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輸血與檢驗課件_第1頁
臨床輸血與檢驗課件_第2頁
臨床輸血與檢驗課件_第3頁
臨床輸血與檢驗課件_第4頁
臨床輸血與檢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4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臨床輸血與檢驗第一章緒論一、輸血學定義二、輸血發(fā)展史三、現代輸血的主要領域四、輸血發(fā)展的趨勢和面臨的挑戰(zhàn)目標

要點熟悉現代輸血涉及的主要領域掌握輸血的概念了解輸血發(fā)展史、發(fā)展趨勢以及所面臨的挑戰(zhàn)

輸血作為一種特殊的臨床治療手段已有近百年的歷史,近年來,隨著臨床醫(yī)學、病毒學、免疫遺傳學、分子生物學和現代醫(yī)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發(fā)展與交叉,輸血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臨床治療的輔助手段,而是發(fā)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輸血學。

一、輸血學定義輸血:將全血或血液制品進行臨床輸注的過程。*1492年人血--口服羅馬教皇血液治療*1900年,ABO血型的發(fā)現--臨床輸血開始。奧地利維也納病理研究所病理學家Landsteiner首先發(fā)現ABO血型,于1930年獲得諾貝爾獎。

二、輸血發(fā)展史*1914年,枸櫞酸鈉發(fā)現--解決血液凝固問題。*1937年,世界第一個血庫成立--美國芝加哥。*1943年,ACD的發(fā)現--血液的體外保存開始。*1960年代,塑料采血袋的應用--成分血的分離開始

中國輸血發(fā)展史*1925年,開始臨床輸血。*1944年在昆明建立了我國第一個血庫。*1948年華東地區(qū)醫(yī)院血庫的建立標志者新中國輸血事業(yè)的啟動。*1998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無償獻血開始,10月《血站管理辦法》1999年《醫(yī)療機構臨床用血辦法》2000年《臨床技術輸血技術規(guī)范》(一)免疫血液學*ABO紅細胞血型系統(tǒng)的發(fā)現啟動現代輸血發(fā)展;*白細胞的HLA(humanleukoeyfeanttgerls)系統(tǒng)、血小板抗原系統(tǒng)、血清蛋白型、紅細胞酶型的研究和理解也越來越全面。三、現代輸血的主要領域1.輸血相關傳染病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HⅣ、梅毒、瘧疾等可經血傳播的傳染病。(二)輸血安全2.免疫性輸血反應

血型配合性輸血是輸血安全的重要課題。白細胞,特別是淋巴細胞相關輸血反應包括非溶血性發(fā)熱性輸血反應,輸血相關移植物抗宿主反應,血小板輸血無效等。3.其他輸血反應包括因血漿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大劑量輸血引起的相關不良反應.循環(huán)過載等。1.血液成分的分離和輸注;2.血漿蛋白制品的制備和應用;3.新一代血液成分制品。

(三)血液成分輸血*強化輸血的質量管理:包括GMP,IS0-9000,全面質量管理等,這成為輸血學的顯著特點之一。*輸血質量管理形式不同,目標是一致:即保證每單位輸給病人的血液制品都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從而保證輸血的療效和安全性。(四)輸血的質量管理第五節(jié)臨床生物化學實驗標本主要內容●標本的分類●標本的采集●標本的運送與保存●影響標本檢測結果的因素15●標本的分類血液尿液腦脊液胸腹腔積液16

(一)血標本的類型和選擇●血液標本的采集血漿血清全血纖維蛋白原含水量葡萄糖尿素17

(二)血標本的采集動脈采血毛細血管靜脈采血血氣分析最常用18

(三)血標本采集的注意事項密閉,及時送檢靜脈采血血氣分析器皿干燥、清潔正確操作及時處理?19(四)血標本的處理抗凝抗凝劑分離血清正確保存及時檢驗20二、影響血標本成分變化的因素生理因素飲食因素運動因素情緒因素藥物因素21標本(sample)血紅蛋白可干擾膽固醇的酶法測定,抑制膽紅素的重氮反應等;溶血也干擾某些光譜分析。溶血和儲存的影響22紅細胞內外液中某些物質的濃度(單位:酶用U/L,其他為mmol/L)細胞內液細胞外液內/外比值物質Ca2+Na+Cl-UAUreaCrTCGluP3

+Mg2

+HCO3

-K+ALTASTACPLDH0.516.052.00.192.30.163.594.10.815.519.0100.0160.0988.020058000.05.0140.0104.00.352.80.105.025.01.032.226.04.424.025.03.0360.00.100.110.500.540.821.60.720.820.792.40.7322.76.740.067.0160.023三、其他標本的采集與管理腦脊液羊水24第六節(jié)實驗方法的選擇與評價一、實驗方法的選擇實驗標本方法選擇常規(guī)分析室內質控結果報告室間質控評價方法評價方法發(fā)展目的和意義25決定性方法參考方法常規(guī)方法實驗方法實驗方法分級26概念:是指準確度最高,系統(tǒng)誤差最小。其結果為“確定值”,與“真值”最接近用途:評價參考方法和一級標準品決定性方法(definitivemethod)27概念:是指準確度和精密度已經充分證實的分析方法,干擾因素少,系統(tǒng)誤差小,有適當的靈敏度、特異性、直線性及較寬的分析范圍。用途:用于鑒定常規(guī)方法和二級標準品。參考方法(referencemethod)28概念:指性能指標符合臨床或其他目的的需要,有足夠的靈敏度和準確度,有適當的分析范圍,而且經濟實用用途:常規(guī)檢測。常規(guī)方法(routinemethod)29應用范圍增加準確度增加實驗方法之間的關系常規(guī)方法參考方法決定性方法30一級(原級參考物)二級(次級參考物)三級(控制物)標準品(參考物)標準品的分級31

特性:是已經確立為穩(wěn)定而均一的物質,它的數值已由決定性方法確定,或由高度準確的若干方法確定,所含雜質也已經定量,且有證書

用途:用于校正決定性方法,評價及校正參考方法及為“二級標準品”一級(原級參考物)32特性:也叫次級參考物,是已經確立為穩(wěn)定而均一的物質,它的數值已由參考方法確定,或由一級標準品確定

用途:用于常規(guī)方法的標化和質控物定值。

二級(次級參考物)33特性:控制物有凍干的或溶液,以參考方法用一級或二級標準品定值

用途:用于質量控制,一般不用于標化。三級(控制物)34實用性(微量快速)可行性(條件和費用)可靠性(準確特異安全)基本要求方法選擇要求和步驟35廣泛查閱文獻選定候選方法進行初步實驗基本步驟36方法學評價是通過實驗途徑,測定并評價方法的精密度與準確度,強調的都是誤差,評價實驗的過程就是對誤差的測定。二、實驗方法評價目的和意義37準確度與偏差系數精密度與變異系數靈敏度與特異性評價指標方法評價指標干擾值與干擾率線性范圍實驗誤差381.準確度與偏差系數(CB)

測定值與真值的符合程度,常用不準確度表示。

偏差系數(CB)=(真值-x/真值)×100%血糖(5.5mmol/L)5.4mmol/L5.0mmol/L例:392.精密度與變異系數(CV)

同一標本多次測定值的差異,常用標準差(S)或變異系數表示。N1=5.4mmol/LN2=5.6mmol/LN3=5.2mmol/LN4=5.3mmol/LN5=5.5mmol/LN6=5.1mmol/LN7=5.4mmol/L血糖(5.5mmol/L)403.靈敏度:指化學反應中能檢出的最小值。常用最小檢出量或摩爾消光系數來表示。血清總蛋白(75g/L)雙縮脲法(0.2-1.7g/L)溴甲酚綠(0.01g/L)紫外法(0.001g/L)免疫熒光法(0.01mg/L)摩爾消光系數越大,靈敏度越高41

4.特異性:指分析測定中只與某一成分發(fā)生反應的特性強弱。

血清蛋白(75g/L)特異性與非特異干擾的區(qū)別酶聯免疫法(酶與底物,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雙縮脲法(肽鍵)42

5.線性范圍:指實驗方法所能檢測標本中某物質的濃度范圍。A=k·C·L雙縮脲法(0-140g/L

)溴甲酚綠(10-60g/L)血清蛋白(75g/L)436.實驗誤差(error):測定值與真值的差異。誤差系統(tǒng)誤差隨機誤差恒定系統(tǒng)誤差比例系統(tǒng)誤差偶然誤差過失誤差44重復性試驗回收試驗干擾試驗評價實驗方法評價實驗方法比較試驗45評價試驗與分析誤差類型的關系分析誤差類型評價試驗初步試驗最后試驗偶然誤差恒定誤差比例誤差批內重復試驗干擾試驗回收試驗天間重復試驗方法比較試驗方法比較試驗46目的:考察隨機誤差,評價精密度形式與方法:批內重復實驗;天內重復試驗;天間重復試驗分析樣品:采用標準液、控制物溶液、病人標本或混合血清均可分析物濃度: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濃度重復次數:20次以上重復性試驗47目的:分析比例系統(tǒng)誤差方法:基礎管回收管XX+b結果:回收量=回收管量-基礎管量回收率=(回收濃度/加入濃度)

100%回收試驗48回收試驗舉例:偶氮法測定血清鈣的回收試驗樣品制備:1號:基礎樣品血清2.0ml+蒸餾水0.1ml2號:低濃度回收管血清2.0ml+4mmol/L鈣標準液0.1ml3號:高濃度回收管血清2.0ml+25mmol/L鈣標準液0.1ml結果與計算:

2號管加入濃度:40.1/(2.0+0.1)=0.19mmol/L3號管加入濃度:250.1/(2.0+0.1)=1.19mmol/L基礎樣品低濃度高濃度49鈣回收試驗結果(單位mmol/L)樣品管測定濃度加入濃度回收濃度回收率1號管2號管3號管平均1.701.882.850.191.190.181.1594.75%96.6%95.7%理想回收率為100%。該試驗比例誤差為4.3%。50注意事項:①操作要規(guī)范,準確吸量,儀器性能和試劑要好;②加入標準液后最好使試驗樣品的被測濃度達到醫(yī)學決定水平濃度;③加入標準液體積要小,一般在10%以內,濃度要高;④重復次數要適當,樣品中加入標準液后計算平均回收率。51目的:也是衡量候選方法的準確度,在加入一定濃度的干擾物的條件下,形成的是恒定系統(tǒng)誤差干擾物:被試驗的物質具有臨床意義,常分析膽紅素、血脂、蛋白、防腐劑、抗凝劑等干擾物濃度:接近正常水平,具有臨床意義干擾試驗52方法:似回收試驗基礎管干擾管XX+b結果:計算干擾值和干擾率:干擾值=干擾管濃度-基礎管濃度干擾率=干擾值/基礎管濃度

100%53注意事項:①準確吸量;②加入干擾物的濃度應達到病理標本最高濃度;③加入干擾物的體積要小,一般在10%以內;④醫(yī)學決定水平濃度。54目的:檢測系統(tǒng)分析誤差,包括比例系統(tǒng)誤差和恒定系統(tǒng)誤差方法:侯選和比較法同時進行,比較方法的選擇要科學注意事項:試驗樣品數;重復分析;有時間間隔,每次測定2-5個樣品,約測定20天;統(tǒng)計處理:方法比較試驗551、方法學性能標準及其制定(1)性能指標:應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篩選、診斷、預后、監(jiān)測)而異。由允許分析誤差EA和醫(yī)學決定水平Xc這兩項內容決定。方法性能判斷56允許分析誤差(allowableanalyticalerrorEA

):指95%樣品的允許誤差限度;醫(yī)學決定水平(medicaldecisionlevel):用Xc表示,是臨床判斷結果具有意義的被分析物濃度。57(2)性能標準:制定的性能標準,既應反映臨床應用與解釋結果的要求[稱為醫(yī)學效用限度(medicalusefulnesslimits)],又應基本符合實驗室所能達到的技能狀態(tài)(stateofart)。582、性能判定方法:(1)使用單值判斷指標判斷單值判斷指標較簡單,在評價過程中用于初步估量。(2)使用可信區(qū)間判斷指標判斷:按照衛(wèi)生統(tǒng)計學方法進行。59診斷試驗是評價某種疾病診斷方法的臨床試驗診斷試驗評價的基本方法:

用待評價的診斷試驗和金標準(goldstandard)檢測相同的受試對象,然后進行對比.臨床常用的金標準包括病理學檢查(組織活檢和尸體解剖)、外科手術探查以及長期隨訪臨床觀察所獲得的結論等。通過金標準的診斷結果將被檢驗對象分為實際患某病與未患某病兩組。三、診斷實驗的性能評價60診斷試驗評價的可能結果三、診斷實驗的性能評價61(一)診斷試驗的選擇原則

用于診斷的任何試驗必須具備靈敏度與特異度二個基本特性,兩者缺一不可。理想的診斷試驗是具有絕對的敏感性和特異性。62631、臨床靈敏度(sensitivitySe):指診斷試驗檢出陽性病人的百分率,即真陽性率(truepositiveTP率),計算公式為:臨床靈敏度(%)=(檢測為陽性得病人數/實際陽性的病人數)

100%

患病人數正確診斷人數642、臨床特異度(specificitySp):指診斷實驗檢查確定未患病者的陰性百分率,即真陰性率(truenegativeTN率),計算公式為:臨床特異度(%)=(結果為陰性的人數/全部受檢的未患本病的人數)

100%未患病人數正確診斷人數65(二)參考值與醫(yī)學決定水平的確定“參考值”與“參考范圍”的概念:在規(guī)定人群中抽樣進行測定,由此得到的均數及分布范圍,只能作為它所代表人群的判斷參考。原來叫正常值。例如:血糖的參考值:5.55mmol/L

參考值范圍:3.89-6.11mmol/L66

參考值的確定:

參考個體的選擇原則:具有代表性;隨機選擇;樣本要達到要求,100例以上;測定結果準確可靠。參考值范圍:均數-標準差法:X2S

可信區(qū)間法:95%可信限672、醫(yī)學決定水平的確定

概念:指導臨床處理病情的某一指標的不同閾值,一般用Xc表示。一個診斷實驗一般確定三個決定水平:Xc1:待診值,提示需進一步檢查的閾值;Xc2:確診值,提示需要采取治療措施的界值;Xc3:提示預后或需要緊急處理的界值。另外,有些指標還應設置危急值。68010203040506070③20②35①52g/L血清白蛋白的醫(yī)學決定水平血清ALT的醫(yī)學決定水平206030069正常異常Xc1Xc2

參考值范圍與醫(yī)學決定水平的關系Xc37071臨床靈敏度臨床特異度陽性似然比評價指標診斷評價指標陰性似然比72

似然比(likelihoodratio,LR):反映預測值與患病率的符合程度和變化方向,是表示診斷試驗特性的量化指標。似然比不受患病率的影響,因而是比靈敏度和特異度更為穩(wěn)定的指標。似然比73

陽性似然比(positivelikelihoodratio,PLR)指診斷試驗的真陽性率與假陽性率之比值,反映的是誤診率。陽性似然比=靈敏度/(1-特異度)。陽性似然比真陽性真陰性假陽性74

所謂陰性似然比(negativelikelihoodratio,NLR)指診斷試驗的假陰性率與真陰性率之比值,反應的是方法的漏診率。陰性似然比=1-靈敏度/特異度。陰性似然比真陽性真陰性假陽性75

陽性預測值(positivepredictivevalue,PPV)指診斷試驗的真陽性數占總陽性數的比率,反映的是確定診斷的可靠性。陽性預測值=TP/(TP+FP)。陽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陰性假陽性

76

陰性預測值(negativepredictivevalue,NPV)指診斷試驗的真陰性數占總陰性數的比率,反映的是排除診斷的可信度。陰性預測值=TN/(TN+FN)。陰性預測值真陽性真陰性假陽性77

總預告效率指診斷試驗的真陽性數和真陰性占受檢人數數的比率,反映的是實驗總體的可信度。陰性預測值=TP+TN/(TP+FP+TN+FN)??傤A測效率真陽性真陰性假陽性78診斷試驗的評價指標舉例人數陽性結果人數陰性結果人數總計有病人數無病人數總計指標TP(25)FP(75)100FN(15)TN(85)10040160200陽性率(靈敏度)=TP/TP+FN=25/40陰性率(特異度)=TN/TN+FP=85/160陽性預告值=TP/TP+FP=25/100陰性預告值=TN/TN+FN=85/100效率=TP+TN/TP+TN+FP+FN=110/200陽性似然比=真陽性率/假陽性率=25/40/(1-85/160)陰性似然比=假陰性率/真陰性率=(1-25/40)/85/16079(四)受試者工作曲線

在診斷指標中以真陽性(TP率)對假陽性率(FP率)作圖,并將相對的點連接起來所得到的曲線稱為受試者工作曲線(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線),用于表示一個特定的檢查方法對區(qū)別特定的患病組和非患病組樣本的檢測性能。根據實際情況把試驗結果分為多個等級,如正常、大致正常、可疑、大致異常、異常五個等級來對診斷試驗進行評價.ROC曲線的作用主要是:選擇合適的診斷閾值;根據診斷試驗的ROC曲線,可以比較兩種不同診斷試驗對診斷同種疾病的可靠性。80假陽性率陰性率陽性率1.00.90.80.70.60.50.40.30.20.10

00.10.20.30.40.50.60.70.80.91.0

1.00.90.80.70.60.50.40.30.20.10

受試者工作曲線81血液標本的采集和注意事項實驗方法的選擇實驗方法的評價指標和方法重點內容小結臨床診斷試驗的性能評價82ABO血型鑒定實驗原理抗原抗體反應——在ABO血型系統(tǒng)中,紅細胞膜上抗原分A和B兩種抗原,而血清抗體分抗A和抗B兩種抗體。A抗原加抗A抗體或B抗原加抗B抗體,則產生凝集現象→從而測知受試者紅細胞膜上有無A或/和B抗原→判斷血型抗體在相鄰的紅細胞表面抗原決定簇之間搭橋形成肉眼可見的顆粒狀凝集團塊.見圖IgM抗體凝集紅細胞示意圖IgM抗體凝集紅細胞示意圖

IgGM在鹽水介質中產生凝集試劑

抗A、抗B試劑血清5%的A型、B型及O型試劑紅細胞懸液受檢者血清5%的受檢者紅細胞懸液(從指尖或耳垂取血一滴,加入含1ml生理鹽水的小試管內,混勻,即得約5%紅細胞懸液。采血時應注意先用75%酒精消毒指尖或耳垂。)(取少量受檢者紅細胞(約0.2~0.5ml)用生理鹽水洗滌3次,然后加入適量生理鹽水調配成5%濃度。)四實驗步驟.swf

1.玻片法(1)取雙凹玻片一塊,用干凈紗布輕拭使之潔凈,在玻片兩端用記號筆標明A及B,并分別各滴入A及B標準血清一滴。(2)用滴管吸取紅細胞懸液,分別各滴一滴于玻片兩端的血清上,注意勿使滴管與血清相接觸。(3)竹簽兩頭分別混合,攪勻。用兩根分別用來混合A型和B型標準血清和紅細胞懸液(4)觀察結果。如有凝集反應可見到呈紅色點狀或小片狀凝集塊浮起。先用肉眼看有無凝集現象,肉眼不易分辨時,則在低倍顯微鏡下觀察,如有凝集反應,可見紅細胞聚集成團。(5)判斷血型根據被試者紅細胞是否被A,B型標準血清所凝集,判斷其血型。

2.試管法(正定型)ABA標準血清2滴B標準血清2滴受試者的紅細胞懸液1滴1滴混勻后1000rpm離心1min或3000rpm離心15秒。。取出觀察結果。完全凝集的管底部有紅細胞的凝塊,管底細胞邊緣呈花邊狀,輕彈試管凝塊不散;完全不凝的試管,血細胞均勻的沉到管底,邊緣整齊,用手輕彈試管,紅細胞像一縷煙似的立即上升,隨即成為均勻的懸液;輕微凝集的,必須將液體轉到載玻片上鏡檢后判定凝集程度。

試管法(反定型)

AcBcOc

受檢者血清2滴2滴2滴5%的A型紅細胞懸液1滴5%的B型紅細胞懸液1滴5%的O型紅細胞懸液1滴立即以1000rpm離心1分鐘或3000rpm離心15秒。輕輕扣動試管底部,觀察結果----同前血型判定swf正定型反定型

結果抗A抗BA型RBCB型RBCO型RBC--++-O+--+-A-++--B++---AB五注意事項玻片、試管都要標記?。?!,A及B標準血清絕對不能相混,不要依靠用染料顏色標記血清。工作中要形成自己的習慣!所用玻片、試管實驗前必須清洗干凈,以免出現假凝集現象。紅細胞懸液滴管頭不能接觸標準血清液面,竹簽一端去混勻一側就不能去接觸另一側。一般先加血清,然后再加紅細胞懸液,便于核實是否漏加血清。離心時間、速度嚴格要求,以防假陽性或假陰性結果。試驗用血清和試劑紅細胞都應標準化。要在光亮的背景下觀察凝集,可使用光鏡檢查小的凝集,同時應注意觀察凝集強度,有助于A、B亞型的發(fā)現,觀察后立即記錄觀察結果。ABO正反定型結果不一致的常見原因有哪些?(1)人為因素:①試劑不標準、失效或污染;③操作中加錯樣本或試劑、離心速度不足或過度、細胞與血清比例不當、結果判斷錯誤等。(2)客觀因素:①因某些疾病導致抗原減弱如:白血病,MDS(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患者血型抗原減弱導致誤定血型。②受檢者抗體效價低(如嬰幼兒、老年人、大量輸液的患者,血漿蛋白低下等)③某些藥物干擾如輸注右旋糖酐后會干擾血型檢定。血樣本血標本紅細胞懸液制備抗凝或不抗凝的血標本→洗滌→壓積紅細胞→配制紅細胞懸液2-3%的紅細胞懸液試管法血型鑒定、效價滴定5%的紅細胞懸液玻片法血型鑒定、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10%的紅細胞懸液抗體親和力測定血清標本抗凝或不抗凝血標本→37℃水浴箱→竹簽使血塊與試管壁分離→離心→將血清吸至干凈試管待用ABO血型鑒定原理:根據ABO血型的分型原則及其獨特的性質,利用凝集試驗技術通過正定型(紅細胞定型)和反定型(血清定型)兩組試驗可準確鑒定ABO血型。試劑:抗A、抗B試劑血清A型、B型和O型試劑紅細胞懸液2-3%受檢者紅細胞懸液和血清或全血ABO血型鑒定方法:玻片法不適于血清抗體鑒定試管法正定型、反定型結果解釋凝集為陽性即被檢紅細胞膜上有與該試劑血清抗體相對應的抗原;或被檢血清中有與該試劑紅細胞抗原相對應的抗體。不凝集為陰性加試劑抗體血清加被檢紅細胞懸液離心相對應的抗原抗體反應觀察結果

ABO血型判斷

血正定型反定型型

抗-A抗-BACBCOC

A

+

——

+

B

+

+

——

O

——

+

+

AB

++

———

思考題ABO血型的分類原則是什么?

ABO

血型的分類原則是根據紅細胞膜上所存在的抗原,血清中所存在的抗體來進行分類的。通常使用抗-A

和抗B

兩種血清及

A型、B

型和O

型三種試劑紅細胞來鑒別。如受檢者紅細胞被抗血清凝集,說明紅細胞膜上存在相應的抗原;如不發(fā)生凝集說明不存在相應抗原;如受檢者血清與試劑紅細胞發(fā)生凝集,說明血清中存在相應的抗體;如不發(fā)生凝集,說明不存在相應抗體。

為什么ABO血型鑒定應采用“正反定型”兩種方法?因為ABO

血型鑒定,主要依據受檢者紅細胞與抗A

、抗B

試劑血清反應結果確定,此法稱正定型法;也可通過受檢者的血清與A型、B型和O型試劑紅細胞反應結果確定,此法稱反定型法,同時采用正反定型法,并互相核對其結果是否一致是一個可靠的血型鑒定法。為什么在反定型中使用O型紅細胞?

因為有些受血者或供血者血清中存在因免疫、婦女妊娠或不當輸血而引起的抗A或抗B以外的抗體,這些抗體不是自然所期望存在的。血清反定型時,使用O型紅細胞可在ABO

血型鑒定試驗過程中檢測出受檢血清中是否有“不規(guī)則”抗體的存在。

為什么紅細胞懸液過濃或過淡均可出現假陰性反應結果?因為抗原、抗體在適當的比例下,反應最強。若紅細胞懸液過濃,則抗原過剩,抗體不足,每個紅細胞均只能吸收少量抗體,不足以形成凝集。若紅細胞懸液過淡,則紅細胞間距離較大,不易集聚在一起,不形成凝集。在實際血型鑒定時,玻片法用5%

紅細胞懸液敏感性較強,并應在鑒定過程中不斷搖動玻片以促使其相互接觸。試管法用2%

濃度的紅細胞懸液敏感性較好,容易觀察凝集。為什么玻片法血型鑒定要嚴格規(guī)定觀察結果的時間?凝集反應出現的快慢與強弱是由抗原抗體的性質決定的,如果抗原的抗原性強,抗體效價高,凝集反應的第一,第二階段可以在數秒內完成;如抗原的抗原性弱,抗體效價也低,則凝集反應不明顯,反應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完成。因為血清在空中暴露時間過長,發(fā)生濃縮,從而使紅細胞聚集,造成假陽性結果;如果不等反應完成便判定反應結果,可使陽性結果誤報成陰性結果,造成假陰性。所以玻片法血型鑒定要嚴格規(guī)定觀察結果的時間凝膠試驗使用的試劑和器材凝膠技術凝膠法鑒定ABO血型優(yōu)點:敏感:在凝膠試驗中常能發(fā)現其它試驗不易發(fā)現的問題。結果可保存:凝膠試驗的結果可在冰箱中保存數日,并且較容易被拍成照片。操作技術要求較低:凝膠試驗的操作主要是簡單的加樣和判讀,孵育、離心過程都有專門的設備。其中能被人為改變的因素較少。無需洗滌的抗球蛋白試驗:缺點不能做反定型凝膠試驗方法成本較高,需要特殊設備。高度敏感有時也會造成不便。MN血型鑒定試劑抗M、抗N試劑血清M型、N型、MN型紅細胞受檢者紅細胞懸液方法玻片法試管法一、人類白細胞抗原

人類白細胞抗原代表個體特異性與移植排斥有關的抗原稱為組織相容性抗原或移植抗原-MHS

編碼MHS的基因組稱為主要組織相容性復合物(MHC)

人類的MHC是首先在白細胞上發(fā)現的,稱為人類白細胞抗原(humanleukocyteantigen,HLA)HLA的研究歷史最早發(fā)現人類白細胞抗原者為Dausset-1954年

HLA不僅僅是白細胞特異性同種抗原。它是分布廣泛的組織抗原。HLA的分型命名

血清學分型命名具有臨床意義的HLA基因有A、B、C、DR、DQ、DP等位點(Loci),每個位點又有若干等位基因,這些基因的產物便是HLA抗原。

臨床意義比較大的HLA-A、B、C稱為Ⅰ類抗原

HLA-DR、DQ、DP稱為Ⅱ類抗原。HLA的遺傳

單體型遺傳存在基因重組多態(tài)性現象連鎖不平衡

HLA抗體及抗體檢測

臨床上HLA抗體多由妊娠、輸血或器官移植等免疫產生HLA在醫(yī)學中的應用

一、HLA與輸血

HLA與非溶血性輸血反應

HLA與血小板輸注二、HLA與器官移植

(一)腎移植

(二)骨髓移植三、HLA與親子鑒定二、血小板血型一類是與其他細胞表面或組織共有的抗原,稱血小板相關抗原另一類為血小板特異性抗原血小板血型相關抗原:主要與紅細胞的ABO血型系統(tǒng)以及人類白細胞抗原(HLA)有關特異性抗原:由血小板特有的抗原決定簇組成,表現出血小板獨特的遺傳多態(tài)性,在其他細胞和組織上不能發(fā)現血小板血型血小板表面存在紅細胞ABO系統(tǒng)的A抗原和B抗原,可能是從血漿中吸附上的。是否還存在其他紅細胞血型抗原尚在探討之中在我國,通常進行ABO同型血小板輸血配合性血小板輸注ABO同型血小板抗體的篩選交叉配合試驗:確保供受體的血小板型和HLA型的配合血小板血型

血小板特異性抗原

具有獨特的型特異性,并構成血小板膜結構中的一部分血小板特異性抗原有6個血型系統(tǒng)24個抗原,正式命名為HPA-1、HPA-2、HPA-3、HPA-4、HPA-5、HPA-15血小板血型的臨床意義一.血小板輸注無效性(PTR)二.輸血后紫癜(PTP)三.新生兒同種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NAITP)四.血小板的自身免疫作用---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簡稱ITP)血小板同種抗體與輸血

1.ABO血型的選擇

一般需要做主側或次側的交叉配血,最好輸注ABO血型配合的血小板

2.Rh血型的選擇

D陰性的患者,最好要避免用D陽性獻血者的濃縮血小板。對育齡婦女可以注射Rh免疫球蛋白

三、輸血前免疫血液學檢查

目的:供者與患者的血液

安全有效相容輸血前免疫血液學檢查內容:患者的病史、標本的核對及處理供受雙方ABO、Rh血型鑒定不規(guī)則抗體的篩選和鑒定交叉配血試驗報告和發(fā)血標本一、標本采集二、紅細胞懸液的配制三、標本的保存標本一、標本采集1.紅細胞標本-ACD或CPD、(Na2-EDTA)抗凝靜脈血少數患者有一種自身抗體--不宜用抗凝血液作為紅細胞抗原標本

2.血清標本

一般實驗避免使用血漿配血試驗用血清——不超過72小時二、紅細胞懸液的配制1、紅細胞懸液常用濃度有2%、5%和10%2、2%的懸液一般用于滴定抗體效價,5%的懸液常用于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10%的懸液則用于測定抗體的親合力。

三、標本的保存1.血清標本不稀釋的血清標本如加有防腐劑可在4℃保存數月,在一20℃以下可保存數年如用生理鹽水稀釋的血清只限當天使用2.紅細胞標本一般試驗用的凝血標本要在5天之內使用,以不溶血為準。如用保存液可保存3周用鹽水配制的紅細胞懸液只能在當天使用

供受雙方ABO、Rh血型鑒定ABO血型正反定型Rh血型鑒定}試管法抗A、抗B以外的所有抗體統(tǒng)稱為不規(guī)則抗體。常見于多次輸血的人群不規(guī)則抗體的篩選和鑒定不規(guī)則抗體的篩選和鑒定患者血清+試劑篩選紅細胞鹽水介質聚凝胺介質抗人球蛋白介質交叉配血試驗受者血清+供者紅細胞受者紅細胞+供者血清方法主側次側

鹽水介質聚凝胺介質抗人球蛋白介質(1)低離子聚凝胺交叉配血技術原理:聚凝胺(Polybrene),一種高價陽離子季胺鹽多聚物,溶解后能產生很多正電荷,可以中和紅細胞表面的負電荷,使紅細胞之間距離減少,能引起正常紅細胞可逆性的非特異性凝集。如果使抗體致敏的紅細胞被聚凝胺凝集,則凝集不可逆。1紅細胞間有一定間距2加入聚凝胺后,可以縮短紅細胞之間的距離,使其非特異性凝集3加入枸櫞酸鈉,可以中和聚凝胺4紅細胞的非特異性凝集消失聚凝胺交叉配血技術示意圖1聚凝胺枸櫞酸鈉1紅細胞上已有不完全抗體致敏2加入聚凝胺后,縮短紅細胞之間的距離,讓不完全抗體可以同時與兩個紅細胞結合使其特異性凝集3加入枸櫞酸鈉中和聚凝胺4由于不完全抗體的結合,紅細胞的特異性凝集不消失聚凝胺交叉配血技術示意圖2聚凝胺枸櫞酸鈉不完全抗體試驗分步原理血清紅細胞懸液加入LIM混合液Polybrene受體血型抗原IgG抗體迅速致敏試驗分步原理Polybrene上海市血液中心血Polybrene分子連接到紅細胞上加入Polybrene試驗分步原理離心Polybrene拉近紅細胞間的距離并造成凝集1個IgG分子同時連接兩個紅細胞試驗分步原理加入重懸液減弱了Polybrene的作用重懸液上海市血液中心血加重懸液試驗分步原理已被血型抗體致敏的紅細胞不會散開陽性結果試驗分步原理未被血型抗體致敏的紅細胞很快散開陰性結果注意事項按比例加樣致敏時間觀察非特異性凝集觀察結果關于冷凝集聚凝胺方法的特點靈敏:靈敏度比抗球蛋白方法高1-20倍。速度快:實驗時間5分鐘左右。準確:準確度高于酶試驗。不適合于Kell系統(tǒng)抗體的檢測,但黃種人群中Kell系統(tǒng)抗體極罕見。操作要求較高(2)微柱凝膠技術微柱凝膠技術

凝膠技術的原理

反應室外管壁反應室底孔內套管壁凝膠或玻璃珠親和凝膠試劑或鹽水特殊粘液凝膠技術的原理:A、反應室:下端底孔很小,液體在孵育過程中不會流入下方微柱中。B、試劑或鹽水層:紅細胞在離心力作用下穿越該層,紅細胞與反應室中的血清分離并與該層液體中的試劑反應。C、粘液:親和柱中有一層粘液,作用與“試劑或鹽水層”相同。1)敏感:在凝膠試驗中常能發(fā)現其它試驗不易發(fā)現的問題。2)結果可保存凝膠試驗的結果可在冰箱中保存數日,并且較容易被拍成照片。3)操作技術要求較低:凝膠試驗的操作主要是簡單的加樣和判讀,孵育、離心過程都有專門的設備。其中能被人為改變的因素較少。4)無需洗滌的抗球蛋白試驗:

優(yōu)點:缺點:凝膠試驗方法成本較高,需要特殊設備。高度敏感有時也會造成不便:有報導應用凝膠試驗后,1/300的庫血直抗陽性。2不完全抗體可以結合在紅細胞表面,但是不能和兩個紅細胞同時結合(致敏)。3加入抗人球蛋白1紅細胞彼此之間有一定的間距4抗人球蛋白可以同時和兩個不完全抗體的FC段結合,從而把紅細胞連接在一起。(3)抗人球蛋白交叉配血法示意圖1.試劑紅細胞(表面標有抗血小板抗體)2.加入供者血小板3.試劑紅細胞和血小板特異性結合4.加入受者的血清,如有抗血小板抗體,則和血小板發(fā)生特異性結合5.凝膠柱中的抗人球蛋白捕獲抗血小板抗體,導致試劑紅細胞凝集。(4)血小板配血實驗原理示意圖(陽性)1.試劑紅細胞(表面標有抗血小板抗體)2.加入供者血小板3.試劑紅細胞和血小板特異性結合4.加入受者的血清,如血清中無抗血小板抗體,則凝膠柱中的抗人球蛋白不發(fā)生特異性結合,試劑紅細胞仍呈單個分布。血小板配血實驗原理示意圖(陰性反應)抗原(antigen,Ag)指能啟動機體免疫系統(tǒng)產生免疫應答,并能與應答的產物在體內或體外特異結合的物質。兩個重要特性:

(1)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誘導機體產生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的能力。(2)抗原性:指抗原與其誘生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在體內外發(fā)生特異性結合的能力。第一節(jié)抗原抗原與半抗原的區(qū)別一、抗原的性質(一)異物性

異物性是物質作為抗原的首要性質。具有異物性的物質包括以下三類:異種物質同種異體物質自身物質口蹄疫病毒(二)理化特性分子量:具有免疫原性通常為大分子有機物,其相對分子量通常在10kD以上。物理性狀:免疫原性的強弱與抗原物質的物理性狀有關。免疫原性較弱的物質吸附某些大顆粒物質可增強其免疫原性?;瘜W結構:抗原物質的化學組成和結構決定其免疫原性。(三)其他因素宿主反應性:不同種動物、甚至同種動物不同個體間,對同一抗原的應答性差別很大。免疫方法: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劑量、次數、間隔時間以及免疫佐劑的使用等也與免疫原性的強弱有關,也可影響免疫應答。二、抗原的特異性

特異性(specificity)是指抗原刺激機體產生免疫應答,并與應答產物發(fā)生反應所顯示的專一性,是指物質之間的相互吻合性或針對性??乖奶禺愋约缺憩F在免疫原性,也表現在免疫反應性。(一)抗原決定簇抗原決定簇的特點:抗原決定簇與相應淋巴細胞表面的抗原受體結合,誘導免疫應答;與相應的抗體或致敏淋巴細胞特異性結合發(fā)生免疫反應??乖瓫Q定簇的數目、化學基團的組成、化學性質和空間結構決定著該抗原的特異性,也影響著該抗原的免疫原性??乖Y合價表位結合價=2=2表位結合價=6=4抗原結構不同影響抗原的特異性1.構象決定簇和順序決定簇2.功能性決定簇和隱蔽性決定簇3.T細胞決定簇和B細胞決定簇抗原決定簇的類型:(二)共同抗原與交叉反應

兩種不同的抗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決定簇,互稱為共同抗原(commonantigen)??贵w對具有相同或相似抗原決定簇的不同抗原發(fā)生反應,稱為交叉反應(crossreaction)。abcdfe123a和b表示不同特異性的抗體,c和d表示相似的抗原決定簇,e為與抗體b特異性結合的抗原決定簇,f為其它抗原決定簇;1、2和3為共同抗原,具有相同和相似的抗原決定簇,與同一特異性抗體發(fā)生交叉反應。交叉反應1.完全抗原2.半抗原(一)根據抗原的特異性分類三、抗原的分類(二)根據誘導的免疫應答分類1.胸腺依賴性抗原2.胸腺非依賴性抗原3.超抗原半抗原

+載體抗體BT完全抗原BBBTTD-AgTI-Ag組成B細胞表位和T細胞表位重復B細胞表位T細胞的輔助必需無需抗體類型多種,主要為IgGIgM免疫應答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免疫記憶有無TD-Ag和TI-Ag的比較

直接非特異性激活某些T細胞亞群或B細胞亞群的物質,極低濃度即可激活大量的T細胞克隆,并產生極強的免疫應答,稱為超抗原。其一端可直接與TCR的某些片段區(qū)結合,以完整蛋白形式激活T細胞;另一端和APC表面的MHC-Ⅱ類分子非多態(tài)區(qū)外側結合。一類多克隆激活劑。3.超抗原超抗原普通抗原單克隆T細胞反應1:104-1:105超抗原單克隆T細胞反應1:4-1:10APCT細胞超抗原MHCⅡ類分子抗原肽V

V

TCR超抗原普通抗原化學性質細菌外毒素、逆轉錄病毒蛋白普通蛋白質、多糖等TCR結合部位VβVβ、Dβ、Jβ、Vα、JαMHC結合部位及其限制性非多態(tài)區(qū),無多態(tài)區(qū)肽結合槽,有反應細胞CD4+T細胞T、B細胞應答特點直接激活T細胞APC處理后被T細胞識別T細胞反應頻率1/20~1/51/106~1/104超抗原與普通抗原的主要特性比較(三)根據抗原與機體的親緣關系分類1.異種抗原2.同種異型抗原3.異嗜性抗原4.自身抗原痢疾桿菌

指來自于另一物種的抗原性物質,包括各種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植物蛋白、異種動物血清、異種器官移植物以及吸入和食進的異種蛋白等。通常情況下,異種抗原的免疫原性較強,容易引起較強的免疫應答。1.異種抗原(xenoantigen)傷寒桿菌鏈球菌流感病毒G-菌胞壁G+菌胞壁腺病毒病原微生物抗原真菌白色念珠菌

(1,000Xoil)瘧原蟲病原微生物抗原2.同種異型抗原指同一物種而基因型不同個體之間存在的抗原性物質。常見的人類同種異型抗原有血型抗原(紅細胞和血小板)和主要組織相容性抗原(HLA)。能誘導宿主發(fā)生自身免疫應答的自身組織成分。3.自身抗原是一類與種屬特異性無關,存在于人、動植物和微生物之間的共同抗原。4.異嗜性抗原豚鼠綿羊(四)其他分類分類依據分類物理性狀顆粒性抗原和可溶性抗原化學性質蛋白質抗原、多肽抗原、脂蛋白抗原、多糖抗原和核酸抗原獲得方式天然抗原、人工抗原與合成抗原活化淋巴細胞方式特異性抗原、超抗原和有絲分裂原誘導免疫應答的作用移植抗原、腫瘤抗原、變應原、過敏原及耐受原返回章目錄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是指具有抗體(antibody,Ab)活性或化學結構上與抗體相似的球蛋白。

第二節(jié)免疫球蛋白抗體(Ab)是指B細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漿細胞所產生的一類能與相應抗原特異結合的球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體液中,顯示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具有抗體活性或化學結構與抗體相似的的球蛋白??煞譃榉置谛停╯Ig)和膜型(mIg)。抗體=免疫球蛋白?一、免疫球蛋白的結構免疫球蛋白呈“Y”字型的四肽鏈,由2條相同長的重鏈(H鏈)和2條相同短的輕鏈(L鏈)通過鏈間二硫鍵連接而成,又稱Ig分子的單體。(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結構1.H鏈:根據H鏈恒定區(qū)氨基酸的組成和排列順序的差異及其抗原特異性不同,分為α、γ、μ、δ、ε鏈,形成IgA、IgG、IgM、IgD和IgE。2.

L鏈:根據L鏈的結構和抗原特異性不同,可分為k鏈與λ鏈,組成的Ig分別稱為k型Ig與λ型Ig。天然Ig分子中,重鏈同類,輕鏈同型。3.連接鏈

(J鏈):以二硫鍵的形式共價結合到Ig的H鏈上,將單體Ig分子連接為多聚體。如,二聚體IgA和五聚體IgM。4.分泌片(SP):以非共價形式結合于IgA二聚體上,并一起被分泌到粘膜表面,具有抵抗蛋白水解酶的作用,并介導IgA的轉運。黏膜sIgA的合成和作用部位

1.可變區(qū):靠近N端H鏈約l/4或1/5和L鏈約1/2的氨基酸的種類、排列順序與構型變化很大,稱為可變區(qū)(V)。H鏈和L鏈的V區(qū)為VH和VL,各有3個超變區(qū)(HVR)或稱互補決定區(qū)(CDR)。V區(qū)的非HVR區(qū)變化較小,結構較穩(wěn)定,稱為骨架區(qū)(FR)。(二)免疫球蛋白的功能區(qū)超變區(qū)(HVR)輕鏈:24-34、50-56、89-97重鏈:31-35、50-65、95-102框架區(qū)(FR)2.恒定區(qū):Ig的多肽鏈羧基端(C端),H鏈的3/4或4/5和L鏈的1/2氨基酸的數量、種類、排列順序、構型及含糖量均較穩(wěn)定,稱為恒定區(qū)(C區(qū)),分別稱為CH和CL。207

3.鉸鏈區(qū):位于CH1與CH2之間富含脯氡酸,不易形成氫鍵且多二硫鍵,具有彈性、伸展性和可轉動性,有利于Ig分子變構與抗原決定簇結合。(四)免疫球蛋白的酶解片段(1)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將Ig分子鉸鏈區(qū)近N端的兩條H鏈裂解為兩個完全相同的抗原結合片段(Fab段)和一個可結晶片段(Fc段)。(2)胃蛋白酶水解片段:胃蛋白酶將H鏈從鏈間二硫鍵近C端處切斷,形成1個能與抗原特異性結合的大片段F(ab’)2和一些小分子多肽碎片pFc’。二、免疫球蛋白的抗原特異性根據Ig的種類、抗原決定簇存在的部位,以及在異種、同種異體或自體中免疫反應的差異,將Ig的抗原特異性分為同種型、同種異型和獨特型,通常也稱為Ig的血清型。

1.類和亞類(根據H鏈的C區(qū)抗原性不同)

IgG—γ(gamma)IgA—α(alpha)IgM—μ(mu)IgD—δ(delta)IgE—ε(epsilon)

類IgG:IgG1、IgG2、IgG3、IgG4IgA:IgA1、IgA2IgM:IgM1、IgM2亞類(一)同種型IgG1、IgG2、IgG3、IgG4結構示意圖

2.型和亞型(根據輕鏈C區(qū)抗原特異性不同分型)

(1)型κ(kappa)型

λ(lambda)型(2)亞型同種異型(allotype)是指同一種屬不同個體的Ig分子也具有抗原特異性,主要表現在Ig的C區(qū)的一個或數個氨基酸的差異

(二)同種異型(三)獨特型

獨特型(idiotype,Id)是指同一個體不同B細胞克隆所產生的Ig分子V區(qū)所具有的抗原特異性標志,由Ig超變區(qū)特有的氨基酸序列和構型所決定的。IgV區(qū)的功能是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尤其是CDR區(qū)與抗原決定簇必須吻合,二者的結合具有互補性、高度特異性。(一)IgV區(qū)的功能三、抗體的生物學活性1.激活補體

人IgGl~3和IgM與相應抗原特異性結合后,結合Clq,通過經典途徑激活補體系統(tǒng)。2.穿過胎盤和粘膜

IgG是惟一能通過胎盤的Ig。使胎兒被動地獲得免疫能力,同樣也可誘發(fā)新生兒溶血病。(二)IgC區(qū)的功能3.結合Fc受體

Ig

V區(qū)與相應抗原結合后,其Fc段與多種細胞表面的Fc受體(FcR)結合,激發(fā)多種不同的生物學效應。(1)調理作用(Opsonization)(2)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作用(ADCC)(3)介導I型超敏反應(4)結合細菌蛋白224四、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和功能IgG主要由脾和淋巴結中的漿細胞合成,于出生后3個月開始合成,以單體形式存在于血液和細胞外液中,是血清和細胞外液中含量最高的Ig,人類IgG有IgG1~4四個亞類。(一)IgG

(1)單體分子;

(2)四個亞類;

(3)血清中含量最高的Ig;

(4)半衰期最長;

(5)3~5歲達成人水平;

(6)可與SPA結合。1.一般特性2.生物學活性

(1)通過胎盤(新生兒抗感染);(2)激活補體(裂解細胞);(3)調理作用(促進吞噬);(4)介導ADCC(細胞毒作用)。3.實際意義

(1)抗感染;(2)自身抗體

自身免疫??;(3)介導變態(tài)反應(Ⅱ、Ⅲ型);(4)封閉抗體

腫瘤細胞逃逸;(5)親合層析法

IgG純化。(二)IgMIgM主要是由脾臟和淋巴結中的漿細胞合成,是個體發(fā)育中合成與分泌最早的Ig,在胚胎發(fā)育晚期的胎兒就能產生,由五個單體借一個J鏈和若干個二硫鍵連接而成的分泌型五聚體,是分子量最大的Ig,又稱巨球蛋白。激活補體能力最強,也可參與II、III型超敏反應。血清型:IgA1,單體;分泌型:IgA2,二聚體,

粘膜局部漿細胞合成;(三)IgA1.兩種類型2.半衰期為6d;3.占血清Ig含量的5%~15%;4.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5.聚合IgA激活補體替代途徑。

IgD主要由扁桃體和脾臟中的漿細胞產生,在個體發(fā)育中合成較晚,以單體形式存在于血清中,含量很低,表達在B細胞表面的IgD是B細胞成熟的表面標志,又是B細胞的抗原識別受體(BCR)。(四)IgD返回章目錄(五)IgEIgE又稱親細胞抗體,主要由鼻咽部、扁桃體、支氣管、胃腸道等黏膜固有層中漿細胞產生,產生的部位與SIgA相似,是種系進化過程中最晚出現的含量最低的Ig,僅占血清Ig總量的0.002%。第三節(jié)抗原抗體反應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反應主要是二者分子間的結構互補性與親和性。體內:溶菌、殺菌等作用,也可引起免疫病理損傷;體外:抗原的物理性狀不同(可溶性或顆粒性)、抗體類型及反應條件(電解質、補體等)不同,表現出、沉淀、細胞溶解和補體結合等反應。一、基本原理(一)抗原抗體結合力1.靜電引力2.范德華引力:作用最小3.氫鍵:最具特異性4.疏水作用力:作用最大

抗原抗體結合力示意圖(二)抗原抗體的親和力與親合力1.親和力(affinity):是抗體分子上的一個抗原結合部位與對應的抗原決定簇之間的相適性而結合的強度。2.親合力

(avidity):抗體結合部位與抗原表位之間結合的強度。(三)親水膠體轉化為疏水膠體可見反應抗原抗體復合物

(疏水膠體)電解質

抗原(親水膠體)

抗體(親水膠體)

+二、抗原抗體反應的特點(一)特異性1.特異性:抗原與抗體結合反應的專一性。2.分子基礎:抗原表位與抗體分子高變區(qū)之間空間構型的互補性??乖c相應抗體結合成復合物后,在一定條件下又可解離為游離抗原與抗體。影響因素:親合力和pH、離子強度等環(huán)境因素。(二)可逆性用途:常用親和層析技術來純化抗原或抗體。(三)比例性前帶:抗體過量后帶:抗原過量等價帶:二者比例合適

比例性:抗原與抗體發(fā)生可見反應需遵循一定的量比關系??乖贵w反應比例性示意圖抗體稀釋抗原稀釋原液1:21:41:81:161:321:641:1281:256原液4+4+4+3+3+2++++1:22+

4+4+3+3+2+++

+1:4

++3+3+2++

++1:8

++

3+2+++1:162+3+++1:32+2+2++1:64+2+注:表中紅色者表示出現沉淀最快,二者最適比例始終是1:4??乖贵w反應的最適比例(四)階段性第一階段:特異性結合階段,反應快,不可見。第二階段:反應可見階段,反應慢,出現凝集、沉淀和細胞溶解等現象。1.抗原:理化性狀、表位種類和數目。2.抗體:來源、特異性、親和性、效價。(一)反應物自身因素三、抗原抗體反應的影響因素二、環(huán)境因素1.電解質:生理鹽水或緩沖液。2.酸堿度:pH6~pH9。3.溫度:15℃~40℃,37℃最適。四、抗原抗體反應的類型反應類型實驗技術檢測方法敏感度凝集反應直接凝集試驗用肉眼、放大鏡或顯微鏡觀察紅細胞或膠乳等顆粒的凝集現象1+間接凝集試驗2+凝集抑制試驗3+協(xié)同凝集試驗3+自身紅細胞凝集試驗3+抗人球蛋白試驗3+沉淀反應液相沉淀試驗觀察沉淀、檢測濁度1+、2+瓊脂凝膠擴散觀察掃描沉淀線或沉淀環(huán)+凝膠電泳技術觀察掃描沉淀峰、沉淀弧2+反應類型實驗技術檢測方法敏感度補體參與的反應補體溶血試驗以肉眼或光電比色儀觀察測定溶血現象2+補體結合試驗3+中和反應病毒中和試驗病毒感染性喪失1+毒素中和試驗外毒素毒性喪失2+免疫標記放射免疫技術檢測放射性強度4+酶標免疫技術檢測酶底物顯色4+熒光免疫技術檢測熒光現象4+化學發(fā)光免疫技術測定發(fā)光強度4+金標免疫技術檢測金顆粒沉淀4+(一)凝集反應

凝集反應是指細菌和紅細胞等顆粒性抗原,或表面覆蓋抗原的顆粒狀物質(如紅細胞等),與相應抗體結合后,在適當電解質存在的條件下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分為直接凝集反應和間接凝集反應??梢姺磻纬?.直接凝集反應:在適當電解質參與下,細菌和紅細胞等顆??乖苯优c相應抗體反應,出現肉眼可見的凝集現象。2.間接凝集反應:可溶性抗原(或抗體)吸附或偶聯在顆粒上,使之成為致敏顆粒,再與相應抗體(或抗原)作用,在適宜電解質存在的條件下,出現特異性凝集現象。YYY+

1.直接凝集反應方法評價:簡便和快速、敏感度低,用于定性試驗。臨床應用:菌種鑒定、血清學分型、血型鑒定及抗體效價測定。用抗原致敏載體--檢測抗體。(1)間接凝集試驗載體顆粒抗原抗原致敏顆粒凝集抗體2.間接凝集反應(1)間接凝集試驗用抗體致敏載體---檢測抗原??乖贵w載體顆粒凝集(2)間接凝集抑制試驗用抗原致敏載體--檢測抗原??乖荒贵w無抗原抗體抗原致敏顆??乖旅纛w粒3.特殊的凝集試驗(間接血凝試驗)++紅細胞抗原抗原致敏紅細胞抗體紅細胞凝集1/21/41/81/161/321/641/1281/2561/5121/1024Pos.Neg.效價648512<232128324病人12345678反向間接血凝試驗膠乳凝集試驗

間接凝集反應方法評價:快速、敏感、操作簡便。臨床應用:(1)檢測抗原,如HBsAg可溶性抗原、甲胎蛋白等;(2)檢測抗體,如抗-HIV抗體、抗溶血素“O”抗體等,類風濕因子、抗DNA抗體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體和青霉素抗體等變態(tài)反應的抗體。(二)沉淀反應可溶性抗原與相應抗體發(fā)生特異性結合,在適當條件下而出現的沉淀現象。多克隆抗體可與抗原表面多個不同的表位結合,容易與多個抗原交聯成網狀結構而發(fā)生沉淀,而單克隆抗體只與抗原表面的一種表位結合,不易形成交聯,故不適用于免疫沉淀試驗。沉淀反應分類1.液體內沉淀試驗:環(huán)狀沉淀試驗、絮狀沉淀試驗、免疫濁度沉淀。2.凝膠內沉淀試驗:單向瓊脂擴散試驗、雙向擴散試驗。3.凝膠免疫電泳技術:對流免疫電泳、免疫電泳、火箭免疫電泳、免疫固定電泳。1.液體內沉淀試驗

(1)環(huán)狀沉淀試驗:抗原溶液疊加在細玻璃管內的抗體液面上,二者在兩液面交界處形成白色沉淀環(huán)。

(2)絮狀沉淀試驗:可溶性抗原、抗體在液相中特異性結合,形成絮狀沉淀物。

(3)免疫濁度沉淀:透射、散射和免疫膠乳比濁法,應用于自動化。2.凝膠內沉淀試驗

指可溶性抗原、抗體在含有電解質的凝膠內自由擴散形成濃度梯度,二者在比例合適的位置形成肉眼可見的沉淀線或沉淀環(huán)。根據抗原與抗體反應的方式和特性,可分為單向瓊脂擴散試驗和雙向瓊脂擴散試驗。(1)單向擴散試驗(平板法)抗體與待測的抗原,在兩者比例合適的部位結合形成沉淀環(huán)。環(huán)的大小與抗原的濃度成正相關。

本法穩(wěn)定、簡便、無需儀器設備。重復性和線性均可信,但靈敏度稍差、耗時長、影響因素多。將抗原抗體分別加在瓊脂糖不同的對應孔中,兩者在凝膠中自由擴散,在比例合適處形成白色沉淀線。沉淀線的位置、形狀以及對比關系,可進行定性分析,如抗原或抗體的存在與否、相對含量估計、相對分子量分析和性質分析。

本法操作簡單、特異性高、結果可靠、成本低廉,但靈敏度低,耗時長,不能精確定量。

(2)

雙向擴散試驗(平板法)(1)抗原或抗體的存在與否以及相對含量的估計。(2)抗原或抗體相對分子量的估計。A:Ag、Ab濃度及擴散率近似;B:Ag、Ab濃度近似,擴散率Ag>Ab;C:Ag、Ab濃度近似,擴散率Ag<Ab;D:擴散率近似,濃度Ag>Ab;E:濃度Ag>Ab,擴散率Ag>Ab;F:濃度Ag<Ab,擴散率Ag<Ab(4)抗體效價的滴定(3)抗原性質的分析(5)抗原或抗體純度的鑒定抗原完全相同抗原不相同抗原部分相同3.凝膠免疫電泳技術

電泳分析與沉淀反應的結合產物,即可溶性抗原和抗體在直流電場的作用下,在凝膠內加速定向泳動,彼此相遇而特異性結合,在比例合適處形成可見的沉淀物。該技術提高了沉淀反應的速度和敏感度,廣泛用于臨床實驗診斷和科學研究。無沉淀線出現表明無相應的抗原。沉淀線位于抗原抗體孔中間,說明兩者比例較適合。沉淀線偏向抗原孔一方,表示抗體濃度>抗原,反之,則是抗體濃度<抗原濃度。(1)對流免疫電泳(2)免疫電泳單向免疫擴散和電泳的定量檢測技術。固定抗體不移動,抗原向正極泳動,隨著抗原量減少,基底區(qū)越來越窄,形成的沉淀線逐漸變窄,形成一個如火箭的沉淀峰,峰的高度與抗原量呈正相關。(3)火箭免疫電泳火箭免疫電泳圖①②③④為標準抗原;⑤⑥為標本-+

左圖為IgGκ型,

中圖為IgGλ型,右為正常

SPGAMκ

λSPGAMκ

λSPGAM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