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診斷試卷(五)_第1頁
202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診斷試卷(五)_第2頁
202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診斷試卷(五)_第3頁
202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診斷試卷(五)_第4頁
202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診斷試卷(五)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診斷試卷(五)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卓越的演化生物學家西奧多修斯?多布贊斯基寫道:“若無演化之光,生物學的一切都無意義?!眹烂C的、

可重復的科學研究已經(jīng)得出結論,音樂的聲響實在和植物沒有關系,而且這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也是有意義的。在

植物的演化史長河中,只有200年歷史的古典音樂和只有50年歷史的搖滾樂不過是一點小浪花。

不過,是否至少在理論上存在什么有利的聲音,值得植物去回應呢?特拉維夫大學的理論生物學家莉拉赫

?哈達尼教授用數(shù)學模型研究演化。她認為植物的確能對聲音產生反應,但我們必須設計正確的實驗來檢測這一

行為。按她的設想,我們應該設計一種研究,用已知自然界存在的聲音去影響一個特定的植物生理過程。如果科

學家想要研究植物對聲波的反應,那么他們需要考慮,能夠讓植物聽到并產生演化優(yōu)勢的那些與生理相關的聲音

究竟是什么。這樣的聲音可能要么能提供有關水分之類資源所在位置的線索,要么能提醒植物即將發(fā)生的有益或

有害的生物相互作用一一比如與傳粉者或食草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人嘗試去識別這樣的反應。莫尼卡?加利亞諾是西澳大利亞大學的一位研究副教授;

斯泰法諾?曼庫索教授則是佛羅倫薩大學植物神經(jīng)生物學國際實驗室主任。她們與其同事一起嘗試為她們起名為

“植物生物聲學”的研究領域建立理論和實踐基礎。在2012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她們報道,如果聲波的波長

類似于水傳播的振動波長,則根尖會明顯向水源彎曲。這似乎暗示,根可以通過聆聽水流來搜尋新的水源!事實

上,加利亞諾的團隊近來又表明,豌豆的根可以朝向水流方向生長。

這些研究結果有助于解釋城市工程師幾十年前就知道的現(xiàn)象:樹木的根常會包圍地下的供水管和污水管,

甚至侵入其中,導致大量設備損壞和財產損失。盡管工程師和科學家大都假定是這些管道先出現(xiàn)滲水,然后把樹

根吸引過去,但加利亞諾的研究結果卻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一一樹根可以被管道中水的聲音吸引!

另一種與植物生理相關的聲音可能是蜂類的嗡嗡聲。我很榮幸有機會參與哈達尼的一項跨學科研究。她把

很多研究力量結合起來,其中包括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蝙蝠生物學家約西?約維爾教授,以及植物生態(tài)學家尤瓦爾?

薩皮爾博士,為的是要看看植物是否能對前來訪花和傳粉的昆蟲發(fā)出的聲音做出反應。我們在研究中使用的植物

是宿根月見草。這種植物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的海濱地區(qū),現(xiàn)在也見于以色列的地中海沿岸。正

如“月見草”這個名字所示,它的花在傍晚開放,此時天蛾和蜂類會來訪花,飲用花中非常甜美的花蜜,在這個

過程中就把花粉從一朵花帶到另一朵花。

約維爾是受過訓練的物理學家,在蝙蝠回聲定位研究中展現(xiàn)了嫻熟的錄音和回放技藝,這回又把這種高超

的技藝用于記錄天蛾和蜂類的振翅聲。我們把這些聲音回放給月見草,檢查它們的花蜜。令人高興的是,暴露在

傳粉者的聲音之下的植株分泌的花蜜果然比那些始終處在安靜環(huán)境中的植株的花蜜含有更多糖分。

盡管這些結果表明,宿根月見草能夠對某種有生態(tài)意義的聲音做出迅速反應,但它也帶來了這樣的問題,

具體是植株的哪個部位感覺到了聲波呢?用擬人的話來說,植物的耳朵在哪里?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還一無所

知。要理解聲音信號影響植物生理的方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遺憾,我們還要等待更多的研究,才能對

這些問題做出準確回答。

(摘編自丹尼爾?查莫維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材料二:

向日葵的花盤總是旋向太陽的方向。夜晚的柳林在風中緩緩搖擺,像是充滿密語……少時在農場生活時,

植物就是這樣讓我覺得靈氣逼人。此后多年,那些介紹植物感知能力的文章,都在延續(xù)我的這種感受:給番茄聽

音樂,會令番茄增產;給花卉聽音樂,花卉會更加艷麗;在一株植物旁邊砍削另一株植物,會讓它們憤怒及驚恐。

但《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卻告訴我們,這些很可能是誤會。

丹尼爾?查莫維茨的《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沖著給植物去魅而寫的,他告訴我們,植物的感光能力建

立在什么樣的生物基礎上,植物的“嗅覺”“觸覺”“記憶能力”都是怎樣形成的,人們又是怎樣利用這些能力的。

“萬物有靈”是人類在剛開始認識世界時的判斷,“靈”是人類的自我投射,是對整個世界的共鳴期待。在這種

期待映照下,山水有情,星辰的組合自有意味,松濤的轟鳴像是合唱,讓人在這個世界上不感到孤獨,讓生命生

發(fā)出故事,附著上意義。而在一個科學家眼里,這些都要有科學的解釋。但也不否認,人類和植物有相近的生理

特征,有相同的基因,只是演化之路上的某些因緣際會,讓我們絕塵而去,沒有成為玫瑰、蒲公英、菟絲草或者

攀爬在墻上的常青藤。

(摘編自韓松落《為植物去魅》)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奧多修斯?多布贊斯基所說的“若無演化之光,生物學的一切都無意義”,強調了生物學的任何一種研究都不

能忽視“演化”。

B.“植物生物聲學”是由莫尼卡?加利亞諾、斯泰法諾?曼庫索等人共同創(chuàng)立的學說,他們通過豌豆生長實驗為這

一學說建立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C.給番茄、花卉等聽音樂有助于其生長,這些想法可能是人類缺乏科學依據(jù)的誤解,但從側面體現(xiàn)了人類對大自

然的一種美好的愿望。

D.《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對植物的感光能力、植物的“嗅覺”“觸覺”“記憶能力”等知識都有科學的介紹,便

于人們更好地走近植物。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加利亞諾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豌豆的根朝向水流方向生長,是因為一旦聲波的波長類似于水傳播的振動波長,那么

根就可以通過聆聽水流來搜尋新的水源。

B.樹木的根包圍甚至侵入地下的供水管和污水管,有可能是因為管道出現(xiàn)滲水后將樹根吸引過去,也可能是因為

樹根被管道中水的聲音吸引。

C.研究發(fā)現(xiàn),暴露在天蛾和蜂類的振翅聲之下的宿根月見草植株分泌花蜜的糖分更多,可見宿根月見草能夠對某

種有生態(tài)意義的聲音做出反應。

D.人類和植物有相近的生理特征、相同的基因,只是在生命演化過程中某些因素的影響造成了生命形態(tài)的差異。

(3)材料一是一篇科普性質的科學小品,下列對這一文體特征評述不當?shù)囊豁検?/p>

A.材料一介紹了聲音信號與植物生長的科學知識,同時也展現(xiàn)了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體

現(xiàn)了科學小品的科學性。

B.材料一將“植物的演化史”比作“長河”,將“古典音樂”和“搖滾樂”比作“小浪花”,形象貼切,體現(xiàn)了科

學小品的生動性。

C.材料一中科學家選擇以人們熟悉的月見草、天蛾和蜂類振翅的嗡嗡聲作為研究對象,更多的是考慮到便于人們

的理解,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的通俗性。

D.材料一內容看似較多,但都是圍繞聲音信號和植物生長之間是否存在關聯(lián)而有序展開,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文精練

的特點。

(4)理論生物學家莉拉赫?哈達尼教授主張設計正確的實驗來檢測植物對聲波的反應,這一實驗需要滿足哪些基

本條件?請結合文本具體說明。

(5)科學精神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它所包含的思維方式對于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培養(yǎng)自身

的科學精神,你能從材料中獲得哪些啟示?

(二)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土炕

梁衡

雖然我后來離開了塞上,但一生也沒有走出土炕的影子。

我在《光明日報》當駐站記者時跑的還是鄉(xiāng)村。北方的村莊孰能無炕?新聞就在炕頭上。

一九九三年七月我到山西苛嵐縣保護區(qū)采訪,回來時遇大雨。那時出門沒有什么換洗衣服。進招待所后衣

服擰一把水就放在爐子上去烤,再往灶膛里加一把火,人就直接鉆到炕上的被子里了。兩個縣委通訊員也光著身

子陪我說話,不知怎么就說到農村教育上去了。說現(xiàn)在的教材是為考大學設計,而農民子弟考大學很難,就干脆

連初高中也不念了??h委認為應改革現(xiàn)行農村教材和教學體制。我一聽,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在炕頭披著被

子就著炕桌,讓他們繼續(xù)說,隨即整理成一份“群眾來信”內參稿,立即發(fā)報社。一個月后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

議,我回報社值班。一天中午,報社教育部的朱主任突然推門進來,高喊:“今天咱們報紙可露臉了!上午全國

教育會議閉幕,請萬里副總理到會講話。他說,我就不講了,這里有一份《光明日報》的群眾來信,我念一下,

這就是我的意見?!比f里念的正是我寫的那個內參。第二天,內參公開登上頭條。有誰能想到,那稿子來自一條

山中雨后的熱炕頭上。小炕頭直接連著大會堂。

中國的改革開放新時期是從農村開始的,風起青萍之末,春江水暖“炕”先知。改革大潮,“炕上窺變”

可見一斑。一九八。年我到山西五臺山下忻州的一個小村子里去采訪。這里出了一個奇人叫岳安林。他在“文革”

前就考上了清華大學,因為出身不好又被退回到村里。但岳很淡定,回鄉(xiāng)之后居然靜心研究農村科技。有點像左

宗棠落第還鄉(xiāng)后再不讀經(jīng)書,而修農、水、地理、軍事等實用之學。他還自修了兩門外語。后來他承包了公社養(yǎng)

豬場,一年扭虧,并創(chuàng)造了一套科學飼養(yǎng)法,用華羅庚優(yōu)選法設計飼養(yǎng)流程。我是在豬場的大炕上采訪他的。共

三間房三個大炕,一間他住,炕上堆滿了飼料麻袋和書本;一間炕頭上燒一口大鍋,兼做粉房;一間火炕的溫度

嚴加控制來做菌苗實驗。我驚喜于這個“深山藏古寺”和“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發(fā)現(xiàn)。在這個豬場的土炕上住了

幾天,寫了一篇《一個養(yǎng)豬專家的故事》,見報后收到五千多封來信,有不少人直接背著行李來取經(jīng)。這篇稿也

獲得當年全國好新聞獎。

等到我退休之后,再不為記者的使命所累,而因文學采風做鄉(xiāng)間自由行時,仍見炕生情。在陜北旅行,

幾乎每一個炕頭上都有動人的故事。彭德懷率軍與多于我十倍的敵軍周旋。他躺在窯洞的土炕上,聽著頭上胡宗

南士兵的腳步聲,卻臨陣不慌。沙家店戰(zhàn)斗,一口吃掉敵人三千。而在佳縣窯洞里的一個土炕上,毛澤東深夜工

作,餓急了,只好拿紅棗充饑。第二天,警衛(wèi)員收拾房間,只見地上滿是棗核和煙頭,而炕桌上卻有一篇新寫

就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宣言》。西北坡村的小土炕更是神奇,毛澤東從這個炕頭上發(fā)出了190封電報,指揮了三

大戰(zhàn)役。這里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再具體一點說是最后一個土炕指揮部。當時的五大領袖:

毛、周、朱、劉、任,全是南方人。他們小時也都未睡過土炕,然自南方兵敗之后長征北上,轉危為安,節(jié)節(jié)

勝利,蓋因睡土炕而接地氣乎?神奇的土炕,真是“既能下得廚房,又能上得廟堂”,小戲、大戲都能唱。

有一年我到青海湖邊采訪王洛賓的舊事。高原氣候寒冷,雖是盛夏仍然要燒炕,我是盤腿坐在土炕上完成

采訪的。當年王洛賓就是因為在一個車馬店的土炕上,看著灶口的火光,聽著老板娘美妙的歌聲,一念心動留下

來采風,才有了那首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我盤腿在炕,口問筆錄耳聽,面前的衣妹子唱著一首又一首的“花

兒”,好像泉水淙淙,永遠也淌不完。外面微風過野,雨聲瀟瀟,你不能不承認這大炕就是一張生發(fā)藝術的溫床。

我又想起民歌里許多與炕有關的唱詞:“煙鍋鍋點燈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窮?!倍罴?、賀敬之這些大

詩人更是直接從土炕上走出來的。李詩“崔二爺怕得炕洞里鉆”,賀詩“米酒油饃木炭火,團團圍定炕上坐”,這

些詩句從娘胎里就帶著土炕味。我去看過中國最東北端的大炕,不但大而且還有俄羅斯壁爐的味道。而我看到的

最大之炕要數(shù)南疆的民居土炕了。一間屋子里,炕就占了一大半。全部待客、宴請、喝酒、唱歌、吃手抓羊肉等,

都是在炕上舉行。幸虧我炕上生炕上長,會盤腿坐炕,由此也與維吾爾族老鄉(xiāng)拉近了感情,聽著《十二木卡姆》

歡快的彈撥樂聲,心都快要飛了起來。炕上鋪著大紅毯子,三面墻上都是五彩壁毯,斑斕奪目,你如置身在盧浮

宮中。

中國的大炕從黑龍江一直鋪到西藏,真是一炕跨東北、華北、西北,過中原,下西南,溫暖了大半個中國。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一方土炕養(yǎng)育了多少中華兒女,書寫了多少驚天動地的篇章。

(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在苛嵐縣保護區(qū)采訪時遇雨后,與兩個縣委通訊員光著身子在土炕上聊天,是因為“我”與他們關系的

親近,同時聊天的內容也寫出了他們對農村教育的關切。

B.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萬里副總理提到了“我”寫的那篇內參,說明“我”與通訊員對于農村教育問題的關注極

具社會意義,“小炕頭直接連著大會堂”。

C.土炕“既能下得廚房,又能上得廟堂”,是指土炕既展示了改革開放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映射出民族的解放與

復興之路。

D.王洛賓在土炕上創(chuàng)作了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而這樣的曲子只有像“我”一樣坐在土炕上才能聽出其中的

情韻,感受到其“土炕味”。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文以“土炕”為中心,串聯(lián)起作者經(jīng)歷中幾個關于“土炕”的故事,展現(xiàn)了作者對土炕的深刻認識和對土炕

的深厚情感。

B.文中引用“深山藏古寺”和“草色遙看近卻無”兩句詩歌,借兩句詩的意境寫出了作者對岳安林不平凡的傳奇

人生的贊賞。

C.“三面墻上都是五彩壁毯,斑斕奪目,你如置身在盧浮宮中”一句,以“盧浮宮”比喻“南疆土炕”,突出其

色彩絢爛,寫出“土炕”的藝術氣息。

D.本文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等方式,不僅寫出了作者對土炕的所見、所思、所感,也引發(fā)了讀者對土炕所

承載的人文意義的深思。

(3)文中是如何記敘陜北土炕的故事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作為當代著名的散文家,梁衡一直主張創(chuàng)作“大散文”,即創(chuàng)作“大事”“大情”“大理”的散文,請結合本

文談談你對他這一創(chuàng)作觀的理解。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管子)既任政相齊,以厚惇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縻實而知

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

材料二: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xiāng)辜家,安鄉(xiāng)重家則敬

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

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歷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夫富國多粟生于農,故

先王貴之。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zhàn)勝,戰(zhàn)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

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①,而利農事。

凡農者月不足而歲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時,而澤不必足,則民

倍貸以取庸②矣。秋汆以五,春泉以束⑧,是又倍貸也。關市之租、府庫之征、粟什一、廝輿之事,此四時亦當

一倍貸矣。故以上之征而倍取于民者四。夫以一民養(yǎng)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無積也。

今也倉縻虛而民無積,農夫以粥子者,上無術以均之也。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孥與之

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則田墾奸巧不生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奸巧不生則民治。富而治,此

王之道也。

不生粟之國亡,粟生而死④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上不利農則粟少,粟少則人貧,人貧則輕家,輕家則

易去,易去則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則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則戰(zhàn)不必勝、守不必固矣。此由不利農少

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涂,治國之道也。

(節(jié)選自《管子?治國》)

【注】①末作、奇巧:指經(jīng)營奢侈玩好物品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②庸,通“傭、③束:古時以十為束。④死:消

失。指耗盡。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民A作B-C則D田E墾F奸G巧H不I生J田K墾L則M栗N多0粟P多Q則R國S富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區(qū)區(qū),小的、微不足道的,與《陳情表》中“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的“區(qū)區(qū)”意思不同。

B.重,指重視,與《論語》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重”字意思相同。

C.終歲,指一整年,與《琵琶行》中“終歲不聞絲竹聲”的“終歲”意思相同。

D.本事,文中指根本大事,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真本事”的“本事”意思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管仲出任齊相執(zhí)政以后,勵精圖治,積聚財富,他認為國家下達的政令多顧及百姓的心意,那么國家出臺的政

令容易在民間推行。

B.管仲認為人民生活得是富裕還是貧窮,關乎國家的治理狀況,善于管理國家的君主,一定會先使人民富裕起來,

然后再加以治理。

C.從前的明君,雖在國家的法度、號令等方面不盡相同,然而他們都正確看待糧食生產,所以最終在人口、兵力、

國土等方面獲得優(yōu)勢。

D.管仲認為一個國家如果糧食生產不足,就會導致人民貧困,甚至拋棄家園外逃他處,除非有禁律明確制止,否

則國家最終難以穩(wěn)固。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

②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無積也。

(5)“倉縻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認為應如何實現(xiàn)“倉縻實”和“衣食足”呢?請結合文本簡要

說明。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1小題,9分)

4.(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各題。

臨江仙(乙卯八月九日,南山絕頂作臺新成,與客賞月作)

葉夢得

絕頂參差千嶂列,不知空水相浮。下臨湖海見三州。落霞橫暮景,為客小遲留。

卷盡微云天更闊,此行不負清秋。忽驚河漢近人流。青霄元有路,一笑倚瓊樓。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寫詞人身處山頂,看到山峰參差林立,次句“不知”二字寫出了詞人產生的輕靈縹緲之感。

B.順水而望,遼遠的三州地區(qū)極為開闊,傍晚霞光漫天,令人忍不住淹留駐足,陶醉其中。

C.“此行不負清秋”,詞人直抒胸臆,以“不負”二字表達了對登山賞覽美景的滿足。

D.本詞描繪細致,既描寫了湖海的波瀾壯闊,也描寫了微云的闊遠、銀河的靜謐。

(2)本詞末尾兩句極具浪漫主義的風格,請結合詩句簡要賞析。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5.(6分)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勸學》中,寫蚯蚓因“”終能“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而螃蟹因“用心躁也”結果

“”,強調了專心致志、心無旁鷲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2)《種樹郭橐駝傳》中,郭橐駝在介紹自己種樹經(jīng)驗的時候說道:為了保持樹木的天性,在樹的生長過程中要

做到“,",這個比喻對于育人也頗有啟發(fā)意義。

(3)中國自古為禮儀之邦,尤其注重以“酒”來款待賓客,在古詩詞中也有明證,如",”

寫出了主人竭誠盡意的心情。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1小題,10分)

6.(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應用,AI繪畫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正在不斷沖擊傳統(tǒng)的藝術

領域。AI繪畫作品《埃德蒙?貝拉米肖像》《未完?待續(xù)》的高價拍賣、《太空歌劇院》在美國科羅拉多州藝術博

覽會上拔得頭籌,AI繪畫工具文心?一格、NovelAI等的問世并①______,都在向人們宣告著AI繪畫藝術時

代的到來。繪畫藝術因其特有的專業(yè)性和創(chuàng)造性,曾被認為是一個不易被AI侵占、相對安全的領域。然而,大

量AI繪畫作品的出圈和走紅,讓不少藝術創(chuàng)作者和學者開始擔憂,自己花費數(shù)年時間增進技藝,以創(chuàng)造獨特的

美學方式來表達自身的情感、價值觀和生活體驗,其心血與成果會不會因為一種新興技術的介入而②,

以至于一時之間藝術消亡論再次③o此外,AI繪畫的本質是機器學習,AI繪畫雖然不是對已有作品的

直接復制,但是它確實從訓練它的藝術作品中汲取了創(chuàng)作者的“靈感”。這也讓人們注意到了AI繪畫在版權領

域的倫理危機。但無論如何,AI繪畫正以驚人的方式改變藝術的未來。

(1)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2)下列選項中的“靈感”與文段中的“靈感”,意義基本相同的一項是

A.我初學寫作時,為了尋找靈感,曾經(jīng)多次深夜出門,沿著河堤,迎著月光……

B.“我的兒,你真?zhèn)€有些靈感,怎么就曉得我是半路出家的

C.蛇子遂得入江。一一今有廟在新建吳城,甚是靈感。

D.由錢詩人的話里,他得到一些靈感一一干下去,只要干下去,他就能更明白自己與世界。

(3)AI繪畫技術”正在不斷沖擊傳統(tǒng)的藝術領域”,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請結合文段簡要概括。

(二)語言文字運用II(本題共1小題,10分)

7.(1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水,無處不在,它覆蓋了地球的大部分地表,也構成了人體約60%的體重。①,人類會在幾天之

內就失去生命。水分子具有非常獨特的特性。這些特性使它們能夠溶解化合物,并在我們的體內運送這些化合物,

為我們的細胞提供結構,調節(jié)體溫。

事實上,一切已知的維持著生命的基本化學反應,都離不開水的參與。然而,在早期地球上,當?shù)鞍踪|、

DNA等生物分子開始聚集在一起時,②,其原因非常簡單:水的存在阻礙了這些分子在形成時所需經(jīng)歷

的“失水”過程。

按照現(xiàn)在對早期地球的推測,在生命出現(xiàn)之前,地球很可能是一個被水覆蓋的水世界,那么這對制造生命

所必需的蛋白質來說,就成了大問題。這就好比是想要風干全身,卻無奈深處泳池里一樣,兩種早期地球的原始

湯中的氨基酸,必須艱難地丟失一個水分子后就能結合在一起。這不僅僅是蛋白質在形成時會面臨的問題,其他

生命所必需的生物分子,如DNA、復合糖,也都依賴于縮合反應和失水來形成。

(1)請仔細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完成下面兩個小題。

①畫波浪線的句子存在語病,請加以改正。

②請仿照畫橫線的句子“這就好比是想要風干全身,卻無奈深處泳池里一樣",另寫一句話,能夠對蛋白質“失

水”的困境進行形象說明。

(2)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

四、寫作(60分)

8.(60分)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為我們呈現(xiàn)了人類在探究植物是否存在聽覺感知方面的努力與探索。的確,人類

在探索自然的過程中,不斷地突破已知,探索未知,求得新知。而未知越多,變成新知后的成就感就越大,為此,

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一直在艱難又樂此不疲地進行著……

以上文字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2023年海南省高考語文診斷試卷(五)?答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1小題,19分)

1.(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材料一:

卓越的演化生物學家西奧多修斯?多布贊斯基寫道:“若無演化之光,生物學的一切都無意義?!眹烂C的、

可重復的科學研究已經(jīng)得出結論,音樂的聲響實在和植物沒有關系,而且這從演化的角度來看也是有意義的。在

植物的演化史長河中,只有200年歷史的古典音樂和只有50年歷史的搖滾樂不過是一點小浪花。

不過,是否至少在理論上存在什么有利的聲音,值得植物去回應呢?特拉維夫大學的理論生物學家莉拉赫

?哈達尼教授用數(shù)學模型研究演化。她認為植物的確能對聲音產生反應,但我們必須設計正確的實驗來檢測這一

行為。按她的設想,我們應該設計一種研究,用已知自然界存在的聲音去影響一個特定的植物生理過程。如果科

學家想要研究植物對聲波的反應,那么他們需要考慮,能夠讓植物聽到并產生演化優(yōu)勢的那些與生理相關的聲音

究竟是什么。這樣的聲音可能要么能提供有關水分之類資源所在位置的線索,要么能提醒植物即將發(fā)生的有益或

有害的生物相互作用一一比如與傳粉者或食草動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直到最近幾年,才有人嘗試去識別這樣的反應。莫尼卡?加利亞諾是西澳大利亞大學的一位研究副教授;

斯泰法諾?曼庫索教授則是佛羅倫薩大學植物神經(jīng)生物學國際實驗室主任。她們與其同事一起嘗試為她們起名為

“植物生物聲學”的研究領域建立理論和實踐基礎。在2012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她們報道,如果聲波的波長

類似于水傳播的振動波長,則根尖會明顯向水源彎曲。這似乎暗示,根可以通過聆聽水流來搜尋新的水源!事實

上,加利亞諾的團隊近來又表明,豌豆的根可以朝向水流方向生長。

這些研究結果有助于解釋城市工程師幾十年前就知道的現(xiàn)象:樹木的根常會包圍地下的供水管和污水管,

甚至侵入其中,導致大量設備損壞和財產損失。盡管工程師和科學家大都假定是這些管道先出現(xiàn)滲水,然后把樹

根吸引過去,但加利亞諾的研究結果卻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一一樹根可以被管道中水的聲音吸引!

另一種與植物生理相關的聲音可能是蜂類的嗡嗡聲。我很榮幸有機會參與哈達尼的一項跨學科研究。她把

很多研究力量結合起來,其中包括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蝙蝠生物學家約西?約維爾教授,以及植物生態(tài)學家尤瓦爾?

薩皮爾博士,為的是要看看植物是否能對前來訪花和傳粉的昆蟲發(fā)出的聲音做出反應。我們在研究中使用的植物

是宿根月見草。這種植物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的海濱地區(qū),現(xiàn)在也見于以色列的地中海沿岸。正

如“月見草”這個名字所示,它的花在傍晚開放,此時天蛾和蜂類會來訪花,飲用花中非常甜美的花蜜,在這個

過程中就把花粉從一朵花帶到另一朵花。

約維爾是受過訓練的物理學家,在蝙蝠回聲定位研究中展現(xiàn)了嫻熟的錄音和回放技藝,這回又把這種高超

的技藝用于記錄天蛾和蜂類的振翅聲。我們把這些聲音回放給月見草,檢查它們的花蜜。令人高興的是,暴露在

傳粉者的聲音之下的植株分泌的花蜜果然比那些始終處在安靜環(huán)境中的植株的花蜜含有更多糖分。

盡管這些結果表明,宿根月見草能夠對某種有生態(tài)意義的聲音做出迅速反應,但它也帶來了這樣的問題,

具體是植株的哪個部位感覺到了聲波呢?用擬人的話來說,植物的耳朵在哪里?我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還一無所

知。要理解聲音信號影響植物生理的方式,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很遺憾,我們還要等待更多的研究,才能對

這些問題做出準確回答。

(摘編自丹尼爾?查莫維茨《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

材料二:

向日葵的花盤總是旋向太陽的方向。夜晚的柳林在風中緩緩搖擺,像是充滿密語……少時在農場生活時,

植物就是這樣讓我覺得靈氣逼人。此后多年,那些介紹植物感知能力的文章,都在延續(xù)我的這種感受:給番茄聽

音樂,會令番茄增產;給花卉聽音樂,花卉會更加艷麗;在一株植物旁邊砍削另一株植物,會讓它們憤怒及驚恐。

但《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卻告訴我們,這些很可能是誤會。

丹尼爾?查莫維茨的《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沖著給植物去魅而寫的,他告訴我們,植物的感光能力建

立在什么樣的生物基礎上,植物的“嗅覺”“觸覺”“記憶能力”都是怎樣形成的,人們又是怎樣利用這些能力的。

“萬物有靈”是人類在剛開始認識世界時的判斷,“靈”是人類的自我投射,是對整個世界的共鳴期待。在這種

期待映照下,山水有情,星辰的組合自有意味,松濤的轟鳴像是合唱,讓人在這個世界上不感到孤獨,讓生命生

發(fā)出故事,附著上意義。而在一個科學家眼里,這些都要有科學的解釋。但也不否認,人類和植物有相近的生理

特征,有相同的基因,只是演化之路上的某些因緣際會,讓我們絕塵而去,沒有成為玫瑰、蒲公英、菟絲草或者

攀爬在墻上的常青藤。

(摘編自韓松落《為植物去魅》)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西奧多修斯?多布贊斯基所說的“若無演化之光,生物學的一切都無意義”,強調了生物學的任何一種研究都不

能忽視“演化”。

B.“植物生物聲學”是由莫尼卡?加利亞諾、斯泰法諾?曼庫索等人共同創(chuàng)立的學說,他們通過豌豆生長實驗為這

一學說建立了理論和實踐基礎。

C.給番茄、花卉等聽音樂有助于其生長,這些想法可能是人類缺乏科學依據(jù)的誤解,但從側面體現(xiàn)了人類對大自

然的一種美好的愿望。

D.《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對植物的感光能力、植物的“嗅覺”“觸覺”“記憶能力”等知識都有科學的介紹,便

于人們更好地走近植物。

(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

A.加利亞諾團隊研究發(fā)現(xiàn),豌豆的根朝向水流方向生長,是因為一旦聲波的波長類似于水傳播的振動波長,那么

根就可以通過聆聽水流來搜尋新的水源。

B.樹木的根包圍甚至侵入地下的供水管和污水管,有可能是因為管道出現(xiàn)滲水后將樹根吸引過去,也可能是因為

樹根被管道中水的聲音吸引。

C.研究發(fā)現(xiàn),暴露在天蛾和蜂類的振翅聲之下的宿根月見草植株分泌花蜜的糖分更多,可見宿根月見草能夠對某

種有生態(tài)意義的聲音做出反應。

D.人類和植物有相近的生理特征、相同的基因,只是在生命演化過程中某些因素的影響造成了生命形態(tài)的差異。

(3)材料一是一篇科普性質的科學小品,下列對這一文體特征評述不當?shù)囊豁検荂

A.材料一介紹了聲音信號與植物生長的科學知識,同時也展現(xiàn)了研究過程中科學家們的科學精神與科學方法,體

現(xiàn)了科學小品的科學性。

B.材料一將“植物的演化史”比作“長河”,將“古典音樂”和“搖滾樂”比作“小浪花”,形象貼切,體現(xiàn)了科

學小品的生動性。

C.材料一中科學家選擇以人們熟悉的月見草、天蛾和蜂類振翅的嗡嗡聲作為研究對象,更多的是考慮到便于人們

的理解,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的通俗性。

D.材料一內容看似較多,但都是圍繞聲音信號和植物生長之間是否存在關聯(lián)而有序展開,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文精練

的特點。

(4)理論生物學家莉拉赫?哈達尼教授主張設計正確的實驗來檢測植物對聲波的反應,這一實驗需要滿足哪些基

本條件?請結合文本具體說明。

(5)科學精神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它所包含的思維方式對于科技創(chuàng)新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培養(yǎng)自身

的科學精神,你能從材料中獲得哪些啟示?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時,要精確把握重要信息,依據(jù)選項的“關

鍵詞”定位選項的對應句,逐一對照選項和對應句,判定與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時,學生要依據(jù)選項的“關鍵詞”定位選項的對應

句,判定與原文信息是否相符。

(3)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一文體特征評述的辨析能力。解答時,要明確材料一文體特征,再判斷選擇。

(4)本題考查學生對信息的篩選概括能力。解答時,要篩選相關信息,再概括作答。

(5)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信息的運用能力。解答時,要審準題意,鎖定有效信息材料;在信息區(qū)間篩選關鍵詞

句,提取有效信息,分條歸納作答。

【解答】(1)B.“他們通過豌豆生長實驗為這一學說建立了理論和實踐基礎”錯,由“事實上,加利亞諾的團隊

近來又表明,豌豆的根可以朝向水流方向生長”可知,先有“植物生物聲學”理論,才有了豌豆生長實驗。

故選B。

(2)A.“那么根就可以通過聆聽水流來搜尋新的水源”錯,由“盡管工程師和科學家大都假定是這些管道先出

現(xiàn)滲水,然后把樹根吸引過去,但加利亞諾的研究結果卻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一一樹根可以被管道中水的聲音吸

引”句子,原文沒有相關觀點表述。

故選Ao

(3)C.“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的通俗性”錯,材料一中科學家選擇以人們熟悉的月見草、天蛾和蜂類振翅的嗡嗡聲

作為研究對象,體現(xiàn)了科學小品的嚴謹性。

故選C。

(4)由“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她們報道,如果聲波的波長類似于水傳播的振動波長,則根尖會明顯向水源彎

曲。這似乎暗示,根可以通過聆聽水流來搜尋新的水源”“另一種與植物生理相關的聲音可能是蜂類的嗡嗡聲”

可知,挑選自然界中與植物生理相關的聲音。

由“加利亞諾的團隊近來又表明,豌豆的根可以朝向水流方向生長”“我們在研究中使用的植物是宿根月見草”

可知,選擇一種特定的植物。

(5)由“在2012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中,她們報道,如果聲波的波長類似于水傳播的振動波長,則根尖會明顯向

水源彎曲。這似乎暗示,根可以通過聆聽水流來搜尋新的水源!事實上,加利亞諾的團隊近來又表明,豌豆的根

可以朝向水流方向生長”可知,要有批判思維。

由“另一種與植物生理相關的聲音可能是蜂類的嗡嗡聲。我很榮幸有機會參與哈達尼的一項跨學科研究。她把很

多研究力量結合起來,其中包括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蝙蝠生物學家約西?約維爾教授,以及植物生態(tài)學家尤瓦爾?

薩皮爾博士,為的是要看看植物是否能對前來訪花和傳粉的昆蟲發(fā)出的聲音做出反應。我們在研究中使用的植物

是宿根月見草。這種植物原產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俄勒岡州的海濱地區(qū),現(xiàn)在也見于以色列的地中海沿岸”等

可知,要有探究思維。

由“丹尼爾?查莫維茨的《植物知道生命的答案》是沖著給植物去魅而寫的,他告訴我們……人們又是怎樣利用

這些能力的”可知,要有理性思維。

答案:

(1)B

(2)A

(3)C

(4)①挑選自然界中與植物生理相關的聲音,如水流的聲音或蜂類的嗡嗡聲。②選擇一種特定的植物,如月見

草、豌豆等。

(5)①要有批判思維,對于人類附著在植物身上的帶有人類主觀色彩的看法,科學家們大膽質疑,并開始進行

具體研究。②要有探究思維,在科學研究的過程中,世界各國的植物學家、生物學家等,從理論到實踐,通過具

體的實驗進行探索。③要有理性思維,在丹尼爾?查莫維液的敘述,將科學研究的分析、概括、推理的過程展現(xiàn)

出來,體現(xiàn)了思維表達的理性。

(-)現(xiàn)代文閱讀n(本題共1小題,16分)

2.(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

土炕

梁衡

雖然我后來離開了塞上,但一生也沒有走出土炕的影子。

我在《光明日報》當駐站記者時跑的還是鄉(xiāng)村。北方的村莊孰能無炕?新聞就在炕頭上。

一九九三年七月我到山西苛嵐縣保護區(qū)采訪,回來時遇大雨。那時出門沒有什么換洗衣服。進招待所后衣

服擰一把水就放在爐子上去烤,再往灶膛里加一把火,人就直接鉆到炕上的被子里了。兩個縣委通訊員也光著身

子陪我說話,不知怎么就說到農村教育上去了。說現(xiàn)在的教材是為考大學設計,而農民子弟考大學很難,就干脆

連初高中也不念了??h委認為應改革現(xiàn)行農村教材和教學體制。我一聽,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在炕頭披著被

子就著炕桌,讓他們繼續(xù)說,隨即整理成一份“群眾來信”內參稿,立即發(fā)報社。一個月后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

議,我回報社值班。一天中午,報社教育部的朱主任突然推門進來,高喊:“今天咱們報紙可露臉了!上午全國

教育會議閉幕,請萬里副總理到會講話。他說,我就不講了,這里有一份《光明日報》的群眾來信,我念一下,

這就是我的意見?!比f里念的正是我寫的那個內參。第二天,內參公開登上頭條。有誰能想到,那稿子來自一條

山中雨后的熱炕頭上。小炕頭直接連著大會堂。

中國的改革開放新時期是從農村開始的,風起青萍之末,春江水暖“炕”先知。改革大潮,“炕上窺變”

可見一斑。一九八。年我到山西五臺山下忻州的一個小村子里去采訪。這里出了一個奇人叫岳安林。他在“文革”

前就考上了清華大學,因為出身不好又被退回到村里。但岳很淡定,回鄉(xiāng)之后居然靜心研究農村科技。有點像左

宗棠落第還鄉(xiāng)后再不讀經(jīng)書,而修農、水、地理、軍事等實用之學。他還自修了兩門外語。后來他承包了公社養(yǎng)

豬場,一年扭虧,并創(chuàng)造了一套科學飼養(yǎng)法,用華羅庚優(yōu)選法設計飼養(yǎng)流程。我是在豬場的大炕上采訪他的。共

三間房三個大炕,一間他住,炕上堆滿了飼料麻袋和書本;一間炕頭上燒一口大鍋,兼做粉房;一間火炕的溫度

嚴加控制來做菌苗實驗。我驚喜于這個“深山藏古寺”和“草色遙看近卻無”的發(fā)現(xiàn)。在這個豬場的土炕上住了

幾天,寫了一篇《一個養(yǎng)豬專家的故事》,見報后收到五千多封來信,有不少人直接背著行李來取經(jīng)。這篇稿也

獲得當年全國好新聞獎。

等到我退休之后,再不為記者的使命所累,而因文學采風做鄉(xiāng)間自由行時,仍見炕生情。在陜北旅行,

幾乎每一個炕頭上都有動人的故事。彭德懷率軍與多于我十倍的敵軍周旋。他躺在窯洞的土炕上,聽著頭上胡宗

南士兵的腳步聲,卻臨陣不慌。沙家店戰(zhàn)斗,一口吃掉敵人三千。而在佳縣窯洞里的一個土炕上,毛澤東深夜工

作,

餓急了,只好拿紅棗充饑。第二天,警衛(wèi)員收拾房間,只見地上滿是棗核和煙頭,而炕桌上卻有一篇新寫就的《中

國人民解放軍宣言》。西北坡村的小土炕更是神奇,毛澤東從這個炕頭上發(fā)出了190封電報,指揮了三大戰(zhàn)役。

這里被譽為中國革命的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再具體一點說是最后一個土炕指揮部。當時的五大領袖:毛、周、

朱、文k任,全是南方人。他們小時也都未睡過土炕,然自南方兵敗之后長征北上,轉危為安,節(jié)節(jié)勝利,蓋因

睡土炕而接地氣乎?神奇的土炕,真是“既能下得廚房,又能上得廟堂”,小戲、大戲都能唱。

有一年我到青海湖邊采訪王洛賓的舊事。高原氣候寒冷,雖是盛夏仍然要燒炕,我是盤腿坐在土炕上完成

采訪的。當年王洛賓就是因為在一個車馬店的土炕上,看著灶口的火光,聽著老板娘美妙的歌聲,一念心動留下

來采風,才有了那首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我盤腿在炕,口問筆錄耳聽,面前的栗妹子唱著一首又一首的“花

兒”,好像泉水淙淙,永遠也淌不完。外面微風過野,雨聲瀟瀟,你不能不承認這大炕就是一張生發(fā)藝術的溫床。

我又想起民歌里許多與炕有關的唱詞:“煙鍋鍋點燈半炕炕明,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窮?!倍罴?、賀敬之這些大

詩人更是直接從土炕上走出來的。李詩“崔二爺怕得炕洞里鉆”,賀詩“米酒油饃木炭火,團團圍定炕上坐”,這

些詩句從娘胎里就帶著土炕味。我去看過中國最東北端的大炕,不但大而且還有俄羅斯壁爐的味道。而我看到的

最大之炕要數(shù)南疆的民居土炕了。一間屋子里,炕就占了一大半。全部待客、宴請、喝酒、唱歌、吃手抓羊肉等,

都是在炕上舉行。幸虧我炕上生炕上長,會盤腿坐炕,由此也與維吾爾族老鄉(xiāng)拉近了感情,聽著《十二木卡姆》

歡快的彈撥樂聲,心都快要飛了起來??簧箱佒蠹t毯子,三面墻上都是五彩壁毯,斑斕奪目,你如置身在盧浮

宮中。

中國的大炕從黑龍江一直鋪到西藏,真是一炕跨東北、華北、西北,過中原,下西南,溫暖了大半個中國。

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一方土炕養(yǎng)育了多少中華兒女,書寫了多少驚天動地的篇章。

(有刪改)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B

A.“我”在苛嵐縣保護區(qū)采訪時遇雨后,與兩個縣委通訊員光著身子在土炕上聊天,是因為“我”與他們關系的

親近,同時聊天的內容也寫出了他們對農村教育的關切。

B.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萬里副總理提到了“我”寫的那篇內參,說明“我”與通訊員對于農村教育問題的關注極

具社會意義,“小炕頭直接連著大會堂”。

C.土炕“既能下得廚房,又能上得廟堂”,是指土炕既展示了改革開放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映射出民族的解放與

復興之路。

D.王洛賓在土炕上創(chuàng)作了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而這樣的曲子只有像“我”一樣坐在土炕上才能聽出其中的

情韻,感受到其“土炕味”。

(2)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本文以“土炕”為中心,串聯(lián)起作者經(jīng)歷中幾個關于“土炕”的故事,展現(xiàn)了作者對土炕的深刻認識和對土炕

的深厚情感。

B.文中引用“深山藏古寺”和“草色遙看近卻無”兩句詩歌,借兩句詩的意境寫出了作者對岳安林不平凡的傳奇

人生的贊賞。

C.“三面墻上都是五彩壁毯,斑斕奪目,你如置身在盧浮宮中”一句,以“盧浮宮”比喻“南疆土炕”,突出其

色彩絢爛,寫出“土炕”的藝術氣息。

D.本文綜合運用記敘、描寫、議論等方式,不僅寫出了作者對土炕的所見、所思、所感,也引發(fā)了讀者對土炕所

承載的人文意義的深思。

(3)文中是如何記敘陜北土炕的故事的?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

(4)作為當代著名的散文家,梁衡一直主張創(chuàng)作“大散文”,即創(chuàng)作“大事”“大情”“大理”的散文,請結合本

文談談你對他這一創(chuàng)作觀的理解。

【分析】(1)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的分析鑒賞的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

概括,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結合題干的選擇要求,到底選正確還是選錯誤;其次,要明確題目的考查點,然后

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比較。

(2)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

和景物特點)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xiàn)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結合題干的選擇要求,到底選正

確還是選錯誤;其次,要明確題目的考查點,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比較。

(3)本題考查對藝術手法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把握手法的種類和特征,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概括。

(4)本題考查對文本內容拓展和運用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首先明確自己的看法,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觀點,結

合著文本的具體內容,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闡述自己的理解與看法,只要能言之有理即可。

【解答】(1)A."是因為……”錯誤,歸因錯誤,結合“那時出門沒有什么換洗衣服。進招待所后衣服擰一把水

就放在爐子上去烤,再往灶膛里加一把火,人就直接鉆到炕上的被子里了”可知。C."是指土炕既展示了改革開

放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映射出民族的解放與復興之路”錯誤,曲解文意,結合“小戲、大戲都能唱”可知。D.

“而這樣的曲子只有像‘我'一樣坐在土炕上才能聽出其中的情韻”錯誤,無中生有,于文無據(jù)。

故選B。

(2)C.“以‘盧浮宮’比喻‘南疆土炕’”錯誤,不是比喻,是感覺的描寫、想象。

故選C。

(3)①結合“在陜北旅行,幾乎每一個炕頭上都有動人的故事。彭德懷率軍與多于我十倍的敵軍周旋……

而在佳縣窯洞里的一個土炕上,毛澤東深夜工作……”可知,鋪陳敘述,列舉了毛澤東、彭德懷等和陜北土炕

有關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突出土炕對于中國人民解放事業(yè)的重要意義。②結合“他躺在窯洞的土炕上,聽

著頭上胡宗南士兵的腳步聲,卻臨陣不慌……毛澤東深夜工作,餓急了,只好拿紅棗充饑。第二天,警衛(wèi)員收

拾房間,只

見地上滿是棗核和煙頭……”可知,運用細節(jié)描寫,娓娓道來。文中彭德懷“躺在窯洞的土炕上,聽著頭上胡宗

南士兵的腳步聲”等,將歷史史實的記敘與日常的平凡生活結合在一起,生動傳神。

(4)①散文的題材應寫“大事”。結合“有誰能想到,那稿子來自一條山中雨后的熱炕頭上。小炕頭直接連著大

會堂”“中國的改革開放新時期是從農村開始的,風起青萍之末,春江水暖‘炕’先知”“神奇的土炕,真是‘既

能下得廚房,又能上得廟堂',小戲、大戲都能唱”可知,文中寫了作者與土炕相關的幾段回憶,涉及了農村的

教育問題、農村改革開放、國家領袖人物對敵斗爭等,均為大事。②散文要抒發(fā)豐富的宏大的情感。結合“兩個

縣委通訊員也光著身子陪我說話,不知怎么就說到農村教育上去了。說現(xiàn)在的教材是為考大學設計,而農民子弟

考大學很難,就干脆連初高中也不念了。縣委認為應改革現(xiàn)行農村教材和教學體制”“在這個豬場的土炕上住了

幾天,寫了一篇《一個養(yǎng)豬專家的故事》,見報后收到五千多封來信,有不少人直接背著行李來取經(jīng)。這篇稿也

獲得當年全國好新聞獎”“當年王洛賓就是因為在一個車馬店的土炕上,看著灶口的火光,聽著老板娘美妙的歌

聲,一念心動留下來采風,才有了那首名曲《在那遙遠的地方》”可知,本文寫出了土炕之上人們的家國情懷,

寫出了人們對命運的抗爭,對藝術的追求。③散文要展現(xiàn)理性的思考。結合“中國的大炕從黑龍江一直鋪到西藏,

真是一炕跨東北、華北、西北,過中原,下西南,溫暖了大半個中國。我們常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一方土炕

養(yǎng)育了多少中華兒女,書寫了多少驚天動地的篇章”可知,“土炕”這一普通的民俗事物,卻孕育出華夏兒女淳

樸、隱忍、堅強等民族性格與精神,體現(xiàn)了平凡孕育偉大的理性思考。

答案:

(1)B

(2)C

(3)①鋪陳敘述,列舉了毛澤東、彭德懷等和陜北土炕有關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突出土炕對于中國人民解

放事業(yè)的重要意義。②運用細節(jié)描寫,娓娓道來。文中彭德懷“躺在窯洞的土炕上,聽著頭上胡宗南士兵的腳步

聲”等,將歷史史實的記敘與日常的平凡生活結合在一起,生動傳神。

(4)①散文的題材應寫“大事”。文中寫了作者與土炕相關的幾段回憶,涉及了農村的教育問題、農村改革開放、

國家領袖人物對敵斗爭等,均為大事。②散文要抒發(fā)豐富的宏大的情感。本文寫出了土炕之上人們的家國情懷,

寫出了人們對命運的抗爭,對藝術的追求。③散文要展現(xiàn)理性的思考?!巴量弧边@一普通的民俗事物,卻孕育出

華夏兒女淳樸、隱忍、堅強等民族性格與精神,體現(xiàn)了平凡孕育偉大的理性思考。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1小題,20分)

3.(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題。

材料一■:

(管子)既任政相齊,以日日之齊在海濱,通貨積財,富國強兵,與俗同好惡。故其稱曰:“倉縻實而知

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惫收摫岸仔?。

(節(jié)選自司馬遷《史記?管晏列傳》)

材料二:

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則易治也,民貧則難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則安鄉(xiāng)事家,安鄉(xiāng)重家則敬

上畏罪,敬上畏罪則易治也。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故治國常富,而亂

國常貧。是以善為國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昔者,歷代之君,法制不一,號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國富而粟多也。夫富國多粟生于農,故

先王貴之。民事農則田墾,田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國富者兵強,兵強者戰(zhàn)勝,戰(zhàn)勝者地廣。是以先王知眾民、

強兵、廣地、富國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①,而利農事。

凡農者月不足而歲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征矣。耕耨者有時,而澤不必足,則民

倍貸以取庸②矣。秋汆以五,春梟以束③,是又倍貸也。關市之租、府庫之征、粟什一、廝輿之事,此四時亦當

一倍貸矣。故以上之征而倍取于民者四。夫以一民養(yǎng)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無積也。

今也倉縻虛而民無積,農夫以粥子者,上無術以均之也。故先王使農、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終歲之

利無道相過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民作一則可墾奸巧不生毋墾則粟多粟多則國富奸巧不生則民治。富而治,此

王之道也。

不生粟之國亡,粟生而死④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上不利農則粟少,粟少則人貧,人貧則輕家,輕家則

易去,易去則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則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則戰(zhàn)不必勝、守不必固矣。此由不利農少

粟之害也。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務,有人之涂,治國之道也。

(節(jié)選自《管子?治國》)

【注】①末作、奇巧:指經(jīng)營奢侈玩好物品的手工業(yè)和商業(yè)。②庸,通“傭工③束:古時以十為束。④死:消

失。指耗盡。

(1)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加句讀,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民A作B-C則D田E墾F奸G巧H不I生J田K墾L則M栗N多O粟P多Q則R國S富

(2)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B

A.區(qū)區(qū),小的、微不足道的,與《陳情表》中“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的“區(qū)區(qū)”意思不同。

B.重,指重視,與《論語》中“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的“重”字意思相同。

C.終歲,指一整年,與《琵琶行》中“終歲不聞絲竹聲”的“終歲”意思相同。

D.本事,文中指根本大事,與現(xiàn)代漢語中的“真本事”的“本事”意思不同。

(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

A.管仲出任齊相執(zhí)政以后,勵精圖治,積聚財富,他認為國家下達的政令多顧及百姓的心意,那么國家出臺的政

令容易在民間推行。

B.管仲認為人民生活得是富裕還是貧窮,關乎國家的治理狀況,善于管理國家的君主,一定會先使人民富裕起來,

然后再加以治理。

C.從前的明君,雖在國家的法度、號令等方面不盡相同,然而他們都正確看待糧食生產,所以最終在人口、兵力、

國土等方面獲得優(yōu)勢。

D.管仲認為一個國家如果糧食生產不足,就會導致人民貧困,甚至拋棄家園外逃他處,除非有禁律明確制止,否

則國家最終難以穩(wěn)固。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①民貧則危鄉(xiāng)輕家,危鄉(xiāng)輕家則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則難治也。

②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無積也。

(5)“倉縻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管子認為應如何實現(xiàn)“倉縻實”和“衣食足”呢?請結合文本簡要

說明。

【分析】(1)本題考查文言斷句的能力。答題時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

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斷句前通讀文章,整體感知,把能斷開的先斷開,然

后逐步縮小范圍,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句,憑借和語境(上下文)的關系,作出相應調整。

(2)本題考查理解常見實詞含義的能力。理解文言實詞的含義時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詞類活用、一

詞多義和古今異義等。

(3)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此類試題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

錯位為重點,有時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命題,因對詞語翻譯錯誤而出現(xiàn)誤判,答題時注意對比選項和原文,找

到細微差別。

(4)本題考查文言文翻譯能力。翻譯的基本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具體方法:“留”,就是保留,保留一

些不需要翻譯的名詞?!皠h”,就是刪除,刪除無須譯出的文言虛詞。“補”,就是增補,補充省略的成分?!皳Q”,

就是替換,用現(xiàn)代詞匯替換古代詞匯?!罢{”調整,把古漢語倒裝句調整為現(xiàn)代漢語句式?!白儭?,就是變通,在

忠于原文的基礎上,活譯有關文字。

(5)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要通過對文本信息的篩選和整合,梳理文章內容,總結語

段大意,抓住重點語句,分層概述論述。

【解答】(1)“則”是連詞,連接“民作一”和“田墾”,前后是順承關系,中間不斷開,“田墾”后斷開;“奸巧

不生”中“奸巧”是主語,“生”是謂語,后不帶賓語,其后應斷開;“田墾”與“粟多”用連詞“則”連接,前

后是順承關系,中間不斷開,“田墾則粟多”后面斷開。

譯文:農民專一務農田野就得到開墾,奸巧之事也不會發(fā)生。田野開墾則糧食增多,糧食多則國家富裕。

故選:FJ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