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語文科每日一練(附答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B/2C/wKhkGWW5t5-AZuxRAAKXMr7ixB0697.jpg)
![暑假語文科每日一練(附答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B/2C/wKhkGWW5t5-AZuxRAAKXMr7ixB06972.jpg)
![暑假語文科每日一練(附答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B/2C/wKhkGWW5t5-AZuxRAAKXMr7ixB06973.jpg)
![暑假語文科每日一練(附答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B/2C/wKhkGWW5t5-AZuxRAAKXMr7ixB06974.jpg)
![暑假語文科每日一練(附答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2B/2C/wKhkGWW5t5-AZuxRAAKXMr7ixB0697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每日一練(一)
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在現(xiàn)有的認知中,科學與藝術(shù)相去甚遠??茖W屬于理工科,藝術(shù)屬于人文學科;科學家
往往被想象為一絲不茍、衣著整潔,藝術(shù)家則是不修邊幅的形象:科學研究是集體協(xié)作、分
工明確,藝術(shù)創(chuàng)作是內(nèi)心獨白;科研成果通常表現(xiàn)為公式、符號,高深莫測,藝術(shù)作品則非
常親和,大家都懂。概括來說,科學和藝術(shù)最大的不同是:科學求真,藝術(shù)求美。
但是,一些科學家并不認同科學和藝術(shù)的分歧。物理學家李政道認為:“科學和藝術(shù)的
共同基礎(chǔ)都是創(chuàng)造力,追求的目標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所以科學、藝術(shù)之間并沒有我們想象
的那么不同?!庇锢韺W家狄拉克表示:“讓一個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實驗更
重要?!睌?shù)學家外爾甚至說:“我一輩子就是想把真和美結(jié)合在一起,如果實在結(jié)合不了,
我就選擇美??茖W理論的成就在于美學價值,缺陷的地方恰恰就是藝術(shù)上不足的地方?!?/p>
頂級科學家高調(diào)宣傳“美高于真”,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其實,science(科學)
這個詞來自拉丁文scientia(科學),表達的是希臘■文episteme(知識)的意思。而藝術(shù)、
技術(shù)等詞統(tǒng)統(tǒng)來自希臘文techne(藝術(shù))一詞。古希臘人認為,藝術(shù)、技術(shù)是比科學“低
等”的存在。為什么?因為在他們看來,自然高于人工,越是沒用的東西越高級,越是自由
的事物越是無功利??茖W研究自然的奧秘,崇尚科學就是遵循自然;而藝術(shù)、技術(shù)的產(chǎn)生,
本質(zhì)上都是造出了自然界本來沒有的東西,是違背自然的??茖W重要而藝術(shù)不重要,是因為
藝術(shù)有實用價值,有功利目的,在“自然”的層面比較低級。
科學和藝術(shù)的分化并不是古以有之,啟蒙運動的時期,科學、藝術(shù)才正式成為兩個門類,
至今不過二三百年。近代以來,科學處于下行的過程,從高高在上的地位慢慢跌落到工匠層
面,由純粹科學變成技術(shù)科、技藝科,由求真的科學變成求力的科學。與此同時藝術(shù)不斷上
升,從低級的實用之學慢慢演變?yōu)榫哂屑兇鈱徝佬再|(zhì)的自由之藝,這個時候它才獲得高雅的
境界,具有陶冶心靈的力量。但無論如何,“自由”是它們共同的源頭。因此,一旦涉及自
由,科學和藝術(shù)就認出了彼此,頂級的科學家和頂級的藝術(shù)家就產(chǎn)生了“美就是真”的認同
感?,F(xiàn)在時常有人說,“生活很枯燥,學一點藝術(shù)?!比绻阉囆g(shù)看作“放松、消遣”的手
段,那是在貶低藝術(shù),科學也是一樣。只有進入自由境界中,科學才能呈現(xiàn)為藝術(shù),人們才
能真正領(lǐng)悟什么是科學精神。(摘編自吳國盛《科學與藝術(shù)》)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科學與藝術(shù)的區(qū)分是顯著的,但是也有許多頂級的科學家、藝術(shù)家強調(diào)科學與藝術(shù)之
間的相似性。
B.物理學家李政道認為,科學與藝術(shù)有許多相同之處,創(chuàng)造普遍的真理,是藝術(shù)和科學
的共同特征。
C.希臘人曾尊科學貶藝術(shù),今人則尊藝術(shù)貶科學,因為藝術(shù)演變?yōu)榱思兇鈱徝?,而科學
多追求實用。
D.作者認為,科學與藝術(shù)從近代社會以來開始分化,但他們都有共同的起源,頭脫胎于
希臘母體。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首段從多個層面論述科學與藝術(shù)的不同,作者認為求真與求美四科學與藝術(shù)的最
大區(qū)別。
B.文章引用三位科學家的話進行道理論證,把科學與藝術(shù)相聯(lián)系,強調(diào)科學發(fā)現(xiàn)中的審
美因素。
C.文章論證思路清晰,用每段首句概括引出下文,圍繞科學與藝術(shù)的異質(zhì)性與關(guān)聯(lián)性進
行論述。
D.文章追根溯源,幫助讀者了解科學與藝術(shù)的關(guān)系:剖古析今,闡明自由是藝術(shù)和科學
的共同源頭。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數(shù)學家外爾一輩子就想把真和美結(jié)合,結(jié)合不了,他就選擇美,可見他認為藝術(shù)比科
學更重要。
B.古希臘人認為,科學研究自然的奧秘,藝術(shù)創(chuàng)造自然沒有的東西,科學高于藝術(shù),所
以自然高于人工。
C.一旦科學與藝術(shù)都涉及到它們共同的源頭自由時,科學家和藝術(shù)家們就會認同“美就
是真”。
D.“科學技術(shù)是第一生產(chǎn)力”,將科學與技術(shù)相提并論為生產(chǎn)力,體現(xiàn)出近代科學對實
用價值的追求。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
水調(diào)歌頭?平山堂用東坡韻
方岳①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紅。蘆葉蓬舟千里,菰菜苑羹②一夢,
無語寄歸鴻。醉眼渺河洛,遺恨夕陽中。
騰洲外,山欲暝,斂眉峰。人間俯仰陳跡,嘆息兩仙翁。不見當時楊柳?,只是從前煙雨,磨
滅幾英雄。天地一孤嘯,匹馬又西風。
注:①方岳,南宋詞人。②《晉書?張翰傳》:“翰因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萄羹,遂命駕而歸。"③
歐陽修《朝中措?平山堂》詞中有“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句。
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兩句,形象地描繪出江南秋雨后蒼翠一片、晴空如洗的美景,反襯
了詩人濃濃的愁情。
B."菰菜蘊羹”用張翰的典故表達思歸之意,但后面加上“一夢"兩字,就否定了此事的現(xiàn)實性,只
好“無語寄歸鴻”了。
C.下片起首寫遠山在黃昏中的姿態(tài),暮色中遠山斂下了它的眉峰,使用擬人手法將愁苦的感情
移入物中,景中帶情。
D.這首詞從登平山堂所見景物寫起,轉(zhuǎn)入抒情、議論,風格近乎辛派詞風,雄渾浪漫、暗含悲涼,
表達詞人傷懷之情。
5."天地一孤嘯"包含著怎樣的豐富意蘊?
每日一練(二)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趙阿哥潘,土播思烏臧掇族氏。始附宋,啰抄趙氏。世居臨洪。祖巴命,富甲諸羌。父
阿哥昌,貌甚偉,有力兼人,金貞祐中,以軍功至熙河干廛傻。金亡,保蓮花山,以其眾來
歸。皇子闊端之鎮(zhèn)西土也,承制以阿哥昌為疊州安撫使。時兵興,城無居人,至則招逃亡,
立城壘,課耕桑以安輯之,年八十,卒于官。
阿哥潘事親以孝聞,從伐蜀,與宋都統(tǒng)制曹友聞屢戰(zhàn),勝負略相當,以破大安功最,授
月冬臨洪府事。斬朝天關(guān),乘嘉陵江至閩州,獲蜀船三百艘。攻利州,生得其劉太尉,戰(zhàn)敗
宋師于川。宋制置使劉雄飛進攻青居山,阿哥潘擊之,宵潰,四川大震。進逼成都,略嘉定,
平峨眉太平寨,擒其將陳侍郎、田太尉,余眾悉降。大小五十余戰(zhàn),皆先陷陣,皇子賜以金
甲、銀器。歲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臨天見而奇之命攝元師城益昌。時宋兵屯兩川,
堡柵相望,矢石交擊,歷五年而城始完。憲宗出蜀,以阿哥潘為選鋒,攻西安,下之,賜金
符,授臨洪府元帥。帝駐釣魚山,合州守將王堅夜來斫營,阿哥潘率壯士逆戰(zhàn),手殺數(shù)十百
人,堅遂引去。明日陛見,帝喜曰:“有臣如此,朕復何憂!”喝黃金五十兩,名目拔都。
中統(tǒng)建元,詔還鎮(zhèn)臨洪。歲饑,發(fā)私原以賑貧乏。給民農(nóng)種粟二千余石、蕪菁子百石,人賴
不饑??ぎ斂椎?,傳置旁午,有司敝于供給。阿哥潘以私馬百匹克驛騎,羊千口代民輸。帝
聞而嘉之,詔京兆行省酬其直。阿哥潘曰:“我豈以私惠而邀公賞耶!”卒不受。以軍事赴
青居山,道為宋兵所邀,遂死于敵。謚日桓勇。
(選自《元史.列傳第十》)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歲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臨跳/見而奇之/命攝元帥/城益昌
B.歲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臨跳/見面奇之/命攝元帥/城益昌
C.歲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臨洗見/而奇之/命攝元帥/城益昌
D.歲壬子/世祖以皇弟南征大理/道出臨濟/見而奇之/命攝元帥/城益昌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賜姓”是天子根據(jù)某人祖先所生之地或其功績而賜予姓氏,多以國姓賜之,以示褒
寵。
B.“節(jié)度使”,古代官名,唐代開始設(shè)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初廷賜以旌節(jié),
故稱。
C.“同知”即知府,正五品,因事而設(shè),每府設(shè)一二人,無定員,其辦事衙署稱“廳”。
D.“傳”,古代設(shè)于驛站的房舍,“舍相如廣成傳舍”的“傳舍”即驛站所設(shè)供行人休
息的房舍。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阿哥潘出身名門,家世顯赫。祖父巴命富甲一方,父親阿哥昌因軍功而官至河節(jié)度使,
歸附蒙古政權(quán)
后又任疊州安撫使,有治政安民之才。
B.阿哥潘作戰(zhàn)勇猛,屢建戰(zhàn)功。他跟從蒙古軍伐蜀,攻克大安,奪取朝天關(guān),繳獲蜀船,
生擒宋將,大
敗宋軍,占領(lǐng)嘉定,平定峨眉太平賽,戰(zhàn)功累累。
C.阿哥潘身先陷陣,深受器重。蒙古皇子、世祖、憲宗伐蜀時,都任用阿哥潘為先鋒;帝
駐釣魚山時,
阿哥潘又護駕有功,獲得賞賜。
D.阿哥潘體恤百姓,以私濟公。發(fā)生災荒,阿哥潘打開私人糧倉賑濟貧民;他用自己的馬
和羊為公辦事,
皇帝嘉獎他,他沒有接受。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至則招逃亡,立城壘,課耕桑以安輯之,年八十,卒于官。
(2)阿哥潘以私馬百匹充驛騎,羊千口代民輸。帝聞而嘉之,詔京兆行省酬其直。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5?6題。
杳杳寒山道寒山①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澗濱。
啾啾常有鳥,寂寂更無人。
淅淅風吹面,紛紛雪積身。
朝朝不見日,歲歲不知春。
【注】①寒山,唐代詩僧,又稱寒山子。傳為貞觀時人,一說大歷(唐代宗年號)時人,隱
居始豐(今浙江天臺)西之寒巖。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歌首聯(lián)寫"寒山""冷澗",一開始就把讀者帶進一個冷森森的境界,"杳杳"言山路深暗悠
遠,"落落"言澗邊寂寥空曠。
B.詩歌頷聯(lián)書寫山中鳥鳴聲歡快熱鬧,雖然沒有人來人往,但并不顯落寞,"啾啾"呈現(xiàn)有聲
之境,"寂寂"描摹無聲之境。
C.詩歌頸聯(lián)描寫山中氣候,用寒風、深雪表現(xiàn)出周圍環(huán)境的冷峻,"淅淅"寫風的動態(tài)之感,
"紛紛"寫雪的飛舞之狀。
D.詩的最后兩句與唐代詩人太上隱者《答人》的“山中無歷日,寒盡不知年”有異曲同工之妙,
流露出詩人淡出紅塵、超然物外的情趣。
6.這首詩語言特色鮮明,請簡要分析。
每日一練(三)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一部科學史,其實也是一部科學家的精神史。拉開歷史的長鏡頭,有些科學成果會因為
時間推移成為過去,而偉大的科學家精神總是長留歷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從大眾視野來
看,許多科學家的工作因為專業(yè)、神秘鮮為人知,但他們身上元氣充沛的求索精神,卻總能
直抵人心。從錢學森到屠呦呦,再到鐘揚、黃大年,杰出的科學家身上總有一種極為相似的
精神氣場:他們胸懷祖國、服務(wù)人民;他們勇攀高峰、敢為人先;他們追求真理、嚴謹治學;
他們淡泊名利、潛心研究;他們集智攻關(guān)、團結(jié)協(xié)作:他們甘為人梯、獎掖后學……他們將
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的新時代科學家精神鐫刻在大地上,鑄就中國科技創(chuàng)
新的豐碑。
沒有挺得起腰的科學家精神,很難有站得住腳的科學成果?!跋M麖V大院士弘揚科學報
國的光榮傳統(tǒng),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院士的寄語,也是
對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盼。今天,我們迎來了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同我國轉(zhuǎn)
變發(fā)展方式的歷史性交匯期,核心技術(shù)“卡脖子”的問題日益突出。如何突破核心技術(shù)、擺
脫受制于人的局面?如何實現(xiàn)從跟跑到并跑再到領(lǐng)跑的轉(zhuǎn)變?這既是時代之問,也為廣大科
技工作者提供了綻放光彩的機會。這就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瞄準世
界科技前沿,引領(lǐng)科技發(fā)展方向,肩負起歷史賦予的重任,男做新時代科技創(chuàng)新的排頭兵。
弘揚科學家精神,需要整個科學界來維護。這些年來,無論從論文數(shù)還是專利數(shù)看,中國科
研事業(yè)都可謂蒸蒸日上。但與此同時,一些學術(shù)不端行為,一些浮夸浮躁、投機取巧的行為
也不時出現(xiàn),比如人為夸大研究基礎(chǔ)和學術(shù)價值,無實質(zhì)學術(shù)貢獻者“掛名”等。這些行為
不僅侵蝕了科學家精神,也傷害了中國科學界的公信力??蒲姓\信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線,
認真是科學家的底色。只有嚴守科研倫理規(guī)范,守住學術(shù)道德底線,才能守護好科學家的品
格和尊嚴,催生真正一流的科研成果。
弘揚科學家精神,也需要全社會精心培育??茖W家精神代表著一個社會的精神高度,也
是一個社會共同的精神財富,沒有全社會的共同培育,科學家精神也難拔節(jié)生長。當我們期
待科學家心無旁鷲、“板髡坐得十年冷”,也要給予他們“數(shù)十年磨一劍”的科研環(huán)境;當
我們寄望所有科技工作者都能在專業(yè)上一絲不茍,也要相信專業(yè)的人辦專業(yè)的事,減少對科
研活動的微觀管理和直接干預:當我們希望科研回歸本真,同樣要在考核中破除“唯論文、
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傾向??傊?,科學的事業(yè),呼喚更加科學的管理。只有尊重科
技創(chuàng)新規(guī)律、科研管理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推動科技管理體制更加適應(yīng)建設(shè)世界科技強國
的需要,我們才能厚植科學家精神,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的科學家。
科學是沒有止境的事業(yè),某種程度上,科學家精神也體現(xiàn)為一種對于未知、對于人民的
熱愛。航天英雄楊利偉曾說,永遠記得第一次在太空俯瞰這顆水藍色星球的樣子,“我仔細
端詳這美麗的星球,生怕錯過一處風景,我深知這是億萬中華兒女夢寐以求的美景”。相信,
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仰望著浩渺的星空又關(guān)注著腳下的大地,一定會成就這
個時代最美的風景。
(何鼎鼎《用科學家精神激發(fā)科技創(chuàng)新》)
1.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弘揚科學家的精神,既要有科學家的求索精神,也要全社會的共同重視培育。
B.科學家有了強大的新時代精神氣場,就能鑄就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的新豐碑。
C.近年來,中國科研事業(yè)蒸蒸日上,公信力越來越強,主要表現(xiàn)在論文和專利。
D.要讓科研回歸本真,就要營造好的環(huán)境,要信任科學家,不要干預科研活動。
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guān)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文章采用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結(jié)構(gòu)逐層深入展開論證,思路清晰,邏輯嚴密。
B.第二段運用引用和正反解說法,論述了要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需要過硬的科學精神。
C.文章圍繞“科學家精神”這一論述對象,非常注重當下的實際情況,有很強針對性。
D.文章末段論證了科學事業(yè)無止境,正因為如此,科學家精神也體現(xiàn)為對未知對人民的
熱愛。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氐砸的一項是
A.在社會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科技成果有可能被新的技術(shù)替代被人們遺忘,但是偉大的
科學家精神定會
長存。
B.我國當下的科技創(chuàng)新既有令人欣喜的一面,也有亟需解決的內(nèi)困外憂,這正是科學家
精神大放光彩之
契機。
C.我國的科技需要實現(xiàn)厚植科學家精神,培育更多的一流科學家,就需要遵循各種規(guī)律,
讓科研管理體
制更加科學化。
D.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揚科學家精神,不懈努力奮斗,腳踏實地,對人民深深的熱愛,
就定會成為這個
時代最美的風景。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問題。
生查子?獨游西巖
辛棄疾
青山招不來,偃蹇““誰憐汝?歲晚太寒生,喚我溪邊住。
山頭明月來,本在天高處。夜夜入青溪,聽讀《離騷》去。
【注】偃蹇:ydnjidn?高聳的樣子。
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人游山,招山而不得,于是心生責怪青山傲慢之情;濃濃的怨恨,直接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
心的孤寂。
B.詞中的“喚”字奇妙,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青山的多情:寒冬臘月太孤單而主動邀我來到
溪邊同住。
C.下闋著重寫山中明月,敘寫明月從“來”到“去”,皆因詩人而起,展示了物、我、景、
情相互交融的情景。
D.這首詞題作《獨游西巖》,實為西巖夜讀,用筆輕靈,奇思妙趣,最后淺淺著筆,卒章顯
其志。
5.周濟在《宋四家詞選目錄序論》中評論這首詞:“斂雄心,變溫婉,成悲涼?!闭埥Y(jié)合詞的
最后兩句作簡要分析。
每日一練(四)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孔述睿,越州人。,科昌宇,膳部郎中。祖舜,監(jiān)察御史。父齊參,寶鼎令。述睿少與
兄克符、弟克讓,皆事親以孝聞。既孤,俱隱于嵩山。述睿好學不倦,大歷中,轉(zhuǎn)運使劉晏
累表薦述睿有顏、閔之行,游、夏之學。代宗以太常寺協(xié)律郎征之。轉(zhuǎn)國子博士,歷遷尚書
司勛員外郎、史館修撰。述睿每加恩命,暫至朝廷謝恩,旬日即辭疾,卻歸舊隱。德宗孽祚,
以諫議大夫銀章朱綬,命河南尹趙惠伯赍詔書、玄夕熏束帛,就嵩山以禮征聘。述睿既至,召
對于別殿,特賜第宅,給以廄馬,兼為皇太子侍讀。旬日后累表固辭,依前乞還舊山。詔報
之日:“卿懷伊摯匡時之道,有廣成嘉遁之風。養(yǎng)素丘園,屢辭命秩。朕以峭山問道,渭水
求師,亦何必務(wù)執(zhí)勞謙,固求退讓!無違朕旨,且啟乃心?!笔鲱<葢┺o不獲,方就職。久
之,改秘書少監(jiān),兼右盾手,再加史館修撰。述睿精于地理,在館乃重修《地理志》,時稱
詳究。而又性謙和退讓,與物無競,每親朋集會,嘗恂恂然似不能言者,人皆敬之。時令狐
晅亦充修撰,與述睿同職。晅多以細碎之事侵述睿,竟不與爭,時人稱為長者。貞元四年,
命赍詔并御饌、衣服數(shù)百襲,往平?jīng)雒藭幖老輾{將士骸骨,以述睿性精態(tài)故也。九年,以
疾上表,請罷官。道丕進報二旦朕必卿德重朝端什教風僚丕宣之教所題便深木依親說煨宴悉
也。述睿再三上表,方獲允許,乃以太子賓客賜紫金李卷致仕,放還鄉(xiāng)里。仍賜帛五十匹,
衣一襲。故事,致仕還鄉(xiāng)者皆不給公乘,德宗優(yōu)寵儒者,特命給而遣之。貞元十六年九月卒,
年七十一。贈工部尚書。(節(jié)選自《新唐書?卷一百
九十二》)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詔不許報之/日/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風俗/不言之教/所賴攸深/未依來請/想宜悉也
B.詔不許/報之日/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風俗/不言之教所賴/攸深未依/來請想宜悉也
C.詔不許/報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風俗/不言之教/所賴攸深未依來請/想宜悉也
D.詔不許報之/曰/朕以卿德重朝端/行敦風俗/不言之教所賴/攸深未依/來請想宜悉也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曾祖,“九族”之一,指父親的祖父?!熬抛濉卑错樞蛞话阒父咦妗⒃?、祖父、父
親、已身子孫、
曾孫、玄孫。
B.踐祚,即“踐昨”,意指走上東階而成為主位或主祭,后多用于帝王登基、壽誕冊封
等活動,也做“踐
昨”。
C.庶子,官名,與“妾生之子”意思不同,原本為掌諸侯卿大夫的庶子教育事務(wù),后為
太子官屬。
D.魚袋,唐宋時官員佩戴之物,常與官服共同體現(xiàn)官階等級。文中“紫金魚袋”則表示
官員“著紫衣袍,
佩金魚袋”。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述睿孝順好學。他少時與兄弟共同以孝順聞名,又好學不倦,人以為其有先賢之風,
多次上表推薦。
B.孔述睿喜好隱居。他曾隱居嵩山,代宗時雖屢授官職,但每受皇命,就先謝恩朝延,一
月后就稱病告辭,
重歸山林。
C.孔述睿頗受重視?;实墼藬y帶詔書與束帛赴山中邀請他做官,并賜子宅第、馬匹,
以誠心挽留他做
官。
D.孔述睿性格謙和。他與人交接淡靜,每次親朋好友歡聚,總是溫順恭謹?shù)臉幼?,似不?/p>
言談。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晅多以細碎之事侵述睿,述睿竟不與爭,時人稱為長者。
(2)故事,致仕還鄉(xiāng)者皆不給公乘,德宗優(yōu)寵儒者,特命給而遣之。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5~6題。
示兒子
陸游
祿食無功我自知,汝曹何以報明時?
為農(nóng)為士亦奚異,事國事親惟不欺。
道在六經(jīng)寧有盡,躬耕百畝可無饑。
最親切處今相付,熱讀周公七月詩⑶。
[注]七月詩:指《詩經(jīng)?風?七月》,是一首描寫農(nóng)民勞作和生活的農(nóng)事詩。
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詩的首聯(lián)以問句領(lǐng)起全篇,自然引出下文詩人對兒子的諄諄教誨。
B.詩人指出,不論是侍奉父母還是服務(wù)國家,“不欺”都是至關(guān)重要的。
C.詩人認為,生逢“明時”不必讀書求仕,“躬耕”才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
D.詩人在最后強調(diào),自己傳授給兒子的人生道理是最為真切、確實的。
6.詩人指出“道在六經(jīng)寧有盡”,又讓兒子“熟讀周公七月詩”,對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每日一練(五)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I?4題。
況鐘,字伯律,靖安人。初以吏事尚書呂震,奇其才,薦授儀制司主事。遷郎中。
宣德五年,帝以郡守多不稱職,會蘇州等九府缺,皆雄劇地,命部、院臣舉其屬之廉能
者補之。鐘用尚書蹇義、胡浚等薦,擢知蘇州,賜卷以遣之。
蘇州賦役繁重,豪猾舞文為奸利,最號難治。鐘乘傳至府。初理事,群吏環(huán)立請判牒,
鐘佯不省。左右顧問,惟吏所欲行止。吏大喜,謂太守暗,易欺。越三日,召詰之曰:“前某
事宜行,若止我;某事宜止,若強我行;若輩舞文久,罪當死?!绷㈤葰?shù)人,盡斥屬僚之
貪虐腐懦者。一府大震,皆奉法。
當是時,屢詔減蘇、松重賦。鐘與巡撫周忱悉心計畫,奏兔七十余萬石。凡忱所行善政,
鐘皆協(xié)力成之。所積濟農(nóng)倉粟歲數(shù)十萬石,振荒之外,以代民間雜辦及逋租。其為政,纖悉
周密。嘗置二薄識民善惡,以行勸懲。又置通關(guān)勘合簿,防出納奸偽。置綱運簿,防運夫侵
盜。置館夫簿,防非理需求。
先是,中使織造采辦及購花木禽鳥者踵至??ぷ粢韵?,動遭笞縛。而衛(wèi)所將卒,時凌虐
小民。鐘在,斂跡不敢肆,雖上官及他省過其地者,咸心憚之。
鐘雖起刀筆,然重學校,禮文儒,單門寒士多見振贍。有鄒亮者,獻詩于鐘。鐘欲薦之,
或為匿名書毀亮。鐘曰:“是欲我速成亮名耳?!?立奏之朝。召授吏、刑二部司務(wù)。遷野*。
初鐘為吏時吳汪千思忠亦以更想家為吏部司務(wù)遇鐘有思至夏鐘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且令二
于給傳且韭無處途欲籟是報公耳2思思家素貧,未嘗緣故誼有所干。人兩賢之。
鐘嘗丁母憂,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J11六年,秩滿當遷,部民二萬余人,走訴巡
按御史張文昌,乞再任。詔進正三品俸,仍視府事。明年十二月卒于官。吏民聚哭,為立祠。
(節(jié)選自《明史》,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畫曲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初/鐘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wù)/遇鐘有恩至是/鐘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
/且令二子給侍/日/非無仆隸/欲籍是報公耳
B.初/鐘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wù)/遇鐘有恩至是/鐘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
且令二子給侍/日/非無仆隸欲籍/是報公耳
C.初/鐘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wù)/遇鐘有恩/至是鐘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
且令二子給侍/日/非無仆隸/欲籍是報公耳
D.初/鐘為吏時/吳江平思忠亦以吏起家/為吏部司務(wù)/遇鐘有恩/至是鐘數(shù)延見/執(zhí)禮甚恭/
且令二子給侍/日/非無仆隸欲籍/是報公耳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敕,中國古帝王或肱股之臣詔令文書的文種名稱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誡臣僚。
B.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多指政事言?!稄埡鈧鳌罚阂暿氯?,上書乞骸骨。
C.御史,秦始,御史是監(jiān)察性質(zhì)的官職,負責監(jiān)察朝廷、諸侯官吏,一直延續(xù)自清。
D.正統(tǒng),古代紀年法有干支紀年、年號紀年和王公年次紀年等,正統(tǒng)屬年號紀年法。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況鐘智謀過人,嫉惡如仇。群吏請他寫判牒時他裝作不懂,三天后以群吏不聽自己
的話為由下令處死其中幾個人,清邪風,樹正氣。
B.況鐘體貼民情,減免苛稅。他和巡撫周忱精心計劃,為百姓奏免賦稅七十余萬石;
并用所積累糧食賑濟災荒,代交民間雜賦和拖欠租賦。
C.況鐘心思縝密,興利除弊。他設(shè)通關(guān)勘合簿,防止惡人進出作假為惡;設(shè)綱運簿,
防止過往運夫私吞財物;設(shè)館夫簿,防止提出無理的需求。
D.況鐘政績卓著,深受愛戴。他任期已滿當升遷,府中百姓前往請求張文昌讓況鐘繼
續(xù)任職;況鐘死于任上,吏民相聚哭悼,立祠致祭。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鐘在,斂跡不敢肆,雖上官及他省過其地者,咸心憚之。(5分)
(2)鐘嘗丁母憂,郡民詣闕乞留,詔起復。(5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完成問題。
紅梅①(蘇軾)
怕愁貪睡獨開遲,自恐冰容不入時。故作小紅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
寒心未肯隨春態(tài),酒暈無端上玉肌。詩老②不知梅格在,更看綠葉與青枝。
(注)①此詩作于詩人貶謫黃州期間。②詩老:指蘇軾的前輩詩人石曼卿。他的《紅梅》詩
有這樣的句子:“認桃無綠葉,辯杏有青枝”。
5.對這首詩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首聯(lián)運用擬人手法寫出梅花不愿招致愁怨而貪睡的嬌憨之態(tài)。“自恐”句不是說梅花自己
真的擔心,而是含蓄地表達了不愿趨時的情感。
B.“酒暈”句是說梅花之色仿佛是人飲酒后臉上泛起的紅暈。面對百花盛開的“春態(tài)”,紅
梅心境幽寒,深自怵惕。
C.詩人以紅梅自況,“更看”一句表達了詩人對紅梅的綠葉與青枝的贊美。
D.詩歌融狀物、抒情、議論于一爐,刻畫了紅梅生機難抑,自成一片春光的獨特風流之態(tài)。
6.作者在尾聯(lián)提到“梅格”,請結(jié)合頷聯(lián)來分析“梅格”以及作者所表達的感情。
每日一練(六)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
芟俘涉,字希文,唐宰相履冰之后。仲淹二歲而孤,母更適長山朱氏,從其姓,名說。
少有志操,既長,知其世家,乃感泣辭母,去之應(yīng)天府,依戚同文學。晝夜不息,冬月憊甚,
以水沃面;食不給,至以糜粥繼之,人不能堪,仲淹不苦也。舉速古第,為廣德軍司理參軍,
迎其母歸養(yǎng)。改集慶軍節(jié)度推官,始還姓,更其名。
木等午干,章獻太后將以冬至受朝,天子率百官上壽。仲淹極言之,且曰:“奉親于內(nèi),
自有家人禮,顧與百官同列,南面而朝之,不可為后世法?!鼻疑鲜枵?zhí)筮€政,不報。尋
通判河中府,徙陳州。
拜尚書禮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召還,判國子監(jiān),遷吏部員外郎、權(quán)知開封府。時呂
夷簡執(zhí)政,進用者多出其門。仲淹上《百官圖》,指其次第曰:“如此為序迂,如此為不次,
如此則公,如此則私。況進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夷簡不悅。他日,論建
都之事,仲淹日:“洛陽險固,而汴為四戰(zhàn)之地,太平宜居汴,即有事必居洛陽。當漸廣儲
蓄,繕宮室?!钡蹎栆暮啠暮喨眨骸按酥傺陀亻熤撘??!敝傺湍藶樗恼撘垣I,大抵譏切時
政。且曰:“漢成帝信張禹,不疑舅家,故有新莽之禍。臣恐今日亦有張禹,壞陛下家法?!?/p>
夷簡怒訴目:“仲淹離間陛下君臣,所引用,皆朋黨也?!敝傺蛯σ媲校墒橇T知饒州。殿中
侍御史韓瀆希宰相旨,請書仲淹朋黨,揭乏朝堂。于是秘書丞余靖上言曰:“仲淹以一言忤
宰相,遽加貶竄,況前所言者在陛下母子夫婦之間乎?陛下既優(yōu)容之矣,臣請追改前命?!泵?/p>
年,夷簡亦罷,自是朋黨之論興矣。夷簡再入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憾。仲淹頓首謝口:“臣
鄉(xiāng)論蓋國家事,于夷簡無憾也。”
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韭賓客不直肉妻子衣食僅熊自充。而好施
予,泛愛樂善。死之日,四方聞?wù)?,皆為嘆息。
(《宋史?范仲淹傳》,有刪節(jié))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
充。
B.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
充。
C.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
充。
D.仲淹內(nèi)剛外和/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后雖貴非賓客/不重肉/妻子衣食/僅能自
充。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仲淹,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謚號“文正”,世稱范文正公。
B.古代科舉中通過殿試試者,稱為進士;進士第是考選進士,錄取時排列的等第。
C.天圣七年即中國傳統(tǒng)歷法“農(nóng)歷”的天干地支紀年稱號,2020年屬“庚子年”。
D.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時間在陽歷12月21至23日,冬至過后開始“數(shù)九”。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范仲淹兩歲時喪父,從小就立有志向,有節(jié)操,跟隨母親到應(yīng)天府投靠親戚學習。
B.范仲淹曾上奏章請?zhí)筮€政,沒有得到答復;不久做河中府通判,被貶謫到陳州。
C.范仲淹曾借《百官圖》陳述官員升遷的正常序列,意在建議朝廷要公正任用大臣。
D.皇帝告誡范仲淹要消除先前對呂夷簡的怨恨,范仲淹說都是關(guān)乎國家,沒有怨恨。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仲淹乃為四論以獻,大抵譏切時政。
(2)夷簡再入相,帝諭仲淹使釋前撼。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送楊子
李白
斗酒渭城邊,坤頭耐醉眠。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
看君潁上去,新月到家圓。
5.下列各項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送別詩,詩人融情于酒,又寄情于景。酒是李白詩文的一大母題,詩人或是因
酒而生情或是借酒澆愁,酒早已成為了李白詩歌的象征之一。
B.首聯(lián)"斗酒渭城邊,講頭耐醉眠”描寫的是送別的地點以及送別酒宴的熱鬧場景。詩人以
被送行人的目的地起興,宕開一筆,鋪陳敘述。
C.頷聯(lián)運用了借代的修辭手法,對仗工整,使詩文具有形式、音韻之美,而"梨花""楊葉"
的意象又具有唐詩典型的形象美的特點,給人以無盡的想象。
D.頸聯(lián)"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是全詩的點題之句,明確地交代了舉行酒宴的目的是送
別友人。
6.李白"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請賞析這兩
聯(lián)詩句,比較其所運用的手法,所描寫的對象,所創(chuàng)造的情境以及所表達的情感的異同。
每日一練(七)
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問題。
嗅梅
無盡藏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
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首詩中“盡日”交代了尋春心情的急切和行動的持久,“踏遍隴頭云”用夸張手法
表現(xiàn)出尋春的艱辛。
B.第一首詩“笑”字意味豐厚,既有對自己艱苦尋春而不見春的暗笑,也有對歸來后感受
到春就在身邊的自得。
C.第二首詩情感富有變化:詩人因?qū)ご翰坏枚锵Ш瓦z憾,因看到大林寺桃花盛開而驚異,
因發(fā)現(xiàn)春景尚在而欣喜。
D.兩首詩語言華麗,構(gòu)思精巧,立意新穎,既富有情趣,又包含深刻哲理,讀來耐人尋味,
感覺耳目一新。
2.兩首詩蘊含的哲理有何異同之處?請簡要分析。
3.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望岳》中寫出細望之所見,表現(xiàn)作者心情激蕩和眼界開闊的句子
是,。
(2)“比興”是《詩經(jīng)》中常用的手法,《氓》以,
喻女子年老色衰。
(3)屈原在《離騷》中開創(chuàng)“香草美人”的比興手法常為后世文人追隨認同。蘇軾《赤壁賦》
中“,”兩句也運用了類似寫法。
(4)《雁門太守行》中,李賀借用典故表現(xiàn)將士忠君報國,視死如歸的崇高精神的詩句是: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
"墨子號”是由我國科學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它解決
了一直令科學家們的量子通信信號受制于光纖的難題。自2016年升空以
來,它完成了一系列科學實驗,將中國的量子通信帶到了世界前沿,是量子衛(wèi)星
領(lǐng)域的領(lǐng)軍者。
量子天生就是個防竊聽神器,具有不可分割和不可復制的特性,(),
護送著機密的信息一起到達接收方。計算能力再強、破解密碼技術(shù)再高的竊聽者
即便再善于偽裝,一旦碰上了不可分割、不可復制且具有糾纏效應(yīng)的量子密鑰,
便會,被抓現(xiàn)行。
量子通信是迄今為止被證明了的''無條件安全”的克服了經(jīng)典加密技術(shù)安全
隱患的通信方式??梢允箼C密信息,從根本上解決國防、金融、政務(wù)、
商業(yè)等領(lǐng)域的信息安全問題。如果說地面量子通信構(gòu)建了一張連接每個城市、每
個信息傳輸點的“網(wǎng)”,那么“墨子號”就像一桿將這張網(wǎng)射向太空的“標槍”。
“天地網(wǎng)”織就后,海量信息將實現(xiàn)“無條件”安全傳輸。
4.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成語,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無能為力名不虛傳不打自招無懈可擊
B.束手無策名副其實不打自招天衣無縫
C.無能為力名不虛傳原形畢露天衣無縫
D.束手無策名副其實原形畢露無懈可擊
5.下列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的語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再加上糾纏效應(yīng),足以擔當起保鏢的職責
B.并且能擔當起保鏢的職責,利用糾纏效應(yīng)
C.不但利用糾纏效應(yīng),而且擔當起保鏢的職責
D.不但擔當起保鏢的職責,而且利用糾纏效應(yīng)
6.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量子通信是迄今為止被證明了的克服了經(jīng)典加密技術(shù)安全隱患的“無條件
安全”的通信方式。
B.量子通信是迄今為止被證明了的“無條件安全”的消除了經(jīng)典加密技術(shù)安
全隱患的通信方式。
C.量子通信是迄今為止被證明了的“無條件安全”的彌補了經(jīng)典加密技術(shù)安
全隱患的通信方式。
D.量子通信是迄今為止被證明了的消除了經(jīng)典加密技術(shù)安全隱患的“無條件
安全”的通信方式。
每日一練(八)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送韓將軍還邊
李益
白馬羽林兒,揚鞭薄暮時。
獨將輕騎出,暗與伏兵期。
雨雪移軍遠,旌旗上壟遲。
圣心戎寄?重,未許讓恩私。
[注]①戎寄:指所交托的軍務(wù)。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A.本詩一反送別的傷感,既寫出皇帝委以重任,也暗含羨慕與激勵之意。
3.B.首聯(lián)點明時間,照應(yīng)標題,以簡練之筆展現(xiàn)出羽林將士意氣風發(fā)之姿。
4.C.頷聯(lián)暗用典故,借李廣率少量騎兵智退匈奴的典故來刻畫韓將軍形象。
5.D."旌旗上壟遲"運用比喻手法,寫出了還邊軍隊人數(shù)之多和行軍遲緩。
6.2.孫武認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蹦阏J為詩人筆下的韓將軍具備"將者"的哪幾個特點?
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題。
趙時春,字景仁;平?jīng)鋈?。幼與群兒嬉,輒列旗幟,部勒如兵法。年十四舉于鄉(xiāng)。逾四
年,為嘉靖五年,會試第一。選庶吉人,尋轉(zhuǎn)兵部。九年七月,上疏日:“陛下以災變求言
已旬月,大小臣工率浮詞面謾。蓋自靈寶知縣言河清受賞都御史汪金宏繼進甘露今副御史徐瓚
訓導范仲斌進瑞麥指揮使張楫進嘉禾奧及御史楊東乂進鹽華禮部尚書李時再請表賀。仲斌等
不足道,金玄、贊司風紀,時典三禮,乃罔上欺君,壞風傷政?!钡圬熎渫?,且今獻說言善
策。時春惶恐引咎未對。帝趣之,于是時春上言。帝覽之,益怒,下詔獄掠治,黜為民。久
之,選東宮官屬,起翰林編修兼司經(jīng)局校書。
帝有疾,時春與羅洪先、唐順之疏請東宮御殿,受百官正旦朝賀。帝大怒,復黜為民。
京師被寇,朝議以時春知兵,起兵部主事,贊理京營務(wù),統(tǒng)民兵訓練。大將軍仇鸞倡馬市,
時春憤曰:“此秦檜續(xù)耳。身為大將,而效市伶,可乎?”忤鸞,為所構(gòu),幾重得罪。稍
遷山東僉事,進副使。
三十二年,摧僉都御史,巡撫山西。時春慷慨負奇氣,善騎射。慨寇縱橫,將帥不任職,
數(shù)謂人:”使吾領(lǐng)選卒五千,俺答,邱福不足平也?!弊鳌队苷摗?,論戰(zhàn)守甚悉。既秉節(jié)
鉞,益思以武功自奮。其年九月,寇入神池、利民諸堡,時春率馬步兵往御之。至廣武,諸
將畢會。謀報寇騎二千余,去兩舍。時春
援甲欲馳,大將李深固止之。時春大言曰:“賊知吾來必遁,緩追即不及?!彼觳唏R前。
及于大蟲嶺,伏兵四起,敗績。倉皇投一墩,守卒繾之上乃得免,泳軍竟覆。被論,解官聽
調(diào)。時春喜談兵,至是一戰(zhàn)而敗。然當是時將帥率避寇不擊。為督撫者安居堅城,遙領(lǐng)軍事,
無躬搏寇者,時春功雖不就,天下皆壯其氣。
(《明史》)
3.下列對文中畫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蓋自靈寶知縣言河清受賞/都御史汪^繼進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贊/訓導范仲斌進瑞麥
/指揮張楫進嘉禾及御史楊東又進鹽華/禮部尚書李時再請表賀/
B.蓋自靈寶/知縣言河清受賞/都御史汪^繼進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贊訓導范仲斌進瑞麥
/指揮張楫進嘉禾及御史楊東又進/鹽華禮部尚書李時再請表賀/
C.蓋自靈寶知縣言河清受賞/都御史汪^繼進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贊/訓導范仲斌進瑞麥
/指揮張楫進嘉禾/金滎及御史楊東又進/鹽華禮部尚書李時再請表賀/
D.蓋自靈寶/知縣言河清受賞/都御史汪^繼進甘露/今副都御史徐贊訓導/范仲斌進瑞
麥/指揮張楫進嘉未/金奈及御史楊東又進鹽華/禮部尚書李時再請表賀/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會試:科舉考試中的一種等級,由禮部主持,在京師舉行,第一名稱為“會元”。
B.庶吉士:官名,明朝初置,永樂二年始專隸屬于翰林院,選進士中長于文學及書法
者充任。
C.正旦:每年正月初一。在明代,百官在這天需朝賀天子,但太子不能受百官的朝賀。
D.節(jié)鉞:符節(jié)和斧鉞,象征權(quán)力。古代天子授與官員或?qū)浌?jié)鉞,作為加重權(quán)力的標
志。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趙時春敢于直言,充滿正氣。在上疏中,他嚴厲批評了朝臣以各種虛浮之詞迎合皇
帝的行為;大將軍仇鸞主張馬市,也遭到了他的批評。
B.趙春時善騎射,有軍事才能。京師遭遇敵寇時,曾主事兵部,訓練民兵。當時的將
領(lǐng)無法抵御敵寇橫行,他專門著書詳細論述了戰(zhàn)和守的策略。
C.趙春時希望在軍事上建立功業(yè),報效國家,但過高地估計了自己。故寇入侵時,他
不聽勸阻執(zhí)意追擊己經(jīng)離開兩夜的敵軍,最終廣武遇伏而被打敗。
D.趙春時有擔當有勇氣,得到了世人的認可。當時很多將領(lǐng)畏敵避戰(zhàn),督撫一類的官
員躲在堅固的城中,趙春時卻親自上陣與敵人作戰(zhàn)。
6.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時春惶恐引咎未對。帝趣之,于是時春上言。(5分)
(2)忤鸞,為所構(gòu),幾重得罪。(5分)
每日一練(九)
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1-2題。
臨江仙。
納蘭性德
點滴芭蕉心欲碎,聲聲催憶當初。欲眠還展舊時書。鴛鴦小字,猶記手生疏。
倦眼乍低細帙②亂,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燈孤。料應(yīng)情盡,還道有情無?
【注】①寫此詞時,與納蘭性德相知相守的妻子盧氏已離開人世。②綁帙,套在書上的
淺黃色布套,此處代指書箋。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點滴芭蕉”細處落筆,營造出凄涼、孤獨、憂愁的濃郁氛圍,奠定全詞感情基調(diào)。
B.上闋最后兩句寫出詞人因愛妻亡故,許久未寫“鴛鴦”二字,如今寫來,頗感手生。
C.“幽窗冷雨一燈孤”與湯顯祖的“愁萬種,冷雨幽窗燈不紅”意境相似,感情相近。
D.作者以日常生活情景入詞,語言簡凈,寫出了雨夜懷人時的心碎與無奈,感人至深。
2.“倦眼乍低細帙亂,重看一半模糊”兩句有何含意?請簡要分析。(6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3?6題。
翁正春,字兆震,侯官人。萬歷二十年,擢進士第一,授修撰,累遷少詹事。三十八年
十一月,日有食,正春極言闕失,不報。明年秋,萬壽節(jié)Q正春獻八罐,曰:清君心,遵
祖制,振國紀,信臣僚,寶賢才,謹財用,恤民命,重邊防。帝不省。王貴妃蒙,久不卜葬,
正春以為言。命偕中官往擇地,得吉。中官難以煩費,正春勃然白:“貴妃誕育元良②,奈
何以天下儉之?”奏上,報可。琉球中山王遣使入貢,正春言:“中山已入于倭,今使臣多
倭人,貢物多倭器,絕之,便矣;否,亦宜詔福建撫臣量留土物,毋俾入朝?!钡凼侵?。四
十年,進士鄒之麟分校鄉(xiāng)試,私舉子童學賢,為御史馬孟禎等所發(fā)。正春議黜學賢,謫之麟,
而不及主考官。給事中趙興邦、亓詩教因劾正春徇私。正春求去,不許。頃之,言官發(fā)韓敬
科場事,正春坐敬不謹,敬黨大恨。詩教復劾正春,正春疏辯,益求去。帝雖慰留,然自是
不安其位。尋改吏部,掌詹事府,以侍養(yǎng)歸。天啟元年,起禮部尚書,協(xié)理詹事府事??拐?/p>
忤魏忠賢,被旨譙責。明年,御史趙胤昌希指劾之,正春再疏乞歸。帝以正春嘗為皇祖講官,
特加太子少保,賜敕駟傳,異數(shù)也.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
度峻整終且無狎諳倦不傾倚暑不裸程月無流視見著肅然。
(節(jié)選自《明史?卷二百十六》)
[注]①萬壽節(jié):皇帝誕辰日。②元良:太子的代稱。
3.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
不傾倚/暑不裸程/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B.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
不傾倚/暑不裸程/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C.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
不傾倚/暑不裸程/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D.時正春年逾七十/母百歲率子孫/奉觴上壽/鄉(xiāng)閭艷之/正春風度峻整/終日無狎語/倦
不傾倚/暑不裸程/目無流視/見者肅然
4.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箴,古代以告誡規(guī)勸為主的一種文體,如箴銘,是古代??淘谄魑锘虮嫌糜谝?guī)
戒、褒贊的韻文。
B.薨就是死的意思,是諸侯以及王公大臣死時的專用字,也可以用于妃嬪和皇子公主
或者封王的貴族。
C.鄉(xiāng)試是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考生以舉人身份參加,一般在春天舉行,又叫
“春闈”或“禮闈”。
D.馳傳,指駕傳車急行;傳車,古代驛站專用車。文中因為翁正春曾做過皇祖講官,皇
帝“賜敕馳傳”,禮遇有加。
5.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翁正春忠誠正直,敢于錚諫。日食出現(xiàn)時他極力陳述朝廷的過失,萬壽節(jié)上向皇上
提出八點勸告,這些直言均未被采納。
B.翁正春深明國體,建言得當。他認為應(yīng)該詔令福建撫臣阻止已歸附倭人的琉球中山
王來朝入貢,這個建議得到皇帝認同。
C.翁正春遭人彈劾,辭官自辯。在處理韓敬科場事件中遭人彈劾而請求去職,皇帝雖
安慰留任他,卻不想讓他再擔任官職。
D.翁正春為人正派,不媚權(quán)貴。他因為抵觸魏忠賢被朝廷降旨斥責,后又遭趙胤昌借
機中傷彈劾,他就再次上疏乞請回鄉(xiāng)。
6.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中官難以煩費,正春勃然日:“貴妃誕育元良,奈何以天下儉之?”(5分)
(2)頃之,言官發(fā)韓敬科場事,正春坐敬不謹,敬黨大恨。(5分)
每日一練(十)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2題。
歲暮歸南山?
孟浩然
北闕②休上書,南山歸敝廬。
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
白發(fā)催年老。青陽③逼歲除。
永懷愁不寐,松月夜窗虛。
【注釋】①寫這首詩時,詩人正是四十歲,長安科考落第。②北闕:指帝宮。③青陽:
指春天。
1.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本詩首聯(lián)直抒胸臆,明確表達作者不再追求仕進,甘愿淡泊,志在歸隱的情感。
B.頷聯(lián)具體回憶了為官失意的緣由,其中含有才不被人識、良驥未通伯樂的委屈。
C.尾聯(lián)中的''虛"字既寫出了院落靜夜的空寂,也表露出作者內(nèi)心的空虛與落寞。
D.本詩語言看似淺近、明白如話,實則含蘊豐富層層輾轉(zhuǎn),語涉數(shù)意,悠遠深厚。
2.本詩與下面王維的《終南別業(yè)》均為歸隱之作,請結(jié)合具體詩句,簡要分析二者表達
感情的不同之處(6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6題。
觀德王雄,初名惠,高祖族子也。父紹,仕周,歷八州則卑、儻城縣公,賜姓叱呂引氏。
雄美姿儀,有器度,雍容閑雅,進止可觀。周武帝時,為太子司旅下大夫.帝幸云陽宮,衛(wèi)
王直作亂,以其徒襲肅章門,雄逆拒破之,乃進位上儀同,封武陽縣公,邑千戶。累舉右司
衛(wèi)上大夫。大象中,進爵祁國公,邑五千戶。高祖為烝相,雍州牧畢王賢謀作難,雄時為別
駕,知其謀,以告高祖。賢伏誅,以功授柱國、雍州牧,仍領(lǐng)相府虞候。周宣帝葬,備諸王
有變,令雄率六千騎送至陵所。進位上柱國。
高祖受禪,除左衛(wèi)將軍,兼宗正卿。俄遷右衛(wèi)大將軍,參預朝政。進封廣平王,食邑五
千戶,以邦公別封一子。雄請封弟士貴,朝廷許之?;蜃喔邼}朋黨者,上詰雄于朝。雄對曰:
“臣忝衛(wèi)宮闈,朝夕左右,若有朋附,豈容不知!至尊欽明睿哲萬機親覽潁用心平允奉法而
行此乃愛憎之理惟陛下察之?!备咦嫔钊黄溲?,察實。雄時貴寵,冠絕一時,與高潁、虞慶
則、蘇威稱為“四貴
雄寬容下上,朝野傾矚。高祖惡其得眾,陰忌之,不欲其典兵馬。乃下冊書,拜雄為
司空,外示優(yōu)崇,實奪其權(quán)也。雄無職務(wù),乃閉門不通賓客。尋改封清漳王。仁壽初,高祖
日:''清漳之名,未允聲望?!泵毞竭M地圖,上指安德郡以示群臣曰:“此號足為名德相稱
于是改封安德王。次瀘河鎮(zhèn),道疾而薨,時年七十一。帝為之廢朝,鴻臚監(jiān)護喪事。有司考
行,請速日懿。
片段選自《隋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2.1《地形和地勢》聽課評課記錄1
- 蘇州蘇教版六年級上冊數(shù)學第2單元《2-4分數(shù)乘分數(shù)》聽評課記錄
- 人教部編版九年級歷史下冊聽課評課記錄:第6課《工業(yè)化國家的社會變化》
- 挖機抵押貸款合同范本
- 供應(yīng)商一件代發(fā)協(xié)議書范本
- 不含地下室房產(chǎn)出租合同范本
- 移動公寓托管合同范本
- 安徽去年會考數(shù)學試卷
- 葡萄溝生字課聽評課記錄
- 粵教版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三章第1節(jié)《自然資源概況》聽課評課記錄
- 護理人文知識培訓課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課件
- 河南省三門峽市各縣區(qū)鄉(xiāng)鎮(zhèn)行政村村莊村名居民村民委員會明細
- 2023年全國各地高考英語試卷:完形填空匯編(9篇-含解析)
- 五年級上冊數(shù)學習題課件 簡便計算專項整理 蘇教版 共21張
- 疼痛科的建立和建設(shè)
- 運動技能學習PPT課件
- 第六編元代文學
- 高考語文古詩詞必背重點提綱
- 超星爾雅學習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蘭州大學版)》章節(jié)測試含答案
- 2020譯林版高中英語選擇性必修二單詞默寫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