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_第1頁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_第2頁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_第3頁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_第4頁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

virus,PRRSV)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能引起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又稱“豬藍耳病”。癥狀:

妊娠母豬的繁殖障礙(流產(chǎn)、死胎、木乃伊胎)。各種年齡豬特別是仔豬的呼吸道疾病。1精品PPT|借鑒參考第一頁,共二十一頁。一、PRRSV的形態(tài)特征1、套式病毒目動脈炎病毒科動脈炎病毒屬

2、基本形態(tài)及核酸病毒粒子呈卵圓形,直徑50~65nm。

核衣殼直徑30~35nm,呈二十面體對稱。

有囊膜。

單分子線狀單股正鏈RNA病毒。2精品PPT|借鑒參考第二頁,共二十一頁。3、病毒蛋白有核衣殼蛋白(N,分子質量120000u)和兩種主要囊膜蛋白(M和GP5)。M是非糖基化的嵌膜蛋白,分子質量160000u。GP5為糖蛋白,分子質量約25000u。GP5與M通過二硫鍵形成二聚體,對病毒的感染力及中和作用至關重要。此外,還有4種次要囊膜蛋白(GP2、GP3、GP4及E)及兩種大分子非結構蛋白(NSP)。3精品PPT|借鑒參考第三頁,共二十一頁。4、基因組大小為13000~15000nt。

5′端帽,約75%為RNA聚合酶基團。3′端聚A尾,有編碼病毒結構蛋白的基因。

有感染性。5、表面有約5nm大小的突起,無血凝活性,不凝集哺乳動物或禽類紅細胞。4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四頁,共二十一頁。

二、PRRSV的增殖與變異

1、病毒的增殖病毒增殖的細胞:豬的單核細胞-巨噬細胞系統(tǒng)內增殖豬肺泡巨噬細胞外周單核細胞肺間質巨噬細胞最為敏感在宿主細胞漿的空泡膜及滑面內質網(wǎng)小池膜上“出芽”,成熟的病毒粒子多蓄積在空泡腔內。

病毒增殖數(shù)量與其適應宿主細胞程度有密切關系。

5精品PPT|借鑒參考第五頁,共二十一頁。病毒增殖的過程:

鼻黏膜或上呼吸道系統(tǒng)(巨噬細胞)血液循環(huán)其他器官(單核巨噬細胞系統(tǒng))初級復制部位

6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六頁,共二十一頁。病毒增殖的特點:增殖的特點有嚴格的宿主專一性

對巨噬細胞有專嗜性。

抗體依賴性增強作用即在亞中和抗體水平存在的情況下,在細胞上的復制能力反而得到增強。7精品PPT|借鑒參考第七頁,共二十一頁。2、病毒的變異PRRSV分為兩個型:(1)以Lelystadvirus(LV株)為代表的歐洲型(簡稱A亞群)。(2)以ATCCVR-2332毒株為代表的美洲型(簡稱B亞群)。

兩者在抗原上有顯著差異,只有很少的交叉反應。

A亞群:廣泛的基因組變異。

B亞群:呈較為保守性。不同毒株之間在毒力和致病力上有明顯的差異。

我國的PRRSV均屬美洲型,迄今還沒有發(fā)現(xiàn)歐洲型株,同時我國的分離毒株也存在變異現(xiàn)象,現(xiàn)已發(fā)現(xiàn)有缺失變異毒株的存在。8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八頁,共二十一頁。PPT內容概述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

(Porcinereproductiveandrespiratorysyndromevirus,PRRSV)。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征病毒(PRRSV)能引起豬的一種高度傳染性疾病,又稱“豬藍耳病”。5、表面有約5nm大小的突起,無血凝活性,不凝集哺乳動物或禽類紅細胞。在宿主細胞漿的空泡膜及滑面內質網(wǎng)小池膜上“出芽”,成熟的病毒粒子多蓄積在空泡腔內。(1)以Lelystadvirus(LV株)為代表的歐洲型(簡稱A亞群)。(2)以ATCCVR-2332毒株為代表的美洲型(簡稱B亞群)。1、病毒的穩(wěn)定性受pH和溫度的影響比較大。在pH﹤5或pH﹥7的條件下,其感染力降低95%以上。4、對常用的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疾∝i和帶毒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PRRSV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感染豬的流動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播方式。4、RT-PCR-RFLP。20第九頁,共二十一頁。三、PRRSV的致病機理

畜體病毒巨噬細胞免疫系統(tǒng)嚴重損傷心衰肺衰免疫功能廣泛性的血管炎其他組織的破壞脾廣泛壞死淋巴結的嚴重破壞10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頁,共二十一頁。四、PRRSV的抵抗力1、病毒的穩(wěn)定性受pH和溫度的影響比較大。在pH﹤5或pH﹥7的條件下,其感染力降低95%以上。病毒在-70℃可保存18個月,4℃保存1個月,37℃48h,56℃45min完全失去感染力。

2、干燥可很快使病毒失活。3、對有機溶劑十分敏感,經(jīng)氯仿處理后,其感染性可下降99.99%。4、對常用的化學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

11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一頁,共二十一頁。五、PRRSV的流行病學1、易感動物PRRSV只感染豬。各種品種、不同年齡和用途的豬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豬和1月齡以內的仔豬最易感。2、傳染源患病豬和帶毒豬是本病的重要傳染源。12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二頁,共二十一頁。4、傳播途徑PRRSV主要傳播途徑是接觸感染、空氣傳播,也可通過胎盤垂直傳播。易感豬可經(jīng)以下幾種途徑而感染病毒:經(jīng)口、鼻腔、肌肉、腹腔、靜脈及子宮內接種。與帶毒豬直接接觸。與污染有PRRSV的運輸工具、器械接觸。感染豬的流動也是本病的重要傳播方式。13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三頁,共二十一頁。4、流行病學特點高度接觸性傳染病,呈地方流行性。持續(xù)性感染是PRRSV流行病學的重要特征。

*PRRSV可在感染豬體內存在很長時間。

*豬感染病毒后2~14周均可通過接觸將病毒傳播給其它易感豬。14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四頁,共二十一頁。六、PRRSV的實驗室診斷該病毒確切診斷需依賴實驗室診斷技術,包括病毒分離鑒定、血清學診斷和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一)病毒分離鑒定病毒分離鑒定是診斷PRRSV最確切的方法1、病料首選材料:肺、扁桃體、脾、淋巴結和血清。適宜的檢驗材料:死產(chǎn)和流產(chǎn)胎兒的脾肺血清和胸水。檢出率最高:弱胎豬和有呼吸道癥狀的急性感染豬。15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五頁,共二十一頁。2、分離病毒的細胞

原代細胞:PAM。

傳代細胞:CL2621、MAl04、Marcl45等細胞系。但就臨診分離率而言,PAM的敏感性要高于傳代細胞。注意:(1)一般來說日齡小的豬對病毒的敏感性更高些。(2)首次傳代有時可能無CPE,需盲傳2~3代。(3)

不同的毒株可能適應不同的細胞系。有些毒株僅能在PAM或僅能在CL2621細胞中生長。歐洲株在PAM上的復制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北美毒株在CL2621上更有利于分離。

16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六頁,共二十一頁。3、病毒鑒定的技術(1)單克隆抗體或多克隆抗體免疫熒光抗體技術(2)單層過氧化物酶試驗(3)RT-PCR技術(4)電鏡技術(二)血清學診斷采用血清學抗體檢測技術是應用最為廣泛的實驗室診斷方法。目前有4種不同的方法用于檢測血清中的PRRSV抗體,包括:17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七頁,共二十一頁。方法優(yōu)點缺點間接免疫熒光抗體試驗

(IFA)特異性高早期診斷抗原變異會影響結果結果主觀判定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試驗(IPMA)

特異性高敏感性高早期診斷結果主觀判定高背景抗原變異會影響結果

血清中和試驗(SN)可檢測期長敏感性低耗時抗原變異會影響結果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ELISA)自動化操作高品質控制高背景18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八頁,共二十一頁。(三)分子生物學診斷技術1、RT-PCR2、巢式PCR3、原位PCR4、RT-PCR-RFLP5、核酸探針技術

直接檢測病料組織中的病毒。19精品PPT|借鑒參考第十九頁,共二十一頁。七、PRRSV的防治(1)堅持自繁自養(yǎng)的原則,建立穩(wěn)定的種豬群,不輕易引種。(2)規(guī)?;i場應徹底實現(xiàn)全進全出,至少要做到產(chǎn)房和保育兩個階段的全進全出。(3)建立健全規(guī)?;i場的生物安全體系,定期對豬舍和環(huán)境進行消毒,保持豬舍、飼養(yǎng)管理用具及環(huán)境的清潔衛(wèi)生。(4)適當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