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說課稿_第1頁
《草原》教案+說課稿_第2頁
《草原》教案+說課稿_第3頁
《草原》教案+說課稿_第4頁
《草原》教案+說課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含反思)+說課稿

1草原

【教學目標】

1.會寫“毯、陳”等8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奇、好、曲”;能正確讀寫“綠毯、彩虹、

馬蹄、羞澀、摔跤、”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抓住草原風光、草原迎客、草原聯(lián)歡三個畫面展開豐富的

想象,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

3.能找出描寫草原的優(yōu)美語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比較品讀、吟誦、想象畫面等方法揣

摩優(yōu)美的語句,領會其表達效果,并體會作者情景交融表達方法。

4.背誦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語句,運用“品讀、對比、聯(lián)想、小練筆”多種方式,體會草原的“碧綠”和“遼

闊”,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

【教學難點】

抓住草原風光、草原迎客、草原聯(lián)歡三個畫面展開豐富的想象,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

作者情景交融表達方法。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會認會寫“毯、境、陳”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綠毯、境界、皮鞭、彩虹、馬蹄、

羞澀、摔跤、”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重點)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課文內容。(難點)

【教具準備】課件(筆順動態(tài)演示朗讀音視頻)

【教學過程】

內容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師生同唱,(草原圖片展示)。

2.大家說說這歌中描繪的是哪兒的景色呢?(草原)

過渡:今天,就讓我們隨著老舍先生一起去領略一下美麗的草原吧!

二、介紹作者

老舍,原名舒慶春,北京滿族正紅旗人。中國現(xiàn)代小說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語言大師、

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主要作品:《駱駝祥子》、《四

世同堂》、劇本《茶館》等。

三、初讀感知

1.聽范讀。邊聽邊畫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讀音。

2.學生初讀。要求: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檢查初讀情況

(1)認讀生字

練讀詞語,讀生字,再組詞。

①出示帶生字的新詞,讓學生認讀。

綠毯陳列衣裳衣裳彩虹馬蹄奶豆腐稍微

(重點指導生字“蹄”為平舌音,“陳、裳”為翹舌音;前鼻音“毯”,后鼻音“虹”等。)

②你認為哪些詞語易讀錯或難讀,再反復讀。

指導讀有關詞語:陳列、衣裳;注意讀準“陳”的字音。

(2)學習多音字:奇(jiql)曲(ququ)好(haohao)

練①讀句子,找發(fā)現(xiàn)。

大家穿戴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②讀一讀:看著天空中火紅的太陽好(hdo)像一個大氣球,三歲的小姑娘睜著大眼睛好

(%。)奇地看著,媽媽發(fā)現(xiàn)了急忙拉她進屋。

(3)理解詞語

練把詞語和意思連起來。

翠色欲流中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涂染畫面,使它分出層次,以加強藝術效果。

渲染形容綠色濃潤得像要流淌下來似的。

灑脫回旋,環(huán)繞。

迂回行動自然,無拘無束。

羞澀用線條畫出輪廓。

勾勒有點難為情的樣子。

(4)指名讀課文,檢查朗讀情況,看字音是否正確,句子是否通順。

4.再讀課文,理清順序。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寫了什么?(本文寫了美麗的草原以及蒙古族人民熱情好

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四、學習“會寫字”

毯陳裳虹蹄腐稍微

1.學生字

認讀含有會寫字的詞語,讀會寫字,觀察筆順,掌握結構、音序、部首,組詞,造句。

2.指導書寫

(1)觀察生字書寫特點,交流。

(“毯、腐”,半包圍結構,里面的字要寫小一些?!瓣悺⒑?、蹄、稍、”左右結構,左窄

右寬?!吧选鄙舷陆Y構。)

(2)老師范寫,重點指導半包圍結構的字“毯、腐”,學生練寫。

毯:“毛”部的豎彎鉤要長一些,使“炎”穩(wěn)坐其中。

腐:“付”和“肉”要寫得扁而小,不宜過長。

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

及時改正。

練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投影展示書寫正確、美觀的字詞,相互借鑒。和課本對照,

及時改正。

六、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我們通過朗讀、指讀,讀熟了課文,掌握了字音,學習了本課生字,理解了詞語

含義,并掌握了識字、理解詞語的方法。另外,讀完這篇課文,讓我們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

景色以及蒙古人民熱情歡迎、款待我們的情景。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能找出描寫草原的優(yōu)美語句,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比較品讀、吟誦、想象畫面等方法揣摩

優(yōu)美的語句,領會其表達效果,并體會作者情景交融表達方法。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增強熱愛草原和草原人民的感情。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內容

一、課前導入

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和課文進行了親密接觸。這節(jié)課,讓我們跟隨老舍先生一起走進

草原,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草原的美麗風光展現(xiàn)出來的。

【設計意圖:運用提出核心問題的方法來導入本課,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使學生明

確了本課時的學習任務。】

二、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通讀課文。思考:草原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你能否用一個字,概括出草原給你、給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3.草原的“美”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根據學生回答,歸納并板書:風光美、人情美

二、品讀釋疑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有感情地范讀。

2.學生自由練讀。

3.句子感悟:這段文字非常優(yōu)美,讀著讀著,讓人仿佛置身于遼闊的大草原之中。說說

你覺得哪些語句寫得美?(重點指導)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滿心的愉快?!?/p>

(1)詞語比較:“空氣是那么(清鮮、清新),天空是那么(明朗、晴朗)。”

①圖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藍天碧野,體會''清鮮”“明朗”的用法。

②有感情朗讀,讀出“清鮮”“明朗”的草原的高遠遼闊的意境。

(2)如果此時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會怎么做?

想象:作者會高歌一曲什么?誰愿意上來高歌一曲?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1)出示圖片:理解“一碧千里”。

(2)你能否說一些四個字的表示“綠”的詞語來?

(郁郁蔥蔥、蒼翠欲滴……借機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

翠色欲流,輕輕流入云際?!?/p>

(1)演示“綠色渲染”“墨線勾勒”。

(2)圖片展示,感情朗讀,體會“柔美”的感覺。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嘆,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

請你學著這樣的說法,用上“既……又……既……又”說一句話。

“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1)句子比較:

①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②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通過句子比較,引導學生體會這一句看似寫駿馬和大牛的,實際上是寫作者自己的感受,

因為作者被草原的美麗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圍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樣的心情。

(2)不同的心情對周圍環(huán)境會有不同的感受,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受?

方法指導:運用恰當比喻展開合理想象:把見到的形狀、姿態(tài)、顏色,聽到的聲音,嗅

到的氣味等,借助貼切、逼真、新奇的比喻等修辭方法,在實物與想象之間架起一座彩橋,

使得觀察對象活靈活現(xiàn),也使想象更神奇、新穎和真實。

4.有感情朗讀:從天到地,從小丘到羊群,到駿馬、大牛,草原的無限樂趣令人愉快,

令人驚嘆,令人回味無窮。讓我們一起仔細品味、用心賞讀吧。

5.熟讀成誦:多么優(yōu)美的景色,多么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一切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

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一段。

(二)深讀悟情,感受“人情美”

1.導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行車的灑脫,令人向往;而草原的民族風情,更是令

人難忘。讓我們跟老舍一道,走進蒙古包,去會會蒙古同胞。

2.自由讀課文2-5自然段,思考:如果要用一個詞概括草原人民的特點,你想用什么?

(熱情好客)

3.草原人民的熱情好客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根據學生回答,提煉板書:迎接相見款待

聯(lián)歡話別

4.咱們試試看,在它們前面加上一些詞,是不是會讓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滾燙

的心呢?

(1)課件出示詞語:激情盛情盡情深情熱情

(2)你能否認真讀讀課文,讀完后,與小組的同學一起想想,把這些詞語加在哪個詞的

前面最合適。

5.交流小結:熱情迎接激情相見盛情款待盡情聯(lián)歡深情話別

熱情迎接:

(1)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這份熱情?

(2)出示課件(理解“襟飄帶舞”——師講述:看,熱情好客的草原人民,身著節(jié)日的

盛裝,騎著駿馬,從幾十里外飛奔前來迎接遠方的客人,那五彩繽紛的蒙古族服裝隨風飄動,

像一條彩虹向我們飛過來。)

(3)草原人民撲面而來的熱情令人感動,你能否讀出草原人的熱情?

(4)指名讀——齊讀(光是一個或是幾個人的熱情還不足以體現(xiàn))。

激情相見:

(1)你能否想象當時的相見是怎樣的情形——學生即興表演,教師隨機采訪:剛才你們

說了些什么?你聽得懂蒙古族語嗎,如果你聽不懂,你知道他們在說什么嗎?

(2)感情朗讀,讀出激動、興奮之情。

盛情款待:

(1)主人們拿出些什么款待遠方的來客?

(2)除了吃的、喝的,還不忘以歌助興,賓主無拘無束,其樂融融。

(3)有感情地朗讀。

盡情聯(lián)歡:

(1)出示課件:聯(lián)歡的項目有些什么呢?

(2)說明: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愛的傳統(tǒng)項目,是能騎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與美

的展示。

深情話別:

出示課件:背景為夕陽西下的草原,難舍難分的離別音樂(蒙語演唱的《蒙古人》)響起。

師導:夕陽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終有分別的時刻,此時的賓主雙方站在蒙古包外,

望著那一望無際的草原,耳邊,悠揚的馬頭琴聲、質樸高亢的蒙古民歌還在回響;嘴里,噴

香的奶茶、鮮美的羊肉,回味無窮;腦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強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

己。手握著手,那樣熱乎乎地握著,握住不散……那可真是:——依依不舍,難舍難分(引

導學生說出表示舍不得離別的成語)。

這正是——(課件出示:)“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蒙古族和漢族人們感情深厚,舍不得分別,在這遼闊的草地上傾心交談?。?/p>

此時,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說什么?

此時,你就是漢族兄弟,你想說什么?

6.“熱情迎接、激情相見、盛情款待、盡情聯(lián)歡、深情話別”,這一切是那樣美好,是那

樣和諧,人們總希望美好的瞬間能永遠定格,永久珍藏。假如你是一名隨行的記者,你最想

拍下哪一個精彩的瞬間?

三、讀寫訓練,拓展延伸

1.讀第一自然段,說說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排比手法的運用。)請找出相關語句。

“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

表示我滿心的愉快?!?/p>

2.使用排比的手法有什么好處?

運用排比的修辭使文章讀起來有節(jié)奏感,瑯瑯上口,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和氣勢。

3.運用排比的手法需要注意些什么?

(1)運用排比必須從內容的需要出發(fā),不能生硬地拼湊排比的形式。

(2)結構相同或相似,意思相關,語氣一致的句子或詞組不得少于三項,彼此為并列關

系。

4.照第1自然段的樣子,用上“那么…那么…那么…”寫一個排比句。

預設:我們來到西湖,這里真漂亮,湖水是那么的清澈,垂柳是那么的多姿多彩,魚兒

是那么的自由自在。

【設計意圖: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文中的寫法,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練筆,讀寫結合?!?/p>

四、總結課文主旨

本文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課文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

景。表達了作者對草原以及蒙古人們的喜愛和感謝之情,突出了蒙漢人們接下來深厚的友誼

五、學習寫作方法

運用情景交融法進行描寫

1.這篇課文思路清晰,從看到的到感受到的,根據抒發(fā)感情的需要,先景后情,用比喻、

擬人等修辭方法把感情滲透于字里行間,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一切景物都含情,一切景語

皆情語。作者第一次見到草原,就能抓住景色的特點來寫,把景物和感受聯(lián)系在一起,即景

抒情,情景交融。作者在描寫初見草原的景物時主要運用了靜態(tài)描寫,為我們展示一幅草原

靜態(tài)美的圖畫,但靜中又有動,例如寫羊群。

2.舉例:藍天下面,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平原上、山嶺上、深谷里,覆蓋著青青

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以沒過十來歲的孩子,能讓他們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灘上,

鑲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草叢中

開滿了各種各樣的野花。鮮紅的山丹丹花,粉紅的牽牛花,寶石藍的鈴鐺花,散發(fā)著陣陣清

香。

這段文字抓住草原的廣闊、美麗描寫,作者的喜愛之情溢于言表。

3.練一練:

你最喜歡哪一處景物?動手寫一寫,注意運用情景交融法進行描寫。

六、課堂小結

這篇課文具體寫了作者見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遠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在體會課文思想感情的同時,我學習了邊讀課文邊想象畫面,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句子的

方法。

七、推薦閱讀

本課推薦閱讀《藏北草原》《錫林郭勒大草原》。

八、當堂檢測(選做)

1"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你從課文哪些地方體會到了“蒙漢情深”?(教

材課后題第3題。)

2.讀到“絢麗多彩”,我眼前出現(xiàn)這樣的畫面:

板書設計

空氣清鮮天空明朗;

景色美<

一碧千里并不茫茫

草原草原景色美

V[蒙漢情誼深

一翠色欲流回味無窮

,群馬疾馳歡迎遠客

人情美y

載歌載舞盛情款待

1、夕陽西下依依惜別

課后反思

《草原》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向人們展示了草原上

如詩如畫的美麗風光和內蒙古人民的熱情好客。文章情景交融,字里行間浸潤著濃郁的草原風

情。處處流露出作者的贊美之情。讓人身臨其境,回味無窮。

為了很好地引導學生感受充滿詩意的草原風光與民族風情,我注重以下幾點教學: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關注學生獨特的感悟與體會

教學這課時,我特別關注學生自己的感悟與理解。把學習、想象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

真正地、大膽地說說自己想說的話。如,教學第一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通過感情朗讀,找出讓

自己感動的句子,結合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草原的資料談體會,充分發(fā)散了學生的思維,豐富

了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從課文中感受到了草原如詩如畫的境界。

二、深層挖掘文本資源,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由于孩子們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所以他們在課堂上的理解和想象有時可以超越文本的。

比如說,在體會“那里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边@句話時,有一個學生是這樣說的:“作者初次

見到草原,就像換了一個環(huán)境,心情開朗愉悅,所以看什么都覺得可愛?!币灿袑W生將城市的

天空與草原的天空作比較,來襯托草原天空的可愛。所以從孩子們精彩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孩

子們具有了一定的審美能力。語文教學中只要老師善于激發(fā)引導,學生可以表現(xiàn)的更好。

三、巧妙使用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充分感受草原的風土人情

高年級的學生只要多讀幾遍課文,很容易就能總結出草原景色美麗,草原人熱情好客的特

點。但是對于草原有多美多遼闊,草原人有多熱情多團結,學生們只能單憑想象。所以,為了

讓草原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就要借助多媒體教學。只有將課文內容與多媒體直觀的畫面相銜,

才能讓學生充分感受草原的風土人情。才能獲得和作者一樣的感受。

四、課堂中的收獲很多,但也有很多不足

首先,雖然課堂教學符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但遺憾的是,面對學生出色的表現(xiàn),我卻不能

及時地找出更為合適的評價用語,來肯定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自信。只是簡單地說“你真棒”

“好極了”等。雖然我在網上聽了很多節(jié)優(yōu)秀教師的講課,也學到了一些課堂激勵語,但沒有

學以致用。這是以后值得改進的地方。

另外,我對關鍵詞的教學引導的不到位。如,羊群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好像

給無邊綠毯繡上白色的大花。教學時,我忽視了對“繡”這個詞交流。

人教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上冊說課稿

草原

一、說教材

《草原》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草原》這篇課文記敘了

老舍先生第一次訪問內蒙古草原時看到的美麗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熱情歡迎的情景。課文

用優(yōu)美、清新的語言將草原的自然美、人情美渲染得淋漓盡致。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

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結合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依據新課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

值觀”三個維度,我將本課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1.掌握生字詞,理解重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內蒙古大草原美好的風光及風土人情,體會蒙漢兩族人民之間的深情厚誼,受到熱

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激發(fā)了解西部的興趣。

4.揣摩優(yōu)美的語句,體會表達上的一些特點,作者抒發(fā)情感的方法。

在確定了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之后,我將此文教學課時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讓學生初步

感知課文,從地理位置上了解內蒙草原、了解西部大開發(fā)及西部大開發(fā)的意義,然后充分地讓

學生朗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對課文有個整體認識,知道課文從自然風光、民族風情兩方

面向我們展示了草原,知道了蒙古族人民遠出相迎、熱情款待、親切聯(lián)歡的場面是民族風情的

具體體現(xiàn)。為了體現(xiàn)感知體會的完整性,我把感受草原風光與人情的美好全部安排在了第二課

時。這里我向大家說的是第二課時的教學。下面,我就談談自己的教法與學法。

二、說教法與學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

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

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庇捎诤⒆觽兘^大多數沒

見過草原,因此教學“自然風光”這部分時,我采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情景輔助教學。借用多種資

源,調動學生的感官,從而為理解課文內容服務,為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體會表達方法作鋪墊。

新課程標準強調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職能不再是〃教學生會念書〃,而是要引導學

生主動地探索,研究性的學習。因此,教學“民族風情”時,我注重對學生進行的指導,讓學

生自己分析理解學習要求,逐步按要求指導學生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理解領悟,并提醒

其他學生學會傾聽。在教學生學習的同時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學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三、說教學過程

圍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課堂教學我準備按以下環(huán)節(jié)展開:

環(huá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