上。

②王詩好。王詩冷靜客觀理智地思考了當時的形勢,指出項羽的失敗已無法挽回,是歷史的必然,指出江東父老是不會跟隨他卷土重來的。

詩歌比較鑒賞類命題解題技巧總結1、熟悉初、高中課本上所學過的詩歌。2、熟練掌握詩歌四大考點的相關知識及相互間的聯系。3、熟練掌握詩歌賞析的方法技巧,準確理解把握詩歌內容情感。4、看清問題的要求,帶著問題在原文尋找線索。5、理解原則: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標題注釋等。6、按步驟規(guī)范答題,減少失誤。

課內詩歌內容及情感補充★《登高》的思想內容及情感:前四句緊扣秋天的季節(jié)特色,寫重陽佳節(jié)登高的遠望之景,運用手法有比興、象征;后四句抒情,抒發(fā)了窮困潦倒、年老多病、漂泊無依、國事多艱的愁苦沉郁之情?!铩队^刈麥》的思想內容和情感:通過寫麥收時農人的辛勞和困苦,以及對造成人民貧困之源的繁重租稅提出指責,表達了詩人對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對自己無功德又不事農桑卻能衣食無憂的愧疚。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中的“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由自己住茅屋而想到天下寒士居無定所,表達了熾熱的憂國憂民情感和迫切要求變革黑暗現實的崇高理想。

★《使至塞上》“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庇帽扔魇址ǎ殉稣鞯娜吮茸黠h零的蓬草,用大雁北飛等意象寫出了征人羈旅天涯、漂泊無依的傷感情緒。

詩歌情感詞綴最全歸納

★詞綴一之喜之愁之思之悲之苦之盼之思之憂之怨之恨如:羈旅愁思之痛世事滄桑之感知音難覓之傷寂寞蒼茫之感

無可奈何之情孤獨凄涼之感年華逝去、孤獨寂寥之悲

顛沛流離、遠離家鄉(xiāng)之苦春天來臨、國勢好轉之盼

抒發(fā)了風景不變而人事已非之感

★詞綴二……的愁思……的孤獨……的惆悵……的思念……的無奈……的悲涼……的憤怒……的遺憾……的憂思……的渴望……的豪情……的閑適……的羨慕……的怨恨……的懷念……的感傷昔盛今衰的感慨借古諷今的情懷物是人非的慨嘆懷古傷今的惆悵

傷春悲秋的感傷年華易逝的悵惘羈旅漂泊的孤獨思鄉(xiāng)思親的愁苦孤寂悲涼的心境依依惜別的不舍情深意長的勉勵坦陳心志的告白寄情山水的悠閑超凡脫俗的志趣夙愿得償的喜悅談禪說理的感慨憂國憂民的情懷感時傷世的悲慨建功立業(yè)的渴望保家衛(wèi)國的壯志堅貞愛國的忠貞懷才不遇的苦悶仕途失意的無奈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悲憤

詩歌情感詞綴最全歸納

★詞綴三對……的贊美對……的喜愛對……遺憾對……的深切同情

對……的強烈不滿對國家戰(zhàn)亂動蕩、人間世事滄桑的憂憤對骨肉同胞的思念與朋友分別的離愁別緒對朋友的勉勵對未來的擔憂對人民疾苦的同情對昏庸腐朽的揭露對高尚品格的贊揚對英雄志士的仰慕對世俗官場的厭倦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對恬淡閑適生活的喜愛★四字情感術語:曠達爽朗蔑視權貴憤世嫉俗憎惡激憤豪邁激昂熱愛生活熱愛自然豁達樂觀歡快喜悅狂喜高昂向往美好仰慕迷戀謳歌贊美朦朧凄婉關切同情低沉惆悵黯淡凄楚抑郁苦悶孤獨寂寞憂愁傷感離愁別恨含蓄纏綿輕松愉悅清淡平和

(注:請在平時不斷補充)學以致用2022全國甲卷真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畫眉鳥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畫眉禽文同盡日閑窗生好風,一聲初聽下高籠。公庭事簡人皆散,如在千巖萬壑中

試題解析14.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歐詩和文詩題目大體相同,都是以畫眉鳥作為直接描寫對象的詠物詩。B.歐詩所寫的畫眉鳥在花木間自由飛行,文詩中的畫眉鳥則在籠中飼養(yǎng)。C.歐詩認為鳥籠內外的畫眉鳥,其鳴叫聲有差別,而文詩對此并未涉及。D.歐詩中的“林間”與文詩中的“千巖萬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5.這兩首詩中,畫眉鳥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請簡要分析?!敬鸢浮?4.C15.①歐詩托物言志,通過對比畫眉鳥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抒發(fā)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②文詩對畫眉進行側面描寫,通過對比“公庭事簡人皆散”前后對畫眉鳥鳴聲的聽覺感受,襯托出了詩人高潔出塵、閑散淡泊、襟韻灑落的人物形象?!?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C.“而文詩對此并未涉及”說法錯誤。文詩中先說籠中的畫眉鳥在窗邊清風中鳴叫,初聽之時,聲音還是來自“高籠”之中;但等到詩人了卻簡單的公事,眾人散盡之后,衙署清幽安靜,此時再聽畫眉鳥的鳴聲,則如同置身于“千巖萬壑中”一般。因此,文詩也認為畫眉鳥在“高籠”中與在山林之間的鳴聲是有差別的,對此有所涉及。故選C。【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能力。歐詩以畫眉鳥為直接描寫對象,托物言志,寫詩人聽見畫眉鳥在山林繁花之間千啼百囀,才知道籠中畫眉的叫聲,遠比不上它在山間的自由歌唱那么悅耳動聽。在本詩中,詩人對畫眉鳥進行正面描寫,通過對比畫眉鳥在“山花紅紫樹高低”和“鎖向金籠”兩種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中的叫聲,將畫眉鳥作為寄托情懷的對象,抒發(fā)的是詩人歸隱山林、掙脫羈絆、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詩雖以畫眉為題,但并未具體地描寫畫眉鳥的形象和叫聲,而是進行側面描寫,重點渲染了“公庭事簡人皆散”之后,初聽上去仍在“高籠”中的畫眉鳴聲此時聽起來卻如同置身于“千巖萬壑中”,悠遠空曠,清幽寂靜。本詩通過對比“公庭事簡人皆散”前后對畫眉鳥鳴聲的聽覺感受,襯托出了詩人高潔出塵、閑散淡泊、襟韻灑落的人物形象。2022年全國乙卷真題(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白下驛餞唐少府

王勃

下驛窮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懷抱即依然。

浦樓低晚照,鄉(xiāng)路隔風煙。

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

試題解析15.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別之作,但詩人排遣離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請結合內容簡要分析?!敬鸢浮?5.在《白下驛餞唐少府》中,詩人借可見之景太陽來遣愁,尾聯“長安在日邊”,即長安就在太陽邊上,如若想念在長安的唐少府,可抬頭看看太陽;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詩人借樂觀的態(tài)度來遣愁,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說明誠摯的友誼可以超越時空界限,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達,無需感到離愁。

【15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與比較詩歌內容的能力。

《白下驛餞唐少府》中,提到詩人排遣離愁的句子是尾聯“去去如何道?長安在日邊”,大意是走哪條路離開呢?長安就在太陽邊上。即無論唐少府怎樣離開此地,最終的目的地長安都是在太陽邊?!叭者叀奔刺柕呐赃?,一方面寫出了此去長安距離很遠,另一方面也寫出了長安的位置,如若想念在長安的唐少府,可抬頭看看太陽,借舉目可見太陽來排遣離愁;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提到詩人排遣離愁的句子是頸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內,就是遠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此句寫出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無所不在的,所抒發(fā)的情感是樂觀豁達的。詩人表達了只要心意相通,心胸豁達,不需要為離別而難過。這是借樂觀的態(tài)度來排遣離愁。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指出兩首詩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

華清宮

吳融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簾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李約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參考答案:①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或對照、映襯)手法。②第一首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后面題目。

發(fā)臨洮將赴北庭留別

岑參

聞說輪臺路,連年見雪飛。

春風不曾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遲,私向夢中歸。[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北庭: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