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年真題-化學大題匯總_第1頁
高考歷年真題-化學大題匯總_第2頁
高考歷年真題-化學大題匯總_第3頁
高考歷年真題-化學大題匯總_第4頁
高考歷年真題-化學大題匯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6.(15)

正丁醛是一種化工原料。某實驗小組利用如下裝置合成正丁醛。

發(fā)生的反應如下:

CH3cH2cH2cH20HNatGc^C^CHO

H,SOa加熱

反應物和產(chǎn)物的相關數(shù)據(jù)列表如下:

沸點/。c密度/(g?cnf3)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11.720.8109微溶

正丁醛75.70.8017微溶

實驗步驟如下:

將G.OgNazSO7放入100mL燒杯中,加30mL水溶解,再緩慢加入5mL濃硫酸,將所得溶液

小心轉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g正丁醇和幾粒沸石,加熱。當有蒸汽出現(xiàn)時,開始滴加B中

溶液。滴加過程中保持反應溫度為90-95P,在E中收集90,C以下的館分。

將儲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層,有機層干燥后蒸僻,收集75-77C儲分,產(chǎn)量2.0g。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中,能否將NazCrzO,溶液加到濃硫酸中,說明理由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若加熱后發(fā)現(xiàn)未加沸石,應采取的正確方法是。

(3)上述裝置圖中,B儀器的名稱是,D儀器的名稱是.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進行的操作是一(填正確答案標號)。

a.潤濕b.干燥c.檢漏d.標定

(5)將正丁醛粗產(chǎn)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時,水在層(填"上”或“下”

(6)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0—95*0,其原因是o

(7)本實驗中,正丁醛的產(chǎn)率為____%.

賞析:以合成正丁醛為載體考察化學實驗知識。涉及濃硫酸稀釋、沸石作用、儀器名稱、

分液操作、分層分析、原因分析和產(chǎn)率計算。

(1)不能將NaaCnCh溶液加到濃硫酸中,應該將濃硫酸加到NazGnCh溶液,因為濃硫酸

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熱,容易濺出傷人。

(2)沸石的作用是防止液體暴沸,若加熱后發(fā)現(xiàn)未加沸石,應采取的正確方法冷卻后補

力口,以避免加熱時繼續(xù)反應而降低產(chǎn)率。

(3)B儀器是分液漏斗,D儀器是冷凝管。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檢查是否漏水。

(5)因為正丁醛的密度是0.8017g<01°,比水輕,水層在下層。

(6)反應溫度應保持在90—95℃,根據(jù)正丁醛的沸點和還原性,主要是為了將正丁醛及

時分離出來,促使反應正向進行,并減少正丁醛進一步氧化。

72

(7)按反應關系,正丁醛的理論產(chǎn)量是:4.0gX帝=3.9g,實際產(chǎn)量是2.0g,產(chǎn)率為:

6X10()%=51.3%。

參考答案:

(1)不能,濃硫酸溶于水會放出大量熱,容易濺出傷人。

(2)防止液體暴沸;冷卻后補加;

(3)分液漏斗;冷凝管。

(4)c

(5)下

(6)為了將正丁醛及時分離出來,促使反應正向進行,并減少正丁醛進一步氧化。

(7)51%

28.(14號)

在1.0L密閉容器中放入O.lOmolA(g),在一定溫度進行如下反應應:

A(g)B(g)+C(g)△H=+85.1kJ-morl

反應時間(t)與容器內氣體總壓強(p)的數(shù)據(jù)見下表:

時間t/h0124816202530

總壓強p/lOOkPa4.915.586.327.318.549.509.529.539.53

回答下列問題:

(1)欲提高A的平衡轉化率,應采取的措施為。

(2)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0計算反應物A的轉化率a(A)的表達式為

平衡時A的轉化率為,列式并計算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o

(3)①由總壓強p和起始壓強p()表示反應體系的總物質的量n&和反應物A的物質的量n

(A),11總=mol,n(A)=___molo

②下表為反應物A濃度與反應時間的數(shù)據(jù),計算a=

反應時間t/h04816

C(A)/0.10a0.0260.0065

(mol-L-1)

分析該反應中反應反應物的濃度c(A)變化與時間間隔(At)的規(guī)律,得出的結論

是,

由此規(guī)律推出反應在12h時反應物的濃度c(A)為mol-L-l

賞析:考察化學平衡知識,涉及平衡移動,轉化率、平衡常數(shù)、平衡計算、反應速率、表

數(shù)據(jù)分析。

(1)根據(jù)反應是放熱反應特征和是氣體分子數(shù)增大的特征,要使A的轉化率增大,平衡

要正向移動,可以采用升高溫度、降低壓強的方法。

(2)反應前氣體總物質的量為0.1OmoL令A的轉化率為a(A),改變量為0.10a(A)mol,根

據(jù)差量法,氣體增加0.10a(A)mol,由阿伏加德羅定律列出關系:

O.lO^,lOaCA)-7a(A)=(^-1)X100%;a(A)=(黑-1)X100%=94.1%

平衡濃度C(C)=C(B)=0.1X94.1%=0.0941mol/L,C(A>0.1-0.0941=0.(X)59mol/L,

0.09412

K-0.0059=1.5

(3)①n=0.1X^;其中,n(A)=0.1—(0.1X^-0.1)=0.1X(2一?)

“n;一號pp()PoPo

731

@n(A)=0.1X(2-^jj-)=0.051C(A)=0.051/l=0.05lmol/L

每間隔4小時,A的濃度為原來的一半。

當反應12小時時,C(A)=0.026/2=0.013mol/L

參考答案:

(1)升高溫度、降低壓強

(2)a(A>(^-1)X100%;94.1%;K寸黑g」"5;

(3)?O.ixf-;0.1X(2一個);

PoPo

②0.051;每間隔4小時,A的濃度為原來的一半。0.013

37」化學——選修3:物質結構與性質](15分)

前四周期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中,

A和B的價電子層中未成對電子均只有1個,平且r和B卡

的電子相差為8;與B位于同一周期的C和D,它們價

電子層中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分別為4和2,且原子序數(shù)

相差為2。

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價層電子排布圖為。

(2)四種元素中第一電離最小的是,

電負性最大的是。(填元素符號)

(3)A、B和D三種元素組成的一個化合物的晶胞如圖所示。

①該化合物的化學式為;D的配位數(shù)為OAOB?D

②列式計算該晶體的密度g-cm-\

(4)A\B+和+三種離子組成的化合物B3cA6,其中化學鍵的類型有;該化合物

中存在一個復雜離子,該離子的化學式為,配位體是.

參考答案:

(1)

(2)KF

(3)①K?NiF4;6

39X4+59X2+19X8

?6.02X1023X4002X1307X1018-3-4

27.(14分)某研究小組為了探究一種無機礦物質X(僅含四種元素)的組成和性質,設計并

完成如卜實驗:

空氣

紅褐色沉淀

另取10.80gX在惰性氣流中加熱至完全分解,得到6.40g固體1.請回答如下問題:

(1)畫出白色沉淀1中金屬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寫出氣體甲的電子式

(2)X的化學式是,在惰性氣流中加熱X至完全分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3)白色沉淀2在空氣中變成紅褐色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學反應方程式表示)。

(4)一定條件下,氣體甲與固體1中的某種成分可能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寫出一個可能的

化學反應方程式,并設計實驗方案驗證該反應的產(chǎn)物o

【答案解析】⑴。沁也

(2)CaFe(CO3)2CaFe(CO3)2=CaO+FeO+2co2T

(3)4Fe(OH)2+O2+2H2O=4Fe(OH)3

(4)2FeO+CO2=Fe2O3+CO檢驗方法:將固體用鹽酸溶解,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呈

紅色,證明有Fe(HI);檢測CO:將氣體通入灼燒CuO,黑色固體變成紅色。

28.(14分)在全球一致倡導低碳經(jīng)濟的大背景下,對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學熱力學、動力

學研究有助于人類充分利用化石燃料,消除氧化物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

(1)以CO和02為電極燃料,以KOH溶液為電解質組成燃料電池,請寫出該電池的負極

反應式.

(2)25C時,Imol石墨和ImolCO完全燃燒放出熱量分別為393.5H、283.0kJ.請寫出石

墨不完全燃燒時的熱化學方程式.

(3)25℃時,反應2c。2(g)#2CO(g)+O2(g)的平衡常數(shù)K=1.72xl(T46.在一個體

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2、CO、O2的混合氣體,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要使容器中的反應開始時向CO2分解的方向進行,起始時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濃度應

c(CO),c(0)

滿足的關系是-------7---獸—9<1.72x1(/46

c(C02)

B.達平衡后,其他條件不變時,升高溫度或增加容器的壓強,平衡均逆向移動

C.平衡常數(shù)K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平衡常數(shù)K隨壓強的增大而減小

(4)25℃時,在一個保持恒溫恒容的密閉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02、CO,O2的混合氣體,

從起始到口時刻達到平衡狀態(tài),速率變化如圖所示.在t2時刻再加入一定量的C02后于t3

時刻達到新的平衡,請畫出t2?t3的速率變化圖(需標出V正,V逆).

【答案與解析】:(1)堿性條件下,燃料電池的負極上CO失電子生成CC^-,負極反應式

2

為CO-2e+4OH-CO32+2H2O,故答案為:CO-2e+4OH=CO3'+2H2O;

(2)25℃時,Imol石墨和ImolCO完全燃燒放出熱量分別為393.5kJ、283.0kJ,

則①C(石墨,s)+O2(g)=CC>2(g)AH=-393.5kJ/niol,

②CO(g)+02(g)=82(g)AH=-283.0kJ/mol

根據(jù)蓋斯定律①-②得:C(石墨,s)+02(g)—CO(g)AH=-110.5kJ/mol;

故答案為:C(石墨,s)+O2(g)=CO(g)AH=-110.5kJ/mol;

c(CO)?c(0)"

(3)A.當-------———9—>1.72x1(/46,平衡正移,所以要使容器中的反應開始時

c(C02)

向CO2分解的方向進行,起始時三種氣體的物質的量濃度應滿足的關系是

C(CO)?C(0)46

-----------.........-?9—>1.72x10-46,故A錯誤;

c(co2)

B.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正方向為吸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正移,該反應正方向為體積

增大的方向,所以增大壓強平衡逆移,故B錯誤;

C.該反應為分解反應正方向為吸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平衡正移,K增大,故C正確;

D.平衡常數(shù)K只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