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實踐調查_第1頁
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實踐調查_第2頁
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實踐調查_第3頁
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實踐調查_第4頁
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實踐調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實踐調查摘要:2015年是極不尋常的一年,2015年8月15日更是極不尋常的一天。這一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既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日,這是一個盛大的節(jié)日,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興奮的節(jié)日。70年過去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或許很難理解領悟過去那個時代的悲慘和傷痛,也永遠難以感同身受侵略戰(zhàn)爭的罪惡和災難。戰(zhàn)爭的硝煙早已散盡,但讓今天的人們記住,在我們腳下的這塊土地上,曾經發(fā)生過最殘酷壯烈的戰(zhàn)爭,發(fā)生過侵略者慘絕人寰的血腥屠殺,有過先烈們浴血抗戰(zhàn)的驚天壯舉,有過"一寸河山一寸血"的悲壯歷史,卻是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都不應當放棄的。牢記過去,不要忘記七十年前日本軍國侵略我們的那段不堪回首的血淚史。關鍵詞:抗日戰(zhàn)爭反法西斯70周年牢記歷史一、選題緣起:“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是在外族入侵,中國軍隊沖破國名當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以民族自衛(wèi)戰(zhàn)爭為中華民族求生存,為偉大祖國守疆土的英勇戰(zhàn)斗,演繹了“以血肉之軀,與敵重兵利器相激蕩,卒能連挫兇鋒,屹然不動”的悲壯圖景。它在抗日戰(zhàn)爭史上第一次展現了全民抗戰(zhàn)的強大威力,顯示了中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一支部隊,在北伐戰(zhàn)爭、中原大戰(zhàn)和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時期戰(zhàn)斗力極為強悍,是中國戰(zhàn)斗力最強的軍隊之一,被譽為"鐵軍"。在中華民族危機日迫,中國面臨日寇蠶食鯨吞的緊要關頭,他們挺身而出,高舉起了抗日的義旗。為了紀念在淞滬會戰(zhàn)中陣亡的將士,了解他們的歷史事跡,我們前往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參觀并采訪廣州當地人,了解有關廣州被日本侵害的事跡。二、調研情況經過了兩個多小時,我們來到了廣州十九路軍淞滬抗日陣亡將士陵園。它占地面積62120平方米,是為紀念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1932年“一·二八”淞滬抗日戰(zhàn)役中陣亡將士,由華僑捐資于1933年建成。1931年日本帝國主義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占了我國的東北三省。接著1932年1月28日日寇又悍然出兵進犯上海閘北。當時駐防淞滬地區(qū)的國民黨愛國將領,十九路軍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率全軍將士奮戰(zhàn)抗擊敵人,爆發(fā)了震驚中外的“淞滬抗戰(zhàn)”。隨后張治中部第五軍也參加了作戰(zhàn),給日軍以沉重的打擊。十九路軍將士英勇抗擊敵人侵略,苦戰(zhàn)33天,激戰(zhàn)100多次,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損兵1萬多。但最后由于寡不敵眾,十九路軍退守第二道防線。5月5日,簽訂《淞滬停戰(zhàn)協定》,悲壯激烈的淞滬抗戰(zhàn)結束。

這里,蔣光鼐將軍和蔡廷鍇將軍的骨灰于1997年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葬于陵園。兩墓碑石采用兩個25噸自然花崗石鑿成,碑文為“蔣光鼐之墓”和“蔡廷鍇之墓”。這里,蔣光鼐將軍和蔡廷鍇將軍的骨灰于1997年從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遷葬于陵園。兩墓碑石采用兩個25噸自然花崗石鑿成,碑文為“蔣光鼐之墓”和“蔡廷鍇之墓”。蔣光鼎(1887-1967)廣東東莞人蔡廷鍇(1892-1968)廣東省羅定縣人緊接著我們來到先烈紀念館。先烈紀念館,又名墓廬,以圖片和實物相結合的形式較為詳細地展示了十九路軍淞滬抗日的英勇事跡。里面有大量關于淞滬抗戰(zhàn)的圖片,和一些廣州學生抗日游行的事跡,以及日本鬼子在中國的暴行。在觀覽過程中,我們既為日本鬼子的慘無人性而義憤填膺,但更多的是為拋頭顱,撒熱血,誓死保衛(wèi)祖國的戰(zhàn)士們而感到欽佩。通過觀覽,我們得知在上海的抗戰(zhàn)史上,有兩次淞滬抗日戰(zhàn)爭是載入史冊并讓幾代上海人刻骨銘心的,一次是一九三二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另一次是一九三七年的“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耙弧ざ恕变翜箲?zhàn)讓世人銘記了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和總指揮蔣光鼐、軍長蔡廷鍇,“八·一三”淞滬抗戰(zhàn)讓我們沒齒難忘謝晉元率“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抗戰(zhàn)歷史和14歲的女童軍楊惠敏夜渡蘇州河,送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給抗日守軍的傳奇故事。下圖為萬寶山事件,是"九一八"事變前日本帝國主義不斷挑起事端,尋找武裝侵占中國東北的借口而蓄意制造的。日軍利用僑居在長春附近萬寶山的朝鮮人與當地農民因租地挖渠引起的沖突,以保護朝鮮人為由,開槍鎮(zhèn)壓中國農民,打傷多人。日本事后反而顛倒事實,在朝鮮大肆宣傳華人排斥朝鮮人,在朝鮮煽動了一場駭人的暴動排華事件下圖為柳條湖事件1931年9月18日晚,盤踞在中國東北的日本關東軍按照精心策劃的陰謀,由鐵道"守備隊"炸毀沈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并把它嫁禍于中國人,這就是柳條湖事件。柳條湖事件是日軍精心策劃的侵略中國的陰謀,柳條湖事件后,日本迅速炮轟東北軍北大營。9月19日,日本兵不血刃的占領沈陽,繳獲大量軍火、物資,東北軍未作抵抗即丟失東北三省。事變發(fā)生后,國民政府卻寄希望于所謂的國聯調停,喪權辱國。從而激起學生游行。北京大學學生黃敏的演講學生的游行隊伍上圖為人民集體游行抗日的圖片。最后,我們到公園里采訪了一些人,:很多市民對淞滬抗戰(zhàn)并不了解,一些老人家,有家庭抗日背景,但不想透露相關故事,只是笑一下,繼續(xù)看報。他的老伴相對較喜歡講訴。(女比男更樂于談起抗日往事)。一個老爺爺(紅上衣,白運動服,帽子),孤身一人參觀將軍墓、戰(zhàn)士墓,他也不太喜歡人多的地方,看見我們一群人來,就動身離開,并以耳背為由委婉的拒絕我們采訪。有一個老人家向我們回憶說,那時候日本人實行三光政策,“搶光,殺光,燒光“,見到女人就強奸,見到人就殺…述說時當時老人家眼眶泛光,感覺雖然時隔多年,但對當年日本罪行的憎恨從不減少。據了解,目前,參加過淞滬抗戰(zhàn)的十九路軍戰(zhàn)士在廣東省僅剩兩人,一個是增城市101歲的曾暉老人,另一個是和平縣106歲的黃勝庸老人。這兩位老人家,曾經歷過了殘酷的戰(zhàn)爭,如今看到國家和平繁榮,心里有多大的安慰啊!生活在這個時代的我們又是多么的幸運啊!三、所感所想先烈紀念館館內所展示的那段艱苦、慘烈的歷史讓我們揪心、握拳,一幅幅圖片,一段段文字,深深震撼著我們,不,震撼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歷史在這里驟然高大,它連接著生與死、愛與恨、悲與憤,還有一個民族與國家的尊嚴;歷史也在這里凜然奮臂,高呼出一個時代強音:“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抗日戰(zhàn)爭對于我們這些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來說,是一段未曾親歷的特殊歷史,通過此次參觀,采訪使我們認識到了日本軍國主義給我們中華民族帶來的沉痛災難,也正是這段歷史使我們認清了日本侵華戰(zhàn)爭的本質。我們慶幸偉大的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燦爛歷史文化能經久不衰;我們慶幸我們的國家有許許多多不屈不撓、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的民族英雄;我們慶幸有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帶領我們走向勝利;我們慶幸中國無數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優(yōu)秀品格先鋒戰(zhàn)士;我們慶幸有全世界許許多多的反法西斯斗士支持我們的正義事業(yè);我們慶幸世間總是正義戰(zhàn)勝邪惡、真理總是站在正義這邊;我們慶幸中國正如近東方的巨龍般崛起。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正視昔日的侵略戰(zhàn)爭帶給人類的災難,才能期望在今后避免戰(zhàn)爭的慘禍;只有嚴肅而認真的對待半個世紀以前那段不幸的歷史,才能期望在邁入新世紀后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在紀念抗戰(zhàn)勝利70周年的同時,我們除了要牢記歷史,還必須要明白:要深刻地反省歷史,吸取歷史教訓,懂得只有國家富強,民族團結,才能避免落后挨打的窘境,才能對維護世界和平負起更大的歷史責任。一方面,我們要正確看待中日關系。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領土面積是日本的26倍,在歷史上曾創(chuàng)造當時世界上最光輝燦爛的文明,同時也積淀了根深蒂固的民族自負心理。至于日本近代以后多次侵略中國造成的歷史情結,更使中國人對日本長生了復雜的心態(tài)。因此,正確對待這段歷史,理性的認識日本的長處和短板對遏制第三次中日戰(zhàn)爭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另一方面,中國必須清楚現階段的最高戰(zhàn)略目標仍然是可持續(xù)的現代化。重溫歷史,我們更加體會到“發(fā)展才是硬道理”這一理論的正確。中國的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發(fā)展了,中國的國防能力和綜合國力增強了,才有能力避免歷史重演,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強的姿態(tài)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們雖然生活在和平安定的社會中,但不能忘記以前落后被挨打的局面,忘記了國恥。古人云:“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作為社會的希望、國家的棟梁、祖國建設的主力軍,我們青少年要有憂患意識,將國恥銘記在心中,并以此為動力,奮發(fā)圖強;另外,像周總理那樣“為中華之掘起而讀書”,在學習上更加精益求精,力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中國人的苦難與抗爭,求索與奮進,創(chuàng)業(yè)與搏擊,無不可歌可泣,激勵今人,昭告后世,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對民族精神的深刻理解與弘揚,對先輩業(yè)績的追思與興大,必將為中國的\o"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流入強大的動力??傊?,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下,我們一定要堅持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