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的認識與應用_第1頁
地形圖的認識與應用_第2頁
地形圖的認識與應用_第3頁
地形圖的認識與應用_第4頁
地形圖的認識與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1章地形圖應用§11-1概述§11-2

高斯平面坐標系§11-3地形圖應用的基本內容§11-4

工程建設中的地形圖應用11.1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1、高斯投影的概念

高斯投影是一種等角投影。它是由德國數(shù)學家高斯(Gauss,1777~1855)提出,后經德國大地測量學家克呂格(Kruger,1857~1923)加以補充完善,故又稱“高斯—克呂格投影”,簡稱“高斯投影”。

①測量中大量的角度觀測元素,在投影前后保持不變,這樣免除了大量投影計算工作;②保證在有限范圍內使得地圖上圖形同橢球上原形保持相似,給識圖用圖帶來很大方便。③投影能方便的按分帶進行,并能用簡單的、統(tǒng)一的計算公式把各帶連成整體。測量對地圖投影的要求:3、高斯投影的特性(1)中央子午線投影后為直線,且長度不變。(2)

除中央子午線外,其余子午線的投影均為凹向中央子午線的曲線,并以中央子午線為對稱軸。投影后有長度變形。(3)

赤道線投影后為直線,但有長度變形。赤道中央子午線平行圈子午線Oxy(4)除赤道外的其余緯線,投影后為凸向赤道的曲線,并以赤道為對稱軸。(5)經線與緯線投影后仍然保持正交。

(6)所有長度變形的線段,其長度變形比均大于l。(7)離中央子午線愈遠,長度變形愈大。赤道中央子午線平行圈子午線Oxy4、投影帶的劃分我國規(guī)定按經差6o和3o進行投影分帶。6o帶自首子午線開始,按6o的經差自西向東分成60個帶。3o帶自1.5

o開始,按3o的經差自西向東分成120個帶。

按照6o帶劃分的規(guī)定,第1帶中央子午線的經度為3o,其余各帶中央子午線經度與帶號的關系是:

L。=6oN-3o

(N為6o帶的帶號)例:20帶中央子午線的經度為

L。=6o×20-3o=117o

按照3o帶劃分的規(guī)定,第1帶中央子午線的經度為3o,其余各帶中央子午線經度與帶號的關系是:

L。=3on

(n為3o帶的帶號)例:120帶中央子午線的經度為

L。=3o×120=360o

若已知某點的經度為L,則該點的6o帶的帶號N由下式計算:

N=(取整)+1

若已知某點的經度為L,則該點所在3o帶的帶號按下式計算:

n=(四舍五入)5、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坐標系的建立:x軸

中央子午線的投影y軸—赤道的投影原點O

—兩軸的交點OxyP(X,Y)高斯自然坐標注:X軸向北為正,

y軸向東為正。赤道中央子午線

由于我國的位于北半球,在東經73o27’~135o09’,

6o帶帶號第13~23帶,3o帶帶號第25~45帶,各帶又獨自構成直角坐標系。故:X值均為正,而Y值則有正有負。世界地圖赤道xyo500km=500000+=+636780.360m=

500000+=+227559.720m國家統(tǒng)一坐標:(帶號)(帶號)例:有一國家控制點的坐標:x=3102467.280m,y=19367622.380m,(1)該點位于6?帶的第幾帶?(2)該帶中央子午線經度是多少?(3)該點在中央子午線的哪一側?(4)該點距中央子午線和赤道的距離為多少?(第19帶)(L。=6o×19-3o=111?)(先去掉帶號,原來橫坐標y=367622.380—500000=-132377.620m,在西側)(距中央子午線132377.620m,距赤道3102467.280m)不同點:1、x,y軸互異。2、坐標象限不同。3、表示直線方向的方位角定義不同。相同點:數(shù)學計算公式相同。

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與數(shù)學上的笛卡爾平面直角坐標系的異同點: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系笛卡爾坐標系ααooyyxxⅠⅠⅢⅡⅡⅣⅣⅢppx=Dcosαy=Dsinαx=Dcosαy=DsinαDD11.3地形圖的分幅與編號為了便于測繪、使用和管理地形圖,需要統(tǒng)一地對地形圖進行分幅和編號。分幅就是將大面積的地形圖按照不同比例尺劃分成若干幅小區(qū)域的圖幅。編號就是將劃分的圖幅,按比例尺大小和所在的位置,用文字符號和數(shù)字符號進行編號。地形圖的分幅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經緯網梯形分幅法或國際分幅法;另一種是坐標格網正方形或矩形分幅法。前者用于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后者用于工程建設大比例尺地形圖。

一、1:100萬地圖的分幅和編號

11.1.1梯形分幅法J-5048°44°40°36°32°28°24°20°16°12°8°4°84°90°96°102°108°114°120°126°ABCDEFGHIJKLM49505148474645441:100萬地形圖為國際統(tǒng)一分幅,每一幅圖為緯差4°的緯圈和經差6°的子午線所形成的梯形。我國在1:100萬國際分幅中的位置:★

二、1:50萬、1:20萬、1:10萬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1:50萬:J-50-A(4)1:25萬:J-50-(2)(36)1:10萬:J-50-5(144)

40°12345678910111213[1][2][3][4]24253639°A

B

374849[5][6][7][8]60617238°738485[9][10][11][12]969710837°

C

D109120121[13][14][15][16]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36°114°115°116°117°118°119°120°圖9·21∶50萬、1∶25萬、1∶10萬比例尺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

三、1:5萬、1:2.5萬、1:1萬、1:5000地形圖的分幅和編號1:5萬:J-50-5-B

1:1萬:J-50-5-(24)

1:2.5萬:J-50-5-B-4

1:5000:J-50-5-(24)-a

分幅關系示意圖1:50萬A,B,C,DJ-50-A1:20萬[1],[2],┉,[36]J-50-[1]1:10萬1,2,┉,144J-50-11:5萬A,B,C,DJ-50-1-A1:1萬(1),(2),┉,(64)J-50-1-(1)1:2.5萬1,2,3,4J-50-1-A-11:5千a,b,c,dJ-50-1-(1)-a1:100萬J-50◆黃框內比例尺的圖幅作為下一級圖幅的基本分幅?!舳乱患増D幅的編號,必定冠有其上一級基本分幅圖的圖號。表11·1梯形分幅的圖幅規(guī)格與編號表11·2我國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

四、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分幅和編號方法1、分幅

全部以1:100萬地形圖為基礎分幅。2、編號

1)1:100萬地形圖行、列間無橫線。2)其余比例尺地形圖編號由5個元素10位代碼組成。

例:J–50->J50J-50–5->J50D001005表9·3我國基本比例尺代碼圖11·31∶100萬~1∶5000地形圖行列分幅與編號

優(yōu)點:便于全世界地形圖的統(tǒng)一計量;分幅方法簡單,查找方便;編號規(guī)范,利于計算機處理。缺點:圖幅的大小不統(tǒng)一;用經緯度分幅不利于數(shù)學計算。11.3.2矩形分幅法一、圖幅西南角坐標公里數(shù)編號法采用圖幅西南角坐標公里數(shù)編號的正方形分幅(基本分幅:1:5000)

X坐標-Y坐標。一、地形圖的主要用途

1、地質勘探。2、礦山開采。3、城市用地分析。4、城市規(guī)劃。5、工程建設。主要用途

可讀性:全面客觀反映地面情況:地貌、地物、居民地、水系、交通、通訊、管線、

農林等多方面信息,作為設計依據??闪啃裕禾峁┑孛婊緮?shù)據:點、線、角、

高程、方向、面積、坡度等。

多用性:可編繪一系列專題圖。地形圖的應用(一)圖廓外注記識讀

1、圖號、圖名和鄰接圖表;

2、比例尺、圖幅范圍、坐標系統(tǒng)、高程系統(tǒng);

3、測圖年月和測圖單位;

4、圖的新舊。

一般原則:先圖外后圖內、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記后符號、先主要后次要。二、讀圖方法(二)地物識讀1、測量控制點2、居民地3、工礦企業(yè)建筑4、獨立地物5、道路、管線和垣柵6、水系及其附屬設施7、植被的分布、類別、面積等8、境界等

主要根據地形圖圖式進行判讀。(三)地貌識讀主要根據地形圖上的等高線進行判讀主要包括:地面坡度的變化、地勢起伏的大體趨勢、是否有山頭、鞍部、

山脊、山谷及其大致走向等。一、確定點的平面坐標1: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000ABpnmqα(X0,Y0)400500600700800o如圖:求A點坐標式中:,—該點所在方格西南角坐標;M—比例尺分母考慮圖紙伸縮(l格網理論長度10cm)例∶

則:1、圖解法(直接量測)二、確定兩點間的水平距離2、量測坐標計算(解析法)例:圖上量得dab=169.7mm,則AB的實地距離:例:圖上量得則算得

110012001300140015001000ABpnmqα(X0,Y0)400500600700800o1:1000三、確定直線的坐標方位角1、直接量測2、量測坐標計算例:圖上量得例:圖上量得則算得

110012001300140015001000ABpnmqα(X0,Y0)400500600700800o1:1000四、確定點的高程等高線上點的高程,等于該等高線的高程;

不在等高線上點的高程,用內插方法求得。式中50mnF—等高距例∶已知Hm=53m,h=1m量得mF=d1=1m,

mn=4mm。五、確定兩點間的坡度=53.75m則:式中:—A,B兩點間的高差—A,B兩點間的實際水平距離AB六、在圖上設計等坡線等坡線—坡度相等的方向路線。例∶設i=3.3%,h=1m,求圖中AB之間的等坡線。解∶由得使園規(guī)兩腳尖的距離為圖上30m,在圖上從A點出發(fā)與等高線交點至B點。用途:

房地產計量,國土規(guī)劃,土石方計量……

測量方法:

利用地形圖量測(圖解法)實地測量數(shù)據(實測法)計算方法:

有規(guī)則的幾何圖形不規(guī)則的任意圖形精度要求:

根據目的和用途的不同而定。一、幾何圖形法把圖形分解成簡單的幾何形狀,計算所有簡單幾何圖形面積之和。23A1A2A3145A=A1+A2+A3常用幾合圖形:三角形長方形梯形正方形扇形圓形

二、坐標計算法(解析法)1、借助坐標格網圖解界址點的坐標。2、再按公式(解析)計算圖形的面積。1234y1y4y3y2x4x3x1x2xy

坐標計算法公式

(解析法)經整理后得:任意n邊形:i=1或i=n時,公式出現(xiàn)或三、不規(guī)則圖形面積量算網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