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本質-與發(fā)展_第1頁
科學的本質-與發(fā)展_第2頁
科學的本質-與發(fā)展_第3頁
科學的本質-與發(fā)展_第4頁
科學的本質-與發(fā)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科學的本質與開展對科學技術認識的三次飛躍弗蘭西斯.培根(1561~1626)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是人們對科學技術認識的一次飛躍.馬克思提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是人們對科學技術認識的又一次飛躍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科學論斷,是人們對科學技術認識的又一次新的飛躍.3一、科學概念的歷史演變作為人類精神成果的科學:知識體系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知識的活動:科學活動作為社會組織形式的科學:社會建制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科學生產力作為一種方法的科學:科學方法作為一種文化的科學:科學文化作為人與自然的對話:科學對話41、作為人類精神成果的科學:知識體系古希臘認為科學是一種知識。επιστημη〔知識〕,拉丁文scientia,就廣泛意義來講,指學問或知識。英文science德文wissenschaft法語scientia皆由此衍生轉變而來。柏拉圖曾說:人們常常根據(jù)習慣把科學稱為知識,實際上應當給它另外取個名字,他主張改成“理智〞。實際上,他的“理智〞與“知識〞并沒有多大區(qū)別。亞里士多德認為科學知識是一種“關于可以論證的事物的知識〞。希波克拉底:“我將盡力治好您的病,但我是學者,追求的是知識,而不是財富和權勢〞。516世紀西學東漸時,中國學者將science對應于“格物致知〞,簡稱“格致〞?!抖Y記·大學》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朱熹注云:“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即,接近;窮,推究、窮究,通過接觸事物而窮究事物的道理。日本直到19世紀下半葉還沿用“格致學〞,到產業(yè)革命興起時才改稱“科學〞。1885年康有為首先把“科學〞一詞介紹給國人。1894—1897間嚴復譯《天演論》時,把science譯為“科學〞。62、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知識的活動的科學:科學活動科學還應該被理解為是形成和產生科學知識、運用科學知識的實踐活動。馬克思在1844年〔卷25,120、97〕中指出,任何個人活動屬于社會活動,明確提出科學活動是一種社會勞動?!耙话銊趧邮且磺锌茖W工作、一切發(fā)現(xiàn)、一切創(chuàng)造〞??茖W屬于一般勞動,是精神生產領域。丹皮爾“科學可以說是關于自然現(xiàn)象的有條理的知識,可以說是對于表達自然現(xiàn)象的各種概念之間的關系的理性研究。〞〔《科學史》,9〕梅森:“科學就是人類歷史上積累起來的有關自然界的相互聯(lián)系著的技術、經(jīng)驗和理論知識的不斷開展活動。〞73、作為一種社會組織形式的科學:社會建制所謂科學的社會建制,指科學事業(yè)成為社會構成中的一個相對獨立的社會部門和職業(yè)部類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從科學家的社會角色、科學專業(yè)、科學共同體及其活動、標準等方面反映了科學與社會的關系。1919年M·韋伯首先把科學作為一種社會職業(yè),把從事科學活動的人作為一種社會角色來加以研究。貝爾納在《歷史上的科學》〔1953〕中指出,科學建制是一個社會事實,一個國家科學建制的狀況,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經(jīng)濟、政治、軍事等實力的重要標志。84、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科學:

科學生產力馬克思“生產力里面也包括科學在內〞。鄧小平1988“馬克思講過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這是非常正確的。在我看來這樣說可能不夠,恐怕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是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獲得物質資料的能力。包括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和勞動者。科學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特點〔1〕一般性〔2〕決定性,勞動者素質;勞開工具;勞動對象〔3〕饋贈性科學技術對經(jīng)濟開展的奉獻率。95、作為一種方法的科學:

科學方法方法,μετσοδο?,沿著〔正確的〕道路行進。黑格爾把方法表述為“人能動地把握客體的手段和工具〞。在《邏輯學》〔下,532〕中寫道:“在探索的認識中,方法也就是工具,是主觀方面的某種手段,主觀方面通過這個手段和客體發(fā)生關系〞。培根《新工具》,科學就在于用理性方法去整理感性材料。10人們對科學方法有不同的理解皮爾斯認為,科學是驅逐疑心,獲得穩(wěn)定思想的一種方法。默頓:科學是“證明知識可靠性的一種獨特方法〞。梅森:“科學方法主要是發(fā)現(xiàn)新現(xiàn)象,制定新理論的一種手段,因此不斷地在擴大人類知識體系,只要科學方法應用得上,舊的科學理論就必須地為新的理論所推翻。〞因此,所謂科學方法,就是怎樣實現(xiàn)科學認識,就是人們在科學認識活動中所遵循的途徑和運用各種方式和手段的總和。116、作為一種文化的科學:

科學文化“文化〞來源于拉丁文“cultus〞,指由人為的耕作,培養(yǎng),教育而開展出來的東西,是與自然存在的事物相對立而言的.科學是文化的一個分支。對文化有兩種理解:“廣義指人類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所獲得的物質的、精神的生產能力和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精神生產能力和精神產品〞。12科學是一種相當特殊的文化,雖然生長自民族文化環(huán)境〔西方〕,但科學成果一旦被公認,就具有普遍性、公有性、無偏見性,因而又是超民族的;一旦成為文化系統(tǒng)的獨立成分,就具有了自己獨特的精神氣質:〔1〕實證精神;〔2〕嚴密精確的分析精神;〔3〕開放精神;〔無國界、無終極真理〕;〔4〕民主精神〔反權威、迷信〕;〔5〕創(chuàng)造進取的革命精神。科學的文化特征137、科學的一般規(guī)定:人對自然的能動的認識關系科學的諸多特征,歸根結底是從人與自然相互作用過程中衍生出來的。所以,馬克思把科學看作“人對自然界的理論關系〞,即科學是人對自然的能動的認識和反映關系的觀點,是對科學本質的更一般的、更抽象、更深刻的哲學概括。14二、科學開展動力1外在動力社會生產政治哲學宗教文化傳統(tǒng)2內在動力理論與實驗的矛盾理論內部的矛盾理論之間的矛盾15科學開展的根本推動力:反映經(jīng)濟上需要的社會生產〔1〕社會生產不斷向科學提出新的研究課題①理論上總結已有的技術經(jīng)驗;②社會需要提出許多從未研究和解決的問題〔2〕生產實踐為科學的開展提供豐富的認識材料,為科學開展奠定堅實的根底?!?〕生產實踐為科學研究提供強大的物質手段,為科學的開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此外,科學的開展直接取決于社會對它的資金、設備、人才等種種投入,而這些投入歸根到底是靠社會的經(jīng)濟支持,靠生產的開展提供的。16政治對科學開展的影響和制約〔1〕社會制度層面上先進社會制度為科學開展提供更大的可能資本主義VS封建社會;舊中國與社會主義中國〔2〕在政策和體制的層面上科技政策和體制決定了科學開展的方向、規(guī)模和速度,并完成著對科學系統(tǒng)與整個社會大系統(tǒng)的關系的調整。〔3〕在社會的政治行為及其所造成的政治形勢上戰(zhàn)爭及軍事需要:不計本錢的投入;緊迫性;大量科研人員參與17哲學對科學開展的影響和制約哲學影響科學家的思維。每一時代的科學家,特別是理論自然科學家,他們的科學成就是同他們的哲學思想緊密交織在一起的。泰勒斯、亞里士多德、笛卡爾、萊布尼茨、康德、馬赫、泡利、石里克。玻恩:“科學的哲學背景始終比科學的特殊成果更使我感興趣〞。海森堡說:“從根本上說,玻爾是位哲學家而不是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認識論要是不同科學接觸,就會成為一個空架子??茖W要是沒有認識論——只要這真是可以設想的——就是原始和混亂的東西〞。18〔1〕哲學能夠為科學的開展提供新的生長點古希臘哲學的原子概念預示了科學向微觀領域開展?!耙粋€人如果沒有希臘自然哲學知識,就很難在現(xiàn)代原子物理學中作出進展。〞“哲學,不管自覺不自覺,總是支配著根本粒子物理學的方向〞〔海森堡〕〔2〕新興學科的理論淵源發(fā)端于某些哲學如控制論創(chuàng)始人維納認為他討論的是地地道道的萊布尼茨問題,一般系統(tǒng)論創(chuàng)始人貝塔朗菲認為系統(tǒng)的概念也有漫長的歷史,與萊布尼茨的自然哲學、馬克思黑格爾的辯證法有關。〔3〕哲學問題的探討促進科學問題的解決如現(xiàn)代哲學和科學關于“時間〞問題的討論。牛頓可逆時間、柏格森時間、普利高津討論時間。再如彭加勒通過思考必然性與偶然性、決定論與非決定論的關系,認識到絕對決定論是拉普拉斯造成的夢想。19宗教對科學開展的影響〔1〕宗教與科學的對立科學是宗教恭順的婢女,不得超越宗教界限R·培根:因對盲目信仰圣經(jīng)的疑心被囚14年維薩留斯:尼德蘭醫(yī)生、解剖學家,《人體的解剖》,死于耶路撒冷的懺悔路塞爾維特:火刑西班牙醫(yī)生,文藝復興時代的自然科學家,肺循環(huán)的發(fā)現(xiàn)者〔《基督教的復興》,1553年〕。宗教裁判所判處火刑。他拒絕放棄自己的觀點,于1553年在日內瓦被燒死在火刑柱上。他的所有著作也同他一起上了火刑場,通通被燒毀。

布魯諾:1592年,羅馬教徒將他誘騙回國,并逮捕了他。劊子手們用盡種種刑罰仍無法令布魯諾屈服。他說:“高加索的冰川,也不會冷卻我心頭的火焰,即使想塞爾維特那樣被燒死也不反悔。〞他還說:“為真理而斗爭是人生最大的樂趣〞。經(jīng)過8年的殘酷折磨后,布魯諾被處以火刑。伽利略:1633,宗教裁判所,“為了處分你這樣嚴重而有害的錯誤與罪過,以及為了你今后更加審慎和給他人做個典范和警告,……我們宣布用公開的命令禁止伽利略的《關于兩種世界體系的對話》一書;判處暫時正式把你關入監(jiān)獄內,根據(jù)我們的意見,以及使你得救的懺悔,在三年內每周讀七個懺悔的圣歌……〞

〔2〕宗教與科學的聯(lián)系第一,宗教與科學本來就存在著某些聯(lián)系。煉金、煉丹、占星術、測繪是某些科學的萌芽第二,宗教文獻:富有哲理的思辨、范疇的嚴謹、規(guī)律的縝密,對宇宙本體博大精深的論述,對世界運動細微入致的描述,對人類認識煩瑣周密的分析。第三,許多卓越的科學家同時也是虔誠的宗教徒,他們的科學成就與他們的宗教思想相輔相成。他們相信:上帝創(chuàng)造宇宙是有法那么、有秩序的,而人的職責那么是運用理性去發(fā)現(xiàn)宇宙的秩序和法那么。參見伯奇:《科學與宗教》,四川人民出版社2021文化傳統(tǒng)對科學開展的影響和制約科學開展的歷史說明,不同文化傳統(tǒng)對科學的開展有不同的影響與作用。美國學者卡普拉對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進行了比較,給出了一張“陰陽表〞:陰陽女性男性收縮擴張保守進攻響應要求合作競爭直覺理性綜合分析22文化傳統(tǒng)對科學開展的影響是錯綜復雜的,它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可以發(fā)揮其積極作用,成為科學進步的動力;但到了另一個歷史時期,又可能顯示它的消極作用,成為科學進步的阻力。如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直覺知識趨向于綜合的、整體論和非線性的〞,它在古代曾把中國的醫(yī)學推向了頂峰,但在近代卻阻礙了人們對人體精細結構及其病理的研究。而西方文化傳統(tǒng)中的“理性思維是線性的、集中的和分析的。它屬于理智的范疇,其作用是區(qū)分、測量和分類〞。這種文化傳統(tǒng)在近代科學分化運動中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xiàn)代科學整合運動的進程和人們把自然界作為一個由種種過程聯(lián)系起來的整體進行研究的時候,它又阻礙了人們發(fā)現(xiàn)真理的道路。232、內在動力科學理論與科學實驗的矛盾科學理論內部的邏輯矛盾:悖論科學理論之間的矛盾與不同學派之間的爭論241)科學理論與科學實驗的矛盾科學理論建立在科學實驗之上科學實驗總在一定理論指導下科學實驗不僅能為科學理論提供新的證據(jù)而使科學理論獲得檢驗,而且還能產生與已有科學理論不相容的更新的、更深刻的經(jīng)驗事實,構成科學理論與新的經(jīng)驗事實的矛盾。為解決這個矛盾,必須提出新的假說,經(jīng)歷新的一輪的檢驗。如此循環(huán),科學就向更新層次、新的領域前進。252)科學理論內部的矛盾:悖論科學理論是借助形式邏輯建立起來的嚴密的系統(tǒng),這種無矛盾性要求的嚴格演繹結構只是一種理想狀況。隨著科學認識的開展,理論體系內部的矛盾會顯現(xiàn)出來。這種邏輯矛盾是客觀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矛盾運動在人們認識中的反映,也是科學認識本身所固有的矛盾的表現(xiàn)。26悖論的出現(xiàn)和解決對科學開展的意義〔1〕悖論的解決,可導致科學的突破性進展:以數(shù)學為例:√2危機導致古典邏輯和歐幾里德幾何學誕生。微積分誕生時,因為其無窮小概念模糊,導數(shù)、微分、積分概念也不清楚,引起貝克萊的責難,貝克萊悖論導致極限論和集合論的產生;集合論悖論導致第三次數(shù)學危機,它對數(shù)理邏輯、語言學和哲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作為一種特殊的邏輯矛盾,是重要的證偽原那么,具有判決性意義。273)科學理論間的矛盾及學派爭論科學理論之間的矛盾,主要有:一門學科內部不同理論間的矛盾物理學:“微粒說〞與“波動說〞,“熱素說〞與“熱之唯動說〞,“原子論〞與“反原子論〞化學:“燃素說〞與“氧化說〞,“價鍵理論〞與“分子軌道理論〞生物學:“特創(chuàng)論〞與“自生論〞,“機械論〞與“活力論〞,“預成說〞與“卵源論〞,“摩爾根學說〞與“米丘林學說〞天文學:日心說與地心說,太陽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