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變化和性質及科學實驗_第1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變化和性質及科學實驗_第2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變化和性質及科學實驗_第3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變化和性質及科學實驗_第4頁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變化和性質及科學實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專題變化和性質及科學實驗

一.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2秋?麒麟區(qū)校級月考)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酒精揮發(fā)B.冰雪融化C.鐵鍋生銹D.礦石粉碎

2.(2022?濱州)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用食醋清洗水壺中的水垢

B.濕衣服晾曬在日光下變干

C.用小蘇打發(fā)酵面粉蒸饅頭

D.點燃天然氣燒水、做飯

3.(2022春?安丘市校級月考)成語是中化學民族語言的瑰寶,下列成語全部包含化學變

化的一組是()

A.死灰復燃;百煉成鋼B.鉆木取火;聚沙成塔

C.風吹草動;火上澆油D.集腋成裘;木已成舟

4.(2022?南京模擬)2022年2月4日20點,萬眾矚目的第二十四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

幕。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演唱歌曲B.彩燈發(fā)光C.點燃火炬D.升起國旗

5.(2022?南京模擬)下列工藝品制作,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汝南麥草畫B.桃核雕刻C.燒制陶瓷D.玉器雕琢

6.(2022?南京模擬)下列變化中,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氣球爆炸B.人工降雨C.冰雪融化D.煙花燃放

7.(2022?南京模擬)下列過程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酚酗溶液遇氨水變紅B.石油煉制

C.燒堿潮解D.濃硫酸吸水

8.(2022?南京模擬)下列變化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固體受熱生成氣體

B.某溶液有白色固體析出

C.煤焦化產生焦炭、煤焦油、焦爐氣等

D.爆炸

9.(2022?南京模擬)我國防控“新冠”疫情成績顯著。下列防疫相關措施中發(fā)生了化學變

化的是()

A.裁切無紡布制作口罩B.對消毒液加水稀釋

C.合成抗病毒藥物D.水銀溫度計測體溫

10.(2022?南京模擬)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下列制做粽子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

是()

A.采摘粽葉B.淘洗糯米C.捆扎粽子D.燒火蒸煮

11.(2022?岳麓區(qū)校級開學)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用酒精做燃料B.用石墨做電極

C.用天然氣做燃料D.氧氣供給呼吸

12.(2022?惠山區(qū)校級二模)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氮氣作保護氣B.稀鹽酸作除銹劑

C.干冰作制冷劑D.碳酸鈣作補鈣劑

13.(2022?匯川區(qū)四模)下列物質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質又利用化學性質的是()

A.金剛石做鉆石B.氮氣作保護氣

C.二氧化碳滅火D.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

14.(2022?南京模擬)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質的是()

A.氧氣作助燃劑B.干冰作制冷劑

C.鐵粉制保鮮劑D.鎂粉制照明彈

15.(2022?南京模擬)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活性炭吸附色素B.金剛石裁玻璃

C.焦炭冶煉金屬D.石墨做電極

16.(2022秋?岳麓區(qū)校級月考)一元硬幣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是由鐵制

成的。有的同學提出“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屬于

科學探究中的()

A.設計實驗B.作出假設C.進行觀察D.得出結論

17.(2022秋?沐陽縣校級月考)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白色粉末藥品,有同學認為是碳

酸氫錢。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猜想假設B.設計實驗C.收集證據D.得出結論

18.(2021秋?萬柏林區(qū)校級月考)為了區(qū)別生抽和陳醋,有同學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

區(qū)分生抽和陳醋”。這位同學的說法應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

A.猜想與假設B.設計實驗C.收集證據D.解釋與結論

19.小柯在食品包裝中發(fā)現了一包脫氧劑,打開包裝后發(fā)現里面是一些黑色的粉末,小柯

懷疑這些粉末是鐵粉,于是他拿起磁鐵靠近粉末,結果粉末被磁鐵吸引了。“拿起磁鐵

靠近粉末”這屬于探究環(huán)節(jié)里的()

A.提出問題B.設計實驗方案

C.進行實驗、收集證據D.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20.壹元硬幣的外觀具有銀白色的光澤,一些同學認為是鐵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學提

出:“我們可以先拿磁鐵吸一下”?!罢J為是鐵制的”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猜想與假設B.評估C.進行實驗D.結論

二.填空題(共5小題)

21.(2022秋?榆陽區(qū)校級月考)請選擇序號填空:

①物理變化②化學變化③物理性質④化學性質

(1)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

(2)氧氣不易溶于水。

(3)氨氣在空氣中燃燒?

(4)氧氣經加壓降溫變成淡藍色的液體。

22.(2022秋?洪澤區(qū)校級月考)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屬于化學變化的

是。(填序號)

①汽油燃燒

②粉筆折斷

③食物腐爛

④礦石粉碎

⑤鐵釘生銹

⑥糯米釀酒

⑦甘蔗榨汁

23.鋁是一種常見物質,根據下面的描述填空:

①鋁在660.37°C會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在2467℃會變成氣態(tài);

②純凈的鋁是銀白色固體;

③鋁制成0.0Imm的鋁箔;

④鋁在空氣中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

⑤鋁水能澆鑄成各種零件;

⑥鋁可作炊具;

⑦可溶性鋁化合物對大多數植物而言具有毒性。

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學性質的是;發(fā)生

物理變化的是;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體現物質用途的是。

24.(2020?豐澤區(qū)校級開學)根據問題將序號填在合適的地方。

某家快遞公司在卸載環(huán)節(jié)中造成危險化學品氟乙酸甲酯泄漏?,F收集到有關氟乙酸甲酯

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

②沸點為104.5℃:

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

④易燃,要遠離火源;

⑤劇毒,有腐蝕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統(tǒng)和皮膚;

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醫(yī)藥、農藥等領域有廣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腫瘤藥物和抗菌藥物

的起始原料等。

請根據上述內容可歸納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質有,化學性質有,其

用途有(填序號)。

25.根據哪些性質可以區(qū)別以下各組物質?

(1)水和醋:

(2)金屬鐵和金屬銅:

(3)酒精和汽油;

(4)水和澄清石灰水;

(5)食鹽和白沙;

(6)綿白糖和砂糖。

三.實驗題(共3小題)

26.(2022秋?洪澤區(qū)校級月考)蠟燭是由石蠟和棉線組成的,某同學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

究:

(1)石蠟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填"大”或

“小”)O

(2)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火焰中約IS后取出(如圖1),可觀察到處

(填“a”或"b”或"c”)的火柴梗最先變黑,說明該處火焰的溫度最高。

(3)剛吹熄蠟燭時,燭芯會冒出一縷白煙(如圖2),燃著的火柴剛碰到白煙,便能迅

速引燃蠟燭,此白煙主要成分可能是(填字母)。

A.氮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D.石蠟蒸氣凝成的小顆粒

圖1圖2

2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人體吸入和呼出的氣體中某些成分的相對含量非常好奇,

設計了如下實驗進行相關的探究,其主要操作步驟如圖所示,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1中,分別向空氣和收集的呼出氣體中滴加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可觀察到的實

驗現象是,由此證明,呼出氣體中含量較高。

(2)實驗2中分別向空氣和收集的呼出氣體中伸入燃著的小木條,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是,由此證明,呼出氣體中含量較低。該實驗中燃著的小木條

(填“能”或“不能”)換成帶火星的小木條,原因是。

(3)實驗3中取兩塊干燥的玻璃片,向其中一塊玻璃片哈氣,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是,由此證明,呼出氣體中含量較高。

(4)通過該實驗探究,請你歸納實驗結論。

28.在“我們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動中,某課外活動小組設

計了如圖的裝置來比較人體吸入的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量與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的量。

呼吸口

(1)在A瓶和B瓶中盛的無色溶液是。

(2)在進行實驗時,吸入的空氣由(填“a”或"b”,下同)進入,呼出的氣

體由排出。

(3)在實驗結束時,能說明人體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比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多的現象

是。

2023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專題變化和性質及科學實驗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選擇題(共20小題)

1.(2022秋?麒麟區(qū)校級月考)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酒精揮發(fā)B.冰雪融化C.鐵鍋生銹D.礦石粉碎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

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解:A、酒精揮發(fā)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B、冰雪融化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C、鐵鍋生銹的過程中有新物質鐵銹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正確;

D、礦石粉碎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Co

【點評】解答本題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沒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物

理變化,如果有新物質生成就屬于化學變化.

2.(2022?濱州)美好的生活需要我們共同創(chuàng)造。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用食醋清洗水壺中的水垢

B.濕衣服晾曬在日光下變干

C.用小蘇打發(fā)酵面粉蒸饅頭

D.點燃天然氣燒水、做飯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

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用食醋清洗水壺中的水垢,是水垢的主要成分碳酸鈣與醋酸反應,生成

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B、濕衣服晾曬在日光下變干,是水蒸發(fā)的過程,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是物理變化,故

選項正確;

C、小蘇打發(fā)酵面粉蒸饅頭是利用小蘇打與酸性物質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使饅頭疏松多

孔,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D、燃燒天然氣來煮飯、燒菜,燃燒屬于化學變化,故選項錯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3.(2022春?安丘市校級月考)成語是中化學民族語言的瑰寶,下列成語全部包含化學變

化的一組是()

A.死灰復燃;百煉成鋼B.鉆木取火;聚沙成塔

C.風吹草動;火上澆油D.集腋成裘;木已成舟

【分析】化學變化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是否生成新

物質是判斷化學變化的依據.

【解答】解:A、死灰復燃涉及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百煉成鋼,

發(fā)生了碳的燃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A符合題意;

B、鉆木取火涉及物質的燃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聚沙成塔,只改變物質

的形態(tài),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B不符合題意;

C、風吹草動涉及物質的運動,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火上澆油涉及物質燃

燒,有新物質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不符合題意;

D、集腋成裘涉及物質的形狀變化,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木已成舟涉及物質

形態(tài)變化,無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一些現象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某種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但是不是判斷變化的

唯一標準,判斷變化是否屬于化學變化的唯一標準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如果有新物

質生成,就是化學變化,如果沒有新物質生成,就是物理變化。

4.(2022?南京模擬)2022年2月4日20點,萬眾矚目的第二十四屆冬奧會在北京隆重開

幕。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演唱歌曲B.彩燈發(fā)光C.點燃火炬D.升起國旗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

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演唱歌曲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不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彩燈發(fā)光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不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點燃火炬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C正確;

D、升起國旗中沒有新物質生成,不屬于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5.(2022?南京模擬)下列工藝品制作,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汝南麥草畫B.桃核雕刻C.燒制陶瓷D.玉器雕琢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

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汝南麥草畫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B、桃核雕刻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C、燒制陶瓷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符合題意;

D、玉器雕琢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6.(2022?南京模擬)下列變化中,一定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A.氣球爆炸B.人工降雨C.冰雪融化D.煙花燃放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

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解:A、氣球爆炸可能是因為氣體膨脹引起的,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

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B、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固體二氧化碳)升華吸熱,水蒸氣遇冷液化,該過程中沒有新

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C、冰雪融化過程中,只是物質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

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

D、煙花燃放的過程中有新氣體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變化判斷,明確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是解題關鍵,題目

難度不大。

7.(2022?南京模擬)下列過程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

A.酚醐溶液遇氨水變紅B.石油煉制

C.燒堿潮解D.濃硫酸吸水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瘜W變

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解:A、酚酥溶液變紅的過程中有紅色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符合題意;

B、石油煉制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沸點不同進行分離,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

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C、燒堿潮解是氫氧化鈉吸水溶解的過程,此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不符合題意;

D、濃硫酸吸水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質的變化判斷,明確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是解題關鍵,題目

難度不大。

8.(2022?南京模擬)下列變化中,一定發(fā)生了化學變化的是()

A.固體受熱生成氣體

B.某溶液有白色固體析出

C.煤焦化產生焦炭、煤焦油、焦爐氣等

D.爆炸

【分析】化學變化中產生了新的物質,物理變化中沒產生新的物質,所以在判斷一種變

化過程是何種變化時,只有抓住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區(qū)別,即有無新物質生成來進行

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解:A、固體受熱生成氣體不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例如:干冰升華中產生氣體,

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B、某溶液有白色固體析出不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例如:食鹽溶液蒸發(fā)過程中會析出固

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不符合題意;

C、煤焦化產生焦炭、煤焦油、焦爐氣等,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符合題

T*>?-

屈、;

D、爆炸不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例如:氣球爆炸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

化,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基礎性比較強,只要抓住關鍵點:

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問題就很容易解決。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9.(2022?南京模擬)我國防控“新冠”疫情成績顯著。下列防疫相關措施中發(fā)生了化學變

化的是()

A.裁切無紡布制作口罩B.對消毒液加水稀釋

C.合成抗病毒藥物D.水銀溫度計測體溫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

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裁切無紡布制作口罩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

B、對消毒液加水稀釋過程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

C、合成抗病毒藥物,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

D、水銀溫度計測體溫,是利用熱脹冷縮的原理,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

化,故錯。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10.(2022?南京模擬)端午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下列制做粽子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

是()

A.采摘粽葉B.淘洗糯米C.捆扎粽子D.燒火蒸煮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

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A、采摘粽葉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錯誤。

B、淘洗糯米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錯誤。

C、捆扎粽子過程中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故錯誤。

D、燒火蒸煮過程中燃料燃燒生成新物質,是化學變化,故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11.(2022?岳麓區(qū)校級開學)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其物理性質的是()

A.用酒精做燃料B.用石墨做電極

C.用天然氣做燃料D.氧氣供給呼吸

【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

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用酒精做燃料,是利用了酒精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

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B、用石墨做電極,是利用了石墨的導電性,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是利

用了其物理性質,故選項正確。

C、用天然氣做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氣的可燃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

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誤。

D、氧氣供給呼吸,需要通過化學變化才表現出來,是利用了其化學性質,故選項錯

誤。

故選:B,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區(qū)分物質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關鍵就是看

利用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體現出來.

12.(2022?惠山區(qū)校級二模)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氮氣作保護氣B.稀鹽酸作除銹劑

C.干冰作制冷劑D.碳酸鈣作補鈣劑

【分析】物理性質有:顏色、氣味、狀態(tài)、是否易融化、凝固、升華、揮發(fā)、熔點、沸

點、硬度、導電性等等?;瘜W性質有:可燃性、穩(wěn)定性、酸性、堿性、氧化性、還原

性、助燃性等等。

【解答】解:A.氮氣作保護氣,是利用氮氣的穩(wěn)定性,不易與其他物質反應,屬于化學

性質,故錯誤;

B.稀鹽酸作除銹劑,是利用鹽酸的酸性,屬于化學性質,故錯誤;

C.干冰作制冷劑,是利用干冰升華吸熱,屬于物理性質,故正確;

D.碳酸鈣作補鈣劑,是因為碳酸鈣能與酸反應生成可溶性的鈣鹽被人體吸收,屬于化學

性質,故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系數不大,考查學生對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掌握。

13.(2022?匯川區(qū)四模)下列物質的用途中既利用物理性質又利用化學性質的是()

A.金剛石做鉆石B.氮氣作保護氣

C.二氧化碳滅火D.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

【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

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金剛石做鉆石,利用其硬度大且具有光澤的性質,屬于利用物理性質,

故不符合題意;

B、氮氣作保護氣,利用其化學性質穩(wěn)定,故不符合題意;

C、二氧化碳滅火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的物理性質,和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

的化學性質,故符合題意;

D、小蘇打治療胃酸過多是利用碳酸氫鈉和胃液中的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

碳,屬于利用其化學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區(qū)分物質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關鍵就是看

利用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體現出來。

14.(2022?南京模擬)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質的是()

A.氧氣作助燃劑B.干冰作制冷劑

C.鐵粉制保鮮劑D.鎂粉制照明彈

【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

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氧氣用作助燃劑是利用氧氣的助燃性,需要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來的,

屬于化學性質,故A不符合題意;

B、干冰作制冷劑是利用了干冰升華吸熱的性質,不需要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屬

于物理性質,故B符合題意;

C、鐵粉制保鮮劑是利用了鐵粉能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反應的性質,需要通過化學變化

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故C不符合題意;

D、鎂粉制照明彈是利用了鎂燃燒時發(fā)出耀眼的白光的性質,鎂燃燒生成了氧化鎂,需

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屬于化學性質,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區(qū)分物質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關鍵就是看

利用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體現出來.

15.(2022?南京模擬)下列物質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

A.活性炭吸附色素B.金剛石裁玻璃

C.焦炭冶煉金屬D.石墨做電極

【分析】物質的化學性質是指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是指不需

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據此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解:A、活性炭吸附色素,是因為活性炭具有吸附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

出來,屬于利用物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B、金剛石裁玻璃,是因為金剛石硬度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利用物

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C、焦炭冶煉金屬,是因為焦炭具有還原性,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利用化

學性質,故符合題意;

D、石墨做電極,是因為石墨具有導電性,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利用物

理性質,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區(qū)分物質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質還是化學性質,關鍵就是看

利用的性質是否需要通過化學變化體現出來.

16.(2022秋?岳麓區(qū)校級月考)一元硬幣有銀白色的金屬光澤,一些同學認為它是由鐵制

成的。有的同學提出“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拔覀兛梢阅么盆F來吸一下”屬于

科學探究中的()

A.設計實驗B.作出假設C.進行觀察D.得出結論

【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一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一進

行實驗一收集證據一解釋與結論f反思與評價一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

答。

【解答】解:“我們可以拿磁鐵來吸一下”,這個環(huán)節(jié)屬于科學探究中的設計實驗。

故選:A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學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了

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7.(2022秋?沐陽縣校級月考)實驗室有一瓶標簽殘缺的白色粉末藥品,有同學認為是碳

酸氫錢。這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A.猜想假設B.設計實驗C.收集證據D.得出結論

【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一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一進

行實驗一收集證據f解釋與結論f反思與評價一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

答。

【解答】解:有同學認為是碳酸氫錢,這個環(huán)節(jié)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猜想假設。

故選:A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學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了

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8.(2021秋?萬柏林區(qū)校級月考)為了區(qū)別生抽和陳醋,有同學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

區(qū)分生抽和陳醋”。這位同學的說法應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

A.猜想與假設B.設計實驗C.收集證據D.解釋與結論

【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一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f進

行實驗f收集證據一解釋與結論f反思與評價一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判

斷。

【解答】解:為了區(qū)別生抽和陳醋,有同學提出:“可用聞氣味的方法區(qū)分生抽和陳

醋”??捎寐剼馕兜姆椒▍^(qū)分生抽和陳醋,屬于科學探究環(huán)節(jié)中的設計實驗;

故選:B0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學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了

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19.小柯在食品包裝中發(fā)現了一包脫氧劑,打開包裝后發(fā)現里面是一些黑色的粉末,小柯

懷疑這些粉末是鐵粉,于是他拿起磁鐵靠近粉末,結果粉末被磁鐵吸引了?!澳闷鸫盆F

靠近粉末”這屬于探究環(huán)節(jié)里的()

A.提出問題B.設計實驗方案

C.進行實驗、收集證據D.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一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一進

行實驗f收集證據一解釋與結論一反思與評價f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

答。

【解答】解:拿起磁鐵靠近粉末,這個環(huán)節(jié)屬于科學探究中的進行實驗、收集證據。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學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了

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20.壹元硬幣的外觀具有銀白色的光澤,一些同學認為是鐵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學提

出:“我們可以先拿磁鐵吸一下”?!罢J為是鐵制的”這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猜想與假設B.評估C.進行實驗D.結論

【分析】科學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有提出問題一猜想與假設一制定計劃(或設計方案)一進

行實驗一收集證據一解釋與結論一反思與評價一拓展與遷移,據此結合題意進行分析解

答。

【解答】解:“認為是鐵制的“,這個環(huán)節(jié)屬于科學探究中的猜想與假設。

故選:Ao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學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學問題的重要方法,了

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二.填空題(共5小題)

21.(2022秋?榆陽區(qū)校級月考)請選擇序號填空:

①物理變化②化學變化③物理性質④化學性質

(1)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④。

(2)氧氣不易溶于水③。

(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②。

(4)氧氣經加壓降溫變成淡藍色的液體①。

【分析】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物理變化。物質在

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

叫物理性質;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據是:

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變化是指正在發(fā)生的過程,性質是物質表現出來的特性,一般加上

能或不能、易或不易等。

【解答】解:(1)銅在潮濕的空氣中會生銹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才能表現出類,屬于物質

的化學性質;故答案為:④;

(2)氧氣不易溶于水是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

故答案為:③;

(3)氫氣在空氣中燃燒有新物質一一水生成,發(fā)生的屬于化學變化;故答案為:②;

(4)氧氣經加壓降溫變成淡藍色的液體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屬于物理變

化;故答案為:①。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基礎性比較

強,只要抓住關鍵點:變化是指正在發(fā)生的過程,性質是物質表現出來的特性,問題就

很容易解決。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22.(2022秋?洪澤區(qū)校級月考)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②④⑦,屬于化學變化

的是①③⑤⑥。(填序號)

①汽油燃燒

②粉筆折斷

③食物腐爛

④礦石粉碎

⑤鐵釘生銹

⑥糯米釀酒

⑦甘蔗榨汁

【分析】化學變化是指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物理變化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化

學變化和物理變化的本質區(qū)別為是否有新物質生成;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解:②粉筆折斷④礦石粉碎⑦甘蔗榨汁過程中都沒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物理

變化.

①汽油燃燒③食物腐爛⑤鐵釘生銹⑥糯米釀酒過程中都有新物質生成,都屬于化學變

化.

故填:②④⑦;①③⑤⑥.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解答時要分析變化過程中是否有新物質生成,若沒有新物質生

成屬于物理變化,若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

23.鋁是一種常見物質,根據下面的描述填空:

①鋁在660.37°C會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在2467C會變成氣態(tài);

②純凈的鋁是銀白色固體;

③鋁制成0.01mm的鋁箔;

④鋁在空氣中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

⑤鋁水能澆鑄成各種零件;

⑥鋁可作炊具;

⑦可溶性鋁化合物對大多數植物而言具有毒性。

其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①②(填序號,下同);屬于化學性質的是⑦;發(fā)生

物理變化的是③;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是④;體現物質用途的是⑤⑥。

【分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

還原性、酸堿性、穩(wěn)定性等;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

質;物理性質經常表現為:顏色、狀態(tài)、氣味、密度、硬度、熔點、沸點、導電性、導

熱性、溶解性、揮發(fā)性、吸附性等;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化學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

的變化叫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質生成;判斷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依

據是:是否有新物質生成。

【解答】解:①鋁在660.37°C會由固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在2467°C會變成氣態(tài),描述物質的狀

態(tài),屬于物理性質;

②純凈的鋁是銀白色固體,描述物質的顏色,屬于物理性質;

③鋁制成0。Imm的鋁箔,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④鋁在空氣中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膜,屬于化學變化;

⑤鋁水能澆鑄成各種零件,屬于用途;

⑥鋁可作炊具,屬于用途:

⑦可溶性鋁化合物對大多數植物而言具有毒性;屬于化學性質;

故答案為:①②;⑦;③;④;⑤⑥。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的區(qū)分,要記憶有關物質的性質,并能夠在

比較的基礎上進行應用,本考點的基礎性比較強,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24.(2020?豐澤區(qū)校級開學)根據問題將序號填在合適的地方。

某家快遞公司在卸載環(huán)節(jié)中造成危險化學品氟乙酸甲酯泄漏?,F收集到有關氟乙酸甲酯

的下列信息:

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

②沸點為104.5C:

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

④易燃,要遠離火源;

⑤劇毒,有腐蝕性,刺激眼睛、呼吸系統(tǒng)和皮膚;

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醫(yī)藥、農藥等領域有廣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腫瘤藥物和抗菌藥物

的起始原料等。

請根據上述內容可歸納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質有①②③,化學性質有

⑤,其用途有⑥(填序號)。

【分析】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叫化學性質,物質不需要發(fā)生化學變化就表

現出來的性質,叫物理性質;性質是物質表現出來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

易等。

【解答】解:①氟乙酸甲酯是一種無色透明液體,描述的是物質的顏色和狀態(tài),可以觀

察得到,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②沸點為104.5°C,描述的是物質的沸點,可以通過實驗測定,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

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③可溶于酒精,不溶于水,描述的是物質的溶解性,是在溶解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沒有

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物理性質;

④易燃,要遠離火源,描述的是物質的可燃性,通過燃燒表現出來,需要通過化學變化

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

⑤劇毒,有腐蝕性,是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屬于化學性質;

⑥氟乙酸甲酯在燃料、醫(yī)藥、農藥等領域有廣泛的用途,是制造抗腫瘤藥物和抗菌藥物

的起始原料等,描述的是物質的用途,

故歸納出氟乙酸甲酯的物理性質有①②③,化學性質有④⑤,用途有⑥;

故答案為:①②③;④⑤;⑥。

【點評】本考點考查了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qū)別,基礎性比較

強,只要抓住關鍵點:變化是指正在發(fā)生的過程,性質是物質表現出來的特性,問題就

很容易解決。本考點主要出現在選擇題和填空題中。

25.根據哪些性質可以區(qū)別以下各組物質?

(1)水和醋氣味或味道;

(2)金屬鐵和金屬銅顏色;

(3)酒精和汽油氣味;

(4)水和澄清石灰水是否能于二氧化碳反應變渾濁;

(5)食鹽和白沙溶解性;

(6)綿白糖和砂糖顆粒大小。

【分析】比較常見物質的性質,找出特性,根據特性進行鑒別。

【解答】解:(1)水和醋外觀一樣但氣味不同,味道也不同,所以可以根據氣味或味道

進行區(qū)分;

(2)銅是紫紅色而鐵是銀白色,所以可以根據它們的顏色進行區(qū)分;

(3)酒精和汽油的味不同,所以可以通過氣味來進行區(qū)分;

(4)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會變渾濁,水則不會,所以可以通過是否能于二氧化碳

反應變渾濁進行區(qū)分;

(5)食鹽和白沙的溶解性不同,所以可以通過溶解性來進行區(qū)分;

(6)綿白糖和砂糖的顆粒大小不同,所以可以通過顆粒大小來進行區(qū)分。

故答案為:(1)氣味或味道;

(2)顏色;

(3)氣味;

(4)是否能于二氧化碳反應變渾濁;

(5)溶解性;

(6)顆粒大小。

【點評】此題主要是考查同學們的綜合分析能力,不但要求同學們具備有關物質的基礎

知識,而且要有實驗操作的經歷和分析、解決化學實驗問題的能力.解題時需要聯(lián)系實

際,逐一分析推斷.同時在解答這類題目時應該注意:對家庭中的食品、飲料或調味品

可以品嘗,但在實驗室中不允許品嘗任何藥品的味道。

三.實驗題(共3小題)

26.(2022秋?洪澤區(qū)校級月考)蠟燭是由石蠟和棉線組成的,某同學對蠟燭的燃燒進行探

究:

(1)石蠟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ㄌ睢贝蟆被?/p>

“小”)。

(2)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火焰中約IS后取出(如圖1),可觀察到a處

(填“a”或"b”或"c”)的火柴梗最先變黑,說明該處火焰的溫度最高。

(3)剛吹熄蠟燭時,燭芯會冒出一縷白煙(如圖2),燃著的火柴剛碰到白煙,便能迅

速引燃蠟燭,此白煙主要成分可能是D(填字母)。

A.氮氣

B.水蒸氣

C.二氧化碳

D.石蠟蒸氣凝成的小顆粒

C

圖2

【分析】(I)根據蠟燭能浮在水面上,比較蠟燭和水的密度;

(2)根據溫度越高,火柴梗易被炭化分析并得出結論;

(3)根據物質的具有可燃性來分析。

【解答】解:(1)石蠟放入水中,浮在水面上。說明石蠟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还蚀鸢?/p>

為:?。?/p>

(2)取一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火焰中約IS后取出(如圖1),可觀察到a處的火

柴梗最先變黑,說明該處火焰的溫度最高;故答案為:a;

(3)題干信息說明白煙具有可燃性。氮氣、水蒸氣和二氧化碳均沒有可燃性,石蠟蒸氣

凝成的小顆粒具有可燃性;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主要測試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和方法的掌握情況,以及學生對石蠟的性質

的了解,如果學生了解石蠟的成分,并能正確分析實驗現象,就能正確解答。

27.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們對人體吸入和呼出的氣體中某些成分的相對含量非常好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