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 摩梭人_第1頁
民俗旅游 摩梭人_第2頁
民俗旅游 摩梭人_第3頁
民俗旅游 摩梭人_第4頁
民俗旅游 摩梭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民俗旅游摩梭人摩梭人1、摩梭人簡介

(楊蕾)2、摩梭人建筑和服飾風格

(唐嬌)3、摩梭人的習俗禁忌,節(jié)日(韓丹)4、瀘沽湖旅游

(黃曉瑞)5、整理匯總(王心怡)摩梭人簡介摩梭人是寧蒗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西漢元鼎6年,即公元前111年,迄今已有2000多年。從《后漢書》以后的歷代漢文史籍中,均有關于“摩梭”的記載。在寧蒗,無論是建國前還是建國后,寧蒗各族人民都稱他們?yōu)椤澳λ笞濉薄Dλ笕藢僭晒跑娔险鲿r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邊界一帶的蒙古人,所以他們屬于蒙古族,而并非是納西族的支系。官方將云南一帶的摩梭人歸入納西族,這是錯誤的居住于中國的人口:1991年:40,000人2000年:46,000人2010年(預計):53,700人主要聚居地:四川省的鹽源縣及云南省的寧蒗縣官方身份:四川摩梭人歸為蒙古族的支系,云南摩梭人歸為納西族的支系主要信仰:喇嘛教建筑風格

摩梭人依山傍水而居,傳統(tǒng)住宅獨具風格。房屋皆用圓木或方木壘墻,以木板覆頂(現(xiàn)多已蓋瓦),一般由四棟二層樓房經戒四合院,分正房、花樓、經堂、門樓。其建筑結構,與宗教信仰、婚姻形態(tài)和家庭組織相適應。

正房摩梭語稱“依咪”,是家庭集中飲食、議事、祭祀及老人兒童住宿場所,因而其結構較為復雜。在正房的正中間屋內設有高灶臺,兩側裝有木

板,可供人睡;灶臺頂角有一神鑫叫“梭拖”,上面放置神像、花瓶和供品。高灶臺下方設火塘,設置鍋莊石和平臺,壁上供有泥塑或硬紙畫成的圖像,上有日月星辰、火苗、海螺、金銀元寶等,摩梭人稱"冉巴拉",即灶神,一日三餐例行祭祀。

火塘兩邊,均鋪木地板,右邊是主位,左邊是客位,不能相混。房中有兩根大柱子,左為男柱,右為女柱。摩梭人在砍這兩根柱子時必須用一棵樹,頂上一節(jié)為左柱,根底一節(jié)為右柱,象征男女柱生同根、存同基,團結一體。鍋莊石是神圣不可觸動之物,任何人不得從上跨越,不能在上面放置其他物品,更不能在上面抹鼻涕之類的東西?;谴蠖酁橐粯且坏捉ㄔ欤话惴譃?—5小間,是以傳統(tǒng)的木楞吊腳樓造型,全用木板作間隔,精雕細琢,裝飾華麗,造型奇巧,門窗樓梯均雕花鏤空,屋檐與走廊扶手用紅、黃、藍三色作為基調,繪有龍鳳彩云圖案,樓梯設于底層走廊中段,靠樓梯間的樓板平面上,用一花格木杠封住上樓進口,以防他人隨意進出。樓上是為青壯年婦女與她們阿夏的居室。

經堂摩梭語稱“嘎拉日”,是另外一側廂房,供本家僧侶念經修習。樓下住單身男子或客人,樓上專辟一間潔凈的房間作象甕經堂。經堂神龕上供奉菩薩造像,板壁上繪蓮花、海螺、火焰等圖像。案桌上供長年油燈和凈水碗,每日清晨換一次。家庭經堂除僧侶和貴賓外,其他人均不得使用。

門樓也稱草樓,以庭院大門相配套。底層正中開有大門,大門隨邊設有畜厥,樓上則放草料等雜物。服飾

瀘沽湖摩梭人的服飾,古代興頭戴牦牛帽,穿自織的左襟麻布衣裳,耳貫銅、銀質的大環(huán),外披羊毛氈毯。近代以來,依性別、年齡不同,服飾略有差異。摩梭人在13歲以前,不論男女都穿長衫,少男剃光頭,少女則留小辮、佩戴彩珠。到13歲舉行成年禮后,便改變服飾。

成年婦女蓄長發(fā),用牦牛尾上的毛摻在頭發(fā)內,梳成粗大的假辮盤在頭頂上,再在假辮之外纏上一圈藍、黑色絲線,井將絲線后垂至腰部。她們出門時,用青布包頭,系勒成菱形,也有些婦女用一段頭帕,從左至右將鼻子和下腭遮住,只留兩只明亮的眼睛在外面顧盼。她們喜穿紅。藍。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條鑲邊。釘雙排鈕扣,系淺藍和白色襯里的雙層百褶裙,上用五色絲線繡一圈花邊,裙長及足背。她們還喜戴紅。黃色腰帶,穿青布繡花鞋,以穿黑布衣裙為尊貴。而貧窮的女子只能穿粗白麻布,著黑布鞋或赤腳。貴族女子則多穿紅、黃、灰色的綢緞和毛呢之類的衣裳,并在領、襟、袖口、裙邊等處鑲金、銀邊,用金、銀、玉石、瑪刑做紐扣,以顯示奢華。成年男子頭戴寬邊呢氈帽,上穿金邊大襟短衣,系紅花腰帶,配腰刀。富有者外罩一件厚呢及膝長衫,寬衣長袖,俗稱"楚巴"。外配長刀及偌囊作飾,下穿寬腳長褲、長統(tǒng)皮靴。褲腳折放在靴筒內,不穿長統(tǒng)靴的,則裹綁腿,扎彩帶,保有古代牧民遺風。他們走起路來,顯得精神抖擻,瀟灑利落。當代民族風摩梭之風俗習慣摩梭族,這個素有“女兒國”之稱的民族,這里仍保留母系社會制度,摩梭族的一切都有女性支配。摩梭族有一種獨特的婚姻方式——走婚,走婚在摩挲語中叫“色色”,意為“走來走去”,它形象地表現(xiàn)出走婚是一種夜合晨離的婚姻關系:男女雙方不結婚,只在晚上男子到女人家居住,白天仍在各自家中生活勞動。一到夜晚,男子會用獨特的暗號叩開女子的房門。在摩梭族眼中,男人女人各住自家,天下男子到處有,東方“女兒國”的女子任我求。在性事方面女方占主要地位,女子一旦不再為男子開門,走婚關系就結束了。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種種婚俗中,絕無僅有一朵奇葩。

女兒國的“走婚習俗”關于走婚,一般是早起,部落比較封閉,男女在通常場合沒有交流的機會,在不定期中,村中會辦篝火晚會,大家會載歌載舞,情歌對唱,摩梭女孩確實很喜歡唱歌,其中摩梭語中--我愛你的發(fā)音類似普通話中的“賣大米”。唱完歌后,如果你是一個小伙子,有中意的女子,那么你要上去拉她的手,如果她默許了,那么你要挖她手心,挖三下,如果她還是默許了,那意味著,她今晚會為你打開閨房……晚會散了,這時各回各家,但是小伙子睡不了,起來去姑娘家,翻過院墻,這時姑娘的閨房亮著等,但是閨房是二樓,小伙子要自己自己爬上去,不能走樓梯,如果太胖怕不上去呢?那你放棄吧,沒戲啦,所以摩梭小伙都是精瘦。進了閨房,你會發(fā)現(xiàn)門沒關,姑娘看到小伙子來了,會鎖上門,然后熄燈……第二天,天一亮,小伙子就要趕緊穿衣服走人。走婚情侶以情為重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實行走婚。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侶雙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無女,視女為“根”,以女為現(xiàn)的摩梭人,只好娶一個媳婦,以續(xù)香火,其他男子仍然走婚。

摩梭孩子長到13歲時,家人依俗要為之舉行成年禮,女孩叫“穿裙禮”,男孩稱“穿褲禮”。成年禮在農歷正月初一清晨舉行。到時男孩站在正房左邊柱下,女孩站在右邊柱下,左腳踩著豬原肉,右腳踩著糧食口袋,象征今后吃用不盡。女孩由母親為她脫去舊的麻布長衫,穿上美麗穿裙禮的金邊衣、百榴裙,系上繡有花卉圖案的腰帶,為其盤纏發(fā)辮,配上項鏈、耳環(huán)、手錫等飾物。男孩則由舅舅為其脫去舊的長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長褲,扎上腰帶,佩上腰刀。這時,穿上新裙或新褲的孩子,還要把狗喚進屋來,給狗喂飯團和豬肉,并說:“狗能活60歲,人只能活13歲,咱們換個歲數(shù),我才能長命百歲?!?/p>

2、成人禮

關于這一換歲數(shù)的習俗,摩梭人中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遠古時期,人與動物雜處一起,但都沒有固定的壽命。后來,司已神要給動物規(guī)定生命年限了,并告訴人類要在半夜傾聽他的呼聲,也可得到長壽。天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歲數(shù)的,誰答應了便把這歲數(shù)給誰。天神第一次喊1000歲時,動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機警的白鶴聽見,它答應一聲,便得了一千歲。第二聲喊100歲,讓水鴨聽見領去了。第三聲喊60歲,讓狗答應領受了。直到天神喊13歲時,人才驚醒應諾。人類覺得壽命太短,求得天神的允許,與狗換了歲數(shù)。于是,人每天要給狗喂三頓飯,并且每當舉行成年禮時都要喂狗,以示感謝狗的換歲之恩。

儀式結束后,大人帶著穿上新裙、新褲的孩子,在村里轉一圈,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賀禮。同時,這也是向眾人宣布,孩子經歷了一生中第一周的十二生肖,已長大成人了,今后可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了。摩梭先民認為,未滿十二歲的孩子還沒有靈魂,既不享了氏族的權利,也不承擔義務,不能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死后也不能葬在氏族公共墓地上。而一旦滿了十二歲時,必須興趣行以拴系靈魂(拴素)為內容的男穿褲女換裙的成年儀式,從此成了氏族的正式成員,便匹敵得了人生的各種權利。母系家庭文化。

女兒國鎮(zhèn)摩梭人幾乎全民信教。淵源于畢喳巫教的達巴教和元初傳入的喇嘛教影響著摩梭人的日常生活,更是摩梭人的精神寄托。達巴教是摩梭人的原始宗教,相傳因教祖叫達巴而得名。達巴口誦經和部分由摩梭原始文字符號書寫的達巴卜書。達巴口誦經主要由師徒傳承、口口傳承、世襲相傳。達巴是摩梭人的巫師,掌握著摩梭人歷史、文化、古典哲學、地理、天文、醫(yī)學,以及部族世系祖譜、遷徙路線等。家庭中,凡逢過年過節(jié)、婚嫁喪葬、為死者靈魂歸宗引路、主持成丁禮等各種祭慶禮儀,均由達巴主持舉行。喇嘛教于元代初期傳入瀘沽湖地區(qū),是佛教在瀘古湖地區(qū)的稱謂。喇嘛教傳入這一地區(qū)后,由于政教合一的統(tǒng)治,摩梭人在信仰達巴教的同時,又信仰喇嘛教,兩種教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凡有祭慶禮儀,都要請達巴和喇嘛來念經作法,他們既互相配合,又各自為陣,饒有風趣。由于摩梭人中,喇嘛社會地位較高,有兒子者多送入喇嘛寺中當喇嘛。喇嘛教在瀘沽湖地區(qū)有黑、黃兩教,兩教的寺廟俗稱大經堂。較大的經堂有永寧、前所黃教喇嘛經堂和左所喇踏黑教喇嘛經堂,三地經堂每年都要定期舉行喇嘛會,由于信教者眾,喇嘛會便成了瀘沽湖盛大的節(jié)日。

3、宗教信仰4、禁忌禁忌是原始宗教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在生產、飲食、婚姻、妊娠和死亡等各個方面。摩梭人的禁忌主要有:禁忌任何人用腳跨過火塘,禁忌沷水在火塘里,忌用腳在外做活累了,不能進家門就抱嬰兒。不準虐待歧視殘疾人。禁食狗、貓、蛙肉,忌捕殺緩帶鳥。忌用刀子砍門檻,忌男客登女榻。清早不能說夢見的事,傍晚不掃地。孕婦不得橫跨馬韁繩,孕婦面前忌談兔、蛇。孕婦天黑后不出門,產前婦女不參加葬禮。婦女正在分娩時,忌諱生人進家門。正在釀酒時,來人不能提喝酒的話。忌伐水源或墓地上的樹。果樹第一年結的果要讓老人吃。同一母系血統(tǒng)內的人不能結交阿夏(情侶)。小孩的頭一件衣服須用老人的舊衣服改做。5、重要節(jié)日祭牧神節(jié):摩梭人的“依善”節(jié),意為祭牧神節(jié)。根據(jù)氏族部落居住的不同,一部分在農歷的冬月十二日舉行,稱為“呷扎依善”,另一部分在臘月初一舉行。祭月神節(jié):農歷八月十五是摩梭人嘗新祭月神的節(jié)日,摩梭人稱“勒咪著”。祭太陽神節(jié):新年正月初五是摩梭人祭祀太陽神的日子。祭祖節(jié):摩梭人一年中,有三次較大的祭祖活動,即在農歷正月、七月和十月的殺豬祭祖。端午喝藥湯節(jié):摩梭人也有過端午節(jié)的習慣,但與漢族的端午節(jié)相比,在內容上有較大的差別。他們除了像漢族那樣插萇蒲,喝雄黃酒、帶香包外,還要煮藥、肉大鍋湯,同時祭祀山、水、日、月、星辰等各種神靈和祖先,以求保護莊稼、人畜平安、減少災害等,親族間要相互拜節(jié)。過去家家戶戶還要殺豬兒過節(jié)作祭品。祭祖節(jié)祭太陽節(jié)布谷鳥節(jié):清明這一天,摩梭人稱“哥布蘭庫突”,意思是“布谷鳥鳴叫時節(jié)”。這天早晨,家家戶戶院墻、房屋周圍都要撒放一圈火塘灰,據(jù)說能防蛇、蛤蟆等走蟲進入房屋之中,同時,許多人一早起來喝一口山泉水,相傳能預防喉痛聲嘶。全家人還要吃上一頓豐盛的早餐,也有持青的習慣,可能是受漢族清明節(jié)的影響,但無掃墓的習俗。摩梭春節(jié):稱為“庫施”,意為過新年。時間與漢族過春節(jié)一致朝山節(jié):每年農歷七月二十五日,永寧瀘沽湖一帶的摩梭人都要興趣行朝拜格姆山的活動,摩梭語稱之為“格姆刮”,意為“轉女神山”。

摩梭人以大米、玉米為主食,兼食青稞、大麥、洋芋等。夏秋季節(jié),以青菜、蘿卜等新鮮蔬菜作佐食,冬春兩季以酸腌菜、干蘿卡絲、腌魚、干魚、臘肉等作佐食。肉食中,以豬膘(又稱琵琶肉)為貴,還有灌豬腳、香腸、米灌腸等風味食品。正餐前,喜歡喝酥油茶,以糌粑為佐食。男女老少喜喝蘇理瑪酒。

摩梭人的家庭多屬母系大家庭,一般都在一二十人左右,在家庭的飲食上不論男女老幼都是平等的。就餐時分菜共飯,主婦要按每個人的食量以及所承擔的勞動,合理分配菜肴,特別是對肉食或難以吃得上的稀有菜肴,要平均分配,即使外出不在家的也要留上一份。分菜時,先敬長輩,后給晚輩,以示禮貌。平均分食的規(guī)矩,只有過春節(jié)吃年夜飯時才可例外,主婦在火塘周圍擺上豐富的飯菜,大家團團而坐,各取所需,不再分食。

6、飲食游在瀘沽湖瀘沽湖地圖景點概覽瀘沽湖四周青山環(huán)抱,湖岸曲折多彎,由周邊摩梭村落、永寧(扎美寺和永寧溫泉)、阿夏幽谷、格姆女神山和小洛水村5個景區(qū)組成,共有17個沙灘、14個海灣、5個全島、3個半島和1個海堤連島組成。沿湖還分布著18個自然村莊。全島:王妃島(博凹島)、大嘴島(安娜娥島)、鳥島、蛇島(洛克島)、里務比島半島:里格半島、洛洼半島、博凹半島海堤連島:后龍山草海地理簡介:

草海位于貴州西部威寧縣境內。是貴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蓋面積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草海四面青山環(huán)抱,林木茂密。湖中盛產魚蝦、蒲草等水生動植物,棲息著100多種珍奇水鳥,中國特有的高原候鳥黑頸鶴,每年都要在這里越冬。主要保護以黑頸鶴為主的濕地鳥類。草海素有“鳥的王國”之稱,共有鳥類100余種、珍稀鳥類70余種,特別珍稀的鳥類有黑頸鶴、灰鶴、丹頂鶴、黃斑葦雉、黑翅長腳鷸和草鷺,還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鴨,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諧相處的十大候鳥活動場地之一,是冬春觀鳥、夏秋避暑的最佳選擇地。草海西部有一孤島叫“陽關山”島上竹籬茅舍,雞犬相聞,一片寧靜淡泊的世外桃源景象。草海草海邊的摩梭姑娘草海內蘆葦如墻,水路錯綜,豬槽船出沒其中,夕陽無限好博凹島(王妃島)末代左所土司在博凹島上修建了一所別宮,用來安置來自雅安的漢族夫人肖淑明。16歲的肖淑明,在這個島上消磨了她的整個青春年華。如今,江山依舊,人事全非,徘徊在島上的廢墟間,令人感慨良多。

格姆女神山(獅子山)

格姆女神山也叫獅子山,海拔3754.7米,是瀘沽湖四周最高的山峰。獅子摩梭語稱“格姆”,“格姆”意為白色女神,在摩梭族傳說中是格姆女神的化身。獅子山山勢雄偉壯觀,倚天聳立,美國學者約瑟夫洛克在《中國西南古納西王國》一書中有這樣的描述:“獅子山是永寧風景中最顯著的景致,這山名副其實很像頭安睡的獅子,頭面對著湖,傾斜的橫嶺是獅子的腳爪,在綠色湖水中休息。游玩費用:尼賽村乘坐獅子山索道90元/人(含門票、索道、滑道)獅子山腳下的尼賽村尼賽村是獅子山腳下的一個摩梭族自然村,村子很小,只有14戶人家,但很幽靜,景色也很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