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簡史 - 草書_第1頁
漢字簡史 - 草書_第2頁
漢字簡史 - 草書_第3頁
漢字簡史 - 草書_第4頁
漢字簡史 - 草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法

執(zhí)教人:興和一中王永龍六.草書草書是漢字的一種字體,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于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亂中覺得優(yōu)美。歷史《說文解字》中說:“漢興有草書”。草書始于漢初,其特點是:存字之梗概,損隸之規(guī)矩,縱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創(chuàng)之意,謂之草書。

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癫莩霈F(xiàn)于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羈,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chuàng)作,從此草書只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癫荽碜魅缣拼鷱埿瘛抖峭础返忍蛻阉亍蹲詳⑻罚际乾F(xiàn)存的珍品。發(fā)展

從草書的發(fā)展來看:草書發(fā)展可分為早期草書、章草和今草三大階段。

一.“隸草”。隸草早期草書是跟隸書平行的書體,一般稱為隸草,實際上夾雜了一些篆草的形體。

二.“章草”。初期的草書,打破隸書方整規(guī)矩嚴謹,是一種草率的寫法。稱為“章草”。章草是早期限草書和漢隸相融的雅化草體,波挑鮮明,筆畫鉤連呈“波”形,字字獨立,字形遍方,筆帶橫勢。章草在漢魏之際最為盛行,后至元朝方復興,蛻變于明朝。漢末,章草進一步“草化”,脫去隸書筆畫行跡,上下字之間筆勢牽連相通,偏旁部首也做了簡化和互借,稱為“今草”。

三.“狂草”。今草,是章草去盡波挑而演變成的,今草書體自魏晉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今草寫的更加放縱,筆勢連綿環(huán)繞,字形奇變百出,稱為“狂草”,亦名大草。到了今天,草書的審美價值遠遠超越了其實用價值。草書是按一定規(guī)律將字的點劃連字,結構簡省,偏旁假借,并不是隨心所欲的亂寫。草書符號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筆畫帶鉤連,包括上下鉤連和左右鉤連。隸化筆法的橫勢傾向,為左右鉤連的草化提供了依據(jù)。章草筆法用“一”形,今草筆法用“s”形。這是兩者的根本區(qū)別。運筆放縱、點畫狼藉的又稱大草或狂草。章法原則

草書之章法雖難以定形,但也有其必須遵循的原則。

(一)氣勢貫通

蔡邕說:“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要使靜止的字活起來,就必須講“勢”。勢是發(fā)展的、流動的、變化的,所以蔡邕認為筆勢應來去自然,不可遏止。這“勢”就是“血脈”、“筋脈”,是章法氣勢形成的根源,也是草書章法形成的原因之—。唐張懷瓘在《書斷》中說得很透徹:“字之體勢—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贝搜杂糜谛〔菔亲钸m當?shù)?。雖有時點畫不作連寫而仍需氣脈相貫。一字如此。一行也如此。要能上下承接,左右瞻顧,意氣相聚,神不外散。字與字之間的貫氣,主要靠上下字之間的欹側斜正的變化,有揖有讓,遞相映帶,有時靠勢的露鋒[7]

承上引下,有時靠急速的回鋒以含其氣,在靜止的紙上表現(xiàn)出動態(tài)美。清梁同書說“氣須從熟中來,有氣則自有勢,大小、長短、欹正,隨筆所至,自然貫注成一片段?!彼詺鈩葸€需從用筆的精熟中來。若用筆滯凝,神情呆板,拘謹不暢,則必無勢可言,貫氣更談不上了,所以書法藝術得勢才能得力,得力才能得氣,得氣才能得神,草書之作全在神馳情縱,得心應手之間寫出精神和氣質來。筆勢是多變的,“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崩浪雷奔”、“百鈞弩發(fā)”,這些在書法中常見的形容詞都是在捉摸不定的動態(tài)中以物喻情的。正是因為草書章法無固定不變之狀,所以見之可以自由想象、思游云天。

(二)錯綜變化

草書章法之錯綜變化難以名狀,錯綜者指字之大小錯綜、疏密錯綜、用筆輕重錯綜,欹正錯綜等,懷素《自敘帖》、張旭《古詩四首》皆極盡錯綜變化之能事,其章法常以“雨夾雪”喻之。如落葉紛披,令人眼花繚亂,然片片落葉又極規(guī)則,規(guī)則中有不規(guī)則,視覺上是動的。細審之,每一字又靜靜躺在紙上,并不曾動,這就是因其錯綜變化所致的藝術效果。形成草書章法的整體效果是:滿紙盤旋,飛舞,內氣充盈,十分的傳情,十分的浪漫,激情不可抑止。丁文雋在《書法精論》中精辟地指出:“就一字觀之,真之結構密而大草之結構疏,就全幅觀之,真之結構疏而大草之結構密。”以人求異之心而論,草書之章法最異,最能滿足人們求異心理的需要,最能吸引人的視線。

(三)虛實相生

草書章法理應“虛實相生”?!皩崱敝讣埳系狞c畫,也即有墨的黑處;“虛”指紙上點畫以外的空白,也即無墨的白處。老子曰:“知白守黑”,是指哲理上的虛實,是對世間萬物矛盾的一種理解和調和的方法。用在書法上,就是要調配好黑白之間的關系,太黑則墨氣一團,氣悶而有窒息感;太白則凋疏空曠,氣懈而有松散感。草書章法中還應有“透光之美”,其作品的雅趣往往在“白”的妙用,也就是在“虛”處來體現(xiàn)書法藝術的韻致和高雅之情。鄧石如說:“字畫疏處可以走馬,密處不使通風,常計白當黑,奇趣乃出。”在草書章法的處理上,要“虛者實之”,“實者虛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互補互生,使字與字,行與行之間能融為一體,縝密無間。所以劉熙載說:“古人草書,空白少而神遠,空白多而神密。”空白多反而顯其密,妙在線條的粗細強弱的交替,筆勢的開合聚散的變化,字形的大小高低的錯雜,構成虛實相生的章法效果。字字相插,行行相爭,相爭相插處互擠互擁,相讓相避處又遙相呼應,磊磊落落,洋洋灑灑,體現(xiàn)出草書狂放、瑰奇、縱逸的藝術風格。懷素、徐渭的草書最為典型。虛與實是相互對立的矛盾體,對任何一方的失控,就會使矛盾突出。太虛則疏,太實則悶。但虛實是相對而言的,沒有虛就無所謂實,反之亦然。矛盾雙方都得依賴對方而存在而變化。故最終還應有所調和,使矛盾的雙方違而不犯,和而不同,變而不亂,作品才會有渾然一體的和諧之美。若能在草書章法處理上使矛盾在又沖突、又調和中指揮若定,胸有成竹,使作品能險而不怪,瀟灑暢達,超然入勝,毫無雕飾,變化出于自然,新奇仍能守法,斯乃謂之高手。古詩四帖:

《古詩四帖》墨跡本,五色箋,狂草書,共40行、188字。傳唐代張旭書。通篇筆畫豐滿,絕無纖弱浮滑之筆。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云煙繚繞,實乃草書巔峰之篇。

【作者】張旭

【年代】唐代

【書體】狂草

【材質】紙本五色箋,墨跡

【規(guī)格】縱28.8厘米,橫192.3厘米

【字數(shù)】40行,188字

【收藏】遼寧省博物館《中國書法鑒賞大辭典》《宣和書譜》、《續(xù)書畫題跋記》、《式古堂書畫匯考》等著錄。今人郭子緒云:“《古詩四帖》,可以說是張旭全部生命的結晶,是天才美和自然美的典型,民族藝術的精華,永恒美的象征。作者簡介

張旭(658年至747年),字伯高,一字季明,吳縣人。唐代著名書法家。初任常熟尉,后官至金吾長史,故人稱“張長史”。善詩。張旭是唐代著名書法家陸柬之的外孫,自幼得其傳,工書法,精通楷書,最善草書。他把當時流行的“今草”書體,發(fā)展為筆法放縱、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書體,是書壇“狂草”的奠基人。自言“觀公主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意,觀孫大娘舞劍器而得其神”。他那變化萬千、奇狀莫測的草書,達到了“揮毫落紙如云煙”的境地,被后人稱為“草圣”。據(jù)史書記載,張旭嗜好飲酒,每當喝得酩酊大醉時,他便呼叫狂跑,然后揮毫下筆,其字逸勢奇狀,瀟灑豪放,有時則用頭發(fā)蘸墨寫字,待到酒醒,觀之如神來之筆,不可復得,被人稱為“張顛”。他是當時長安城里的“八仙”之一,杜甫曾在《飲中八仙歌》中贊道:“張旭三懷草圣書”。韓愈曾說:“旭善草收,不治他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草書焉發(fā)之?!苯沂玖藦埿裼贸錆M激情的書法語言抒寫心頭奔騰澎湃的情感。其傳世作品有《古詩四帖》、《千字文》、《郎官石柱記》等。其書法開啟了中唐的浪漫主義寫意書風,展示了唐代書法全盛時期風采,唐文宗李昂曾下詔,將李白的詩歌、裴曼的劍舞和張旭的草書定為“三絕”。釋文

《古詩四帖》錄文為四首詩賦。前兩首分別是南北朝庾信的《道士步虛詞》之六和之八,后兩首是南朝謝靈運的《王子晉贊》和《巖下見一老翁四五少年贊》。

《庾子山集》和《謝靈運集校注》分別錄有原文如下:東明九芝蓋,北燭五云車。飄飖入倒景,出沒上煙霞。春泉下玉溜,青鳥向金華。漢帝看桃核,齊侯問棗花。上元應送酒,來向蔡經(jīng)家。北闕臨玄水,南宮生絳云。龍泥印玉策,大火煉真文。上元風雨散,中天歌吹分。靈駕千尋上,空香萬里聞。[3]

謝靈運王子晉贊:

淑質非不麗,難以之百年。儲宮非不貴,豈若登云天。王子愛清凈,區(qū)中實驊囂。喧既見浮丘公,與爾共紛翻。巖下見一老翁,四五少年贊:衡山采藥人,路迷糧亦絕。過息巖下坐,正見相對說。一老四五少,仙隱不可別。其書非世教,其人必賢哲

釋文釋文書法賞析

狂草之作

《古詩四帖》是否為張旭所作,尚有爭議,但它是張旭筆法系統(tǒng)中一件重要的作品。它大部分線條不強調提按,而重視粗細均勻的線條中使轉與速度的變化。中側鋒并用,筆鋒常落在線條端部的一側,但立即轉為中鋒;同時流暢中又往往生出圭角,如“年”、“別”等字,有不可端倪之感。左右部分銜接時,有時用粗重的線條。這一點在顏真卿《劉中使帖》中“期”、“將”的筆觸也可看到,通過此點能看到顏、張的關系??癫葜械狞c畫與其他書體中的點畫不同。其一,狂草點畫在連續(xù)運動中完成,而且較為快速,對控制用筆的敏捷、準確有很高要求;其二,其他書體字體中留駐、按頓等常用的方法在狂草中無法使用,只能更多地依靠手腕及其他關節(jié)的控制,因此在臨習中一定要找到與點畫形狀相配合的運動方式。一種點畫,書家可以用不同的筆法臨寫出大體相似的形狀,但對狂草來說,只有自然而流暢地書寫出這一形狀才是可取的,其它操作方法不是把學習者和欣賞者引向另一種風格,而是引人離開草書。

字群結構

《古詩四帖》中有少量弱筆,但無損于整個作品的流動、敦厚,就大部分線條而言,已達到得心應手、落筆成趣的境界。草書中不離法則而隨意驅運法則,這是高閑等人從來不曾夢想過的境地?!八奶敝姓嬲谷烁械揭馔獾倪€是字結構。由于閱讀與欣賞習慣的影響,“單字結構”總是欣賞者感覺中甩不掉的一個層面。與張旭其他作品相比,這件作品不符合他慣常的構字規(guī)則。

特點編輯

《古詩四帖》屬狂草。特點是較過去更為狂放,整體氣勢如長江大河一瀉千里,急風驟雨,所以在草書發(fā)展史上是新突破。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shù)牟輹L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構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還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象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象兩個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很大。在書寫上,也一反魏晉“匆匆不及草書”的四平八穩(wěn)的傳統(tǒng)書寫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豆旁娝奶罚瑥埿褡约翰⑽磿?,說它是張旭作品是根據(jù)董其昌鑒定,后人多沿此說,但也頗有爭議。

章法變化張旭草書的章法大致可以分為單字界限清晰和單字界限不清晰這樣兩類。前者如《晚復帖》,后者如《古詩四帖》。兩類作品書寫時的心態(tài)有所不同。前一類作品書寫時注意力可以主要放在字結構上,同時關注各字的連綴即可;后一類作品書寫時以線條疏密及連續(xù)性的控制為首要目標??癫葜锌臻g的疏密有時出現(xiàn)強烈的變化,但張旭的作品中,疏密變化都是逐漸發(fā)生的。換言之,由疏到密,或由密到疏,都有個過渡階段,《肚痛貼》中從“肚痛”到“不可”這樣突兀的變化只是個特例。

奔放寫意

《古詩四帖》筆法奔放不羈,如驚電激雷,倏忽萬里,而又不離規(guī)矩。行文跌宕起伏,動靜交錯,滿紙如云煙繚繞,實乃草書顛峰之篇。董其昌評說:“有懸崖墜,急雨旋風之勢?!?/p>

《古詩四帖》通篇氣勢奔放,運筆無往不收,如錐劃沙,無纖巧浮華之筆。盛唐時期,以張旭為代表的一派草書風靡一時,它打破了魏晉時期拘謹?shù)牟輹L格。把草書在原有的基礎結構上,將上下兩字的筆畫緊密相連,所謂“連綿還繞”,有時兩個字看起來象一個字,有時一個字看起來卻象兩個字。在章法安排上,也是疏密懸殊很大。在書寫上,也一反魏晉“匆匆不及草書”的四平八穩(wěn)的傳統(tǒng)書寫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寫意的抒情形式。正如唐代文學家韓愈《送高閑上人序》中所云:“張旭善草書,不冶它技,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于心,必于從草書焉發(fā)之。”自敘帖【作者】懷素【年代】唐代【書體】大草(狂草)【形制】卷軸【材質】紙本墨跡【規(guī)格】縱28.3厘米,橫775厘米【字數(shù)】126行,698字【收藏】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紙本墨跡卷,懷素書于公元777年(唐大歷十二年)。大草(狂草)書,凡一百二十六行,首六行早損,由宋代蘇舜欽補成?!蹲詳⑻纺藨阉夭輹木拗?,活潑飛動,筆下生風,“心手相師勢轉奇,詭形怪狀翻合宜”,實在是一篇情愫奔騰激蕩,“潑墨大寫意”般的抒情之作

懷素《自敘》文載于北宋朱長文《墨池編》卷四、宋代陳思《書苑菁華》卷十八、《全唐文拾遺》卷四九。[1-3]

作品內容大意

《自敘帖》內容有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懷素以八十余字的篇幅,自述其生平大略;第二部分,節(jié)錄顏真卿《懷素上人草書歌序》,二百五十余字,借顏魯公之口,展示“開士懷素,僧中之英”、“縱橫不群,迅疾駭人”的“草圣”氣象;第三部分,懷素將張謂、虞象、朱逵、李舟、許瑝、戴叔倫、竇冀、錢起等八人的贈詩,摘其精要,按內容分為“述形似”、“敘機格”、“語疾迅”、“目愚劣”四個方面,列舉諸家的評贊。所謂“形似”,作者用了“奔蛇走虺”、“驟雨旋風”、“壯士拔山伸勁鐵”、“又似山開萬仞峰”等約七十字,描述了其狂草的形式美。所謂“機格”,是指創(chuàng)作方法,用了逾百字,如“以狂繼顛”、“志在新奇無定則”、“醒后卻書書不得”,特別是“吳郡張顛曾不面”一句,當是對超邁張旭,前無古人的贊歌。所謂“迅疾”,是言其書寫的快捷,引用了四十余字,其中“滿座失聲看不及”,對“迅疾”作了極形象的形容。所謂“愚劣”之云,乃多謙抑之詞。所引“狂來輕世界、醉里得真如”,“狂”和“醉”在懷素而言,又何“愚劣”之有。在文章結尾處,懷素擔心人們說他借重名公之口揄揚自己,特意寫了一句:“固非虛薄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作者簡介

懷素,生于公元737年,卒年未詳。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是大歷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錢起的外甥。自幼出家,經(jīng)禪之余,從事藝文,尤好草書。曾將棄筆堆積埋之于山下,號稱“筆冢”。又廣種芭蕉,用蕉葉加以揮灑,即顏其居曰“綠天庵”。好飲酒,及其酒酣興發(fā),寺壁屏幛、衣裳器具,靡不書之,時人謂之“醉僧”。自言得草書三昧,有“狂僧”之稱。懷素書法初學歐陽詢,后師從鄔彤(懷素姨表兄弟)學草書。鄔彤是張旭的學生,乃告以筆法。762年(寶應初年)自零陵出游,歷衡陽,走廣州,客居潭州,然后經(jīng)岳州,進入長安。772年,懷素回鄉(xiāng),途經(jīng)洛陽,適逢顏真卿,曾趨謁拜訪,僧儒論書,遂為書壇盛事。唐代名士如李白、盧象、戴叔倫、錢起等人,皆有歌行稱頌之。傳世墨跡有《論書帖》、《自敘帖》、《苦筍帖》等帖。韻律變化規(guī)則語言學家吳宗濟在研究普通話的韻律規(guī)則與其它學科的韻律規(guī)則之共性時,對懷素《自敘帖》進行分析如下:《自敘帖》的第一句是“懷素家長沙”:“懷素”和“長沙”都是語法中“直接成分”的二字組,就各作連筆,而“家”字和上、下字斷開。又,多字組的短句如:“則有張禮部”,“以至于吳郡張旭”等,字數(shù)雖多,為了貫徹語氣,也是一筆到底,充分反映了語法的結構,都作“連綿”的寫法。

懷素的“借筆牽絲”和“大小錯綜”的兩種筆法,可舉一些例子如“尤極”、“電流”四字。是兩組連綿映帶的例子?!坝葮O”二字,上字“尤”的末筆為右上角的一個“點”,和下字“極”的首筆為左邊一橫的起點,距離較遠,但仍拉出一條相當長的斜線(“借筆”)作為“牽絲”。再看“電流”兩字,“電”的末筆為一鉤在最右、“流”的首筆為一點在最左,本可拉一“牽絲”。但上字“電”的末筆一鉤是向上挑的,其勢不便向下,于是索性順勢將筆鋒左轉一圈,去和下字“流”的首筆接軌。所以草書的精神就在于“以勢為主”,而這樣的連綿或映帶,又基本上是服從語法結構的。對于“大小錯綜”,“無行無列”的例子,如“固非虛薄之所敢當”,本來每行都有五六個字,這句“固非虛薄之所感當”八個字忽然放大,占了三行。不但大小錯綜,而且出行出列?!按鞴眱勺指钦紳M了一行,不但更加出格,而且大小懸殊,淋漓盡致。書法賞析作品評價

神采動蕩何傳馨撰寫《唐懷素自敘帖》一文,對《自敘帖》評價:“用細筆勁毫寫大字,筆畫圓轉遒逸,如曲折盤繞的鋼索,收筆出鋒,銳利如鉤斫,所謂‘鐵畫銀鉤’也。全卷強調連綿草勢,運筆上下翻轉,忽左忽右,起伏擺蕩,其中有疾有速,有輕有重,像是節(jié)奏分明的音樂旋律,極富動感。此外也有點畫分散者,則強調筆斷意連,生生不息的筆勢,筆鋒回護鉤挑,一字、一行,以至數(shù)行之間,點畫互相呼應。通幅于規(guī)矩法度中,奇蹤變化,神采動蕩,實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xiàn)?!盵16]

舒緩飄逸沈樂平在《新編草書入門五十講》評價:“《自敘帖》前半段敘述懷素本人的學書經(jīng)歷以及受到的評價,舒緩飄逸,從容不迫;寫到后半段他人的贊詞時則狂態(tài)畢具,進入高潮——且看圓勢飛動的筆跡,真如疾風驟雨,有若千鈞之力,而無絲毫澀滯;線條之凝練精準,體勢之寬博開張,決非常人可以企及。關于線條瘦硬懷素草書線條的“瘦硬”,徐利明在對《自敘帖》和《苦筍帖》分析后推論:“瘦硬”與懷素所用工具有限。從線條上看,懷素用的毛筆有如下三個特點:一曰硬;二曰??;三曰鋒長。因此,“懷素的線條更顯得粗細較為均勻”,且“柔多于剛,線條婉暢,富于彈性,結體姿態(tài)也婀娜清麗,行距疏闊”。筆法線條結構

邱振中在《關于筆法演變的若干問題》(1981年)一文,“筆法與章法相對地位的變化”一節(jié)中,對《自敘帖》筆法與線條結構作分析如下:“《自敘帖》中雖然偶爾可以見到被簡化的絞轉,絕大部分線條卻是出自一種簡單的筆法——中鋒不加提按的運行,這就是通常認為《自敘帖》出自于篆書筆法的由來。懷素犧牲了筆法運動形式的豐富性,換取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線條結構不可端倪的變化?!蹲詳⑻分凶煮w結構完全打破了傳統(tǒng)的準則,有的字對草書習用的寫法又進行了簡化,因此幾乎不可辨識,但作者毫不介意,他關心的似乎不是單字,而僅僅是這組疾速、動蕩的線條的自由。這種自由使線條擺脫了習慣的一切束縛,使它成為表達作品意境的得心應手的工具。線條結構無窮無盡的變化,成為表現(xiàn)作者審美理想的主要手段。它開創(chuàng)了書法藝術中嶄新的局面。速度是作者的另一種主要手段,但是《自敘帖》中速度變化的層次較少,因此線條結構變化比質感的變化更為引人注目。筆法的相對地位下降,章法的相對地位卻由此而上升。結體變化規(guī)律

懷素《自敘帖》是他狂草的代表作,全篇七百零二字,一百二十六行。洋洋灑灑,一氣呵成,真如龍蛇竟走,激電奔雷,它是一種圓轉流暢的書法藝術。

《自敘帖》的結體可以從下面數(shù)點來賞析:

(一)以圓破方,方圓結合懷素的狂草,不僅大量使用圓筆圓線,而且運用了圓筆圓線組成的圓形字。漢字是以方塊體為基礎的,如大、小篆書多長方形,隸書多扁方,楷書多正方,行草書則長扁。但隨著今草和大草的出現(xiàn),由于筆畫的高度省儉和運筆速度的加快,已打破了方塊的外形,趨于圓轉,特別通過懷素浪漫主義的夸張,巧妙地創(chuàng)造,其書法的外形已達到以圓破方,化方為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在《自敘帖》中,一些無外框的字,如“評”、“滿”、“疑”等字,已經(jīng)塑造出圓的字形來,這不能不說是懷素的一個創(chuàng)造。但不論獨體字還是合體字,亦不論點畫的長短、疏密、參差如何變化,總是萬變不離方形,故圓中有方,方中有圓,方圓互用。因為方和圓也是相比較而存在的,無方即無所謂圓,故在圓中有方,方中有圓,則更顯出動和靜也是相對而存在的。

(二)從破體書發(fā)展成為解體書王獻之的破體書就是敢于打破其父王羲之的受章草舊法的束縛,從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和布白的方法。而懷素的狂草也就是敢于打破王獻之以前的布白、平正的方法,懷素在字形布局,在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上下參差,左右錯落,大小相間,大大地擴大了“回環(huán)繚繞相拘連”的運動幅度,已經(jīng)打破了“破體書”的束縛,從“破體書”而進入“解體書”。所謂“解體”,就是基本上打破前人結體的體勢和一切成法,熔篆、隸、真、行、草為一爐。創(chuàng)造了為自己獨有的新的草書體,即所謂狂草。

(三)不拘成法,以險取勝懷素要打破一般的平正、方整以及縱有行、豎有列等等布白方法,在字與字、行與行之間,上下參差,左右錯落,大小相間以險取勝,則更為突出。懷素采取了各種藝術手法使之富于變化:

(1)大破大立。懷素大膽地逾越規(guī)矩,但又有一定的出規(guī)入矩。破和立也是相對而說的。孫過庭《書譜》謂:“至如初學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钡谝粋€平正是合乎規(guī)矩的立,險絕就是破,至于第二個復歸平正乃是破后的新立,也是法書險絕以后的新平衡。不破不立,立就是穩(wěn),破就是險,只有大破大立才能出現(xiàn)無限風光。

(2)大疏大密。在布白中對疏密變化的安排,正是懷素著力探究的重要課題。如“醉來信手”四字中,“來”字豎筆,極力伸長,幾乎占了一行的一半,可謂大疏;而其他三個字僅占半行,可謂大密,即每行字之間是實中有虛,虛中有實。

(3)篇章布局,既有變化又有統(tǒng)一。《自敘帖》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安排,既有變化,又有統(tǒng)一,有全局觀點。字的筆畫粗細不同,字形長短大小不一,長短參差,大小相間,把它安排在一定的地方,就要字字得所,行行有條。字能上下連屬,但不是筆連而是意貫“行氣”。要貫“氣”就要防止字字粘在一起,要行行有活氣。所謂活氣,就是它既能“承上啟下”,又能“自出機杼”,既能連屬又能飛動。它的行筆要筆斷意連,字斷勢連,行斷而氣連,顯得更有精神。如“醉來信手”一行中的“來”字,其中的很長的豎連,那一直可以說是承上啟下的,再加中間的幾撇,這一字便成這行中“畫龍點睛”的一個字。

(四)夸張變形,萬態(tài)爭呈懷素在草書的結體上,大大改變了字的方圓、大小、正斜等方面的變化,大膽地夸張和變形,盡變化之能事。比如字的大小變化,有時甚至上下相連的兩個字,竟相差三至五倍,甚至十倍左右。再如長短之變,有的字形伸長竟達其寬的二至三倍。這種變化是于變化中有“統(tǒng)一”與“和諧”,達到“違而不犯、和而不同”,變化多端卻又調和統(tǒng)一。總之,懷素《自敘帖》的字體結構和布局上采用大小相間、疏密互映、斜正參差的手法,常常使每行中的字傾跌出中軸以外,造成跌宕的險勢,從破體發(fā)展成解體,打破了舊的平衡,從而造成了充滿新意的草書形象。懷素利用了點、線型的各種變化,以及用筆的方圓、干濕對比和空白巧妙切割,使書法具有音樂般的節(jié)奏感,從而使觀者與書家的心聲共鳴,同悲、同喜,共同沐浴在書法的韻律之中。懷素的“狂草”正是古典浪漫主義的書法藝術,為千百年來人們所贊賞。[12]

篆籀圓勢之氣草書萌芽于草率的隸書?!稌贰吩唬骸安輨萜鹩跐h時,解散隸法,用以赴急?!睎|漢時期的《永元五年兵器冊》即是隸書的快寫——章草體。隸書經(jīng)過省略筆畫和勾連縈帶,寫起來已快捷得多,經(jīng)過藝術加工,逐步發(fā)展成一種收筆常帶雁尾似的往上翹的書體,名曰“章草”。自魏晉楷書出現(xiàn)后,草書又在章草基礎上結合新興楷法發(fā)展而成“今草”。今草之中,字字獨立的,被稱為小草或獨草,如智永的《草書千字文》就是如此。待到唐代中葉,張旭作草,筆畫簡省,字字勾連回繞,甚至一筆一行,率意顛逸。懷素繼之筆勢更為迅疾奔放,上下字一氣貫穿,連綿不斷,這種書法為“大草”或“狂草”。懷素的《自敘帖》就是狂草書法的代表作之一?!蹲詳⑻返乃囆g特點,在“自敘”的原文中,已借助時賢名公之口,鋪陳得淋漓盡致。作品中的古典浪漫主義的藝術力量,令人陶醉。

從其用筆、結構、章法體勢上分析,先看懷素的用筆。張旭用筆取于隸,故多方折;懷素改以師承篆籀,因多圓勢,尤擅長曲轉纏繞筆法,縱橫捭闔,變換多方,松緊俱宜,回環(huán)矯健。如118行的“激切”,120行的“固非虛”,圓轉挺屈如鋼線盤屈,雖瘦而實腴,開創(chuàng)了草書筆法的新面貌。晚清書論家劉熙載曾說:“善書者雖速而法備”。懷素用筆的翻轉跳動,隨勢參差,確實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次談結構。懷素草書結構,與二王、智永相比較,承傳之處甚多,文中相同的字不少,結字均大同小異,由于行筆過速,少數(shù)字并沒有完全遵循約定俗成的原則簡省,“草乖點畫”之處未能避免,若沒有釋文,有些字確不易辨識,如三十一行的“謂”,四十七行的“居”,四十八行的“昂”和“教”,五十行的“嬰”,五十一行的“懇”,七十九行的“畏”,九十一行的“醒”等字,便是例子。

再看章法,整幅作品,章法體勢之新穎,可謂前無古人。在作品前面三分之二的篇幅里,作者神閑氣定,筆走龍蛇,有行無列,瀟灑自如,盡顯狂草書法簡省、通透、快捷、靈動的氣質。寫到第十二張白麻紙,第一百零五行的“戴公”二字,“戴”字突然大出其格,橫占了前文三行半的寬,豎占了四至五個字長,“公”字又寫得比一般字還小還扁,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可能是懷素酒力發(fā)作,進入情緒激昂的高峰,及至最后十行已經(jīng)是無行無列,亂石鋪街,天女散花,隨心所欲,信手揮灑了?!翱駚磔p世界”的醉僧形象躍然紙上,把讀者帶入了如醉如狂的藝術境界。收藏鑒賞《自敘帖》曾經(jīng)南唐內府、宋蘇舜欽、邵葉、呂辯,明徐謙齋、吳寬、文徵明、項元汴,清徐玉峰、安岐、清內府等收藏。墨跡收藏于臺灣臺北故宮博物院。據(jù)曾行公題,舊有米元章、薛道祖及劉巨濟諸名家題識,已佚。宋米芾《寶章待訪錄》、黃伯思《東觀余論》、清安岐《墨緣匯觀》等著錄。上海延光室、北京故宮博物院、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蹲詳⑻肥琢性鐡p,為宋蘇舜欽補書。帖前有明李東陽篆書引首“藏真自序”四字,后有公元940年(南唐升元四年)邵周等重裝題記。鈐有“建業(yè)文房之印”、“佩六相印之裔”、“四代相印”、“許國后裔”、“武鄉(xiāng)之印”、“趙氏藏書”、“秋壑圖書”、“項元汴印”、“安岐之印”、“乾隆”、“宣統(tǒng)鑒賞”等鑒藏印?!蹲詳⑻肥菓阉亓鱾飨聛砥铋L的作品,也是他晚年草書的代表作。明文徵明題:“藏真書如散僧入圣,狂怪處無一點不合軌范?!泵鞔册^:“墨氣紙色精彩動人,其中縱橫變化發(fā)于毫端,奧妙絕倫有不可形容之勢。書法臨習

臨寫懷素的大草作品,如《自敘帖》。應掌握幾大特點:

一、純用中鋒,筆毫凝聚,在無數(shù)連綿的線條運動過程中,使線條始終保持一種凝練堅韌、富有彈性的質感,線型“圓”、“厚”且“通”。

二、用心體悟其線條在回旋的過程中所凸現(xiàn)出來的節(jié)奏和韻律。三、從微觀的角度出發(fā),關注其筆勢的翻轉、連帶、呼應中細節(jié)部位的形態(tài)、速度、輕重、角度等各方面因素的變化,分析領會古人用筆的豐富性,使學習者的觀察能力和應用能力得到加強。

四、字形結構與章法空間處理上應寬松、疏散,映射出一種博大的氣象。典故亦自不識張丞相素好草書而不工。當時流輩皆譏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筆疾書,滿紙龍蛇飛動,使侄錄之。當波險處,侄惘然而止,執(zhí)所書問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視久之,亦不自識,詬其侄曰:“汝胡不早問?致予忘之!”[1]

譯文張丞相喜歡書寫草書(草體字),但是很不工整。同行們都譏笑他,他卻不以為意。一天,他忽然得到佳句,趕忙索要筆墨奮筆疾書,字非常潦草,寫了滿紙。他當即讓侄兒把詩句抄錄下來。侄兒抄到筆畫怪異的地方,感到迷惑不解,便停下筆來,拿著他所寫的字詢問張丞相念什么字。張丞相反復辨認了很久,也沒認出來自己寫的是什么字,于是就責罵侄兒說:“你怎么不早一點兒問我,以致我也忘了寫的是什么?!备叨m評自敘帖書法家高二適于一九七四年所作《題懷素自敘帖》一詩。在詩中,高二適不但提出了他對學習草書的獨特見解,同時對唐代草書大家——懷素的書法名作《自敘帖》進行了批評。原文如下:懷素自敘何足道,千年書人不識草。憐渠懸之酒肆間,只恐醉僧亦不曉。我本主草出于章,張芝皇象皆典常。余之自信有如此,持之教汝休皇皇。高二適主張草書(今草)應當出于章草,懷素的狂草線條連綿纏繞,結構夸張變形,且多處打破草法常規(guī),以至難以辨認,故而對在書史上有盛名的懷素進行幾乎是全盤否定式的批評。高二適更進一步指出:“懷素書雕疏,不得方筆圓勁之勢,此其所短也?!保}懷素《瑞石帖》),“寫此等大草,須當隨意轉、信手側,不宜故作欹傾姿態(tài)也。此的是懷素書也,滑筆不可取”(題懷素《千字文》)。上述評價都是技術層面的問題,諸如筆法、章法、方圓關系等。懷素以篆法入草,對大草的發(fā)展是有所貢獻的。唐代的書法,在早期以歐陽詢、虞世南為代表,對技法理論進行了整理,為唐代的尚法之風提供了規(guī)范;中唐時期的孫過庭,則以儒家精神為核心對書法的秩序化進行了高度的概括,提出“思慮通審、志氣平和、不激不厲”從而達到“風規(guī)自遠、以和為美”的境界。而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的狂草書家則打破了法的約束,肆意而縱情,將狂草的創(chuàng)作推向了新的高度?!蹲詳⑻纷鳛閼阉氐拇碜髦唬ㄆ獨鈩莅蹴?、龍蛇盤騰,不失為一件佳作。但高二適批評的原因在于利用懷素過多地利用了“名人的捧場”。懷素在經(jīng)歷了早年盤板皆穿、蕉葉書遍式的勤學苦練之后,樹立了一個明確的奮斗目標,就是通過拜見當代名公,借以開拓自己的眼界,同時抬高自己的聲望。懷素在家鄉(xiāng)永州時便結識了當時的永州刺吏王邕,并獲得其青睞。王刺史曾為他寫過《贈懷素草書歌》,其中有“我牧此州喜相識,又見草書多慧力”的句子,這對于既無顯赫家世,地位卑下僅是一介布衣書僧的懷素而言,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肯定,對于其聲名的傳播起了巨大作用。在湖南成名后,懷素似乎并不滿足,他通過關系結識了禮部侍郎張謂,并由他帶到了長安。在離開岳州之前,湖南的朋友前來送行,此時的懷素,自信心膨脹到了極點,馬云奇的《懷素師草書歌》中寫道:“……大夸羲獻將比德,切(竊)比鐘繇也不如?!醣厥鞘湛窨?,寄語江潭一路人?!睆脑娭锌闯鰬阉剡B二王、鐘繇也未置眼底。在洛陽和長安,懷素廣泛的接觸各界名人,到處表演他的書法絕技,以他氣勢非凡的狂草和放蕩不羈的性格打動那些邀請來的名人,然后請他們做詩,以達到進一步傳播自己聲名的目的。在《自敘帖》中,懷素所羅列的當時名人對他的書法行贊美之辭者,不下十人。當讀者讀到這些想象豐富,充滿溢美之詞的華麗詞藻時,不由地對這種炒作之舉心有微詞。懷素在對《自敘帖》的內容安排上,也是費盡心機。大詩人李白曾應邀為懷素寫過《草書歌行》,稱懷素的草書“天下獨步”;但在懷素自己寫的《自敘帖》中,并沒有讀到李白的名字。因為李白是被唐朝官方判過死刑、流放過的罪人,為了避免自己受到牽連或是歧視,懷素也就不愿提及他們之間的交往,辜負了李白對他的一番欣賞美意。高二適不僅對草書流變有著深入研究,更以為人耿直而聞名。對于權威和歷史上的大家,他并不盲目崇拜,而是用自己的理智去分析、判斷。高二適之所以對懷素《自敘帖》進行嚴厲的批評,是建立在對懷素及《自敘帖》內容進行深入研究的基礎上的肺腑之言,這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臧否人物,對像懷素這樣在書法史上有重要地位的書家進行幾乎是全盤否定式的批評,這本身就需要極大的勇氣。關于筆法相傳授

《傳授筆法人名》記載:“蔡邕受于神人,而傳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傳之鐘繇,鐘繇傳之衛(wèi)夫人,衛(wèi)夫人傳之王羲之,王羲之傳之王獻之,王獻之傳之外甥羊欣,羊欣傳之王僧虔,王僧虔傳之蕭子云,蕭子云傳之僧智永,智永傳之虞世南,世南傳之歐陽詢,詢傳之陸柬之,柬之傳之侄彥遠,彥遠傳之張旭,旭傳之李陽冰,陽冰傳徐浩、顏真卿、鄔彤、韋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傳終于此矣。作品原文釋文

懷素家長沙,幼而事佛,經(jīng)禪之暇,頗好筆翰①。然恨未能遠睹前人之奇跡,所見甚淺。遂擔笈杖錫,西游上國,謁見當代名公,錯綜其事。遺編絕簡②,往往遇之,豁然心胸,略無疑滯。魚箋絹素,多所塵點③,然士大夫不以為怪焉。顏刑部,書家者流,精極筆法④,水鏡之辨,許在末行。又以尚書司勛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故敘之曰:“開士懷素⑤,僧中之英,氣概通疏,性靈豁暢。精心草圣,積有歲時,江嶺之間,其名大著。故吏部侍郎韋公陟,睹其筆力,勗以有成。今禮部侍郎張公謂,賞其不羈,引以游處。兼好事者同作歌以贊之,動盈卷軸。夫草稿之作,起于漢代⑥,杜度、崔瑗,始以妙聞。迨乎伯英,尤擅其美。羲獻茲降,虞陸相承,口訣手授⑦。以至于吳郡張旭長史,雖姿性顛逸,超絕古今,而模楷精法詳,特為真正⑧。真卿早歲常接游居,屢蒙激昂,教以筆法。資質劣弱,又嬰物務,不能懇習,迄以無成。追思一言,何可復得。忽見師作,縱橫不群,迅疾駭人,若還舊觀。向使師得親承善誘,函挹規(guī)模,則入室之賓,舍子奚適。嗟嘆不足,聊書此以冠諸篇首?!逼浜罄^作不絕,溢乎箱篋。其述形似,則有張禮部云:“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北R員外云:“初疑輕煙淡古松,又似山開萬仞峰?!蓖跤乐葭咴唬骸昂筹嬎晨萏?,壯士拔山伸勁鐵?!敝焯幨窟b云:“筆下唯看激電流,字成只畏盤龍走?!睌C格,則有李御史舟云:“昔張旭之作也,時人謂之張顛,今懷素之為也,余實謂之狂僧。以狂繼顛,誰曰不可?”張公又云:“稽山賀老粗知名,吳郡張顛曾不面⑨。”許御史瑝云:“志在新奇無定則,古瘦漓驪半無墨。醉來信手兩三行,醒后卻書書不得?!贝饔肥鍌愒疲骸靶氖窒鄮焺蒉D奇,詭形怪狀翻合宜。人人欲問此中妙,懷素自言初不知?!闭Z疾速,則有竇御史冀云:“粉壁長廊數(shù)十間,興來小豁胸中氣。忽然絕叫三五聲,滿壁縱橫千萬字?!贝鞴衷疲骸榜Y豪驟墨劇奔駟⑩,滿座失聲看不及?!蹦坑蘖樱瑒t有從父司勛員外郎吳興錢起詩云:“遠錫無前侶,孤云寄太虛??駚磔p世界,醉里得真如?!苯赞o旨激切,理識玄奧,固非虛薄之所敢當,徒增愧畏耳。時大歷丁巳冬十月廿有八日。帖文翻譯

懷素家住長沙,自幼敬事佛祖,念經(jīng)參禪之余暇,特別喜好書法。但苦于未能看到前人的奇作佳跡,感到所見甚淺,深以為憾。遂擔箱拄杖,西游京師,拜見當代名士,綜合探討書法之事。在這里能時時見到散佚難見的經(jīng)典之作。由此而心胸豁然,疑惑頓失。我的書作雖拙劣不堪,但士大夫并未見怪。顏刑部顏真卿同為書家,其筆法練達,精于鑒賞,在墨跡文后題詞稱許。又因尚書司勛郎盧象、小宗伯張正言曾為歌詩,寫序道:“高僧懷素乃僧侶之英杰,氣魄通達灑脫,性情寬博靈暢;心慕手追草圣書作,已達數(shù)年,名聲大著于長江到五嶺間。前吏部侍郎韋陟看到懷素的筆力,勉勵有加,認為有所成就;現(xiàn)禮部侍郎張謂賞識懷素不羈之才行,引薦并邀他交游相處;加之書道中人作詩歌贊之,不覺已盈滿卷軸。章草書體興起于漢代,杜度、崔瑗二人以書寫絕妙著稱;到了張芝張伯英,更獨攬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