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練習題及練習題_第1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練習題及練習題_第2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練習題及練習題_第3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練習題及練習題_第4頁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訓練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練習題及練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的基本方法技巧及練習題及練習題(答案)

一、中考語文文言文閱讀

1.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

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

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

聞。又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

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

人,又不受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1)本文作者是(人名)。

(2)用現(xiàn)代漢翻譯下面的句子。

稍稍賓客其父

(3)本文記敘了仲永從五歲就能作詩到最終""的變化過程,表達了作者

的情感。

【答案】(1)王安石

(2)(同鄉(xiāng)人)漸漸用賓客的禮節(jié)款待他的父親

(3)泯然眾人;痛惜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這篇文章文學常識的積累可知,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北宋文學

家、政治家王安石.

(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稍稍:漸漸。賓客:這里是以賓客之禮相待的意思。此句省

略了主語,翻譯的時候要進行補充。故此句可以翻譯為:(同鄉(xiāng)人)漸漸用賓客的禮節(jié)款

待他的父親。

(3)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本文第二段作者寫他又兩次見到方仲永,一次是仲永十二三歲

的時候,這時仲永寫的詩已經(jīng)不能稱前時之聞。還有一次是仲永二十歲成年的時候,作者

通過別人打聽,結果是"泯然眾人矣。結合全文內(nèi)容分析,仲永五歲的時候,沒有老師

教,連書籍文具都不認識,卻能作詩,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這說明仲永非

常有天賦,但是他的父親貪圖小利,不讓仲永學習。結果到了成年的時候,仲永在詩詞方

面沒有什么成就,已經(jīng)完全如同常人了,從而表達作者對這樣一個有天賦的孩子的痛惜之

情。

故答案為:⑴王安石

⑵(同鄉(xiāng)人)漸漸用賓客的禮節(jié)款待他的父親

⑶泯然眾人;痛惜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能力,平時學習時要結合所學的課文和名著積累有

關的文學常識,復習時可以整理成冊,鞏固記憶。

⑵題考查對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譯能力。翻譯文言句子要注意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落

實重點字詞,不能遺漏,句意要通順連貫。還要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一

詞多義等特殊用法的詞語,注意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譯。

⑶本題考查對文章主要內(nèi)容及人物情感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型,應先通讀全文,

理清文章大意;然后細讀文中的相關語段,提取相關信息;最后篩選并整合文中的相關信

息,分別加以概括提煉,語言力求簡潔明了,用詞精當。當然盡量用文章中的詞語概括,

會更準確貼切。

2.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嘻!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

皇佑二年,吳中大饑,殍殘枕路,是時范文正領浙西,發(fā)粟及募民存餉,為術甚備,吳

人喜競渡,好為佛事。希文乃縱民競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

又召諸佛寺主首,諭之曰:"饑歲工價至賤,可以大興土木之役?!庇谑侵T寺工作鼎興。區(qū)

新敖倉吏舍,日役千夫。

監(jiān)司奏劾杭州不恤荒政,嬉游不節(jié),及公私興造,傷耗民力,文正乃自條敘所以宴游及

興造,皆欲以發(fā)有余之財.,以惠貧者。貿(mào)易、飲食、工技、服力之人,仰食于公私者,日

無慮數(shù)萬人?;恼藶榇?。是歲,兩浙唯杭州晏然,民不流徙,皆文正之惠也。

歲饑發(fā)司農(nóng)之粟,募民興利,近歲遂著為令。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澤也。

(選自《夢溪筆談》,有刪改)

【注】①殍崖(piaojin):餓死的人。②募民存餉:指招募災民服役,使服役者有飯

吃。③敖倉:糧倉。④晏然:安寧的樣子。

(1)下面句子中劃線詞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是時范文正領浙西問今是何世(《桃花源記》)

B.為術甚備世人甚愛牡丹(《愛蓮說》)

C.及公私興造宮婦左右莫不私王(《鄒忌諷齊王納諫》)

D.發(fā)司農(nóng)之粟發(fā)于聯(lián)畝之中(《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2)請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①又新作敖倉吏舍,日役千夫。

②兩浙惟杭州晏然,民不流徒,皆公之惠也。

(3)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

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澤也

(4)依據(jù)選文,回答問題。

古代仁人志士,無論是"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憂國憂民之心,未嘗廢替。范仲

淹憂國憂民的情懷既體現(xiàn)在“A"的抱負中,也體現(xiàn)在為政一方的實際行動里,

【乙】文中范仲淹在浙西救災時采取了"B"和"C"兩項措施,后來這兩項

措施被著錄于令典。(A處請用【甲】文語句回答,B,C兩處請用【乙】文語句回答。)

【答案】(1)B

(2)①(他)又重新建選糧倉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②兩浙地區(qū)只有杭州秩序安

寧,民眾沒有流亡遷移的,(這)都是范公(救災)的恩惠。

(3)既己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

(4)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發(fā)司農(nóng)之菜;募民興利

【解析】【分析】⑴A.代詞,這/判斷動詞,是;C.暗地,私自/形容詞作動詞,偏愛;

D.發(fā)放/指被任用;B.都是"很,非常‘十分"的意思。所以答案選B。

⑵翻譯要忠實原文、語句通順、表意明確、語氣不變、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翻譯句子

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汪意以下關鍵詞語的意思:"作",新建;"日",

每天:"惟",只;"晏然",安寧;"徒",遷移:"惠",恩惠。

⑶理解句子意思即翻譯是前提,一些技巧是輔助。本題畫波浪線的句子"既已恤饑因之以

成就民利此先生之美澤也"翻譯為:既賑救了饑荒,又趁荒年替民間興利,這是先王的功

績。意思有三層:救災、利民、先王功績,標志性的詞語有"因""此",在這兩個詞語前面

畫"/"即可。

⑷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據(jù)題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內(nèi)容,找出相關的語句,

概括即可。A考查的是岳陽樓記的主旨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BC考查的

是乙文原句。較為簡單。

故答案為:⑴B;

⑵①(他)又重新建選糧倉和官舍,每天役使上千人。②兩浙地區(qū)只有杭州秩序安寧,

民眾沒有流亡遷移的,(這)都是范公(救災)的恩惠。

⑶既已恤饑/因之以成就民利/此先王之美澤也

⑷①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②發(fā)司農(nóng)之菜;③募民興利。

【點評】⑴本題考查辨析一詞多義。答題時應注意,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義和假

借義。明確題目中這個詞所有的解釋或用法,探究每一項中正確解釋或用法,最后與之比

較,得出正確選項。

⑵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答題時應注意,遵循----對應,字字落實"的原則,把文言

文句子對換成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子,注意翻譯出來的句子要做到字字準確,忠于

原文,通順規(guī)范。

(3)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答題時應注意,文言文的朗誦節(jié)奏一般按意義劃分,以不破句為

原則,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按詞語斷,主謂之間斷句;語詞后停頓;句首表連接的詞后

停頓;介詞前停頓。

⑷本題考查理解內(nèi)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題時應注意,解題時要認真審清題干,確定信息

篩選的標準,按照規(guī)定的范圍、角度、逐句逐段,找準相關的信息部位,確定具體語句概

括作答。

【附參考譯文】

【乙】皇佑二年,吳中發(fā)生大饑荒,餓死者的尸體遍布于道路。這時范仲淹主管浙西,調(diào)

發(fā)國家倉庫糧食,募集民間所存的錢物來賑濟災民,救荒之術很是完備。吳中百姓喜歡比

賽舟船,愛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勵民間多舉辦賽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飲于西湖上。自春天

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規(guī)模出游,盡情玩賞。又召集各寺院住持僧人,告諭他們說:"災荒年

間民工工價最低廉,可以趁此時機大力興建土木工程。”于是各個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興

盛。官府也翻修倉庫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監(jiān)察機關彈劾杭州長官不體恤荒

政,嬉戲游樂而無節(jié)制,以及官府、私家興建房舍,傷耗民間財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擬

奏章,申述所以飲宴和興造房舍的緣由,是要調(diào)發(fā)有余的錢財,來救濟貧民。那些從事貿(mào)

易、飲食行業(yè)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養(yǎng)活的,每天大概可達幾萬人。救濟災

荒的措施,沒有比這一做法更好的了。這一年兩浙路災區(qū)唯有杭州平安無事,百姓沒有流

亡的,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饑荒年份打開司農(nóng)寺糧倉的糧食賑濟災民,募集民間財力

為地方興利,近年來已定為法令。這種措施,既賑救了饑荒,又趁荒年替民間興利,這是

先王的功績。

3.閱讀古詩文,回答問題。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富貴不能淫

《孟子》

景春日:"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

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

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

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p>

與元九書(節(jié)選)

白居易

古人云:"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仆雖不肖①,常師此語。大丈夫所守者道,

所待者時②?時之來也,為云龍,為風腿,勃然突然,陳力③以出;時之不來也,為霧豹

④,為冥鴻,寂兮寥兮,奉身而退。進退出處⑤,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濟,行

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fā)明⑥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

善之義也。故覽仆詩,知仆之道焉。

【注】①仆雖不肖:我雖不賢。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時:所堅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

時機。③陳力:盡全力。④霧豹:藏在深山的豹,與"冥鴻"均喻指隱退的賢人。⑤出

處:出,出仕;處,退隱。⑥言而發(fā)明:用語言闡發(fā)清楚。

(1)下列劃線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往送之門,感之曰戒:告誡

B.丈夫之冠也,父全之命:教導,訓誨

C.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正:準則,標準

D.得志,與民由之由:緣由,理由

(2)下列各組中劃線詞的意義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項是()

A.一怒面天下懼/學面不思則罔

B.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孤宣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C.妾婦之道也/不聞天子之詔

D.獨行其道/不獨親其親

(3)下面對《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寫地點寫時間,寫出了被放逐的無限悲涼和酸楚。

B.頷聯(lián)用典故,寫自己孤身歸來,物是人非,恍若隔世。

C.頸聯(lián)以"沉舟""病樹"自比,語多憤激,格調(diào)沉郁。

D.尾聯(lián)緊扣詩題,點酬答之意,表感謝之情,有共勉之趣。

(4)對《富貴不能淫》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景春非常崇拜公孫衍、張儀等人的雄才大略,認為他們是大丈夫。

B.孟子認為公孫衍、張儀等人只是一味順從君王,沒有獨立之人格。

C.文章以“妾婦之道"作比,指出順從君王意志是堅守儒家仁義之道。

D.講仁德、守禮法、合道義,窮達有道、威武不屈,才稱得上大丈夫。

(5)對《與元九書》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句引用孟子的話,統(tǒng)領全段,也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行事準則。

B.作者寫閑適詩是表達“兼濟之志",寫諷諭詩是表達“獨善之義"。

C.白居易奉行孟子思想,認為大丈夫要做到獨善其身、兼濟天下。

D.選文提出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的人生觀、價值觀和創(chuàng)作觀。

(6)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三處)

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答案】(1)D

(2)A

(3)C

(4)C

(5)B

(6)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

(7)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解析】【分析】⑴D項錯誤,句子翻譯為: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

由:遵從。故選D。

⑵A連詞,表順承;連詞,表轉(zhuǎn)折;B副詞,表反問,難道;C結構助詞,的;D代詞,自

己。故選:Ao

⑶C項有誤,"語多憤激,格調(diào)沉郁"錯,頸聯(lián)作者以"沉舟""病樹"自比,表現(xiàn)樂觀豁達。故

選Co

(4)C項有誤,指出順從君王意志是堅守儒家仁義之道"錯誤,以"妾婦之道"作比,諷刺公孫

衍、張儀之流沒有仁義道德準則,并非大丈夫。故選C。

(5)B項有誤,原文為"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作者寫諷喻詩是表

達"兼濟之志”,寫閑適詩是表達“獨善之意"。故選B。

⑹"諷諭詩"作"謂"的賓語,其后斷句;"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與"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

也"結構對稱,因此"也"后斷句,"閑適詩"后斷句。故句子斷句為: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

/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句子翻譯為:所謂諷諭詩,表達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謂

閑適詩,表達的就是只顧自我修養(yǎng)的思想。

⑺重點詞語有:淫:使…迷惑;移:使…動搖;屈:使…屈服。句子翻譯為:富貴不能

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故答案為:Q)D;(2)A;(3)C;(4)C;(5)B;

⑹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

⑺富貴不能使他迷惑,貧賤不能使他動搖,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點評】⑴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的理解能力。答題時應注意,要在理解句意的基

礎上解釋詞語,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

⑵本題考查辨析一詞多義。答題時應注意,把握一詞多義,了解詞的本義、引申義、比喻

義和假借義。明確題目中這個詞所有的解釋或用法,探究每一項中正確解釋或用法,最后

與之比較,得出正確選項。

(3)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能力。答題時應注意,首先要仔細閱讀文章,在正

確理解字詞意思的基礎上通譯全文,提煉概括文章內(nèi)容,比較辨析選擇。

⑷本題考查理解內(nèi)容和篩選信息。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給我給我選項的意思,把各個

選項對照相應語段,找到關鍵語句,然后結合文章內(nèi)容、寫法、感情等方面,比照辨析正

誤。

⑸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答題時應注意,作答時找出選項對應的原文信息,加以比

較得出正誤。

⑹本題考查學生的斷句能力。答題時應注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

分,不要把句子割裂開。

⑺本題考查文中重點句子的翻譯。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

意思,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并按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將翻譯過來的內(nèi)容進行適當調(diào)整,達

到詞達句順。

【附參考譯文】

《富貴不能淫》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氣、有作為、有節(jié)氣的男子嗎?他們一發(fā)

怒,連諸侯都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p>

孟子說:"這哪里能算是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

時,父親給予訓導;女子出嫁時,母親給予訓導,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的丈夫

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你的丈夫!’以順從為做人原則的,是妾婦之

道。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

的道路'義,上。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同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xiàn)理想時,就獨自行走在

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貧賤不能使他的操守動搖,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

屈服,這才叫作有志氣有作為的男子。"

《與元九書》(節(jié)選)

古人說:“不見用的時候就只顧自我修養(yǎng),見用的時候就要為天下人造福?!蔽译m然不

賢,也常常以這兩句話為師。大丈夫所堅守的是圣賢的大道,所等待的是時機。時機到

來,就是作云的龍,搏風的鵬,生氣勃勃,勇往直前。時機不來,就是深山的豹,遠空的

鴻,安安靜靜地,引身而退。仕進退隱,往何處而不怡然自樂呢?因此,我的志向是在造

福于天下,我的行為是在只顧自我修養(yǎng)。我所奉行并貫徹始終的是圣賢的大道,以言詞表

達出來的就是詩歌。所謂諷諭詩,表達的就是造福天下的志向;所謂閑適詩,表達的就是

只顧自我修養(yǎng)的思想。因此,讀了我的詩,就知道我所堅持的圣賢之道了。

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淮陰侯韓信者,淮陰人也。始為布衣時,貧無行,人多厭之者。常數(shù)從其下鄉(xiāng)南昌亭長

寄食,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蹲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去。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日:"信能死刺

我不能死出我胯下?!坝谑切攀胍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及項梁渡淮,信杖劍從之,無所知名。漢王之入蜀,信亡楚歸漢,來得知名。信數(shù)與蕭

何語,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數(shù)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聞信亡,不及以聞,自追之。至

理大將,乃韓信也,一軍皆驚。

信拜禮畢,上坐。信曰:"大王之入武關,秋毫無所害,除秦苛法,與秦民約,法三章

耳,秦民無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諸侯之約,大王當王關中,關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職入

漢中,秦民無不恨者。今大王舉而東,三秦可傳檄而定也?!庇谑菨h王大喜,自以為得信

晚。遂聽信計,部署諸將所擊。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收

魏、迎庖,韓、殷王皆降。

(節(jié)選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注】①薜食:薄,早晨未起身,在床席上進餐。②下:即為胯下。③蒲伏:同"匍"。

(1)下列對文中劃線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布衣,即為布制衣服,為古代庶人之服,這里借指平民,如"布衣之怒"。

B.拜,在這里表示授予官職,"拜大將"就是"授予大將軍”。

C.三秦、河南,古地名。隨著時間推移,古今詞義所指有的有變化,如"三秦";有的沒有

變化,如"河南"。

D.列傳,是《史記》中的一種傳記的體類,內(nèi)容是記敘人臣的事跡,以便流傳后世.

(2)為文中畫線的語句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

B.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

C.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

D.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挎下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韓信為布衣時,很窮困而且無所事事,經(jīng)常去亭長家蹭飯,因飯不好,最后大怒而去。

B.蕭何聽說韓信逃跑了,就親自把他追回來,后來韓信得到重用,被授予大將軍一職。

C.韓信受到漢王重用后,趁機指出要充分利用民心,并獻計漢王向東出擊,最后讓漢王一

舉平定三秦。

D.本文在人物塑造上很有特色,運用一些典型小故事,把主人公塑造得栩栩如生,如"胯下

之辱”。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

②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

【答案】(1)C

(2)C

(3)A

(4)①整個集市上的人都譏笑韓信,認為他膽小。②韓信多次與蕭何交談,蕭何認為韓

信是奇才。

【解析】【分析】⑴C:"有的沒有變化,如"河南""表述錯誤,古時的"河南”是以河南為中

心,向河南臨近省份的部分地區(qū)滲透的一個廣闊區(qū)域,跟現(xiàn)在不同。故選C。

⑵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結合意思進行斷句。"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翻譯為“你果真

不怕死,就用劍來刺我,怕死,就從我的胯下鉆過去。",據(jù)此斷句為:信能死/刺我/不能

死/出我挎下。故選C。

(3)A:文中"數(shù)月,亭長妻患之乃晨炊醇食。食時信往,不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絕

去。"意思是:"亭長的妻子對這事也很頭疼。于是就早早地在床上把飯給吃了。到吃飯的

時候韓信來了,就不再給他準備飯了。韓信也明白他們的用意,很生氣,從此就和他們斷

絕了關系,離開了他家。",并不是嫌飯不好。故選A。

⑷在翻譯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點的實詞、虛詞、通假字、古今異義詞和詞類活用的情況,

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順序翻譯,然后按照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進行語序調(diào)整。①"一市人皆笑

信,以為怯"句中"市"指的是集市上,"以為"意思是"認為"。②"信數(shù)與蕭何語,何奇之”句

中"數(shù)"意思是"多次","語"意思是"談話","奇"意思是"認為......是奇才"。兩個句子語序正

常,據(jù)此翻譯。

故答案為:⑴C;⑵C;(3)A;

⑷①整個集市上的人都譏笑韓信,認為他膽小。②韓信多次與蕭何交談,蕭何認為韓信

是奇才。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語文知識文化常識的掌握和辨析。答題時應注意,把各個選項對照

相應相關的語文知識或文學文化常識,找到關鍵語句,比照辨析正誤。

⑵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答題時應注意,文言文斷句、標點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讀多背,形

成語感,把握準語意,根據(jù)語法結構、邏輯規(guī)律作出判斷,首先明白語句大意。

⑶本題考查理解內(nèi)容和篩選信息。答題時應注意,準確把握給我給我選項的意思,把各個

選項對照相應語段,找到關鍵語句,然后結合文章內(nèi)容、寫法、感情等方面,比照辨析正

誤。

⑷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答題時應注意,遵循----對應,字字落實”的原則,把文言

文句子對換成符合現(xiàn)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子,做到字字準確,忠于原文,通順規(guī)范。

【參考譯文】

淮陰侯韓信是淮陰人,當初還是平民的時候,家里貧窮又放蕩不檢點,未能被推選為

地方官吏,又不會做生意維持生活。經(jīng)常依靠別人來糊口度日,人們都討厭他。他曾多次

到下鄉(xiāng)南昌亭亭長家里去要飯吃,一吃就是幾個月,亭長的妻子對這事也很頭疼。于是就

早早地在床上把飯給吃了。到吃飯的時候韓信來了,就不再給他準備飯了。韓信也明白他

們的用意,很生氣,從此就和他們斷絕了關系,離開了他家。

淮陰的屠戶中有個年輕人侮辱韓信說:"你雖然長得高大,喜歡帶刀佩劍,其實內(nèi)心是

很膽怯的?!辈⑶耶敱娢耆桧n信說:“你果真不怕死就用劍來刺我,怕死就從我的胯下鉆過

去?!庇谑琼n信看了他很久,低下身子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街上的人都嘲笑韓信,認為他

是個膽小鬼。

當項梁渡淮北上的時候,韓信帶劍投奔了項梁,做了項梁的部下,沒有什么名氣。漢

王劉邦入蜀時,韓信又逃離楚軍歸附了漢王,也沒有什么軍功。韓信與蕭何交談過幾次,

蕭何認為韓信是個奇人,韓信估計蕭何已經(jīng)多次向漢王推薦過自己,漢王還是不重用,于

是也走了。蕭何聽說韓信跑了,來不及向其他人說明,自己去追韓信。等到拜將時,任命

的竟然是韓信,全軍都很震驚。

任命韓信的儀式結束后,漢王就座。韓信說:"大王進入武關,秋毫無犯,廢除了秦朝

的苛酷法令,與秦地百姓約法三章,秦地百姓沒有不想要大王在秦地做王的。根據(jù)諸侯的

成約,大王理當在關中做王,關中的百姓都知道這件事,大王失掉了應得的爵位進入漢

中,秦地百姓沒有不怨恨的。如今大王發(fā)動軍隊向東挺進,只要一道文書三秦封地就可以

平定了?!庇谑菨h王特別高興,自認為得到韓信太晚了。就聽從韓信的謀劃,部署各路將領

攻擊的目標。八月,漢王出兵經(jīng)過陳倉向東挺進,平定了三秦。漢二年(前205),回兵出

函谷關,收服了魏王、河南王,韓王、殷王也相繼投降。

5.閱讀文言文,回答小題。

送東陽馬生序

①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

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

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

之先達執(zhí)經(jīng)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zhì)

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

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②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皴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滕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

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炸

然若神人;余則編敞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

余之勤且艱若此。

(1)解釋文中劃線的詞語。

①質(zhì):________

②敝:________

(2)把下列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余幼時即嗜學。

②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3)作者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復"?

【答案】(1)詢問;破

(2)①我年幼時就愛學習。②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

如人。

(3)這是寫老師發(fā)怒時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復是因為作者對師者的尊重與敬

服,而且體現(xiàn)作者對求學的渴望,求學態(tài)度的誠懇。

【解析】【分析】⑴解釋文言文實詞意義包括:重點動詞、一詞多義、詞類活用、通假

字、古今異義詞等,同時注意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詞義。①質(zhì):動詞,詢問;②敝:形容

詞,破。

⑵①余:我。嗜(shi)學:愛好讀書。句意是:我年幼時就愛學習。②以:因為。足樂

者:足以快樂的事情。句意是: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

如人。

⑶宋濂向先生請教問題時畢恭畢敬,遇到先生呵責時,他的態(tài)度更加恭敬,不敢說一句話

來辯解,等到先生高興了,才請教問題。當時的老師很少,宋濂要到百里之外去請教問

題。體現(xiàn)作者對師者的尊重與敬服,對求學的渴望,求學態(tài)度的誠懇。

故答案為:⑴①詢問;②破。

⑵①我年幼時就愛學習。②因為內(nèi)心有足以快樂的事(指讀書),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

人。

⑶這是寫老師發(fā)怒時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復是因為作者對師者的尊重與敬

服,而且體現(xiàn)作者對求學的渴望,求學態(tài)度的誠懇。

【點評】⑴本題考查解釋文言文中實詞的意義。答題時應注意,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

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詞等,結合具體語境,弄清句子的意思來辨析推斷,揣摩其

意思。

⑵本題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答題時應注意,翻譯文言文句子要遵循----對應,字字落

實”的原則,翻譯出來的句子要做到字字準確,忠于原文,通順規(guī)范。

(3)本題考查對文本內(nèi)容的歸納和概括。答題時應注意,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或者摘錄原文

關鍵的詞語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組織文字回答。

【附參考例文】

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抄

錄,約定日期送還。天氣酷寒時,硯池中的水凍成了堅冰,手指不能屈伸,我仍不放松抄

書。抄寫完后,趕快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將書借給我,

我因而能夠看各種各樣的書。已經(jīng)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

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快步走到百里之外,手拿著經(jīng)書向同鄉(xiāng)前輩求教。前輩德高望

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他的言辭和態(tài)度從未稍有委婉。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

出疑難,詢問道理,低身側耳向他請教;有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貌更為周

到,不敢答復一句話;等到他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

少教益。

當我尋師時,背著書箱,把鞋后幫踩在腳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嚴冬寒風凜

冽,大雪深達幾尺,腳和皮膚受凍裂開都不知道。到學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動彈,仆人給

我灌下熱水,用被子圍蓋身上,過了很久才暖和過來。住在旅館,我每天吃兩頓飯,沒有

新鮮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學舍的求學者都穿著錦繡衣服,戴著有紅色帽帶、飾有珍寶的帽

子,腰間掛著白玉環(huán),左邊佩戴著刀,右邊備有香囊,光彩鮮明,如同神人;我卻穿著舊

棉袍、破衣服處于他們之間,毫無羨慕的意思。因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興的事,并不覺

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勞和艱辛大概就是這樣.

6.閱讀文言文,完成小題。

【甲】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又知教之所由廢,然后可以為人師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①而

弗牽,強②而弗抑,開而弗達。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和易以

思,可謂善喻矣.

(節(jié)選自《禮記?學記》)

【乙】

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③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善問者,

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④以解;不善問者反此。此皆進學之道

也。

(節(jié)選自《禮記?學記》)

【注】①道:引導。②強:勸勉。③庸:功勞,①說:通"脫”,解脫。

(1)解釋下面句中劃線的詞,

①故君子之教喻也

②師逸而功倍

(2)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君子既知教之所由興。

②道而弗牽則和,強而弗抑則易,開而弗達則思。

(3)說說【乙】文是怎樣闡明"進學之道”的?

(4)我們學過的《雖有嘉肴》也出自《禮記?學記》,你如何理解其中"教學相長"這一觀

點?

【答案】(1)所以;閑適,輕松

(2)①君子已經(jīng)知道教育之所以興盛的方法。②引導而不牽制能使師生關系融洽,勸勉

而不壓制能使學生學習時容易接受,啟發(fā)而不說盡能使學生思考」

(3)先以“善學者"與"不善學者”對比,強調(diào)善學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堅木”設

喻,強調(diào)善問者發(fā)問應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4)“教學相長”是指學與教相互促進,通過學習,豐富學識,促進教學;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

不足,又會促進自己深入學習。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故”,因此,所

以?!耙荨保e適,輕松。

(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既:已經(jīng);之所由:之所以……的方法。故此句可以翻譯為:

君子已經(jīng)知道教育之所以興盛的方法0②道:引導;和:和諧,融洽;強:勸勉;開:

啟發(fā)。故此句可以翻譯為:引導而不牽制能使師生關系融洽,勸勉而不壓制能使學生學習

時容易接受,啟發(fā)而不說盡能使學生思考。

(3)結合選文內(nèi)容分析,"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

又從而怨之",這句話把“善學者"與"不善學者"進行對比,強調(diào)善學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

"善問者,如攻堅木,先其易者,后其節(jié)目,及其久也,相說以解;不善問者反此"這句話

把"善問者"和"不善問者"進行對比,并且以"攻堅木"設喻,強調(diào)善問者發(fā)問應先易后難,循

序漸進。

(4)結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如果不去學習,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貴。所以說:學習過后

才知道自己的學識不夠,教人之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識不通達。知道不夠,然后才能反省,

努力向?qū)W。知道有困難不通達,然后才能自我勉勵,發(fā)奮圖強。因此教與學相互促進。

故答案為:⑴所以;閑適,輕松

⑵①君子已經(jīng)知道教育之所以興盛的方法。②引導而不牽制能使師生關系融洽,勸勉而

不壓制能使學生學習時容易接受,啟發(fā)而不說盡能使學生思考。

⑶先以"善學者"與"不善學者"對比,強調(diào)善學者自我努力的重要性;再以“攻堅木”設喻,

強調(diào)善問者發(fā)問應先易后難,循序漸進。

⑷"教學相長”是指學與教相互促進,通過學習,豐富學識,促進教學;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不

足,又會促進自己深入學習。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意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要借助于平時的知識積

累,因此平時要對文言詞語歸類記憶。如文言實詞可從詞類活用、古今通假、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等多方面歸類。解題時,如遇到課本中學過的,可運用聯(lián)想法,結合語境分析比

較做出選擇。

⑵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譯。在文言文翻譯過程中,必須遵循"字字有著落,直譯、意譯相結

合,以直譯為主”的原則。翻譯文言語句要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匯,運用“增、刪、調(diào)、

換、留"等譯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譯句文從字順,符合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句意盡量達到完

美。

⑶此題考查對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理解能力。解答此題,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論證方

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等;然后認真研

讀所給內(nèi)容,辨明其所運用的論證方法;最后圍繞中心論點或本段論點,并結合這種論證

方法本身的特點,分析其作用。

⑷本題考查的是對文言文內(nèi)容的解讀能力。文言文閱讀與現(xiàn)代文閱讀的相通之處在于都要

讀懂文章,準確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在讀懂的基礎上表達自己的理解.

【譯文】

君子知道了教育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也明白了教育之所以失敗的道理,這以后就可以

做一個稱職的老師了。所以,稱職的老師在施行教育的時候,是善于告訴學生并且讓學生

明白的。第一是只注重引導,而不是強行牽拉著學生走,去強迫學生做不愿意做的事情;

第二是督促勉勵學生,但是不要過于嚴厲,而壓抑了學生的個性思考,使他們喪失自己;

第三是適當給學生以點撥,但是不要直接把答案交給學生,不要代替學生思考。教師如果

只作引導,而并不去逼迫學生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么,就能夠親和的處理好與學生

的關系,讓學習過程愉悅和諧起來;教師如果嚴格要求學生,而并不去強制壓抑學生的自

主性、創(chuàng)造性,那么,就能夠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個性志趣都能充分發(fā)展;教師如果只加以

點撥提示,開啟學生的思路,激發(fā)學生興趣,而并不是答案直接交給學生,使得學生學習

被動,那么,就能夠讓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獨立鉆研的習慣了。能夠在教育教學中使學生熱

情上進,個性創(chuàng)新,獨立研學,那么,就可以算作是稱職的教師了。

對善于學習的學生,老師教得輕松,毫不費力,學生卻學習得很好,并且跟老師一樣

輕松,還能對老師教學有方非常欽佩。對不善于學習的學生,老師教得費力,非常勞累,

學生卻學得不好,并且跟老師一樣勞累,還會對老師嚴厲的督責心生埋怨。善于提問的老

師,向?qū)W生提問好像用斧頭劈砍堅硬的木材一樣,先從容易劈砍的地方砍起,最后才去劈

砍木材的關節(jié)、根部;等到這樣做的次數(shù)多了,難于劈砍的關節(jié)、根部就可以得心應手的

劈砍開了。不善于提問的老師呢,恰恰與此相反。善于回答問題的老師,對待問題的解

答,就好比和尚撞鐘一樣。如果,敲擊鐘所用的力氣小,輕輕的敲,鐘的響聲就??;如

果,敲擊鐘所用的力氣大,重重的敲,鐘的響聲就大;無論輕重,老師都要在從容把鐘敲

打完了后,還要優(yōu)游不迫的等待鐘聲慢慢消失。而不善回答問題的老師呢,恰恰與此相

反。這兩點講的都是老師在進行教學時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的方法。

7.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馬說

韓愈

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

手,駢死于槽楊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

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逗,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

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1)下列句子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以/千里稱也B.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見D.且欲與常馬等/

不可得

(2)對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星馬也(這)B.食之不能盡其材(吃)C.執(zhí)策而臨之(馬鞭)D.策之不幺其道

(按照)

(3)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千里馬"寓指有才華的人,"食馬者"寓指不識人才、埋沒人才的統(tǒng)治者。

B.導致千里馬"不以千里稱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

C."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表現(xiàn)J統(tǒng)治者的平庸淺薄、愚妄無知。

D.本文既有對統(tǒng)治者埋沒摧殘人才的抨擊,也有作者懷才不遇的憤懣。

(4)將下列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②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5)結合全文,說說你對成為“千里馬"的看法。

【答案】(1)C

(2)B

(3)B

(4)①千里馬,有時能吃一石谷子。②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像且不能夠,又怎么能讓它

日行千里呢?

(5)主觀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領,并且要在關鍵的場合大膽把自己的才華展露出來。必要

時要學會毛遂自薦。

客觀因素:①要能遇上任人唯賢,任人唯才的好領導。②領導要有伯樂的眼光,要能賞

識人才,重用人才。③社會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的良好氛

圍,給千里馬式的人才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解析】【分析】(l)ABD劃分正確,C這句話的意思是: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質(zhì)就不能

表現(xiàn)出來,"才美"是主語,后邊應該停頓,故這句話正確的停頓劃分方法是:才美/不外

見。

(2)ACD理解正確。B食之不能盡其材(吃),這句話的意思是喂養(yǎng)它不能竭盡它的才

能。這里的"食"是通假字,通"飼",喂養(yǎng)。

(3)ACD理解正確。B導致千里馬“不以千里稱也”的根本原因是食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

也,而“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是導致千里馬"不以千里稱也"的直接原因。

(4)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這兩句話的關鍵詞語是:①之,定語后置的標志。一食:吃一

頓?;颍河袝r。盡全,這里作動詞用,是"吃盡”的意思。②且:猶,尚且。等:等同,一

樣。不可得:不能夠得到。安:怎么,哪里,疑問代詞。

(5)聯(lián)系現(xiàn)實從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兩方面分析,"千里馬"比喻人才,結合現(xiàn)實分析,

要成為"千里馬"首先自己要有真本領,并且要在關鍵的場合大膽把自己的才華展露出來。

必要時要學會毛遂自薦。這是從主觀因素方面來說的。本文表達的觀點是:世有伯樂,然

后才有千里馬。反過來說,就是沒有伯樂,千里馬就不以千里稱也。這是從客觀因素方面

來說的,聯(lián)系現(xiàn)實從客觀因素方面分析,要成為"千里馬",①要能遇上任人唯賢,任人唯

才的好領導。②領導要有伯樂的眼光,要能賞識人才,重用人才。③社會要營造尊重知

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的良好氛圍,給千里馬式的人才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

境。

故答案為:⑴C;⑵B;(3)B;

(4)①千里馬,有時能吃一石谷子。②想要和普通的馬一樣像且不能夠,又怎么能讓它日

行千里呢?

⑸主觀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領,并且要在關鍵的場合大膽把自己的才華展露出來。必要時

要學會毛遂自薦。

客觀因素:①要能遇上任人唯賢,任人唯才的好領導。②領導要有伯樂的眼光,要能賞

識人才,重用人才。③社會要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的良好氛

圍,給千里馬式的人才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點評】⑴本題考查劃分文言句子節(jié)奏的能力。文言語句的節(jié)奏劃分一般以句意和語法結

構為劃分依據(jù)。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停頓,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

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jié)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

子的結構。

⑵本題考查對文言詞語理解的能力。正確理解古文中字詞的意思,是學生學習文言文必須

要具備的能力。學習時一要熟讀強記,二要用心關注古文中詞語在用法上的變化,比如由

本義引申為文中的意思,課文注釋中提到的文言字詞,考到的頻率相當高,不可不記,做

題時一定要按照注釋中的字詞解釋答題。

(3)本題屬于綜合考查題。答這樣的題,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文章主旨,

分析關鍵語句的含義,思考從中獲得什么樣的啟示,最后再辨析每個選項并作出選擇。

⑷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的能力。解答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jù)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

意思,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

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現(xiàn)

象,重點實詞必須翻譯到位。

⑸本題考查根據(jù)文章某一內(nèi)容談觀點的能力。要答好此題,首先要整篇閱讀文言文,掃清

文字障礙,疏通文意,充分把握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然后再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談自己的看法。

8.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zhàn)。曹劌請見。其鄉(xiāng)人日:"肉食者謀之,又何回焉?"劌曰: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zhàn)?"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

人。"對日:"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日:"小信

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p>

戰(zhàn)。戰(zhàn)則請從?!?/p>

(節(jié)選自《曹劌論戰(zhàn)》)

【乙】

魯恭為中牟①令,重德化②,不任刑罰.袁安③聞之,疑其不實,陰④使人往視之。隨

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過,止其旁,旁有兒童。其人曰:"兒何不捕之?"兒言雉方

雛,不得捕。其人訝而起,與恭決曰:"所以來者,欲察君之政績也。今蝗不犯境,此一異

也;愛及鳥獸,此二異也;童有仁心,此三異也。久留徒擾賢者耳,吾將速反,以狀白

安。"

(節(jié)選自《后漢書》)

【注】①中牟: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內(nèi)。②德化:用道德來教化。③袁安:河南那太

守,是魯恭的上司。④陰:暗中。

(1)解釋文中劃線的詞語。

①又何回焉

⑵阡陌

(2)翻譯下列語句。

①忠之屬也??梢砸粦?zhàn)。戰(zhàn)則請從。

②袁安聞之,疑其不實,陰使人往視之。

(3)【甲】【乙】兩文各有一句話體現(xiàn)了執(zhí)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

【答案】(1)參與;田間小路

(2)①(這)是盡了職分之類的事情??梢詰{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

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②袁安聽說以后,懷疑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觀察。

(3)【甲】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乙】(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間"屬于古今異

義詞,這里是參與的意思。

(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

據(jù)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忠,盡力做好分內(nèi)的事。屬,種類。可,可以。以,憑借。

從:隨行,跟從。故此句可以翻譯為:(這)是盡了職分之類的事情??梢詰{借(這個條

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就請允許(我)跟隨著去。②實:真實。陰:暗地里。

使:派。故此句可以翻譯為:袁安聽說以后,懷疑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觀察。

(3)通讀文章,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從兩文中篩選出體現(xiàn)了執(zhí)政者以德治民的思想

的句子,【甲】中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這句話的意思是:大大小小的案件,雖

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處理得合情合理。這一句話體現(xiàn)了魯莊公以德治民的

思想?!疽摇浚敼橹心擦睿┲氐禄蝗涡塘P。意思是:

故答案為:(1)參與;田間小路

⑵①(這)是盡了職分之類的事情??梢詰{借(這個條件)打一仗。(如果)作戰(zhàn),就

請允許(我)跟隨著去。②袁安聽說以后,懷疑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觀察。

⑶【甲】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乙】(魯恭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罰。魯

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用道德來感化人民,不采用刑罰的方式。這句話體現(xiàn)了魯恭以德治

民的思想。

【點評】⑴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要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

⑵本題考查的是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能力。我們在翻譯句子的過程中,只要字字對譯,不丟

關鍵字,語句通順就可以拿滿分了。翻譯句子時,要注意重點詞語一定要翻譯到位,切忌

漏翻關鍵詞語。

⑶本題考查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能力。答題時要在理解文本內(nèi)容的基礎上從文中篩選出符合題

意的句子即可。

【附參考譯文】

魯恭擔任中牟縣令,注重用道德來感化人民,不采用刑罰的方式。河南太守袁安聽說以

后,懷疑這不是真的,暗地里派人前往觀察。那個人跟隨魯恭行走在田間小路,一起坐在

桑樹下,有野雞飛來,停在他們身旁,身旁有個小孩,那個人問:"你為什么不捉它?"小

孩說野雞還是幼雞,不可以捕捉。那個人感到驚訝并起身,和魯恭告別說:"我之所以來,

是想訪察您的政績?,F(xiàn)在蝗蟲不侵犯中牟縣境,這是第一個讓人驚異的地方:愛護鳥獸,

這是第二個讓人感到驚異的地方;小孩子都有仁愛之心,這是第三個讓人驚異的地方。我

在這里住得久了,只會打擾賢明的人。我將趕緊回去。把這些情況報告給衰安。"

9.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岳陽樓記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

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

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

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橘

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

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

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

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范仲淹是(朝代)政治家、文學家,謚號。

(2)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①增其坦制

②屬予作文以記之

③前人之述備矣

④去國懷鄉(xiāng)

(3)找出贊揚滕子京政績的句子,并工整準確地抄寫在下面。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膝子京的勸勉,結尾作者發(fā)出“微斯人,吾誰與歸"

的慨嘆。就全文來看,這句話有何言外之意?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這兩句話因其文質(zhì)兼

美而膾炙人口,請選擇你感受最深的一句,結合《岳陽樓記》和自己的生活談一談你的體

會。

【答案】(1)北宋;文正

(2)原有的;同"囑",囑托;詳盡;國都

(3)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4)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

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5)略

【解析】【分析】(1)根據(jù)對這篇文章文學常識的積累答題即可。

(2)根據(jù)平時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句意理解詞語意思,注意"屬"是通假字,"國"這里是

"國都"的意思,不要理解為"國家"。

(3)本文第一段首先寫滕子京謫守巴陵郡,然后寫第二年滕子京取得的政績,這句話是:

政通人和,百廢俱興。意思是:政務順利,百姓和樂,各種荒廢了的事業(yè)都興辦起來了。

注意書寫要正確、工整、規(guī)范。

(3)結尾句"微斯人,吾誰與歸”,意思是如果沒有這種人,我與誰一道呢?這種人即上段

說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居廟堂之高而憂其民,居江湖之遠而憂其君的人。因此這句

話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從這篇文章的寫作目的看,

這篇文章是滕子京在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后囑咐作者寫的,因此也有希望滕子京具有古

仁人之心,志存高遠的意思。

(4)此題在理解這兩句話的基礎上再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談體會即可。"不以物喜,不以己

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的是一種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古仁人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他們把自己的悲喜與國家和人們聯(lián)系在一起,因此我們也要學習古仁人這

種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故答案為:⑴北宋;文正

⑵①原有的;②同"囑",囑托;③詳盡;④國都

(3)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⑷一方面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遠;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達了自己愿與古仁

人同道的曠達胸襟和遠大抱負。

(5)略

【點評】⑴本題考查對文學常識的積累能力。本題涉及中國古代和當代作家作品,既要注

意積累表面的知識,如作者、背景、寫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等,又要知道一些細

節(jié),做到積少成多,逐步深化印象。

⑵本題考查對常見文言實詞意義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題要借助于平時的知識積累,因此平

時要對文言詞語歸類記憶。如文言實詞可從詞類活用、古今通假、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

多方面歸類。解題時,如遇到課本中學過的,可運用聯(lián)想法,結合語境分析比較做出選

擇。

③本題考查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及漢字的書寫能力。答題時要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基礎上根

據(jù)題意從文中篩選出合適的語句即可。而書寫的時候,不但要把字寫準確,而且要求規(guī)

范、美觀。

⑷本題考查賞析句子內(nèi)涵的能力。解答這類試題,不要只浮于語句的表面意義,還應立足

于相關重點語段,聯(lián)系上下文,結合文章語境,聯(lián)系文章主題,進行研讀和探究。

⑸本題考查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chuàng)意的解讀的能力。做這樣的題,首先要認真閱讀

文章,理解文章內(nèi)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礎上談從中受到的啟示。開放性試題,

只要觀點明確,有理有據(jù),文通句順,書寫認真即可。

10.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范仲淹二歲而孤,母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世家,感泣辭母,去之南都,

入學舍,晝夜苦學,五年未曾解衣就寢?;蛞够璧。m以水沃面,往往粥①不繼,日戾②

始食,遂大通六經(jīng)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

而樂也!”

【注】①粥:稠粥。②日戾:太陽偏西。

(選自《范仲淹苦學》)

(1)解釋下列句子中劃線詞的意思。

①范仲淹二歲而孤________

②日戾始食

(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

或夜昏怠,輒以水沃面。

(3)結合選文內(nèi)容說說范仲淹是個怎樣的人?

【答案】(1)幼而無父;才

(2)有時候晚上覺得困倦疲憊,就用誰洗臉。

(3)勤奮好學,有遠大的政治抱負。

【解析】【分析】(1)根據(jù)平時對文言詞語的積累及句意理解句子意思,注意"始”這里是

才的意思。

(2)翻譯文言文句子,首先看是否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關鍵詞語翻譯準確,最后再根據(jù)

現(xiàn)代漢語的規(guī)范翻譯。①或:有時;輒:于是,就;沃:洗。故此句可以翻譯為:有時

候晚上覺得困倦疲憊,就用誰洗臉。

(3)結合范仲淹的動作和語言分析,從"五年未曾解衣就寢?;蛞够璧?,輒以水沃面,往

往粥①不繼,日戾始食”可以看出范仲淹勤奮好學;從"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

而樂也“可以看出范仲淹有遠大的政治抱負。

故答案為:⑴①幼而無父;②才

⑵有時候晚上覺得困倦疲憊,就用誰洗臉。

⑶勤奮好學,有遠大的政治抱負。

【點評】⑴本題考查理解文言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詞語的含義時要注意文言詞語的特殊

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和古今異義;要能結合具體語境來準確辨析即可。

⑵本題主要考察文言文句子的翻譯。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要抓住翻譯的關鍵得分點,得分點

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關鍵詞語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對應翻譯,做好換、留、冊h補、調(diào)。

⑶本題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答這樣的題,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內(nèi)容和主旨的基礎上結

合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分析人物形象。

1L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

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

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

上①與群臣論止盜?;蛘堉胤ㄒ越?,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

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膚當去奢省費,輕徭③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