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2022年中考語文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0F/wKhkGWWuHjSAUMcuAALYaQppq1s817.jpg)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2022年中考語文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0F/wKhkGWWuHjSAUMcuAALYaQppq1s8172.jpg)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2022年中考語文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0F/wKhkGWWuHjSAUMcuAALYaQppq1s8173.jpg)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2022年中考語文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0F/wKhkGWWuHjSAUMcuAALYaQppq1s8174.jpg)
![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qū)2022年中考語文四模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D/0F/wKhkGWWuHjSAUMcuAALYaQppq1s8175.jpg)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中考語文模擬試卷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
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積累
1.下列關于名著知識及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博雷家書》是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編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摘編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
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
B.《吶喊》是魯迅先生的第一本短篇小說集,收有14篇小說,《故鄉(xiāng)》《社戲》《阿Q正傳》《孔乙己》《狂人日記》均
收錄于此。取名《吶喊》,是指作者想要借自己的吶喊來鼓舞當時有思想的進步青年。
C.莫泊桑是英國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與契訶夫和歐?亨利并稱為“世界三大短篇小說家”?!堆蛑颉肥悄瓷9?/p>
開發(fā)表的第一篇重要小說,他因此而一舉成名。
D.古人的年齡有時候不用數(shù)字表示,而是用其他稱謂來表示。按生理常規(guī),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時換牙,“始齪”
便成了童年的代稱。“知命”本意指認識天命,后以“知命”為五十歲的代稱?!鞍贇q”為人生年數(shù)之極,故日期。
此時起居生活待人養(yǎng)護,故曰頤。所以“期頤”用以稱百歲之人。
2.把下列句子組成語段,語序排列最恰當?shù)囊痪涫牵ǎ?/p>
①就像黃牛,肚子里沒有青草,拿什么反芻?
②網(wǎng)絡時代,點擊率成了判斷標準和不二法門,而在雜多的信息當中飛來飛去的眼球,其實并未收獲幾多真知。
③文化的發(fā)展繁榮離不開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和自省,而自覺自省的前提,是對傳統(tǒng)文化基本的認知和積累。
④缺乏這種自覺的所謂知識分子,充其量不過是“知道分子”而已。
⑤網(wǎng)絡人的頭腦,基本是雜亂信息的跑馬場。
⑥胸無點墨,何以自覺?
A.⑥③①②⑤④B.③⑥①②⑤④C.②⑤④③①⑥D(zhuǎn).③⑥②①④⑤
3.下列加點的詞語的字形和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波濤洶涌,無比強大;看似無色無味,卻能揮灑出茫茫綠野,累(隨i)累碩果,萬
紫千紅;看似自處低下,卻能蒸騰九置,.為云為雨,為虹為霞……
B.李白與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國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鐘子期之外最被推泉的了,但他們的君子之交,也是那么短
?(zan)<,
C.挑剔的人即便在天堂也能找出暇淞(cl)。一個安心的人在哪都可以過自得其樂的生活,抱著震奇樂觀的思想,如同
居住在皇宮一般。
D.一只云雀,仿佛和星星會和了,在絕高的天際唱歌,零廊的蒼穹好像也在屏(ping)易靜聽這小生命為無邊宇宙唱出
的頌歌。
4.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時代變遷,科技發(fā)展,讀屏和讀書兩種閱讀方式并存,相得筱彰,共同構(gòu)成了多元化的閱讀時代。
B.近年來,隨著流域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南河和西河污染問題也日漸嚴重,因此恢復兩河生態(tài)功能何不容發(fā)。
C.隨著“國學熱”的升溫,文言文閱讀品類增多,但圖書水平參差不齊,有的譯作更是言不及義。
D.夢想似乎近在咫尺,偏偏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生活多么矛盾啊,而他必須在這矛盾中尋找平衡。
5.根據(jù)課文默寫古詩文。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晏殊《浣溪沙》)夫戰(zhàn),勇氣也。,
再而衰,三而竭。(《曹劌論戰(zhàn)》)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o(李白《行路難》)
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中“,”兩句詩,借景抒情,化實為虛,表現(xiàn)了詩人高膳遠矚的博大
胸懷和不怕困難的豪邁氣概。請將韓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默寫完整。
去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6.名著閱讀。
保爾頓時驚喜得屏住了呼吸,他的內(nèi)心斗爭了片刻,但還是膽大包天地跳進房間,抓住槍套,從里面拔出那只嶄新烏
亮的手槍,又匆忙回到花園。他警惕地看看四周,把手槍塞進口袋,又穿過花園,爬上了櫻桃樹。保爾像猴子一樣靈
活,飛快地爬上棚頂,又回頭張望一下,只見勤務兵正若無其事地與馬夫聊天,花園里靜悄悄的……這段文字選自小
說《》,主要運用了描寫來刻畫主人公保爾。小說緊接著寫了哪兩個與“槍”有關的情節(jié)?請簡要概括,
每個情節(jié)不超過8個字。
二、閱讀
7.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祜④與陸抗②相對,使命交通,抗稱祜之德量,雖樂毅、諸葛孔明不能過也??箛L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
人多諫抗,抗日:“羊祜豈鴆人者!”會吳人寇弋陽、江夏,略戶口,詔遣侍臣移書詰祜不追討之意。祜日:“江夏
去襄陽八百里,比知賊問賊去亦已經(jīng)日矣,步軍方往,安能救之哉?勞師以免責恐非事宜也?!笆拐卟荒茉憽?/p>
祜寢疾,乃舉杜預?自代,尋卒,時年五十八。帝素服哭之,甚哀。南州人征市日聞祜喪,莫不號慟,罷市,巷哭
者聲相接。吳守邊將士亦為之泣。祜立身清儉,被服率素,祿俸所資,皆以贍給九族,賞蜴軍士,家無余財。遺令不
得以南城侯印入柩。賜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頃,謚目成。襄陽百姓于覘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歲時饗祭焉。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
①祜(hu):羊祜,曾坐鎮(zhèn)襄陽,魏晉時期大臣,著名戰(zhàn)略家、政治家和文學家。②陸抗:三國時期吳國名將③杜
預:西晉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學者,滅吳統(tǒng)一戰(zhàn)爭的統(tǒng)帥之一。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
①帝素服哭之:—②遺令不得以南城侯印入柩:
2.下列句子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賜/去城十里外近陵葬地/一頃
B.襄陽百姓/于幌山祜平生游憩之所/建碑立廟
C.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
D.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
3.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為墮淚碑。
4.羊祜是一個有信譽的人,從選文中陸抗的表現(xiàn)“”可看出。
5.選文中的羊祜和《出師表》中的諸葛亮同為襄陽名人,受人愛戴,從文中劃線句對羊祜的描寫可看出,那么
從《出師表》一文中,你認為諸葛亮受人愛戴的原因是什么?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
貞觀三年,太宗謂侍臣日:“君臣本同治亂,共安危,若主納忠諫,臣進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來所重。若君
自賢,臣不匡正,欲不危亡,不可得也。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至如隋煬帝暴虐,臣下鉗口②,卒令不聞其過,
遂至滅亡,虞世基等,尋亦誅死。前事不遠,朕與卿等可?得不慎,無為后所嗤!
貞觀六年,太宗謂侍臣日:“聯(lián)聞周、秦初得天下,其事不異。然周則惟善是務,積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
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罰,不過二世而滅。豈非為善者福祚延長,為惡者降年不永?底又聞桀、紂帝王也,以匹夫比之,
則以為辱;顏、閔匹夫也,以帝王比之,則以為榮。此亦帝王深恥也。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植淮槿怂Α!?/p>
(選自《貞觀政要?卷三》,中華書局2016年版,有刪改)
(注)①合契:對合符契,這里引申為符合,投合。②鉗口:閉口不言。③可:豈,哪。④福祚(zu6):福祿,
福分。⑤降年:天蜴予的年齡,壽命。⑥顏、閔:指孔子的兩個學生顏回和閔子騫,他們以德行修養(yǎng)著稱。
1.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常恐不逮為人所笑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1)若主納忠諫()
(2)胃亦誅死()
(3)無為后所嗤()
(4)然周則饞善是務()
3.下列句子與“不過二世而滅”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予獨愛蓮之出淤泥晅不染(《愛蓮說》)
B.溪深畫魚肥(《醉翁亭記》)
C.朝四往,暮而歸(《醉翁亭記》)
D.強飲三大白面別(《湖心亭看雪》)
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君失其國,臣亦不能獨全其家。
5.選文中唐太宗對侍臣說的話體現(xiàn)了哪些治國理政的思想?(用自己的話概括)
9.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葬發(fā)于成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
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
不能。
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fā)于聲,而后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
國恒亡。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乙)豈①之難而失之易歟?沖本@口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書》目:“滿招損,嫌得益。''憂勞可以
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歐陽修《伶官傳序》)
(注)①豈:難道②抑本:或者推究③人:人為的原因。
1.解釋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語。
(1)舜發(fā)于默畝之中行(________)(2)行拂亂其所為(—一)
(3)皆益(________)(4)征于年(―—)
(5)自然之理(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2)滿招損,謙得益。
3.閱讀甲乙兩文后,回答下面問題。
(1)(甲)文中,開頭列舉的六個人物的事例,他們的共同點是什么?從他們的事例中你獲得什么感悟?
(2)(乙)文中,歐陽修所持的觀點與甲文中哪句話意思相近?
10.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紅心番薯
林清玄
①看我吃完兩個紅心番薯,父親才放心地起身離去,走的時候還落寞地說:為什么不找個有土地的房子呢?
②這次父親北來,是因為家里的紅心番薯收成,特地背了一袋給我,還挑選幾個格外好的,希望我種在庭前的院
子里。他萬萬沒有想到,我早已從郊外的平房搬到城中的大厘,根本是容不下綠色的地方。
③我無法形容父親的表情有多么近乎無望。他在屋內(nèi)轉(zhuǎn)了三圈,才放下提著的麻袋,憤憤地說:“你住在這種上
不著天下不落地的地方,我?guī)淼姆硪N在哪里?”
④對于番薯,我有一些童年的記憶。我有一次我和幾位內(nèi)她的小孩子吵架,他們一直罵著:“番薯呀!番薯呀!”
我就回罵:“老芋呀!老芋呀!”
⑤對這兩個名詞我是疑惑的,回家詢問了父親。他打開一張老舊的地圖,指著臺灣的那一部分說:“臺灣的樣子
真是像極了紅心的番薯?!倍鵁o知的我便指著北方廣大的內(nèi)地說:“那,這大陸的形狀就是一個大的芋頭了,所以內(nèi)
地人是芋仔的子弟?”父親大笑起來,撫著我的頭說:“憨團仔,我們也是內(nèi)地來的,只是來得比較早而已。”
⑥然后他用一支紅筆,將我們遙遠的北方故鄉(xiāng)有力地畫下來,牽連到我們所居的臺灣南部。那是我第一次知道,
原來在東北會落雪的故鄉(xiāng),也遍生著紅心的番薯!
⑦我更早的記憶,是從我會吃飯開始的。我們的每餐飯中一定煮了三分之一的番薯,有時吃膩了,我就抱怨起來。
⑧聽完我的抱怨,父親就激動地說起他少年的往事。他們那時為了躲警報,常常在防空壕里一窩就是一整天。所
以祖母每每把番薯煮好放著,一旦警報聲響,父親的九個兄弟姊妹就每人抱兩三個番薯直奔防空壕。他的結(jié)論常常是:
“那時候有番薯吃,已經(jīng)是天大的幸福了?!?/p>
⑨父親的番薯訓誡并不是尋常都如此嚴肅,偶爾也會說起戰(zhàn)前在日本人的小學堂中放屁的事。由于吃多了番薯,
屁有時是忍不住的,父親形容說:“因此一進了教室往往是戰(zhàn)云密布,不時傳來屁聲?!倍f放屁是會傳染的,常
常一呼百應,萬眾皆響。有一回屁放得太厲害,全班被日本老師罰跪在窗前,即使跪著,屁聲仍然不斷。父親玩笑地
說:“因為跪的姿勢,屁聲好像更響了?!?/p>
⑩然后是一陣戰(zhàn)亂,父親到南洋打了幾年仗,在叢林之中,時常從睡夢中把他喚醒,時常讓他在思鄉(xiāng)時候落淚的,
不是別的珍寶,只是普普通通的紅心番薯。戰(zhàn)后返回家鄉(xiāng),父親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家前家后種滿了番薯。家前種的是
白瓢番薯,屋后一小片園地是紅心番薯。白瓢番薯是為了預防戰(zhàn)爭逃難而準備的,紅心番薯則是父親南洋夢里的鄉(xiāng)思。
?冬年父親從南洋歸來的紀念日,夜里的一餐我們通常只吃紅心番薯,聽著父親訴說戰(zhàn)爭的種種。
?我居住的地方,巷口本來有一位賣糖番薯的老人。老人是個老兵,家鄉(xiāng)在山東偏遠的小縣城。有一回我們?yōu)榱说?/p>
瓜問題爭辯起來,老人堅持臺灣的紅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鄉(xiāng)的紅額地瓜,他的理由是:“臺灣多雨水,地瓜哪有
俺家鄉(xiāng)的甜?俺家鄉(xiāng)的地瓜真是甜得像蜜似的!”老人說話的神情好像當時他已回到家鄉(xiāng),站在地瓜田里。看著他的
神情,我想起父親和他的南洋,他在烽火中的夢,我才真正知道,番薯雖然卑微,它卻聯(lián)結(jié)著鄉(xiāng)愁的土地,永遠在鄉(xiāng)
思的天地里吐露新芽。
1.文中記述了哪些關于番薯的事情?
2.文章用第一人稱來寫,有什么好處?
3.請從描寫的角度,分析第⑤段的表達作用。
4.本文的記敘順序是什么?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作者說“番薯雖然卑微,它卻聯(lián)結(jié)著鄉(xiāng)愁的土地“。是啊,番薯雖普通卑微,但它是故鄉(xiāng)的代名詞,寄托著我們的
鄉(xiāng)愁。如果有一天,你離開溫馨的家園和慈祥的雙親,成為漂泊的游子,這時你會如何來描述你心中的鄉(xiāng)愁。請你借
助一種或幾種事物,運用比喻的手法試著表達一下“鄉(xiāng)愁”。(30字左右)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題
從敬重文字開始
周天一
①中華民族歷史悠久如滔滔長河,若沒有語言文字的記載和留存,無論是漢唐盛世,還是唐詩宋詞,都將在后人
的世界里湮滅無跡。因此,在所有的偉大發(fā)明中,最應敬重的當屬文字。
②作為中華民族的通用語言符號,漢字具有神奇的魅力。它間架方正,音韻優(yōu)美,象形生動,表意鮮明?!拔粽?/p>
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可見漢字的神奇上秉天意,中通人氣,下驚鬼域?!昂翁幒铣沙睿x人心上秋”,宋
人吳文英將“愁”字拆分釋義,便生發(fā)出天人合一的蕭索意緒。
③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認為,語言具有歷時性和共時性特點,既在縱向發(fā)展中代代相傳,又在共有時空里人人互
用。作為語言的符號,文字歷經(jīng)歷史陶冶與文化錘煉,形成完整的形、音、義系統(tǒng),在社會群體中約定俗成,在現(xiàn)實
生活里發(fā)揮書寫性靈、傳遞信息、協(xié)調(diào)行動、創(chuàng)造文明的重要作用。正因為受著語法修辭的規(guī)約,語言文字有著相對
的穩(wěn)定性和普遍的通用性,因此,社會成員之間才借此相互理解和溝通。
④文字一旦亂用、錯用,就會鬧出很多笑話。相傳古時候有個文人,家里的枇杷熟了,想請朋友來品嘗,隨手寫
了請柬就讓人送出去。朋友接過請柬一看,上書:“琵琶(枇杷)結(jié)果,歡迎品嘗,敬請大罵(駕)光臨。”朋友作
詩一首,交與來人:“若是琵琶能結(jié)果,滿城簫管盡開花。若是貴府迎大罵,相會定是龍虎掐?!濒[笑話尚且無傷大
雅,若是錯字出現(xiàn)在不恰當?shù)臅r候或不合理的場合,麻煩就大了。比如,王三向劉四借款5萬元,如果將“借于”錯
寫成“借與”,那意思就滿擰了。
⑤近年來,學校教育中,對于基礎的“小學”有忽視之嫌,以致很多學生文字基礎薄弱,錯字連篇。社會上流行
的錯字,以訛傳訛,更不可小視。在街頭巷尾的各種廣告、標牌里,精品裝璜(潢)、補胎沖(充)氣等錯別字,不勝
枚舉。更有甚者,網(wǎng)絡上出現(xiàn)了“火星文轉(zhuǎn)換器”,比如“請不要使用錯別字”用“火星文轉(zhuǎn)換器”一轉(zhuǎn)換,就變成
了“培米姨使笊措前衿”。每一個字都用的是漢字的偏旁部首,但是卻古怪離奇,難以理解。
⑥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巴別塔的故事。傳說,人類聯(lián)合起來,準備造一座通天巨塔,上帝為了阻止這一宏大抱負,
就混亂了人們的語言,讓他們彼此之間不能溝通,無法會意,建塔的工作再也無法進行下去。統(tǒng)一的語言是聯(lián)系社會
成員的精神紐帶??谷諔?zhàn)爭時期,日本人在我國東北地區(qū)推行奴化教育,其方式即是廢除漢字,逼迫中國人學日語,
一些人為守護民族語言文字的純潔性而獻出寶貴生命。因此,我們不能以游戲的心態(tài)對待書寫的隨意和錯誤,而應當
恪守文德,敬重漢字,把我們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書寫傳承下去。
⑦上古時的結(jié)繩記事,伏羲氏的一畫開天,甲骨文、鐘鼎文、行楷隸篆,文字在漫長的發(fā)展中,為悠久的民族歷
史和璀璨文明書寫了浩帙鴻篇。如果中華文明史的建構(gòu),需要無數(shù)國人的不斷努力,那么文字的規(guī)范、語言的納潔將
是其牢不可破的基石。試想,沒有這樣的社會儀軌,我們的文明因何延續(xù)?民族統(tǒng)一大業(yè)從何談起?復興與繁榮因何
維系2當我們談及文化自覺的時候,不要忘了,最基本的自覺就是尊重自己的語言文字,學好漢字,用好漢字,才能
談得上為五千年的文明史續(xù)寫新篇章。
1.下列對本文中心論點的概括,最準確的一項是
A.在所有的偉大發(fā)明中,最應敬重的當屬文字。
B.要敬重自己的語言。
C.漢字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我們應當敬重漢字。
D.尊重自己的語言,學好漢字,用好漢字。
2.文章第④段提到“文字一旦亂用、錯用,就會鬧出很多笑話”下列例子不能證明這一觀點的一項是
A.某報紙將“僧多粥少”與“狼多肉少”含混挪用,寫成了“僧多肉少”,最后招致宗教界人士提出抗議。
B.馮玉祥的一名作戰(zhàn)參謀把“沁陽”的“沁”多寫了一筆,成了“泌陽”。碰巧河南南部就有個泌陽,不過這個地
方與沁陽有千里之遙。馮玉祥的部隊接到命令,匆匆趕往泌陽,結(jié)果可想而知。
C.兒子給媽媽寄信說:“媽媽,我在這里生活得很好。不過沒有命,附近也沒有賣的,請把家里的命給我寄來。”
她媽媽當時就嚇壞了,連忙去看她兒子,原來她兒子把“傘”寫成“命”了。
D.有個笑話典故,清朝王翰林為母親做壽,請紀曉嵐即席做祝壽詞助興。老紀脫口而出:“這個婆娘不是人。”老
夫人一聽臉色大變,王翰林十分尷尬。老紀不慌不忙念出了:“九天仙女下凡塵?!?/p>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②段作者運用舉例論證的方法,有力地證明了漢字具有神奇的魅力。
B.第③段的分論點是“語言具有歷時性和共時性特點,既在縱向發(fā)展中代代相傳,又在共有時空里人人互用?!?/p>
C.第⑥段列舉日本在東北廢除漢字,逼迫中國人學日語的事例證明了“漢字是中華文明的標志”的觀點。
D.第⑦段劃橫線的句子運用了排比和反問,強調(diào)了文字規(guī)范、語言純潔的重要性,使論述更有說服力,從語氣來說
更有氣勢。
三、應用
12.為了重視手寫漢字,傳承中國漢字文化,學校將舉行以“書寫的力量”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小嵐認為現(xiàn)代
化的漢字輸入方式更便捷,手寫已經(jīng)不再重要,這樣的活動沒有必要參加。請你以朋友的身份勸說小嵐積極參加此次
活動。
四、綜合性學習與寫作
13.按要求作文。
朱自清未至仙巖和“神游”梅雨潭,范仲淹未及洞庭湖卻“思接”岳陽樓,可見游覽未必要親臨;蘇東坡一生“歷
典八州”,桑提亞哥84天“沒逮上一條魚”……其實,有時候,真實未必美麗,美麗未必真實;逆境未必是壞事,順
境未必是好事?!拔幢亍笔且环N質(zhì)疑的眼光,也是一種思考的方式……
請以“未必”為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自選;②字數(shù)不少于600字(詩歌不少于16行);③不得抄襲卷中
的材料;④文中不得出現(xiàn)透露你的身份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參考答案
一、積累
1、C
【解析】
C關于名著知識及文學常識的表述有誤。莫泊桑是法國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
2,B
【解析】
試題分析:一般來說,語段的排序主要涉及到以下一些因素:①空間關系: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里到外等。②時
間關系:從早到晚,從過去到現(xiàn)在等。③人們認識事物的一般規(guī)律:由易到難,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由此到彼等④
事物本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⑤思維規(guī)律:由一般到個別,由個別到一般,由概括到具體,由具體到概括等。先要準確的把
握整體語段的基本內(nèi)容,找到其中體現(xiàn)順序的那道“線”,然后才能進行合理的排序。
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
3、B
【解析】
A項“累(隨i)”應讀“陽)”“九宵”改為“九霄”;C項“震奮”應為“振奮”;D項“屏(ping)”應讀“(bing)”.
4、B
【解析】
B.“間不容發(fā)”,兩物之間容不下一根頭發(fā),形容事物之間距離極小。用在此句不符合語境,可用“刻不容緩”。
【點睛】
在平時的學習中,首先我們對于遇到的成語要做好積累,其次是注意可以從詞義、詞語的感情色彩、習慣用法等方面
進行歸納。成語常見的錯誤有:望文生義、褒貶不當、搭配不當、用錯對象、重復冗贅、自相矛盾、不合語境等。
5、(1)夕陽西下幾時回。(2)一鼓作氣。(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4)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
層。(5)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解析】
這是考查學生默寫古詩文的能力。傳統(tǒng)的記憶型默寫題,要求學生直接默寫出指定的文句。這類題目要
求考生日常加強背誦識記,尤其是不僅能背誦,還要能默寫。而理解性默寫則摒棄了死記硬背,要求考
生通過反復誦讀,在理解句意的基礎上理解文意,難度要大一些。易錯字有:夕、濟、滄、畏、弊、衰。
6、(1)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動作
(2)①保爾在磚瓦廠藏槍;②中尉找槍。
【解析】
(1)本題考查識記文學名著作家作品的能力。根據(jù)文段所給的內(nèi)容,結(jié)合自己的閱讀積累,即可判斷出作品名稱及其
作者。本文段出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是蘇聯(lián)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的成
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zhàn)勝敵人也戰(zhàn)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lián)
系在一起的時候,才會創(chuàng)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zhàn)士?!疤M房間,抓住槍套,從里面拔出那只嶄新烏亮的手
槍”“把手槍塞進口袋,又穿過花園,爬上了櫻桃樹。保爾像猴子一樣靈活,飛快地爬上棚頂”表明是對保爾偷槍時
的動作描寫。
(2)保爾很喜歡槍,在這次偷槍之前,因德國軍隊的搜查令,保爾搶來的槍被哥哥阿爾焦姆砸碎后扔掉了。保爾的這
把槍是偷來的,接下來的情節(jié)應該是保爾藏槍,丟槍的人找槍,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接下來的情節(jié)可以公開為:保爾在磚
瓦廠藏槍(埋槍);中尉(勤務兵)找槍(尋槍、搜槍)。注意字數(shù)不超過8個字。
二、閱讀
7、1.穿衣服把
2.D
3.看見石碑的人沒有不落淚的,杜預便把石碑命名為墮淚碑。
4.“抗嘗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或“抗日:'羊祜豈鴆人者!'”
5.側(cè)面,諸葛亮把興復漢室看成報先帝忠后主的職責,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感恩圖報的精神品質(zhì)受人愛戴。(或諸
葛亮“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的淡泊名利的志趣值得人們愛戴。)
【解析】
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
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有古今異義詞,如“服”:穿衣服。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而“以”作
為文言虛詞的意思和用法,理解好上下文內(nèi)容是作答的關鍵。
2.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此題較
容易,根據(jù)文意即可推斷出判斷錯誤的答案為D。改為: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此題要注意標志性的句
首語氣詞“若夫”。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
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
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莫”:沒有,沒有人?!耙颉保河谑牵?。"名":命名。
4.文言文要點信息的提取。在準確理解詞意、句意、段意的基礎上,梳理各句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依據(jù)題干要求提取重
要信息。如表現(xiàn)羊祜有信譽的可提取陸抗的一句“抗嘗病,祜饋之藥,抗服之無疑心”或“抗日:'羊祜豈鴆人者!'”
作為答案。
5.一問,考查文章描寫人物的方法。首先要理解劃線語句,掃清文字障礙,疏通文意,讀懂內(nèi)容,這是確定答案的前
提和基礎?!澳现萑苏魇腥章勳飭剩惶枒Q,罷市,巷哭者聲相接”:南州人在趕集的日子聽到羊祜的死訊,沒有
不痛哭的,關門歇業(yè),街巷里哭聲一片。所以這是對羊祜的側(cè)面描寫。二問,可分析“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
諸侯”“遂許先帝以驅(qū)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
傷先帝之明”等句,即可整理出正確答案。
【點睛】
文言文翻譯的原則。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jié)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這就
要求我們,在具體翻譯時,對句子中的每個字詞,只要它有一定的實在意義,都必須字字落實,對號入座。翻譯時,
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詞義和詞序,把文言文對換成相應的現(xiàn)代漢語,使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如果直譯后語意不暢,還
應用意譯作為輔助手段,使句意盡量達到完美。
譯文:
羊祜與陸抗兩軍對壘,雙方使者來往溝通。陸抗稱贊羊祜德高望重,即使樂毅、諸葛亮也不能超過。陸抗曾經(jīng)患
病,羊祜送了一副藥給他,陸抗毫無疑心地服用了。許多人勸陸抗不要服這服藥,陸抗說:“羊祜怎么會用毒藥害人
呢?”吳人入侵弋陽、江夏,掠奪人口,下詔派遣侍臣傳文書責問羊祜不追擊討伐的原因。羊祜說:“江夏距襄陽八
百里,等到得知敵兵來犯,敵兵己經(jīng)離去好幾天了。步兵趕去,怎么能救得了呢!調(diào)動軍隊來避免責備,恐怕不合適
吧。”派去的侍臣不能責問。
羊祜生病臥床,于是推舉杜預代替自己,不久去世,時年五十八歲。皇帝穿素服為他哭泣,很悲哀。南州人在趕集
的日子聽到羊祜的死訊,沒有不痛哭的,關門歇業(yè),街巷里哭聲一片。吳國守衛(wèi)邊境的將士也為他哭泣。羊祜為人清
廉儉樸,衾被衣服都很簡樸,得到的俸祿,全都資助了族人,賞賜了軍士,家中沒有多余的財產(chǎn)。留下遺囑不許把南
城侯印放入棺材中?;噬腺n給離城十里以外靠近皇陵的葬地一頃,謚曰“成”。襄陽百姓在現(xiàn)山羊祜游覽休息的地方
樹立石碑建造廟宇,每年按時祭祀??匆娛娜藳]有不落淚的,杜預便把石碑命名為墮淚碑。
8、1.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植淮?為人所笑
2.接受不久后人只
3.D
4.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5.君主能接受忠言,虛心納諫,臣子能直言進諫,要施行仁政,關愛百姓。(圍繞這幾方面答題即可)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jié)構(gòu)。此題較
容易,根據(jù)文意即可推斷出正確答案:朕每將此事以為鑒戒/常恐不逮/為人所笑。譯為:我時常用這些事對照自己的行
為并經(jīng)常告誡自己,擔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人恥笑。此題要注意把相關的幾個意思劃開。
2.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
和用法的變化,根據(jù)語境判斷字詞義。此題多古今異義詞,如“尋”:不久。所以千萬不要以今釋古。而“惟”在現(xiàn)
代漢語中也有“只”的意思,所以說理解好上下文內(nèi)容是作答的關鍵。
3.D句子中的“而”與“不過二世而滅”中“而”字用法相同。都表順承。A表轉(zhuǎn)折。B表并列。C表修飾。
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句子的翻譯能力。翻譯文言語句是文言文閱讀的必考題。直譯講究字字落實,特別是關鍵詞語
的意思必須要呈現(xiàn)出來。文言語句的翻譯首先要知道文言詞語的意思,把詞語放到語境中,根據(jù)上下文推斷也不失是
一種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詞的翻譯,如“其”:他的。“獨”:唯獨?!叭保罕H?。
5.本題考查的是對文本內(nèi)容理解與分析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原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
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的語句,概括即可。唐太宗的治國之道是,從文中“太宗謂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亂,共安
危,若主納忠諫,臣進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來所重?!笨梢钥闯鲋螄仨毦髂芙邮苤已?,虛心納諫,臣子能直
言進諫;從文中“然周則惟善是務,積功累德,所以能保八百之基。秦乃恣其奢淫,好行刑罰,不過二世而滅?!笨?/p>
以看出治國以民為本(重視民生),讓老百姓安居樂業(yè),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點睛】
譯文:
貞觀三年,唐太宗對侍臣說:“無論國家安定還是混亂,安全還是危險,君臣都應該同舟共濟。如果君主能接受
忠言,臣子能夠直言進諫,那么君臣之間就會非常默契,這是自古以來治國所重視的方法。如果君主賢明,而臣子卻
不匡正輔佐,想要不亡國,是不可能的。君主要是失掉了江山,臣子也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家族。像隋煬帝,他為人非
常暴虐,臣下不敢進言,這使他不知道自己的過失,最后國破家亡,大臣虞世基等人不久也被殺死。這個慘痛的教訓
離我們并不遠,我和各位大臣能不謹慎嗎?我們不能被后人所恥笑啊?!?/p>
貞觀六年,唐太宗對侍臣說:“我聽說周朝與秦朝剛得到天下的時候,治理國家的方法是一樣的。但是周朝推行
仁政,積累功德,所以能夠?qū)⒆约旱幕鶚I(yè)保持八百年。而秦朝恣意妄為,驕奢淫逸,所以只經(jīng)歷了兩代帝王就滅亡了。
這難道不是行善可以延長福祚,作惡可使國運衰敗嗎?我又聽說桀、紂是帝王,但是凡夫俗子都對他們的行為感到羞
恥,顏回、閔損是普通百姓,但帝王卻以他們的言行為榮耀。這也是帝王應該感到羞慚的。我時常用這些事對照自己
的行為,并經(jīng)常告誡自己,擔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好,被人恥笑?!?/p>
9、1.(1)起,指被任用(2)違背(3)通“增”,增加(4)臉色(5)規(guī)律,道理
2.(1)(一個國家)內(nèi)部如果沒有堅持法度和輔佐君王的賢士,國外沒有敵對國家和外來的憂患,這個國家往往會滅
亡。
(2)自滿招致?lián)p失,謙虛得到益處。
3.(1)共同點:本文認為擔當大任的人必須經(jīng)過艱苦生活的磨煉感悟:苦難是對人生的一種磨練,我們只有戰(zhàn)勝苦難,
才能取得成功。
(2)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解析】
1.文言詞語的考查以實詞居多,考查的詞語,一般為通假字、多義詞、古今異義詞、詞性活用詞等,應以課文下面的
注解為主。學習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記硬背,并做到重點突破,對于易錯、易混詞要加以積累。第(1)題“發(fā)”為
被動用法,要指出來。第(3)題中的“曾”為通假字,要指出通哪個字,然后再解釋意思。
2.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
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xiàn)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第(1)句中,入:國內(nèi);法家:
守法度的大臣;拂士:輔佐君主的賢士;出:國外。第(2)句中,滿:自滿;謙:謙虛;招:招致。
點睛:翻譯語句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具體的方法
是: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diào)”“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
為輔;然后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到詞達句順。
3.第(1)題是對文章內(nèi)容理解能力的考查。從文章第一段不難看出,六個人均出身貧賤,但經(jīng)過磨練,終于成就了
不平凡的事業(yè)。學生結(jié)合生活理談“苦難”和“成功的關系”即可。第(2)題考查學生對中心論點的概括及比較分析
能力。乙文中歐陽修所持的觀點是“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意思是憂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
享樂可喪失性命,這與甲文中“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觀點相似。
(甲)選自《孟子》作者:孟子年代:戰(zhàn)國
(乙)選自《新五代史?伶官傳》作者:歐陽修年代:北宋
參考譯文:
(甲)舜從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說從筑墻工作中被舉用,膠鬲從販賣魚鹽的工作中被舉用,管夷吾從獄官手里釋
放后被舉用為相,孫叔敖從海邊被舉用進了朝廷,百里奚從市井中被舉用登上了相位。所以上天將要降落重大責任在
這樣的人身上,一定要先使他的內(nèi)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勞累,使他經(jīng)受饑餓,以致肌膚消瘦,使他受貧困之苦,使他
做的事顛倒錯亂,總不如意,通過那些來使他的內(nèi)心警覺,使他的性格堅定,增加他不具備的才能。
人經(jīng)常犯錯誤,然后才能改正;內(nèi)心困苦,思慮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為;這一切表現(xiàn)到臉色上,抒發(fā)到言語中,
然后才被人了解。在一個國內(nèi)如果沒有堅持法度的世臣和輔佐君主的賢士,在國外如果沒有敵對國家和外患,便經(jīng)常
導致滅亡。由此可以知道,憂患使人生存,安逸享樂卻足以使人敗亡?!?/p>
(乙)難道真是得天下難而失天下易嗎!還是推究他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都在于人為的緣故呢?《尚書》說:“自
滿招致?lián)p失,謙虛得到好處?!睉n患與勤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喪失性命,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10、1.①父親送自己種的紅心番薯給我;②因我搬家,父親無法在家種番薯,很是失望;③我關于番薯的童年記憶;
④父親回憶少年時吃番薯的往事;⑤父親在南洋戰(zhàn)場上思念番薯;⑥老兵堅持家鄉(xiāng)的番薯比臺灣的甜。
2.使文章更加真實可信,便于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情。。
3.這里是語言描寫,描寫了大陸的形狀像芋頭,臺灣的形狀像番薯,表達了父親對大陸的思念。
4.插敘。①補充敘述“我”對番薯的童年記憶,豐富故事情節(jié),解釋上文父親為何要給“我”送番薯,為下文做鋪墊。
②補充敘述父親對番薯的記憶,豐富故事情節(jié),解釋父親為何對番薯有這樣深刻的情感。
5.示例:鄉(xiāng)愁是一抹凈凈的黃土,風吹不走的相思。鄉(xiāng)愁是滴在草間的露水,感念中的蕪雜。鄉(xiāng)愁是我心中思念不死
的枝丫,從愛到癡,從生到死。
【解析】
1.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文本。根據(jù)急需的內(nèi)容概述事件即可,結(jié)合“看我吃完兩個紅心番薯,父親才放心地起身離去”
得出:父親送自己種的紅心番薯給我;結(jié)合“我無法形容父親的表情有多么近乎無望。他在屋內(nèi)轉(zhuǎn)了三圈,才放下提
著的麻袋,憤憤地說:'你住在這種上不著天下不落地的地方,我?guī)淼姆硪N在哪里?'”得出:因我搬家,父
親無法在家種番薯,很是失望;結(jié)合“對于番薯,我有一些童年的記憶。我有一次我和幾位內(nèi)地的小孩子吵架,他們
一直罵著:'番薯呀!番薯呀!'我就回罵:'老芋呀!老芋呀!'”得出:我關于番薯的童年記憶;結(jié)合“父親就
激動地說起他少年的往事。他們那時為了躲警報,常常在防空壕里一窩就是一整天。”得出:父親回憶少年時吃番薯
的往事;結(jié)合“父親到南洋打了幾年仗,在叢林之中,時常從睡夢中把他喚醒,時常讓他在思鄉(xiāng)時候落淚的,不是別
的珍寶,只是普普通通的紅心番薯。戰(zhàn)后返回家鄉(xiāng),父親的第一件事便是在家前家后種滿了番薯?!钡贸觯焊赣H在南
洋戰(zhàn)場上思念番薯;結(jié)合“老人是個老兵,家鄉(xiāng)在山東偏遠的小縣城。有一回我們?yōu)榱说毓蠁栴}爭辯起來,老人堅持
臺灣的紅心番薯如何也比不上他家鄉(xiāng)的紅額地瓜”得出:老兵堅持家鄉(xiāng)的番薯比臺灣的甜。
2.要求學生牢記第一人稱的好處:使文章更具真實性;使文章具有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使文章更生動形象;
使讀者能更具體地體會作者心情,帶有親切感。然后結(jié)合本文分析,使文章更加真實可信,便于直接表達作者的感情。
3.要求學生掌握常用的人物描寫方法及作用,然后結(jié)合具體語境分析。結(jié)合第⑤段的內(nèi)容分析,“臺灣的樣子真是像
極了紅心的番薯?!?、“那,這大陸的形狀就是一個大的芋頭了,所以內(nèi)地人是芋仔的子弟?”、“憨國仔,我們也
是內(nèi)地來的,只是來得比較早而已?!笔钦Z言描寫,通過父與子的對話,生動形象的描寫了大陸的形狀像芋頭,臺灣
的形狀像番薯,表達了父親對大陸的思念。
4.要求學生掌握常見的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等。插敘的作用:插入的內(nèi)容對主要情節(jié)起補充襯托的作用;有
時會起到解釋說明的作用;使文章脈絡清晰;結(jié)構(gòu)緊湊等。結(jié)合本文內(nèi)容具體分析即可。結(jié)合本文分析:補充敘述“我”
對番薯的童年記憶,豐富故事情節(jié),解釋上文父親為何要給“我”送番薯,為下文做鋪墊;補充敘述父親對番薯的記
憶,豐富故事情節(jié),解釋父親為何對番薯有這樣深刻的情感。
5.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借助一種或幾種事物,運用比喻的手法表達家鄉(xiāng)的思念即可,注
意比喻是否恰當,言之有理,句子通順。
11、1.B
2.D
3.C
【解析】
1.找議論文論點,方法有三:1、審清題目有時題目就是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題目不是卻提供了線索;2、找中心
句在開頭或結(jié)尾作者對所論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潼南公路波形護欄施工方案
- 2025年中國IC防靜電托盤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第二單元第九課-認識開源硬件-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粵教版(2019)初中信息技術八年級下冊
- 第2單元《兩、三位數(shù)除以兩位數(shù)》簡單的周期 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同步教學(蘇教版)
- 2024-2025學年高中數(shù)學第二章統(tǒng)計2.1.3分層抽樣練習含解析新人教A版必修3
- 2024-2025學年高中政治第一單元第一課第二框文化與社會練習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14《窮人》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
- 2025年社會人文科學研究服務合作協(xié)議書
- 第1課 古代埃及(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冊素養(yǎng)提升教學設計(統(tǒng)編版)
- 成功訓練-挑戰(zhàn)迷宮(教學設計)長春版三年級下冊綜合實踐活動
- GB/T 28253-2012擠壓絲錐
- GB/T 27689-2011無動力類游樂設施兒童滑梯
- GB/T 12332-2008金屬覆蓋層工程用鎳電鍍層
- 普通話教程教學課件第八單元詞匯和語法的規(guī)范與辨正
- 康復治療技術概論
-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課件)
- 高速綜合檢測列車軌道檢測系統(tǒng)課件
- CQJTG∕T D09-2021 重慶市高速公路特殊路段交通安全設施設計指南
- 東洋(TOYO)VF64C系列變頻器中文說明書
- 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項目經(jīng)理 課件
- 狄更斯與《圣誕頌歌》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