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_第1頁
2023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_第2頁
2023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_第3頁
2023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_第4頁
2023建筑結構加固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附錄F現(xiàn)場推定新增混凝土強度的取樣規(guī)則與評定方法F.0.1本方法適用于結構加固工程新澆混凝土試塊漏取或丟失的補救;也適用于對試塊強度試驗報告有疑義的核查;但不得用以替代正常檢驗程序對混凝土試塊的留置與試驗;也不得用于替代有條件取芯樣的工程質量檢驗。T.0.2當屬試塊漏取或不慎丟失的情況時,應對該組試塊所代表的構件,逐個進行現(xiàn)場非破損檢測,并據(jù)以推定每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以替代該組試塊用于施工質量合格評定。T.0.3當利用本方法核查某一檢驗批混凝土試塊強度試驗報告的可信性時,應對該檢驗批構件進行現(xiàn)場非破損抽樣檢測。其抽樣規(guī)則及檢測結果的評定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該檢驗批僅由1個~3個構件組成時,應逐個構件進行檢測,并取受檢構件強度推定值中最低者作為該檢驗批構件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fcu,k;2fcu,k:fcu,k=()–ks (T.0.3)式中,s——按n個構件立方抗壓強度算得的標準差;k——與、c和n有關的材料強度標準值計算參數(shù),可由表T.0.3查得;——確定材料強度標準值所取的概率分布下分位數(shù),一般取=0.05,(即保證率為95%);c——檢測所取的置信水平,對混凝土取c=0.75。表T.0.3計算參數(shù)k值(c=0.75;=0.05)n456789101215k值2.6802.4632.3362.2502.1902.1412.1032.0481.991n1820253035404550100k值1.9511.9331.8951.8691.8491.8341.8211.8111.760注:當n→∞(亦即當n足夠大)時,k=1.645。3根據(jù)現(xiàn)場非破損檢測結果算得的fcu,k值,與該檢驗批試驗報告給出的混凝土立方抗壓強度標準值進行比較。若兩者差值在15%以內,可取兩者中的較小值用于施工質量合格評定;若該差值大于15%,則應對未檢測的構件逐根進行補測,然后按全部檢測值計算fcu,k值,并以該值作為該檢驗批的代表值,用于施工質量合格評定。4本方法所指的現(xiàn)場非破損檢測法包括回彈法和超聲-回彈綜合法。5當n個數(shù)據(jù)算得的變異系數(shù)(變差系數(shù))大于20%時,不宜直接按(T.0.3)式計算fcu,k值,而應先檢查導致離散性增大的原因。若查明系混入不同總體(不同批)的樣本所致,宜分別進行統(tǒng)計,分別確定其fcu,k值。

附錄F現(xiàn)場推定新增混凝土強度的取樣規(guī)則與評定方法F.0.1本方法適用于結構加固工程新澆混凝土試塊漏取或丟失的補救;也適用于對試塊強度試驗報告有疑義的核查;但不得用以替代正常檢驗程序對混凝土試塊的留置與試驗;也不得用于替代有條件取芯樣的工程質量檢驗。F.0.2當屬試塊漏取或不慎丟失的情況時,應對該組試塊所代表的構件,逐個進行現(xiàn)場非破損檢測,并據(jù)以推定每個構件的混凝土強度,以替代該組試塊用于施工質量合格評定。F.0.3當利用本方法核查某一檢驗批混凝土試塊強度試驗報告的可信性時,應對該檢驗批構件進行現(xiàn)場非破損抽樣檢測。其抽樣規(guī)則及檢測結果的評定方法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該檢驗批僅由1個~3個構件組成時,應逐個構件進行檢測,并取受檢構件強度推定值中最低者作為該檢驗批構件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標準值fcu,k;2fcu,k:fcu,k=()–ks (F.0.3)式中,s——按n個構件立方抗壓強度算得的標準差;k——與、c和n有關的材料強度標準值計算參數(shù),可由表T.0.3查得;——確定材料強度標準值所取的概率分布下分位數(shù),一般?。?.05,(即保證率為95%);c——檢測所取的置信水平,對混凝土取c=0.75。表F.0.3計算參數(shù)k值(c=0.75;=0.05)n456789101215k值2.6802.4632.3362.2502.1902.1412.1032.0481.991n1820253035404550100k值1.9511.9331.8951.8691.8491.8341.8211.8111.760注:當n→∞(亦即當n足夠大)時,k=1.645。3根據(jù)現(xiàn)場非破損檢測結果算得的fcu,k值,與該檢驗批試驗報告給出的混凝土立方抗壓強度標準值進行比較。若兩者差值在15%以內,可取兩者中的較小值用于施工質量合格評定;若該差值大于15%,則應對未檢測的構件逐根進行補測,然后按全部檢測值計算fcu,k值,并以該值作為該檢驗批的代表值,用于施工質量合格評定。4本方法所指的現(xiàn)場非破損檢測法包括回彈法和超聲-回彈綜合法。5當n個數(shù)據(jù)算得的變異系數(shù)(變差系數(shù))大于20%時,不宜直接按(T.0.3)式計算fcu,k值,而應先檢查導致離散性增大的原因。若查明系混入不同總體(不同批)的樣本所致,宜分別進行統(tǒng)計,分別確定其fcu,k值。

附錄G粘結材料粘合加固材與基材的正拉粘結強度現(xiàn)場測定方法及評定標準G.1適用范圍G.1.1本方法適用于現(xiàn)場條件下以結構膠粘劑或高強聚合物砂漿為粘結材料,粘合(包括澆注、噴抹)下列加固材料與基材,在均勻拉應力作用下發(fā)生內聚、粘附或混合破壞的正拉粘結強度測定:1結構膠粘劑粘合纖維復合材與基材混凝土;2結構膠粘劑粘合鋼板與基材混凝土;3高強聚合物砂漿噴抹層粘合鋼絲繩網(wǎng)片與基材混凝土;4界面膠(劑)粘合新舊混凝土。注:本條第2款的測定方法也適用于現(xiàn)場檢驗原構件混凝土本體的抗拉強度。G.1.2當承重結構加固設計要求做纖維織物與膠粘劑的適配性檢驗時,應采用本方法進行正拉粘結強度項目的測定。G.2試驗設備G.2.1結構加固工程現(xiàn)場使用的粘結強度檢測儀,應堅固、耐用且攜帶和安裝方便;其技術性能不應低于現(xiàn)行國家標準《數(shù)顯式粘結強度檢測儀》GB3056的要求。檢測儀應每年檢定一次。G.2.2鋼標準塊的形狀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選用方形或圓形。方形鋼標準塊的尺寸為40mm×40mm;圓形鋼標準塊的直徑為50mm;鋼標準塊的厚度不應小于20mm,且應采用45號鋼制作。鋼。G.2.3當適配性檢驗需在模擬現(xiàn)場條件下進行時,應配備仰貼纖維復合材用的鋼架。該鋼架宜采用角鋼制作,其頂部構造應能擱置并固定3塊板面尺寸不小于600mm×2100mm的預制混凝土板;其板下的空間應能滿足仰貼作業(yè)的需要。預制混凝土板的強度等級應按受檢產(chǎn)品的適用范圍確定,但不得低于C30。G.3取樣規(guī)則G.3.1粘貼、噴抹質量檢驗的取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梁、柱類構件以同規(guī)格、同型號的構件為一檢驗批。每批構件隨機抽取的受檢構件應按該批構件總數(shù)的10%確定,但不得少于3根;以每根受檢構件為一檢驗組;每組3個檢驗點。2驗驗。3現(xiàn)場檢驗的布點應在粘結材料(膠粘劑或聚合物砂漿等)固化已達到可以進入下一工序之日進行。若因故需推遲布點日期,不得超過3d。4布點時,應由獨立檢驗單位的技術人員在每一檢驗點處,粘貼鋼標準塊以構成檢驗用的試件。鋼標準塊的間距不應小于500mm,且有一塊應粘貼在加固構件的端部。G.3.2適配性檢驗1應由獨立檢驗機構會同有關單位,在12和35的氣溫(自然或人工環(huán)境均可)中各制備3個試樣,并分別進行檢驗;2應以安裝在鋼架上的3塊預制混凝土板為基材,在兩種氣溫中,每塊板分別仰貼一條尺寸為0.25m×2.1m、由4層纖維織物粘合而成的試樣;3應以每一試樣為一檢驗組,每組5個檢驗點。每一檢驗點粘貼鋼標準塊后即構成一個試件。G.4試件制備G.4.1試件制備應符合下列要求:1基材表面處理:檢測點的基材混凝土表面應清除污漬并保持干燥。2當檢驗原構件混凝土抗拉強度標準值ft時,預切縫應采用鉆芯機鉆成直徑為50mm、深度為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加20mm~30mm的圓柱狀。3粘貼鋼標準塊:應選用快固化、高強膠粘劑進行粘貼。鋼標準塊粘貼后應立即固定;在膠粘劑7d的固化過程中,不得受到任何擾動。G.5試驗步驟G.5.1試驗應在布點日期算起的第8天進行。試驗時應按粘結強度測定儀的使用說明書正確安裝儀器,并連接鋼標準塊(圖G.5.1)。圖G.5.1儀器安裝及與鋼標準塊連接示意圖1–粘結強度測定儀;2–夾具;3–加荷搖柄;4–數(shù)字式測力計;5–反力支承架6–鋼標準塊;7–高強、快固化的粘結劑;8–基材表面粘貼、噴抹、澆注的加固材料或界面劑;9–基材混凝土;10–混凝土表面預切縫G.5.2以均勻速率連續(xù)加荷,控制在1~1.5min內破壞;記錄破壞時的荷載值,并觀測其破壞形式。G.6試驗結果G.6.1正拉粘結強度應按下式計算: fti=Pi/Aai (G.6.1)式中fti——試件i的正拉粘結強度,MPa;Pi——試件i破壞時的荷載值,N;Aai——鋼標準塊i的粘合面面積,mm2。G.6.2破壞形式及其正常性判別1破壞形式1)內聚破壞——基材混凝土內聚破壞:即混凝土內部(本體)發(fā)生破壞;——膠粘劑內聚破壞:可見于使用低性能、低質量膠粘劑的膠層中;——聚合物砂漿內聚破壞:可見于使用低強度水泥,或低性能、低質量聚合物的聚合物砂漿層中。2)粘附破壞(層間破壞)——膠層與基材混凝土之間的界面破壞;——聚合物砂漿層與基材混凝土之間的界面破壞。3)混合破壞粘合面出現(xiàn)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破壞形式。注:鋼標準塊與高強、快固化膠粘劑之間的界面破壞,屬檢驗技術問題,與破壞形式判別無關,應重新粘貼,重做試驗。2試驗結果正常性判別若破壞形式為基材混凝土內聚破壞,或雖出現(xiàn)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破壞形式,但基材混凝土內聚破壞形式的破壞面積占粘合面面積85%以上,均可判為正常破壞。若破壞形式為粘附破壞、膠粘劑或聚合物砂漿內聚破壞,以及基材混凝土內聚破壞的面積少于85%的混合破壞,均應判為不正常破壞。G.7檢驗結果的合格評定G.7.1加固材料粘貼、噴抹質量的合格評定:1組檢驗結果的合格評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組內每一試樣的正拉粘結強度fti均達到fti≥1.5MPa,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的要求時,應評定該組為檢驗合格組;2)若組內僅一個試樣達不到上述要求,允許以加倍試樣重新做一組檢驗,如檢驗結果全數(shù)達到要求,仍可評定該組為檢驗合格組;3)若重做試驗中,仍有一個試樣達不到要求,則應評定該組為檢驗不合格組。2檢驗批的粘貼、噴抹質量的合格評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批內各組均為檢驗合格組時,應評定該檢驗批構件加固材料與基材混凝土的粘合質量合格;2)若有一組或一組以上為檢驗不合格組,則應評定該檢驗批構件加固材料與基材混凝土的粘合質量不合格;3)若檢驗批由不少于20組試樣組成,且檢驗結果僅有一組因個別試樣粘結強度低而被評為檢驗不合格組,則仍可評定該檢驗批構件的粘合質量合格。G.7.2適配性檢驗的正拉粘結性能合格評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當不同氣溫條件下檢驗的各組均為檢驗合格組時,應評定該型號纖維織物與擬配套使用的膠粘劑,其適配性檢驗的正拉粘結性能合格;2若本次檢驗中,有一組或一組以上檢驗不合格,應評定該型號纖維織物與擬配套使用的膠粘劑,其適配性檢驗的正拉粘結性能不合格。3當僅有一組,且組中僅有一個檢測點不合格時,允許以加倍的檢測點數(shù)重做一次檢驗。若檢驗結果全組合格,仍可評定為適配性檢驗的正拉粘結性能合格。

附錄H承重構件外加砂漿面層抗壓強度采用回彈法檢測的規(guī)定H.0.1本規(guī)定適用于承重構件外加砂漿面層(簡稱砂漿面層)施工過程中,留置的砂漿試塊受損或丟失時,采用回彈法對其抗壓強度進行的現(xiàn)場補測。H.0.2采用回彈法檢測承重構件外加面層的砂漿抗壓強度時,應遵守下列規(guī)定:1外加面層的砂漿應為水泥砂漿;在砂漿組分中允許含有聚合物及常用的外加劑,但不得摻有石灰或粘土;2砂漿的齡期應不少于28d;3砂漿面層的厚度應不小于25mm;其所配鋼筋或鋼絲繩的保護層厚度實測值應不小于15mm;4砂漿面層應干燥、平整,且浮灰、起砂等表面缺陷已清理干凈。H.0.3砂漿回彈儀的技術指標應符合表H.0.3的規(guī)定。表H.0.3砂漿回彈儀技術性能指標技術性能項目指標沖擊動能(J)0.196彈擊錘沖程(mm)75指針滑塊的靜摩擦力(N)0.5±0.1彈擊球面曲率半徑(mm)25在鋼砧上率定平均回彈值(R)74±2外形尺寸(mm)D=60;L=280注:1砂漿回彈儀每半年應校驗一次;2在工程檢測前后,均應對回彈儀在鋼砧上做率定試驗;3表中D為回彈儀外徑,L為回彈儀長度。H.0.4對承重構件外加砂漿面層進行回彈和碳化深度測試時,測區(qū)應均勻布置?;貜棞y點應根據(jù)鋼筋探測儀掃描鋼筋(或鋼絲繩)位置的結果,以盡量避開鋼筋(或鋼絲繩)和錨固件的位置為原則,事先予以標出。H.0.5回彈檢測的步驟及檢測結果的計算分析,應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砌體工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GB/T50315的規(guī)定執(zhí)行。H.0.6承重構件外加層測區(qū)i的砂漿抗壓強度平均值f2i,c按下式確定:f2i,c= (H.0.6)式中:f2i——按現(xiàn)行國家標準《砌體工程現(xiàn)場檢測技術標準》GB50315“回彈法”一章計算確定的測區(qū)i的砂漿抗壓強度平均值;——砂漿面層抗壓強度修正系數(shù),一般取等于1.2;若有可靠的對比試驗數(shù)據(jù),經(jīng)監(jiān)理總工程師同意后,可按試驗結果確定。

附錄J錨固承載力現(xiàn)場檢驗方法及評定標準J.1適用范圍及應用條件J.1.1本方法適用于混凝土結構錨固工程質量的現(xiàn)場檢驗。J.1.2錨固工程質量應按其錨固件抗拔承載力的現(xiàn)場抽樣檢驗結果進行評定。注:本附錄的錨固件僅指種植帶肋鋼筋、全螺紋螺桿和錨栓。J.1.3錨固件抗拔承載力現(xiàn)場檢驗分為非破損檢驗和破壞性檢驗。選用時應符合本附錄第J.1.4條和第J.1.5條的規(guī)定。J.1.4對下列場合應采用破壞性檢驗方法對錨固質量進行檢驗:1重要結構構件;2懸挑結構、構件;3對該工程錨固質量有懷疑;4仲裁性檢驗。J.1.5當按本附錄J.1.4第1款的規(guī)定,對重要結構構件錨固件錨固質量采用破壞性檢驗方法確有困難時,若該批錨固件的連接系按本標準的規(guī)定進行設計計算,可在征得業(yè)主和設計單位同意的情況下,改用非破損抽樣檢驗方法,但必須按表J.2.3確定抽樣數(shù)量。注:若該批錨固件已進行過破壞性試驗,且不合格時,不得要求重做非破損檢測。J.1.6對一般結構構件,其錨固件錨固質量的現(xiàn)場檢驗可采用非破損檢驗方法。J.1.7若受現(xiàn)場條件限制,無法進行原位破壞性檢驗操作時,允許在工程施工的同時(不得后補),在被加固結構近旁,以專門澆筑的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塊體為基材種植錨固件,并按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破壞性檢驗;但應事先征得設計和監(jiān)理單位的書面同意,并在場見證試驗。本條規(guī)定不得引用于仲裁性檢驗。J.2抽樣規(guī)則J.2.1錨固質量現(xiàn)場檢驗抽樣時,應以同品種、同規(guī)格、同強度等級的錨固件安裝于錨固部位基本相同的同類構件為一檢驗批,并應從每一檢驗批所含的錨固件中進行抽樣。J.2.2現(xiàn)場破壞性檢驗的抽樣,應選擇易修復和易補種的位置,取每一檢驗批錨固件總數(shù)的1‰,且不少于5件進行檢驗。若錨固件為植筋,且種植的數(shù)量不超過100件時,可僅取3件進行檢驗。仲裁性檢驗的取樣數(shù)量應加倍。J.2.3現(xiàn)場非破損檢驗的抽樣,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錨栓錨固質量的非破損檢驗:1)對重要結構構件,應在檢查該檢驗批錨栓外觀質量合格的基礎上,按表J.2.3規(guī)定的抽樣數(shù)量,對該檢驗批的錨栓進行隨機抽樣。表J.2.3重要結構構件錨栓錨固質量非破損檢驗抽樣表檢驗批的錨栓總數(shù)≤10050010002500≥5000按檢驗批錨栓總數(shù)計算的最小抽樣量20%,且不少于5件10%7%4%3%注:當錨栓總數(shù)介于兩欄數(shù)量之間時,可按線性內插法確定抽樣數(shù)量。2)對一般結構構件,可按重要結構構件抽樣量的50%,且不少于5件進行隨機抽樣。2植筋錨固質量的非破損檢驗:1)對重要結構構件,應按其檢驗批植筋總數(shù)的3%,且不少于5件進行隨機抽樣。2)對一般結構構件,應按1%,且不少于3件進行隨機抽樣。J.2.4當不同行業(yè)標準的抽樣規(guī)則與本標準不一致時,對承重結構加固工程的錨固質量檢驗,必須按本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J.2.5膠粘的錨固件,其檢驗應在膠粘劑達到其產(chǎn)品說明書標示的固化時間的當天,但不得超過7d進行。若因故需推遲抽樣與檢驗日期,除應征得監(jiān)理單位同意外,且不得超過3d。J.3儀器設備要求J.3.1現(xiàn)場檢測用的加荷設備,可采用專門的拉拔儀或自行組裝的拉拔裝置,但應符合下列要求:1設備的加荷能力應比預計的檢驗荷載值至少大20%,且應能連續(xù)、平穩(wěn)、速度可控地運行;2設備的測力系統(tǒng),其整機誤差不得超過全量程的±2%,且應具有峰值貯存功能;3設備的液壓加荷系統(tǒng)在短時(≤5min)保持荷載期間,其降荷值不得大于5%;4設備的夾持器應能保持力線與錨固件軸線的對中;5設備的支承點與植筋之間的凈間距,不應小于3d(d為植筋或錨栓的直徑),且不應小于60mm;設備的支承點與錨栓的凈間距不應小于1.5hef(hef為有效埋深)。J.3.2當委托方要求檢測重要結構錨固件連接的荷載-位移曲線時,現(xiàn)場測量位移的裝置,應符合下列要求:1儀表的量程不應小于50mm;其測量的誤差不應超過±0.02mm;2測量位移裝置應能與測力系統(tǒng)同步工作,連續(xù)記錄,測出錨固件相對于混凝土表面的垂直位移,并繪制荷載-位移的全程曲線。注:若受條件限制,允許采用百分表,以手工操作進行分段記錄。此時,在試樣到達荷載峰值前,其位移記錄點應在12點以上。J.3.3現(xiàn)場檢驗用的儀器設備應定期送檢定機構檢定。若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還應及時重新檢定:1讀數(shù)出現(xiàn)異常;2被拆卸檢查或更換零部件后。J.4拉拔檢驗方法J.4.1檢驗錨固拉拔承載力的加荷制度分為連續(xù)加荷和分級加荷兩種,可根據(jù)實際條件進行選用,但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1非破損檢驗1)連續(xù)加荷制度應以均勻速率在2min~3min時間內加荷至設定的檢驗荷載,并在該荷載下持荷2min。2)分級加荷制度應將設定的檢驗荷載均分為10級,每級持荷1min至設定的檢驗荷載,且持荷2min。3)非破損檢驗的荷載檢驗值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a.對植筋,應取1.15Nt作為檢驗荷載;b.對錨栓,應取1.3Nt作為檢驗荷載。注:Nt為錨固件連接受拉承載力設計值,應由設計單位提供;檢測單位及其他單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