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三:形象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F/10/wKhkGWXVHxKAbu_tAAIjWb6eBTo710.jpg)
![古詩鑒賞三:形象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F/10/wKhkGWXVHxKAbu_tAAIjWb6eBTo7102.jpg)
![古詩鑒賞三:形象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F/10/wKhkGWXVHxKAbu_tAAIjWb6eBTo7103.jpg)
![古詩鑒賞三:形象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F/10/wKhkGWXVHxKAbu_tAAIjWb6eBTo7104.jpg)
![古詩鑒賞三:形象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1F/10/wKhkGWXVHxKAbu_tAAIjWb6eBTo7105.jpg)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1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2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3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4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5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6
詩歌是形象化的藝術(shù)。形象大于思維。7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8第1節(jié)考點:體驗·解讀9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10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11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12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13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14古代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類型舉例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表現(xiàn)了他淡于富貴、傲視權(quán)貴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羈、豪放自負的性格。心憂天下、憂國憂民如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詩人并不僅僅停留在個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性格。15類型舉例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如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xiàn)的是悠游自在的隱居生活,表現(xiàn)出詩人對官場的厭惡,對田園的喜愛;如王維的《山居秋暝》通過對晚秋時節(jié)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寫,表達了對山水風光的喜愛。懷才不遇、壯志難酬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寫前不見圣賢之君,后不見賢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無限,不覺悲傷地流下眼淚。塑造了一個空懷報國為民之心卻不得施展抱負的懷才不遇的知識分子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陸游和辛棄疾的許多詩歌都反映出他們忠心報國,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鮮明。如《示兒》《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破陣子》。16類型舉例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如李白的《贈汪倫》、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獻身邊塞、反對征伐如王翰的《涼州詞》、王昌齡的《出塞》表現(xiàn)了他們忠心報國、獻身邊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車行》則體察人民痛苦,反對戰(zhàn)爭。愛恨情長如柳永的《雨霖鈴》寫與所愛女子離別時的無限憂傷和別后相思的綿綿情意,塑造了一個愛恨情長的藝術(shù)形象。17閱讀李白詩《獨坐敬亭山》,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18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我雙手背在身后,抬頭仰望天上那群鳥兒不停地向遠處飛去,眼睛充滿無限的憂傷。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隨著冷冷的風閑散地飄向遠方,這時,我的衣襟被風吹起。望著那高高的敬亭山,無語,望著它,漸漸地,我覺得我變得與它一樣高大,我用我憂傷的眼神看著它,而它也用那渾然的自然的眼神看著我,一樣的無語,但我倆彼此都不覺得厭煩,此時我孤獨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擴寫19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一個山頭,一座亭子,一個人,所有的鳥兒都飛走了,連云兒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環(huán)境中,詩人守望山頭,“相看兩不厭”寫出了作者的凄涼,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內(nèi)心的感受。解答不具體,且答非所問。20
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詩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羈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與敬亭山廝守,不去理睬“眾鳥”與“孤云”,清高自傲的詩人形象自然流露,但從詩中我們隱約可見詩人的寂寞心情,或為功名,或為宦海浮沉。也許只有人格化的敬亭山才能與李白比孤比傲比豪邁。不是本詩的表現(xiàn)21
閱讀李白詩《獨坐敬亭山》,試分析詩中所塑造的詩人形象。獨坐敬亭山李白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參考答案:全詩塑造了一個不與世俗同列,自由、閑適又有點孤傲的詩人的形象。眾鳥之“高飛”與孤云的“獨去”,寫出了山靜而空的特點,暗示了世俗對詩人的冷遇,表現(xiàn)出詩人自由而閑適的孤身生活;只有“相看不厭”的敬亭山才是自己惟一的知己。同時,詩人愈是寫山的“有情”,愈是表現(xiàn)出人的“無情”,從而又寫出了詩人孤獨寂寞之中的傲岸倔強的性格。表現(xiàn)出詩人從自然中尋求快樂,忘懷得失的思想感情??偫ǚ治隹偨Y(jié)22練習:簡析下面這首宋詞的人物形象。訴衷情
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注:滄洲,水邊,古時隱者所居之地。陸游晚年居于紹興鏡湖邊的三山?!咎崾尽糠治鲈姼栊蜗笠盐兆髡呓?jīng)歷,寫作背景以及人物外貌、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深入理解詩歌,挖掘內(nèi)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義。23
【參考答案】
詩歌描寫了一個被閑置不用的抗金英雄形象。詩中以“萬里”“匹馬”來表現(xiàn)人物曾經(jīng)的金戈鐵馬,馳騁疆場,以“關河夢斷”“淚空流”寫出自己的年華已老又被棄置不用,“身老蒼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懷報國之志,心系抗金前線。詩歌通過這一形象的塑造,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報國無門的感慨。概括形象特點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指出形象的意義24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構(gòu)成:(1)概括形象特點;(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3)指出形象的意義。
人物形象鑒賞題如何規(guī)范作答?25
鑒賞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詞語
不慕權(quán)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心憂天下、憂國憂民、寄情山水、歸隱田園、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慷慨憤世、矢志報國、報國無門、建功立業(yè)、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獻身邊塞、反對征伐、愛恨情長、憫農(nóng)憐農(nóng)、熱愛山川、哀嘆昔盛今衰等。26一、鑒賞詩歌人物形象的解題方法27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28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29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0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1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2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3一、鑒賞詩歌事物形象的解題方法34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5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6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7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8第1節(jié)基礎:整合·點撥39一、鑒賞詩歌景物形象的解題方法分析詩歌中的“景物形象”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40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1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2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3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規(guī)范答案詩中的“烏”“馬”既是實景,又傾注著詩人的感情:烏鴉暮投林,而詩人卻無家可歸;瘦馬尚且夜不眠,人更是如此。“烏”和“馬”,一反一正襯托了詩人奔波勞累、凄風苦雨的人生漂泊之苦。44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5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6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7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8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49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0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1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2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3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4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5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6第1節(jié)題點:矯正·突破57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58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59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0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1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2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3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4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5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6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7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8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69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70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71第1節(jié)訓練:鞏固·反思72附錄:古詩詞中重要意象舉例意象是指滲透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形象。某個意象蘊含著什么樣的情感和意味,這并非出于某個詩人一時的創(chuàng)造,而是經(jīng)過歷代詩人反復地繼承、運用、發(fā)展而逐漸積累起來的。這些意象在歷代詩人反復的繼承、運用、發(fā)展過程中便漸漸積累了厚厚的文化意蘊。有些已經(jīng)成為我們民族文化和心理積淀的一部分。73一、鴻雁1.大雁是候鳥,定期南飛北返,這就使那些滯留外鄉(xiāng),不能按期定時回家的人對比自己生發(fā)出無盡的憂思。如:
聞雁韋應物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茨锨镆褂?,高齋聞雁來。寒塘趙嘏曉發(fā)梳臨水,寒塘坐見秋。鄉(xiāng)心正無限,一雁過南樓。雁,春秋遷移,秋天,大雁仿佛在奮力飛回故巢。這種景象每每牽動游子的思鄉(xiāng)之情。因此詩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xiāng)愁。2.我國古代有“鴻雁傳書”的傳說,因為古代人們和外出的親人難通音訊,所以又讓大雁承擔了“信使”的使命。
雁來音信無憑,路遙歸夢難成,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铎稀肚迤綐贰?/p>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钋逭铡堵暵暵?4
二、月亮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人們很自然地將人的悲歡離合與月的陰晴圓缺聯(lián)系起來。月圓便想起團圓,月缺便想起分離。而人生總是離多聚少,且往往是月缺人也缺,月圓人不圓。故人看見月亮很容易觸景生情,想起故鄉(xiāng)、親人。最典型的當是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边€如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75不僅如此,月亮還是游子與故鄉(xiāng)聯(lián)系的媒介。如杜甫的《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边@首詩是詩人在長安的俘虜營中寫下的,表達了身被囚系的詩人對妻子家人的思念。詩人不說自己望月憶妻,卻想象今夜鄜州月圓,妻子獨自一人在望月思念自己,妻子身旁雖有兒女陪伴,但兒女還太小不懂他們母親的思念,并不能為母親分憂。這樣寫來,寫出了詩人神馳千里,黯然動容之滿懷愁緒,使詩情更進了一層。三、登高(登樓,登臺)1.我國地域遼闊,歷代文人漂泊異地,音訊不通,一旦登樓遠望,家鄉(xiāng)桑梓景物,親戚故舊面影,紛紛涌上心頭,免不了愁從中來。因此登樓懷遠是常見情思:相望始登高,心隨雁飛滅。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
——孟浩然《秋登萬山寄張五》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欲寄彩箋無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晏殊《蝶戀花》762.登高,置身于高山或高臺之巔,實際上也是置身于無垠的空間與永恒的時間交集之點。面對無垠的空間,人會愈來愈真切地感受到個人被放在天地間的渺小;面對永恒的時間,人會愈來愈痛切地感到生命的短暫。這種個人的渺小感和生命的短暫感,將激發(fā)人對自己人生價值的迫切追問。而追問的結(jié)果往往是:人生如寄,韶光易逝,壯志未酬而華發(fā)已生。因此登高極易引發(fā)懷才不遇、壯志未酬之悲。最有代表性的當是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77四、落花(落紅)
落花極易讓人聯(lián)想到春天的逝去、人生美好時光的流逝、青春的凋零、友人的離去乃至一切美好事物的逝去。美麗鮮活的生命的凋零,當然會在人的心頭引起陣陣的傷感。
如杜甫《江南逢李龜年》:“歧王宅里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p>
這首詩表面寫相逢的驚喜,實則感慨萬千。這固然體現(xiàn)在今與昔的對比中,也全濃縮在“落花時節(jié)”這四個字里了。想當年,歧王宅里、崔九堂前,杜甫和友人正值青春年華,意氣風發(fā),壯志凌云,大唐也正處于其全盛時期。如今,詩人和友人歷經(jīng)時世艱難,流落江南,他們已經(jīng)到了人生的“落花時節(jié)”;大唐王朝經(jīng)過“安史之亂”江河日下日益衰微,也到了“落花時節(jié)”。身世之感與家國之恨一齊涌至心頭.78五、日暮(夕陽)1.日落西山自然給人衰落凄涼之感。如: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钌屉[《登樂游原》
斜陽外,寒鴉數(shù)點,流水繞孤城.——秦觀《滿庭芳》
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2.日暮不僅給人衰落凄涼之感,也是客愁思家的一個符號,而且這兩者往往融為一體。
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夕陽西下不僅為全曲的意境抹上一層蒼涼的色彩,而且也暗示日暮已經(jīng)降臨。薄暮起,鄉(xiāng)愁便起。這已滲透至我們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深層,因此也就具有了永恒的動情力量。如:愁因薄暮起,興是清秋發(fā)。79下面再簡單地談一下其他的一些常見意象。
就動物而言——1.杜鵑(子規(guī)):悲鳥,一種表達傷春離愁思鄉(xiāng)之情的意象。如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guī)啼月夜,愁空山?!比缜赜^《踏莎行》:“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與杜鵑聲相似的還有猿啼。
如白居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比缍鸥Α兜歉摺罚骸帮L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燕子:表達喜悅之情。如杜甫《絕句》“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如白居易《錢塘湖春行》:“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钡嘧与p飛經(jīng)常用來反襯離人的孤寂。如晏殊的《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刻曉穿朱戶?!比珀處椎馈杜R江仙》:“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04.
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蟬的高潔來表現(xiàn)自己品行的高潔。
如虞世南的《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比珩樫e王《獄中詠蟬》:“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但秋蟬(寒蟬)因臨近生命終結(jié),故含有凄涼之感。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烏鴉是一種不吉利的鳥,常常用來表達一種黯然愁思的情境。如嚴維《丹陽送韋參軍》:“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比鐝埨^《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1就植物而言——6.菊因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而有隱逸風范。7.桐梧是個哀愁的意象。如李煜的《相見歡》:“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雨打梧桐更是一個經(jīng)典的孤寂哀愁的意境。
如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逼渌?.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冰雪的潔白、剔透、冷傲常常用來表現(xiàn)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潔。
如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如張孝祥《念奴嬌·過洞庭》:“應念嶺表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搗衣聲(或搗練聲)是一種極富家庭生活色彩的聲音,常常用來表達夫婦或情人之間的相思之情。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2菊花—高雅蓮花—高潔楊柳—惜別月光—思念落葉—失意春風—得意浮云—飄零落日—惆悵冬雪—冷峻秋雨—憂愁鴻雁—思遠流水—嘆惋落花—感傷大漠—蒼涼曠野—凄清美酒—壯行紅豆—相思竹林—閑趣孤燈—孤苦秋蟲—凄涼故園—鄉(xiāng)愁歸燕—溫情枯藤—蕭瑟古琴—知音其他一些常見意象83考點綜述形象是詩歌鑒賞考查的重點,考題一般以主觀題的形式呈現(xiàn)。設問形式一般為:(1)詩中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形象的意義是什么?復習重點1.梳理常見詩歌中形象的類型,如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2.梳理常見詩歌中的意象,并能根據(jù)意象舉出實例說明。84復習難點1.掌握形象分析的方法與步驟,如人物形象要通過
意象、動作、背景等來分析;景物形象要通過描
摹景物、感情技巧和作品背景來分析;事物形象
要通過相關語句、由表及里和知人論世來分析。2.學習辨別意象的方法。一般在一首詩中,凡出現(xiàn)
的人物、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要注意分析;人物或事
物動作所及的范圍或狀態(tài)要注意分析。復習思路復習本講可先預習[學之窗],完善積累意象的表格部分。開始做題時可嚴格按[師之說]中的步驟去操作,用[夢之旅]中的題目去演練。等做題經(jīng)驗豐富了,要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做題。85一、詩歌的形象分類詩歌的形象人物形象詩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詩中的詩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詩人自己。有別于小說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景物形象詩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物象(山川草木等)表現(xiàn)出來的主觀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xiàn)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事物形象詠物詩或雜詩中的具有象征性的物象。詩人借助具有某種特定內(nèi)涵的事物來表明自己的心跡或某種情感。如詠物詩中的松、竹、梅等。86三、古代詩歌中常見的意象意象是詩歌藝術(shù)的精靈,是詩歌中熔鑄了作者主觀感情的客觀物象。在我國古典詩歌漫長的歷程中,形成了很多傳統(tǒng)的意象,它們蘊含的意義基本上是固定的。如果我們熟悉了這些意象,會給鑒賞詩歌帶來很大幫助。87或表達依依不舍之情,或敘寫別后的思念(1)楊柳。它源于《詩經(jīng)·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楊柳的依依之態(tài)和惜別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傲迸c“留”諧音,古人在送別之時,往往折柳相送,以表達依依惜別的深情,以至許多文人用它來傳達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88(2)長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停息休憩或餞別送行。
在古詩詞中,它成為一個蘊含著依依惜別之情的意象。
如柳永《雨霖鈴》中的“寒蟬凄切,對長亭晚”等。(3)南浦。南浦多見于南方水路送別的詩詞中,如唐代白居
易《南浦別》中的“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等。89(4)酒。酒在排解愁緒之外,還飽含著深深的祝福。將美酒和離情聯(lián)系在一起的詩詞多不勝舉,如王維的《渭城曲》
中的“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等,都是以酒抒寫別離之情。90或表達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或表達對親人的牽掛(1)月亮。一般說來,古詩中的月亮是思鄉(xiāng)的代名詞。如李
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
月,低頭思故鄉(xiāng)?!?2)鴻雁。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
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因此詩人常常
借雁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的“雁字回時,月滿
西樓”。91(3)雙鯉。古時人們多以鯉魚形狀的函套藏書信,因此不少
文人也在詩文中以鯉魚代指書信。如宋人晏幾道《蝶戀
花》詞:“蝶去鶯飛無處問,隔水高樓,望斷雙魚信。”(4)搗衣。月下?lián)v衣,風送砧聲這種境界,不僅思婦傷情,也
最易觸動游子的情懷,因此搗衣意象也是思鄉(xiāng)主題的傳統(tǒng)
意象之一。如唐代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
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
人罷遠征?”92或表達憂愁、悲傷心情,或渲染凄冷、悲涼氣氛(1)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梧桐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
宋代李清照《聲聲慢》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
點滴滴”。(2)芭蕉。在詩文中,它常與孤獨憂愁特別是離情別緒相聯(lián)
系。宋代李清照《添字丑奴兒》詞“窗前誰種芭蕉樹,
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情”,把傷
心、愁悶一股腦兒傾吐出來。93(3)流水。水在我國古代詩歌里和綿綿的愁思連在一起,多
傳達人生苦短、命運無常的感傷與哀愁。如劉禹錫《竹
枝詞》:“山桃紅花滿上頭,蜀江春水拍山流?;t易
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崩铎稀独颂陨场罚骸傲?/p>
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4)猿猴。古詩詞中常常借助于猿啼表達一種悲傷的感情。
如唐代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
飛回?!?4(5)杜鵑鳥。古代神話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望帝,因被
迫讓位給他的臣子,自己隱居山林,死后靈魂化為杜鵑
鳥,暮春苦啼,至于口中流血,其聲哀怨凄悲,動人肺
腑。于是古詩中的杜鵑就成為凄涼、哀傷的象征。唐代
李白《蜀道難》:“又聞子歸啼夜月,愁空山?!卑拙?/p>
易《琵琶行》:“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95(6)斜陽(夕陽、落日)。多傳達凄涼失落、蒼茫沉郁之情。如唐代李商隱《樂游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彼未醢彩豆鹬ο恪そ鹆陸压拧罚骸罢鞣ヨ堦柪?,背西風、酒旗斜矗?!?6或托物顯示高潔的品質(zhì),或抒發(fā)感慨(1)菊花。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稱贊它堅強的品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zhì)。屈原《離騷》:“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睎|晉田園詩人陶淵明,寫了很多詠菊詩,將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與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聯(lián)系在一起,如“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97(2)梅花。梅花在嚴寒中最先開放,然后引出爛漫百花散出
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堅強、不屈不撓的品格,受到
了詩人的敬仰與贊頌。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中“零
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句,借梅花來比喻自己備
受摧殘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
冕《墨梅》詩“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也是以冰清玉潔的梅花來寫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質(zhì),
言淺而意深。98(3)松柏?!墩撜Z·子罕》中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弊髡哔潛P松柏的耐寒,來歌頌堅貞不屈的人格,形象鮮明,意境深遠,啟迪了后世文人無盡的詩情畫意。如三國劉楨《贈從弟》:“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唐人李白《贈韋侍御黃裳》:“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表f黃裳一向諂媚權(quán)貴,李白寫詩規(guī)勸他,希望他做一個正直的人。99(4)竹。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歷四
時而常茂”的品格,贏得古今詩人的喜愛和稱頌。鄭板
橋一生詠竹畫竹,留下了很多詠竹佳句,如“咬定青山
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
南北風”,贊美了立于巖石之中的翠竹堅定頑強、不屈
不撓的風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稟性。100(5)黍離?!笆螂x”常用來表示對國家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
之情。如姜夔《揚州慢》:“予懷愴然,感慨今昔,因
自度此曲。千巖老人以為有《黍離》之悲也?!?6)冰雪、草木。古代詩歌中,常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
忠貞、品格的高尚,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fā)盛衰
興亡的感慨。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洛陽親友
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姜夔《揚州慢》:“過春
風十里,盡薺麥青青?!?01用以表達愛戀、相思之情(1)紅豆。傳說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邊疆,哭于樹下
而死,化為紅豆,于是紅豆又稱“相思子”,常用以象
征愛情或相思。如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春
來發(fā)幾枝。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2)蓮。與“憐”音同,所以古詩中有不少寫“蓮”的詩句,
借以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洲曲》:“采蓮南塘秋,
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102(3)連理枝、比翼鳥。連理枝,指根和枝交錯在一起的兩棵
樹;比翼鳥,傳說中的一種鳥,雌雄老在一起飛,古典詩歌里用作對恩愛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長恨歌》:“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03或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表達對和平的向往(1)投筆?!逗鬂h書》載:班超家境貧寒,靠為官府抄寫文書來生活。他曾投筆感嘆,要效法傅介子、張騫立功邊境,取爵封侯。后來“投筆”就指棄文從武。如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04(2)長城?!赌鲜贰ぬ吹罎鷤鳌酚涊d,檀道濟是南朝宋的大將,權(quán)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來宋文帝借機殺他時,檀道濟大怒道:“乃壞汝萬里長城!”很顯然是指宋文帝殺害將領,瓦解自己的軍隊。后來就用“萬里長城”指守邊的將領。如陸游詩《書憤》:“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105(3)樓蘭。“樓蘭”代指邊境之敵,用“破(斬)樓蘭”指建功立業(yè)。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106(4)柳營。指軍營?!妒酚洝そ{侯周勃世家》記載:漢文帝
時,漢軍分扎霸上、棘門、細柳以備匈奴,細柳營主將
為周亞夫。周亞夫細柳軍營紀律嚴明,軍容整齊,連文
帝及隨從也得經(jīng)周亞夫的許可,才可入營,文帝極為贊
賞周亞夫治軍有方。后代多以“柳營”稱紀律嚴明的軍
營。如唐代王維《觀獵》:“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107(5)請纓。漢武帝派年輕的近臣終軍到南越勸說南越王朝。
終軍說:“請給一根長纓,我一定把南越王抓來?!焙?/p>
以其喻殺敵報國。岳飛《滿江紅(遙望中原)》:“嘆江
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08(6)羌笛。唐代邊塞詩中經(jīng)常提到,如王之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化學藥水購銷合同范例
- 代理銷售分銷合同范例
- 2025-2030年口腔綜合治療車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低價轉(zhuǎn)讓鉆床合同范例
- 勞務合同范本文庫
- 單位銷售合同范本模板
- 2025-2030年土壤重金屬提取機行業(yè)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年中國北京咖啡館未來發(fā)展預測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 2025-2030年手表訂閱服務創(chuàng)新行業(yè)深度調(diào)研及發(fā)展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2025-2030年在線閱讀社區(qū)行業(yè)跨境出海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分布式光伏項目規(guī)劃設計方案
-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裝平臺和架體檢查驗收表
- DL-T 2574-2022 混流式水輪機維護檢修規(guī)程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書分享課件
- 思想旗領航向心得體會
- 計算機軟件確認控制程序
- 造價員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
- 橋梁樁基專項施工方案-
- 高中生物競賽課件 【知識精研+拓展提升】 細胞生物學
- 農(nóng)產(chǎn)品食品檢驗員二級技師職業(yè)技能鑒定考試題庫(含答案)
- 工廠車間劃線標準與標識管理(共37張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