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爭端簡介_第1頁
南海爭端簡介_第2頁
南海爭端簡介_第3頁
南海爭端簡介_第4頁
南海爭端簡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南海簡介南海是中國四大邊緣海之中最大的一個面積達330萬平方公里,相當于渤海、黃海和東海總面積的三倍。南海海域北起北緯23度37秒,南至南緯3度oo秒,西至東經99度10秒,東至東徑122度10秒。東西跨經度23度,南北跨緯度26度27秒。南海南北長為1800多公里,東西最寬處為900多公里。海底地形復雜,平均水深為1200多米,中央海盆水深在4000米左右,南海最深處是馬尼拉海溝南端,深度為5377米。在廣闊的南海上,分布著許多由珊胡礁構成的島嶼、沙洲、暗沙、暗礁和淺灘等島狀地形,南海諸島就是這些島、礁、沙、灘的總稱。根據(jù)南海諸島分布的位置共分為四大群島。東北組稱“東沙群島”,由東沙島及東衛(wèi)灘、南衛(wèi)灘等組成,其中東沙島為最大之島。兩部一組稱“西沙群島”,分別由東西兩個群島組成,東群是宣德群島,其中的永興島是南海諸島中面積最大的島嶼,西群是永樂群島。西沙群島的東南方有很大淹沒在水中的暗灘和暗沙,這就是“中沙群島”,其東面約160海里處是黃巖島,也屬于中沙群島;南海的南邊一組島礁是“南沙群島”,它是南海四大群島中島礁最多、分布范圍最廣的一個群島,太平島是其中最大島。東沙群島和中沙群島基本沒有爭議,爭議主要發(fā)生在西沙和南沙群島。西沙群島位于南海西部,離海南島約150海里,由20多個小島組成,中國對西沙群島的主權是無可爭辯的,越南在70年代前也一直承認中國對西沙及南沙的主權,70年后才提出了主權要求。目前爭議最復雜的是南沙群島,除中國大陸控制的若干島礁和我國臺灣控制的太平島外其他45個島礁分別被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侵占,形成了中國、中國臺灣、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文萊等六國七方分割、對峙的局面。因此南海的爭端主要集中于南沙群島,南沙群島的主權和資源共同開發(fā)是南海周邊國家關注的焦點。南沙群島是距我國海南島約250海里左右,是南中國海四大群島中位置最南,周圍水體最深,島嶼最多且散布最廣的一個群島。在地理坐標上位于北瑋3度40分,與12度00分和東徑109度30分與117度50分之間。西起萬安灘,北起雄南灘,南達曾母暗沙,東西寬約400海里,南北長約500海里。海域面積計約88萬平方公里,在我國傳統(tǒng)疆界線(“U”形線或斷續(xù)線)內約有50一60萬平方公里。南沙海域分布有230多個島嶼、礁灘、沙洲和暗沙。南沙群島扼太平洋和印度洋海上交通要沖,戰(zhàn)略地位十分重要。南沙群島海域蘊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從地質上看,該地區(qū)存在著一些油氣潛力相當大的沉積盆地。這些盆地主要是:曾母暗沙盆地、萬安西盆地、文萊一沙巴盆地、禮樂灘盆地、中越盆地、安渡灘盆地以及巴拉望盆地。據(jù)我國科學工作者提供的勘查資料表明,南沙海域油氣資源存儲量,石油為349.7億噸,天然氣8一10萬億立方米。如此豐富的海洋油氣資源、重要的戰(zhàn)略位置,都驅使周邊一些國家在南海海域競相搶占島礁,劃分大陸架或專屬經濟區(qū)界限,使這一地區(qū)的形勢變得更加錯索復雜,并最終演變成為世界上爭議面積最大、介入國家最多和存在交叉爭議的一個“熱點海域?!蹦仙橙簫u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中國對南沙的主權是無可爭辯的。中國人民最早發(fā)現(xiàn)和管轄南沙群島,早在公元前二世紀的漢武帝時代,中國船只就開始在南海航行并先后發(fā)現(xiàn)了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我國三國時期的《南州異物志》和《扶南傳》中都有關于這兩個群島的地理記載。其后,中國人陸續(xù)來到西沙和南沙群島,辛勤開發(fā)經營,從事航行、捕撈活動。宋朝以來,歷朝政府均對西沙和南沙群島行使管轄權:宋朝海軍曾到南沙巡海;元代政府派天文學家郭守敬到南沙測量。明、清兩朝的地方志均有這兩個群島的地理記載。清康熙年間派廣東水師到西沙巡海。1883年德國曾在西沙及南沙進行測量受到清政府的抗議而停止調查活動。這些事實證明:南沙群島不但由我國發(fā)現(xiàn),而且一直由中國管轄。自1911年以來,中國政府一直把西沙和南沙劃為海南島管轄。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屬于中國,長期以來國際上對此未提出任何異議。直到20世紀30年代,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殖民當局一度對南沙群島的部分島嶼提出領土要求,并曾一度占領其中一些島嶼,遭到當時在南沙群島從事生產活動的我國漁民的反抗,中國政府也立即向法國政府進行了嚴正交涉,從來沒有承認過這種侵略行為,并一再提出強烈抗議。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日本也曾占領南沙群島,二戰(zhàn)結束后,日本投降并將南沙群島歸還中國。中國政府于1946年底在南沙群島舉行接收儀式正式接管并派軍駐守最大的島嶼太平島重新確定東沙、中沙、西沙和南沙四個群島的名稱,重申我國對這些群島的領土主權。1948年當時國民黨政府內政部方域司公布中國新地圖,在南海四周標繪了一條“斷續(xù)疆界線”。新中國成立后,1950年初中國政府發(fā)表聲明,指出南沙群島“向來為中國領土”。1959年,海南行政區(qū)在西沙群島的永興島設立“西沙、南沙、中沙群島辦事處”,1969年該辦事處改為“廣東省西沙、中沙、南沙群島革命委員會?!?974年,越南侵犯西沙,為我國軍民驅逐。我國在這些群島上的主權也一向是得到世界各國承認的。1992年我國的《領海與毗連區(qū)法》中明確規(guī)定東沙群島、中沙群島、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都是中國領土。以上的歷史事實和下列國際法關于對無主地確立領土主權的原則均為我國提供了充分的論據(jù)。爭議南海諸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中國對其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一直到70年代初沒有任何國家對此提出異議。只是從70開始,南海一些周邊國家對南海諸島及其周圍海域才相繼提出領土要求。進入20世紀70年代,南海地區(qū)地緣政治形勢的演變、航行安全、南沙油氣資源前景看好以及第一次石油危機等原因使得南沙的控制權變得極其重要。南沙爭議的直接肇因是一些周邊國家對中國南沙權益的侵犯,在這一原因的背后還有一系列更為復雜的因素在起作用。第一,南海地緣戰(zhàn)略地位特殊。南海作為海上運輸通道,連接亞太地區(qū)與世界主要經濟體,是世界上第二繁忙的國際航道。比如,每年有一半以上的世界超級油輪通過馬六甲、巽他和龍目海峽,其中大多數(shù)繼續(xù)航行至中國、中國臺灣、日本和韓國。南海特殊的戰(zhàn)略地理位置使區(qū)域內外勢力爭奪南??刂茩嗟母偁幹鸩郊觿 D虾J锹?lián)系中國與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時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上走廊。從軍事戰(zhàn)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島礁,就意味著直接或間接的控制了從馬六甲海峽到日本、從新加坡到香港、從我國廣東到菲律賓馬尼拉,甚至從東亞到西亞、非洲和歐洲的多數(shù)海上通道。第二,資源因素。西南中沙群島海域的海底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氣儲量巨大。數(shù)據(jù)顯示,南海海域有含油氣構造200多個,油氣田大約有180個,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于全球儲量的12%,約占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我們稱之為“第二個大慶”。僅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萬安盆地的石油總儲量,就將近200億噸。這個區(qū)域里邊一半的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布在中國所主張管轄的海域之內。同樣,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的水下階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積物披復,這些沉積物與我國北部灣、海南島的新生代沉積物有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氣產地。南海作為資源富集區(qū),可支撐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因而,南海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尤其是爭議海域內與經濟資源有關的開發(fā)活動,關系南海周邊國家的經濟安全與持久發(fā)展,亦成為引發(fā)和加劇南沙爭端的重要因素。第三,國際海洋法的影響。1973年召開的第三次國際海洋法會議歷時九年于1982年通過了一部新的國際海洋法公約。但公約的產生也帶來一些新的問題。部分南海周邊國家都以通過國內立法的形式,對部分南沙島礁主權和海域管轄權提出要求。這些單方面的主張都與中國在南海地區(qū)享有的歷史性權利產生了沖突和矛盾,導致了南沙爭議目前格局的形成。環(huán)南海國家包括中國以及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文萊等東盟國家。這些國家中的一些對南海的一部分,有重疊性的主權聲索,并在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誕生以來沿用《公約》的專屬經濟區(qū)概念,對其近海的200海里地區(qū)的海洋與礦產資源紛紛提出唯一擁有權的主張,這同我國的主權主張發(fā)生沖突。事實上,鄰近的一些東盟國家的彼此主張也發(fā)生矛盾。文萊與印尼、泰國與柬埔寨、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印尼、以及越南與菲律賓等方面也都存在爭執(zhí)。自上個世紀南沙島礁占領格局形成以來,爭議各方之間圍繞島礁主權、海域管轄和資源開發(fā)的爭議,雖然發(fā)生過零星的沖突,但爭議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仍是主張爭議,主要通過各自發(fā)布官方聲明聲索主權。但是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周邊國家實施海洋戰(zhàn)略,海洋立法推進、海上執(zhí)法力量加強,海洋管轄力度逐年加大,實施海洋管轄成為其鞏固占領島礁、控制爭議海域、保證資源開發(fā)的主要手段。此外,世界戰(zhàn)略格局的變化、域外大國的介入以及南海地區(qū)的軍備競賽加劇,使得南沙爭議進一步升溫并一度成為國際熱點問題。其主要特征是第一,南海地區(qū)呈現(xiàn)區(qū)域軍備競賽態(tài)勢。近年來,部分南海周邊國家紛紛采購先進武器,推動軍事現(xiàn)代化戰(zhàn)略轉型。有關南海周邊國家頻繁舉行或參與軍事演習,暗中以中國為“假想敵”。這種區(qū)域軍備競賽態(tài)勢持續(xù)發(fā)展必將使影響南海區(qū)域安全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影響南海區(qū)域的安全格局。第二,區(qū)域外勢力介入導致南海地緣政治競爭加劇。隨著全球戰(zhàn)略格局的新一輪調整西太平洋有關軍事聯(lián)盟強化,南海地緣政治競爭加劇。域外大國出于全球和區(qū)域戰(zhàn)略布局需要,通過軍售、軍援、聯(lián)合軍演和非傳統(tǒng)安全領域合作等方式提升與部分南海周邊國家的合作水平,以所謂“維護南海航行自由”為借口介入南海爭議不斷強化與南海周邊國家的軍事聯(lián)系,通過軍事交流與合作,持續(xù)增強其在東南亞的軍事存在和影響力。第三,區(qū)域內外國家推動南沙爭端國際化。有關聲索國積極發(fā)展與區(qū)域外大國的關系將南海問題列入雙邊或多邊協(xié)商機制,增強區(qū)域外大國和國際組織在南沙角逐中的介入程度南沙爭議有關聲索國還利用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外大陸架劃界案”的機會和召開有關所謂南海問題學術會議,制造國際輿論和影響,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推動南沙海域經濟資源開發(fā)活動國際化。涉及國家南海地區(qū)發(fā)現(xiàn)油氣資源之后,菲律濱、越南、文萊、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國爭相圈劃南海海域、占領島嶼,甚至悍然出兵侵占南海諸島。據(jù)統(tǒng)計,越南侵占島礁28個,入侵我國傳統(tǒng)海域線("U”形線)內100余萬平方公里,完成了對這些島礁的軍事控制部署,并加緊對這一海域油氣資源的勘探開發(fā)。菲律賓占據(jù)9個島礁,入侵我國傳統(tǒng)海疆線內41萬平方公里,將3個島礁建成陸軍基地。馬來西亞侵占9個島礁(3個實際占領,另6個樹立了“主權碑”,入侵我國傳統(tǒng)海域線內27萬平方公里,其出口石油的70%來自我國南沙海域。印度尼西亞雖然沒有侵占我南沙島礁,但單方面宣布建立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入侵我國傳統(tǒng)海疆線內5萬平方公里,并在爭議海域簽發(fā)石油合同。文萊聲稱對路易莎(即南通礁)擁有主權,并分割南沙海域3000多平方公里。菲律賓原有國土根據(jù)殖民時期的“限定條約”劃定,根據(jù)“限定條約”菲國土由以經緯度所劃長方形框架“各線內的島嶼”構成。據(jù)當時美國駐海岸測量人士稱,南沙諸島位于“限定條約”所劃直線之外200海里,所以不屬于菲國領土。但是菲對南沙領土垂涎己久,菲政府自知對南沙主權要求缺乏理由,就以支持民間探險活動來達到訴求主權的目的。1956年3月l日,菲律賓航海學校校長克洛馬組織船隊前往南沙群島進行“探險活動”后,聲稱他發(fā)現(xiàn)一群無人島嶼,并非我國南沙群島大部分島嶼,劃入其所謂“自由地”新國家。菲政府在過了15年之后,才向臺灣“中華民國政府”發(fā)送外交照會,對上述克洛馬“探險”活動所占領的南沙諸島提出主權要求。1971年,菲軍隊己經占領南沙五座島嶼。1978年馬科斯總統(tǒng)發(fā)布1596號總統(tǒng)令,將原克洛馬“自由地”領土范圍基本上劃歸菲律賓建立行政建制,正式命名為“卡拉延群島”。菲律賓為達到永久占領南沙群島之目的,也曾引經據(jù)典,向外界提出種種理由或依據(jù),以支持其對南沙主權之要求,這些理由大致可以歸納為“盟軍托管論”、“鄰近論”、“國民私有財產論”、“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qū)歸屬論”等等。這些理論都是理由不足,依據(jù)欠缺,難以成立。盡管如此,菲律賓還不斷提出新的建議和新觀點。1988年8月,菲政府又建議南沙周邊國家協(xié)同建立一個“非軍事的共管區(qū)域”。與此同時,1993年以來,菲一直在積積增強其海軍實力。菲政府的這些動作和主張,既有使南沙國際化傾向,又有隱含其削弱中國主權之用意。但菲律賓的根本目的在于南沙地區(qū)的海中石油。菲律賓在南沙群島附近海域大力進行油氣勘探和開發(fā)活動。1976年開始,菲律賓與外國公司合作,在我國南沙群島部分島礁比如禮樂灘、鄭和群礁、安渡灘等附近進行非法勘探及開發(fā)石油資源,為了給其非法活動尋找法律依靠,政府稱這些勘探、開發(fā)活動均是在菲律賓的大陸架上進行,而且是屬于其專屬經濟區(qū)范圍之內。越南是向我國南海諸島主權提出挑戰(zhàn)的主要國家它不僅向整個南沙群島提出主權要求,而且還聲稱西沙群島屬于越南。在所有侵占南沙島礁的諸國中,越南是唯一對南沙群島的所有島礁和海域提出主權要求的國家,是侵占南沙島礁最多的國家,甚至挑起同中國的武裝沖突。越南侵占南沙群島有其戰(zhàn)略上和經濟上的考慮。從70年開始,越南擴大對南沙島礁的占領并加快勘探和開發(fā)南海油氣資源的步伐。越南單方面對南海地區(qū)圈劃礦區(qū),出租招標。1977年,越南與法國、挪威、意大利和(前)聯(lián)邦德國等外國石油公司簽訂合同,在越南東南沿岸外南沙海域進行勘探和開發(fā)活動,所劃定的合同區(qū)塊部分或全部是在同中國有爭議海域進行的。馬來西亞遲至70年末才對南沙島礁提起主權要求1979年12月21日在公布其領海和大陸架疆界新地圖時,把南沙群島東端的島礁劃進了馬來西亞版圖,首次對南沙提出領土要求,這些島礁是安波沙洲、司令礁、彈丸礁以及南通礁。馬來西亞提出主權要求的依據(jù)是,這些島嶼位于它的大陸架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范圍內。1968年,馬來西亞政府將我國南康暗沙、海寧礁、北康暗沙和曾母暗沙等島礁及附近海域作為礦區(qū),出租給美國殼牌石油公司子公司一沙撈越殼牌公司鉆探石油。80年代以來,曾母暗沙盆地又發(fā)現(xiàn)許多油田,1993年,馬來西亞同美國美孚石油公司和西方石油公司訂立合同將附近兩個礦區(qū)出租供他們勘探開發(fā),總面積達14000平方公里左右,全部位于中國傳統(tǒng)疆界線之內。印度尼西亞沒有對我國南沙群島島嶼或島礁提出主權要求,但是它所劃定的海上疆界線己經侵入我國傳統(tǒng)疆界線以內,對我國南沙以南海域提出了主權要求。著名的納土納氣田位于中國傳統(tǒng)海疆線1加公里以內的地方,1995年初,印度尼西亞國家石油公司同美國石油公司EXXON公司簽訂了一項價值350億美元的合同,共同開發(fā)納土納氣田。出于對本國既得利益的考慮,印尼對當前南沙主權爭議問題試圖以“中立者”的面目出來調停,發(fā)揮所謂“誠實捐客”的作用。1994年還正式提出“環(huán)形方案”來解決南沙問題。文萊位于南海東南邊緣。到1986年,文萊在其西北海域己有4個海上油井投產。1993年文萊宣布實行200海里專屬經濟區(qū),這樣文萊的海洋管轄權要求也進入了南沙群島水域。我國對南沙諸島的領土主權要求是一致的即南沙主權屬于中國。從50年代起至80年代末,我國在南沙群島領土主權問題上堅持強硬立場。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國提出在南海“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政策,在外交上采取“雙邊談判”的解決方案。1990年,中國總理李鵬在吉隆坡訪問時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宣布:“南沙群島是中國的領土這是無可爭辯的,這是中國主權問題。中國希望在適當時候,通過友好方式同有關國家進行協(xié)商,解決一切問題,在這以前,可以把這些問題擱置起來?!币院?,中國政府多次倡議南沙群島之爭端可以“擱置爭議,共同開發(fā)”的思路和有關國家通過友好協(xié)商來解決。解決海洋問題的國際方法根據(jù)中國海洋局的資料,全世界共有380多處國家間的海洋邊界需要最終劃定,而目前只解決了約13。歸根結底,島嶼之爭實際上是海洋權益之爭。根據(jù)《海洋法公約》,“一般的島嶼與大陸領土一樣,擁有自己的領海、毗連區(qū)、專屬經濟區(qū)和大陸架”擁有一個島嶼,就可以獲得和一般領土一樣的海洋資源權益。面對不同的海域爭端,全球島嶼爭端的解決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國際司法解決:尼加拉瓜和洪都拉斯對位于加勒比海的4個島嶼的爭端解決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07年10月,國際法院將4個島嶼判歸洪都拉斯所有,確定了兩國海洋邊界的起始點,劃分了兩國之間的領海、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qū),兩國對此都表示了接受;政治解決:典型案例就是位于北極地區(qū)的斯瓦爾巴德群島。有關國家通過外交談判,簽訂了《斯瓦爾巴德條約》,規(guī)定該群島主權歸屬挪威,其他所有締約國公民在該條約規(guī)定的范圍內享有從事科學研究、漁業(yè)捕撈等權利;武力方式解決,典型案例是英阿馬島戰(zhàn)爭。為了爭奪馬島主權,英國和阿根廷于1982年爆發(fā)戰(zhàn)爭;民族公決:馬島地方政府于今年6月12日宣布,將在2013年就馬島政治地位舉行全體島民公決。但因目前島民多為英國人后裔,阿根廷已明確表態(tài)反對公決,指出這不過是“英國的政治把戲”。國際海洋法法庭成立于1996年10月,總部設在德國的漢堡。法庭迄今已審理19起案件,主要是關于船只、船員迅速釋放和臨時措施等案件。孟加拉國與緬甸海洋劃界案是國際海洋法庭受理的第一起海洋劃界案件?!逗Q蠓üs》附件六《國際海洋法法庭規(guī)約》規(guī)定了國際海洋法庭的組織、權限、程序和爭端分庭的設立等事項。此外,法庭還視情況設立特別分庭,包括簡易分庭,漁業(yè)爭端分庭和海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