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課新文化運動 省賽一等獎_第1頁
第12課新文化運動 省賽一等獎_第2頁
第12課新文化運動 省賽一等獎_第3頁
第12課新文化運動 省賽一等獎_第4頁
第12課新文化運動 省賽一等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12課新文化運動1、掌握新文化運動的興起背景、標志、代表人物、基本內(nèi)容和歷史意義。

2、通過對新文化運動興起的背景、標志、代表人物、主要內(nèi)容、主要陣地、性質(zhì)影響等方面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能力。

3、用李大釗、魯迅等人在反封建斗爭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鋒作用,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使命。教學目標一、新文化運動的興起1.背景西方傳入的民主、自由、平等、博愛等思想觀念深受知識階層歡迎袁世凱實現(xiàn)獨裁專制,規(guī)定“國民教育,以孔子之道為修身大本”新舊思潮發(fā)生激烈沖突

面對北洋軍閥統(tǒng)治下混亂的政治局面,這些先進的知識分子認為必須進行文化變革才能挽救民族危機。他們發(fā)起新文化運動,推動了思想的解放。2.運動的時間、代表人物、興起標志、主要

陣地時間:1915年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興起的標志:陳獨秀《敬告青年》的發(fā)表主要陣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學

新文化運動NEWS

當日上海灘有一言辭犀利的新讀物《青年雜志》出街,其主編陳獨秀大聲疾呼民眾要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向封建專制和封建思想發(fā)起猛烈沖擊。可以預見,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思想解放運動即將在中國大地上蓬勃興起。陳獨秀《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陳獨秀,字仲甫,安徽懷寧人,新文化運動領(lǐng)導者。早年留學日本,曾加入孫中山領(lǐng)導的同盟會,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創(chuàng)建《青年雜志》,后改名《新青年》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魯迅,偉大的無產(chǎn)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02年—1907年留學日本。1904年初,入仙臺醫(yī)科專門學醫(yī)后從事文藝創(chuàng)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被麻木的精神。主張把反封建革命內(nèi)容與新文學形式相結(jié)合,樹立新文學的典范。魯迅胡適,現(xiàn)代著名學者、社會活動家。1910年—1916年先后就讀于美國康奈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1917年回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常識淵博,一生共獲得35個博士學位。發(fā)表《文學改良芻議》,主張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宣傳個性解放,思想自由。胡適他不僅是共產(chǎn)黨早期卓越的領(lǐng)導人,而且是學識淵博、勇于開拓的著名學者,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發(fā)表《孔子與憲法》,抨擊封建專制制度和尊孔復古思想。在被軍閥張作霖捕后,堅貞不屈,嚴守黨的機密,于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義。李大釗蔡元培北京大學紅樓(北京大學舊址;20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二、新文化運動的內(nèi)容與意義1、內(nèi)容:(1)抨擊舊道德和舊文化,提倡新道德?!犊袢巳沼洝凡鍒D魯迅的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以新文學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號召人們起來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會。民主科學DemocracyScience(德先生)(賽先生)“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學術(shù)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薄惇毿恪缎虑嗄辍罚?)、提倡民主反對專制(3)、提倡科學反對愚昧(4)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胡適:《文學改良芻議》(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有利于新思想、新文化的傳播

新文化運動“新”的聲音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3、新文化運動的意義與評價

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tǒng)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后爆發(fā)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作用。盡管新文化運動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看法帶有一定的片面性,它仍是一次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開始標志代表人物兩大旗幟活動基地主要內(nèi)容前期⑴提倡______,

反對___

_;⑵提倡______,

反對_______;

⑶提倡______,

反對_______;

⑷提倡______,

反對_______。

后期意義和影響

《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1915年陳獨秀胡適魯迅李大釗等“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北京大學民主專制科學愚昧新道德舊道德新文學舊文學宣傳馬克思主義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新文化運動是人的運動?!?/p>

“一個民族的覺醒首先是文化上的覺醒?!?/p>

《新青年》第七卷第五號

1.新文化運動的主要陣地是()A、《敬告青年》B、《每周評論》C、《新青年》D、《民報》2.

我們紀念新文化運動,是因為它大力提倡(

)

A.自強、求富B.自由、平等C.民主、科學D.民族、民權(quán)

CC

3.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是(

)

①李大釗②陳獨秀⑨魯迅④胡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4.下列是一位同學默寫的新文化運動的內(nèi)容,正確的是(

)

①提倡民主②提倡新道德

③提倡科學④提倡新文學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DD5.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是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繼續(xù),其主要含義是指它()A、繼續(xù)反封建B、向西方學習C、反對尊孔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