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實習教案_第1頁
美術實習教案_第2頁
美術實習教案_第3頁
美術實習教案_第4頁
美術實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美術實習教案

人美版第九冊小學美術教案

認識中國畫

教學目的:

1、欣賞中國畫的作品范例,初步了解中國畫的特點。

2、了解學習中國畫的筆墨表現技法。

3、掌握正確運用點、線、面進行筆墨練習。

教學重點:掌握中國畫筆、墨、水分的特性。

教學難點:水分的運用和把握。

教具準備:毛筆、墨、國畫顏料、水罐、調色盤、生紙宣、抹布、報紙等。課時:一

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欣賞中國畫的優(yōu)秀范例,讓學生了解中國畫的魅力。

構圖,線條,色彩,書法等方面。

3、介紹中國畫使用的材料:

筆:常用的有羊毫、狼毫和兼毫三種。羊毫的毛質較軟,吸水量較大,適宜染色,狼毫

毛質較硬,彈性好,適宜勾線,兼毫是狼毫和羊毫的合制,有兩著的特性。

墨:有油煙和松煙兩類,我們常用的有“一得閣”墨汁。

紙:生宣紙或吸水性強的毛邊紙。

硯:塑料調色盤或普通的白瓷平底盤子。

水和盛器:調墨洗筆用的杯子一個。

顏料:軟管國畫顏料(水彩顏料也可代替)。

報紙:鋪墊在桌上,防止弄臟桌子。

抹布:用于吸筆上多余的水,課后清理桌面等。

4、講授筆墨的基本技法;

執(zhí)筆方法:

中鋒:運筆時筆桿垂直,筆尖在所畫線的中間。

側峰:偏鋒運筆。

運筆方法:

提、按、頓、挫、揉、拖、順、逆、勾勒、皴、擦等。

用墨:

焦墨、重墨、濃墨、淡墨、輕墨

一次用墨、二次用墨。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6、教師點評。

二、南瓜和辣椒(中國畫)教學目的:

1、了解國畫傳統(tǒng)寫意瓜果技法。

2、學習寫意南瓜和辣椒的簡單畫法,掌握基本的筆墨技能。

教學重點:理解瓜果的形態(tài)特征及筆墨的掌握運用。

教學難點:如何較好地運用筆墨生動地表現南瓜和辣椒。

教具準備:毛筆、墨、國畫顏料、水罐、調色盤、生宣紙等。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指導學生欣賞著名畫家齊白石的《南瓜》,引導學生了解南瓜的特點。

3、欣賞簡筆畫的南瓜和辣椒,加深學生對它們外形的理解,直觀辨別南瓜和辣椒外形

的差異。

4、教師示范作畫過程,進行具體的技法指導:

⑴南瓜:

用色:朱砂、藤黃

師:先把筆潤濕,朱砂調些藤黃,筆尖再蘸點顏色,從上而下,自左向右,側鋒用筆,

注意濃淡變化,約畫五、六筆,每一筆高低變化應有變化。

用墨:濃墨、焦墨。

師:等色稍干時,調濃墨用中鋒勾線,線條要粗礦有利,要有曲折頓挫及明顯的粗細變

化。

5、學生練習南瓜的畫法,教師巡視指導。

6、(生停)教師示范辣椒的作畫過程:

⑵辣椒:

用色:洋紅

用墨:濃墨

師:用濕筆蘸洋紅,一筆形成。再用干凈的筆尖蘸濃墨,勾畫辣椒的柄。

7、學生繼續(xù)練習,教師提醒注意用筆的濃淡干濕,落筆之前可在吸墨紙上先試一試墨

色。

8、教師板書南瓜和辣椒的用筆。

9、出示整張畫的完整構圖,并提上文字。

10、學生可根據熟練程度,畫一張相對完整的圖。

11,作業(yè)評講。

12、教師小結:

寫意公雞的畫法。

三、閩南佳果(中國畫)

教學目的:

1、進一步了解國畫傳統(tǒng)寫意瓜果技法。

2、學習寫意荔枝的簡單畫法,掌握基本的筆墨技能。

3、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理解荔枝的形態(tài)特征及筆墨的掌握運用。

教學難點:如何較好地運用筆墨生動地表現荔枝。

教具準備:毛筆、墨、國畫顏料、水罐、調色盤、生宣紙、報紙等。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指導學生欣賞著名畫家齊白石的《荔枝》,引導學生了解荔枝的生長特點。

3、欣賞簡筆畫的荔枝,加深學生對它外形的理解。

4、教師示范作畫過程,進行具體的技法指

1)用濕筆蘸洋紅,筆尖蘸一點濃墨,點荔枝半邊。

2)蘸少許水再蘸洋紅點出整個荔枝。

3)把筆洗干凈,蘸濃墨畫果柄。

4)用花青調墨再蘸濃墨點葉子,用濃墨勾葉脈、畫枝干。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教師提醒注意用筆的濃淡干濕,落筆之前可在吸墨紙上

先試一試墨色。

6、教師板書荔枝的用筆。

7、出示整張畫的完整構圖,并提上文字。

8、學生可根據熟練程度,畫一張相對完整的圖。

9、作業(yè)評講。

10、教師小結:

1)寫意荔枝的畫法。

2)用筆、用墨、用色的技巧和方法。

四、伸向遠方的路

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理解透視現象的基礎匕進一步學會用透視規(guī)律畫出街景。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比較、表現等方面的能力。

教學重點:表現近大遠小的路及路邊的景色。

教學難點:透視現象在路邊景色中的運用。

教具準備:繪圖鉛筆、橡皮、紙張、勾線筆、水彩筆、油畫棒等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組織教學。

2、復習透視現象知識。

3、導入課題《深向遠方的路》

師:我們知道如果我們站在馬路中間,會看到我們腳下的路很大,很寬,越往前看會怎

樣?

生:路越來越小。

師:好,那在路邊,還能看到些什么?

生:還有樹、房子、汽車、電線桿等

師:路邊的景色有什么變化?

生:近的大些,遠的小些。

4、教師示范錯誤的例子,讓學生找找其中的錯誤。

5、教師出示正確的范圖,讓學生觀察上面的景物特點。

6、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1、欣賞。

2、出示范圖:-是色彩對比強烈,一是色彩對比弱,讓學生判斷哪張好?

3、教師示范上色。

⑴畫主體。

⑵畫局部。

⑶調整大關系。

4、布置作業(yè)。

5、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6、作業(yè)講評。

7、教師小結。

8、教學反饋:

五、六面體平行透視

教學目標:

畫生活中的六面體物,培養(yǎng)觀察力,認識平行透視現象。

教學重點:平行透視特點認識。

教學難點:平行透視的畫法。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觀察六面體,回答問題。

師:大家看,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盒子,誰會畫?

學生上來示范。

師:他畫得對不對,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想想老師的問題,找找盒子的秘密,然后就

知道答案了。(介紹一下盒子上的術語,如:面、棱邊等)

⑴這個盒子有幾個面?六個

⑵盒子上有幾條棱邊有何特點?與桌面平行?垂直?(四條)

⑶垂直的棱邊都一樣長嗎?不一樣,前面的長一些,后面的短一些。

3、觀察幾張范圖,找找其中的錯誤。

4、教師小結:

六面體:長方體和立方體的統(tǒng)稱,它們由六個朝向不同的面組成。視平線:與畫者眼

睛高度一致,并與畫面平行的一條水平線。

心點:畫者眼睛正對著視平線上的一點。

消失點:又稱滅點,與畫面不平行且相互之間平行的直線,在畫面上越遠越靠攏,最后

消失于一點,稱為滅點。

5、引入六面體平行透視知識:六面體的一個面與畫面平行的透視,六面體的平行透視

由三組線組成,一組水平線,一組垂直線,另一組心點消失。

6、教師示范一水平透視六面體的畫法。

1)畫一六面體平行透視關系。

2)刻畫細部,抓住物體的特點,表現出盒子上的外包裝。

7、比較六面體不同擺放的透視感覺,引出成角透視知識。

師:剛才我們看到的六面體是一個面正對著我們,現在你能看到幾個面?(兩個)

師:你能用剛才的方法分析一下現在看到的這種現象嗎?(學生回答)。

8、教師小結:六面體成角透視:六面體的任何一個面都不和畫面平行的透視。它由三

組線組成,一組垂直線,另外兩組朝左右兩個消失點消失。

9、展示成角透視和平行透視的對比圖。

10、觀察自己帶來的六面體,從不同角度寫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11、作業(yè)評獎:展示優(yōu)秀的作業(yè),評獎不足的地方。

六、鐵絲造型

教學目的:

1、認識造型藝術新樣式,使學生學會用鐵絲塑造各種獨特的線條造型。

2、學習使用金工工具,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操作能力,發(fā)展學生獨立自我表現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造型藝術新樣式。

教學難點:學會用鐵絲塑造各種獨特的線條造型。

教具準備:各種顏色的鐵絲,尖嘴鉗、鐵絲鉗等工具。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出示--根鐵絲,導入課題《鐵絲造型》。

3、教師說明制作的注意事項。

⑴纏繞鐵絲要耐心、仔細。

⑵工具使用中注意不要傷了手,不要將鐵絲指向別人。

4、說明制作步驟:

⑴先在白紙上作“一筆畫”草圖進行構思。

⑵再將鐵絲彎曲成型。

⑶如果制作復雜的立體的鐵絲造型,先制作出幾個基本的部件,再進行組合。

5、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講評學生習作。

6、教學反饋。

七、兒童頭部比例

教學目的:

1、掌握頭部形態(tài)和五官位置比例。

2、認識兒童與成人頭部比例的區(qū)別。

教學重點:兒童頭部比例的認識。

教學難點:對“三停五眼”的理解和認識。

教具準備:繪圖鉛筆2B、4B、橡皮、紙張等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組織教學。

2、出示一張不正確的范圖,讓學生來找找其中的錯誤。

3、導入課題,學習《兒童頭部比例》。

4、請一同學上前來作模特,其他人觀察:

師:人的臉部五官是按照一定比例長的,如果個別五官的位置不對了,人就會看起來變

形了,我們先來看幾張圖片。

(師拿出范圖,幫助學生觀察)

師:看看這張畫怎樣?

生:鼻子太長了。

師:跟什么相比感覺長了?

生:和嘴巴這相比,感覺長了。

師:很好,再來看這張,怎樣?

生:感覺眼睛太高了,頭頂太短了。

師:很好,再看一張,有問題嗎?

生:兩眼的距離太遠了,而且太小了。

5、師拿出規(guī)范的圖片,學生報告觀察的結果:

我發(fā)現眉毛到鼻子和鼻子到下巴的距離-樣長,眼睛的大小要適中。師:觀察地非常

仔細,這就是我們在畫頭像中要學的頭部比例知識“三停五眼”。所謂的“三停五眼”就

是指成人的頭長以眼睛的位置為中線,從發(fā)際線到眉毛線、從眉毛線到鼻底線、從鼻底線

到下巴線這三個部分是一樣長的,這是“三?!?;“五眼”是指頭部的寬度以一個眼睛的

長度為單位,頭寬為五個眼睛的寬度。

6、教師講授畫頭像的步驟:

畫一個橢圓。找到頭長的中線,確定出眼睛的位置。再確定頭發(fā)線的位置,確定出“三

停”。把頭寬分為五分,取第二和第四份為眼睛的位置。確定出耳朵的大小??坍嫾毑?。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8、作業(yè)評講。

第二課時

1、復習成人頭部比例。

2、介紹兒童頭部比例的特點,并出示范圖。

3、比較兒童頭部比例與成人頭部比例的不同:

兒童的頭形較圓,五官的位置比較集中在頭部的下方,整個頭長的二分之一處為眉毛

線,從眉毛到下巴的二分之一處是鼻底,眼睛比成人稍大些。

4、介紹兒童頭部比例的畫法:

⑴畫一?圓為頭部的外形。

⑵定出眉毛線。

⑶定出鼻子線。

⑷畫出眼睛大小。

⑸細部的刻畫。

5、學生作畫,臨摹書本范圖,教師巡視指導。

6、作業(yè)評講。

7、教學反饋:

八、瓶花寫生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觀察習慣,訓練造型能力。

2、初步學習運用線條表現物體。

教學重點:引導用線條表現整瓶花的特點。

教學難點:花朵的組合和線條的排列。

教具準備:范圖、繪圖鉛筆2B、4B、橡皮、紙張等。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1、組織教學。

2、啟發(fā)學生觀察了解盆花的外形、花朵的特點。

3、欣賞范圖:

4、觀察不同角度瓶花的不同樣子。

5、教師示范,講解寫生的步驟:

⑴定出整瓶花的大小,即定位。

⑵定出花瓶的大小,花朵的位置。

⑶表現花朵的特點和樣子。

⑷刻畫細部。

6、展示錯誤的例子:

⑴構圖太小。

⑵花的特點沒表現出來。

⑶線條組織不好。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8、作業(yè)展示。

9、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1、復習瓶花寫生的方法。

2、出示范圖,讓學生再欣賞。

3、學生上色練習。

4、作業(yè)展評。

5、教師小節(jié)。

6、教學追記:

九、印制花布圖案

教學目的:

1、學生實用美術的認識,陶冶審美情趣

2、雕切的本技法,認識平面構成的簡單形式重復,以及重復圖案的藝術特點,提高學

生的省美素養(yǎng)。

3、學會設計簡單的重復圖案,訓練抽象構成能力。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的力及耐心細致的習慣。

教學重點:印制一張花布圖案。

教學難點:圖案的排列方法。

教具準備:橡皮或胡蘿卜、小刀、八開的白紙、水粉工具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欣賞一塊窗簾布,導入課題。

師:這塊布的花紋有什么特點?

生:它的圖案是由一個圖案的按照一定的方向排列組合成的。

師: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這種快速印制圖案的方法,即印制花布圖案。

3、教師講解雕刻的方法:

⑴在橡皮擦或胡蘿卜上用鉛筆畫出簡單的圖案,外形可根據自己喜好定。⑵用鋒利的

小刀輕輕刻下不要的紋路,注意手拿的方向,不要被小刀割到。(教師邊講邊師范)

⑶先刻外邊框,再刻小花紋,用力要均勻。

4、展示一個刻好的圖案。

5、學生練習雕刻。

6、教師先展示一張圖案較亂的圖片讓學生欣賞,后講解印制的方法:

師:為了防止我們印出的圖案亂,就要按照一定的方向來印制,可以按照怎樣的順序?

生:可以從上到下,從左到右。還可以從外到內,從內到外。

師:說的真好,(教師示范)我們可先調出?些喜歡的顏色放在調色盤上,然后用刻好

的模型蘸色,按照同學們剛才說的方向,我們選?個吧從外到內拓印,還可以改變模型的

方向,”,看,一張好看的花布就做出來了,怎么樣?

生:好看,速度這么快,我們也要試試。

7、學生以四人小組為單位練習制作,教師巡視指導。

8、展示各小組的作業(yè),評講。

9、教學反饋:

通過自己動手印制花布圖案,學生能很好的掌握雕刻、拓印等方法,從一定程度上提高

了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讓他們知道通過自己的雙手能美化我們的環(huán)境,美化我們的生

活。

十、天冷了(命題畫)

教學目的:

1、復習鞏固人物畫知識。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記憶能力及構思,造型用色等繪畫綜合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地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命題畫內容的把握。

教學難點:人物動態(tài)的組合安排。

教具準備:繪圖鉛筆、橡皮、紙張、水彩筆、勾線筆、油畫棒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構思構圖,第二課上色)

1、組織教學。

2、欣賞導入:

師:大家看,這張畫上畫了什么?

生:小朋友在滑雪。

師:能說的再詳細一些嗎?

生:這些小朋友穿著冬天的衣服,戴著帽子、手套,在雪地里滑雪,遠處還有一個堆好

的雪人和一個小朋友在向他們招手。

師:那他們的滑雪的動態(tài)都?樣嗎?

生:不一樣,有的揮動著雙手,大步向前賣,有的曲著雙腳向前劃著,那女孩子好象剛

學的滑雪,有點踉踉蹌蹌的,但還是勇敢的往前滑著。

師:說的非常好,那我們南方的孩子冬天會有些什么活動呢?

生回答。

師:今天我們就要以《天冷了》為題畫?張命題畫,用繪畫來驅趕走冬日的嚴寒。

3、接著欣賞,了解構圖的特點,回答:

師:我們在冬天里可以做廣播操、可以跑步、運動,還可以玩游戲,但要注意冬天的服

裝要和夏天有區(qū)別,除了室外有活動外,可不可以在室內玩。

生:可以。

生討論回答。

5、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畫的這張畫,可以把你在冬天里喜歡玩的有趣活動都表現出來,把我們南方冬

天特有的活動介紹給北方的小朋友。

6、學生構思構圖,教師巡視指導。

7、作業(yè)評講。

第二課時

1、欣賞。

2、出示范圖:一是色彩對比強烈,一是色彩對比弱,讓學生判斷哪張好?

3、教師示范上色。

⑴畫主體。

⑵畫局部。

⑶調整大關系。

4、布置作業(yè)。

5、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6、作業(yè)講評。

7、小結。

8、教學反饋:

十一、導游圖設計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2、通過認識自然環(huán)境及景物特征,提高審美能力。

3、進一步提高學生形象記憶、設計能力。

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學難點:通過認識自然環(huán)境及景物特征,提高審美能力。

教具準備:旅游地圖。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去哪玩過,進旅游景點前,可以看見什么圖?這種圖叫做導游圖。今天同學們就

來一起設計一幅導游圖。

二、欣賞學生作品

帶領學生欣賞學生作品。知道導游圖的兩種基本樣式:平面路線式、立體繪圖式。平面

路線式即為我們熟悉的地圖樣式,景點面積大、內容較復雜的多用平面路線式,課本中

“福州西湖、左海、動物園導游圖”為此類。立體繪畫式是用立體的、形象的方式來畫導

游圖。立體繪畫式效果直觀,用對一定面積的景點介紹有很好的作用。

三、出示觸麟山圖,同學們都去這里?,F在請同學們?yōu)槟肷疆嬕环鶎в螆D。學生動手

設計,教師巡視輔導。

四、展示優(yōu)秀學生作品。

十二、我造的車(紙盒造型)

教學目的:

1、學習運用多種材料組合制作立體造型的方法,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

2、培養(yǎng)學生形象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3、樹立利廢觀念,進行動手能力的訓練。

教學重點:啟發(fā)學生如何利用現成的舊紙盒制作玩具。

教學難點:如何根據現有紙盒的外形,進行形象思維再創(chuàng)造。教具準備:

教師:

1.利用各種不同外形的紙盒制作成的玩具。

2.剪刀、膠水、工具刀、各種規(guī)格的紙盒若干個。

學生:各種紙盒若干個、剪刀、工具刀、膠水、彩色紙。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制作汽車模型,,第二課組合汽車)

1、組織教學。

2、讓學生欣賞一組教師利用舊紙盒制作成的汽車模型(卡車、拖拉機、公共汽車

等))板書課題——我造的車(紙盒造型)

3、啟發(fā)、引導:

①問:?般的紙盒是什么外形的?

②問: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汽車有哪些形狀?

③想一想:(教師邊講解邊演示)

④小結:添加組合法:

A、一個六面體加四個圓形,可成什么東西?(公共汽車)

B、兩個“六面體”連接在一起,加上“腳”變成了什么?(拖拉機)消減破壞法:

C、兩個“六面體”經剪切后,再組合,成了什么?

D、書上的“汽車”是怎樣做的?

注意:采用“消減破壞法”必須在“破壞”之前研究紙盒的特點與造型目標之間的聯(lián)

系,想好了再“破壞”。

4、指導學生制作汽車,利用六面體的外形制作,教師巡視輔導。

5、把各個部分組合起來,添加上一定的零件,如:車燈、車輪等。舉辦作品展,讓學

生欣賞自己的作品。

6、教學反饋:

十三、假山

教學目的:

1、認識假山的藝術特色及其作用,擴大學生的審美視野。

2、學習用泡沫材料制作假山的簡單技法。

3、培養(yǎng)學生立體造型的觀念和動手能力。

教學重點:

利用泡沫材料制作假山。

教學難點:

假山特點的體現。

教具準備:

教師:

1.范圖。

2.剪刀、膠水、工具刀、砂紙、泡沫、水粉顏料等

學生:剪刀、工具刀、膠水、砂紙、水粉顏料。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課制作假山外形,第二節(jié)課裝飾假山)

1、組織教學。

2、欣賞桂林山水的圖片,導入課題。

師:你們見過山嗎?

生:見過。

師:誰能說說看,山是什么樣子的?

生:有的象大象,有的象葫蘆,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奇形怪狀的樣子。師:說得非常

好,其實啊,山就是各種各樣的,你可以覺得象手指,他可以說象筆架,也可以說象駝峰

等等。

3、了解山外形的特點。

師:不管山是什么形狀的,它們都有共同的特點,看誰最善于思考,想得最快?

生:我覺得山得表面都很粗糙。

生:我覺得山得底部都比上面來得大。

師:很好,我們今天做的假山就要做出山的這兩個特點。

4、教師講授制作方法,出示范圖并示范:

⑴在泡沫上任意的畫出不規(guī)則的線條。

⑵用小刀削出不規(guī)則的形狀。

⑶用刀背或砂紙磨出山的肌理、溝壑等。

⑷把整個泡沫進一步磨粗,加強山的感覺。

⑸上色。

⑹安排整個盆景的布局,裝飾一些亭子、小橋、綠樹等。

5、學生動手制作。

6、整理衛(wèi)生。

(第二節(jié)課)

1、組織教學。

2、檢查假山制作的情況,講解上色及裝飾方法。

可用土黃色+灰色或蘭色+灰色

把假山固定在底盤上。

裝飾亭子、小橋、小草等。

3、學生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檢查。

4、作品展示。

5、教師總結。

6、教學反饋:

十四、班標設計

教學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設計能力。

2、認識標志的作用和設計方法。

教學重點:認識標志的特點。

教學難點:設計出班級的特點。

教具準備:

教師:課件

學生:紙、鉛筆、橡皮、水彩筆、油畫棒等上色工具。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課認識、欣賞標志,第二節(jié)課設計班標)

1、什么叫做標志?

標志是一種帶有某種含義的符號,屬于圖案范疇。它是某個集團、組織、單位或商品的

特定標記,商品的標志稱為商標,會議用的標志稱為會標,那我們班級用的就稱為班標。

(導入課題)

2、標志有何特點?

(標志具有特定的功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標志設計簡練,造型美觀,一目了

然。)

3、為本班設計一個班標。

⑴師:剛才,我們了解了標志的一些常識,現在,老師想知道在你們心中,你們的班級

是怎樣的一個班級?

學生回答。

⑵我們就要為我們的班級來設計一個班標,要怎么設計才好呢?

學生思考,回答

生:可以用一些圖案加上文字。

師:很好,想想看,怎樣的圖案最適合我們班?

生討論。

⑶教師出示幾張范圖讓學生欣賞、對比,看看這些班級有哪些風格。

4、學生構草圖,教師巡視指導。

5、出示對比圖比較。

6、教師示范:

a)確認本班的風格,是文學、體育、團結、拼搏還是別的。

b)確定好圖案和文字的排版。

c)用美術字書寫文字,配上圖案。

d)上色。

7、學生做畫,教師巡視指導。

8、作品評選,選出個最漂亮的標志為本班使用。

9、教學反饋:

十五、兒童讀物封面設計

教學目的:

1、初步了解書籍裝幀設計藝術,開拓學生省美視野。

2、學習兒童讀物封面設計的簡單常識,提高造型能力。

教學重點:兒童讀物封面設計的方法。

教學難點:設計出不同讀物的特點。

教具準備:紙、鉛筆、橡皮、水彩筆、油畫棒等上色工具。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節(jié)課認識、欣賞封面,第二節(jié)課設計封面)

1、組織教學。

2、做一個調查:

⑴大家平時去買書時,會根據怎樣的需要買書?

1)根據學習的需要占多少?2)根據自己的喜好的需要占多少?⑵買書的時候根據什

么來選擇?

3)封面吸引我。4)書的內容吸引我。5)我有收藏的嗜好。

3、老師公布一個市場調查的結果:

封面吸引我的占63%,書的內容吸引我的占30%,我有收藏嗜好的占5%,其他需要的占

2%?

師:這么一個結果,說明怎樣一個問題?

生:說明書的封面很重要。

4、讓學生欣賞一組兒童讀物封面設計的資料。

5、繼續(xù)提問:

大家看,在書的封面上有些什么?(書名,圖案)

你認為是書名重要還是圖案重要?(書名更重要,圖形、色彩均要為表達書名服務)

6、講授兒童讀物封面設計的方法:

⑴按書的開本量畫尺寸大小。

⑵構思文字和圖案位置,用鉛筆輕輕定下位置。

⑶勾畫圖形和美術字。

⑷上色,要盡可能的涂平、勻,干后擦去鉛筆痕。

7、學生構思設計,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1、欣賞標志,包括了解標志的創(chuàng)意和色彩的搭配。

2、學生修改鉛筆稿,并完成上色。

3、作品展示、評講。

4、教師小結。

5、教學反饋:

十六、動物(紙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和認識什么是紙雕。

2、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初步進行簡單的紙雕練習,培養(yǎng)立體和半立體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點:了解和認識什么是紙雕。

教學難點:初步進行簡單的紙雕練習,培養(yǎng)立體和半立體創(chuàng)造能力。教具準備:收集

卡紙等硬紙片。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紙雕。

紙雕是一種以紙為素材,使用刀具塑型的工藝藝術,它結合繪畫及雕塑之美,并且較平

面藝術多了立體發(fā)展的定向,產生了有趣的光影變化,而且紙材的取得便利,易于收藏及

處理,愛上紙雕藝術的人愈來愈多。

紙雕分立體紙雕和半立體紙雕兩種。

二、欣賞紙雕。

引領學生欣賞課本的紙雕作品,體會紙雕藝術。

三、紙雕制作步驟:

1、構思好動物造型。

2、選擇合適色彩的卡紙,剪出各部分基本型。

3、用膠水將各部分進行粘貼。

四、學生制作,教師巡視輔導。

五、展示學生作品。

卜七、編中國結

教學目的:

1.了解編結這一傳統(tǒng)的鄉(xiāng)土文化及其生活的密切關系,培養(yǎng)對民間藝術的愛好,提高審

美素養(yǎng)。

2.學習編結的基本技能,訓練動手動腦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細致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了解民間手工編結技藝,學習編結的基本方法:云雀結、平結、雙結。

教學難點:運用不同的編結方法和不同的原材料形成各具特色的藝術特點。課時:兩

節(jié)課

教學過程:

1.編結壁掛是指運用編結技藝,把線繩制作成既有平面,又有立體感的裝飾品,也被稱

為軟雕塑。

2.介紹材料:塑料線、包裝帶、毛線。

3.利用投影儀,講解基本結的編法,并現場示范。

①祥結:招線拉成“十字型”,將線依逆時針方向向下穿壓,做好穿壓拉緊外身。

②云雀結:常用于掛壁等起始部分,即將繩固定在橫桿上,也可以做為加繩子式壁掛的

邊緣部分,基本方法是把繩子對折后,繞在橫桿上,然后把繩從形成的圈中穿國。

4.學生動手制作,編結吉祥鑰匙頂圈。

5.總結,展示作品。

第二課時

1.編結藝術在我國悠久的歷史,簡要講解應用范圍,指導學生欣賞作品。

2.編結藝術在世界上稱為MACRME(流花邊)。這個詞源阿拉伯,意思是裝飾繩穗。在意

大利和西班牙應用最為廣泛。

3.師生共同編織網狀平結的制作。

A、四根繩子為一組,編成一排平結。

B、在下一排取兩個平結中間的四根繩為一組。

C、重新組成一排平結,依次編結,形成網狀結構,整體形狀可自由變化。

4.以兩個為一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網狀編結。

5.編結與其它繪畫藝術一樣,要有精巧的構思與立意,做什么?怎么做?用什么做?思

考:審其形,度其勢,才能達到“物盡其用”。課后,利用廢舊材料,挖掘制作。

六、教學追記:

十八、兒歌配畫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插圖藝術形式,提高學生審美水平。

2、訓練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技巧為文學作品配畫的造型能力。

3、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為兒歌配畫。

教學難點:理解兒歌的內容。

教具準備:繪圖鉛筆2B、4B、橡皮、紙張等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播放一首兒歌,導入課題: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個,我一個,弟弟睡了留一個。

3、出示一-首唐詩,與兒歌比較,回答問題:

⑴哪首是兒歌?

⑵為什么是兒歌?(壓韻、順口、好記)

⑶請你朗誦?首你熟悉的一首兒歌。

4、教師示范:

把紙張下方折一下,在下方寫出你熟悉的兒歌。

5、繼續(xù)回答問題:

⑴兒歌的詞與畫面的關系是怎樣的?觀察范圖。

⑵歌詞上主要說了哪些問題?(說了小朋友排排坐,吃水果的事,兩個小朋友坐著,?

個小朋友躺著。)

6、教師示范;

⑴理解兒歌的內容。

⑵構思,想想畫面中要表現哪些東西。

⑶構圖,把歌詞的內容用簡單的大關系表示出來。

⑷添加上一些裝飾畫的圖案,增添畫面的趣味性。

7、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1、欣賞。學生自己的作業(yè),講講自己的構思,讓學生判斷哪張好?

2、教師示范上色。

先畫主體,然后畫局部,再調整大關系。

3、布置作業(yè)。

4、學生作畫,教師巡視指導。

5、作業(yè)講評。

十九、人物表情

教學目的:

1、初步認識人物表情的變化特點,積累人物畫知識。

2、學習人物面部“喜、怒、哀、樂”四種常見表情的畫法。

教學重點:掌握人物常見的四種表情。

教學難點:不同表情五官的特點。

教具準備:范圖、繪圖鉛筆2B、4B、橡皮、紙張等

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1、組織教學。

2、啟發(fā)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人物表情。(展示圖片)引出最常見的表情有四種:喜、

怒、哀、樂。

3、引導學生進一步了解四種常見的表情。(用分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來表現人物的表

情,表現好的以掌聲鼓勵)

4、展示圖片:

喜:心里有高興的事,肌肉放松,高興起來眉毛是彎的,嘴角向上翹。兩條彎彎眉,嘴

角向上翹。

怒:碰到什么生氣的事,眉毛向上翹,像V字形,嘴角向下,眼睛睜得大大的。兩條V

字眉,咧嘴瞪著眼。

哀:碰到傷心的事,眉毛八字形,眼、嘴角向下。兩條八字眉,眼垂淚又出。

樂:遇到非常高興的事,與喜相似,但嘴大開。眉開眼又笑,其樂真無窮。

5、讓學生齊聲念人物表情短句,加深其印象。

6、教師講授步驟:

確定頭的基本形。確定五官位置,大小。具體刻畫五官的樣子。

7、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8、作業(yè)展示。

9、教師小結。

(第二課時)

1、復習人物常見的四種表情特點。

2、出示范圖,讓學生再欣賞。

3、讓學生畫出兩種與上節(jié)課不同的表情。

4、讓學生選出自己最為滿意的作品,舉辦一次小型作品展,讓大家觀摩。

5、教師小節(jié)。

6、教學追記:

二十、開心一刻

教學目的:

1、訓練學生夸張人物表情的表現。

2、學習人物動態(tài)語言夸張的表現手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