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高考一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屆高考一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屆高考一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屆高考一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屆高考一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2023屆高考一模語文試卷分類匯編:文言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壬申朔,上御奉天殿,朝群臣,命禮部、鴻臚寺不作樂。先是,禮部尚書呂震請

于上,宜受賀作樂如朝儀,上不從。震固請之,大學(xué)士楊士奇、楊榮、黃淮、金幼孜皆言陛下言是。震日:

“四方萬國之人,遠朝新主,皆欲一觀天顏,圣上固孝誠至,亦宜勉徇下情?!鄙项櫴科娴仍唬骸岸Y過矣?!?/p>

對日:“誠如圣諭,必欲他御粵,,亦不宜備禮?!鄙蠌闹?。明日,召士奇等諭曰:“為君以受直言為明,

為臣以能直言為忠。自今朕行有未當(dāng),但直言之,毋以不從為慮?!备髻n鈔文幣。頒詔天下,罷山場、園

林、湖池、坑冶,聽民采取,悉照洪武年間例辦納。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

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言之且曰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上遂待謙如初,命百官毋以謙為戒,

已而召謙為副都御史。時有中官采木四川擾民者,召謙諭曰:“爾素清直,其為朕窮治之,勿懷疑畏?!毕?/p>

四月,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東民多乏食,而有可傕科方急。上命楊士奇草詔蠲恤,士奇言:“不可

不令戶部、工部與聞?!鄙显唬骸肮眯熘?,救民如拯溺,不可須臾緩。有司慮國用不足,必持不決J因命

中官給筆札,士奇就西角門草詔。上覽畢,即遣使赍行。顧士奇曰:“卿今可語部臣,朕悉免之矣?!弊笥?/p>

或言宜有分別,庶不濫恩。上曰:“恤民寧過厚,為天下主,可與民較錨銖耶!”時近臣有進言太平之政者,

楊士奇進曰:“流徙未歸,瘡痍未復(fù),遠近猶有艱食之民,須休養(yǎng)數(shù)年,庶幾人得其所?!鄙霞渭{之,復(fù)諭

蹇義等曰:“曩與卿’繩愆糾謬'銀章,惟士奇封入五疏,余皆無有,豈朝政果無闕,生民果皆安乎?”

諸臣頓首謝.每邊將陛辭,輒戒曰:“民力罷矣,毋貪功。脫擾塞下,驅(qū)之而已。”用法尚寬厚,然深惡贓

吏,每戒法司曰:“國家恤民,必自去贓吏始。”在位僅十月,而百政具舉云。

(節(jié)選自《明史紀(jì)事本末?仁宣致治》)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言之/且曰/

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B.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言之/且曰/

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C.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言之/且日/謙

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D.大理寺少卿戈謙言/事過激/呂震等交奏其沽名/上頗厭之/楊士奇以主圣臣直/從容為上言之/且曰/

謙雖昧/于大體蓋亦感恩圖報耳/

IL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項是(3分)

A.上御奉天殿,指皇帝駕臨奉天殿。上,用于尊稱皇帝;御,用于與皇帝有關(guān)的行為或物品,如稱皇

帝親筆書寫的字為“御筆”。

B.俯徇輿情,意為順從眾人的心愿。俯,謙詞,用于上對下的行為;徇,順應(yīng),曲從;輿情,大眾、

社會的言論、看法、意向等。

C.有司催科,指官府催交賦稅。有司,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也泛指一般官吏;科,因租稅有科條法

規(guī),所以稱征稅為“科”。

D.諸臣頓首謝,意為眾臣磕頭謝罪。頓首,下跪并以頭觸地,是古代常用的致敬禮;也用于書信中作

致敬語。謝,謝罪,道歉。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年初一接受群臣朝拜時,明仁宗采納楊士奇等人建議,要求相關(guān)部門取消奏樂;此前呂震堅持認(rèn)

為皇帝受賀時應(yīng)該奏樂,仁宗拒絕了他。

B.大理寺少卿戈謙說話過激,一度讓明仁宗非常厭惡;后來仁宗接受楊士奇勸諫,待戈謙像原來一樣,

還任命他擔(dān)任副都御史,并委以重任。

C.有近臣進言稱當(dāng)今是太平之政,楊士奇反對這一說法,認(rèn)為國家災(zāi)難未消,還有百姓生活艱難,需

要數(shù)年的休養(yǎng)生息,才能人人安居樂業(yè)。

D.明仁宗曾發(fā)給蹇義等人“繩愆糾謬”銀章,意在讓他們發(fā)現(xiàn)并指出朝政之失,但他們無所作為,仁

宗對比多次上疏的楊士奇,批評了他們。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⑴爾素清直,其為朕窮治之,勿懷疑畏。

⑵恤民寧過厚,為天下主,可與民較錨銖耶!

14.文中明朝皇帝的廟號為“仁宗”,請根據(jù)文意,簡要概括他“仁”的具體表現(xiàn)。(3分)

【分析】(D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通讀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

為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注意主語常省略。其次找動詞,動詞通常作謂語。借助句子成分,關(guān)鍵是

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jié)構(gòu)關(guān)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止匕外,文言虛詞和特殊句式對文

言文句讀有很大的輔助作用。斷句題還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斷開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題。

(2)本題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

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gòu)、典章制度、行政區(qū)

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jié)合語境的

含義作答。

(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rèn)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

其次,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達的觀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瀏覽選項的內(nèi)容,到文章中圈出相

關(guān)的句子,再進行推敲琢磨。

(4)本題考查學(xué)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拿到句子之后應(yīng)先回歸文本,

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再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diào)、換、冊再采取對譯法,

逐字進行翻譯。

(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言文有關(guān)內(nèi)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內(nèi)容

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根據(jù)原題所問找到答題區(qū)間并對答題區(qū)間進行分析與歸納,最終概括出答案。

【解答】(1)劃線句的意思是:大理寺少卿戈謙陳述事務(wù)言辭過激,呂震等人紛紛上奏,認(rèn)為他沽名

釣譽?;实鄯浅拹核?。楊士奇把君主圣明大臣才敢直言的道理耐心地講給皇上聽,并且說:“戈謙雖然

在大的道理上比較糊涂,但他這樣做也只是感恩圖報罷了?!薄把浴钡馁e語為“事”,中間不應(yīng)斷開,由此

可以排除B、D;“交奏”的賓語為“其沽名”,并且“厭”的主語為“上”,所以應(yīng)在“名”字的后斷開,

由此可以排除A。

故選:Co

(2)B.“俯徇輿情,意為順從眾人的心愿。俯,謙詞,用于上對下的行為;徇,順應(yīng),曲從;輿情,大

眾、社會的言論、看法、意向等”表述錯誤,應(yīng)為敬詞,是屬于上對下行動的敬辭。原文是大臣對皇帝說

的話,其中出現(xiàn)皇帝的行為時不可能用謙詞,只會用敬詞。

故選:Bo

(3)A.“大年初一接受群臣朝拜時,明仁宗采納楊士奇等人建議,要求相關(guān)部門取消奏樂;此前呂震堅

持認(rèn)為皇帝受賀時應(yīng)該奏樂,仁宗拒絕了他”表述錯誤。由原文相關(guān)語句''命禮部、鴻臚寺不作樂”可知,

要求相關(guān)部門取消奏樂是仁宗自行決定的,楊士奇等人只是對此表達了贊同支持的意見。

故選:Ao

(4)①“素”,一向;“其”,語氣詞,表示祈使的語氣;“窮”,徹底;“疑畏”,疑慮害怕的想法。譯文:

你一向清廉正直,一定要替我徹底查辦這件事,不要懷有疑慮害怕的想法。

②“恤”,安撫;“寧”,寧可;“錨銖”,斤斤計較。譯文:安撫百姓寧可過多一些,作為天下之君,怎么

可以跟百姓斤斤計較呢!

(5)由原文相關(guān)語句“頒詔天下,罷山場、園林、湖池、坑冶,聽民采取,悉照洪武年間例辦納”可知,

仁宗向全國頒布詔書,取消山場、園林、湖池、坑冶的管制,聽?wèi){百姓開采獲利,完全按照洪武年間的先

例辦理。

由原文相關(guān)語句''夏四月,有至自南京者,言徐淮、山東民多乏食,而有司催科方急。上命楊士奇草詔蠲

恤,士奇言:'不可不令戶部、工部與聞。‘上曰:'姑徐之,救民如拯溺,不可須臾緩。有司慮國用不足,

必持不決。'因命中官給筆札,士奇就西角門草詔。上覽畢,即遣使赍行。顧士奇曰:'卿今可語部臣,朕

悉免之矣。'”可知,聽聞地方百姓困境后,采取緊急措施免稅安撫。

由原文相關(guān)語句“每邊將陛辭,輒戒曰:'民力罷矣,毋貪功。脫擾塞下,驅(qū)之而已。'”可知,是明仁宗

告誡邊將珍惜民力,不要貪功。

由原文相關(guān)語句“用法尚寬厚,然深惡贓吏,每戒法司曰:'國家恤民,必自去贓吏始??芍敲魅?/p>

宗痛恨貪官污吏,派人查辦擾民的官員。

答案:

(1)C

(2)B

(3)A

(4)①你一向清廉正直,一定要替我徹底查辦這件事,不要懷有疑慮害怕的想法。

②安撫百姓寧可過多一些,作為天下之君,怎么可以跟百姓斤斤計較呢!

(5)①下詔罷除山場、園林等處監(jiān)管,讓百姓自由采伐;②聽聞地方百姓困境后,采取緊急措施免稅安

撫;③告誡邊將珍惜民力,不要貪功:④痛恨貪官污吏,派人查辦擾民的官員。

參考譯文:

明仁宗洪熙元年春正月初一,皇帝駕臨奉天殿接受群臣朝拜。明仁宗下令禮部和鴻臚寺不要

配備禮樂。在這之前,禮部尚書呂震曾經(jīng)向皇帝諫言,他認(rèn)為皇帝應(yīng)該按照朝廷的禮儀配備禮樂接受朝賀,

但明仁宗沒有答應(yīng)。呂震堅持自己的意見,大學(xué)士楊士奇、楊榮、黃淮、金幼孜都贊成皇帝的主意。禮部

尚書呂震就說:“四方各國的使者,從遠方來朝拜新國君,都希望能見到天子的容顏,圣上確實對先皇極

為孝誠,但也應(yīng)該盡量順從臣子的意見和建議?!被实劭粗鴹钍科娴热苏f:“禮儀過度了吧?”楊士奇等人

回答說:“確實像圣上所言,如果一定要順從眾人的心愿,也不一定非要配備禮樂。”明仁宗就聽從了他們

的意見。第二天,皇帝召見楊士奇等人并告誡他們說:“作為君主要把接受直言作為明智,當(dāng)臣子的要把

敢于直言作為忠誠。從今以后,如果我的行為有不當(dāng)之處,你們盡管直言相告,不要擔(dān)心我會不接受J

分別賞蜴他們鈔文幣。明仁宗向全國頒布詔書,取消山場、園林、湖池、坑冶的管制,聽?wèi){百姓開采獲利,

完全按照洪武年間的先例辦理。大理寺少卿戈謙陳述事務(wù)言辭過激,呂震等人紛紛上奏認(rèn)為他純粹是沽名

釣譽。明仁宗非常厭惡他。楊士奇把君主圣明大臣才敢直言的道理耐心地講給皇上聽,并且說:“戈謙雖

然在大的道理上比較糊涂,但他這樣做也只是感恩圖報罷了J于是皇上仍像當(dāng)初那樣對待戈謙,并要求

百官不要把戈謙作為警戒。不久皇帝召見戈謙并任命他為副都御史。當(dāng)時有在四川采集木材騷擾百姓的太

監(jiān),皇帝召見戈謙并告誡說:“你一向清廉正直,一定要替我徹查這件事,不要有疑慮害怕的想法?!边@一

年的夏四月,有人從南京來說徐淮、山東的百姓很多沒有飯吃,但有關(guān)方面仍急著催交賦稅?;实圩寳钍?/p>

奇草擬免除賦稅、賑濟饑民的詔書。楊士奇說:“這件事不能不讓戶部和工部知道?!被实壅f:“稍后再說

吧,拯救百姓如同拯救落水的人,不能有片刻的耽擱。有關(guān)官員擔(dān)心國家開支不夠用,一定會猶豫不決?!?/p>

于是讓太監(jiān)提供紙筆,楊士奇在西角門草擬詔書?;实劭催^后,當(dāng)即派遣使者帶著詔書出發(fā)。這時皇帝對

楊士奇說:“你現(xiàn)在可以告訴戶部、工部的官員,我把有關(guān)的賦稅全免掉了。”有一位皇帝侍從說免除賦稅

應(yīng)該有所區(qū)分,以免濫施恩德?;实壅f:“安撫百姓寧可過多一些,作為天下之君,怎么可以跟百姓斤斤

計較呢!”當(dāng)時有身邊侍臣進言認(rèn)為現(xiàn)在可以說是太平盛世,楊士奇進諫說:“現(xiàn)在還有流亡的人未能回歸

家園,有遭受災(zāi)害的地方尚未恢復(fù),遠近各地仍然有生活艱難的百姓,應(yīng)該再休養(yǎng)生息若干年,或許才能

使得人人安居樂業(yè)?!被实圪澷p并采納了他的意見,又告誡蹇義等人說:“從前我賜給你們‘繩愆糾謬'的

銀章,只有楊士奇進獻了五封奏章,其他人都沒做什么,難道朝政真的沒有任何缺漏,百姓真的全都安居

樂業(yè)了嗎?”眾臣叩頭謝罪。每當(dāng)守邊將領(lǐng)向皇上辭行時,仁宗總是告誡他們說:“百姓們很疲乏了,你

們不要貪功.如果有敵人來邊塞騷擾,把他們趕走就可以了。”仁宗施法崇尚寬厚,但對于貪官污吏深惡

痛絕,明仁宗經(jīng)常告誡司法官員說:“國家體恤百姓,一定要從鏟除貪官污吏開始?!比首谠谖恢挥惺畟€月,

但各項政務(wù)都興辦起來了。

【點評】解答文言文題目,應(yīng)遵循三個步驟:

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步明確是“什么時

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等,對全段的內(nèi)容有個粗略的了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

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

第二步:細(xì)讀題目,認(rèn)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jù)題干要求,結(jié)合各選項的具體內(nèi)容,

一一落實、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運用課內(nèi)所學(xué)過的知識(實詞、虛

詞、句式、活用、倒裝、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較容易做的題目。

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rèn)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

中出現(xiàn)的偏差,是一個深入和復(fù)核的過程。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太宗初即位,中書令房玄齡奏言:“秦府舊點有未得官者,并怨前東宮及齊府左右處分之先己。"太宗

曰:"古稱至公者,蓋謂平恕無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堯、舜廢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誅

之。故知君人者,以天下為公,無私于物。朕與公等衣食出于百姓,此則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于下,

今所以擇賢才者,蓋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問堪否,豈以新故異情?才若不堪,亦豈以舊人而先用?今不

論其能不能,而直言其嗟怨,豈是至公之道耶?”

貞觀二年,太宗謂房玄齡等曰:“朕比見隋代遺老,咸稱高須善為相者,遂觀其本傳,可謂公平正直,

尤識治體,隋室安危,系其存沒。煬帝無道,枉?誅夷.何嘗不想見此人,

廢書欽嘆!又漢、魏已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本廢辱立、李嚴(yán)于南中。立聞亮卒,泣日:‘吾

其左衽矣!’嚴(yán)聞亮卒,發(fā)病而死。故陳壽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

怠慢者,雖親必罰卿等豈可不企慕及之?卿等若慕宰相之賢者,則榮名高位,可以長守。'‘玄齡對曰:

"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化成天下”

刑部尚書張亮坐謀反下獄,百官多言亮當(dāng)誅,惟殿中少監(jiān)李道裕奏亮反形未具,明其無罪。太宗既盛

怒,竟殺亮。俄而刑部侍郎有闕,今宰相妙擇其人,累奏不可。太宗曰:"吾已得其人矣,往者李道裕議

張亮云'反形未具’,可謂公平矣。當(dāng)時雖不用其言,至今追悔。”遂授道裕刑部侍郎。

(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公平第十六篇》)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化成天下/

B.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化成天下/

C.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化成天下/

D.臣聞理國要道/在于公平正直/今圣慮所尚/誠足以極政教之源/盡至公之要/囊括區(qū)宇/化成天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東宮,常指太子所居之宮,文中的“東宮”與《陳情表》中“當(dāng)侍東宮”的“東宮”均代指太子。

B.見在古文中常表被動,文中“枉見誅夷”與《孔雀東南飛》中"君既若見錄”的“見”含義相同。

C.表在文中指上表,與《念奴嬌?過洞庭》中的“表里俱澄澈"的"表"含義不同。

D.坐在文中指犯了某種罪,與《蜀道難》中"以手撫膺坐長嘆‘'的"坐"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唐太宗面對房玄齡關(guān)于秦府舊部下未得官職而埋怨的上奏,舉了堯廢丹朱、舜廢商均之事來說明君主要

以天下為公、不存偏私之心。

B.唐太宗認(rèn)為用人要看是否有能力,而不能看關(guān)系的親疏遠近,如果只因舊部下有怨言,不看能力就加以

委任,是不公平的。

C.唐太宗借廖立、李嚴(yán)兩人因諸葛亮去世而傷心病亡的故事,強調(diào)做官要堅守公平正直的品格,這樣才能

富有人格魅力,受人尊敬。

D.唐太宗雖然當(dāng)時沒有采納李道裕關(guān)于張亮謀反證據(jù)不足的上奏,卻看到了李道裕對公平正直的堅守,后

來任命其為刑部侍郎。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卿等若慕宰相之賢者,則榮名高位,可以長守。(4分)

(2)俄而刑部侍郎有闕,令宰相妙擇其人,累奏不可。(4分)

15.唐太宗發(fā)出''何嘗不想見此人,廢書欽嘆”感慨的原因是什么?(3分)

【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biāo)志性的詞語,句子結(jié)構(gòu)的對

稱,文中詞語充當(dāng)?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nèi)容的變化等。

(2)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中加點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能力。答題時要有一定的知識積累,結(jié)合語境進行

理解,仔細(xì)比對各個選項的說法,作出正確的選擇。

(3)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比對各個選項,

作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

(4)本題考查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答題時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注意句中重點實詞、虛詞、活用和

句式的翻譯。

(5)本題考查學(xué)生對文本相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答題時要通讀文本,篩選整合信息,結(jié)合具體要

求概要作答。

【解答】(1)句意:我聽說治理國家的關(guān)鍵,在于公平正直,如今圣上推崇的治國原則,確實體現(xiàn)了政教

的根本,極盡至公的要義,可以用來囊括宇內(nèi),教化天下。

“所尚”,所字結(jié)構(gòu),意思是“推崇的治國原則”,其后斷句,排除AC;

“政教”修飾“源”,“之”助詞,“的”的意思,偏正結(jié)構(gòu),中間不能斷開,排除B。

故選Do

(2)B."'見'含義相同”錯誤,含義不同?!巴饕娬D夷”中的“見”表被動;“君既若見錄”的“見”,

用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句意:卻被冤屈誅殺了。/既然承蒙你這樣的記著我。

故選B。

(3)C.“唐太宗借廖立、李嚴(yán)兩人因諸葛亮去世而傷心病亡的故事”錯誤。由原文“立聞亮卒,泣曰:'吾

其左衽矣!'嚴(yán)聞亮卒,發(fā)病而死”可知,后來廖立聽到諸葛亮逝世,哭著說:‘我們大概要亡國了!’李

嚴(yán)聽到諸葛亮逝世,也發(fā)病而死。由此可知,因諸葛亮去世而傷心病亡的是“李嚴(yán)”,廖立沒有傷心病亡。

故選Co

(4)①“卿等”,你們;“高位”,尊崇的地位;“長守”,長久保有。譯文:你們?nèi)绻軌蛳褙┫噙@樣賢良

的話,那么榮耀的名聲和尊崇的地位就能夠長久保有了。

②‘‘俄而",不久;“闕”,空缺;“妙”,精心:“累”,多次。譯文: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下令宰

相精心選擇稱職的人選,可宰相多次推薦的人選唐太宗都沒有同意。

(5)由原文“朕比見隋代遺老,咸稱高潁善為相者”可知,我近來見到隋代的舊臣遺老,他們都稱贊高

潁是做宰相的人才。由此可知,高潁有宰相之才,得到隋朝老臣的稱贊。

由原文“可謂公平正直,尤識治體,隋室安危,系其存沒。煬帝無道,枉見誅夷,何嘗不想見此人”司.知,

此人真可說是公平正直,尤其了解治國之道,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死關(guān)系密切。可惜遇到隋煬帝這樣的

無道昏君,卻被冤屈誅殺了,我何嘗不想見到這樣的人呢?由此可知,一個人支撐著隋朝安危,可惜被隋

煬帝誅殺。

答案:

(1)D

(2)B

(3)C

(4)①你們?nèi)绻軌蛳褙┫噙@樣賢良的話,那么榮耀的名聲和尊崇的地位就能夠長久保有了。

②不久,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下令宰相精心選擇稱職的人選,可宰相多次推薦的人選唐太宗都沒有同意。

(5)①高潁有宰相之才,得到隋朝老臣的稱贊;

②一個人支撐著隋朝安危,可惜被隋煬帝誅殺。

參考譯文:

唐太宗剛即位時,中書令房玄齡上奏說:“秦王府的老部下沒有做上官的,他們都埋怨陛下,

說前太子宮和齊王府的部下都比他們早先安排了官職?!碧谡f:“古時候所謂的大公無私,是指寬容公正

而無私心。丹朱、商均是堯、舜的兒子,而堯、舜卻廢黜了他們,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卻把

他們殺掉。由此可知,作為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為公,不存偏私之心。我們的衣食都出自百姓,這

就是說,百姓的人力已奉獻給了朝廷,而我們的恩澤卻沒有遍及民間,如今朝廷之所以要選擇賢才,就是

要安撫百姓。用人只問是否有能力勝任,怎能因親疏、新舊關(guān)系而區(qū)別對待呢?如果才能不堪勝任,怎能

因為是舊的下屬而先任用?如今你們不談?wù)撍麄兡懿荒軇偃危徽f他們有怨言,這難道是至公之道嗎?”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房玄齡等人說:“我近來見到隋代的舊臣遺老,他們都稱贊高潁是做宰相

的人才,于是我就去翻閱他的本傳,此人真可說是公平正直,尤其了解治國之道,隋室的安危,跟他的生

死關(guān)系密切。可惜遇到隋煬帝這樣的無道昏君,卻被冤屈誅殺了,我何嘗不想見到這樣的人呢?就連讀書

時也時常放下書嗟嘆!諸葛亮做丞相,也非常公平正直,他曾經(jīng)上表把廖立、李嚴(yán)罷官放逐到南中。后來

廖立聽到諸葛亮逝世,哭著說:‘我們大概要亡國了!’李嚴(yán)聽到諸葛亮逝世,也發(fā)病而死。所以陳壽稱:

'諸葛亮執(zhí)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國家,在當(dāng)時做了不少有益于國家的事,雖是仇人,該賞的也必須

獎賞,對違犯法紀(jì)玩忽職守的人,雖是最親近的人也必須懲罰。‘你們難道不仰慕學(xué)習(xí)他們嗎?你們?nèi)绻?/p>

能夠像丞相這樣賢良的話,那么榮耀的名聲和尊崇的地位就能夠長久保有了。”房玄齡對答道:“我聽說治

理國家的關(guān)鍵,在于公平正直,如今圣上推崇的治國原則,確實體現(xiàn)了政教的根本,極盡至公的要義,可

以用來囊括宇內(nèi),教化天下?!?/p>

刑部尚書張亮因謀反罪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百官中許多人都說張亮應(yīng)該殺頭,只有殿中少監(jiān)李道裕

上奏說張亮謀反的證據(jù)不足,應(yīng)赦免其無罪。但唐太宗當(dāng)時正處在盛怒之下,最終把張亮給殺掉了。不久,

刑部侍郎空缺,唐太宗下令宰相精心選擇稱職的人選,可宰相多次推薦的人選唐太宗都沒有同意。太宗說:

“我已找到合適的人了,先前李道裕在擬議處置張亮的辦法時說‘他謀反證據(jù)不足',可見此人很公平。

我當(dāng)時沒有采用他的意見,至今仍追悔莫及?!庇谑蔷腿蚊畹涝樾滩渴汤?。

【點評】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譯的名

詞。'‘刪",就是刪除。刪掉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把a”,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皳Q”,就是替換,

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罢{(diào)”就是調(diào)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diào)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白儭?,就是變通。在

忠實于原文的基礎(chǔ)上,活譯有關(guān)文字。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秦敗魏于華,走芒卯而圍木梁。須賈?為魏謂穰侯②曰:“臣聞魏氏大臣父兄皆謂魏王曰:“初時惠王伐

趙,戰(zhàn)勝乎三梁,十萬之軍拔邯鄲,趙氏不割,而邯鄲復(fù)歸?齊人攻燕,殺子之,破故國,燕不割,而燕

國復(fù)歸,燕、趙之所以國全兵勁,而地不并乎諸侯者,以其能忍難而重出地也。宋、中山數(shù)伐數(shù)割,而隨

以亡。臣以為燕、趙可法,而宋、中山可無為也。夫秦貪戾之國而無親,蠶食魏,盡晉國,戰(zhàn)勝(韓)暴

子?,割八縣,地未畢入而兵復(fù)出矣。夫秦何厭之有哉!今又走芒卯,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

多割也,王必勿聽也。今王遁楚、趙而講,楚、趙怒而與王爭事秦,秦必受之。秦狹楚、趙之兵以復(fù)攻,

則國救亡不可得也已。愿王之必?zé)o講也。王若欲講,必少割而有質(zhì);不然必欺。'是臣之所聞于魏也,愿

君之以是慮事也?!?/p>

“《周書》曰:'維命不于常J此言幸之不可數(shù)也。夫戰(zhàn)勝暴子而割八縣,此非兵力之精,非計之工

也,天幸為多矣。今又走芒卯,入北地以攻大梁,是以天幸自為常也。知者不然。臣聞魏氏悉其百縣勝兵

以止戍大梁,臣以為不下三十萬。以三十萬之眾守十仞之城,臣以為雖湯、武復(fù)生,弗易攻也。夫輕信楚

蟻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之也。攻而不能拔,秦兵

必罷,則前功必棄矣。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趙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魏方疑,

而得以少割為和,必欲之,則君得所欲矣。楚、趙怒于魏之先己講也,必爭事秦。從是以散,而君后擇焉。

且君之嘗割晉國取地也,何必以兵哉?"穰侯曰:“善。”乃罷梁圍.

(選自《戰(zhàn)國策?魏三》,有刪節(jié))

【注釋】①須賈:戰(zhàn)國時魏國中大夫。②穰侯:魏冉,亦作魏崖、魏熠,因食邑在穰,號曰穰侯,戰(zhàn)

國時秦國大臣。宣太后異父同母的長弟,秦昭襄王之舅。③暴子:戰(zhàn)國時韓國名將暴鶯。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

之也

B.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

之也

C.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

之也

D.夫輕信楚/趙之兵/陵十仞之城/戰(zhàn)三十萬之眾/而志必舉之/臣以為自天下之始分以至/于今未嘗有

之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梁”與《信陵君竊符救趙》“為大梁夷門監(jiān)者”的“大梁”含義相同。

B.伐,討伐,進攻,與《廉頗藺相如列傳》“其后秦伐趙”的“伐”含義相同。

C.以為,認(rèn)為,與《石鐘山記》“自以為得其實”的“以為”兩詞含義相同。

D.挾,攜同,攜帶,與《赤壁賦》“挾飛仙以遨游”的“挾”字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國在華陽大敗魏國主將芒卯,魏國都城被圍困。須賈游說穰侯,貌似為秦國著想,實則是為了保

障魏國的利益。

B.針對魏國現(xiàn)實,須賈主張魏應(yīng)避開楚、趙兩國單獨與秦國講和,從而使楚、趙兩國爭相賄賂秦國,

進而削弱兩國實力。

C.須賈認(rèn)為,上天的寵幸不會再像以前一樣多次降臨到秦國身上,因而秦國應(yīng)改變靠武力攻打魏國的

策略。

D.須賈游說穰侯時,從魏、楚、趙、宋、中山等角度出發(fā)來分析攻魏的弊端,從而讓秦國從魏國大梁

撤軍。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今又走芒卵,入北地,此非但攻梁也,且劫王以多割也,王必勿聽也。

(2)今魏方疑,可以少割收也。愿之及楚、趙之兵未任于大梁也,亟以少割收。

14.文中為何說“燕,趙可法,而宋、中山可無為”?(3分)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A

11.D(含義相同)

12.B(“須賈主張魏應(yīng)避開楚、趙兩國單獨與秦國講和”錯,原文的意思是“不能避開”。由“是臣之

所聞于魏也”可知,此為須賈轉(zhuǎn)述魏國“大臣父兄”的看法)

13.(1)現(xiàn)在秦軍又打敗了芒卯,攻進了北地,這不僅僅是要進攻大梁,而且要脅迫大王來多割讓土

地,大王一定不要聽從。(落實“走”“但”“劫”等詞語的翻譯,保持語意通暢。4分)

(2)現(xiàn)在魏國正有所疑惑,可以讓魏國少割地拉攏魏國。希望您等到(趁著)楚國、趙國的軍隊還

沒有趕到大梁,趕快用少割地的辦法拉攏魏國。(落實“方"“收”''及”“任”等詞語的翻譯,4分)

14.①秦國是“貪戾無親”之國②燕趙不割地給秦國而保全了國家③宋、中山多次割地而導(dǎo)致滅亡(每

點1分,共3分)

【文言參考譯文】秦國在華陽大敗魏國,打跑了芒卯且圍困了大梁。須賈替魏國游說穰侯說:“臣下

聽說魏國大臣、父老兄弟都對魏王說:當(dāng)初惠王攻打趙國,在三梁打了勝仗,十萬大軍攻克邯鄲,趙國沒

有割讓土地,而邯鄲重新歸還趙國。齊國人進攻燕國,殺死了燕國權(quán)臣子之,攻破了燕國的舊都,燕國沒

有割讓土地,而重新恢復(fù)了國家。燕國、趙國之所以保全了國家、擁有強勁的軍隊并且土地沒有被其它諸

侯國吞并,是因為它們能夠忍受艱難而不輕易割讓土地.宋國、中山國多次被攻伐多次割讓土地給秦國,

它們也就隨之滅亡了。臣下認(rèn)為燕國、趙國的做法可以效仿,宋國、中山國那樣的舉措不能去做。秦國是

貪婪兇暴的國家,它沒有親近的國家,它逐步侵占魏國,完全占有魏國從晉國分得的土地,又戰(zhàn)勝了韓將

暴鶯,割得了八縣土地,土地還沒有完全被接收而秦國軍隊又出兵了。秦國有什么滿足的!現(xiàn)在秦軍又打

敗了芒卯,攻進了北地,這不僅僅是要進攻大梁,而且要脅迫大王來多割讓土地,大王一定不要聽從。現(xiàn)

在大王避開楚國、趙國與秦國講和,楚國、趙國惱怒而同大王您爭著去侍奉秦國,秦國一定接納它們。秦

國攜同楚國、趙國再來進攻,那么魏國想要不滅亡,也不能做到了。希望大王一定不要與秦講和。大王如

果要講和,一定少割讓土地并且得到秦國的人質(zhì),不這樣一定會被欺騙?!边@是臣下在魏國聽到的。希望

您以此來考慮國事?!?/p>

“《周書》說:“天命沒有常規(guī)',這句話是說上天的寵幸不可能多次降臨。秦國戰(zhàn)勝韓國暴鶯割得了

八縣的土地,這不是秦國軍隊兵力精銳,也不是計謀精巧,是上天的寵幸太多了?,F(xiàn)在秦國又打敗了芒卯,

進入北地來圍玫大梁,因此人們認(rèn)為這上天的寵幸是正常的。明智的人卻不這么認(rèn)為。臣下聽說魏國召集

百個縣的所有精兵來戍守大梁,臣下認(rèn)為不下三十萬人0用三十萬的軍隊戍守十仞高的城墻,臣下認(rèn)為即

使是商湯、周武王復(fù)生,也不容易攻下。大王如果輕信楚國、趙國的軍隊,越過十仞高的城墻,攻打三十

萬的軍隊,而且志在必得,臣下認(rèn)為從天下初分直到現(xiàn)在,不曾有過。攻打卻不能攻克城池,秦國軍隊一

定疲憊,那么就前功盡棄了?,F(xiàn)在魏國正有疑惑,可以讓魏國少割地拉攏魏國。希望您趁著楚國、趙國的

軍隊還沒有趕到大梁,趕快用少割地的辦法拉攏魏國。魏國剛剛產(chǎn)生疑慮,而能夠用少割地來講和,它一

定很想這樣做,那么您就得到了您想要的。楚國、趙國惱怒魏國先于自己與秦講和,一定爭相侍奉秦國。

合縱因此離散了,而您在這之后就可以從楚、趙、魏之中從容地選擇盟國了。況且您曾經(jīng)割取過晉國土地,

何必用兵呢?"穰侯說:“好」就解去了對大梁的圍困。

(-)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魯衛(wèi);應(yīng)聘七十國,而不一獲其主;驅(qū)驟于攣星之域,屈

辱于公卿之門,其不遇也如此。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己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

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雖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退老于家,魏文

侯師之,西河之人肅然歸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間其言。故日:治亂,運也;窮達,命也;

貴賤,時也。而后之巷于,區(qū)區(qū)于一主,嘆息于一朝。屈原以之沉湘,賈誼以之發(fā)憤,不亦

過乎!然則圣人所以為圣者,蓋在乎樂天知命矣。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其身可抑

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奪。是以圣人處窮達如一也。

夫忠直之迂于主,獨立之負(fù)于俗,理勢然也。故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

湍之;行高于人,眾必非之。的您不遠,覆車?yán)^軌。然而志士仁人,猶蹈之而弗悔,操之而

弗失,何哉?將以遂志而成名也。凡希世茍合之士,俯仰尊貴之顏,透迤勢利之間。其言曰:

名與身孰親也?得與失孰賢也?榮與辱孰珍也?故遂潔其衣服,矜其車徒,冒其貨賄,淫其

聲色,脈脈然自以為得矣。

(節(jié)選自三國魏?李康《運命論》)

夫食稻粱,衣狐貉,觀窈眇之奇舞,聽云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敦

孝梯,立忠貞,漸禮樂之腴潤,蹈先王之盛則,此君子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然則君子居

正體道,樂天知命,明其無可奈何,識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來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

不戚?不充詡?于富貴,不遑遑于所欲。豈有董相《不遇》②之文乎?

(節(jié)選自南朝梁?劉峻《辯命論》

【注】①充訕:得意忘形的樣子。②西漢董仲舒曾寫《士不遇賦況其因兩度任藩王國相,故有“董相

之稱。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己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雖

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第18頁共23頁

B.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己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雖

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C.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已養(yǎng)高勢/動人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雖

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D.及其孫子思希圣/備體而未之至/封已養(yǎng)高/勢動入主/其所游歷/諸侯莫不結(jié)駟而造門/雖

造門/猶有不得賓者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蠻夏,蠻夷與華夏,泛指邊遠地區(qū)和中原地區(qū);文中指孔子輾轉(zhuǎn)的眾多區(qū)域。

B.君子,古代是地位高的貴族的通稱,后來“君子”亦用于對“有德者”的稱謂。

C前監(jiān),指“前車之鑒”,喻前之失敗可作后之教訓(xùn),與文中“覆車?yán)^軌”同義。

D.禮樂,禮儀和音樂,古代帝王常用興禮樂為手段以求實現(xiàn)尊卑有序、遠近和合。

12.下列對《運命論》選段有關(guān)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文章用典型事例進行對比論證,論述命運對人的影響:認(rèn)為屈原、賈誼沒有參透命運之理,

故導(dǎo)致悲劇。

B.古代的先賢圣人,有的也難遂其志,他們之所以成為圣人在于樂天知命,無論窮困或顯達

都能始終如一。

C才能超群、品行出眾易招致世俗的非議,但志士仁人為改變世俗、遂志成名,依然堅持操

守,正道而行。

D.迎合世俗甘于茍且之人,趨炎附勢,貪求錢財,沉迷聲色,沾沾自喜,作者對他們的做法

持否定的態(tài)度。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魏文侯師之,西河之人肅然歸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間其言。(4分)

(2)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奪。(4分)

第19頁共23頁

14.錢鐘書評價李康《運命論》時說:“劉峻《辯命論》樹義(立義,闡發(fā)義理)已全發(fā)于此。

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說明。(3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3分)A

11.(3分)C(“覆車?yán)^軌”指重蹈覆轍。

12.(3分)C(“為改變世俗”錯?)

13.(8分)

(1)(4分)魏文侯拜他為師,西河地區(qū)(黃河以西地區(qū))的人們恭恭敬敬地歸附于他的德行

(因他的德行而歸附),把他同孔夫子相提并論,而沒有一個人敢對他的言論妄加非議(違犯

他的言論)。

(注意“師”“歸德”“比之于”“間”的翻譯。)

(2)(4分)圣人的生命(身體)可以受到壓抑,但道義(思想)卻不能屈從;他的地位可以受

到排擠,但名譽卻不能改變(喪失)。

(注意“抑”“屈”“排”“奪”的翻譯。)

14.(3分)錢鐘書認(rèn)為《命論》發(fā)的義理在《運命論》中已完全表達,說明兩者相承相通,

(1分)一方面要遵循正道、堅守操守,(1分)另一方面要順應(yīng)天命、泰然處之(1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M題。

第20頁共23頁

帝深疾浮華之士,詔吏部尚書盧毓曰:“選舉莫取有名,名如畫地作餅,不可啖也?!必?/p>

對日:“名不足以致異人而可以得常士。常士畏教慕善,然后有名,非所當(dāng)疾也。愚臣既不

足以識異人,又主者正以循名案常為職,但當(dāng)有以驗其后耳。古者敷奏以言,明試以功;今

考績之法廢,而以毀譽相進退,故真?zhèn)螠嗠s,虛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