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傳統(tǒng)園林比較探析3500字】_第1頁
【中外傳統(tǒng)園林比較探析3500字】_第2頁
【中外傳統(tǒng)園林比較探析3500字】_第3頁
【中外傳統(tǒng)園林比較探析3500字】_第4頁
【中外傳統(tǒng)園林比較探析3500字】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外傳統(tǒng)園林比較分析摘要在全球化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影響下,東方文明受到代表世界先進文明的“西方文化”的沖擊,使包括中國園林文化在內的東方文明趨于弱勢。中國城市園林歸屬感下降,景觀文化地域性缺失。這些現(xiàn)象使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繼承和發(fā)展面臨嚴峻考驗。很多新建的園林景觀僅注重外表,忽略園林精神的追求和民族性格的體現(xiàn)。這導致園林景觀缺少對歷史文化的延續(xù)和地域特征的體現(xiàn),往往呈現(xiàn)出大同小異、千篇一律的面貌,毫無特色,讓人視覺疲勞。在這種現(xiàn)狀背景下,論文試圖通過對東西方傳統(tǒng)園林的比較,對我國傳統(tǒng)園林的美學風格進行探究。關鍵詞:園林;中外園林;傳統(tǒng)園林目錄TOC\o"1-3"\h\u13458前言 3299861.自由與規(guī)整的空間布局——隱逸與張揚 3236111.1仿自然的中式園林——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 3169641.2規(guī)整的意式園林——張揚的生活追求 4156462.重感覺與視覺的造園手法——寧靜與秩序 522682.1中式園林——寧靜的意境美 5264172.2意式園林——井井有條的秩序美 5256543.結論 520241參考文獻 7

前言園林,指在一定的地域內,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樹木、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chuàng)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游憩境域。隨著技術與科學的日益更新,人們對于生活條件、生存環(huán)境的要求在逐步提高,園林作為市民生活必不可少的城市環(huán)境也被人們加以重視。在全球化、城市化進程的影響下,受到代表世界先進文明的“西方文化”的沖擊,東方文明一直是趨于弱勢地位,其中也包括了中國園林文化。中國城市園林景觀的歸屬感下降,地域性文化的缺失是具有“園林之母”的中國傳統(tǒng)園林所面臨的嚴峻考驗。在中國建筑業(yè)高速發(fā)展的進程中,城市園林景觀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傳作有之,但在其中不乏一些缺少城市文化底蘊,與周邊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園林設計。由此,本文以意大利園林為對比,對其進行了探究。1.自由與規(guī)整的空間布局——隱逸與張揚園林布局即在已選定的園址上,根據(jù)園林的性質、規(guī)模、使用要求,結合地形地貌及風土人情進行總構思,對園林進行總體規(guī)劃。設計者不僅要對園內的現(xiàn)狀進行充分了解,同時還要兼顧園址周邊的地理和社會環(huán)境。中國由于傳統(tǒng)文化的沿襲,于江南形成了自然山水園林格調,擁有豐富的空間層級處理;而在意大利,由于本民族特有的造園風格,形成規(guī)則式布局的臺地園,空間層次較為單一、孤立。1.1仿自然的中式園林——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中國江南園林以模仿、再現(xiàn)大自然為造園思想,不喜像城市那樣方正的布局、對稱的構建,而喜愛運用曲線,高低起伏,在有限的空間里盡量追尋并濃縮大自然的形態(tài)。不會刻意修改園址本身的地形,順應于低洼處建水塘、高處建亭的順勢而為,高低層次錯落有致。在江南園林眾多的平面布局圖中,不會看到過于剛直的線條,大多都呈現(xiàn)出蜿蜒曲折的效果。見圖1,為蘇州拙政園平面布局圖,園林以水池為中心,建筑在四周環(huán)繞布置,園林布局盡量避免刻意的人工修建痕跡,完全師法自然,遵循文人園林的風格,布局尊崇以“山水為主,建筑是從”的原則,以山水為骨架,建筑背山面水。江南園林的構圖中沒有刻意明顯的軸線,建筑被打散點綴于樹木、山石、花草間用以滿足游園者不同的需求。如果在平面圖中,用線條將所有建筑的軸線延長相交,會發(fā)現(xiàn)其焦點大部分處于水池中央或景觀節(jié)點中心。依靠建筑圍合景觀,為游園者提供了觀賞園林、納涼避雨的去處,亭臺樓閣與園內空間要素經(jīng)過組合排列營造出步移景異之美??此茻o序,實則有序的空間布局,處處體現(xiàn)若隱若現(xiàn)、如詩畫般的韻律,體現(xiàn)了造園者和園主人隱逸的生活態(tài)度。圖1蘇州拙政園平面布局圖資料來源:/jh/d6948-2.html?_t_t_t=0.146298666018992661.2規(guī)整的意式園林——張揚的生活追求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園林區(qū)別于城市蜿蜒狹窄的道路,喜歡采用整齊對稱的布局方法對園林空間進行劃分。不像中國江南園林般富有變化,傾斜的山丘被規(guī)整為一層一層有落差的平臺,平臺與平臺間簡單的處理手法,使空間層級分明,以此將園林劃分為不同的區(qū)域進而設計不同功能。從莊園的平面布局圖中,可以看到一條條筆直的直線將園林分為一個又一個獨立的幾何區(qū)域。以卡斯特羅莊園風格為主流的意大利古典園林,其園林保持中軸對稱布局并突出中心建筑物,庭院沿建筑的中軸線,在臺地上依形就勢的展開,層級分明、井然有序。如圖2的阿布若扎那別墅(Villad’Ambrogiana)的平面布局圖,別墅左側的園林,可以看到兩條明顯的軸線垂直將園林分為四個方正的幾何形,在這四個區(qū)域內又分成四個小的方形,低矮的樹籬使得別墅內部的視線可以延伸向園林外界,取景于自然,垂直于建筑的軸線向遠處延伸至一個噴泉池,噴泉四周環(huán)有整齊的樹陣遮擋,以作一種視覺上的欲揚先抑效果。意大利私家園林經(jīng)過明顯的人工建設痕跡,將建筑置于交通最為便利的道路上,布局以建筑為重心,以建筑作為園林中軸線的一端,在其身后及兩邊空間展開布置園林,統(tǒng)領園林。以突出主體為原則,將園林視為宅邸的室外延伸,使用規(guī)則式布局將建筑“孤立”于園林一側,突顯出來。由一條或者多條軸線,將園林劃分為無數(shù)個幾何形空間,對稱或擬對稱排列;花壇、樹籬、噴泉等都按園林需要,修剪、排列整齊。處處體現(xiàn)對秩序的追求,每一絲每一毫都要精準把握,推崇理性之美,也表露出一種當權者對于掌控的渴望,大開大合的空間布局,體現(xiàn)了意大利人張揚的生活態(tài)度。圖2阿布若扎那莊園2.重感覺與視覺的造園手法——寧靜與秩序2.1中式園林——寧靜的意境美中國園林建設時的審美思想形成了園林意境,它是通過園林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如視覺、觸覺、嗅覺等讓人產(chǎn)生情景交融的一種藝術境界。意境是周圍景觀的綜合體現(xiàn),需要建筑、山、水、植物、道路、詩畫、雕塑及楹聯(lián)等的結合展現(xiàn),給予游覽者一定的觸動效果,喚起記憶中的美好體驗。中國江南園林強調的是園林作用于人精神上的體會。中國江南地區(qū)文人生活富裕卻將仕途看的極盡淡薄,畫作上主要表現(xiàn)出一種寧靜清寂的情懷,而中國傳統(tǒng)園林的建造師多為畫家,因此在整個園林的修建上受到這種寫意山水畫的影響巨大,注重意境的表達。園內每一個小的節(jié)點都是造園者的藝術創(chuàng)作,一塊石頭的擺放位置、一棵樹的種植方向都是為了營造一種意境的思考。江南園林常常會提前為一景、或一園定好主題,并在其中運用各種搭配手法使之成型,輔以一些文字信號提醒游園者。單就從每一個園林建筑之提名或是景觀的題字便可見濃郁的文人氣息,通過匾額、楹聯(lián)點景等文字信息賦予其獨特的文化藝術內涵,將園主人崇尚文化、重視知識、追求雅逸的修養(yǎng)賦予到園林中。如拙政園中的荷花遍植,其建筑名稱也大多與荷花有關,園林節(jié)點圍繞荷花展開,以此來表達園主人自覺清高的性格等等。2.2意式園林——井井有條的秩序美意大利畫派輕視、忽視風景,注重人物表現(xiàn),常將人物作為畫作主題,至于田野和建筑物都是其附屬品,風景只是一種為神話式的愛情與貴族化的行樂畫面的裝飾,畫中的山嶺、樹木是為了悅目象征性的安排,神廟、宮殿都按照理想的線條排列,自然界完全服從于人物,為人物的歡慶做襯托,失去了其獨立性。意大利園林則著重強調視覺上的感官體驗,即“第一印象”,把自己所想傳達的東西直接擺于園內,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震撼。文藝復興時期的園林建造者即是別墅的建筑師,他們受當時油畫的影響很大,以寫實見勝,在園林設計上注重視覺的傳達。作為園林的擁有者,貴族、統(tǒng)治者階級對于秩序的渴望、對于權利的掌握,加之歐洲幾個世紀以來的歷史傳承,認為嚴謹?shù)臉媹D、對稱的軸線、協(xié)調的比例是美,這種審美思想在園林的建設中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使園林處處體現(xiàn)著大氣、雄偉、奢華之感。在園林的布置中,中軸線通過兩邊修剪整齊的綠籬、排列規(guī)整的樹木限定,由一系列的噴泉池串聯(lián),更重視外在的裝飾而非其神髓。3.結論俗話說“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一座城市的建筑、園林景觀,反映了一個地方的地域特性和民風、民俗、民族性格。正是世界的民族多樣性,造就了今天世界城市園林景觀的多樣化,給予了我們豐富多彩的世界,及“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沖動。學習其他國家,不能照搬,要有中國特色;學習外地,也不能照抄,要有地域特色。過度崇拜西方思想,完全照搬西方設計,導致園林景觀丟失了“靈魂”,城市喪失了精神,市民沒有歸屬感。遺失了精神的園林,就如同被剪斷了提線的木偶,毫無生命,為了存在而存在。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園林景觀的規(guī)劃與設計之初,有必要對城市精神、文化做一定的了解,并將之賦予園林。擁有了文化精神的園林,更容易被人所接納、使用。為了營造一個充滿歸屬感的城市,對古典的傳統(tǒng)園林進行分析、了解,掌握傳統(tǒng)文化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參考文獻[1]孫文靜.基于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